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冷与低温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制冷与低温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制冷与低温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制冷与低温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制冷与低温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最后一种被液化的气体是氦气(√)

(2)制冷系统的COP一定小于1(×)

(3)逆卡诺循环是由两个等温过程与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4)基于热力学原理,要获得低于常温的冷量就必须通过向系统作功等方式进行补偿(√)

(5)对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来说,吸气过热会使制冷量会减少(×)

(6)冰箱采用的制冷方法属于相变制冷(√)

(7)当制冷温度升高时,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的蒸发温度会下降(×)

(8)吸附从机理上可以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9)当制冷温度下降时,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密度下降(×)(10)当制冷温度升高时,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会增加(√)

(11)理论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蒸发器内进行的是等温吸热过程(√)

(12)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的冷凝温度会降低(×)

(13)实际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工作的压比反而比理想循环小(×)

(14)高温制冷剂对应的是高压制冷剂(×)

(15)理想气体等熵膨胀后温度不变(×)

(16)理想气体等焓节流后只会产生冷效应(×)

(17)气体液化的理论最小功是基于逆卡诺循环计算出来的(×)

(18)水可以用作制冷剂(√)

(19)R12和R11对臭氧层都有较大的破坏(√)

(20)普冷也称为冷冻,低温也称为深冷(√)

(21)空气的最大转化温度高于0℃(√)

(22)在天然气液化工艺中,级联式工艺通常采用3级循环相互复叠(√)

(23)其它条件不变,原料天然气压力越高,其液化的理论最小功越大(×)

(24)饱和液体线和饱和蒸汽线相交于临界点(√)

(25)零效应点的连线称为转化曲线(√)

(26)单位气体的压缩功通常比单位气体的液化功大(×)(27)临界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气体,可以只增加压力使之液化(√)

(28)轻烃回收可以采用冷凝法、油吸收法和固定床吸附法(√)(29)其它条件不变,原料天然气温度越高,其液化的理论最小功越大(√)

(30)在复叠式制冷循环中,低沸点工质适于应用在高温级的循

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什么ODP?什么是GWP?请列举2种ODP较高的制冷工质ODP指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即臭氧衰减指数,是以R11为基准考察物质的气体逸散到大气中对臭氧层破坏的潜在影响程度。R11和R12是两种ODP较高的制冷工质。

GWP指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即温室指数,是以R11或CO2为基准考察物质的气逸散到大气中对大气变暖的直接潜在影响程度。

(2)什么是COP?对于热机、制冷机和热泵,COP的定义具体是什么?

COP即coefficient of perforance,指性能系数,表征循环收益与付出代价比值的参数,对于热机、制冷机和热泵,其定义分别为:

热力系数?t?制冷系数??收获w

?付出q1收获q2

?付出w收获q1

?付出w热泵(供热)系数??(3)什么是吸附?什么是解吸?什么是物理吸附?什么是化学吸附?

气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或内部将会发生容纳气体的现象,称为固体对气体的吸附。己被吸附的原子分子重新回到气相中,称为解吸或脱附。

物理吸附是气体分子靠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吸附在固体吸附剂上,类似于蒸气的凝聚和液化,被吸附分子的表面的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学吸附的作用力与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相似,吸附后气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原子形成新的分子。

(4)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四个主要部件是什么?并请叙述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

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以及节流元件。在制冷循环中,低压冷剂先进入压缩机提升压力,之后进入冷凝器与外界换热,冷剂被冷凝成液化,进入节流装置节流,压力降低同时温度也降低。低温的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获得冷量,自身被加热气化,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

(5)制冷有哪些方法?

相变制冷(又分为液体相变制冷和固体相变制冷)、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热电制冷(温差电制冷)和绝热放气制冷。(6)林德循环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简单林德循环,也称为一次节流液化循环,汉普逊循环,或林德—汉普逊循环。其系统由压缩机、冷却器、换热器、J-T阀以及气液分离器构成。

在此循环中气体首先被等温压缩,然后在换热器(回热)内被返流气体等压冷却到3点,然后经J-T阀节流降温进入气液两相区,并进行气液分离,所到的液体作为产品输出,未液化的气体温度仍很低,返流回换热器提供冷量。一次节流林德循环避免了直接

液化压力和压比过高难以实现的问题,流程简单,但液化效率和能量效率很低。

(7)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什么是液体过冷?其对循环有哪些影响?

冷凝器中被冷凝为液体的制冷剂经再冷却,使之温度低于冷凝温度的过程称之为液体过冷。采用液体过冷后,冷凝器出口温度降低,因此节流元件出口(即蒸发器入口)处干度减少,制冷量增加,而压缩机功耗不变,因此制冷系数增加,循环效率也随之增加。(8)什么是有效过热?什么是有害过热?它们对制冷循环分别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吸气管路中,如果过热发生在蒸发器后部,或冷却空间的管路上,则称为有效过热;如果过热发生在冷却空间以外,则称为有害过热。

对有效过热,吸气过热使制冷量增加,同时也使功耗增加;对有害过热,吸气过热不会使制冷量增加,但会使功耗增加,并使制冷系数降低。

(9)从热力学原理来说,要实现源源不断的制冷,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一是为了实现制冷,使热量能从低温热源向温度热源传递,必须从外界向制冷装置输入功或以其它形式进行补偿;二是为了持续地获得冷量,必须采用热力学上的逆向循环来实现制冷。(10)什么是J-T效应?什么是热效应、冷效应和零效应?

