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各地文化

世界各地文化

世界各地文化
世界各地文化

美国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传统的思想认为,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在这一区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不断获得直接的交流、融合。

但近代由于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令传统的“长江流域文明是黄河流域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看法受到动摇。中华文明很可能是多源头文明,而非单由黄河流域文明起源。

地区文化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除了主体民族汉族外,藏族、满族、蒙古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也拥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文化。

中华文化主要可分为几个地区:中原、华北和陕西的黄河流域;四川、重庆一带的长江上游;湖南湖北江西一带的长江中游;安徽浙江江苏一带的长江下游;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西藏、青海以及四川西部等地的藏区;华南以及华东以南的越文化地区。

黄河文化

胡同文化

秦陇文化

中原文化

长江文化

楚文化

荆楚文化

湖湘文化

吴文化

越文化

徽文化

赣文化

江淮文化

巴蜀文化

岭南文化

闽文化

客家文化

东北文化

傩文化

[编辑]

诸子百家

在春秋战国时代,周朝的封建制度崩溃,诸侯们互相讨伐。中国的知识份子或探讨救世的学问,或发明各种学术以利诸侯争霸。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的年代。那时期产生的各学术,总称为诸子百家。

学派人物著作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周敦颐、朱熹、王夫之、陆象山、王阳明《四书》、《五经》、《十三经》法家管仲、子产、韩非、商鞅、李斯、申不害、吴起、李悝《商君书》、《韩非子》

墨家墨子、禽滑厘、孟胜、田襄子《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列御寇《道德经》、《庄子》

名家又称“刑名家” 邓析、惠施、公孙龙《公孙龙子》、《邓析子》

阴阳家邹衍《汉书?艺文志》著录“阴阳家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现代都已失传。

农家赵过、氾胜之、崔寔、贾思勰《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

纵横家鬼谷子、张仪、苏秦、端木赐《鬼谷子》

小说家冯梦龙《梦溪笔谈》、《世说新语》

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淮南王》、《尸子》

兵家孙子《孙子兵法》

[编辑]

传统科学

数学

《周髀算经》(西汉);

《九章算术》(三国时刘徽著);

祖冲之;

算盘

天文学

天象观察记录:

发明观测仪器:圭表;浑仪;简仪;高表;仰仪...

制定历法(农历):

二十八宿

农学

《齐民要术》(贾思勰著)

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世界观

五行学说

八卦

[编辑]

符号图腾

建筑

参见中国建筑

园林

四大名楼

寺庙

十大名寺

宫殿

故宫

沈阳故宫

阿房宫

雕刻

八大名窟

万里长城

墓葬建筑

十三陵

秦始皇陵

运河

京杭运河

灵渠

鸿沟

[编辑]

书法与中国画

书法和中国画是中国独特的艺术。汉字也是唯一作为美术作品的文字,这包括韩国汉字和日本汉字。

中国画

清明上河图

书法

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硬笔书法

对联

[编辑]

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戏曲

传统民歌

[编辑]

舞蹈

[编辑]

古代舞蹈

周朝雅乐

大舞

小舞

唐朝乐舞[编辑]

现代舞蹈彩带舞

武功

莲香

扇子舞[编辑]

戏曲

京剧

评剧

越剧

粤剧

湘剧

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曲艺

相声

快板

歌仔戏

皮影戏

布袋戏

南曲

高甲戏[编辑]

戏曲影视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史中国电视中国电视史[编辑]

手工艺

青铜器

漆器

陶器

瓷器

刺绣

四大名绣翡翠

剪纸

印章

云子

木刻

[编辑]

服饰

汉服为中国汉族传统的民族服装,各个朝代的汉服都有不同的特征。清朝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要求所有民众必须身穿满族服饰,传统汉服也就此灭亡。近年来开始了一轮复兴汉服的运动,发起者多为崇尚中华文化的年轻人。

汉服

旗袍

马褂

唐装

参见中国服饰

[编辑]

饮食

请参照中国菜

茶艺

八大菜系

川菜(四川菜)

湘菜(湖南菜)

粤菜(广东菜)

苏菜(江苏菜)

鲁菜(山东菜)

浙菜(浙江菜)

闽菜(福建菜)

徽菜(安徽菜)

筷子

[编辑]

教育

自从汉朝开始独尊儒术后,中国开始了2000多年的儒学教育。隋朝时确立科举制度,宋朝时开始兴建书院。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取消。如今中国大陆主要实行高考制度来选拔学生进入大学。

国子监

太学

科举制

私塾

书院

四大书院

翰林院

高考

[编辑]

文学

参见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神话

中国寓言

中国典故

中国小说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

新文化运动

中国诗词

唐诗

宋词

元曲

现代诗

[编辑]

体育棋牌

中国人在古代发明了中国象棋、围棋和五子棋等重要棋类游戏。武术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也是古代足球的故乡。

象棋

围棋

五子棋

武术

功夫

气功

蹴鞠

射箭

龙舟

[编辑]

医学

中医学

针灸

五行

中药学

麻沸散

藏药

蒙药

云药

[编辑]

宗教

华夏文明的文化逻辑与“天圆地方”说存在密切关系。当然,如果我们认识到井田制度的文化来源——“疆理”农业和“疆理”规划对土地产权初始界定的作用和意义。那么,从“天圆地方”和“疆理”农业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与文明起源的历史脉络是非常清晰的,而这种文化关系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贾湖文化时代。所以,井田制度的破解不仅可以解决中国夏、商、周三代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问题,同时也

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国文化与文明的起源问题。文化、政治、经济及其制度安排之间本来就存在整体性的结构关系,只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没有予以必要的揭示而已。实际上,重商主义并非谁试图摆脱就可以摆脱得了的。制度安排应当是探讨文明的一条重要路径,同时也是讨论一定社会结构经济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宏观价值理论的建立也许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并得到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也可以为传统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提供共同的解释基础。——杨学僧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形式,佛教自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在不断和中华文化交流中融合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儒家不是纯粹的宗教形式,儒家学者关心的是现实世界。

儒学

佛教

道教

风水

算命

“龙”是中华文明的图腾,最早的龙形状出现在是6000年以前。

[编辑]

文字语言

[编辑]

文字

贝叶经

汉字

甲骨文

钟鼎文

[编辑]

语言

汉语

汉语方言

官话

北方话

东北话

江淮话

中原话

西南话

湘语

老湘语

新湘语

吴语

粤语

赣语

客家话

闽语

闽南语

台湾话

闽北语

[编辑]

华人社会文化

华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典型的互惠型的社会关系。通常社会关系的不同是通过类似家庭称呼来表达的。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被称作“关系”,而这种联系里面的情感被称作“感情”。华人的社会关系通常是通过互相送礼来进行。在华人的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面子的概念和其它一些与东方人的文化有关的概念。例如与佛教有关的概念“缘分”就是其中之一。亦因此影响了华人对事情及人物的观感,往往以利害关系来判断事情好坏。

和其他民族、社会习惯于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比喻大小箱子关系的观点为不同,华人更趋向于把社会关系比喻为“网”。因此,华人评价与他人的社会关系的好坏是亲疏远近而不是里外。

在中国大陆经历文化大革命等对文化的破坏后,台湾成为保存中华文化最完好的地方,包括传统的文字、地方戏剧、文物收藏、传统节日等等。

[编辑]

