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体系建设全员培训教材

双体系建设全员培训教材

双体系建设全员培训教材
双体系建设全员培训教材

淄博x'x'x'x有限公司

两体系建设培训计划 2017年

淄博市周村华洋交通器材有限公司公司两体系建设培训考核记录

2017年1月启用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培训考核记录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培训考核记录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公司两体系安全培训记录

培训考核记录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个3分,共计30分)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精准监管、()、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 3、4级其中()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时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 4、()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车间、班组、岗位 C.班组、岗位 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领导带班 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 A.检查 B.领导 C.风险分级管控 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A.物理实体 B.车间 C.班组 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A.危险源 B.作业行为 C.隐患 6、第二类危险源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A.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B.涉爆粉尘 C.锅炉、压力容器 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 A.班前会 B.班后会 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8、通常情况下,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最高危险等级为()。 A.红色 B.黑色 C.白色 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A.班前会教育 B.消除或减弱危害 C.操作规程 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B.班前会 C.班后会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计划

2018年“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计划 一、目的 为提高项目部全体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全员参与安全生产风 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根据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6〕36号)、济宁市住建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 (济建建字〔2017〕3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项目部实际,制定2018年度“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计划。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项目部范围内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 三、职责 项目部根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文件要求,制定项目部级“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对项目部全体员工进行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监督各单位编制培训计划并定期培训、考核。 项目部根据公司下发的“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计划,结合各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项目级“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计划,根据各自的计划,对本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并进行考核检查。 四、培训内容: 1、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法规与标准; 2、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等。

3、风险点确定、排查、辨识、实施、风险评价、风险分级、风险分 级管控、风向控制措施等相关知识; 4、隐患分级、隐患分类、隐患排查类型、排查要求、组织级别、排查计划、排查方法、排查记录填写等相关知识; 五、培训时间 每季度1次:每次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2学时。 六、培训形式 首次培训由项目部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其余各次培训由项目部自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通过基础理论培训,让员工理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作用和意义,掌握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和方法,增强员工安全风险意识和防范技能,养成自主辨识和控制风险的良好习惯。 七、考核方式 培训结束后不定期进行闭卷考试,考核结果记入培训档案。 丿八、培训计划表 本计划表中培训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双体系培训考试(答案)

双体系培训考试(答案) 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日期:姓名:考试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A)和后果的组合。A可能性B危险性C机率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B)过程,或以上两者组合。A 工作 B作业C发生 3、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风险并确定其(C)的过程。A特点B特征C特性 4、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B)、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A评价B评估C分解 5、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A)色最高A红B蓝C黄。 6、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A)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综合。A等级B 级别C多少 7、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 A)、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A风险评价B 风险分析C危险源评价 8、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危险特性及其( C )。A特点B危险大小C数量 9、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A)或过程。A活动B 工作C 作业 10、两个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B)排查治理A 问题B隐患C 危险源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3、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6、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 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8、隐患排查是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9、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级别划分。(√) 10、事故不是由隐患发展积累导致的(×) 三、问答题:共计20分。 结合本职工作,说明如何落实双重预防体系?

(完整版)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日期:姓名:考试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和后果的组合。A可能性B危险性C机率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B)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A工作B作业C发生 3、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C)的过程。A特点B特征C特性 4、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B)、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A评价B评估C分解 5、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A)色最高A红B蓝C 黄。 6、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A)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A等级B级别C多少 6、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A)、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A风险评价B风险分析C危险源评价 7、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C)。A特点

B危险大小C数量 8、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A)或过程。A活动B工作C作业 9、两个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B)排查治理A问题B隐患C 危险源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3、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6、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

两个体系培训教育计划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培训教育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全面开展公司创建两个体系达标企业活动,有序建立两个体系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公司两个体系工作,系统评估公司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状况,评判安全风险程度,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实现安全“可控、能控、在控”,制定本计划。 1、培训工作目标 以鲁安监发【2016】51号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员工安全风险意识和辨识防范能力,防止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深入基层班组、一线员工和作业现场,扎实开展企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与评估工作。逐步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2、培训组织 全员均参加两个体系管理培训。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开展人员安全风险管理培训,抓住具体工作落实。 3、培训标准 确保每位员工掌握风险管理办法,能够发现工作岗位中存在的风险,参工作中,提得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降低风险。并根据排查出风险点,定期进行隐患排查。 4、培训内容