制冷工质绝热经过狭窄的通道(小孔,毛细管,多孔塞,阀门等)后,压力明显下降,温度一般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焦耳—汤姆逊效应(简称J—T效应)。

节流后工质温度上升,称为热效应;节流后工质温度不变,称为零效应;节流后工质温度下

降,称为冷效应;

(11)什么是制冷剂?什么是载冷剂?什么是蓄冷剂?请给出2种可以用作制冷剂的物质制冷剂:制冷系统中为实现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也称为制冷工质,简称工质。例如R50,R12、氨。载冷剂:间接冷却装置中,冷量通过一种中间介质传给制冷系统,这种中间介质称为载冷剂,也称为第二制冷剂。例如水、盐水。蓄冷剂:蓄冷系统中用于储存冷量的工作介质。

(12)请叙述克劳德循环的组成,并说明其中用到哪些制冷元件?

克劳特循环组成: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J-T阀、换热器1、换热器2、换热器3、气液分离罐。

其中用到的制冷元件有两个,分别是膨胀机和J-T阀。

三、请综合分析制冷温度变化和环境温度变化对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影响。

环境温度升高则冷凝温度升高,冷凝压力升高,从而使压缩机工作压比增大,质量比功增大,排气温度升高。因为压比升高因此压缩机容积效率下降,实际输气量减小。同时单位质量的制冷量

下降,因此制冷能力下降,COP减小,系统运行经济性变差。

如果所需制冷温度下降,则蒸发温度降低,同样会使压缩机压比升高,质量比功增大,排气温度升高。同时单位质量制冷量减小,单位容积制冷量明显减小,COP下降,系统运行的性能系数下降。同时吸气压力降低,容积效率下降,实际输气量也减小。

四、天然气液化的三类液化工艺分别是什么?对三类液化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进行对比。

分别为级联式液化工艺、混合制冷剂液化工艺以及膨胀机液化工艺。

其中级联式液化工艺是指分别以丙烷、乙烯和甲烷为冷剂,依次制冷,逐级获得可以使天然气液化的低温冷量。混合制冷剂液化工艺即MRC(Mixture Refrigerant Cycle)工艺,是以C1~C5及N2中的几种组分的混合物为冷剂,通过使混合制冷剂逐级分离或一次蒸发,使获得冷量与液化所需冷量在温位上匹配,从而降低能耗的一种液化工艺。膨胀机液化工艺是采用膨胀机作为制冷元件,利用膨胀机中的等熵膨胀过程高效获得冷量的一种液化工艺,一般会同时采用J-T阀和膨胀机两种元件。

级联式液化工艺流程复杂,工艺设备多,因而投资也高。但是其制冷原理简单,技术成熟且能耗低,操作运行工作量较大但并不复杂。在早期大型LNG工厂中应用较多,70年代之后采用这一工艺建设的工厂相对较少。

混合制冷剂工艺流程较简单,工艺设备较少,因而投资较低,同

时效率高,能耗低,运行成本低。但这一工艺操作运行较为复杂,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是目前主流的工艺技术,在大、中、小型液化工厂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膨胀机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但是能耗较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投资上的优势,但是操作运行快捷方便,启动快,适于在小型液化工厂和装置中采用。五、请详细叙述制冷与低温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一)天然气液化技术

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之一,当它降温至零下162度左右时变成液体,体积缩小约640倍,从而便于运输,大型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船泊可装运125,000m3(5万吨级)。天然气的液化是当前规模最大的制冷装置,也是最大的低温工程。在天然气液化工厂中广泛采用级联式液化工艺、混合制冷剂液化工艺以及膨胀机液化工艺。(二)天然气的预处理技术

常压下天然气液化需要降低温度到接近-162℃,为此必须脱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重烃、水和汞等腐蚀介质和在低温过程中会使设备和管道冻堵的杂质,然后进入循环制冷系统并分离重烃。天然气在管输之前,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

常用的天然气脱水方法有冷却法、吸附法、和吸收法等。通常脱酸采用吸收法,而脱水可以采用冷凝法、吸收法和吸附法。天然气中的饱和含水量取决于天然气的温度,压力和组成。一般来说,天然气中的饱和含水量随压力升高,温度降低而减少。冷却脱水就是利用一定的压力下,天然气含水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少的原理

来实现天然气脱水。(三)凝液回收技术

轻烃也称天然气凝液(Natur al gas liquids,NGL),有时也称为液烃。轻烃回收是指将天然气中相对甲烷或乙烷更重的组分以液态形式回收的过程。回收天然气中的轻烃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控制天然气中烃露点以达到商品天然气质量指标,防止管路中气液两相流的出现;二是从天然气中回收下来的轻烃可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轻烃回收工艺主要包括吸附法、油吸收法和冷凝分离法,在20世纪70年代后已逐渐被更加经济与先进的冷凝分离法所取代。冷凝分离法是利用原料气中各烃类组分冷凝温度的不同,将原料气冷却到一定温度从而将沸点高的烃类冷凝分离出来,并经过轻烃精馏分离成合格产品的方法。该方法最根本的特点是需要提供较低温位的冷量使原料气降温,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轻烃回收率高等优点,在轻烃回收技术中处于主流地位。(四)油气回收技术