相关条目

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

四大文明古国

二十四史

中国历史

中华民国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台湾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

社会和经济态度

美国的政治传统和美国经济传统息息相关。无论是经济成就或政治的理想运作,各自追求自身的利益被视为会带来个体与团体双方面成就的模式。美国人应该享有多少经济自由,是常见辩论议题之一,而在这方面的不同看法(通常只有微小的差异)是不同政党之间的最大差别。无论如何,美国经济规模是全球最大的,而大部分美国国民生活品质相当高。

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市场,公司可以在全国竞争,也可以享受规模经济的好处,因为扩大产量让单位成本降低,使价格下降,消费者受益。美国的商业文化相当一致,而很多大的商店或连锁店在全国都营业,因此全国商业气氛大同小异。

美国人口集中在大城市。这跟一百年前农业为主的的人口结构很不一样。

一般来说,美国对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抱持多疑或敌意的看法。但是在新政(New Deal)之后一些相关的运动,正如劳工运动,已经成为美国传统的重要部份。在20世纪,社会主义对美国的影响比其对欧洲的影响少。麦卡锡时代和冷战则显示了对共产主义的深刻敌意。特别在那个时候,共产主义被视为是反个人主义的、反民主的而且基本上反美国的。这些看法也表示在美国社会政策上(如全民健保的缺乏以及有关政府大小和角色的辩论,特别针对联邦政府应该对个人生活和州立法律扮演的角色)。

美国有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传统。尽管社会和经济移位是很常见的,大部分美国人民(以及美国领导人)都接受自由市场的景气变化以及其带来的社会变动。因为如此,美国的社会经济体系相当具有弹性,而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利润。

[编辑]

食物

请参见:美国烹饪

美国人所吃的食物很多元化,主要取决於其所居住的地区和其文化背景。有时候会有「美国化」的外国食物出现,如美式中国菜等。最近才移民到美国的人所吃的食物通常与其出生国的食物相似。若一家庭在美国已经几代了,他们平常会吃其祖先国家的菜以及在其居住或长大地区最普遍的食物。地区菜包括新英格兰菜、中西部菜、南方菜,德州-墨西哥菜,以及加州菜。

[编辑]

体育

请参见:美国体育

美国三大体育运动是:棒球、美式橄榄球以及篮球。

资本主义与中国文化

——韦伯观点的再评估

顾忠华

中文摘要

「文化」乃是一个相当复杂又模糊的概念,尤其在涉及有关资本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十分不容易进行清楚的「历史归责」,这亦是韦伯在他的《儒教与道教》一书中所遭逢的基本问题。本文重新检验韦伯研究中国的宗教与文化时,存在于方法和内容之间的落差,指出韦伯虽然在《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成功地梳理出西方宗教理念转化成「入世禁欲主义」的轨迹,不过,他的中国研究显然缺乏这样的明确对象,更无法区分中国传统世界中「宗教」与「非宗教」的界限,使得他的分析缺乏说服力,亦在后世引起众多争议。

但另一方面,韦伯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在有关非西方世界之「现代化」经验的具体分析上,仍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即以韦伯的中国研究为例,他对中国和欧洲在「国家形成」和「官僚结构」上的比较研究,到今天还是深有启发意义。而他强调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已存在一批新兴的「市民阶级」,可是中国城市中的市民阶级意识从未发展出来。因此,我们若能掌握住中国士大夫阶层与西方市民阶级的鲜明对比,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资本主义的特色,以及文化对型塑不同类型之「人格理想」的重大影响力。总之,韦伯在他的中国研究中预留了许多空间,并没有绝对化中国文化--无论在传统或现代的情境下--的可能选择与动向,因此我们若能避免过度陷入所谓「西方中心论」的争议,应可进一步挖掘韦伯的中国研究在文化比较及理解人类整体命运上的指引与启发。

Abstract"Culture" is quite a complex and obscure concept.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ism and Chinese culture, it is not easy to have a clear "historical imputation", which is also the basic problem Max Weber encountered in his book "Confucianism and Taoism".In this article, I will reexamine the gap between the method and the content in Max Weber`s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 and culture. Although in his study about "The Protes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tialism", Max Weber successfully found out the tracks of the idea of western religion transforming to "inner-worldly asceticism", it can`t distinguish the boundary between "Religion" and "Non-religi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world, which makes his analysis unconvincing and controversial in the following discusion.

On the other hand, Max Weber`s concept and method is still a valuable resource the concret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non-western "modernization". Take Max Weber`s study of China for example, his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s and European "nation building" and "bureaucrat icstructure" has left much food for thought so far. Moreover, he stressed that there was a rising group of "citizen class" bourgeoisie in the European city during middle age. But in the city of China, the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 class has never developed. Therefore, if we can grasp the clear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literati class and western citizen class, it will do good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 of western capitalism ,and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that culture has on forming different types of "ideal personality". To sum up, Max Weber left much room in his studies . He didn`t point out definitely the possible choice and trend of

Chinese culture, no matter in traditional or modern situation. As a result, if we avoid falling into the issue so-called "Eurocentrism", we can further dig out the inspiration of culture comparison and understanding the destiny of human beings in Max Weber`s study of China.

壹、前言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到「二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康有为语),为求富国强兵之道,中国精英阶层的注意力起初集中在西方的技文明上,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语)。直至专重船坚炮利的洋务运动遭受挫折后,方才转为朝向政治和经济制度上的变革。这段摸索的过程,今天仍未结束,「中国往何处去?」的大问题始终悬而未决。唯一能肯定的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闭关自守的条件不复存在,中国在下一世纪势必面临世界潮流更大的冲击,而中国究竟能够吸纳或创造多少「现代性」质素,是否能成功地响应历史的挑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切的焦点。

这样的一种问题意识,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体制瓦解之后,显然添增了另一层意义。福山所谓的「历史之终结」,意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透过两套制度理念之间的竞争已然分出胜负,自由民主的价值也得到普遍肯定,接下来人类的冲突不再是发生于理念层次,政治的任务也降低为不断解决技术性问题。福山的理论旋即受到不少批评,政治学者韩廷顿便认为,冷战结束并未带来世界和平,不同文化间的对抗态势反倒升高,尤其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对西方价值体系的敌视特别明显:因此「文化冲突」将是未来的重大议题,影响着人类的命运。

以上环环相扣的现象,促使我们有必要重新省思中国文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这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有着现实的意涵。对此问题,德国社会学大师韦伯曾在他的《儒教与道教》一书中作过深入的考察,他的观点流传甚广,足以代表西方人的想法和态度。本文的目的即是探讨韦伯立论的基础,尝试厘清其贡献与限制,充作检视中国和东亚地区发展验的借镜。我们将先就韦伯研究中国宗教与社会的原始动机,以及其后引发的辩论加以说明,再指出他在比较研究上的偏重点,藉以对他的「中国命题」重新评估。我们发现韦伯最大的弱点,乃在于他未能区隔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教」与「非宗教」领域的界限,从而使得他在论断宗教因素的影响力时,欠缺了足够的说服力。当然,这类问题包含了无数的变项,本文只打算对韦伯的论证逻辑加以解析,并从知识社会学和比较方法的角度给予韦伯式命题适当的定位,有关历史事实的论断,则不在本文的处理范围内,这是事先得声明的。

