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

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对乙酰氨基酚,分子式C8H9NO2,通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癌痛及手术后止痛等。由对硝基酚钠经还原成对氨基酚,再酰化制得。

目录

1基本信息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4作用

5合成

6安全措施

7使用注意

8相关术语

安全术语

风险术语

9相关

其它名称

用量用法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类别

====================================================================== 1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对乙酰氨基酚

中文同义词:对羟基乙酰苯胺;扑热息痛;N-乙酰对氨基酚;N-(4-羟基苯基)乙酰胺;醋氨酚;对羟基苯基乙酰胺;对乙酰氨基苯酚

英文名称:4-Acetamidophenol

英文同义词:4-ACETAMIDOPHENOL;4-ACETAMINOPHENOL;4'-HYDROXYACETANILIDE;4-HYD ROXY ACETANILIDE;4-(ACETYLAMINO)PHENOL;ACETAMINOPHEN;ACETYL-P-AMIN OPHENOL;AKOS BBS-00008094

相关类别:原料药;西药及原料药;芳烃[1]

====================================================================== 2物理性质

CAS号

103-90-2[1]

分子量

密度

1,293 g/cm3[1]

熔点

168-172 °C(lit.)[1]

EINECS号

203-157-5[1]

水溶解性

14 g/L (20 oC)[1]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1]

能溶于乙醇、丙酮和热水,难溶于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无气味,味苦。[2]

====================================================================== 化学性质

NIST化学物质信息是Acetaminophen(103-90-2);EPA化学物质信息为Acetamide, N-(4-hydroxyphenyl)-(103-90-2)。[1]

该品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生,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作用弱,故解热镇痛作用强,抗风湿作用弱,对血小板凝血机制无影响。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体液内分布均匀,大部分在肝脏代谢,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式或从肾脏排泄,半衰期一般为1-4小时。[3]

====================================================================== 4作用

1、用作解热、镇痛、抗风湿药。

2、该品为解热镇痛药,国际非专有药名为Paracetamol。它是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是乙酰苯胺类药物中最好的品种。特别适合于不能应用羧酸类药物的病人。用于感冒、牙痛等症。

3、有机合成中间体,过氧化氢的稳定剂,照相化学药品。[4]

====================================================================== 5合成

对氨基酚乙酰化而得。

方法1:将对氨基酚加入稀乙酸中,再加入冰醋酸,升温至150℃反应7h,加入乙酐,再反应2h,检查终点,合格后冷却至25℃以下,甩滤,水洗至无乙酸味,甩干,得粗品。

方法2:将对氨基酚、冰醋酸及含酸50%以上的酸母液一起蒸馏,蒸出稀酸的速度为每小时馏出总量的十分之一,待内温升至130℃以上,取样检查对氨基酚残留量低于2.5%,加入稀酸(含量50%以上),冷却结晶。甩滤,先用少量稀酸洗涤,再用大量水洗至滤液接近无色,得粗品。方法1的收率为90%,方法2的收率为90-95%。精制方法:将水加热至近沸时投入粗品。升温至全溶,加入用水浸泡过的活性炭,用稀乙酸调节至pH=4.2-4.6,沸腾10min。压滤,滤液加少量重亚硫酸钠。冷却至20℃以下,析出结晶。甩滤,水洗,干燥得原料药扑热息痛成品。

其他的生产方法还有:(1)在冰醋酸中用锌还原对硝基苯酚,同时乙酰化得到对乙酰氨基酚;(2)将对羟基苯乙酮生成的腙,置于硫酸酸性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转位生成对乙酰氨

====================================================================== 6安全措施

食入:不要催吐。如果清醒和警觉,2-4 满杯牛奶或水漱口。

吸入:立即从现场至空气新鲜。如果没有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获得医疗救助。

皮肤:获得医疗救助。至少15分钟,而用大量的肥皂和水冲洗皮肤,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眼睛:立即冲洗眼睛用大量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不时提起上下眼睑。立即就医。

眼睛: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或化学安全护目镜,OSHA的眼睛和面部防护条例29 CFR 1910.133或欧洲标准EN166。皮肤:穿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和防护服以防止皮肤接触。服装:穿适当的防护衣物,以减少与皮肤接触。

呼吸器:按照OSHA呼吸器条例29CFR 1910.134或欧洲标准EN 149。请务必使用一个NIOSH 或欧洲标准EN 149批准的呼吸器必要时。

灭火:在压力需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设备,MSHA / NIOSH(或同等学历),和全身防护服。在发生火灾时,刺激性和剧毒气体,可能会产生由热分解或燃烧。为了扑灭火灾,使用水,干粉,化学泡沫,抗溶性泡沫。[4]

====================================================================== 7使用注意

吸入: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

皮肤: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眼睛:可能会刺激眼睛。

食入:可能引起胃肠道刺激症状,恶心,呕吐和腹泻。通过摄入人体全身的影响:胰腺外分泌的变化,腹泻,恶心,烦躁不安,嗜睡,全身麻醉,发热,肝炎,肾曲小管损伤。

暴露的影响:可能导致人类癌症。

火灾隐患:该材料可能是可燃的。

贮藏: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保持容器封闭在不使用时。[4]

====================================================================== 8相关术语

安全术语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7/39Wear suitable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S36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4]

风险术语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R36/38Irritating to eyes and skin.