石油及其产品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的轻烃组分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在油品生产、储运和销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轻质液态组分汽化,排入大气,造成油品的蒸发损耗。油品蒸发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带来环境危害和安全隐患,因而应进行回收。目前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和冷凝法四种。冷凝法可以采用多级连续冷却的方法,使混合油气中的烃类各组分的温度低于凝点从气态变为液态,除

水蒸汽外空气仍保持气态,从而实现油气与空气的分离。多级连续冷却过程为:预冷段使混合油气降温至2~4℃,冷凝出碳氢化合物重组份和水;其后由复叠或自复叠的2~3级冷却流程(如图),逐级降温至-35℃,-75℃,-110℃,未被凝结的尾气浓度≤25g/m3排空。

六、请推导气体液化的理论最小功的计算式。

可逆循环可按下述方式进行:先将气体在压缩机中等温压缩到所需高压P2,既从点1沿1—2线到达点2(P2、T1)所示状态;然后,在膨胀机中等熵膨胀到初压P1,并作外功,即从点2沿2—0线到达点0(P1、T0)而全部液化。此后,液体在需要低温的过程中吸热汽化并复热到初始状态。

循环所耗的功等于压缩功与膨胀功的差值。因为压缩和膨胀过程都是可逆的,则1—2压缩过程消耗的功最小,2—0膨胀过程所做的功最大。因此,气体液化过程所需消耗的功最小,即为理论最小功

将等温压缩功wco及绝热膨胀功we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可得七、请详细叙述实际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有哪些区别?

1、对实际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换热器中存在换热温差。冷凝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冷凝压力比理想情况高;蒸发温度比冷却温度低,蒸发压力比理想情况低。

2、对实际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管道中的流动存在流动阻力。

压缩机排出压力比冷凝压力高,压缩机吸入压力比蒸发压力低。压缩机压比和功耗较理想循环高。

3、对实际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压缩工质为实际气体,实际压缩过程较理想压缩过程功耗增加,效率下降;实际压缩过程冷剂流量比理想状态小,制冷量减小,制冷系数减小。八、在带预冷的林德循环中,如果外界所提供的预冷冷量不断增加,液化率能不能一直增加?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受限于所提供的冷量的冷却温度,当来流原料气己经冷却到此温度值时,再增加预冷量的大小,也不能使原料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因此也就不能使液化率进一步提

高。对于带预冷的林德循环来说,其液化率根据下式计算,,但是在

给定的预冷温度下,基于热量平衡能够提供的最大冷量为,与此对应存在着一个最大的液化率,当外界所能提供的预冷冷量超过这一数值并继续增加时,液化率将无法进一步增加了。

七、请详细叙述实际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有哪些区别?

1、对实际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换热器中存在换热温差。冷凝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冷凝压力比理想情况高;蒸发温度比冷却温度低,蒸发压力比理想情况低。

2、对实际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管道中的流动存在流动阻力。压缩机排出压力比冷凝压力高,压缩机吸入压力比蒸发压力低。

压缩机压比和功耗较理想循环高。

3、对实际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压缩工质为实际气体,实际压缩过程较理想压缩过程功耗增加,效率下降;实际压缩过程冷剂流量比理想状态小,制冷量减小,制冷系数减小。八、在带预冷的林德循环中,如果外界所提供的预冷冷量不断增加,液化率能不能一直增加?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受限于所提供的冷量的冷却温度,当来流原料气己经冷却到此温度值时,再增加预冷量的大小,也不能使原料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因此也就不能使液化率进一步提