贰、韦伯的中国命题

韦伯属于西方学术界中,少数对中国文化感到兴趣,并实际着手研究者之一。西方的中国图像,有其一脉相承的思想传统,从伏尔泰开始,西方人视中国为距离最遥远的古老文明,通常只透过传教士和贸易商人的片断报导来获取信息,并融合种种想象和臆测,将中国塑造成和西方绝然对立的参照体系。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标志着这种思维模式的极致,在他看来,东方是历史的开端,但亦停滞在永恒不变的童稚期,自由的精神无从发展,只有一个人—君主—是自由的,其它人都不自由,而这种世界精神愈往西移愈能获得实现,因此西方才算拥有真正的历史。将中国纳入「东方专制主义」的格局,并以「不变」作为其本质特色,可说皆滥殇于此。马克斯承黑格尔之余绪,不过颠倒了精神和物质的上下结构,遂衍生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他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中国和俄国长期「停滞」的理由,所描绘的是全然缺乏发展动力的社会形态。事实上,「亚细亚生产方式」和马克斯动态的唯物史观不无自相矛盾之处,却也相当程度地反映了当时西方思想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十九世纪中叶,伴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节节扩张,使西方人自认为代表着进步的力量,而中国则逐渐沦为落后、僵化与愚昧的同义词。这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偏见,在今天看来颇不可取,但它曾经是西方世界观的一个构成部份,韦伯身处于此一知识脉络中,他的中国命题多

少亦染上了同样的色彩。

和黑格尔与马克思不同的是,韦伯无意去建构一套历史或社会的「发展法则」,他选择中国作为文化比较研究的对象,主要乃是想透比较来更加理解西方本身的独特所在。除了中国之外,他还写下《印度教与佛教》,《古代犹太教》,在他一系列关于〈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的研究计划中,尚包括伊斯兰教和古代基督教的部份,这些后续题材因为他一九二○年的猝逝而未及完成,其世界史的视野却己清楚浮现。虽然韦伯并没有接受过汉学,印度学或希伯莱学的专业训练,但他对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有高度的自觉,这使他在资料的取舍上较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准,而他的论述内容也因此脱离了空泛的臆想,得以针对实质的历史纪录进行社会学分析。他特别强调,这些对于非西方宗教的论述并不构成「系统性的宗教『类型学』」,也不是纯粹的历史研究,它们是「以在历史的展现过程中,特具典型重要性的宗教伦理,以这类宗教伦理及与经济的心态形成极大对比的关连等要点为考虑的对象,而置其它方面不谈。」(韦伯着,康乐/简惠美译,1989: 87)

虽然韦伯花了近十年的心血在上面,不过,比起他一九○四年发表的成名作《基督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来,他于一九一五至一九二○年陆续出版的上述比较研究系列并未得到热烈响应,甚至可以说他的同时代人根本难以理解他的举动。对社会科学界而言,这些探讨非西方历史、文化、宗教、政治和经济的大部头作品,远远超过了本行专业的范围;就汉学界、印度学界来看,韦伯应用的社会科学分途径又过于新奇,和当时仍以强调古典文学训练的这类学科格格不入。在两头落空的情况下,韦伯《儒教与道教》问世后的三、四十年间,几乎没有相称的评论或诠释文章出现。倒是倾向马克斯主义的汉学家维特孚格(K.A. Wittfogel)于三十年代批评道:「韦伯这本书最大的缺点,在于他的非辩证—非马克斯主义方法,因此即使书中充满了精彩的片段,却无法引导出唯物论的历史图像。本书是一堆个别有其价值的历史事实的废墟,没有历史…。但韦伯毕竟是资产阶级史学家中,唯一认真去问『为什么中国不能自力发展出工业资本主义』的学者。他的非马克斯主义方法却阻碍了他对这个正确的核心问题提出充份的解答。」(转引自Schmidt-Glintzer, 1991:249)

我们稍后再查验韦伯《儒教与道教》书中存在于方法和内容之间的关系,看是否真如维特孚格所说,只有互不连贯的资料的堆积?这里首先要阐明:韦伯何以要去询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这一「核心问题」?这和他的学说思想体系又有何种连系?我们知道,韦伯本人以主张「新教伦理命题」(或称「韦伯命题」)著称,亦即他认为资本主义所以会在欧洲兴起,宗教方面的因素扮演过关键性的角色。他的论据是宗教改革后,信奉新教,尤其是喀尔文教派的信徒,在生活处事态度上和过去的「传统主义」有很大的不同。这些虔诚的新教徒信奉喀尔文所宣扬的「预选说」教义,一心一意想证明自己有资格成为上帝的「选民」,能够得到终极的拯救。为了寻求「救恩的确证」,他们视世俗的职业劳动为一种义务,以工作上的成就来荣耀上帝,并将日常的欲望克制到最低的程度。这种韦伯称作「入世禁欲主义」的生活导引,突破了以往行事散漫、不精确的习气,进而推动了生活领域各方面的「理性化」。韦伯表示:新教徒的工作伦理等于「无意中」创造出强有力的「资本主义精神」,由于有了精神上源源不绝的激活力,资本主义的种种制度逐渐成形,也因为这种机缘,所以才在欧洲诞生了我们见到的「西方现代资本主义」。

韦伯的新教伦理命题,不是一开始就被接受,相反地,它引起一场长达数年的论战,有人批评韦伯夸大了宗教的力量,犯了「唯心论」的错误;也有神学家引经据典反驳韦伯,指他以偏概全,误解了宗教教义的内涵。总之,韦伯在论战中虽极力为自己辩护,但到了一九一○年,他觉得多辩无益,遂打算转移他的目标,要用迂回的方式来增强这套命题的说服力。韦伯写作〈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的动机,可说源自于此。《儒教与道教》是他这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所谓的「中国命题」即是佐证他关于新教伦理看法的第一根梁柱。不仅于此,他极欲洗刷「唯心论者」的卷标,在《儒教与道教》中,他尝试分析宗教与经济之间相互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不再只偏重宗教的理念因素,还要扩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各层面对型塑宗教特征的

影响。这一想法导致他的中国研究涵盖了制度结构和思想文化的考察结果,大为超过了原先《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题旨范围。

虽说韦伯的中国研究己提升至全面性文化比较的层次,但他的核心命题仍是扣紧着他对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的一贯观点。他基本上是进入到世界各主要宗教的形态学中,企图掌握宗教所表达的价值体系以及其实际的社会效果。他用「经济伦理」来比喻一种根植于宗教之心理、事实的种种关联中,所引发的「行动的实践激活力」。这当然是着眼于宗教与经济之连系的中介概念,而以新教徒基于宗教信仰导出的经济行为倾向作为参照标准。在韦伯看来,中国的儒家占有延续一两千年的正统地位,对一般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相比毫不逊色;同时中国在人口增长和贵金属输入等物质条件上和欧洲十六、七世纪时的情形颇为类似,因此他选择由中国入手,探讨这个地方既有一定的有利条件,为什么却迟迟没有朝向资本主义发展?我们可以概括的说,韦伯的中国命题是想指出:只凭借物质上的因素,不足以说明中国未能产生资本主义的理由,唯有加入「儒教」的生活态度这项变量,方得以成功地解释其如此演变的进程。倒过来推论,西方之所以发展出资本主义,也不能单纯归因于人口、贵金属或地理位置的外部条件,而与中国比较之下,宗教伦理才是其间最根本的差异所在,这种精神动力的有无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应如何看待韦伯贯穿他中国研究的论证逻辑,是下面接着要讨论的重点。