刺激眼睛和皮肤。

R52/53Harmful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R36/37/38 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4]

===================================================================== 相关

其它名称

日夜百服咛;小儿百服宁;加合百服宁;必理通;醋氨酚;扑热息痛;泰诺止痛片;退热净;雅司达;泰诺林;泰诺;对乙酰氨基酚;斯耐普;一粒清;Bufferin

用量用法

每次口服0.25~0.5g,1日3~4次。1日量不宜超过2g,疗程不宜超过10日。儿童12岁以下按每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1.5g分次服。按年龄计:2~3岁,160mg;4~5岁,240mg;6~8岁,320mg;9~10岁,400mg;11岁;480mg。每4小时或必要时再服1次。

口服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片~2片;6~12岁儿童,一次0.5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

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较少,不引起胃肠道出血。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血小板减少症及白细胞减少症(如粒细胞减少)。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2.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及面色苍白等。

3.剂量过大可引起肝脏损害,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如有可能可测定本品血药浓度,以了解肝损程度。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6.服用必理通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7.对必理通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必理通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必理通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1)长期饮酒或正在应用其他肝酶诱导剂时,尤其是巴比妥类或其他抗痉挛药的患者,连续使用本品,有发生肝脏毒性反应的危险。

(2)与抗凝血药合用,可增加抗凝血作用,故要调整抗凝血药的用量。

(3)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其他水杨酸盐制剂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如每年累积用量1000克,应用3年以上),可明显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4)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合用时,会增加毒性,应避免同时应用。

规格:片剂:每片0.16g;0.3g;0,5g。针剂:0.075g;0.25g。栓剂:0.125g;0.15g;0.3g;

0.6g。

泡腾冲剂小儿用100mg/包,成人用500mg/包。类别

解热止痛药

[3]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一.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从乙醇中得棱柱体结晶。易溶于热水或乙醇,溶于丙酮,微溶于 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熔点168~171℃。相对密度1.293(21/4℃)。饱和水溶液pH值5.5-6.5。二.合成路线 1 以硝基苯为原料 优点:流程短,原料易得,三废相对较少,从起始原料硝基苯到终产物可采用“一锅煮”法,收率尚 可;缺点:原料硝基苯为易燃易爆液体,毒性大。浓硫酸随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后与钯反应,使Pd/C催化 剂失活[5],工艺不稳定,且提取时用的苯胺溶液易燃,有腐蚀性,属高毒化学品,可污染水体。 2 (1)以对硝基酚为原料 优点:可采用“一锅煮”法,不需分离纯化对氨基酚,避免了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氧化,简化了工艺路 线,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了产品纯度,产品质量和外观都有很大提高。反应可在固定床 反应器或反应釜中进行,产物可以连续移出,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提倡的合成方法;缺点:酰化加热140 ℃,温度略高。 (2)以对硝基酚一步合成法 因为对硝基酚性质稳定,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故选用对硝基酚为原料。 .(3)以硝基酚为原料 以PN P 为原料, 在醋酸和醋酐混合液中, 用5%Pd?C 作催化剂, 催化氢化继而乙酰化, 一步合成A PA P, 总收率为80 %。美国专利采用5 % Pd?C催化剂将PN P 还原一半后加入乙酐, 使加氢与酰化同时进行, 总 收率为81. 2 %。 (4)以对硝基酚为原料, 对硝基酚氢化、酰化一步合成对乙酰氨基 主反应: 副反应:: 此工艺由于避免了分离和提纯容易被氧化的中间体对氨基酚, 不但缩短了工艺路线, 而且 减少了对氨基酚的氧化, 从而减少了杂质的生成量,产品APAP 的质量、纯度、颜色及外观都很好,缺 点:该反应是复杂的多相催 3 以对氨基酚为原料 微波辐射是新兴的绿色合成技术,微波能量能穿过容器直接进入反应物内部并只对反应物和溶剂加热, 且加热均匀,防止反应物和产物因过热而分解。反应时间短,收率较高,操作简单,能耗小,污染少。 4 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优点:副产物少,产品后处理简单,污染小,成本低、收率较高(以对羟基苯乙酮计 93.5 %×81.2 %=75.9 %),产品纯度高;缺点:起始原料对羟基苯乙酮来源较少,价格较高。肟化使用的盐酸羟胺毒性大,有刺激性。若使用强无机质子酸作为催化剂[15],腐蚀设备较重且分离困难。若使用Hβ分子筛作催化剂,则制备催化剂的时间太长。但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1)以苯酚为原料 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污染较小;缺点:反应步骤多,原料、试剂品种多,致后处理繁琐,总收 率太低(以苯酚计82 %×68.6 %×92.5 %×50.5 %=26.3 %)。 (2)以苯酚为原料, 以聚磷酸为催化剂, 与冰醋酸和NH2OH 的衍生物或盐, 在80 ℃反应后用冰水处理, 再用10 % N aOH 调节pH 值到4, 经回流、冷却、萃取等步骤得A PA P, 纯度可达98 %。 6.对苯二酚与乙酰胺直接缩合 对苯二酚和乙酰胺在ZSM 5 分子筛的催化下,在真空Cariu s 管中, 3 0 0 ℃反应1 h 可缩合得到A PA P, 转化率为93. 6 % , 摩尔选择性为45. 9 %。若以硅酸钛为催化剂, 则摩尔选择性为67. 5 % , 转化率为90. 8 %。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路线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路线如下: (1);以磺酸基偶氮苯酚原料在60-80度,同时将硫酸亚铁稀溶液和氨水加入到(I)磺酸基也可以在间位的悬胶液中,然后用乙酸酐处理,得本品,同时交替地将邻磺酸苯偶基对苯酚(I)边搅拌边分批加入到50-60温度的含有粉末的状铁和盐酸的悬浮液中,然后将以上混合物用乙酸酐处理,如上进行反应,即得N-(4-羟基苯基)乙酰胺溶液可用氯化钠盐析或浓溶液中结晶出(II) (2):对硝基苯酚为原料:首先将对硝基苯酚还原得对氨基苯酚,再加入盐酸得到对氨基苯酚的盐酸盐,然后将此产物在5~20温度用氨和乙酸酐处理得本品。 (3):将220g对硝基苯酚,80g异丙醇,140g水和0.22g3%d Pb/C强化剂的混合物在压力585kPa.温度为110度时热压处理8min并在59min内加入180g乙酸酐,然后再保持压力585KPa,温度110度53min.即可得本品,收率90%。 (4)以对亚硝基苯酚为原料,将原料在pb/C作出催瑞化剂侠,使在与乙酸异丙酯,乙酸和乙酸酐的混合物指那个进行氧化,然后将此产物在5~20温度时氨和乙酸酸处理即得出品(5)将对亚硝基苯酚用硫化钠还原,所得对氨基苯酚进行乙酰基化,所得粗品用氧化剂(如:浓HNO3)的水溶液处理,并且加活性炭搅拌,用氧化铁除去活性炭。从脱色后的溶液中得85~95%的N-(4-羟基苯基)乙酰胺,即本品。 (6)以乙酸苯酯为原料将乙酸苯酯加入氟化氢-乙酸酐中,经傅瑞斯重排得到对羟基苯乙酮,或者将苯酚进行对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乙酮在乙醇-氨系溶液中用盐酸羟氨处理,可得99%的对羟基苯乙酮肟,以上酮肟在二氧化硫中用亚硫酰二氯进行贝克曼重排,即得本品,收率88.7%。 (7):以H-ZSM-5沸石作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由对苯二酚和乙酰胺为原料直接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在催化剂用量为30%,对苯二酚和乙酰胺摩尔比为1:3.0,反应温度300。C反应时间2.5h的条件下,对苯二酚的转化率达到98.7%,且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选择性为90.3% (8):(采用APAP的一步合成法)以苯酚为原料,以聚磷酸为催化剂,与冰醋酸和NH2OH 的衍生物或盐,在80度反应后用冰水处理,再用10%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4,经回流,冷却,萃取等步骤得APAP,纯度可达98%。反应式为: (9)以对硝基氯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得到对硝基苯酚。此产物再与硫酸,硼酸和钯混合后,进行氢化,所得对氨基苯酚进行乙酰化后,的本品。 (10)以对氨基苯磺酸为原料用氨处理对氨基苯磺酸酯和苯胺的硫酸盐的稀溶液,调节pH3~5,然后蒸馏除去苯胺。接着在20℃,用氨水调节pH等于5。用乙酸酐将对氨基苯酚进行乙酰化,产物中含95%的N-(4-羟基苯胺)乙酰胺和1.4%的N-乙酰苯胺。分离后,得本品。 (11)以羟基偶氮苯为原料在氢氧化钠稀溶液中,苯胺与已重氮化的苯胺偶合化并酸化,得对羟基偶氮苯沉淀。此产物在温度低于60℃,压力位15000~30000kg/m2的条件下,用Pd/C 作催化剂,在甲醇中氢解后,不反应的苯胺用水蒸汽蒸馏法除去,于乙酸中用乙酸酐处理,的本品,收率95~98%。 (12):以硝基苯酚为原料,在稀硫酸中,电解还原硝基苯得到对氨基苯酚后,硫酸用碱土金属的碳酸盐后氢氧化物中和至pH为1.5~4.9。过滤分离出不溶于水的硫酸盐后,滤液萃取,脱色,用乙酸酐乙酰,得85%的本品,mp.167~171℃ (13以对氨基苯酚为原料于85~90℃时,将109g对氨基苯酚溶于635ml10%的醋酸中,用0.2gNa2S2O4, 0.5Na2SO3和9.3g炭处理。温度保持在95℃,在加入0.1gNaS2O4, 过滤,5min内加入114g 乙酸酐到滤液中,温度降至85℃,得110g本品,纯度大于99%。(14)以对氨基苯酚为原料在70℃时,1mol对氨基苯酚与25ml水的混合物用1.1mol乙酸

