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里巴巴与雅虎股权之争

阿里巴巴与雅虎股权之争

阿里巴巴与雅虎股权之争
阿里巴巴与雅虎股权之争

阿里巴巴与雅虎股权之争

——国内支付企业发展前景

甘肃省中医院信息科滕璐灵

摘要近年来有关阿里巴巴控制权的问题引发业内关注。自2005年阿里巴巴和雅虎进行并购交易后,几年后在两个企业各自发展的进程中由于许多决策上的分歧最终导致阿里巴巴与雅虎之间的股权之争。从而反映出国内IT企业相关支付业务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关乎到一个企业的生死成败。

关键词电子商务支付企业支付牌照

五年前,雅虎与阿里集团进行了10亿美元的大交易,自此阿里巴巴与雅虎联系在了一起,2010年两个企业因种种原因产生了股权之争,争议重点就在于支付宝所有权。由此可以看出支付业在未来电子商务发展领域所占据的重要席位。

一、两个企业的背景简介

阿里巴巴: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是由马云在1999年一手创立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2003年5月,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建立个人网上贸易市场平台——淘宝网。2004年10月,阿里巴巴投资成立支付宝公司,面向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推出基于中介的安全交易服务。阿里巴巴在香港

成立公司总部,在中国杭州成立中国总部,并在海外设立美国硅谷、伦敦等分支机构、合资企业3家,在中国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区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十多家。

雅虎:是美国著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20世纪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其服务包括搜索引擎、电邮、新闻等,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同时也是是一家全球性的因特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

二、事件起因与主要焦点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和雅虎的交易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并购,阿里巴巴和雅虎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阿里巴巴获得雅虎10亿美元投资,同时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以及雅虎品牌在中国无限期使用权。而雅虎在阿里巴巴得到40%的股份、35%的投票权(5年后股权和投票权匹配)。当时阿里巴巴不缺现金,但是这笔钱对其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让阿里巴巴发展速度更快,淘宝和支付宝在2006年把eBay赶出中国,然后才有2007年的阿里巴巴上市。这次交易还有一项无形的收益,就是让阿里巴巴在国际上声名大振,这对其海外的企业对企业市场有极大的推动。日后当阿里巴巴试图回购雅虎持有的股权时,却被雅虎拒绝了, 巴茨不卖股票的最大理由是淘宝和支付宝上市后所带来的不容小视的利益收入。目前两家企业的争夺焦点就是在股权拥有方面,着重体现在对支付宝所有权的问题上。

三、事件所反映的关键问题

在此次股权之争中,我们可以看到雅虎公司首席执行官卡罗尔·巴茨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保证雅虎的利益最大化。她深刻的意识到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拥有的

未上市资产淘宝网及支付宝价值不菲。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IT支付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于其支付业的扩展及支付能力的提升。而其中就涉及到国内支付牌照的相关问题。

在央行正式出台规范之前,第三方支付行业在国内已经有了近十年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随着支付宝担保交易模式的诞生以及淘宝网络购物市场的成熟,网上支付服务开始走入亿万用户的生活,并逐步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最基础应用之一。2010年6月,央行正式对外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实施正式的监管。根据相关规定,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需要按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

2011年5月18日支付宝获得国内首张支付牌照。该许可证全面覆盖了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支付业务类型。牌照发放后,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式纳入央行的监管体系,这对支付企业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支付企业的根本竞争力在于其技术创新能力、商业模式与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等。从产业层面来讲,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在拿到牌照之后,将进一步发展;而实力比较差的中小企业只能选择退出,从而会推动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企业未来想发展下去,必须具备优秀的资金风险管理、安全服务能力,而技术创新、服务水平、客户价值、风控能力将会是贯穿整个行业的竞争发展的关键词。另外,第三方支付企业还会面临来自同行更加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方面的竞争。在一个规范化的快速发展的市场上,一旦企业的服务技术创新出现乏力,就很容易被同行抛弃。同时,支付牌照发放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支付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个人用户端占有较大优势的支付宝、财付通等企业,另一类则是主要面向企业用户,定位于行业解

决方案的支付企业,如快钱、易宝等,这主要是支付企业依据自身优势所作出的战略选择。在牌照发放以后,随着主流支付企业在各项业务上的拓展,未来主流支付企业将发展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的竞争,同时也会出现依托某些细分市场和特色业务生存和发展的细分支付企业。

从阿里巴巴与雅虎股权之争的形势可以看出IT支付企业自身支付产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必然与市场检验及用户认可度紧密相连,支付企业只有在各自细分领域不断提升产品及服务、满足用户多种需求,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股权制衡下的公司治理研究——基于阿里巴巴与雅虎的股权之争