高。对于带预冷的林德循环来说,其液化率根据下式计算,,但是在

给定的预冷温度下,基于热量平衡能够提供的最大冷量为,与此对应存在着一个最大的液化率,当外界所能提供的预冷冷量超过这一数值并继续增加时,液化率将无法进一步增加了。

冷藏冷冻药品岗位人员培训试题答案

平凉西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冷藏、冷冻药品岗位人员培训试题 姓名得分 单项选择题:(40分) 1、冷藏、冷冻药品指储存条件为多少的药品?(A) A、温度为 2℃~8℃。 B、0℃~10℃ C、0℃~8℃ 2、从事冷藏、冷冻药品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出库、运输配送等岗位工作的人员,应当接受哪方面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C) A、上岗培训 B、药品基本知识培训 C、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相关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培训, 3、冷藏冷冻药品的验收、储存、拆零、冷藏包装、发货等作业活动,必须在什么地方完成? A、常温库 B、阴凉库 C、冷库(C) 4、采购中心负责购销协议、质量保证协议签订;负责供货方委托承运的承运方资质索取,并将哪些信息提前告知收货人员?(C) A、承运方式、 B、承运单位、 C、承运方式、承运单位、启运时间等信息 5、仓储中心对冷藏、冷冻药品储存于冷库并实行温湿度自动监控。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每隔多长时间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A) A、30分钟 B、10分钟 C、5分钟 6、冷库内制冷机组出风口哪些范围内,以及高于冷风机出风口的位置,不得码放药品。(A) A、100厘米 B、50厘米 C、20厘米 7、冷藏车厢内,药品与厢内前板距离不小于?(A) A、10厘米 B、5厘米 C、20厘米 8、冷藏车厢内,药品与厢内后板、侧板、底板间距不小于?(B) A、10厘米 B、5厘米 C、20厘米 填空题:(60分) 1、使用冷藏车运送冷藏、冷冻药品的,启运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操作。 (一)(提前)打开温度调控和监测设备,将车厢内预热或预冷至规定的温度。 (二)开始装车时(关闭)温度调控设备,并尽快完成药品装车。 (三)药品装车完毕,及时(关闭)车厢厢门,检查厢门密闭情况,并(上锁)。 (四)(启动)温度调控设备,(检查)温度调控和监测设备运行状况,运行正常方可启运。 2、使用保温箱运送冷藏药品的,应当按照(经过验证)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药品包装和装箱的操作。 (一)(装箱前)将保温箱预热或预冷至符合药品包装标示的温度范围内。 (二)按照验证确定的条件,在保温箱内合理(配备)与温度控制及运输时限相适应的蓄冷剂。 (三)保温箱内使用(隔热) 装置将药品与低温蓄冷剂进行隔离。 (四)药品装箱后,保温箱(启动)温度监测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正常后,将箱体密闭。

制冷技术试卷A

制冷技术试卷A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昆明理工大学试卷(A)考试科目:制冷技术考试日期:命题教师: 学院:建工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吗上课班级:考试座位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对象 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相变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变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过热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逆卡诺制冷循环是一个理想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等熵过程组成。 7、? 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类。 8、? 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余隙系数、节流系数、预热系数、气密系数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的是冷却水,管间流动的是制冷剂。 10、? 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 11、活塞式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包括吸气、压缩和排气 三个过程。 12、常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溶液、有机化合物溶液。 13、按制冷剂供液方式,可将蒸发器分为满液式、非满液式、循环式和淋激式四种。 14、氟利昂系统中若存在过多的水分,则易发生冰塞现象,故系统中必须安装干燥装置。 15、为了防止湿蒸汽进入压缩机造成液击现象,压缩机的吸气要有一定的过热度。

制冷试卷 选择题

1.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A )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极低温制冷 2. 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B )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 3. 人工制冷技术的发展起源于(D )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吸收式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气体膨胀制冷 4. 下列设备不能实现制冷剂液体过冷的是(B ) A. 冷凝器 B. 蒸发器 C. 过冷器 D. 回热器 5.(B )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 蒸气有害过热 B. 液体过冷 C. 回热循环 D. 蒸气有效过热 6. 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称为(C ) A. 压缩比 B. 输气效率 C. 热力完善度 D. 能效比 7. 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C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能确定 8. 蒸发温度一定,随冷凝温度升高,制冷机的(A ) A. 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减小 B. 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增大 C.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D.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增大 9. 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制冷循环的( C) A. 制冷量减小,制冷系数增大 B.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C. 制冷量、制冷系数均减小 D. 制冷量、制冷系数均增大 10. 用来标明高温用压缩机的名义制冷能力和轴功率的是(B ) A. 标准工况 B. 空调工况 C. 最大压差工况 D. 最大轴功率工况 11.国际上规定用字母(C )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 L C. R D. Z 12.氟利昂是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其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是( B) A. F B. Cl C. C D. H 1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D )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 14.压缩机的机体与电动机外壳铸成一体,构成密闭的机身,气缸盖可拆卸的叫(C ) A. 开启式压缩机 B. 半封闭式压缩机 C. 全封闭式压缩机 D. 一体式压缩机 15.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C ) A. 气缸直径 B. 活塞位移 C. 活塞行程 D. 余隙容积 16.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B )之间 A .蒸发器和压缩机 B .压缩机和冷凝器 C .冷凝器和膨胀阀 D .膨胀阀和蒸发器 17 . 标准工况的蒸发温度是(C ) A .+ 5 ℃ B .- 5 ℃ C .- 15 ℃ D .- 20 ℃ 18. 电冰箱中使用的毛细管是一种(C ) A. 蒸发器 B. 冷凝器 C. 节流机构 D. 安全设备 19. 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C ) A. 油分离器 B. 气液分离器 C. 空气分离器 D. 过滤器 20.制冷剂为氟利昂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要求压缩比为(C ) A. = 3 B. ≥ 10 C. ≤ 10 D. 不限制

制冷工程考试卷(含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填高低) ⒊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⒋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系统)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环。 ⒌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吸热器)及膨胀器。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1分)。 ⒉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分)在常溫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1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⒋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2分)。它也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2分)。 ⒌一次节流 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 理论循环假定: ①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1分) ②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2分) ③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1分) ④假设除两大换热器外,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1分) ⑤假设制冷剂无流阻损失。(1分) ⒉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 液体过冷:①使单位制冷量增大;(1分) ②使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1分) ③单位功保持不变;(1分) ④使制冷系数增大。(1分) 总之,制冷剂液体的过冷有利于制冷循环,可提高制冷循环经济性。(2分) 3.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符号规定式相对应的化学分子式 (1)R22 (2)R134