参、韦伯中国研究引发的辩论

韦伯在中国命题中引用的论证逻辑,明显指向以勾划出中国的宗教缺乏「入世制欲主义」的质素,来反证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在西方兴起的独特作用。他的文化比较研究亦曾被诠释为「差异的文化社会学」,因为他自己承认是想找出其它文化和西方的「对立点」,由此途径突显西方的特色。就韦伯而言,西方能冲决传统主义的樊篱,大步迈向「现代」,可说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异例」,如果新教伦理没有提供了某种「精神杠杆」,很可能历史便不会如此进展。这就像史学家在检讨历史上若干关键的战役或情势般,我们无法重演一遍当时状况,只有藉助「思想实验」并参酌各种征兆,才能推论出不同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这种推论的效力,自然不能和自然科学的实验相提并论,但它是人类历史知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增进自我认识的方法之一。

这种思想实验以「命题」的形式呈现,意味着它们不是什么「法则」或「定理」,仍须不断加以检验,更有可能时时受到修正。新教伦理命题经过数十年来的反复讨论,至今还有一批批学者以新的诠释观或新的资料来解读其意涵。韦伯的中国命题则随着中国和东亚地区的快速变迁,日渐获得学界的重视,甚至在所谓「儒家伦理和经济发展」命题的接引下,一度颇有「显学」的态势。不过,和新教伦理命题在西方已被普遍肯定所不同的是,中国命题乃因成为箭靶而「显」,流行的是对它的批评,其中又以反驳他对儒家的论点最为猛烈。这涉及到对韦伯中国命题的理解方式,以及论辩本身所反映的时空情境,值得深一层来探究。

八十年代开始,东亚「四小龙」(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的经济成长引起世人瞩目,也出现不少各式各样的学理解释。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地区可算是「儒家文化圈」,经济上的成就应该和文化因素有正面的相关,尤其儒家的价值观如节俭、勤劳、注重教育、照顾家庭等等美德,都对经济的繁荣有所帮助。综合这些「文化论」的意见,金耀基于是宣称「韦伯错了!」,韦伯的中国命题正式遭到东亚地区经验事实的挑战,儒家伦理不但不是阻碍经济的因素,反而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金耀基,1983)。一时之间,「儒家伦理」成为交相赞扬的对象,直可媲美新教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贡献。其实严格说来,这种论调并不新鲜,早在六十年代,美国学者贝拉即在其《德川宗教》一书中,将日本成功的现代化归因于日本宗教,建立起找寻新教伦理在非西方地区之「功能对等项」的研究途径(Bellah,1957)。问题是,这类解释模式大都忽略掉「自发」和「二次」现代化过程之间的差别。韦伯的新教伦理命题是回溯到资本主义自发形成的根源,而中国命题则旨在证明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由本身内部产生发展的动力。若忽略了韦伯中国命题的

时空坐标,想用后来经由外力介入与模仿的「二次现代化经验」来驳斥此一命题,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韦伯当时处理的问题完全不触及其它文化「引进」资本主义的现象,甚且他曾经在不同的地方预言过,认为中国和日本都有能力接受资本主义的制度。过去没自行创造,并不表示后来不能「青出于蓝」,人类整部文化交流史都充满这些事例,韦伯自然不会无知到将他的命题扩张成「儒家伦理将会持续阻碍中国的现代化」。围绕着儒家伦理和经济发展议题所进行的声讨,似乎打错了靶子(顾忠华,1992:133;张维安,1995:99 )。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地,韦伯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不只影响西方读者对中国过去传统的印象,也会造成观察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一些框框。针对这点,我们必须体认到韦伯写作时的环境与今天的世界局势已有巨大的改变,欲超越韦伯的知识界限,或许不是只用模糊的「儒家伦理」概念来解释复杂的经济发展原因,还应该以更客观的态度厘清中国近代以来「连续与不连续」的具体经验,才能够提供一幅较如实的图像,并取代民族情绪的宣泄式批评。以东亚四小龙的情况来说,其与传统中国的「不连续性」可能超过「连续性」,如何仔细爬梳这些地区制度与行为取向上的变迁线索,对于当地社会科学界确实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总之,四小龙的发展经验与韦伯的中国命题只存在着间接的关联,既无法「验证」,亦无从「反驳」此一历史命题。而「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的提法,表面上是在质疑韦伯,实际上却又套用韦伯「新教伦理命题的逻辑,重蹈抽离时空背景,刻意制造「功能对等项」的覆辙,这对了解中国文化中心地区的历史特征,以及发掘韦伯中国研究的参考价值,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不过虽然韦伯未对「现代化问题」提出过任何具体分析,只笼统表示:「对于现代文化领域里,在技术上与经济上皆已获得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中国人大概相当有(可能比日本人更有)加以同化的能力。这显然不是中国人是否『没有自然秉赋』以适合资本主义要求的问题。」(韦伯着,简惠美译,1989:31),但面对中国大陆正重新点燃的庞大经济动力,我们仍须探问能否自韦伯的中国研究中提炼一些有用的观点,来导引我们观察传统如何与现代接榫的复杂现象。下面我们便进入韦伯实质历史研究部份,尝试从两个角度来重新诠释中国命题:第一个角度是回到中国命题的原始意义,看韦伯以中国为对照点,究竟充实了那些他对资本主义于西方兴起过程的解释?第二个角度再以我们自己的价值关联为主体,检视中国命题的方法和内容,评估其对现实处境有所启发的可能性何在」?

肆、中国与西方—比较的成果

我们首先关切的是,韦伯继新教伦理研究之后,投掷大量精力于文化比较上,他既然认为比较的目的乃在于超越只就西方己身文化论证的局限,同时透过对比以求取对西方发展之「独特性」的更深认识。我们不妨假定他在中国研究中实现了上述的目的。那么,他是在那些方面获致了认知成果呢?从《儒教与道教》的论述里,我们可以归纳出三个主要的对照层次,即制度结构的层次、社会阶层的层次以及宗教心态的层次。若响应前面提到维特孚格对韦伯的批评,应该指出,韦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不是没有连系起彼此辨证的关系,他与马克斯主义者不同的地方,是在历史解释中从未赋予经济因素单独的「决定权」,经济的制度与行动,在韦伯来看,始终脱离不了和政治、宗教等其它价值领域的互赖。甚至他还相信,就人类经济史的进展而言,对于「经济传统主义」的逐步克服,有赖于许多非经济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其中包括:「力求获得神圣财的魔术要素及宗教要素,力求权力的政治要素,以及力求荣誉的身份阶级上之利益等等。」(韦伯着,郑太朴译,1977:20)。基于这种看法,传统社会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也不是光靠「营利欲」即可突破,毋宁要问:「在何种情形下能将营利冲动加以合法化或合理地(控制),而创造出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之合理制度呢?」(韦伯着,郑太朴译,1977:372 )。在中国研究的三个分析层次上,韦伯考察的即是以这些非经济因素为主,相对地纯粹经济史的资料反倒只具有次要的地位。

