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文解字“情”

说文解字“情”

说文解字“情”

①本义,名词:痴心,美意。情爱情色情欲情场情敌情夫情妇情郎情侣情人情种情分

情感情怀情谊情义情意情歌情话情诗情书情杀情结情丝情网情缘情不自禁情投意合情窦初开催情发情春情色情热情温情无情

钟情谈情说爱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情伪相感。——《易· 系辞》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 滕文公上》情,性也。——《吕氏春秋· 上德》情者,性之质也。——《荀子· 正名》情者,阴之化也。——《白虎通· 情形》②名词:内心感受、心绪。情操’ 情调情理情趣情思情态情绪情味情面

情愿情随事迁/ 讲情求情

人情乡情合情合理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礼记· 礼运》

不戴其情。——《淮南子· 缪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孙子· 九地》缘物之情。——《吕氏春秋· 慎行论》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唯将旧

物表深情。——白居易《长恨歌》③名词:生活的实况。情急情节情景情境情况情势情形情由情状

情报情知/ 病情灾情军情

实情知情情,谓情实。——《周礼· 天官》俱以情告。——《世说新语· 自新》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 主道》今人主不掩其情。——《韩非子· 二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一个人暂时的不开心,那多半是为物所困,为琐事所扰,只待时过境迁,苦脸便能绽放笑容。但是,如果一个人总是不开心,那多半就是为情所惑了,日复一日,愁云密布,郁郁寡欢——女人最容易为情所困,因为女人更感性。情为何物?情,朋友之间有友情、恋人之间有爱情、家人之间有亲情、邻里父老有乡情.......多了,凡此种种。理论上讲,情为何物?情——便是大脑的思维反映,是人的一种相对稳

定的心理活动。人们因心理活动的趋向、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划分出许许多多不一样的“情”,但其根本只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思维状态——并且相对稳定——所谓愁者总愁,乐者常乐。“友情、爱情、亲情”(这里的“亲情”——是无血缘关系的亲情),是这样何演绎的。“友情”。友情来自于朋友,朋友可分:战友、学友、校友、室友等等,是因为人们在交往实践中,因为个性、因为学识、因为兴致、因为环境、也因为利益等等原因,在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表示友好、和谐、合作、互惠的情感关系。友情大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形成,也通常因外界条件的影响而消亡——所以是两个“月”字组成了一个“朋”字,也就是说,“朋友”关系只需要两个月的交往就能建立,同时,朋友关系也可以在两个月里消亡。所以,朋友应当属于一种相对稳定却又可长可短(可按“月”计算)的关系,所谓“有了新朋友忘记老朋友”,“人走茶凉”等等,因为朋友关系的维系更多的是依附于客观条件——退伍了

战友情就会淡,离校了同学情就会淡,结婚成家了“哥们”“姐们”情就会淡——若干年后朋友对面不相识,甚者连名字都忘了也很正常啊。所以友情是流动的,是变换着的,朋友的住址、电话是需要用一个专门的本子来记录的,因为时间一久就容易忘记。所以友情的续续断断多半是受制于客观存在,友情通常脆弱,朋友易结也易散。

“爱情”。“爱情”是什么?世俗说是“占有”,是一方对另一

方的专制和绝对拥有。“爱”就成了被扭曲后再物化了的“私有财产”,所以很多人会理直气壮地高呼“爱情是自私的”!不是吗——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时常看到一种“爱情现象”——因为他(她)被爱而被绝对占有、被严格监控、被紧紧束缚,于是就抱怨、就叛逆、就抗争。好了,冲破了、解放了、自由了,新的“爱”又来了,于是新一轮的占有、束缚、压抑、抱怨便又重新上演,或许,这就是钱钟书先生所指的“婚姻围城”现象吧——因为爱情的私有让渴望爱情的人们,迈开自己的双脚从一个围城走进另一个围城;让自己的头颅从一具枷锁中退出,又自觉钻进了另一具枷锁。其实我们真应该仔细解读那个繁体的“愛”字,爱的本来是由“心”加“友”组成,是多了个“心”的朋友——爱情起源于友情,又升华于友情——由客观条件的影响而深入至主观世界,由时空结交深入至心灵结交,这就是友情与爱情的最大区别。爱情是以至诚、至真、至善、至美搭建起来的情感平台,心与心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驰骋、为所欲为、放任不羁。真正的爱情没有束缚、不会压抑、无畏得失,更没有唯我的占有。所以,友情多顾忌(玩笑不能开过头),爱情多放任(随时撒娇任性);友情多热闹(呼朋唤友不亦乐乎),爱情多静谧(花前月下耳鬓厮磨);友情多受动(不期而遇),爱情多主动(朝思暮想);友情多用时间相交,爱情多用心灵相交;友情多保持距离,爱情多亲密无间;友情会反目成仇,爱情会藕断丝连;友情

