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锥前路髓核摘除植骨内固定术的配合

颈锥前路髓核摘除植骨内固定术的配合

颈锥前路髓核摘除植骨内固定术的配合

一、体位:平卧,头后伸,肩下垫肩垫。

二、麻醉方式:全麻。

三、一般用物:脊柱包、大盆包、敷料包、手术衣、中单、电刀、吸引器连接管+头、纱布、纱球;刀片:22#、11#;缝针:缝针: 10×24圆针、10×24角针各2个;缝线:4#、7#。

四、特殊用物:经前路器械包,电钻,明胶海绵,骨腊,10ml注射器,20ml注射器

五、器械护士配合

1.消毒铺单:保尔康纱球常规消毒颈部及取髂部位,颈部及髂部分别铺单。角针7#线固定颈部无菌单及电刀头和吸引起头,酒精纱球再次消毒消毒。

2.暴露术野:22#圆刀在颈部横向切口,电刀止血,按颈前入路显露颈前筋膜,肌肉及前纵韧带,到达椎体前方,气管拉钩和S钩暴露术野。

3.定位:递钝头骨膜剥离子剥离暴露术野,电刀止血,以弯钳夹持注射器针头穿刺C型臂定位确定椎体间隙。

4.取出间盘:确定病变椎体后,拔除注射器针头,用小锤将钻芯尖端打入间隙中,取适合型号环钻钻取间盘。

5.取髂:22#圆刀切皮,电刀止血并切开皮下,骨膜剥离子剥离骨膜暴露髂骨,递适合型号环钻钻取骨块,骨腊止血,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清点器械纱布,酒精纱球消毒,缝合切口,垫酒精纱条,美敷覆盖。

6.植骨:将明胶海绵剪为圆形,砍入器骨锤植入骨块。

7.上钛板:由术者选择合适大小的钛板,递电钻钻孔后,逐孔固定。

8.放置引流: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清点器械纱布,放置引流。

9缝合切口:

(1)清点无误后,以10×24圆针7#线或10#线缝合筋膜及肌肉,1#线缝合皮下。

(2)再次清点无误后,以10×24角针4#线缝合皮肤。

(3)两把钩镊对皮。

(4)酒精纱条覆盖,敷料帖覆盖切口。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探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术护理配合的要点,难点。方法对25例颈椎椎管狭窄患者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做好术中的护理配合。结果25例患者手足麻木明显减轻,肢体运动无障碍,疗效满意。结论科学严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标签:颈椎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护理配合 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单一节段的颈椎病一般采用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但是多节段颈椎病、颈椎椎管狭窄者,单纯前路手术无法解除临床症状,往往需要行后路椎板减压内固定术[1]。现将我院自2013年1月~12月所实施的椎管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45~67岁。 1.2 方法:患者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取俯卧位持续牵引,后正中切口。分离组织暴露C3~7椎体行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颈椎后路单开门支撑板内固定术。彻底止血冲洗,逐层缝合伤口。包扎伤口,待患者清醒拔管后送回病房。 2. 结果 手术成功结束,术后随访患者手足麻木减轻,3例消失。患者对疗效满意无并发症。 3. 手术配合 术前准备:术前一日访视患者,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术中体位,麻醉方式。告知患者禁食禁饮的时间和配合方法。手术开始前2h开启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湿度50%~60%温度22~24℃。将术中所需的电刀,气动磨钻,C臂机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保证其功能良好。器械准备有一般手术器械,颈椎后路手术器械,颈椎后路单开门支撑板内固定装置。护理人员配合麻醉医师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术中配合:①器械护士护理配合:建立无菌台,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感染,了解手术医生的习惯,熟悉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手术流程。该手术取后正中切口,切开后逐层分离组织。准备好带有钡线的条形纱布填塞棘突两侧,可充分暴露C3~7节椎体,还可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与巡回护士一起安装气动磨钻,调整合适的钻速备用。C3~7椎体做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时器械护士准备好薄而锋利的椎板咬骨钳,精细的刮匙,收集骨质较好的碎骨以便植骨時使用。椎管扩大减压时风险较大,出血量多,护士备好双极、棉片、止血纱及明胶海绵

胫骨骨折交锁钉内固定术手术配合

胫骨骨折交锁钉内固定术手术配合 一、麻醉方式:硬膜外麻 二、手术体位:仰卧位 三、手术切口:胫前正中纵切口 四、消毒范围:周围消毒,上下各超过一个关节 五、铺巾要求:铺无菌巾由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完成。铺巾前,洗手护 士穿戴手术衣手套,医生操作分两部分,未穿手术衣未戴手套时由洗手护士协助铺巾,治疗巾按下一对一上一近顺序大小双层单后,医生双手臂重新消毒一次,穿戴好手术衣手套,铺孔巾。①双层中单1块,铺于术侧肢体下方;②对折治疗巾1块,由上至下围绕上臂或大腿根部及止血带,1把布巾钳固定; ③大单1块,铺盖台布上;④折合中单1块,包裹术侧肢体末端,无 菌绷带包扎固定;⑤大单1块,铺盖上身及头架,2块大单连接处用2把布巾钳固定;⑥铺孔巾1块,术侧肢体从孔中穿出. 六、器械布类准备:基础包,消毒盆,手术衣,无菌俊,外包布,腹包,中单, 小骨包,交锁髓内钉器械,电钻,针盒 七、一次性物品:留置针20#,三通旋塞,无菌棉枝,慕丝线(2-0,3-0),刀片 (20#、11#),抗菌薄膜,电刀笔及擦,吸引管,引流瓶,无菌绷带,各型号手套 八、护士配合