股权制衡下的公司治理研究——基于阿里巴巴与雅虎 的股权之争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外扩张的需求,引入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了 一种潮流, 而引入战略投资者带来的股权结构的变化也是市场希望看到的, 而阿 里巴巴与雅虎股权之争的案例让我们对战略投资者和股权制衡结构有了更多的 思考, 两者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本文通过分析股权之争的整 个过程, 力求得出让战略投资者、股权制衡结构真正能对公司治理水平和投资者 保护发挥积极意义的条件和方法。 本文采取的是案例研究方法, 全文共两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是案例介绍部分, 从案例所面临的背景出发引出案例, 首先对该案例涉及的公司和行业背景进行介 绍,接着对案例的来龙去脉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第二大部分是案例分析部分,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挖掘出本文的创新点和新角度。正文借鉴战略战略管理理论、 经理管理防御壁垒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博弈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来具体分析 整个案例的关键点, 从股权之争事件的各种动因出发, 研究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后 股权制衡结构带给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治理机制的变化, 重点探讨股权争夺及制衡 结构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 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在此次事件中的得失, 中小投资者 为何成为了最终受害者。通过研究分析发现, 在不触及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及缺乏 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的情况下, 单纯靠引入战略投资者而形成的股权制衡结构难 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 护。最后结合案例出现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对我国企业如何利用股权结构和 战略投资者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出建议。 [ 关键词] 战略投资者,股权制衡,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I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s of overseas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的动因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的动因: 一是站在集团战略发展角度,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大国,使其在国内网络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将拓展到除了无线、游戏外的所有互联网领域。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阿里巴巴的B2B、C2C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即时通讯工具有雅虎通和淘宝网,搜索是第2名,这时,挤进四大门户的行列也非难事;同时,以阿里巴巴积累的商务用户为基础,加上淘宝网用户群和雅虎中国以白领为主的受众群,若要发展广告业务,其竞争力已与很多门户网站不相上下;另外,有了流量基础,定位可以不再局限于电子商务。 二是以综合性的互联网集团形态出现,走一条有核心技术的另类寡头之路。 目前,美国互联网业的情况是eBay、Google与亚马逊等网站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而门户呈雅虎和MSN角逐的格局。而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后,中国互联网业将形成由八大寡头组成的第一集团:阿里巴巴、百度、盛大、新浪、TOM、网易、腾讯、搜狐。也就是说,中国互联网在经历并购、重组后将进入寡头垄断时代。按照我国的市场形态看,八大寡头都以综合性互联网集团的形态出现,在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对决,与美国的竞争方式有极大的不同。然而,寡头太多、战线太长的结果很可能是寡头之间的整合,比如盛大与新浪。 三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均有巨大融资需求 从1999年以高盛为首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500万美元开始,2000年阿里巴巴从软银及其他公司再次筹集25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建立淘宝网后,2004年阿里巴巴再次从软银及其他公司募集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6000万美元,而且软银此次投资以收购淘宝网股份为主,应该已绝对控股淘宝网。若高盛等风险投资机构以四倍溢价退出,可以计算出从1999年到2005年近7年的时间内,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实际募集资金为8700万美元,按平均每年烧钱1500万美元计算,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已经再次面临资金压力,急需进行第四次融资。因此,雅巴案发生的关键动因之一是阿里巴巴和淘宝网为求生存和发展有巨大的融资需求。 四软银投资套现的压力是促成雅巴案的重要动力 软银2003年度和2004年度均存在巨额亏损,为了保证2005年度赢利,并获取资金投资电信业,软银有套现的压力,通过雅巴案,在第一阶段完成后,软银投资套现3.6亿美元,加上软银将雅虎法国、雅虎德国、雅虎英国及雅虎韩国的股权转让给雅虎公司,软银公司再次套现近5亿美元,即在2005年财政年度,软银从雅虎公司获得8亿多美元的投资回报,保证实现软银2005年彻底扭亏为盈目标,因此,软银投资套现是促成雅巴案实现的因素之二。

阿里并购饿了么分析

阿里并购饿了么分析: 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饿了么正式成为“超级独角兽”。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在向本地生活服务的纵深拓展上获得重大突破。 当天上午10点20分,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和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共同出现在上海饿了么总部,出现在饿了么年轻的核心团队面前。 “这是阿里巴巴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投资。”张勇的话赢得现场一片掌声。他还表示,阿里生态将全面支持饿了么赢得市场,“以前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大家都在抢二楼,今后饿了么可以直接站到六楼去。” 据悉,饿了么将融入强大的阿里生态,同时继续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交割完成后,张旭豪将出任董事长,并担任阿里CEO新零售战略的特别助理,几天前从阿里健康CEO职务卸任的王磊将出任饿了么CEO。 张旭豪专门补充:“给饿了么派CEO,是我和创始团队对阿里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我作为董事长,更多在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60%花在公司运营,其他在战略上。同时兼任逍遥子(阿里CEO张勇的花名)新零售特别助理,拿到更多资源。”

接下来,市场关注的焦点或将集中在,收购将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带来何种变量,阿里将如何应用自身的新零售全生态资源为饿了么加持,饿了么又将在阿里新零售体系发挥怎样的关键作用。 饿了么对阿里意味着什么? 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似乎并不出人意外。 这笔重磅收购对阿里的战略价值在于,打造高品质、全品类的本地生活服务入口。正如阿里CEO张勇所说,饿了么领先的外卖服务将与口碑的到店服务一起,为阿里生态拓展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完成从新零售走向新消费的重要一步。 这不会是一起简单的物理合并,饿了么显然会快速融入阿里的“新零售”生态圈。阿里已经提出“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盒马的“半小时达”和24小时家庭救急服务、“天猫超市一小时达”、以及众多一线品牌“线上下单门店发货二小时达”等多项服务。“饿了么”的加入,无疑将成为阿里巴巴综合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关键部分。 同时,此次收购也将为阿里巴巴“新零售”八路纵队,新添一支重要生力军。这八路纵队包括,以天猫为代表的品牌升级,以银泰为代表的新百货业态,和苏宁合作的数码电器,以盒马和大润发为代表的快消商超,打通城乡通路的农村淘宝,为小商户赋能的智慧小店,以居然之家为代表的家居生活,以及以饿了么和口碑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 阿里对饿了么意味着什么?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为例 学号: 2016/4/16

目录 案件回放 (1) 并购双方简介及并购背景 (2) 2-1 阿里巴巴 (2) 2-2 雅虎 (3) 并购类型分析 (3) 并购动因分析 (4) 并购效应 (6) 并购启示 (7) 6-1 合理的并购规划 (7) 6-2 敏锐洞察并购目标 (8) 6-3 强化风险意识 (8)