附于投足之间,爱情深植内心深处........显然——真爱是给予而非占有,是包容而非计较,是放纵而非束缚,否则便不是;真爱是因为给予而远离委屈,因为包容而没有责备,是因为放纵而不计得失,否则便不是。爱情的慢慢开始便是友情的慢慢消退,有了一半的爱情,友情就被置换了一半,此长彼削。“亲情”——这里我说的只是除血缘之外——由爱情滋生的另一种情感,或者说是成为夫妻之后而演绎出的一种特殊情感。通常有人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我赞同。在我理解,结婚的前夜是爱情的高峰,爱着的双方一旦结婚,就逐渐成了一家人——爱情随“一家人”的建立而从峰顶慢慢滑落——结婚时间越长久,爱情的滋味就会越清淡,因为这时爱情已逐渐被亲情替代置换,礼服换成了睡服,夫妻双方相吸相融,彼此没有了距离,也没有了掩饰,逐步合而为一,逐步变得骨肉难离——他(她)会为你深夜不回家而牵肠挂肚——因为你是他(她)身体的一部分,失去了身体会残缺,会带来撕心裂肺的痛。到了暮年,这时的爱情可说是已经基本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亲情——“年轻夫妻老来伴”——能准确地感知你的头疼脑热,能准确地感知你的喜怒哀乐——彼此的“误解”离他们很远很远。这就是因为爱情演变为了完完全全的亲情,这就是因为两人融合为不能切分的一人——夫妻双方成了各自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互为依存,形影相随。朋友们,我们通常所说的“金婚”、“银婚”、

“玛瑙婚”、“钻石婚”等等,这不是婚姻经历的荣誉,而是婚姻紧密程度的物语——因为结合的时间越长,密度就越高——借助于材质来说明“一体化”的程度。懂了吗——爱情,唯有那些没有走在一起的男女才能完整地拥有。

读《说文解字注》札记

读《说文解字注》札记 陆宗达先生在《说文解字通论》中谈到:《说文解字》解释字义、字形,不仅在本篆的说解里加以说明,有时在另一个篆文的说解里也涉及到该篆文,往往对该篆文的形体和字义作出不同的说解。我们称这种解释为“旁见的说解”。在初次阅读《说文解字注》的过程中,粗略发现,尤其是字义的解释,有时运用的是训释字的本义,有时却运用的是引申义,例如: 一 《说文解字》:羴羊臭也,从三羊。段注:臭者,气之通于鼻者也,羊多则气羴。故从三羊。 《说文解字》: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自。段注:走臭,犹言逐气。犬能行路踪迹前犬之所至,于其气知之也。故其字从犬自。自者,鼻也。引伸假借为凡气息芳臭之称。 《说文解字》:荤臭菜也。段注:谓有气之菜也。 齅以鼻就臭也,从鼻臭,臭亦声,读若兽牲之兽。 胜,犬膏臭也。 臊,豕膏臭也。 按: 《说文解字》: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自。这里许慎是从造意的角度进行训释,解释的是字形,“臭”由“自”和“犬”构成,因而依据字形,认为“犬”的嗅觉灵敏,因而可以根据感知气味寻觅踪迹。 段注:走臭,犹言逐气。犬能行路踪迹前犬之所至,于其气知之也。故其字从犬自。自者,鼻也。引申假借为凡气息芳臭之称。段玉裁从意义的角度进行训释的说明,犬能凭借嗅觉器官——鼻子进行气味的感知,气味不乏有如花般的芳香和如污物般的恶臭,因而,段玉裁认为“臭”本是“气味”之意,“走臭”犹言“逐气”。并且,可以引申假借为各种气味的总称。 摘选《说文解字》中五条关于用“臭”作为训释字的用例。 (1)羴羊臭也。羊臭,就是羊的气味。段注中也说得很明白:臭者,气之通于鼻者也,羊多则气羴。“臭”是通过鼻子感知的气味,羊聚集的多了,自然羊的那种独特的气味也就浓烈起来,这就是“羴”。

说文解字注汇总

yǎn,yàn 形体演变: 异体字: 许慎《说文》:(上古,2007,p639) 匿也。从匸妟聲。於蹇切 段注:(上古,1981,p635) 匽:匿也。匽之言隱也。周禮宮人。爲之井匽。鄭司農云。匽、路廁(cì)也。後鄭云。匽豬謂下之池畜水而流之者。按二說皆謂隱蔽之地也。从匸xi。妟聲。於蹇切。十四部。 1.“周禮宮人。爲之井匽。” 《周禮·宮人》為其井匽,除其不①蠲(juān),去其惡臭。井,漏井,所以受水②潦(lǎo)。蠲猶絜也。③詩云:“吉蠲為饎。”鄭司農云:匽,路④廁(cì)也。玄謂匽⑤豬,謂霤下之池,受畜水而流之者。(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阮元校刻,中華,2009,p1454) (1)蠲(juān):馬蠲也。馬蠲也。从虫、目,益聲。纽,象形。《明堂月令》曰:“腐艸爲蠲”。古玄切。許慎《說文》(上古,2007,p668)