中国的例子,提供给韦伯综合整理在西方促进资本主义产生的各种相关势力,循着他所设定的对照点,这

些西方特有的条件再一次清楚呈现,不仅补充了他以往较少着墨的制度面向,并且勾划出新教伦理所能同资本主义精神建立起「选择性亲近」的结构性格局。更进一步说,当韦伯梭巡中国历史文化的整体组合时,他不啻对所有西方的可比较状况重行反省一遍,给予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扮演过的角色较妥当的定位。我们接着便以「国家结构」(Staats-struktur) 和「市民阶层」(Buergertum) 这两个重点来点出韦伯从事比较研究的得益之处。

韦伯在《新教伦理》的论文中,并没有充份讨论「国家」的议题,一来是他专注于宗教的影响,二来则因为欧洲在十六世纪仍处在封建时期,民族国家和绝对王权正在酝酿,宗教不只独立于政治权力范围之外,甚至还具有「优位性」,足以型塑日后现代国家的模式(如「民主」制度和专业行政官僚体系)。由宗教伦理引燃的「资本主义精神」因此类似一项「自变量」,其在历史变迁中的主动地位不容抹煞。但是,韦伯发现中国的情境完全不同,中国在公元前二世纪以来,便已创建出统一的帝国,并成功地阻止「再封建化」的种种尝试。中国的中央集权政府及其家产制官僚组织早就具备了「巨灵」的性质,即使疏放式和行政管理无沟有效贯彻至村落自治体,却对全国性的政治及经济生活掌握着基本控制权。在此一支配格局下,任何自主的社会势力不易真正立足,是显而易见的道理。韦伯于《儒教与道教》前半部对中国传统货币制度、城市及行会等「对照点」的考察,令他引出的初步结论是:

「再一次,我们又回到老问题:从纯粹的经济角度而言,一个真正市民的、工业的资本主义,是有可能从我们上面提到的小资本主义之萌芽里发展出来的。一连串的理由—大多与国家的结构有关—可以让我们明了资本主义之所以没能发展出来的这个事实。」(韦伯着,简惠美译,页164 )。

投射回到欧洲,韦伯这时给予近代欧洲「缺乏」一个和平化统一帝国的外在条件高度的评价,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这是一个「不凡的例外」,因为帝国的俸禄阶层会阻挠刺激经济进步的必要竞争,并「窒息了行政运作、财政管理与经济政策的理性化」(同上,页125 )。中国的历史既定状况先在这点上,便和欧洲有「不可共量」的差异,这里「没有数个互相竞争的独立国家随时准备应战之情况下的武装和平,因此,在战时公债与国家补给—为了战争的目的形势下发展的资本主义现象,并没有出现。」(同上,页168)同时,帝国统一之后,为了谋求资本的政治性竞争便消失了。中国也没有海外的殖民关系,这也阻碍了西方古代、中世纪与近代所共有的那些(海外殖民)资本主义类型的发展。」(同上)我们可以说,韦伯透过比较不只是中国与欧洲历史的对比,而且还有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与后来统一帝国时期的对比—将「国家结构」的因素放进了因果链锁中,多少补充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中重要的一环,也让导致发展的「前提」更为周延。

另一方面,从国家结构的中西差异里,韦伯注意到西方在迈进「现代」之际,还有一些「独立且强大的力量」不能不纳入考虑。这些力量包括与诸侯的利益相结合,以「破除传统的束缚;或者,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这些力量可以用他们自己的武力来摆脱家产制权力的束缚。决定西方之命运的五大革命正是如此:十二世纪与十三世纪的意大利革命、十六世纪的尼德兰革命、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十八世纪的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我们要问,中国为什么没有类似的力量存在」(同上,页125)在提出此问题后,韦伯接着不是直接回答,而是迂回地讨论中国的行政与农业制度(第三章),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第四章),乃至进入第二篇的士大夫阶层(第五章)。事实上,仔细阅读韦伯的论述,这三章正是围绕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阶层,刻划农人、商人与士大夫三个主要群体的生活形态,其最终目的仍扣紧了上面的问题,并具体化为「西方中世纪那种封建的中介阶层,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实际上,却不存在。直到近代,在欧洲的影响下,才产生了典型西方形式的资本主义依存关系,为何如此?」(同上,页147)

所谓「中世纪封建的中介阶层」,其实便是「市民资产阶级」的同义词,在这里,韦伯对比了中国和欧洲另一个结构性的歧点,亦即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承载阶层」不是没有,但从未成为主导的力量,自然也无法经由内发的途径发展出资本主义。相对地,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已存在一批新兴市民阶层,他们在宗教改革

和其后的政治革命

世界著名美食国的美食介绍

世界著名美食国的美食介绍 下面将会著名美食国家有:中国、法国、土耳其、意大利。 一、中国 八大菜系:粤菜、鲁菜、川菜、苏菜、湘菜、闽菜、浙菜、徽菜(一)粤菜 (1)概况: 1、简介: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八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粤菜”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等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2、质与味: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 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谓五滋六味。 (2)广州菜代表品种 (3)潮州菜代表品种

(4)东江菜代表品种 (二)鲁菜 (1)概况 1、风味:山东菜可分为济南风味菜、胶东风味菜、孔府菜和其他地区风味菜,并以济南菜为典型,煎炒烹炸、烧烩蒸扒、煮氽熏拌、溜炝酱腌等有50多种烹饪方法。 2、特点: ?咸鲜为主,突出本味,擅用葱姜蒜,原汁原味 ?以“爆”见长,注重火功 ?精于制汤,注重用汤 ?烹制海鲜有独到之处 ?丰满实惠、风格大气 (2)代表菜

(1) 概况: 1、风味: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 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 2、特点: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2)代表菜 (四)苏菜 (1)概况: 1、风味: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 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2、特点: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 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 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2)代表菜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摘要】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介绍了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研究了其深刻内涵,最后探讨了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酒文化研究的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起源与发展;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饮酒已经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凝结了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作,上升为一种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1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酒文化起源于酒的酿造,而民间对酒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例如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战国策》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杜康酿酒,《说文解字·巾部》中也有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这个说法在民间广为流行;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酿酒与天地同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然而无论那种说法,都能说明我国的酿酒历史距今起码在四千年以上,当今的许多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现代观点认为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晋代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或云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易自然发酵生成果酒;动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易发酵成酒。商代出现了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活性微生物或其酶类的直接酿酒法;汉代发展了制曲技术并从西域引进了葡萄酒的生产;唐宋开始酿造果酒和药酒;元代出现了蒸馏法酿制的烧酒技术;明清时期,伴随着造酒业的进一步发展,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迅速普及。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酒文化。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晶。 2 中国酒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国酒文化与礼仪 酒礼,是酒行为的礼节,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国际贸易活动增加,从事国际商务交际的人员与各国商人们的往来也因此日益频繁,商务礼仪的作用也日趋重要。但中西方商务礼仪有很多的不同,其主要原因便是文化上的差异。为了更好地进行商务活动,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学习。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文明的民族。中国的商务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欧洲古代文明的继承者。经过中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国人和西方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及其环境下生长的人们来说,各自表现出商务礼仪也各有不同。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增多,彼此都受到对方文化的影响。以下,我们将探究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形成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商务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的文化概念中,人生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社会价值之中,总是把个人或者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量,否定个体的自我主体性,人生的意义常常与“忘我”或者“牺牲”相联系。追求的是这一种群体和谐的,稳定的伦理道德社会。同时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文化中无不表达着对大自然的敬畏。由于相比个人更加注重整体,所以在个体上并不会有太多的计较,在文化中则表现得随意和包容,在事务处理中也更加倾向于感性。 西方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个体文化。西方文化主要特征是具有个体性特性,其核心问题就在于西方强调个体自由度的发挥。所以西方文化可称之为“个体文化”。由于过于关注自身,其文化具有明显的独立性,难以包容其它文化。同时自工业革命后的快速发展,西方人十分看重科学,从而在处理方式上更加倾向理性,对自然表现出来的也更多是征服,故而其文化拥有强烈的侵略性。 商务礼仪的差异(以服饰、饮食为例)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态势有所不同。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可以长期居住生产,便使得种族快速发展、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家族繁衍、代代相传,家族纽带越来越复杂,尊老和祭祖现象就必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说,中国为什么叫家国,因为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仅仅是规模上的差别,因此中国人有着浓厚的“统一”观念。于此,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直接促成了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而西方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与此相反,自古小国寡民,流动与城邦之间,冲突不断,甚至女人也要走上战场。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各有各的特点,也在社会礼仪、社会关系、社会风俗、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 一、关于中西方文化 1、文化的定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3、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1、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2、社会关系的差异 (1) 等级观念 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在社会上, 还是在家庭里, 等级意识的氛围都十分浓厚。“上下有等、亲疏有间、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贫富有差”就是等级观念的具体表现。虽然封建制度早已被废除, 但等级观念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年轻人很少被委以重任, 他的经验是遭到质疑的首要原因。在西方, 大多数国家都提倡平等, 尤其是在美国, 机会面前, 人人平等,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贵贱, 都不允许别人侵犯并充分尊重他人。在家里, 西方人也不讲究等级, 子女甚至可直呼父母的名字; 在中国, 这恐怕要被看作大逆不道了。