制冷复习提纲习题及答案

制冷复习题库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制冷科学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温度。 制冷技术主要研究①获得低温的方法②制冷剂的性质③制冷设备 2.按制冷所达到的低温范围可伐分为普通制冷,深度制冷,低温制冷,超低温冷,其制冷温度分别为120K以上,120~20K ,20~0.3K , 0.3K以下. 3.对于氨制冷系统,可以采用酚酞试纸和PH试纸来检漏,对于氟利昂制冷系统,可以采用电子卤素检测仪和卤素灯来检漏。对于较大的泄露也可以用肥皂水来检漏 4.制冷方法有多种,热电制冷是利用热电效应的一种制冷方法,吸附制冷的物理实质是以热能为动力的能量转换系统,磁制冷是在顺磁体绝热去磁过程中获得冷效应的。利用旋风分离器中旋转的空气流具有低温,此种制冷方法叫涡流管制冷,该装置叫涡流管。G-M制冷机的本质是利用刚性容器里的高压气体绝热放气时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目的。 5.膨胀机构的种类有很多,根据它们的应用范围可分为五种类型:手动膨胀阀 、热力膨胀阀、热电膨胀阀、毛细管、浮球调节阀。 6.回热器通常指氟利昂制冷机中的气-液热交换器。应用它能起(1)使液体过冷,以免在气流前汽化,(2)提高压缩机吸气温度,减少吸气管路中的有害过热损失,(3)防止液积 7.常用的制冷剂按化学成份分类主要有三类:无机物,氟利昂,碳氢化合物 家用小型单门冰箱中常用的制冷工质是R12,其蒸发温度-29.8,属氟利昂制冷剂。 8.载冷剂用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又称第二制冷剂。 它的作用是传递冷量,常用制冷剂是水和无机盐水溶液 9.制冷系统中充注制冷剂过少时,压缩机回气管的温度将上升,而排气管的温度将下降,制冷剂充注正常量时,压缩机回气管的温度将下降,而排气

制冷技术试卷及答案(参考模板)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相变)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变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过热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水),吸收剂为(溴化锂)。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余隙容积)、(吸、排气阀阻力)、(气缸壁与制冷剂热交换)、(压缩机内部泄漏)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水),管间流动(制冷剂)。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 )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超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B)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 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D )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 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C ) A. 油分离器 B. 气液分离器 C. 空气分离器 D. 过滤器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期末考试题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绝热节流P33:由于气体通过节流阀等节流阻元件时,其压力显著下降,流速大时间短来不及和外界进行热交换,可近似按解热处理,这一过程称为绝热节流效应 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 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其中的叫做微分节流效应 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 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和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 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 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 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 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 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 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的比值 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 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 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 20.复叠温差P132:蒸发/ 冷凝器的传热温差 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 22.吸收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高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溶液 23.循环倍率P173: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表示发生器产生1Kg水蒸气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24.放气范围P173:Wr - Wa称为放气范围,即溴化锂浓溶液质量分数-溴化锂稀溶液质量分数 25.发生不足P173:发生终了浓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r’小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r 26.吸收不足P173:吸收终了稀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a’高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a 27.喷淋密度P176: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喷淋量,单位为kg/m2?s 28.直接冷却P314:用制冷剂为冷源直接与被冷却对象进行热交换 29.间接冷却P314:利用冷却后的载冷剂或蓄冷剂作为冷源,使被冷却的对象进行冷却 30.气体水合物P331:当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作用时,造成水高于其冰点温度下的结冰现象,所形成的固体 31.低温工质P336:在深冷技术中用于制冷循环或液化循环的工质 32.液化系数P351:加工1Kg气体所获得的液体量 33.跑冷损失P354:环境介质传热给低温设备引起的冷量损失 34.分凝P399:根据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冷凝温度的不同,将混合物冷凝到不同的温度使各组分分离 35.精馏P403:将溶液部分气化或混合气体部分冷凝反复进行,逐步达到所需要纯度的分离气体方式

空调制冷考试题库

考生信息 姓名:吴辉 身份证号:1102010 考核项目: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 报考类别:复审 理论分数:58.0 否决试题试卷 理论试题试卷 判断题 1、检修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基本情况、故障分析、维修效果和维修费用。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制冷操作列入特种作业是由于制冷空调运行操作技术含量大,工艺性空调控制精度高。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3、螺杆式冷水机组正常空调工况运转时的供油温度为35~55℃。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启动时先开泵,然后才缓慢打开加热蒸汽。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采用隔膜阀是为了防止腐蚀。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6、开式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补水量,主要依据: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和渗漏损失。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7项基本法律制度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8、《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9、《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包括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0、《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是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主要内容之一。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1、调节热力膨胀阀的调节杆时,每次必须旋转一圈。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12、螺杆式制冷机组,油压过低将会影响能量调节机构动作。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3、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的一种特殊形式。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4、卤化烃制冷剂由含氟的一类总称为氟利昂。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5、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喷水段是间接接触式的热湿处理设备。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错误 16、风机盘管中的风机有多叶离心式风机和贯流式风机两种。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7、在焓—湿图上,已知空气状态参数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定空气的其它未知状态参数。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18、有许多个房间需要空气调节,但所控制温度有差别,应选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9、电加热器:加热均匀、热量稳定、效率高、体积小、调节方便,电耗较小。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20、设有喷水室的空调系统,由于占地面积较大,结构比设有表冷器式的复杂,所以适用于民用建筑中的空气处理。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21、表面换热器冷、热媒呈逆流式换热,效果好。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2、离心式制冷机系统中的均压阀开度过大,会造成油压过高的现象。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错误 23、在焓—湿图上,等焓线与等湿线相交成45度角。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4、焓—湿图建立在直角坐标系上,纵坐标表示焓,横坐标表示含湿量,他们之间夹角为90度。