1)指南培训: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依据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和《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以及推荐的《行业双体系实施指南》对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了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风险点划分原则、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估方法、管控措施制定等内容的培训。 2)规范性文件培训: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全员实施了鲁政办字【2016】36号、鲁安发【2016】16号、鲁安办字【2016】10号、《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进行了培训。 3)风险信息培训 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全员进行可能接触的风险点信息、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及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并将企业风险信息培训列入企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5、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为2017年11月。课程安排如下: 1)公司自主组织员工共同学习培训,共同学习。 2)公司想办法,将聘请风险管理专家授课,对公司各专业人员,各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和评估骨干进行集中培训。 3)经公司培训后,各单位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培训重点为一线人员安全风险意识、岗位作业技能、风险辨识控制方法等。

双体系培训教育计划

山东博兴县大港彩钢板有限公司“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计划表

日期:姓名:岗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车间、班组、岗位 C.班组、岗位 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领导带班 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 A.检查 B.领导 C.风险分级管控 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物理实体 B.车间 C.班组 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A.危险源 B.作业行为 C.隐患 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二部分。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 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A.红色 B.黑色C.白色 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 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B.班前会 C.班后会 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3、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5、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级。 ()6、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 ()7、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应急控制、个体防护控制、管理(行政)控制、工程控制四个方面。 ()8、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9、应急控制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10、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双体系建设考试题及答案

《双体系建设》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个3分,共计30分) 1、“( )”和“( )”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 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3、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 4、风险伴随的()、( )、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 ),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车间、班组、岗位 C.班组、岗位 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标准和清单。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领导带班 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A.检查 B.领导 C.风险分级管控 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物理实体 B.车间 C.班组 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 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二部分。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 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A.班前会 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A.红色 B.黑色C.白色 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 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

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日期:姓名:考试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和后果的组合。A可能性B 危险性C机率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B)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A工作B作业C发生 3、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C)的过程。A特点B特征C特性 4、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B)、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A评价B评估C分解 5、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A)色最高A红B蓝C黄。 6、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A)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A等级B级别C多少 6、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A)、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A风险评价B风险分析C危险源评价 7、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C)。A特点B危险大小C数量 8、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A)或过程。A活动B工作C作业 9、两个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B)排查治理A问题B隐患C危险源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3、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6、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 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8、隐患排查是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9、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公司员工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公司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一、公司培训工作现状 1、培训管理缺乏系统规划,培训管理平台建设滞后,培训没有真正达到支持和服务公司业务的目的,难以形成培训管理理念及培训成果的整合和沉淀。 2、粗略的分层分类,缺乏对各层各类培训的系统规划和管理,培训课程缺乏系统设计。考虑了解决部分共性问题,但同一层级的不同类别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类别的系统性和共性考虑不足,难以解决各个层次纵向培养和提升的问题。 3、从培训需求分析、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到培训评估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规范的工具。培训需求分析不够深入和准确,计划制定与培训目标结合度不高,培训评估和效果转化缺乏标准和有效的工具。 4、结合公司培训管理工作实际阶段的管理制度没有落地,缺乏相应的培训辅助制度建设。部门级培训的执行,没有规范和制度化的约束,渠道、流程、监督缺失。 5、培训的软件资源建设,如内外师资、课程库、档案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管理和统一规范的工具,不利于培训成果的沉淀和资源的整合。 二、公司培训体系建设定位 建立基于公司战略导向和高素质团队塑造的培训分级管理体系。(高层的重视+中层的认识+员工的配合=全员的、积极开放的学习型组织) 三、建设思路