蠲:馬蠲也。馬蠲亦名馬蚿。亦名馬蚈。亦名馬蠸。見呂覽仲夏紀、淮南時則訓高注。而爾雅釋蟲蛝(xián)、馬?。郭注。馬蠲蚐。俗呼馬 zhu)。方言曰。馬蚿大者謂之馬蚰。蚰同字也。莊子謂之蚿。多足蟲也。今巫山夔州人謂之艸鞵絆。亦曰百足蟲。茅茨陳朽則多生之。故淮南、呂覽皆曰腐艸化爲蚈。高注曰。蚈讀如蹊徑之蹊是也。其注淮南云。一曰熒火。乃備異說。鄭注戴記腐艸爲熒曰。熒、飛蟲、熒火也。葢非古文古說。从虫。象形。不云从蜀者。物非蜀類。又書無蜀部也。益聲。益聲在十六部。故蠲之古音如圭。韓詩。吉圭爲饎。毛詩作吉蠲。蠲乃圭之叚借字也。唐詩。水搖文蠲動。亦尙讀如桂。音轉乃讀古懸切。朙堂月令曰。腐艸爲蠲。許所據者古文古說。段玉裁《說文解字註》(上古,1981,p665) (2)潦(lǎo):雨水大皃。从水尞聲。盧皓切。許慎《說文》(版本頁碼)潦::雨水也。各本作雨水大皃。今依詩采蘋正義、文選陸機贈顧彥先詩注、衆經音義卷一訂。曲禮釋文亦曰。雨水謂之潦。雨水、謂雨下之水也。左傳曰。水潦將降。召南。于彼行潦。傳曰。行潦、流潦也。按傳以流釋行。服注左傳乃云道路之水。趙注孟子乃云道旁流潦。以道釋行、似非。潦水流而聚焉。故曰行潦。不必在道旁也。段玉裁《說文解字註》(上古,1981,p557) (3)《诗.小雅.天保》:吉蠲為饎(xī),是用孝享。吉,善蠲絜也;饎,酒食也;享,獻也。箋云:謂將祭祀也。蠲,古玄反,舊音堅。饎,尺志反。享,許丈反。(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阮元校刻,中華,2009,p880) (4)廁cì:清也。从广則聲。初吏切。許慎《說文》(版本頁碼) 廁:淸也。淸圊(qīng)古今字。釋名曰。廁言人雜廁在上非一也。或曰溷(hùn)【混、渾】言溷濁也。或曰圊言至穢之處。宜常修治使潔淸也。按凡云雜廁者、猶云溷雜。急就篇、說文敘皆曰分別部居不雜廁是也。古多假廁爲側。如史記張釋之傳北臨廁、漢書汲黯傳上踞廁視之是也。从广。則聲。初吏切。一部。段玉裁《說文解字註》(上古,1981,p444) (5)①豬:豕而三毛叢居者。从豕者聲。陟魚切。許慎《说文解字》 ②豬:豕而三毛叢凥者。凥舊作居。今正。三毛叢凥、謂一孔生三毛也。說見蘇

说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第一篇上 惟初大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 化成萬物。漢書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凡一 之屬皆从一。一之形。於六書爲指事。凡云凡某之 屬皆从某者、自序所謂分別部居、不相襍廁也。爾雅、方言所以 發明轉注假借。倉頡、訓纂、熹及凡將、急就、元尚、飛龍、 聖皇諸篇。僅以四言七言成文。皆不言字形原委。以字形爲書。 俾學者因形以考音與義。實始於許。功莫大焉。於悉切。古音第 十二部。○凡注言一部、二部、以至十七部者。謂古韵也。玉裁作 六書音均表。識古韵凡十七部。自倉頡造字時至唐虞三代秦漢、 以及許叔重造說文曰某聲、曰讀若某者。皆條理合一不紊。故旣 用徐鉉切音矣。而又某字志之曰古音第幾部。又恐學者未見六書 音均之書。不知其所謂。乃於說文十五篇之後。附六書音均表五 篇。俾形聲相表裏。因耑推究。於古形、古音、古義可互求焉。

計切。古音第十六部。 古文帝。古文諸丄字皆从一。篆文皆从 。 古文上字。古文从一。小篆从古文上者。古今體異。必云 古上字者。明非 字也。徐鍇 曰。古文上兩畫、上短下長。一二之二、則兩畫齊等。?俗本?下有言。非也。言从?。舉?可以包言。示辰龍童 音?皆从古文上。古文示作?。古文禮作?。古文辰作?。此古文从一、小篆从 之證。然則古文以一爲二。六書之假借也。 旁溥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曰。?魄四塞。張揖曰。?、 衍也。廣雅曰。?、大也。按?讀如 。與溥雙聲。後人訓側。其義偏矣。从 。闕。 闕謂从?之說未聞也。李陽冰曰。?象?達之形也。按自序 云。其於所不知。葢闕如也。凡言闕者。或謂形、或謂音、 或謂義。分別讀之。方聲。凡徐氏鉉鍇 本不同、各 从其長者。如此處鍇作方聲闕。闕字在方聲下。於未聞从? 之說不瞭。故不从之是也。後不悉注。步光切。十部。 古文?。以許說推之。亦小篆从二、古文从一也。 亦古文?。李斯改一爲二。則爲小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