案件回放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获阿里巴巴40%的经济利益和35%的投票权。阿里巴巴收购的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虎的门户、一搜、IM产品,3721以及雅虎在一拍网中的所有资产。收购文件显示,雅虎计划用总计6.4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以及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份,交换阿里巴巴40%普通股(完全摊薄)。其中雅虎首次支付现金2.5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2.016亿股普通股,另外3.9亿美元将在交易完成末期有条件支付。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雅虎将斥3.6亿美元从软银子公司手中收购其所持有的淘宝网股份,并把这部分股份转让给阿里巴巴,从而淘宝网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该收购计划将在雅虎收购阿里巴巴交易完成末期执行。 阿里巴巴获雅虎10亿美元注资后,董事会成员将发生变更,变更后包括四个董事会席位,阿里巴巴两位、雅虎一位、软银一位,具体则为阿里巴巴CEO马云、阿里巴巴CFO蔡崇信、雅虎创始人致远及软银董事长正义。 整合后的雅虎中国公司将全部交由阿里巴巴公司经营和管理,阿里巴巴CEO马云表示他本人将出任雅虎中国公司总经理职位,管理雅虎中国的全部业务,他同时强调,在阿里巴巴收购之后,雅虎中国并

淘宝客户关系管理

淘宝消费者问卷调查 一、调查背景: (一)企业信息: 淘宝由阿里巴巴集团于2003年5月10日投资创办,致力于打造全球首选网络零售商圈。淘宝网业务跨越C2C.B2C两大部分,是目前亚洲最大网络零售商圈。淘宝网的目标是“争取全球最大的C2C打造互联网商业神话”。淘宝网的使命是“没有找不到的宝贝,没有卖不了的宝贝”。 淘宝网是中国深受欢迎的网购零售平台,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同事每天的在线商品数已经超过了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随着淘宝网规模第五扩大和用户数量的增加,淘宝也从单一的C2C网络集市变成了包括C2C、团购、分销、拍卖等多种电子商务模式在内的综合性零售商圈。已经成为时间范围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之一。 淘宝商城于2009年11月11日举办促销活动即“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当时参加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均有限,但营业额远超预想的效果。近年来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随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2015年11月11日,天猫双十一全天交易额为912.17亿元。 (二)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人们不再局限于温饱问题的解决。科技的进步促进网络的普及,淘宝网也应运而生,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5月10日,由阿里巴巴集团创办投资。亚洲第一大网络零售商圈。结合社区、江湖、帮派来增加网购人群的粘性,并且采用最新团网购模式,其网购模式让网购人群乐而不返。淘宝网目前业务跨越C2C(consumer to consumer,消费者对消费者)、B2C(business-to-consumer,商家对消费者)两大部分。截止2013年,注册用户大大8亿人,且目前注册用户仍在不断增长,淘宝在为注册会员打造更安全高效的网络交易平台的同时,懂得善于利用哈客模式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了解淘宝消费者的特征以及目前淘宝在消费群体中的占有份额和满意度,分析淘宝在网络购物方面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及spass数据分析 四、开始时间:2015-11-18 结束时间:2015-12-05 五、样本总数:269 份 六、数据与分析: (一)数据: 1、样本信息分布

从阿里巴巴合伙人制看公司控制权

摘要:公司控制权配置实质上是公司各利益相关方对公司权力和利益的安排。控制权的争夺不应成为为自身利益的权力斗争,而应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正如阿里巴巴对外宣称的合伙人制在于维护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得以延续,控制权只是手段,手段要服务于企业的长远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合伙人制;控制权;企业目标 一、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是2010年确定的,目的是确保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得以持续健康发展。马云在其内部邮件中描述“湖畔合伙人制度”:阿里巴巴合伙人的产生必须基于――“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高度认同公司文化,并且对公司发展有积极性贡献,愿意为公司文化和使命传承竭尽全力。”合伙人制度是通过公司章程规定的,在权力机构之外建立“合伙人”,从而获得多数董事提名权、过渡董事指定权。 阿里合伙人制度是在不违背《公司法》“同股同权”的前提下,通过“提名权”安排信赖的董事,再由董事会控制公司。合伙人制度具有流动性,具有重大贡献的公司员工能参与其中,使公司价值观得以延续。 (一)合伙人的类别 合伙人有永久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和荣誉合伙人之分。马云、蔡崇信为永久合伙人,即不受退休年龄限制;合伙人委员会从退休的普通合伙人中选取荣誉合伙人,其不再具有普通合伙人的管理权力,但可享受奖金分配。 成为普通合伙人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通过现有合伙人提名并投票,得到75% 以上的现有合伙人支持,最后由合伙人委员会确认才能成为正式合伙人。永久合伙人不仅有被选举出来这一种方式,还可由退休的或者在职的永久合伙人指定。合伙人退出受生理、自愿影响,同时可被除名。 (二)合伙人权利与义务 1.董事提名权。阿里合伙人对董事会半数以上席位拥有提名权。若提名未获得通过,合伙人有权指定临时董事直至股东大会。 2.奖金分配权。阿里集团每年会向包括合伙人在内的管理层发放奖金。 3.义务。合伙人任职期间不得减持任前的40%;任职期满后三年内不得减持60%。 二、公司控制权 什么是公司控制权?有人认为能够选任大部分董事会董事,进而任命管理层人员是公司控制权;有人认为拥有公司重大决策权就是控制权;有人指出公司控制权是从股东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经济性权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利益存在方式,是利益冲突的产物。公司控制权的正当行使,有利于建立股东之间、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任基础,有利于提高公司运行的效率。公司控制权是一种公司运行状态评价的表征,其真正价值是各方相关主体的现实利益和合理的期望利益之间相互制约平衡的结果。 伯利和米恩斯1932年就指出,随着现代股份公司股权分散,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现状的出现,公司的控制权事实上落到公司经营者手中,出现了所谓的“经理革命。”伯利和米恩斯认为,控制权是通过行使法定权力或施加影响,对大部分董事有实际的选择权;德姆塞茨认为,企业控制权“是一组排他性使用和处置企业稀缺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利束。” “两权分离”理论的前提是资本雇佣劳动,即资本的所有者雇佣经营的劳动者。 我们知道, 完全契约理论指出,委托代理关系中一切权力来自所有权,即企业所有者具有的权力。委托人总能通过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从而保证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实际情况是代理人是具有主动的人力资本,并具有信息优势,机会主义倾向和利己动机。因此,