1、提前15分钟洗手,摆好器械台,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数目,递消毒铺巾,贴薄膜。 2、固定电刀吸引管,铺2块干血垫切口两《1备术者拭血. 3、术中主动、迅速、正确地传递器械及物品,暂时不用的器械物品擦干血迹及时收回. 4、手术中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并监督手术台上人员执行,保持器械台整洁、干燥,无菌巾一经浸湿应及时更换或重新加盖无菌巾. 5、手术中增加的器械、纱布等物品时应立即清点并核对登记. 6、密切注意骨科器械的螺钉,钢板未用时需用干净血垫包好. 7、冲洗切口,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逐层缝合切口. 九、手术步骤与手术配合 1、与病房护士交班,接病人入室,过床,与麻 醉师 共同核对无误,协助麻醉后摆体位,约束固 定、注意 保暖,与术者、麻醉师三人核对患者资 料、手术部位,予患者心理护理。 2、手术开始前,巡回与洗手护士仔细清点器械, 详细记录于护理记录单,术中增加的物品要及时 记录、调节对灯,连接电刀.吸引管道。 3、认真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登记本。及时供 应台上所需物品 4、术中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注意灯光配合, 准确及时执行口头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 持吸引器的通畅,根据术中情况,及时调节输液 滴速. 5、术中注意调节好室温给患者保暖。 6、与洗手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数目,及时、准确、 完整记录护理记录单,及植入物登记本。 7、手术结束后与麻醉师共同护送患者安返病房, 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 8、整理室间,做好物品归位。

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以腰部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骨科疾病, 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而应用椎间盘镜下手术系统摘除椎 间盘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是微 创外科在骨科领域内的新进展,具有手术创口小、组织损伤小 ,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中出血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 短,患者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我院自2012年开始至今应用此技 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50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 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0~68岁,平均52岁,均为反复腰骶部疼痛并伴有患肢神经压迫症状,CT确诊不同程度椎 间盘突出.。保守治疗数月至数年无明显效果。 2手术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 心理护理: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病情、心

理状态、特殊需求,针对患者不同焦虑心理给予合理解释,向 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病因,简单地介绍手术过程、麻醉方法、 手术优点及手术室环境布局,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先进性、科学性。从被动的手术状态转为主动配合手术的良好状况。 2.1.2 体位训练:在术前访视过程中常规指导患者训练俯卧位姿势, 以便术中能耐受体位带来的不适。 2.1.3 器械物品准备:①器械敷料:椎间盘镜系统、MED专用器械、椎 管手术敷料包、无菌手术衣、基础敷料包。②一次性物品:20m l注射器、3/0可吸收线、手术粘贴巾、敷贴、吸引器管。③仪器:C形臂透视机。 2.1.4 手术方法:皮肤消毒前先用C型臂X光机定位,用2.0的克氏针在对应的椎间盘上方,做好定位标记,取走克氏针,常规消毒铺巾,在距脊柱中线1cm处做平行于中线的切口约长1.5cm,定位 针从切口插入,在X光机的指导下,直达病变部位的上一个椎板下缘,穿透腰背筋膜,沿定位针顺序插入扩张管,直达椎板下缘,将附近的肌肉组织及软组织剥离推移至周围,防止影响镜 下视野,最后插入工作管道,取出扩张系列,构成通道,将内 窥镜插入通道锁定,应用窥镜电视系统观察术野,用椎板咬骨钳、髓核钳清除椎板间隙的软组织,如有出血可用电凝止血,