药物化学实验报告

药物化学 实验报告 ——全国一百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目录 实验一药物的定性鉴别 (1) 实验二葡萄糖酸钙的合成 (5) 实验三阿司匹林的制备 (7) 实验四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9) 实验五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11)

四川农业大学实验(习)报告 生命理学院 应用化学09级3班 姓名杨金鑫 日期2012年9月19日 实验一 药物的定性鉴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氯化铁呈色反应在药物定性鉴别中的应用 2、了解并熟悉各种药物的鉴别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 1、三氯化铁呈色反应:多数可溶于水或醇的酚类药物(如水杨酸、扑热息痛、氨基比林等)能与三氯化铁离子生成蓝色至兰紫色的络合物,此性质常作为该类物质的鉴别反应。 2、铜盐反应:磺酰氨基上的氢原子具有弱酸性,在碱性条件下可被铜离子取代,生成不同颜色的铜盐沉淀。 阿司匹林 解热镇痛药 扑热息痛 三氯化铁呈色反应 酸水解反应 重氮-偶合反应 水解反应 抗生素类药 (青霉素G 钠) 磺胺类药 (SD 、SMM ) 铜盐反应 三氯化铁呈色反应 重氮-偶合反应 火焰着烧反应

3、重氮-偶合反应:具有芳香伯胺的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能与亚硝酸生成重氮化合物,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可与β-萘酚生成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扑热息痛的重氮-偶合反应 磺胺类药物的重氮-偶合反应 4、水解反应:在水溶液中,有些化合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盐类等物质)容易在酸、碱、热等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具有不同颜色的难溶性物质。

