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规划收费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75.00 KB
- 文档页数:39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深圳市人民政府目录第1章总则 1 第2章用地分类与使用 22.1 城市用地分类 22.2 土地混合使用 6 第3章用地规划与布局 103.1 基本准则 103.2 居住用地布局 103.3 工业用地布局 113.4 物流仓储用地布局 123.5 绿地与广场用地布局 13 第4章密度分区与容积率154.1 城市密度分区 154.2 地块容积率 15 第5章公共设施185.1 分级分类标准 185.2 布局准则 185.3 市级和区级公共设施 185.4 社区级公共设施 195.5 公共设施混合设置 20 第6章交通设施 276.1 公共交通 276.2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316.3 道路交通 346.4 机动车停车场(库) 366.5 公共加油(气)站、充电站 39 第7章市政设施417.1 给水工程 417.2 排水工程 457.3 电力工程 497.4 通信工程 547.5 燃气工程 587.6 本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637.7 环境卫生 647.8 管线综合 70 第8章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738.1 城市总体风貌 738.2 城市景观分区 738.3 街区控制 748.4 地块与建筑控制 78 第9章城市地下空间利用849.1 基本准则 849.2 地下空间功能与设施 859.3 地下空间附属设施 87 第10章自然保育、文保和防灾 8810.1 自然保育 8810.2 文化遗产保护 9210.3 城市综合防灾和减灾 96附录A 用词说明附录B 名词解释附录C 图表索引第1章总则1.0.1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 本标准与准则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目标,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主要方向,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的导向作用。
2018城市规划设计最新收费标准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文件2017——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一、城市总体规划注:1、本计费中的城市分类,按照城市规划法所划定的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标准区分,不含乡镇规划;2、表中人口规模以规划末期人口为准;3、城市总体规划按规划人口规模分档,并按实际规划用地面积计算规划费;4、本计费不含单独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5、单独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按总体规划设计费的50%计费;6、城市总体规划计费基价为35万元;7、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中,如需要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应单独计费;计费为:超大城市70万元/每个,特大城市50万元/每个原标准30,大城市35万元/每个原标准20,中等城市25万元/每个原标准15,小城市15万元/每个原标准10;单独编制的专题研究应单独计费.;8、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工作量划分比例为:现状调研阶段30%,方案阶段40%,成果制作阶段30%;9、总体规划调研和考察费用由双方商定;委托单位组织的,费用由委托单位承担;规划设计单位自行组织的,费用由规划设计单位自行解决;二、城镇群规划三、城乡统筹规划四、分区规划注:1、本计费中的城市分类,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发201451号所规定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标准区分;2、本计费单价中参照的用地面积是指建设用地面积;3、分区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50万元;4、编制分区规划,各阶段工作量划分比例为:现状调研阶段30%,初步成果阶段20%,纲要成果阶段40%,最终成果阶段10%;5、新区总体规划、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某些特定地区的总体规划等,建议纳入参照分区规划的收费标准进行计费;五、详细规划1、控制性详细规划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注:1、表中计费单价不含分图则;如增加分图则,计费单价分别增加500元/公顷;2、如增加建筑形体方案示意,则计费单价分别增加2000元/公顷;3、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30万元;4、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各阶段工作量划分比例:1建成区:现状调研阶段30%,方案阶段40%,成果制作阶段30%;如果增加分图则,工作量划分比例为:现状调研阶段30%,方案阶段45%,成果制作阶段40%;2新区:现状调研阶段15%,方案阶段55%,成果制作阶段30%;如果增加分图则,工作量划分比例为:现状调研阶段15%,方案阶段45%,成果制作阶段40%;5、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评估按总计费的30%计取;2、修建性详细规划1居住区注:1、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10万元;2、建筑单体为选型方案;如做建筑单体方案设计,则建筑方案费用另计;3、委托单位如果要求制作效果图、模型等,则费用另计;4、规划总平面方案每增加一个,委托方应增加30%的规划费用;5、委托单位如果需要进行修建性总平面设计,则增加50%的规划费用; 