下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与临床

颈椎上承颅脑下连胸椎,其特点是活动度大而稳定性相对较差,退变性疾病及创伤的发生率均较高。从解剖结构和功能上看,C1(寰椎,atlas)和C2(枢椎,axis)属于特殊椎体,习惯上被称为上颈椎;C3到C7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大同小异,被称为下颈椎,因位于枢椎之下,在英文中亦被称为subaxial cervical spine。对于发生于下颈椎的退变性疾病、创伤、炎症、肿瘤以及畸形,前路手术是可选择的重要术式之一[1]。下颈椎前入路相对表浅,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因此逐渐在临床得到推广。颈部解剖结构复杂,颈椎被周围毗邻的重要组织器官包绕,如不能熟练掌握下颈椎前侧入路相关的解剖知识,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本文讨论下颈椎前路应用解剖及相关手术技术,以供读者参考。 1 下颈椎骨性结构 C3~C7均由椎体、椎弓、数个突起和关节突构成。椎体由松质骨构成,表面包被薄层骨皮质,在椎体上下面形成终板。终板较为坚强,在减压时不应将其破坏,以防止植骨块塌陷。椎体的前后径在下终板较上终板大(C7除外);而椎体外形在上部分为左右凹陷、前后突出,在下部分正好相反。椎体后缘多有滋养孔供血管通过,血供丰富,故在次全切除椎体时出血多。椎体的前侧方上缘形成特化的钩而下缘形成唇缘,相邻椎体通过钩和唇缘构成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C6横突结节明显增大,在前路手术中通常是最下方一个可被扪及的横突结节,可用于术中初步定位。颈椎体积从上至下依次增大,而横径大于矢状径,C2~C7上下终板矢状径约15.6~18.1 mm,冠状径约17.0~23.4 mm,所以在椎体植入长度15 mm以内的螺钉是安全的。椎体后缘中线高度在各椎体较为一致,C3~C7后缘高度约10.9~12.8 mm[2]。颈椎生理弧度变异较大,且无统一标准,通常男性颈椎生理曲度在16°~22°之间,而女性在15°~25°之间。通常在侧位X线片上,作C2与C7椎体后下角之间的连线,C3~C6椎体均应位于该线之前,否则即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严重时可呈反弓。在植入前路钉板系统螺钉时,螺钉应平行于终板,即C3、C4指向尾端,C5、C6近于水平,C7指向头端[3 4]。 2 下颈椎椎间盘、韧带和关节 下颈椎之间靠椎间盘、前纵韧带(ALL)、后纵韧带(PLL)、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及后柱结构相连。椎间盘由纤维环包绕髓核组织形成,上下与椎体终板紧密连接,前后与前、后纵韧带相连,侧后方受限于钩椎关节之间。Tanaka等[5]描述了椎间盘和神经根的关系。在椎间孔的入口处,C4 5椎间盘多位于第5颈神经根的近端(33%)或正前方(37%);在C5 6、C6 7椎间盘多位于神经根的腋前位置(分别为72%和89%);而第8颈神经根多于椎间孔侧方出口处与C7~T1椎间盘接触。钩椎关节(图1)由C3~C7下位椎体的钩与上位椎体的唇缘所组成。其后方为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的前壁,邻近颈神经根;外侧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随年龄增长,椎体钩常出现骨质增生,可能压迫脊神经或椎血管。钩椎关节通常作为前路减压的标志,侧方不得过度突破该关节,以防损伤侧方的椎动脉。关节突关节及后侧附件结构与后侧入路解剖相关。图1 钩椎关节和椎间盘的关系 前纵韧带宽而厚,位于椎体、椎间盘前方并与之疏松连接。前纵韧带前方有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存在,与之共同构成椎前筋膜。而椎前筋膜浅层向外延伸构成颈动脉鞘[6],故手术时宜直接切开而勿过度牵拉,以免造成缺血或损伤。后纵韧带发自覆膜,附于枕骨大孔前方并延续向下与椎体、椎间盘后缘相连,通常在椎体水平较窄而椎间盘水平较宽。Hayashi等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护理配合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护理配合 骨折切开复位术是用手术方法显露骨折部位,施行骨折端的修正和复位;并根据骨折的 不同情况,选用各种内固定物,保持复位后的位置,称为内固定术。骨折切开复位后,一般 多同时行内固定术。 1 骨科常用器械 骨科手术器械中除一部分普外常用的器械外,还有一些骨科专用器械。为更好地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土要熟悉器械的性能。 1.1驱血带为减少病人在手术中的失血现象,同时使手术野清晰便于操作,多采用驱血 带压迫驱血。使用方法是先将患肢抬高于病人心脏的位置,以利血液流回心脏。一般高举患 肢2~3min,然后在该高举位置下,由指或趾端开始用驱血带环形缠绕。 1.2止血带有橡皮管止血带及气囊止血带两种。 1.3骨膜剥离器又称骨膜起子,用于将附着在骨面上的骨膜及其软组织白骨面上剥开。 1.4三叉固定器在进行骨折断端复位时,用三叉固定器可使复位后的骨断端维持复位后 的位置。 1.5骨钻骨钻有手摇钻、电动骨钻及组合式电钻(包括摆动式骨锯和往复式骨锯),可适 应不同手术要求。骨锤、骨凿、骨刀。 1.6咬骨钳、咬骨剪咬骨钳有单关节及双关节两种。其顶端咬骨部有尖嘴圆嘴及向左、 向右弯曲不同角度、宽度等形状,有修整骨骼畸形、改形或去除增生骨质等用途。咬骨剪用 于剪掉或修整骨端。亦有单关节及双关节两种, 1.7骨锉骨断端不齐或边缘锐利时,用骨锉将不齐处、边缘锐利处锉平、锉圆。 2 切开复位内固定器械简介、用途及护理配合 2.1不锈钢接骨板护理配合时准备钢板折弯器,以便需要时改变钢板的弧度。 2.1.1普通接骨板:由铬镍不锈钢制成。有不同型号的8、6、4孔钢板,分别用于股骨、胫骨、肱骨、尺桡骨、掌骨、指骨等。 2.1.2加压接骨板:用高强度钛基合金或钴基合金制成,有8、6、 4孔不同型号。 2.1.3支持接骨板:有“T”形或“L”形,主要用于骨骺和干骺端松质骨的骨折,对海绵骨有 支持作用。 2.2螺丝钉护理配合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必要时备大力钳。 2.2.1普通螺丝钉 ①皮质骨螺钉:其螺纹较密。主要用于骨干部位骨折。 ②松质骨螺钉:其螺纹较深,螺距较宽,能比较牢固地固定松质骨。多用于干骺端松 质骨骨折。 2.2.2加压螺丝钉:是单独使用固定某些骨折特别的螺丝钉。如股骨颈骨折、股骨髁间 骨折。