阿司匹林的水解反应 青霉素钠(钾)的酸水解反应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玻璃试管,滴管,酒精灯,试管夹,铂耳,水浴锅 2、试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磺胺二甲恶唑(SMM),磺胺嘧啶(SD),青霉素钠(钾);三氯化铁试液,1%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试液,稀盐酸,0.1 mol/L的亚硝酸钠试液,碱性β-萘酚试液,碳酸钠试液,稀硫酸 四、实验步骤 (一)三氯化铁成色反应 1、取2支试管,用药匙取少量(约30mg)药品(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分别加入试管中,加约5ml蒸馏水,振摇溶解后加1-2滴三氯化铁试液,观察溶液颜色(显兰紫色的为扑热息痛); 2、取1支试管,取上述少量上述无颜色反应的药品于试管中,加约5ml蒸馏水后于酒精灯上微火煮沸,放冷后加1滴三氯化铁试液,溶液应显蓝色(为阿司匹林)。 (二)铜盐反应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约0.1g)药品(SD、SMM),加约3ml蒸馏水,充分摇匀,缓慢滴加1%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溶解为止(碱切忌过量),再各加硫酸铜试液1-2滴,则产生不同颜色的铜盐沉淀。(草绿色为SMM,放置后由黄绿色变为紫色的为SD)。 (三)重氮-偶合反应 1、取1只试管,加入扑热息痛约50mg,加稀盐酸3-5 ml,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冰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试题]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试题]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 1 合成方法 [1]方法1: 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 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用铁粉还原,滤除铁泥,滤液冷却结晶,再经重结晶、干燥等步骤制得成品PP,再在含对氨基酚硫酸盐和苯胺硫酸盐的水溶液中, 用氨 水调节pH到5, 用蒸馏法除去苯胺后在20?用醋酐酰化, 同时用氨水维持pH 在5, 可得含量为95 % 的PP。文献报道,用醋酸乙酯或醋酸代替水介质,可提高酰化率到92.2%,且溶剂易回收,废水污染降低。 优缺点:此法工艺简单,技术成熟,但收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产生大量废 铁泥和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国外许多国家已淘汰此法。 [3]方法2: 以苯酚为原料 以苯酚为原料, 以聚磷酸为催化剂, 与冰醋酸和NHOH 的衍生2 物或盐, 在80?反应后用冰水处理, 再用10% NOH 调节pH 值到4, 经回流、 冷却、萃取等步骤得PP, 纯度可达98% 。反应式为:

[3]方法3 :以PNP 为原料 以PNP 为原料, 在醋酸和醋酐混合液中, 用5%Pd/C 作催化剂, 催化氢化继而乙酰化, 一步合成PP, 总收率为80 %。美国专利采用5 % Pd/C催化剂将PNP 还原一半后加入乙酐, 使加氢与酰化同时进行, 总收率为81.2% 。反应式为: 采用Pd-L/C 催化加氢一步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温度140 ?, 压力0.7Mp, 时间2h, 收率97% 。 [4]方法4: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在KI、醋酸酯存在下, 经Beckmnn重排可得PP。进行Beckmnn 重排反应时, 常用氯化亚砜、三氯氧磷、甲磺酸、硫酸、五氯化磷作催化剂, 文献报道对羟基苯乙酮于液体二氧化硫中用氯化亚砜作催化剂, 收率88.7% , 但需- 50?低温。用氯化亚砜在回流下通氮气进行重排,并加入少量碘化钾以防止3-氯-4-羟乙酰苯胺副产物的生成, 收率99 % 。 优缺点:反应条件非常苛刻需,- 50?低温,但收率较高。

4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SOP-MF-301-44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年 月 日 审阅人: 审阅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 发放部门:质量保证部2份 生产技术部2份 设备部1份

目录 一、产品概述 (4) 二、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规格 (5) 三、化学反应式和工艺流程图 (7) 四、生产工艺规程 (14) 五、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16) 六、技术安全与防火 (18) 七、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 (25) 八、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26) 九、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26) 十、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26) 十一、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27) 十二、物料平衡 (27) 十三、补充部分 (28) 附录:有关规定、理化常数及换算 (28) 附页:文件修订记录…………………………………………………… 28 1、 产品概述 (1)产品名称

中文名:对乙酰氨基酚 又称:对羟基苯基乙酰胺 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 拼音:Duiyixian’anji 英文名:4-acetamino phenol; (2)产品结构式 结构式: 分子式:C8H9NO2 分子量:151.170 CAS No.:103-90-2 (3)执行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 YBH13062006 (4)理化性质 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熔点:168-172℃ 相对密度:1.293(21/4℃) 相对密度:1.293(21/4℃) 其它性质:饱和水溶液pH值5.5-6.5。 (5)药理作用: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可用于治疗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 、 肌肉痛 、关节痛以及神经痛、痛经 、癌性痛和手术后止痛等。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6)包装规格:片剂0.1g,0.3g,0.5g;胶囊剂0.3g,咀嚼片 80mg,0.16g,泡腾片0.5g;缓释片0.325g,0.5g,0.65g;分散片0.1g;溶液剂5ml;凝胶剂5g;糖浆剂15ml;颗粒剂1g。 包装材料:铝塑包装 贮藏条件:遮光,密闭保存。

No.16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药理研究综述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目录 一、前言 二、药理毒理研究综述 三、参考文献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一、前言 对乙酰氨基酚属于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1878年由Morse首次合成,1893年由VonMering首先用于临床。在美国1955年就成为非处方药,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生产。 本品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本品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使用时用温开水溶解后服用。4~6岁儿童,一次0.5片;7~12岁儿童,一次1片,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2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 对乙酰氨基酚解热作用较强,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但作用缓和、持久,几乎没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可用于对阿司匹林产生变态反应、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某些出血性病例;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胃肠道刺激小,对凝血机制无影响,正常剂量下对肝脏无损害,是较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而且老年人和儿童宜服,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小儿首选解热镇痛药,成人也普遍应用。目前我国对乙酰氨基酚单、复方制剂产品年产量超过200亿片(粒),在全国l4个大城市医院用药普及率>95%,是抗感冒药物的组分中使用最多、最广泛的药物,因此对乙酰氨基酚制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内外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有超过50年的历史,对于药物和制剂的作用机制、药理毒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中毒机制和解救原则都有详细的研究和明确的方案,国内外均有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上市品种,且已被各国药典收载,是安全、高效、成熟的制剂。泡腾片自身也具有许多其他制剂不可比拟的优势,其易于携带、起效迅速、高效安全、口感优良、方便服用,尤其适用于服药有困难的老人和儿童。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由于该品种属于国内外均已上市,且有国家标准的品种,因此属于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六类。