阿里巴巴的客户关系

5 徐太福 阿里巴巴成功实施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就是客户关系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来支持你的有效的市场营销、销售和流程。你对客户的一手资料掌握的越详细,你做出的营销计划才能更好的契合客户的心理,形成购买。所以一个优秀的推广计划,良好基础必定是你对你的客户做了多少功课,你是否了解你的客户,借用一句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阿里巴巴的背景:阿里巴巴是一个年轻的公司,同传统企业相比,在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有独特的优势;公司从上到下一致认同的“客户第一”、“拥抱变化”等价值观,以客户为导向的战略和强大的企业文化为客户关系管理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中国网站成立之日起,阿里巴巴就开始了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遵循了客户,战略,人流程,技术的实施步骤;公司得到了高层的极大支持,同时,有成熟的变革管理机制,公司的员工对变革充满激情。而以上这些,正是客户关系管理能实施成功的关键要素。 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客户第一,拥抱变化,团队,激情,诚信,敬业同公司的目标、使命、价值观相一致,阿里巴巴定义了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的远景:建立起全球领先的,与公司远景和使命相一致的,并是不断优化完善的、支撑公司持续发展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阿里巴巴的客户满意度及举措:在目前,中国网站的诚信通会员都是国内的中小企业,他们购买诚信通服务是为了通过网络寻找到更多的生意机会。因此他们使用网络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会继续留下来,同时,我们也发现,在那些效果不好的客户中,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很少使用阿里巴巴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是让客户继续购买的关键。在客户满意度方面,阿里巴巴做得非常不错,根据第三方的调查,阿里巴巴的客户满意度达到了98%以上,在所有的客户中,60%以上的客户是通过朋友推荐加入的。 阿里巴巴给企业提供最重要的三个产品应该是:网站展示、交流、诚信通。另外还有一个企业非常愿意交费的产品就是网络广告。 关于阿里巴巴的产品:从CRM观点来看阿里巴巴集团的产品,阿里做了这么多各类产品,其实是很有关联性的。而且和CRM密切相关的。没有客户,就需要吸引客户。在CRM就是客户获取。这里,阿里提供了域名、黄页网站、主机托管、搜索广告、排名广告、阿里妈妈广告链、网站流量统计。来了客户,就需要把来的客户尽可能转成成交客户。在CRM中就是客户转换。这里,阿里提供了诚信通、IM交流工具、电子传真、虚拟呼叫中心、进销存管理系统、客户跟踪销售管理系统、电子邮箱服务(阿里绝对会提供电子邮箱服务,现在整合的是Yahoo的邮箱)。 阿里巴巴提供的客户关系管理:阿里提供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客户以往的消费记录、客户爱好、客户评价、客户回访、客户重要事务和重要日期的提醒都整合在一起。阿里绝对以后会增强客户流失、客户满意度、客户积分、客户细分、客户分类、客户活动管理的功能。据估计,阿里在客户保持措施上,肯定会推出客户杂志(宣传理念、培训在阿里上如何做营销、销售、客户保留),也举办各种客户活动(如网商大会)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满

「阿里 IPO」阿里巴巴的 10 个关键历史节点

「阿里 IPO」阿里巴巴的 10 个关键历史节点

1999 年,阿里巴巴成立。靠中国黄页进入互联网创业的马云和 17 名合作伙伴创办了阿里巴巴网站,为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提供渠道。同年 10 月,阿里巴巴获得 500 万美元首轮投资。这笔投资由高盛牵头,参与者还包括富达亚洲风险投资。有报道称那一轮的投资者共获得了公司 40% 的股份。 据称交易几个月前离开瑞典投资公司银瑞达,加盟阿里巴巴担任首席财务官的蔡崇信在此次融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初创团队的首个有财务专业背景和海外教育背景的成员,蔡崇信帮助阿里巴巴建立了财务体系、并参与了阿里巴巴早期的多个重要融资。 不过高盛并未从此次投资中获得数百倍收益。2003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高盛卖掉了所有阿里巴巴的股份。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经过对 UT 斯达康的成功投资后决定加大投资力度,马云和蔡崇信千万日本确定了这笔对阿里巴巴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投资。软银的资金成为阿里巴巴未来扩张的重要基础。根据阿里巴巴今年披露的信息,软银不但没有卖出股份,还继续追加了投资,目前持有 34% 的股份,是此次阿里巴巴 IPO 的最大赢家之一。

淘宝类似当时已经通过收购易趣进入中国的竞拍 C2C 网站 eBay,但去掉了交易佣金,简化了沟通流程。在半年时间里,淘宝便完成超过 3000 万元交易,很快便成为一个比阿里巴巴本身更为人所知的品牌。今天的淘宝已经占据阿里巴巴整个集团总交易额的七成以上。