制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根据制冷温度范围属于___普通_____制冷,温度范围为 ___高于-120℃_____。 2.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采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制冷系数的降低程度称为 __节流损失______;干压缩代替湿压缩,制冷系数的降低程度称为______过热损失__。 3.带液体过冷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可使单位质量制冷量__ 增大______,单位功耗___不变_____,制冷系数___提高_____。 4.设置回热器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可使单位质量制冷量 ______增加__,单位功耗__增加______,制冷系数__不一定提高______。 5.根据标准沸点的高低对制冷剂分类,沸点大于0_℃_______为高温制冷剂, _______低于-60_℃_为低温制冷剂。空气调节用制冷机通常采用_____中,高温___制冷剂。 6.NH3的符号表示为___R717_______;R134a的分子式为 __CF3CH2F________;CHCl2CF3的代号是__R123________。 7.CO2的符号表示为___R744_______;R22的分子式为 ___CHCLF2_______;C3H8的代号是____R290______。 8.制冷压缩机中润滑油的主要作用为___减少摩擦_____、____带走摩擦热 ____、减少泄露________。 9.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制冷能力的调节可以采用__低冷凝温度______和_高蒸发 温度_______。(任选两种均可) 10.活塞式压缩机中油压启阀式卸载装置包括___顶杆启阀_____和___油压推杆 _____两个组件。 11.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制冷能力的调节可以采用____无极调节____和____内容 积比调节____。 12.吸收式制冷机最大热力系数表达式________P187,物理含义__P187______。 13.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_蒸发器_______和___吸收器_____应采用喷淋式 换热设备。 14.按照平衡方式的不同,热力膨胀阀可分为__内平衡______和__外平衡 ______两种。 15.当蒸发器内制冷剂阻力损失较大时,为防止附加过热度过大,不应采用_内 _______热力膨胀阀,应采用___外_____热力膨胀阀。 16.一次泵变水量系统中若采用定速泵,需要在分水缸和集水缸之间设置___旁 通管_____,这样既可以实现___冷冻水_____的流量保持在额定流量,又可以使____用户____的流量和空调负荷相适应。

建环《制冷原理》部分练习题参考解答

建环《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部分思考题、练习题参考解答 08年10月 一、判断题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 2000时为紊流。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13.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X=1时进行压缩。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制冷试题及参考答案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试题部分 一、判断题(是画∨,错画Х) 1、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下,不可逆过程的变化量大于可逆过程的变化量。 (x ) 2、可逆过程必然是准静过程。 (∨) 3、对于开口系,工质的焓代表了随工质流动而转移的总能量。(x ) 4、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x ) 5、湿蒸气的干度x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蒸气线的距离越远。(x ) 6、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x ) 7、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 (x ) 8、等压过程的多变指数n=0。(∨) 9、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无热量交换过程中熵的变化量ΔS=0。(∨) 10、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气体的温度、质量体积成正比。(x ) 11、热力过程中功的大小与过程所经历的途径无关,只是初、终状态的函数。 (x ) 12、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凝结液化过程是定温定压过程。(∨) 1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14、可逆热机的效率高于不可逆热机的效率。(x ) 15、非平衡系统虽然处于不平衡状态,但其状态参数是确定的。(x) 16、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非自发过程是可逆的。(x )17、只要无容积变化,设备就不对外做功。(x ) 18、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19、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20、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里循环。(∨) 21、液体内部任一点处的静压力与作用面方位无关。(∨) 22、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x )23、不同管径、不同物性的流体的临界流速雷诺数ReC基本相同。(∨)24、工程上用雷诺数ReC来判别流体的 流态,Re<2000时为紊流。(x )25、传热量的大小与传热温差成正比,与传热热阻成反比。(∨) 26、传热有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三种方式。(∨) 27、流体静压力的分布与容器的形状、大小有关系。(x ) 28、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重度。(x ) 29、流体密度ρ的倒数就是流体的质量体积υ。(∨) 30、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厂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31、流体内部任一点处各方向的静压力大小不等。(x ) 32、流体流层间产生的内摩擦里就是粘滞力。(∨) 33、作用于液面的外界压力能等值地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传递。(∨)34、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X ) 35、表压力是绝对压力与当地大气压力之和。(X ) 36、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制冷技术试卷一及答案

.填空题每题 3 分,共30分 1?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和()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吸收剂为()。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和()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管间流动()。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普通制冷 B.深度制冷 C.低温制冷 D.超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A.蒸气压缩式制冷 B.气体膨胀制冷 C.蒸汽喷射制冷 D.吸收式制冷 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 A.活塞式压缩机 B.螺杆式压缩机 C.回转式压缩机 D.离心式压缩机