对乙酰氨基酚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110102。。。 学院:化工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指导教师:尚青 2014年10月 目录 1.引言 2 1.1 实习性质 2 1.2实习目的 2 2.工厂简介 2 3.原料药生产工艺 2 3.1简述原料药工艺流程 3

3.1.1生产原料及产品规格 5 3.1.2反应原理 7 3.2设备流程图(见CAD图) 8 3.3主要设备分类与工作原理 8 3.3.1.反应釜 8 3.1.2.发电机 9 3.3.3.离心泵 9 3.3. 4.离心分离机 9 3.3.5.冷凝器 9 3.4三废处理 10 3.5安全保障 10 3.6 分离提纯原料 11 3.6.1分离原理 11 3.6.2离心 11 3.6.3脱色 12 3.6.4 过滤 12 3.7能量供给 12

3.8工艺设备一览表 13 参考文献: 13 1.引言 2014年10月我们来到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习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去了解和观察医药生产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这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或是进一步深造是相当有利的.这个过程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并对化工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现代化生产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巩固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掌握化工生产的操作的特点等,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收获很大。 1.1 实习性质 本次实习是在大家完成三年大学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实习,是将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与设备连接起来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我们学习的必要实践环节。 1.2实习目的 1)了解制药工程专业将要学习的专业课内容,加深对本专业知识与设的认识,掌握化工生产特点,已达到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效果,增强自己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工作奠定基础。 2)基本构建对有关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有关系统和设备的操作规程。 3)了解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和工程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资料讲解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材料:对乙酰氨基酚淀粉 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3%淀粉浆羟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 仪器:单冲压片机乳钵台式天平烘箱 14目尼龙网制 80目筛 14目筛分析天平四用仪六管崩解仪碎度检查仪紫外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内容 1、处方:对乙酰氨基酚(50g)(主药) 淀粉(7g)(填充剂) 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适量)(黏合剂) 13%淀粉浆(适量)(黏合剂) 羟甲基淀粉钠(0.5g)(崩解剂) 硬脂酸镁(0.5g)(润滑剂) 制成100片 2、制法:按处方量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和淀粉,将原辅料混合装筛磨粉后过80目。以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13%淀粉浆混合粘合剂制软材,14目尼龙网制湿颗粒,湿颗粒在60~70℃干燥后14目整粒, 加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混匀,用平顶冲模压片。 三、质量检测 1、外观检查: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底版上,置于75w光源下 60cm,距离片剂30cm,以肉眼观察30秒钟。 2、重量差异限度

平均片量: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7.5% 平均片量:0.3g及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5% 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片,紧密称定总重量,求的平均片重,再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有片剂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的1倍。 片重差异=(每片重量-平均片重)/平均片重×100% 3、崩解时限检查 取药片6片,分置于吊篮的六支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加入挡板,吊篮挂于金属支架上,侵入盛有37±1℃水的1000ml烧杯中,启动崩解仪,按一定的频率的幅度往复运动(每分钟30——32次)。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记时,至片剂全部崩解成碎片并全部通过管底筛网止,如有一片崩解不全,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要求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处。 片剂类型崩解时限 压制片 15min 薄膜衣片 30min 4、硬度 药典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普通片剂硬度在50N以上,抗张度在1.5至3.0MPa为好。用四用仪测定,结果50N以上为好。 5、脆碎度

小儿退热综述

小儿退热综述 小儿退热综述 小儿退热综述杨虹杨菁王利群田铁发热是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无论是患儿家长,还是临床医生经常会遇到小儿应该什么时候退热、怎样退热等问题。本文即围绕小儿退热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阐述。小儿退热;物理降温;药物降温;退热药正常小儿的体温更易于波动,感染、环境以及运动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小儿体温发生变化。小儿体温的升高不一定是异常的升高,也就是说体温的升高不一定就是发热。 1小儿体温为多少才算发热对于儿童体温的正常值,绝大多数人参考成人的标准:(1)腋下测温法:36.0℃——37.0℃;(2)口腔测温法:36.3℃——37.2℃;(3)肛门测温法:36.5℃——37.5℃。由于通常认为儿童体温要比成人稍高一些,故也有主张将儿童正常腋下温的上限调整为37.5℃[1].正常儿童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如喂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甚至38.0℃。新生儿或小婴儿更易受以上条件影响。短暂的体温波动,只要全身状况良好,又无自觉症状者,可不考虑为病态。而对于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段体温的正常值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精确的标准。这一点有待进一步研究、调查、制定。 2退热的方法总体来说退热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降温;一种是药物降温。 3物理降温 3.1物理降温的适应证笔者综合各家所述,并结合临床实际,总结物理降温的适应证如下:(1)体温38.5℃,精神状态好,无中毒症状,且诊断明确无需用退热药处理者;(2)3个月内的婴幼儿,体温39℃;(3)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2h,体温仍高于39℃;(4)在需要快速退热时,如超高热时(体温41℃)或有高热惊厥病史的患儿发热时,在应用退热后立即行物理降温(因为物理降温可迅速降低体温1℃——2℃,而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物理降温的即刻效果将有助于在退热药开始起效之前来降低体温)。关于物理降温是否科学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论。多数学者认为,物理降温是一种安全、简便而可靠的退热方法。但也有学者认为小儿应用物理降温应慎重[2].因为传统的物理降温不能降低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使身体降温是无效的。同时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的正常发挥。在暂时降温后会引起全身多种不适,反而加