支付宝最初是伴随淘宝而生,在信用卡尚未普及的中国以预先存入资金的方式解决交易安全问题的第三方担保平台。2004 年年底,阿里巴巴将支付宝独立出来,成为第三方线上交易平台。支付宝在 2010 年开始推出操作简单的信用卡快捷支付,并在一年后从央行拿到全国第一张支付牌照。今天的支付宝已经有超过 3 亿用户,每天仅移动端支付就超过 2500 万笔,此外它还称为生活服务、余额宝的基础。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案列分析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 一、引言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所有业务,包括门户网站、雅虎搜索、即时通讯、拍卖业务,以及3721网络实名服务等。根据协议,雅虎将拥有阿里巴巴35%的投票权和40%的经济获益权,同时向阿里巴巴支付10亿美元,雅虎因此成为阿里巴巴最大的战略投资者。 二、并购双方简介 (一)阿里巴巴简介 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 B2B )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2003年5月,阿里巴巴投资 1 亿人民币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 2004年7月,又追加投资亿人民币。截至 2005 年7月10日,淘宝网在线商品数量超过 800万件、网页日浏览量突破 9000 万、注册会员数突破760万、2005 年二季度成交额达亿人民币,遥遥领跑中国个人电子商务市场。2003 年10月,阿里巴巴创建独立的网上交易安全支付产品支付宝(),目前,支付宝已经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以及国际的VISA 国际组织等各大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二)雅虎简介 雅虎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其网络每月为全球超过一亿八千万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上服务。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不论在浏览量、网上广告、家庭或商业用户接触面上,雅虎都居于领导地位,也是最为人熟悉及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品牌之一,在全球消费者品牌排名中位居第 38 位。雅虎还在网站上提供各种商务及企业服务,以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及网络使用率,其中包括广受欢迎的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网站解决方案的雅虎企业内部网;影音播放、商店网站存储和管理;以及其他网站工具及服务等。雅虎在全球共有24个网站,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克市,在欧洲、亚太区、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国均设有办事处。 三、并购背景及其动因 (一)并购背景 1.雅虎: 雅虎中国当时已经进入了一个很严重的瓶颈期,在本地化的道路上步履艰难,因此作为投资一方的软银公司本着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考虑,自然希望能够将其优化整合。从雅虎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处理不了的中国业务盘出去,正好有利于集中精力在其他市场竞争。 2.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本身在国内的B2B领域是无可非议的老大,在业务上与雅虎无大冲突,同时雅虎强大的搜索功能与国际背景还将对阿里巴巴的发展大有益处,因此进行内部处理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3.国际背景: 百度在美国上市,股票表现抢眼之极,中国概念在纳股再度成为助推力,而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下一个极具潜力的网络企业,不应忽略,在合并案中,雅虎只是以业务并入和现金入股的方式进入,并不影响阿里巴巴原有董事会的结构与权利分配。 (二)并购动因 一般而言,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二是实现企业特定的发展战略,三是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就阿里巴巴而言,我们认为,其收购雅虎中国的动因有两方面。 1.站在集团战略发展角度,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大国,使其在国内网络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将拓展到除了无线、游戏外的所有互联网领域。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阿里巴巴的B2B、C2C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即时通讯工具有雅虎通和淘宝网,搜索是第2名,这时,挤进四大门户的行列也非难事;同时,以阿里巴巴积累的商务用户为基础,加上淘宝网用户群和雅虎中国以白领为主的受众群,若要发展广告业务,其竞争力已与很多门户网站不相上下;另外,有了流量基础,定位可以不再局限于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与雅虎关系以及股权结构图解

阿里巴巴与雅虎关系以及股权结构图解 https://www.doczj.com/doc/d62386380.html, 2010年09月15日19:07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表评论电 商服务 本文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62386380.html,/detail--5398633.html 从2010年年初开始,阿里巴巴集团与第一大股东之前关系日趋紧张。在今年5月举行的阿里巴巴股东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蔡崇信表示“只要雅虎愿意,阿里巴巴愿意回收其所持有的阿里巴巴全部股份”。9月12日雅虎发言人表示将维持阿里巴巴39%的持股不变,那么阿里巴巴与雅虎究竟是什么样的持股情况,雅虎又占有阿里巴巴核心资产“淘宝网”、“支付宝”多少份额呢? 雅虎与阿里巴巴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释: 加一个软银: 软件银行集团 百科名片

软银集团logo 软银集团于1981年由孙正义在日本创立并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是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主要致力IT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软银在全球投资过的公司已超过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IT 公司拥有多数股份。 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简介 1部分子公司软银金融集团 1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Panasia媒体公司 1SBCH公司 1深圳市软银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1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 总裁孙正义 马云加入软银集团董事会 大事件 1全球战略网络产业 1网络“孵化”公司 1软件银行新兴市场公司 1宏伟计划 展开 简介 1部分子公司软银金融集团 1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Panasia媒体公司 1SBCH公司 1深圳市软银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1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 总裁孙正义 马云加入软银集团董事会 大事件 1全球战略网络产业

阿里巴巴控制权之争

阿里巴巴控制权之争:马云和一个女人明争暗斗 马云:过去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导火索:杨致远下台巴茨执掌雅虎 协议定于2005年,但雅虎完成投资后的几年时间马云似乎从来没有担心过2010年可能存在的这些变化。甚至在2007年阿里巴巴B2B上市时的记者招待会上,面对有关2010年“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云不会被辞退”条款到期时怎么办的问题,马云非常自信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说2010年以前,我答应我一定在。所以,我就在书上写2010年马云不会离开,不是2010年以后他们把我开掉。” 显然,马云对雅虎方面不冀望阿里巴巴控制权有十分的信心。据阿里巴巴内部人士介绍,马云与雅虎前任CEO杨致远两人私交不错,而之前的资本合作也是杨致远促成,而这样的关系或许让阿里巴巴集团认为,即使到2010年,雅虎也不会行使上述条款所赋予的权益。 然而事件却因雅虎公司创始人杨致远的下台、新CEO卡罗尔·巴茨上台执政产生转折。 曾有国外媒体报道,马云在2009年巴茨上任之初时去美国拜访,巴茨当着阿里巴巴管理层的面,指责马云没有把雅虎中国做好。 在这种情况下,马云和他的管理团队开始重新审视雅虎39%股份给公司带来的不确定性。 雅虎的坚持引发冲突 为了避免发生控制权危机,阿里巴巴集团开始酝酿减少雅虎在其公司股份,但一直没有得到雅虎