颈锥前路髓核摘除植骨内固定术的配合

颈锥前路髓核摘除植骨内固定术的配合 一、体位:平卧,头后伸,肩下垫肩垫。 二、麻醉方式:全麻。 三、一般用物:脊柱包、大盆包、敷料包、手术衣、中单、电刀、吸引器连接管+头、纱布、纱球;刀片:22#、11#;缝针:缝针: 10×24圆针、10×24角针各2个;缝线:4#、7#。 四、特殊用物:经前路器械包,电钻,明胶海绵,骨腊,10ml注射器,20ml注射器 五、器械护士配合 1.消毒铺单:保尔康纱球常规消毒颈部及取髂部位,颈部及髂部分别铺单。角针7#线固定颈部无菌单及电刀头和吸引起头,酒精纱球再次消毒消毒。 2.暴露术野:22#圆刀在颈部横向切口,电刀止血,按颈前入路显露颈前筋膜,肌肉及前纵韧带,到达椎体前方,气管拉钩和S钩暴露术野。 3.定位:递钝头骨膜剥离子剥离暴露术野,电刀止血,以弯钳夹持注射器针头穿刺C型臂定位确定椎体间隙。 4.取出间盘:确定病变椎体后,拔除注射器针头,用小锤将钻芯尖端打入间隙中,取适合型号环钻钻取间盘。 5.取髂:22#圆刀切皮,电刀止血并切开皮下,骨膜剥离子剥离骨膜暴露髂骨,递适合型号环钻钻取骨块,骨腊止血,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清点器械纱布,酒精纱球消毒,缝合切口,垫酒精纱条,美敷覆盖。 6.植骨:将明胶海绵剪为圆形,砍入器骨锤植入骨块。

7.上钛板:由术者选择合适大小的钛板,递电钻钻孔后,逐孔固定。 8.放置引流: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清点器械纱布,放置引流。 9缝合切口: (1)清点无误后,以10×24圆针7#线或10#线缝合筋膜及肌肉,1#线缝合皮下。 (2)再次清点无误后,以10×24角针4#线缝合皮肤。 (3)两把钩镊对皮。 (4)酒精纱条覆盖,敷料帖覆盖切口。

颈椎后路手术28例护理配合

颈椎后路手术28例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总结28例颈椎后路椎管减压、颈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的配合方式。方式:配合完成颈椎后路手术28例。结果:28例手术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结论:颈椎后路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要确保此类手术的成功,要求手术人员有过硬的业务本领,熟练的操作技术,充分的心理和手术器械的预备,术中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颈椎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手术;手术配合 随着颈椎手术技术的进展,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技术慢慢被临床推行运用,因颈椎位置临近高级神经中枢,血管神经散布丰硕,手术危险性大,易显现脑脊液漏、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1]。我院自2004年11月~2007年5月间实施颈椎后路椎管减压、颈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28例,取得了中意成效。 1 临床资料 一样资料本组28例中男26例,女2例;年龄21~71岁,平均56岁,经CT和核磁共振确诊。28例中颈椎损伤12例,颈椎病5例,后纵韧带钙化2例,颈椎损伤伴颈椎病6例,颈椎病伴后纵韧带钙化

2例,椎管内肿瘤1例。 手术方式作后颈部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和深筋膜,切开项韧带,将棘旁肌剥离相当节突关节外侧,暴露椎板及侧块,在侧块或椎弓上钻入螺钉(C3~6固定侧块,C二、C7固定椎弓根),C 臂X光机透视下见螺钉位置中意,用高速磨钻及枪状咬骨钳作病变全椎板切除,并切除压迫的软组织和骨赘,硬脊膜受压解除,关节突间植骨,按上纵向连接杆,锁紧螺帽,C臂X光机透视证明内固定物位置良好,完全止血,冲洗切口,留置负压引流管,清点纱布、棉片、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敷料包扎。 结果 28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导管脱落、扭曲,无压疮及神经损伤等副损伤的发生。 2 护理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有利于发挥自身情绪调剂作用,对保护生理指标的稳固有踊跃作用[2],手术室护士术前必需到病房访视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排除心理压力。向患者讲解术中体位的特殊性和在全麻未完全清醒时要尽可能配合幸免损伤,详细了解患者体重、身形等以做出评估和预备。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二)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 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探讨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分别从病人方面,护士方面,器械管理等方面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椎间孔镜下行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7例手术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方法,手术期间无其它并发症,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严格适应症,规范精细护理配合,熟练掌握器械运用是配合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部椎间盘因急性或反复轻微损伤使其纤维环破损·髓核膨出压迫颈神经和脊髓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者[1]。其中包括髓核的膨隆、突出及脱出,均表示为颈椎病的不同阶段。颈椎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介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该疾病的手术效果和手术切口要求不断提高。目前,经皮椎间孔镜下的脊柱微创手术已逐渐成为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于2016年10月至12月,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