实验制备对乙酰氨基酚

“药”分高下实验技能大赛

备注:1、参赛队伍自由组队,可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2-3人组成; 2、最终获奖队伍将有相应的综合测评分加; 3、报名表填写完交给11-408刘广浩(611448)、11-603劳华杰(627927) 16-731阮小洁(648437)、16-516叶雪雯(618056) 4、报名截止时间4月1日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选择性乙酰化对氨基酚的氨基而保留酚羟基的方法 2、掌握易被氧化产品的重结晶精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乙酰氨基酚为解热镇痛药,国际非专有药名为Paracetamol。它是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是乙酰苯胺类药物中最好的品种。特别适合于不能应用羧酸类药物的病人。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痛、痛经、癌性痛和手术后止痛等。尤其用于对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对各种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对乙酰氨基酚(N-(4-羟基苯基)乙酰胺),分子式C8H9NO2,分子量,熔点 168-172℃,通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能溶于乙醇、丙酮和热水,微溶于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通常由对氨基酚酰化制得。 用计算量的醋酐与对氨基酚在水中反应,可迅速完成N-乙酰化而保留酚羟基。 三、仪器与试药 1、主要仪器: 圆底烧瓶(100ml,1支);温度计(250℃,1支);玻璃棒1根;吸滤瓶(1000ml,1只);布氏漏斗(80mm,1只);量筒(50ml或100ml,1只);表面皿1只;烧杯(大中小各1只);水浴加热装置1套。 2、试剂: 对氨基苯酚(),亚硫酸氢钠(),醋酐(12ml),蒸馏水,活性炭(1g)。 四、实训步骤 1、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于的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对氨基苯酚,水30ml,醋酐12ml,轻轻振摇成均相,再于80℃水浴中加热30min,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10ml冷水洗2次,抽干,干燥,得对乙酰氨基酚粗品(约12克)。 流程:对氨基酚、水、醋酐→反应30min→放冷→析晶→过滤→洗涤→抽干→干燥→粗品 2、精制:于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对乙酰氨基酚粗品,每克用水5ml,加热使溶,稍冷后加入活性碳1g,煮沸5min,在吸滤瓶中先加入亚硫酸氢钠,趁热过滤,滤液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亚硫酸氢钠溶液5ml分2次洗涤,抽干,干燥,得白色的对乙酰氨基酚纯品(约8g,-170℃)。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教学内容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 工艺规程

制药设计工艺基础 题目: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学生姓名: 院(系):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制药 指导老师: 文件编号:VP-P-004(2008)-1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起草人:- 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2份生产技术部2份设备部1份 目录 一. 产品简述 (5) 1.品名 (5) 2. 曾用名 (5) 3. 汉语拼音 (5) 4英文名 (5) 5. 结构式. 分子式. 分子量. CAS 、EINECS (5) 6. 理化性质 (6) 7. 批准文号 (6)

8. 药理作用 (6) 9. 临床用途 (6) 10. 包装规格 (6) 11. 贮藏条件 (6) 12. 有效期 (7) 二.原辅料、包装材料规格、质量标注 (7) 三.化学反应过程(副反应) (11) 1.以对氨基苯酚和乙酸酐为原料, (11) 2. 副反应——较高温度时对氨基苯酚缩合 (11) 四.生产流程图(工艺及设备流程) (11) 1.工艺流程简易图 (11) 2.设备流程图(略) (14) 五.生产工艺过程 (14) 1.原料配比 (14) 2.主要工艺条件及详细操作过程 (14) 3.重点工艺控制点 (14) 4.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15) 5.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 (15) 六中间体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中间产品内控质量标准 (16) 1.中间体和半合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6) 2.中间产品内控质量标准: (16) 六.技术安全与防火 (17)

实训六--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实训六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一、实训目标 通过本实训,要求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的程序、方法与操作技能,掌握检验结果的处理与判断,能够规范书写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书。 二、质量标准 对乙酰氨基酚片 Duiyixian’anjifen Pian Paracetamol Tablets 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薄膜衣或明胶包衣体,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鉴别】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5g),用乙醇20ml分次研磨使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滤过,合并滤液,蒸干,残渣照对乙酰氨基酚项下鉴别(1)(2)项试验,显相同反应。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1[1]Ⅹ C第一法),以稀盐酸24ml 加水至1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 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时,取溶液5ml 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加0.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50ml,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57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E cm%11)为 715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含量测定】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40mg),置25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及水50ml,振摇15分钟,加水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照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自“置100ml量瓶中”起,依法测定,即得。 【类别】同对乙酰氨基酚。 【规格】 (1) 0.1g (2) 0.3g (3) 0.5g 【贮藏】密封保存。 四、实训过程 (一)仪器、试药准备及实训用液的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设计工艺基础 题目: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学生姓名: 院(系):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制药 指导老师: 文件编号:VP-P-004(2008)-1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起草人:- 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2份生产技术部2份设备部1份 目录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起草人:- 起草日期:年月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执行日期:年月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产品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品名:对乙酰氨基苯酚;N-(4-羟基苯基)乙酰胺;对羟基苯基乙酰胺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曾用名:扑热息痛(APAP);醋氨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汉语拼音:duiyixiananjife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英文名:4-acetamino phenol; N-(4-hydroxyphenoyl)-acetamide; p-hyroxyphenyl