方面的同意。 今年5月,在阿里巴巴B2B业务的股东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公开表示,阿里巴巴很想买回雅虎手中所持有的股权,阿里巴巴不缺钱,但雅虎还不愿卖。 也有接近阿里巴巴的知情人士称,阿里巴巴曾有计划游说多家中国国有银行从雅虎手中购回阿里巴巴集团股份,以确保现有管理团队在董事会的话语权不被雅虎所替代。 但这一切都未任何进展,雅虎发言人9月12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维持阿里巴巴的39%持股不变。 这是阿里巴巴集团近期恶化与雅虎关系的直接原因。 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拥有的未上市资产淘宝网及支付宝价值不菲,投行人士估计淘宝网价值100亿美元,支付宝价值50亿美元。投行人士认为,市场无法对这两家公司做出准确估值是雅虎暂时不愿出售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原因之一,雅虎的最佳退出时机或是淘宝网和支付宝上市以后。 孙正义成关键先生 阿里巴巴上市招股书所披露的条款显示,阿里巴巴集团修改公司章程或细则,阿里巴巴集团进军海外及扩张新业务,阿里巴巴集团出售核心业务(如淘宝、支付宝、雅虎中国、搜索、B2B业务),淘宝、支付宝和雅虎中国的资产通过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等,都必须经过雅虎的批准同意。 媒体人士指出,这些条款表现出雅虎在当时谈判中的强势,而“五年大限”的条款,则是对雅虎渴求更多权益诉求的平衡--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第一大股东的雅虎有权获取更多,但阿里巴巴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集团的绝对控制权。 从十月开始,雅虎在阿里巴巴集团将拥有与39%经济权益对等的投票权,而成为“真实的”第一大股东,董事会席位也将增加一个席位。如果雅虎现阶段只是谋求财务回报,他可以选择不行使大股东权益,雅虎和阿里巴巴管理层暂时相安无事。如果雅虎愿意出售阿里巴巴集团的股权,他手上掌握的大股东的权益会成其谈判的重要砝码。 另一方面,如果阿里巴巴集团在经营上发生变数,雅虎有权根据公司章程行使他的大股东权益(具体权益将取决于公司章程)。同时,如果雅虎能争取到软银的支持,他们拥有的董事席位总数将超过阿里巴巴管理层,投票权总数也将达到68.3%从而超过三分之二,这无论是从董事会层面还是股东大会层面,都能够获得阿里巴巴的控制权。同时,更换CEO的可能性也同样存在。 就像五年前雅虎入股阿里巴巴集团的交易一样,软银的孙正义是一位平衡双方利益的关键先生,现在他又将充当这一角色。软银持有阿里巴巴集团29.3%的股份,软银同时也拥有雅虎日本约41%的股份,且软银持有雅虎不超过5%的股份。对于孙正义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 马云如何保持住他创办的阿里巴巴集团的控制权不受到影响(成功回购股票还是协商新的协议)、巴茨如何在这场局中让雅虎的利益最大化、孙正义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同时保证软银的利益,三个利益方的博弈远还没有结束,好戏才刚刚拉开序幕,网易科技将持续跟踪阿里巴巴控制权争夺报道。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的案例分析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的案 例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里巴巴。 实质上,是阿里巴巴以换股的形式收购了雅虎中国;改变了股东结构,以40%的股权换 来了雅虎中国全部的资产,包括阿里巴巴的终极目标——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 四、并购结果及绩效 并购结果: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将集目前互联网领域所有当红的概念与业务于一身,包括电子商务、门户、搜索和即时通讯。虽然拥有了众多互联网的功能,但马云再三强调,阿里巴巴过去做的是电子商务,现在做的是电子商务,将来做的还是电子商务。而诚信、市场、支付和搜索是电子商务的四大基础,如今这四大基础阿里巴巴都具备了。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获阿里巴巴40%的经济利益和35%的投票权。阿里巴巴董事会变更:阿里巴巴两位、雅虎一位、软银一位。 绩效: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属于互补兼容模式。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市场已经成熟,并无更大发展空间。而雅虎中国单纯做门户和搜索,利润并不大。单纯通过并购雅虎中国,可以实现门户、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合作,门户和搜索提供访问量,而电子商务可以提供内容。取彼此之长,共同发展。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我觉得阿里巴巴收购雅虎的这个事件应该是成功。在此次的收购活动中,与传统收购又所不同,一般利益被侵犯的被收购方在这次中也借由公司股份的售出从而套现大量现金更加的实现资金的流动致使雅虎在被收购过程中也得到的股价的大幅上升。并在此同时也控股了阿里巴巴40%的股权,只花了仅仅10几亿美元赚的100亿港元。如此之高的收益不得不赞许下雅虎高管层的高瞻远瞩。收购方的阿里巴巴也借由控股雅虎中国使其在互联网行业的地位达到大幅提高。到达了双赢的结果。 五、并购后整合 其实,阿里巴巴并购案并非无忧。 1、阿里巴巴换出股份的比例过大,在换股过程中,雅虎取得了相对的控制权。尽管阿里巴巴称不会有任何控股,但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的比例还是让人担忧。 2、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不容小觑。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是两个独立的品牌,有着各自的品牌形象同时,雅虎中国体内的3721公司在收购前与雅虎中国仍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这样,如何准确区分品牌的不同定位,是对雅虎中国进行整合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这次收购后面临整合风险的症结所在。 六、案例分析与启示 首先,正确选择目标企业,关系到并购成本的高低、并购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与预期协同效应。阿里巴巴并购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而在国内现有市场上,雅虎中国在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地位和市场策略符合阿里巴巴购并要求。阿里巴巴需要搜索引擎,雅虎力图摆脱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千年老二”地位,两者在市场定位和策略成功方面一拍即合,促成了这次收购。 其次,在选择并购形式时,要综合考虑并购动因、目标企业状况、并购整