行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2至78岁,平均年龄为56岁。7位患者均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主,影像学检查提示颈髓受压。7例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1.2手术方法待患者全身麻醉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再次核查病人信息无误,将患者摆置为俯卧位,头架固定头部,常规消毒,铺巾,贴膜;C臂透视下定位,自颈后正中线相应椎间隙水平患侧旁开1cm做长约8mm切口,切开皮肤;置入Joimax工作管道及椎间孔内窥镜,常温3L袋等渗液通过工作管道持续灌注,内窥镜下直视下找到病变椎间盘间隙;先用射频电极给视野中软组织止血,工作管道进入椎板间隙后方,用磨钻磨除部分上下椎板及少许关节突以行椎管扩大成形术,建立骨窗隧道,再用蓝钳咬除部分黄韧带,进入椎管;用蓝钳清除硬膜外脂肪组并用射频电极止血暴露颈椎硬膜囊和神经根,见椎间盘在神经根腋下部位突出明显,卡压神经根,交替使用抓钳,蓝钳取出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使

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邵益丽 【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34)001 【总页数】2页(P106-107) 【关键词】颈椎;创伤和损伤;外科手术 【作者】邵益丽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中医院手术室,浙江,上虞,31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3 临床上颈椎损伤是一种复杂而且严重的疾病,且易造成脊髓损伤,病情具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加之颈部结构相对复杂,血管分布丰富,局部易出血,手术视野小,病灶显示不清,导致手术潜在的风险大。本院收治13例颈椎损伤患者,根据临床特点分期采用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手术效果好。现就手术配合的体会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1年7月颈椎损伤患者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53~80岁,平均60岁。颈椎滑移6例,颈椎压缩性骨折7例。均行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缓解。 1.2 手术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吸入与静脉复合麻醉。颈椎

前路正中偏右切口,行部分椎板切除术,对病变椎体用钛网植骨,病变椎体上下两节行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时间2~25h。 1.2.1 术前准备 1.2.1.1 术前访视:手术医生于术前1d仔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有无其他疾病及 药物过敏史,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消除患者顾虑,缓解心理压力,可以通过介绍同科室成功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气管推移训练[1]。 1.2.1.2 洗手护士准备:洗手护士术前参加病例的讨论,查阅患者资料,了解病情 和手术方案、所需物品、器械、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复习手术部位的解剖、手术步骤、器械性能及使用。 1.2.1.3 仪器设备准备:准备常规颈部手术器械包、颈椎前路骨科特殊器械包,同 时准备双极电凝、单极电刀、棉片、明胶海绵、止血纱布、骨蜡、神经镊子、C型臂X线机。高温灭菌内固定钢板、钛网,并检查钛网、钢板的型号是否齐全、完好。 1.2.2 术中配合 1.2.2.1 巡回护士配合:建立2条静脉通道,协助麻醉,配合麻醉医师行全麻,气 管插管后留置导尿。患者予平卧位,双侧肩部稍垫高,颈后垫沙袋,头枕部垫头圈,有利于稳定颈椎及手术野的暴露和内固定的植入,双上肢自然放于躯体两侧,尽量做到患者既安全又舒适。根据手术进程,随时调整灯光的照射角度,及时供给台上所需物品,配合器械护士清点。术中加强巡视,保持中心吸引的有效吸力及单极电刀和双极电凝处于正常状态;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和尿量的变化,如出血多时按医嘱加快输液或输血。 1.2.2.2 器械护士配合:提前30min洗手,整理器械台,检查各种器械、敷料及其他用品是否完整,根据手术使用步骤把物品分类按顺序摆好,熟悉名称及用途,防

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颈前路术后护理

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颈前路术后护理 目的:通过颈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前后的特殊观察与护理,使之达到满意效果。方法:选取2006至201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20例,采取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颈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前后的特殊观察与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疗效。结论:此方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标签:颈椎间盘突出;颈前路手术;术后治疗及护理 颈椎脊髓或神经跟受压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对颈椎间盘突出施行颈椎前路髓核摘除自体植骨钛合板内固定术,通过精心护理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2006年至2010年共手术治疗20例,女8例,男12例,年龄38~75岁。颈间盘突出经前路手术的适应症:颈椎病、颈椎损伤、颈椎椎体实质性病。 2 术前护理 ①术前床上练习大小便。②气管推移训练:术前3~5天开始,以适应术中的牵拉刺激。③术前晚流食,术前8小时禁水。④术前配交叉血及备血,药物过敏试验。⑤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有针对性地疏导。 3 术后护理 3.1 准备工作铺好麻醉床,备氧气、心电监护、气管切开包,备电动负压吸引器、急救药品;各种抢救器材调试至正常备用。 3.2 生命体征的观察患者手术返回病房,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检查输液情况,观察面色、神志、引流管及切口有无渗血。术后前6小时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病情稳定后改1小时测量一次。术后48h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颈前路手术各种意外大多出现在术后24h内。因此,术后24h内如有呼吸困难并伴有颈部增粗,是因颈深部血肿压迫气管所致。患者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清除血肿。 3.3 体位护理术后24h内尽可能减少头部活动次数及幅度。搬动病人之前先带好颈围领。帮助病人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保持一条直线,由一个人专门保护头颈部。并在肩,背、臀、及双下肢垫软枕,避免颈部扭曲或过伸,防止植骨块脱落。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和咳嗽,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3次/日,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手术记录-颈椎前路-经前路C5-6椎间盘切除减压、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