静脉乙酰半胱氨酸治疗NAI

静脉乙酰半胱氨酸治疗NAI-ALF和严重酒精性肝炎及预 防CIN的效果不确定 题目:静脉注射乙酰半胱氨酸用于除超剂量对乙酰氨基酚外的适应证(Intravenous acetylcysteine for indications other than acetaminophen overdose) 目的:本文综述了静脉注射乙酰半胱氨酸说明书外适应证的使用,尤其是非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功能衰竭(NAI-ALF)、严重酒精性肝炎和造影剂肾病(CIN)中的使用。 概要:因静脉注射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增加谷胱甘肽水平,最常用作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解毒剂;但是,它也常用于治疗非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和严重酒精性肝炎及预防造影剂肾病。尽管静脉和口服乙酰半胱氨酸已被评估用于这些适应证,大多数研究考察了静脉注射模式。静脉注射乙酰半胱氨酸用于非对乙酰氨基酸诱导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能改善肝脏的氧化作用。一项大型随机试验,包括173名任何病因和任何程度的脑病的非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成人,结果表明无移植生存期整体有改善,尤其是轻度脑病的患者,尽管总存活期没有改善。用于治疗严重酒精性肝炎时,静脉注射乙酰半胱氨酸可作为抗氧化剂和谷胱甘肽的来源。一项包括174名严重酒精性肝炎的试验揭示当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时,患者

具有28日的生存益处;还提到能给肝肾综合征的患者带来疾病的改善。用于预防造影剂肾病时,静脉注射乙酰半胱氨酸能提供抗氧化和血管舒张作用。这个适应证的益处仅限于替代标记物如血清肌酐和具有多种发展成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因素的患者。 结论:关于静脉乙酰半胱氨酸用于治疗NAI-ALF和严重酒精性肝炎及造影剂肾病预防的数据结论不一致,尽管一些证据支持其在某些人群中使用。 (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13 Sep 1;70(17):1496-501.)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1)对乙酰氨基酚合成工艺研究 以对氨基酚和醋酐为原料,以活性炭为脱色剂,以水浴锅为反应设备,通过正交实验,探讨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不同反应条件对收率的影响,并比较以水浴锅和超声仪为反应设备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对氨基酚和醋酐摩尔比为1∶1.3,反应介质为纯化水,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设备为超声仪时,对乙酰氨基酚收率最高61.74%。 出处:曾红,周秋贵.对乙酰氨基酚合成工艺研究[J].广东化工,2013,40(18):30-31 (2)微波辐射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 以对氨基苯酚和乙酸酐为原料,以锌粉为抗氧化剂,以活性炭为脱色剂,以稀乙酸为反应介质,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对乙酰氨基酚。探索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n(对氨基酚)∶n(乙酸酐)为1∶1.3,反应介质稀乙酸体积浓度为4%,微波辐射功率为500 W,反应时间为17 m in,反应温度为105℃时,产率可达82.1%。 出处:[1]邵艳东,李永红,俞应华,赵启鹏,韦佳.微波辐射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0,39(02):192-194. (3)新型两步法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肟化和Bechmann重排反应制取了对乙酰氨基酚。使用Hβ分子筛作为重排反应催化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丙酮为重排反应溶剂,m(催化剂)∶m(反应物)为3∶5,在50℃下反应4h,对乙酰氨基酚产率为81.2%。 出处:[1]刘宁,赵凌冲,余志华.新型两步法合成对乙酰氨基酚[J].江苏化工,2006(17):14-15+21. (4)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肟化和Beckmann重排反应制取了对乙酰氨基酚 .研究了肟化反应中碱的种类和用量以及重排反应中强酸性74 3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用量、重排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对重排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进行了工艺优化.肟化反应产率为94 % ,Beckmann重排反应产率为70 .2 % 出处:[1]龚大春,周强,胡为民,仇敏,赵儒铭.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0(02):9-11. 对乙酰氨基酚临床应用 (1)对乙酰氨基酚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从解热和镇痛两个方面综述了乙酰氨基酚的临床应用,用于发热时给药途径有口服、滴鼻和保留灌肠,滴鼻和保留灌肠退热效果均较口服佳;镇痛以口服为主,与其他药物联用能增强止痛作用。 [1]刘蔚.对乙酰氨基酚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家庭护士,2008(25):2264-2265. (2)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研制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并临床应用。方法:探索聚乙二醇助溶工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的含量。结果:制定了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工艺和质量标准,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结论: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工艺成熟、质量稳定 [1]王瑾,陈刚,李丁民.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河南医药信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完整版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一.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从中得棱柱体结晶。易溶于热水或,溶于,微溶于水,不溶于及苯。熔点168~171℃。(21/4℃)。饱和水溶液pH值。二.合成路线 1 以硝基苯为原料 优点:流程短,原料易得,三废相对较少,从起始原料硝基苯到终产物可采用“一锅煮”法,收率尚可;缺点:原料硝基苯为易燃易爆液体,毒性大。浓硫酸随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后与钯反应,使Pd/C催化剂失活[5],工艺不稳定,且提取时用的苯胺溶液易燃,有腐蚀性,属高毒化学品,可污染水体。 2 (1)以对硝基酚为原料 优点:可采用“一锅煮”法,不需分离纯化对氨基酚,避免了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氧化,简化了工艺路线,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了产品纯度,产品质量和外观都有很大提高。反应可在固定床反应器或反应釜中进行,产物可以连续移出,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提倡的合成方法;缺点:酰化加热140 ℃,温度略高。 (2)以对硝基酚一步合成法 因为对硝基酚性质稳定,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故选用对硝基酚为原料。 .(3)以硝基酚为原料 以PN P 为原料, 在醋酸和醋酐混合液中, 用5%PdC 作催化剂, 催化氢化继而乙酰化, 一步合成A PA P, 总收率为80 %。美国专利采用5 % PdC催化剂将PN P 还原一半后加入乙酐, 使加氢与酰化同时进行, 总收率为81. 2 %。 (4)以对硝基酚为原料, 对硝基酚氢化、酰化一步合成对乙酰氨基 主反应: 副反应:: 此工艺由于避免了分离和提纯容易被氧化的中间体对氨基酚, 不但缩短了工艺路线, 而且 减少了对氨基酚的氧化, 从而减少了杂质的生成量,产品APAP 的质量、纯度、颜色及外观都很好,缺点:该反应是复杂的多相催 3 以对氨基酚为原料 微波辐射是新兴的绿色合成技术,微波能量能穿过容器直接进入反应物内部并只对反应物和溶剂加热,且加热均匀,防止反应物和产物因过热而分解。反应时间短,收率较高,操作简单,能耗小,污染少。 4 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优点:副产物少,产品后处理简单,污染小,成本低、收率较高(以对羟基苯乙酮计%× %= %),产品纯度高;缺点:起始原料对羟基苯乙酮来源较少,价格较高。肟化使用的盐酸羟胺毒性大,有刺激性。若使用强无机质子酸作为催化剂[15],腐蚀设备较重且分离困难。若使用Hβ分子筛作催化剂,则制备催化剂的时间太长。但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1)以苯酚为原料 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污染较小;缺点:反应步骤多,原料、试剂品种多,致后处理繁琐,总收率太低(以苯酚计82 %× %× %× %= %)。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方法 2.熟悉湿法制粒的操作 3.了解片剂处方分析 二、实验原理 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固体制剂,不同的辅料有不同的功能。通常片剂辅料由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构成。处方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辅料和用量。制软材时使软材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并以握后掌上不粘粉为度。片重计算: 片重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仪器:单冲压片机,片剂四用仪,分析天平,普通天平,烘箱电炉,药筛(80目,120目),尼龙筛(14目,16目),乳钵,搪瓷盘等 材料:对乙酰氨基酚,干淀粉,硬脂酸镁,蒸馏水,硫脲等 四、实验内容 1.对乙酰氨基酚片剂处方 对乙酰氨基酚 25g 干淀粉 淀粉浆用淀粉 2g