1、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管理系统,梳理出培训重点关注对象,关注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 2、梳理培训运作流程,总结成功经验,逐步形成公司特色的培训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3、建立健全培训相关管理制度,使培训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4、强化培训管理职能建设,优化培训管理平台,发挥指导和服务的功能。 5、有效整理、整合、评估各类培训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效力。 四、建设策略、工作要点及具体做法 第一阶段:体系搭建阶段(近一年内) 1、启动培训战略管理,建立、完善分层分类的培训发展体系与培训课程体系。 针对培训战略管理,将公司职位体系进行层、类的划分和细分。按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一线生产和技术人员进行分层;按不同的职位序列和不同类别的培训项目进行分类,对各层各类的培训进行系统规划和分析,梳理出各层各类重点培训关注点。 (1)高层管理序列培训重点规划:管理战略和方向。目标是分析市场环境,确立竞争地位,确立方向、目标和战略,统一思想,激励组织。建议:每名高管根据实际需要每年必须学一门课程,培训规划到个人。 (2)职能管理序列培训重点规划:中层培训重点为流程管理

双体系培训试卷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日期: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后果的组合。 A、可能性 B、危险性 C、机率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 、工作 B、作业 C、发生 3、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的过程。 A、特点 B、特征 C、特性 4、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A、评价 B、评估 C、分解 5、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色最高。 A、红 B、蓝 C、黄 6、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等级 B、级别 C、多少 7、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

A、风险评价 B 、风险分析 C、危险源评价 8、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 A、特点 B、危险大小 C、数量 9、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或过程。 A、活动 B、工作 C、作业 10、两个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排查治理。 A、问题 B、隐患 C、危险源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3、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6、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

双体系试题

双体系建设培训考试题 培训时间:部门:岗位:工号: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 ,错误的在括号内写×,每小题4分,共40分) 1、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低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2、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 3、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不需要通过工程技术措施,但需要制定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措施。( ) 4、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 5、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可以不用负责管控。(×) 6、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 7、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 8、企业每半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9、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 10、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6分,共60分) 1、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全选) 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BC ) A、可行性; B、安全性; C、可靠性; D、重点突出人的因素。 3、( D )情形不能确定为重大风险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C、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 人以上的; D、涉及重大环境影响的。 4、工贸企业宜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

(完整版)2017年双体系建设推进实施方案

XX有限公司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的 为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推进,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科学预防能力,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二、指导思想 根据《2018年全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8〕29号和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2018年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禹安办发﹝2018﹞1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4-2017)、《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 3011-2017)的相关标准要求。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决定在前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体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公司各级各部门人员风险辨识过程,制定公司2018年度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三、组织管理 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四、工作步骤及任务 (一)第一阶段:2017年9月1日—9月20日(风险分析)

1、安全科组织印发《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1-2017);根据公司生产实际制定风险公司评价准则,合理制定风险可能性(L)、事故后果严重程度(S)的判定标准。 2、各生产部门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本部门双体系培训学习计划,根据培训教育计划规范开展对岗位人员培训教育活动,使从业人员了解风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 3、各生产部门双体建设推进人员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l3861-2009)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的相关标准要求,细致排查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和存在的危险因素,编制部门《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组织岗位人员对风险点进行风险分析。 4、风险分析过程中,各部门需充分听取岗位人员提出的建议和措施,按照规范步骤制定风险点防控措施,风险防控措施可分为工程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等方面的要求。 5、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针对辨识的危险源潜在的风险进行定量、定性评价,并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确定管控层级、管控级别、管控责任人、管控责任单位。 6、根据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的风险分析评价记录,制定相应的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和设备设施风险分级控制清单,注明评价级别、管控级别、管控层级、风险防控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试卷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试卷 一、 填空题 1、事故发生的流程:( 风险点 ) ( 安全隐患 ) 事故。 2、风险点的确定一般我们用JHA ( 工作危害分析法 )法和SCL ( 安全检查表 )法相结合,其中的L 代表事故( 发生的可能性 ),S 代表事故(严重性 ),R 代表事故( 风险等级 )。 3、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是( 逆向 )行为,是一个(自下而上 )形成的管控系统,根据全员参与分析形成风险等级的差别,班组、车间、公司根据所对应的风险点针对性的开展( 隐患排查 ),最终达到( 控制风险点 )、( 消除隐患 )的目的。 4、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转变:从以(事故为重点)向以(风险为重点)转变,从事后问责向事前问责转变。 5、JHA 和SCL 分析之前要形成的两个清单是(作业活动清单 )和( 设备设施清单)。 二、选择题 1、关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求全员参与; B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的分析表中的分析人是安环人员; C 、2级安全风险点是公司级风险点; D 、5级风险点可以忽略,只需注意日常检查。 2、L 值为3,S 值为4,则该风险点的风险等级为( B ) A 、12; B 、3; C 、4; D 、2。 3、下列危害后果属于4级的是( AD ) A 、造成两个工序置停工或两 台设备损坏; B 、造成一个工序置停工或一 台设备损坏; C 、造成人员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D 、造成人员丧失劳动能力。 4、对于2级安全风险的管控说法正确的是( CD ) A 、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车间领导和普通职工不用管; B 、由车间主任和安全员负责管控,主要负责人每次岗检中严格检查; C 、日常操作、巡检和管控由车间操作工负责; D 、主要负责人制定整改期限和资金投入,安全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班长和操作工共同管控。 无管控措施 未明确分级