酒文化之论酒

论酒 摘要:酒,在人类历史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有几千年懂得历史了,如今酒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饮品了,因此它与人的身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饮品,千百年来为我国人民所钟爱,享有“玉液”“琼浆”之美誉。随着几千年的发展,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 关键词:酒、酒文化、发展、健康、适量饮酒 1.酒的发展 酒的初创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当时的酒是用发酵的谷物来泡制出来的水酒;成长期为前2000年(夏)-公元前200(秦)提出了发酵阶段性理论并创造了“古遗六法”;成熟期为公元前200-100(北宋),其中黄酒、果酒、药酒、葡萄酒等都有了发展;酒的提高期1000-1840年(晚清),这是西域的蒸馏器的传入导致举世闻名的中国白酒的发明;1840年至今则是就得变革期,西方先进技术与中国传统酿造技术争放异彩,使我国酒苑百花争艳。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名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讲起来实在困难。作为一个理科生,不得不有些投机地抓住“哪些”这个词来论述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饮食。 首先不得不强调一下,饮食确实是“主要表现”之一。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某些差异,或者说中西方文化的绝大多数差异,通过饮食的取材、制作方式、口味偏好等等形式体现出来。有三种艺术是不分国界所共通的——音乐、美术,另一个就是美食。作为一种不分国界的艺术,饮食又是怎么体现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别的呢? 首先从食物的取材上来说,西方国家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传统,以渔猎、养殖为生,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还有就是厨具,或者说食物的制作过程上。走进一个传统的中式厨房,总是这么一把刀,一口锅,一个灶。而对于一个西式厨房,这是远远不够的,就刀具而言就至少有八把之数,每一把刀都有它独特的用处。其实这就反映了中西方人在遇到问题时的不同态度。遇到问题时,西方人总是倾向于发明创造新的工具——更多的刀具,厨具……而中国人,却倾向于改变自身,对自己稍加改变,来适应问题,以求解决。所以中国人只用着一把刀,变化出各色各样的刀法技巧。表现到文化上,就如同老师讲的,西方人总是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在制作上不难发现,中国厨师总是说这样的词“盐适量”,而在翻阅外国厨师的书著时总是用到这样的词语“盐3克”。西方人总是精细准确地计划操作每一部分,而中国总是感受需要的多少,适时地做出改变。 在饮食观念和准则上。西方人也总是精确地计算着热量和各种营养成分,以营养作为评价食物好坏的第一标准。对于有营养的食品,即使味道并不太好,西方人也总是试图甚至乐于食用。而中国则是美食至上,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而没有提及营养组合,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饮食上虽说折射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但同时饮食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传承弘扬传统中国文化的有力武器。 电影《饮食男女》让导演李安在国际上打响了知名度,也让世界认识了传统的中国饮食。如今中国食物可以说是享誉国际。国外大大小小的中餐馆层出不穷,中国菜受到全球各地食客的追捧,甚至不少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慕名前来品尝美食。借助这一优势,以饮食作为媒介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要坚持传统中国菜的烹饪技法,不能轻易向占据主流地位的西方屈服。 其次就饮食本身,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虽说中国菜极受各地食客追捧,毕竟它片面追求美味的准则与现如今追求营养健康的大潮是格格不入的。不必如西方人一样精确计算,但至少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中国文化中有关“养生”的部分。以味动人之余,也要以营养服人。 此外,在向世界推销中国食物的同时,也应该以食物为媒介,介绍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为人知的部分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甚至没有华人的地点,都可以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妨碍。那么,中国的烹饪原料、烹饪技法、传统食品、食风食俗等等,又是怎么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早在秦汉阶段,中国就开始了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经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因此,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此外,我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妨碍也很大,这种事情似乎始于秦代。据《汉书》等记载,秦代时“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这么多的中国居民来到朝鲜,自然会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朝鲜。汉代的时候,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妨碍最深。朝鲜适应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说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受中国饮食文化妨碍更大的国家是日本。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如干薄饼、干蒸饼、胡饼等糕点,还有创造这些糕点的工具和技术。日本人称这些中国点心为果子,并依样仿造。当时在日本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唐果子就有20多种。鉴真东渡还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饭时使用筷子算是受中国的妨碍。唐代时,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还几乎把中国的全套岁时食俗带回了本国,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三月上巳摆曲水宴,五月初五饮菖蒲酒,九月初九饮菊花酒等等。其中,端午节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后,日本人又依照自己的饮食适应作了一些改进,并进展出若干品种,如道喜粽、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等。唐代时,日本还从中国传入了面条、馒头、饺子、馄饨和制酱法等等。中国菜对日本菜的妨碍很大。17世纪中叶,清代中国僧人黄檗宗将素食菜肴带到日本,被日本人称之为“普茶料理”。后来又有一种中国民间的荤素菜肴传到日本,称为“卓袱料理”。“卓袱料理”对日本的餐饮业妨碍很大,它的代表菜如“胡麻豆腐”、“松肉汤”等,至今还列在日本一些餐馆的菜谱上。日本人调味时经常使用的酱油、醋、豆豉、红曲以及日本人经常食用的豆腐、酸饭团、梅干、清酒等等,都来源于中国。饶有味味的是,日本人称豆酱为唐酱,蚕豆为唐豇,辣椒为唐辛子,萝卜为唐物,花生为南京豆,豆腐皮为汤皮等等。为了纪念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日本人,日本还将一些引进的中国食品以传播者的名字命名。如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僧人泽庵学习中国烹饪,用萝卜拌上盐和米糠进行腌渍,日本人便将其称之为泽庵渍。清朝顺治年间,另一位日本僧人隐元从中国传入菜豆,日本人便称之为隐元豆。除了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之外,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它扩大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妨碍。泰国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加上和我国便利的陆上交通,所以两国交往甚多。泰国人自唐代以来便和中国的汉族交往频繁,公元9~10世纪,我国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居民大批移居东南亚,其中不少人在泰国定居,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当地的妨碍很大,以致于泰国人的米食、挂面、豆豉、干肉、腊肠、腌鱼以及就餐用的羹匙等等,都和中国内地的有许多共同之处。在中国的陶瓷传入泰国之前,当地人多以植物叶子作为餐具。随着中国瓷器的传入,当地人有了精美有用的餐饮器具,这使当地居民的日子习俗大为改观。并且,中国移民还把制糖、制茶、豆制品加工等生产技术带到了泰国,促进了当地食品业的进展。中国饮食文化对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妨碍也很大,其中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历史一起开始的。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食物,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我时常想假如我们的老祖宗没有从那发烂的野果和放酒的剩饭的酸菜香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酿造术,那么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将枯燥很多,历朝历代的社会生活将寡淡很多,我们回顾往昔的时候也将少了许多兴味。 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中国酒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世界上有三大古酒——黄酒、啤酒、葡萄酒,惟黄酒源于中国,是中国最古老的酒,且富于民族特色,黄酒的黄,不仅仅是指酒的颜色,其内涵也是相当广泛:黄酒的黄是哺育华夏子孙的母亲河—黄河的黄,是生养炎黄子孙的大地—黄土地的黄,是中国人的肤色的黄。可以说,黄酒是伴随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的,是中华民族自己的酒。而黄酒中最有名的当数绍兴酒,它以选料上乘,工艺独特,酒精度低,营养丰富,并具有多种养身健体之功效而着称于世。一般人们所说的中国酒,就是黄酒,也就是绍兴酒。 白酒在唐朝又称为烧酒,我国的白酒是世界着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它的独特工艺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其技艺精湛,产品的色、香、味备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尤其是名酒,如尧王八粮液酒、尧王醇酒,色泽澄清透明,香气馥郁芬芳、优雅细腻,味甘润柔和、醇厚绵甜,余味净爽,风格独特,深受人民喜爱,有着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白酒是我国世代相传的酒精饮料,通过研究和总结工作,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从作坊式操作到工业化生产,从肩挑背扛到半机械作业。这些使得白酒工艺不断得到发展与创新,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大批厂家成为我国的酿酒骨干型企业,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这份宝贵的民族特产,弘扬中华民族酒文化,是白酒行业发扬光大。 果酒是以各种果品和野生果实,如葡萄、梨、桔、荔枝、甘蔗、山楂、杨梅等为原料,采用发酵酿制法制成的各种低度饮料酒,可分为发酵果酒和蒸馏果酒