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 A.油分离器 B.气液分离器 C.空气分离器 D.过滤器 5?()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蒸气有害过热 B.液体过冷 C.回热循环 D.蒸气有效过热 6?国际上规定用字母()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 L C. R D. Z 7?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 A.竖直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曲线 D.其它曲线 8?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9?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A.气缸直径B.活塞位移C.活塞行程D.余隙容积10?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之间。 A.蒸发器和压缩机 B.压缩机和冷凝器 C.冷凝器和膨胀阀 D.膨胀阀和蒸发器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 1?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2?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总是有利的。()3?制冷循环中应用蒸气过热是为了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4?若制冷剂中含有水,则压缩机压缩过程为湿压缩。() 5?回热循环中的过热属于蒸气有效过热。()

制冷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院 2011-2012学年第 二 学期 《 制冷技术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10级 专业 供暖通风 层次:普通高职 普通本科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用于食品冷却的房间称为冷却间,冷却间的温度通常为( )左右。 A 、—23~—30℃ B 、—15℃ C 、0℃ D 、—35℃ 2、( )是决定物体间是否存在热平衡的物理量。 A 、温度 B 、比体积 C 、压力 D 、热量 3、蒸气定压发生的过程中,不包括( )区域。 A 、未饱和液体 B 、过热蒸气 C 、湿饱和蒸气 D 、饱和蒸气 4、当几根毛细管并联使用时,为使流量均匀,最好使用( )。安装时 要垂直向上。 A 、分液器 B 、电子膨胀阀 C 、热力膨胀阀 D 、感温包 5、水果采后生理活动不包括( )。 A 、呼吸作用 B 、蒸发作用 C 、光合作用 D 、激素作用 6、冷库的集中式制冷系统中,双级压缩还需增加一个( )。 A 、蒸发回路 B 、冲霜回路 C 、供热回路 D 、冷却回路 7、气调库在结构上区别于冷藏库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安全性 B 、观察性 C 、气密性 D 、调压性 8、610F80G —75G 中,610是指( )。 A 、开启式6缸V 型,缸径为100mm B 、开启式6缸Y 型,缸径为100mm C 、开启式6缸S 型,缸径为100mm D 、开启式6缸W 型,缸径为100mm 9、制冷量大、效率高、易损件少、无往复运动、制冷量可实现无极调控等优点 属于( )压缩机。 A 、离心式 B 、螺杆式 C 、涡旋式 D 、滚动转子式 10、冷库容量不包括( )。

(完整版)汽车空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汽车空调设备的制冷剂主要是( D )。 A. R12 B .R22 C .R134 D .R134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从气体变成液体时放出的热叫做液化吸热 B .从液体变成气体时所需的热叫蒸发吸热 C.从固体变成液体时吸收的热叫溶解放热 D.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时吸收的热叫升华放热 3.蒸发器中制冷剂为( C )。 A .高压气态 B .高压液态 C .低压液态 D .低压气态 4. 由压缩机压出刚刚进入冷凝器中的制冷剂(A ) A .高温高压气态 B .高温高压液态 C .中温高压液态 D .低压气态 5. 汽车空调的通风方法有(D ) A .自然通风 B .强制通风 C .顶面通风法 D .A、B都是 6. 压力开关动作时,切断的电路是( B ) A .鼓风机电路 B .电磁离合器电路 C .温控器电路 D.冷凝器风机电路 7.低压开关安装在高压管路上,系统正常时为闭合状态,当(C )时为断开状态。 A .系统压力超高 B.系统压力波动 C .系统制冷剂严重泄漏 8.温度控制开关起调节车内温度的作用,其控制的电路是( B ) A . 鼓风机电路 B .电磁离合器电路 C .混合温度门电路 D.冷凝器风机电路 9.蒸发器鼓风机电机为一直流电机,其转速改变是通过( A ) 来实现的。 A .调整电机电路的电阻值 B .改变电机的匝数 C 改变电源电压值.

10.制冷系统如制冷剂加注不足,则 ( B ) A .视液镜看到有浑浊气泡 B .视液镜看到有连续不断、缓慢的气泡流动 C .视液镜看到有连续不断快速的气泡流动 1.担任压缩机动力分离与结合的组件为( B )。 A、电磁容电器 B、电磁离合器 C、液力变矩器 D、单向离合器 2.( A )的作用是把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管壁和翅片将其中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从而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凝成高温中压的液体。 A、冷凝器 B、蒸发器 C、电磁离合器 D、贮液干燥器 3.冷凝器中,经过风扇和空气冷却,制冷剂变为为( C )。 A、高温高压气态 B、高温高压液态 C、中温高压液态 D、低压气态 4. 内平衡式膨胀阀,膜片下的平衡压力是从( B )处导入。 A、冷凝器入口 B、蒸发器入口 C、冷凝器出口 D、蒸发器出口 5.贮液干燥器安装的倾斜角小于( A )。 A、150 B、 300 C、 450 D、600 6.高压压力开关的触点是( A )的。 A、常闭 B、常开 7.进入压缩机的是( B )状态制冷剂。 A、液体 B、气体 C、混合体 D、胶状体 8.膨胀节流管是一种固定孔口的节流装置,其作用( B )。 A、调节流量 B、控制流量 C、防止液击和异常过热 D、节流降压 9.压缩机拆开部分的所有密封件都需( D ),并用干净冷冻机油在其上抹一遍。 A、洗干净 B、再用 C、涂上黄油 D、换新的 10.一般情况下,热力膨胀阀的选配应根据蒸发器的压力损失来选用,当蒸发压力损失较大时,宜选用( A )膨胀阀。 A、外平衡式 B、内平衡式 C、 H型 D、热平衡型