医院手术记录单 手术日期Operating Date主刀医生Operating surgeo 第一助手First Assistant:第二助手Second Assistant: 麻醉方式Anesthesia Type全麻麻醉人员Anesthesiologist: 术前诊断颈椎病。 Pre-operative Diagnosis:Cervical spondilosis. 术后诊断:同上 Post-operative Diagnosis:same as above 手术名称:经前路C5-6椎间盘切除减压、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Procedure Performed:Decompression of C5-6 intervertebral disc, bone grafting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plate by cervical anterior approach. 术中发现Findings(Normal+ Abnormal) C 椎间盘退变明显,间隙狭窄,后缘骨赘增生,椎间盘向后突出,向左后压迫颈髓。 5-6 手术经过Description of Operative Procedure:。 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仰卧位,颈部处于过伸位,常规消毒、铺巾。 2.作右颈直斜切口5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自胸锁乳突肌内侧在颈血管鞘 和内脏鞘之间入路,并将肩胛舌骨肌牵向外侧,直达颈椎前方。经C形臂影像增强器透视确定C5-6节段。 3.剥离椎前筋膜和前纵韧带,显露C5-6椎体前方。用撑开器撑开C5-6间隙,见“术中发现”。 然后用颈椎刮匙、髓核钳等去除C5-6椎间盘,并彻底咬除后缘骨赘,作脊髓的彻底减压。 4.取7号融合期,植入C5-6间隙,选择合适长度带锁前路钢板,向C5和C6椎体各攻入两枚 长度13mm螺钉,并予固定。经C臂机透视检查位置理想。 5.予冲洗后,清点器械和纱巾,放置引流后逐层缝合。颈托外固定。 6.术程顺利,经PACU复苏后安返病房。 7.术中所用器械以及内植入物提供厂家、产品批号等详细信息见手术护理记录单上产品标 签。 冰冻切片诊断Rapid Frozen Section Telephone Diagnosis:无 手术标本Specimens Removed: 无 失血量Blood Loss :50ml 血、血制品使用Blood Products Administered: PRBC no FFP no Plates no 手术切口分级Surgical Site Classification:I

经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经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1. 适应症 经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适用于: 1.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或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者,且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 2.脊髓型颈椎病,在短期内急剧加重,应尽早手术。 3.突发性颈椎病或因外伤诱发,造成四肢瘫痪。 4.颈椎椎间盘突出症起病重或进行性加重,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者。 2. 禁忌症 1.全身情况差,或合并有重要脏器疾患,不能承受手术创伤者。 2.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其他疾患。 3.诊断不明确,虽有类似颈椎病症状,但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均有疑问者。 4.高龄病人,丧失正常自理能力,不能配合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者不宜手术。 5.颈椎病病程长,合并四肢瘫痪,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表明脊髓损伤严重,即使减压,脊髓功能也难以恢复。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推移气管和食管训练 特别对于术中采用颈神经浅丛阻滞麻醉者,术前必须训练推移气管和 食管。颈前路手术入路系经颈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而抵达椎体前方,故术中需将内脏鞘牵向对侧,方可显露椎体前方或侧前方。如果 术前牵拉不合要求,术中可因无法牵开气管而被迫中止手术。如果勉 强进行,则可能损伤气管或食管,甚至引起术后喉头痉挛、水肿。 训练方法是患者或他人用2~4指在皮外插入切口一侧的颈内脏鞘与血 管鞘间隙处,持续性向对侧推移。开始时每次持续10~20分钟,此后 渐增加到30~40分钟,而且必须将气管牵拉过中线,训练3~5天,即 能适应。这种牵拉易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等症状,必须反复向患 者交待其重要性。 2.卧床排尿、排便训练 术后将有数日卧床,为减少因术后排尿、排便困难,以及插导尿管后 引起的尿路感染,在术前必须进行床上排尿、排便练习。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切口 对于施行术中复位者,多采用颈前路右侧斜行切口,此切口视野开阔、切口松弛、利于术中牵拉。单纯行前路减压者,则可以采用颈前路右 侧横切口,此切口疤痕较小,术后外观较好。切口长度一般为3~5cm。 2.椎体和椎间盘前方的暴露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祁文龙;陈学明;刘亮;崔利宾;王彦辉;袁鑫;唐本强;赵鹏;许崧杰 【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3(38)1 【摘要】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 (n=78)。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腰腿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PELD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P<0.05),切口长度短于TLIF组(P<0.05)。术后,两组下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且各时间点PELD组下腰痛VAS 评分均低于TLIF组(P<0.05);出院时,PELD组腿痛VAS评分低于TLIF组(P<0.05)。相较于TLIF组,PELD组术后6个月ODI及Cobb角更低(P<0.05),腰椎前屈及腰 椎后伸更高(P<0.05)。PEL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LIF组(P<0.05)。结论:相比TLIF,PELD治疗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有利于腰腿疼痛缓解和腰椎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总页数】5页(P96-100) 【作者】祁文龙;陈学明;刘亮;崔利宾;王彦辉;袁鑫;唐本强;赵鹏;许崧杰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体位:仰卧位,患肢曲胸前。 二、麻醉方式:臂丛麻醉 三、一般用物:秤科包、大盆包、敷料包、手术衣、电刀、吸引器连接管+头、纱布、纱球;刀片:11= 及22*刀片各1;缝针:10X24圆针、10X24角针各2个;缝线:手、7"丝线。 四、特殊用物:六角螺丝刀及电钻。 五、器械护士配合 1、消毒:保尔康纱球常规消毒。 2、铺单: (1)先对折剖腹单铺于胸前。 (2)铺开刀巾并用巾钳固左。 (3)中单包手。 (4)铺两层剖腹单。 (5)无菌绷带固左包脚中单。 (6)角针广线固沱无菌单、电刀及吸引器头,酒精纱球再次消毒。 2、址露术野:22.圆刀切皮,电刀止血、弯钳分离,并切开皮下组织,必要时「或4=线结扎岀血点,递助手甲状腺拉钩牵开术野。 3、复位:递术者卄膜剥离子剥离丹膜,牵拉复位,或借助单钩复位,递持竹器固立件折线,对与良 好后,换以三爪竹折固定器固定钢板与骨而相合。 4、固上:选择适合大小得钢板及钻头,递术者•电钻钻孔,然后用攻丝扩大钻孔,测深器测虽,六角螺丝刀带钉固定钢板于件而,同法依次固定,将钢板固定牢靠。 5、淸点用物:庆大盐水冲洗切口,淸点物品。 6、关闭切口: (1)淸点无误后,以10X24圆针厂线或10=线缝合筋膜及肌肉,「线缝合皮下。 (2)再次淸点无误后,以10X24角针『线缝合皮肤。 (3)两把钩银对皮。 (4)洒精纱条覆盖,敷料帖覆盖切口。