(完整word版)浅析中国与西方社会商务礼仪差异

1 专 业 实 习 报 告 系(部)名 称: 外语系 学 生 姓 名: 邓欣 实 习 名 称: 浅析中国与西方社会商务礼仪差异 实 习 时 间: 2016年2月1日-2016年3月1日 指 导 教 师: 孟妍 专 业 班 级: 英语(商务管理)3班 二○一六年三月四日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与西方社会商务礼仪差异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商务合作日趋紧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国人与国外的商务人员在价值观及商务行为礼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在于外国人产生文化交际前,需有良好的文化包容力。商业礼仪包括了语言、表情、行为、环境、习惯等等,相信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在社交场合上,因为失礼而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并因此给人们留下不良的印象。由此可见掌握商务礼仪在商业交往中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所以,学习商务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本文在跨文化视角下,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方面,商务语言和商务非语言进行比较,以便更好的了解与进行商务活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商务礼仪;价值观;语言差异;行为差异 一、价值观的差异 西方的整个社会文化观念中,社会是围绕着个人这个核心,个人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为追求自身利益得以实现。所以,在西方,人们往往将自身利益摆在最高的位置上,信仰的是自由主义及利己主义,自身有追求其物质及精神利益的权利及自由。然而在中国整个社会文化体系里与西方国家社会十分迥异,社会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人的价值往往都是放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去衡量,否定个人的物质利益及精神享受,“牺牲”、“忘我”等这类词语往往与人生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中国,人们所向往的是伦理道德的社会图景及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个性的弘扬是在确保国家或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被肯定。由于价值观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因此,价值观差异是商务礼仪存在差异的根本性所在。 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就中美两国而言,中美商务礼仪行为中价值观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中国人的面子观念比西方人要强。馈赠礼物是商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中国,送礼时十分重视礼物的价值。礼品越贵重,就越说明对于对方的尊重,而在美国,对于礼品的价值不像我们那么看重,一般认为礼品包含的意义更重要。于此同时,中国人在做事情时,首先考虑别人会怎么看,怎么说,这就导致了中国人重面子,做了不合身份的事是有失脸面的。而在美国,他们极端崇拜个人主义,做事以自我为中心。第二,中国人着重关系(Relationship Focus),美国人着重交易(Deal Focus)。在商务活动中,中国人乐于感情投资,投其所好,送点小礼物,或通过宴请对手,在推杯换盏中边吃边谈,为了是建立友好关系,以便建立长远的相互信任;而美国人在商务谈判中喜欢开门见山,他们愿意在第一次会见的时候就能得到口头承诺。在会谈中,中国人喜欢停下来或者保持沉默,而美国人习惯了集中精力,速战速决。[1] 二、中国与西方国家商务礼仪行为中商务语言语用差异 2

中国酒文化综述

中国酒文化综述 姓名: 学号: 院校: 专业: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 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酒酒文化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1、中国酒的起源 关于中国酒的起源,晋代文人江统的《酒诰》中有段的介绍:“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这段话说酒的起源是由于把剩饭倒在桑树林,粮食郁积,久蓄则变味成酒,而不是由于某个人发明的。 2、中国酒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3、中国酒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 4、中国酒的性能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