2018制冷技术试卷及答案1115

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相变)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变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过热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水),吸收剂为(溴化锂)。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余隙容积)、(吸、排气阀阻力)、(气缸壁与制冷剂热交换)、(压缩机内部泄漏)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水),管间流动(制冷剂)。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A) A.普通制冷 B.深度制冷 C.低温制冷 D.超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发的是(B) A.蒸汽压缩式制冷 B.气体膨胀制冷 C.蒸汽喷射制冷 D.吸收式制冷 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D) A.活塞式压缩机 B.螺杆式压缩机 C.回转式压缩机 D.离心式压缩机

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C) A.油分离器 B.气液分离器 C.空气分离器 D.过滤器 5、(B)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蒸汽有害过热 B.液体过冷 C.回热循环 D.蒸汽有效过热 6、国际上规定用字母(C)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A B.L C.R D.Z 7、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A) A.竖直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曲线 D.其他曲线 8、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B)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9、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C) A.气缸直径 B.活塞位移 C.活塞行程 D.余隙容积 10、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B)之间。 A.蒸发器和压缩机 B.压缩机和冷凝器 C.冷凝器和膨胀阀 D.膨胀阀和蒸发器 1、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 2、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总是有利的(√) 3、制冷循环中应用蒸汽过热是为了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4、若制冷剂中含有水,则压缩机压缩过程为湿压缩(×) 5、回热循环中的过热属于蒸气有效过热(×) 6、回热器只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 7、为了防止冰堵,所有制冷系统都应安装干燥器(×)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习题2

第四章热交换过程及换热器 一、填空题 1. 制冷机热交换设备中的传热基本可以归结为通过(),() 以及()的传热。 2. 冷凝器按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和 ()。 3.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迄今仅用于()制冷机。 4.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多为()结构。其根据空气流动情况不同,可分为 ()和()两种。 5. 自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原理为()。该种冷凝器的传热效 果()强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6. 水冷式冷凝器有(),()等型式。冷却水可用 (),()或()等。 7. 壳管式冷凝器分为()和()两种。 8. 壳管式冷凝器外接接口除制冷剂和冷却水进出口外,还有主要接口及仪表,通常是 (),(),(),(),以及()。 9.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结构:由(),(),() 和()组成。制冷剂蒸气在()凝结,凝结液从 ()流出。冷却水在()多次往返流动。 10.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筒体下部有时设有集液包,其作用是()。 11.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多用于()制冷装置。与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相比,其 冷却水可以使用()的水,其传热系数()。 12. 套管式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在()流动,冷却水()流 动。由于制冷剂同时受到()及()的冷却,其传热效果(),但金属消耗量()。 13. 套管式冷凝器无法()清洗。应当使用()的水,并定 期进行()清洗。

14. 水冷却式冷凝器的冷却水系统可分为两类:()系统和() 系统。前者的冷却水(),后者的冷却水()。 15. 蒸发器按照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充满程度以及蒸发情况进行分类,主要有三种: ()蒸发器,()蒸发器和()蒸发器。 16. 干式蒸发器是()蒸发器。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干式蒸发 器中的液体体积约为管内体积的()。 17. 根据被冷却介质不同,干式蒸发器可分为()和()两大 类。 18. 再循环式蒸发器是()蒸发器,该蒸发器中,液体所占体积约为管内总 体积的()。 19. 节流阀又称(),具有对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和 ()两方面作用。常用的节流阀有(),(),(),(),及()几种。 20. 热力膨胀阀普遍应用于()制冷系统,其开度由() 温度控制,主要有()和()两种。 21. 热力膨胀阀的结构包括(),()以及() 三部分,其阀体安装在()的()管上,感温包安置在()处的()管上。 22. 毛细管常用于(),是一种()节流机构。为保 证流经毛细管的制冷剂不带水,通常在毛细管之前,安装有()设备。 23. 润滑油分离器的作用使(),较常用的润滑油分离器有 (),(),以及()等几种形式。 24. 洗涤式油分离器用于()制冷机中。离心式油分离器适用于 ()制冷量的制冷装置,过滤式油分离器通常用于()制冷量的制冷装置。 25. 集油器也称放油器,用于收存从(),(),() 和()或()等设备中分离出来的润滑油。 26. 集油器用于()制冷机中。 27. 储液器又称储液筒,用于()。根据储液器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分为 ()储液器和()储液器两类。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 2 分,共20 分) 1.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 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2?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填高低) 3.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 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4?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系统)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 环。 5?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吸热器)及膨 胀器。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 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 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 1 分)。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 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 分)在常温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 分)而成的制冷剂。 .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 1 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 2 分)。它也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 2 分)。 5一次节流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 三简答(前两题 6 分,第三题8 分,共20 分)1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理论循环假定: ①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 1 分) ②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2 分) ③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1 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