一、体位:仰卧位,患侧臀下垫高。 二、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 三、一般用物:骨科包、大盆包、敷料包、手术衣、电刀、吸引器连接管+头、纱布、纱球;刀片:10及22叨片各1;缝针:10X28 圆针、10X28角针各2个;缝线:4=厂丝线。 四、特殊用物:六角螺丝刀及电钻。 五、器械护士配合 1、消毒:保尔康纱球常规消毒。 2、铺单: (1)先对折剖腹单铺于患侧腿下,如此两层。 (2)铺开刀巾并用巾钳固定。 (3)中单包脚。 (4)铺两层剖腹单。 (5)无菌绷带固定包脚中单。 (6)角针厂线固定无菌单、电刀及吸引器头,洒精纱球再次消毒。 2、暴露术野:22=圆刀切皮,电刀止血、弯钳分离,并切开皮下组织,必要时F或『线结扎出血点,递助手甲状腺拉钩牵开术野。 3、复位:递术者骨膜剥离子剥离骨膜,牵拉复位,递持骨器固定骨折线,骨折线对和良好后,换以三爪骨折固定器固定钢板与骨面相合。 4.固定:选择适合大小的钢板及钻头,递术者电钻钻孔,然后用

骨科手术护理常规

第四章骨科手术配合 第一节脊柱手术 一、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 【应用解剖】 颈椎前路位置较浅,一个典型的颈椎包括椎体、椎弓和横突,椎体相对较小,呈椭圆形,横径大于矢径。椎体前下缘唇样向下,椎体两侧上缘向外上,与上一椎体外侧下缘之间形成钩椎关节。椎体的宽度和高度在颈2~颈6分别为17mm和15mm,颈7分别为20 mm和17 mm,而在椎体后壁中矢面上高度为11~13 mm。 【手术适应证】 1.脊椎腹侧受压或神经根受压。 2.持续存在的神经损伤。 【麻醉方式、手术体位与切口】 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手术体位常规为颈后伸卧位,颈下垫一圆枕。行颈正中横切口。 【器械、敷料与物品准备】 常规脊柱用手术敷料,甲状腺手术用敷料,脑棉片,椎间盘器械,环钻,小口刮勺,钢尺,小骨刀,平板拉钩。 【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1.常规甲状腺铺单,递三角针、4号丝线将治疗巾缝于切口外侧,铺剖腹大单。 2.递组织钳夹安尔碘小方纱消毒皮肤,纱布擦干后贴手术膜。递刀

切皮,干纱布止血。 3.剥离开神经和血管、气管。显露出椎体,递平板拉钩及s拉钩拉开组织。用环钻除去椎间压迫椎体,刮勺刮除多余组织。剔除取下椎体的椎间盘,咬碎骨质放于选好的椎间隙融和器内。 4.安置椎间隙融合器,钢板螺钉固定。 5.递冲洗球用甲硝唑溶液冲洗。 6.递大三角针4号线缝合胸锁乳突肌,缝合颈阔肌,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 7.递组织钳夹安尔碘小方纱消毒皮肤,递大皮针、l号线间断缝合后消毒,纱布覆盖。 【手术护理重点】 1.摆好体位,颈部不可过度后仰。 2.术中椎间盘减压时注意甘露醇的输入。 3.术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 二、颈椎后路颈枕减压融合植骨术 【应用解剖】 在脊突与椎板之间有一连接处,尽管该标志很不明显,但在后路内固定中很重要。椎板两侧为侧块,相对应的上下关节突形成关节突关节。正常颈椎关节突关节有关节软骨和半月形软骨面,被关节囊包裹,内覆滑膜。在后路内固定术中有几个重要的解剖学 常识,包括关节线、侧块界线。在椎板与侧块间有明显连接界,称为