中西方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本论文根据结课论文评分标准,应得分值 课程论文的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1、优秀(90-100分)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内容丰富,立论正确,分析严密,结论合理;论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水平较高论文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2. 良好(80-90分) 按期完成论文的各项工作,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内容较丰富,立论正确,分析正确,结论合理;论文有一定的水平。论文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学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3. 中等(70-79分) 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基本正确,但在非主要内容上有欠缺和不足;立论正确,分析基本正确;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论文水平一般。论文文理通顺,但论述有个别错误或表达不清楚,书写不够工整,格式不够规范。 4. 及格(60-69分) 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分析基本正确,内容欠丰富;论文达到基本要求。论文文理通顺,但论述不够恰当和清晰;书写欠工整,格式欠规范。 5. 不及格(60分以下) 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出现不应有的原则性错误;在分析等工作中独立工作能力差;内容比较少,论文未达到基本要求。论文文理不通,书写潦草,格式不规范。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题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及特点 一、饮食文化的定义 从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出发,最基本的定义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指人类在改造自然,进行社会活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和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另一种是狭义的,指人类在实践中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饮食文化广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狭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 从饮食文化构成上可分为:饮食制作、饮食产品、产品消费三部分文化。三者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1、具有悠久的历史性 自山西猿人和云南猿人用火进行熟食开始,中国已有170-180万年的熟食历史。如从确切有用火熟食的北京猿人算起,也有50-60万年的历史。从火在下水在上的“烹饪”算起,中国至少也有1万年的历史,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绝无仅有的。 2、饮食文化的传统性 (1)饮食选料、用料上形成“物尽其用”的优良传统。 (2)饮食以“味”为主,并辅以色、香、味、形、器等。 (3)饮食重视食疗。除饮食外,重视食疗、养生等,是现代功能食品的“源”。 3、饮食文化的民族性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性 (1)中华民族的博食 中国现代饮食原料总数已达1万种以上。 (2)独特的饮食制作方法 蒸、炒、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蒸法已有6000年,爆法已有2000多年,至今仍为华人所独有。(3)风味流派众多 人们知道最多的是川、鲁、苏、粤、浙、湘、闽、徽8大菜系。还有许多地区性的乡士、养生素食等风味有百种之多的风味流派。 4、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巨大的拓展性和博大的兼容性 (1)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春秋时期,越南、泰国;明清时期,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一些国家都一直或间接的受中国饮食原料、工艺、食品、风俗左右。 日本的茶道、豆腐的制作,馒头制作等在元代就传到日本。直到目前日本的食法、食谱、食典、食俗等方面都有中国饮食的痕迹。 (2)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西方离中国遥远,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饮食原料方面,18世纪英国人、美国人及欧洲人引进华南猪后并与当地猪杂交后培育出很多优良种猪,现在世界上著名的猪种都有中国猪的血统。19世纪美国引进中国的水蜜桃等,后来也进行了改良。1945年葡萄牙人把甜橙引进里斯本,后传至世界各地。 中国制茶技术明朝时传入英国,后传入欧洲、美洲。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引进中国面条发展而成意大利面条。 (3)兼收并蓄的精神 中国饮食对外来的饮食是先接纳后融合。许多饮食原料、工艺、甚至食俗都演变成为中国饮食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菠菜、马钤薯、玉米、甘薯等已成为很普遍的原料。饼的制法、茄汁制法、铁板烧等也借鉴了国外的制备法。 5 高度的稳定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饮食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基本体系。这种体系分别由原料系统、工具系统、工艺系统、产品系统、产品消费方式、相关风士人情、历史典故等组成。这些系统和体系虽历经时代变迁,经济、文化、政治兴衰,但其结构却一直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饮食的高度稳定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有关。

中西方商业文化差异研究

中西方商业文化差异研究 当今世界,随着各国交流的持续密切,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冲突持续 显现。在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中,各种商业活动接二连三。很多外国 企业纷纷来中国展开商业活动,而中国的大企业也大步跨到国际市场。他们在实行着各种商业活动的同时,都同样面临着不同的商业文化所 带来的冲突。商业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商业中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尤其是商业文化差异,能协助我国企业适合其国际商业伙伴的文化环境,从而在竞争中取得 优势,获得商业活动的成功。 一、文化与商业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人类通过 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关于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学 者提出过各种观点,但都无法形成统一的看法。A.L.Kroeber和ClydeKlukhohn1就曾在他们1952年发表的著作《文化:概念与定义之回顾》(Culture:ACriticalReviewofConceptsandDefinitions)中 收集了近300个相关文化的定义。著名学者胡文仲认为:1)文化是人 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2)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点、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3)文化是人们的 行动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4)文化并非生而有之,而是 后天所学会的。5)价值观点是文化的核心,能够根据不同的价值观点 区分不同的文化。2而商业是人们从事的经济贸易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商业也随之逐渐成熟,从最初的只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 使用的需要,演变成越来越注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方面的体验。而要提升商品的体验价值,就要给商品注入一定的文化因素。同时, 消费者的消费观点和消费水平也在持续地变化,他们不再仅仅简单地 追求实用,而是更看重商品的文化价值。所以,商业和文化的关系越 来越紧密,文化对商业的影响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商业决策的重要因 素之一,所以,商业文化也就这样悄然地出现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商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所创造的成果自然也是人类

浅论商务谈判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浅论商务谈判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提要: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商务谈判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而也就决定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商务谈判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交际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的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深入剖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探讨了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西双方应采取的策略,以推动谈判过程中能顺利达成协议。 关键词:商务谈判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对策 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商务谈判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文化

差异问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而也就决定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商务谈判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交际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的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十分重要的。正如案例中的欧洲F公司和中国湖南H公司由于文化不同,在中国分居两年才算离婚,而在欧洲分居3个月就算离婚了。如果不带家属来华,会造成F公司的专家面临离婚的问题。但H公司尊重并理解对方,同意对方在工作两个月之后把家属接过来,这样就解决了专家的后顾之忧,促进了谈判的成功。本文深入剖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本文就以商务谈判中中西方文化差异展开论述。 一、商务谈判与文化的联系 (一)文化的特征 社会文化使得在同一民族文化传统下生活的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无论是行为还是个性表现上都有极大的相似性,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与民族具有不可分割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文化是在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诸如民族的文字、语言、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都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对该民族成员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给所属成员的行为模式打上了特定的烙印。例如,美国人务实、注重自我,英国人重视经验、保守传统,日本人重视团队关系,中国人注重血缘关系等。文化与民族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将导致各民族在行为方式上具有差异性。 2、文化的共享性 文化特征、信念和价值观等都非某个成员所独有,而是一个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即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一种群体特征。因此,文化通常被认为是把所属社会成员联系在一起的团体习俗。其中,共同的语言符号是人们能够享有共同价值观、经验和习俗的关键因素。 3、文化的发展性 文化的发展性是指文化是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上,相当多的因素,诸如新技术的采用、经济发展、资源短缺、战争和人口变化等都会导致社会文化发生改变。 4、文化的习得性

饮食文化与全球化

大纲 对“饮食文化”简单介绍 中餐的全球化 西餐的全球化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原因 饮食文化全球化的原因 饮食全球化的利与弊 补充材料:宏观感受外来饮食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对“饮食文化”简单介绍 “饮食文化”一词,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最早出现在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大学课堂上。那时,它还是新奇生疏的,不仅对普通民众是如此,甚至对于一些社会科学的专长学者也很隔膜。人们普遍以为:饮食不就是吃饭吗?还有什么“文化”可谈?这与中国民本、民生思想一向淡薄的传统有关,饮食是活命之需,是本能,似乎最低级不过,在人们观念中,它与“文化”距离甚为遥远。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饮食也成为全球化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如今中国出现了许多异国料理,如法国料理、日本料理、泰国料理……使我们不仅能品尝到中国美食,还能有幸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而且,很多料理融合了中西做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如

此,人们的饮食习惯也逐渐融合。 中餐的全球化 中国的烹饪大师以精湛的技艺满足了国人的胃,同时也启蒙了外国人迟钝的味蕾,中国人靠食物征服了世界,毫不夸地说,地球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中餐的影子,也都有华人餐馆的容身之处,尤其在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欧洲的国家,更占有很大的比例,犹如美国快餐的扩速度,具有势不可挡的优势。其实早在13世纪,西方的传教土、布道者和冒险家就对中国的饮食产生了痴迷的兴趣,将其视为中国风情的一面。 到底哪种食品才算地道的中餐呢?在全球化的今天,讨论这个议题已无关紧要,高梁最早是由非洲培育出来的,玉米最早也是在16世纪早期由美洲引进的,其中最为西方人熟知的豆腐是由大豆制成,其实大豆也是在中国的周代时引进的,据说豆腐是由汉高祖邦的子安为炼长生不老仙丹时意外发明的,如果当时有诺贝尔饮食文化奖的话,理当授予他此项殊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