阿里巴巴公司控制权之争 案例分析

(一)回购股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尽管以马云为代表的创始团队和核心管理层,并不持有多数股权,但在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之前,尤其是在2010年10月之前,马云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问题,并不会过于担忧。因为,虽然阿里巴巴的创始团队和核心管理层并不持有多数股权,但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他们依然牢牢掌控着公司的控制权。但随着阿里巴巴集团业务的高速增长和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计划的启动,对于马云来说,也就意味着“失去阿里巴巴控制权”的巨大风险,马云及其团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避免失去对阿里巴巴的控制。其中一个方法是回购雅虎手中的股权。2011 年9 月,阿里巴巴启动了员工股权购买计划,“长征计划”即回购雅虎股权计划随后展开。2012 年5 月,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签署协议,允许阿里巴巴集团分阶段回购雅虎持有的股份。该协议规定:阿里巴巴将以76 亿美元回购大约50%雅虎持有的该集团股份。根据2005 年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签署的协议估算,该笔回购使雅虎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40%减少到20%。该协议还规定,如果阿里巴巴集团上市,阿里有权在上市时以IPO 价格回购雅虎剩余股份的一半,其余的股份可以在阿里巴巴集团上市禁售期过后选择出售。在2012年9月阿里巴巴成功回购了雅虎手中一半的股权股权(20%)。作为回购交易的一部分,雅虎放弃了委任第二名董事会成员的权利,同时也放弃了一系列对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和经营决策相关的否决权。在支付了76亿美元的赎身款之后,马云不无得意地说:“股份回购计划的完成,让公司的股份结构更加健康,也意味阿里巴巴集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确,在此次交易之后,

阿里巴巴集团的并购案例研究

阿里巴巴集团的并购案例研究 并购双方的基本情况简介 2015年10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收购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而这次收购因为涉及到互联网领域的两大具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企业,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次并购最终于2015年11月6日正式完成,代表了我国互联网企业集约化发展的新趋势。 首先,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由以马云为首的十八人团队于1999年创立于中国杭州,旨在利用互联网在商品零售商的独特优势,创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帮助中小型企业适应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资本冲击,简而言之就是为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打造一个公平,开放的互联网营销平台,当然,以马云为代表的阿里巴巴集团领导层的这一决定无疑是紧密切合互联网时代的零售业发展趋势的,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为马云。2015年全年,阿里巴巴总营收943.8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88.44亿元人民币。2016年4月6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 其次,优酷土豆作为此次并购的另一方,也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拥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优酷土豆集团也是有我国的两大视频播放软件企业并购而来的,2012年当时作为我国最大的视频播放软件的优酷集团和当时中国最早的视频播放软件土豆集团通过100%换股的方式完成了合并,而整合了当前我国视频播放软件最尖

端发展方式和最庞大客户群体的优酷土豆集团也完成了对于我国互联网行业中视频播放软件领域的垄断,如今优酷土豆月度用户规模已突破4亿,意味着已有1/3的中国人成为优酷土豆的用户。优酷土豆现已覆盖PC、电视、移动三大终端,兼具影视、综艺和资讯三大内容形态,贯通视频内容制作、播出和发行三大环节,成为真正意义的互联网媒体平台。 并购的交易支付方式与股权变动情况 本次并购阿里巴巴集团,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6.60美元的价格受够了优酷土豆集团的100%的股权,阿里巴巴集团于2014年收购优酷土豆18.5%股权所投入的12.2亿美元,本次阿里巴巴集团收购优酷土豆的总交易金额为56以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宗数额巨大的并购交易的全部金额都通过现金支付的方式完成。 当然,阿里巴巴集团与优酷土豆集团收购过程中的股权变更情况则较为复杂,首先,2014年4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成功受让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16.50%股权,作价10.88亿美元。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购得优酷土豆A类普通股7.21亿股(每18股优酷土豆A类普通股相当于一股ADS),阿里巴巴持股比例为16.5%,云锋基金持股比例为2%,这也是为什么对于阿里巴巴收购行为的交易金额的分析要分为两个部分。之后,阿里巴巴集团于2015年10月16日宣布收购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的11月6日正式完成收购,在这一收购过程中,阿里巴巴集团和优酷土豆集团完成了剩余股权的全部交换,阿里巴巴集团也完成了对于优酷土豆集团股权的