最新双体系培训试卷及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两个体系建设》考试题 部门:_____ 岗位:_____ 姓名:_____ 工号:______ 成绩:______ 一、填空题(每个3分,共计30分) 1、()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 3、4级,其中()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 4、事故隐患按照类别分为()和()两大类。 5、各部门应结合各岗位风险管控具体要求,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告知其()及其()、()等。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固有危险根源(第一类危险源)应根据风险点内排查确认的()进行辨识 A.危险源状态 B.设备设施、物资和作业活动 C.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的安全特性 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标准和清单。 A.安全绩效考核 B.隐患排查 C.风险管控 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 A.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B.危险源管控 C.风险分级管控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或其组合。 A.根源 B.根源、状态 C.根源、状态或行为 5、隐患通报可采取的形式有()。 A.公告栏、电子显示屏、 B.信息化平台、办公网、安全会议 C.以上都可以 6、危险源辨识应充分考虑的因素有人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A.设备因素 B.物的因素 C.作业活动因素 7、风险评价方法采用风险评价矩阵法(LS法),即以风险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评价为基础,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A.固有风险的严重性 B.作业活动频率 C.二者组合 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分为()四级。 A.红、橙、黄、绿 B.红、橙、黄、蓝 C.红、黄、蓝、绿 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安监局关于在企业内部推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要求及市市、区两级安监部门的具体部署,在我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提升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依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这4项标准的具体要求,在公司内部进行深入的安全生产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成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进行全员培训,使全体职工均能 熟知双重预防体系知识,掌握识别本岗位、部门安全风险的能力。 2、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识别公司内各环节的安全生 产风险,评价风险等级、制定管控措施,确定管控层级,并通过公 告及培训,使全体职工熟知本岗位安全生产风险及相应管控措施。 3、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使之在公司内部有效运行。 4、保持双重预防体系运行领导小组,对公司的双重预防体系运行工作 进行持续改善。 二、成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机构,明确职责 1 、成立以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双体系建设的推进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宋敏 副组长:刘炳顺 汪建忠

×××(人力资源部部长) 成员:×××(技术部部长)、×××(财务部部长) ×××(采购部部长)、×××(轧制车间主任) ×××(轧制车间主任)、×××(机加车间主任) ×××(质管部部长)、×××(技术部工程师) 2 、小组各成员职责如下: 组长主要职责: 1、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体系体系所需要的资源。 如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等; 2、确定各部门、各车间、各岗位职责与责任,确保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3、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4、确保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履行其职责; 5、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及运行的主要负责人,对体系的有效性应承担责任; 6、审批企业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隐患治理资金,对隐患治理工作组织实施; 7、确保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职责。 8、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副组长主要职责: 1、督导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进度,对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随时给予人力和物力支持; 2、确保生产系统全员积极参与培训,以及岗位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识别、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参与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等工作;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培训试卷答案