脊柱科手术记录

脊柱科手术记录 C3—C7颈椎前路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0000—00—00 手术前诊断: 手术后诊断: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术者:医生姓名助手1:医生姓名助手2:医生姓名 麻醉方法:麻醉 麻醉医师:医生姓名 手术经过: 行颈XX椎体次全切除并上下潜行减压,沟槽宽约XXcm,术中暴露硬膜囊,可见脊髓脑脊液搏动,神经剥离子探查脊髓神经无压迫,减压彻底满意。测量长度后在直径XXcm钛网椎间融合器内装满异体骨(或自体骨),植入颈XX-XX减压沟槽内。 (单纯椎间盘摘除后使用cage植入:使用试模测试后椎间隙高度后,于颈XX-XX间隙内植入XX号cage。) 松开撑开器使之嵌入间隙内,拔除椎体牵开固定针,用XX孔钛钢板进行内固定,颈XX各上两枚XXcm螺钉,术中及术后电视透视位置良好,彻底冲洗,清点器械敷料无误,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放置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颈阔肌及皮下组织。无菌敷料包扎,手术后应用颈托外固定。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约XXml,输血,患者术后清醒,病情稳定,安返病房。 术中所用内固定器材为XX公司提供。(一定要注明) 手术名称: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异体骨/自体骨植入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项部及枕下垫枕并固定,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颈前右侧横行(或斜行)切口,长约XX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沿胸锁乳突肌内侧肌肉间隙向内分离,经颈动脉鞘内侧达颈长肌前并分离之,显露颈XX、颈XX、颈XX椎体前方,以注射针头定

位电视透视下确认颈XX-XX椎体间隙,自动牵开器向两侧及头尾方向牵开周围组织,清理颈XX-XX椎体前方增生骨赘。同时用冰盐水冲洗保证术野脊髓低温,甲强龙1000mg及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用咬骨钳咬除颈XX椎体前方骨质,彻底切除颈XX-XX椎间盘,然后用磨钻磨除后纵韧带前方骨质,三角刮刀分离硬膜后彻底咬除颈XX-XX椎体后方增生骨赘及向后突出之髓核组织、纤维环, 2008-06-20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0000-00-00 手术前诊断: 手术后诊断: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术者:医生姓名助手1:医生姓名助手2:医生姓名 麻醉方法:麻醉 麻醉医师:医生姓名 手术经过: 手术名称:颈椎后路椎管成形、”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头部固定于头架上,使颈部平伸,碘酒、酒精常规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于颈部后正中纵形切口,长约XX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肌肉,暴露颈XX—XX棘突与椎板,自动牵开器向两侧牵开。颈XX-XX棘突中央打孔,磨钻磨除颈XX椎板下穹隆部分,磨钻磨开颈XX—XX左(或右)侧椎板根部单层皮质,此侧作为门轴,磨钻磨 开颈XX-XX右侧椎板根部全层皮质,将椎板与棘突向左侧轻轻掀起,脊髓向后膨隆,搏动恢复良好,(描述术中病情及病理情况),去除周围黄韧带及增生组织,彻底减压。同时用冰盐水冲洗保证术野脊髓低温,甲强龙1000mg及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用微型钢板折弯一端固定颈XX—XX侧块,另一端固定于颈XX-XX棘突中央、观察无活动出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留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肌肉筋膜,皮下组织,缝合皮肤,包扎、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约XXml,未输血(或输血XX ml)。患者

脊柱科手术记录

C3-C7颈椎前路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0000-00-00 手术前诊断: 手术后诊断: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术者:医生姓名助手1:医生姓名助手2:医生姓名 麻醉方法:麻醉 麻醉医师:医生姓名 手术经过: 行颈XX椎体次全切除并上下潜行减压;沟槽宽约XXcm;术中暴露硬膜囊;可见脊髓脑脊液搏动;神经剥离子探查脊髓神经无压迫;减压彻底满意..测量长度后在直径XXcm钛网椎间融合器内装满异体骨或自体骨;植入颈XX -XX减压沟槽内.. 单纯椎间盘摘除后使用cage植入:使用试模测试后椎间隙高度后;于颈XX -XX间隙内植入XX号cage.. 松开撑开器使之嵌入间隙内;拔除椎体牵开固定针;用XX孔钛钢板进行内固定;颈XX各上两枚XXcm螺钉;术中及术后电视透视位置良好;彻底冲洗;清点器械敷料无误;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放置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颈阔肌及皮下组织..无菌敷料包扎;手术后应用颈托外固定..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约XXml;输血;患者术后清醒;病情稳定;安返病房.. 术中所用内固定器材为XX公司提供..一定要注明 手术名称: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异体

骨/自体骨植入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项部及枕下垫枕并固定;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颈前右侧横行或斜行切口;长约XX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沿胸锁乳突肌内侧肌肉间隙向内分离;经颈动脉鞘内侧达颈长肌前并分离之;显露颈XX、颈XX、颈XX椎体前方;以注射针头定位电视透视下确认颈XX-XX椎体间隙;自动牵开器向两侧及头尾方向牵开周围组织;清理颈XX-XX椎体前方增生骨赘..同时用冰盐水冲洗保证术野脊髓低温;甲强龙1000mg及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用咬骨钳咬除颈XX椎体前方骨质;彻底切除颈XX-XX椎间盘;然后用磨钻磨除后纵韧带前方骨质;三角刮刀分离硬膜后彻底咬除颈XX-XX椎体后方增生骨赘及向后突出之髓核组织、纤维环; 2008-06-20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0000-00-00 手术前诊断: 手术后诊断: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术者:医生姓名助手1:医生姓名助手2:医生姓名 麻醉方法:麻醉 麻醉医师:医生姓名 手术经过: 手术名称:颈椎后路椎管成形、"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