案例讨论: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

. ;. 案例讨论: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 要求:对并购交易方式、并购整合、并购与公司控制权进行深入讨论与分析。 1、并购交易方式 企业选择并购形式主要取决于并购动因;同时,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未来发展方向及目标企业的特点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就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而言,从行业隶属关系看,双方同属于网络行业,但业务重点不同,阿里巴巴从事电子商务,雅虎中国兼有搜索和门户,所以,属于一种纵向并购;同时,双方系经过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愿,故属于善意收购。 在支付方式上,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进行了金额巨大的非货币性交易。一方面,阿里巴巴没有支付毫厘便换来了雅虎的10亿美元,其中包括2.5亿美元的现金、价值3.6亿美元的淘宝股票和未来有条件的3.9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另一方面,雅虎中国得到了阿里巴巴40%的股权和35%的投票权,又似乎是雅虎中国在并购阿里巴巴。 实质上,是阿里巴巴以换股的形式收购了雅虎中国;改变了股东结构,以40%的股权换来了雅虎中国全部的资产,包括阿里巴巴的终极目标——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 2、并购整合 并购结果: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将集目前互联网领域所有当红的概念与业务于一身,包括电子商务、门户、搜索和即时通讯。虽然拥有了众多互联网的功能,但马云再三强调,阿里巴巴过去做的是电子商务,现在做的是电子商务,将来做的还是电子商务。而诚信、市场、支付和搜索是电子商务的四大基础,如今这四大基础阿里巴巴都具备了。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获阿里巴巴40%的经济利益和35%的投票权。阿里巴巴董事会变更:阿里巴巴两位、雅虎一位、软银一位。 3、并购与公司控制权 其实,阿里巴巴并购案并非无忧。 阿里巴巴换出股份的比例过大,在换股过程中,雅虎取得了相对的控制权。尽管阿里巴巴称不会有任何控股,但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的比例还是让人担忧。 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不容小觑。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是两个独立的品牌,有着各自的品牌形象同时,雅虎中国体内的3721公司在收购前与雅虎中国仍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这样,如何准确区分品牌的不同定位,是对雅虎中国进行整合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这次收购后面临整合风险的症结所在。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62386380.html,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案例分析 作者:赵珊 来源:《现代企业》2016年第07期 如今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们都在大肆圈地、抢占目标市场,势在为广大网民解决所有在线生活问题。其中,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家巨头在如此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中就占了近七成份额,成为互联网的三大巨头BAT。一直以来,BAT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越来越成功,百度擅长搜索引擎,腾讯主攻游戏和社交,阿里巴巴擅长做电商。而在2013年后,三大巨头竞相使出自身优势,不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大显身手,并且对自己没有的业务也提前展开战略布局。同时,BAT的各种业务也是不断交叉重叠,在其行业布局的指引下,通过资本运作,或 者构建新产品线的方式极力渗透到互联网的各个领域。 一、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1.并购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介。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Corporation),始于1999年的B2B互联网贸易市场平台,由马云领导的团队一手创办,现已成为中国境内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并于2014年9月1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自公司开创以来,阿里巴巴团队先后设立了网上支付、消费者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网上交易市场以及云计算等领先业务,而近几年更是热衷于开拓手机操作系统、互联网视频和无线应用等领域。阿里巴巴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协同、开放、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同时对消费者、商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基于此,阿里以前瞻式投资为手段,行业布局为出发点,最初关注的是新浪微博、陌陌、UC这类的社交平台,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将阿里电商信息嫁接到被投资方以增大移动、社交终端的流量。之后借助O2O模式的快速发展,投资于快的打车、高德地图等企业,以加强实体企业与互联网经济的有效结合。而布局物流行业,主要基于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为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奠定基础。而控股天弘基金与恒生电子,成立蚂蚁金服集团也足以暗示阿里涉足金融的决心。 2.被并购方: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简介。“饿了么”网站上线于2009年4月,是一家国内较早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整合了线下餐饮品牌和线上网络资源,建立了完善的外卖商业生态体系,搭建了外卖物流配送网络,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电脑搜索周边餐厅,在线订餐、享受美食。作为O2O平台,饿了么的自身定位是连接“跟吃有关的一切”。 截至2015年12月,饿了么业务已覆盖超过300个城市,饿了么交易额突破1亿元,日订单量超过330万单,创下外卖O2O行业新高。饿了么自营配送队伍已超过6000人,蜂鸟配送员超过50万人。饿了么旗下供应链平台“有菜”日交易额已超过600万元。2015年12月外卖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70.9亿元,环比增长超过10%。各大外卖厂商中,饿了么以34.1%的整体份额占据市场第一。 二、并购动因

马云如何重获阿里巴巴的控制权_甘星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 经典案例分析 December 2013 国际融资How could Ma Yun regain control of Alibaba 马云如何重获阿里巴巴的控制权? ■ 甘星 蓝裕平 公司控制权争夺战近年来上演了多场好 戏。阿里巴巴集团创始管理人马云和大股东 雅虎再次上演了创始人与资本的对决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创始人与投资人,大股东与 小股东,大股东与经理人的代理冲突无处不在,并往 往演变成对控制权的争夺。掌握了控制权,便可以掌 控公司的运营,还可以获得某些私人收益。这种私人 收益包括货币型收益和非货币型收益。货币型收益包 括工资、奖金和期权,还可能包括对小股东利益的侵 占——隧道挖掘(t u n n e l i n g),即通过非公平关联交 易、资金占用、现金股利、股价操纵等方式来攫取私 人收益。非货币性收益包括福利、社会地位、个人名 誉等。 公司控制权争夺战近年来上演了多场好戏。2010 年国美创始人和控股股东黄光裕与经理人陈晓争夺控 制权,最终陈晓出局,公司进入了由黄光裕与战略股 东贝恩资本共同治理的新阶段。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 江2012出走,2013年回归,创始人与投资人之间反复 博弈。由于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公司创始人被战略 资本家反噬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如当年新浪创始人王 志东的被迫出局,U T斯达康创始人吴鹰的黯然离场 等。正因为有这些前车之鉴,阿里巴巴集团创始管理 人马云和大股东雅虎再次上演了创始人与资本的对 决。 雅巴控制权争夺战的背景 2005年雅虎和阿里巴巴(下称雅巴)签订合作 协议后,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结构:马云及持股高管等 31.7%,软银29.3%,雅虎39%。雅虎是阿里巴巴集团 的第一大股东,其投票权到2010年10月增至39%,并 在董事会中席位增至两名,董事会格局将变成2:2:1。 2005年雅巴之间合作协议中的股权隐患,导致了后续 一系列雅巴之间围绕着股权争夺事件的发生。 马云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但却 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