2018年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知识培训试卷 车间: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两个体系”建设是指: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2、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又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 5、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6、风险点是指伴随有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7、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8、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 9、风险一般分为四级。 10、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1、风险分析管控的四个阶段: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 12、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13、隐患治理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14、济三电力公司使用风险辨识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15、集团公司要求逐级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管控体系,实行风险和隐患分级辨识评估、分级动态管控、分级排查治理、分级监测监控、分级跟踪督办。 16、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充分考虑人、物、环境、管理四种因素,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17、专项风险辨识评估分为新项目、新区域、新变化、高危作业、“四新”应用、事故后和其他事项等专项辨识评估。 18、工作岗位评估。岗位作业人员在开始作业前,按照 “停、想、评、定、做”五步工作法。 19、风险分级管控可分为:重大风险(I 级)、较大危险(Ⅱ级)、一般危险(Ⅲ级)、低风险(Ⅳ级) 20、事故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 二、简答题(每题15分)

双体系培训试卷及答案

双体系培训试卷及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两个体系建设》考试题 部门:_____ 岗位:_____ 姓名:_____ 工号:______ 成绩:______ 一、填空题(每个3分,共计30分) 1、()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 3、4级,其中()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 4、事故隐患按照类别分为()和()两大类。 5、各部门应结合各岗位风险管控具体要求,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告知其()及其()、()等。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固有危险根源(第一类危险源)应根据风险点内排查确认的()进行辨识 A.危险源状态 B.设备设施、物资和作业活动 C.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的安全特性 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标准和清单。 A.安全绩效考核 B.隐患排查 C.风险管控 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 A.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B.危险源管控 C.风险分级管控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或其组合。 A.根源 B.根源、状态 C.根源、状态或行为 5、隐患通报可采取的形式有()。 A.公告栏、电子显示屏、 B.信息化平台、办公网、安全会议 C.以上都可以 6、危险源辨识应充分考虑的因素有人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A.设备因素 B.物的因素 C.作业活动因素 7、风险评价方法采用风险评价矩阵法(LS法),即以风险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评价为基础,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A.固有风险的严重性 B.作业活动频率 C.二者组合 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分为()四级。 A.红、橙、黄、绿 B.红、橙、黄、蓝 C.红、黄、蓝、绿 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A.工艺技术预防性措施、基础管理性措施 B.工艺技术预防性措施、事故预先探测性措施

双体系培训制度红头

平宝建发〔2018〕第4号 平邑县宝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关于印发《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 训教育》的通知 公司各科室、岗位: 促进公司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管理工作,使每位职工熟悉“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的程序和步骤,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不断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与现场接轨,真正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目标,特制定本制度,望认真执行。 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之前,公司负责针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制度进行培训,使每位职工掌握“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方法和步骤。同时,做好宣传发动,营造“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真

正能够实现全员、全过程参与到“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中来。 2、“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完成后,公司负责组织全体职工进行风险告知,使每位职工熟知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和相应的管控措施。同时,对“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制度进行传达学习,以督促各管控层级按照运行流程有效运作,并加强监督,严格考核,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落到实处。 3、公司应根据现场采用的工艺、设备、材料等变化,及时修改完善风险管控信息,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4、公司定期组织召开讨论会,针对风险点划分的科学性,危险源辨识的准确性,风险分级的合理性、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讨论完善,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现场紧密结合。 5、公司负责及时收集省、市、县等上级部门下发的关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文件,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并对“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档案及时更新。 6、公司负责对自行组织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对培训内容组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落实奖罚,以确保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同时加强各科室组织培训情况进行监督。 7、公司应按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准要求,对各类培训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应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签字、培训考核、培训效果评估以及图片、影音等资料。 8、各科室应充分利用“安全培训”活动组织职工学习“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内容,使每位职工都能够熟悉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流程,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并加强日常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双重预防体系”运行工作顺利开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