硫脲 硬脂酸镁 共制 50片 2.淀粉浆的制备 将硫脲溶于适量温水中,加入淀粉,搅拌,使淀粉分散成均匀的混悬液,及时加入沸水不断搅拌成糊状(淀粉与总用水量之比约为1:2) 3.对氨基酚片剂制备 A.混合:将对乙酰氨基酚粉末和干淀粉用等量递增混合法混合均匀,加入热的淀粉浆制成“手握成团,轻压即散” 的软材。 B.制粒:用14目尼龙筛制粒。 C.干燥:将制得的湿颗粒在60℃左右鼓风干燥约4-5h D.整粒:干燥颗粒用16目尼龙筛整粒,与硬脂酸镁混匀。 E.压片:以Ф12mm冲模压片,即得。 五、操作注意 A.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晶不适于直接制粒,往往在压片过程中导致裂片,故必须粉碎成细粉,有利于黏合剂与粉末表面直接接触而制成坚实的颗粒。 B.根据经验,本品的原料色泽一般是反应本品的稳定性及制粒过程难易的重要因素,凡色泽不洁白,甚至带暗红色的原料,颗粒的机械强度大,压片时易产生斑点及崩解度不合格,露置空气易于变色。

No.7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药学研究综述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药学研究综述 目录 一、处方及工艺的综述 二、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的综述 三、稳定性试验的综述 四、包装材料选择依据综述 五、综合分析和评价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药学研究综述 一、处方及工艺的综述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中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的质量标准、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用量和市售制剂的规格,确定本品每片中含对乙酰氨基酚为0.3g。 通过对本品处方的筛选,筛选出本品最佳的工艺方案如下: ⑴制粒方法的选择:分别对酸碱分别制粒法和酸碱混合后非水溶液制粒法进行考察可知,采用水进行分别制粒的方法,因对乙酰氨基酚在湿润的环境中暴露于空气的时间过长,且干燥的过程中,温度和偏酸或偏碱的条件加速了水解过程,产生了较多的降解产物,故成品中对氨基酚的含量有所增加。而采用酸碱混合后非水溶液制粒法中,因为酸碱在混合制软材时已经发生了部分中和反应,制得的制剂不仅降解产物含量相对较高,崩解时限也显著延长,而当乙醇的浓度超过70%时,制得的制剂含量和有关物质检查符合要求,崩解完全,硬度合格、整洁美观。根据95%的乙醇与纯化水混合均匀(3:1)即可配制71%的乙醇,综合考虑成本和操作因素,选择酸碱混合后71%乙醇制粒制备泡腾片。 ⑵泡腾剂的选择:通过比较对酸源及碳源进行选择,并选择柠檬酸作为本品酸源,碳酸氢钠及碳酸钠作为本品碳源。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处方中对乙酰氨基酚占处方用量比例、酸源及碳源的比例及碳源中碳酸氢钠及碳酸钠的比例进行考察,并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处方中对乙酰氨基酚、酸源及碳源的比例及碳源中碳酸氢钠及碳酸钠的最适合的处方为:对乙酰氨基酚的用量定为15%、酸源与碳源的比例为8:7、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比例为20:1。 ⑶润滑剂的选择:通过实验对聚乙二醇6000的用量进行了单因素考察,最终确定4%的聚乙二醇6000防粘冲效果好、无不溶物、无起泡现象、外观光洁,作为本处方润滑剂。 ⑷粘合剂的选择:通过试验确定以PVP K30作为本品黏合剂,其用量为0.1%,以其解决对于水敏、热敏及易挥发药物的制粒问题,这样既解决了药物稳定性问题,又降低了干燥温度缩短了干燥时间。 ⑸甜味剂及香精的选择:为使药物应用的耐受程度增强,使药物更易于用药者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