2城市一般地段注:1、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12万元;2、建筑单体为选型方案;如做建筑单体方案设计,则建筑方案费用另计;3、委托单位如果要求制作效果图、模型等,则费用另计;4、委托单位如果需要进行修建性总平面设计,则增加50%的规划费用;5、需要编制竖向规划内容,计费则乘以1.3的系数;6、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日照分析等规划,按相关专业规划另行收费; 3城市重点地段、大型公建及周围地段注:1、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15万元;2、建筑单体为选型方案;如做建筑单体方案设计,则建筑方案费用另计;3、委托单位如果要求制作效果图、模型等,则费用另计;4、委托单位如果需要进行修建性总平面设计,则增加50%的规划费用;5、需要编制竖向规划内容,计费则乘以1.3的系数;6、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日照分析等规划,按相关专业规划另行收费;4公园、游乐场及其它公园规划注:1、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5万元;2、委托单位如果要求制作效果图、模型等,则费用另计;六、风景区规划1、风景区规划大纲注:1、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15万元;2、本计费为单独编制风景区规划大纲计费;2、风景区总体规划注:1、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15万元;2、风景区总体规划计费已包括风景区规划大纲的工作量;3、风景区总体规划的面积,应按实际规划用地面积计算;水面应按实际规划利用范围计算;3、风景区详细规划注: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15万元;七、城市近期建设规划1、单独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计费按城市总体规划计费40%计取;如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时编制,则按城市总体规划的30%计取;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费用小于20万时,则按20万计费;八、城镇体系规划注:1、表中人口规模以规划期末区域总人口为准;2、都市圈、城镇群等类似规划,参照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度和计费意见进行;3、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中,如果需要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应单独计费;计费为:省域和区域为30万元/每个,特大城市25万元/每个、大城市20万元/每个、中等城市15万元/每个、小城市10万元/每个;4、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20万元;九、环境景观规划1、环境景观规划指居住小区、城市街景景观、校园规划等城市各类景观专项规划;2、环境景观规划按相应项目类别规划计费的30%-40%收取规划设计费;3、景观规划设计详细规划,按公园、游乐场及其它园林详细规划计费单价执行;4、景观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8万元;十、城市设计1、单独编制城市设计,其计费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阶段按其规划设计计费的40%-50%收取;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按其规划设计计费的50%-80%收取;2、不同规划阶段基础上增加城市设计内容,应在相应阶段的规划设计计费的基础上,增加30%-50%的规划设计费;十一、小城镇总体规划指县城以下的建制镇1、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时,应同时编制镇域村镇体系规划;2、计费按规划建设用地4万元/平方千米计取;3、本计费含镇区总体规划和镇域村镇体系规划;4、规划设计计费按规划期末的实际规划建成区用地面积计算;5、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15万元;6、如果进行专题研究,应单独计费,计费为5万元/每个;十二、收费调整一、参照本收费标准计算规划设计费时,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根据项目性质国内政府项目、外资或中外合资建设项目等、难易程度、地区差异、特殊要求等情况,乘以0.8-1.5的系数;二、本收费标准所提出的各项计费基于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规定对规划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而制定,如果委托方要求增加或减少内容、深度,计费应相应增减;三、规划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及地形图含电子文件,应由委托方提供;如需要由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工作;委托方应支付相应费用;四、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向委托方提供初步方案含论证材料15套;规划文本6套;彩色图纸一套;如委托方要求增加份数,则应另行支付成本费;五、规划文本电子文件及版权归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有;如委托方要求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电子文件或版权,应支付相应费用;六、委托方应按进度分期支付规划设计费;具体期限合同双方协商而定;七、本收费标准由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21•【字号】深府[2012]1号•【施行日期】2012.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深府〔2012〕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一日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本市城市更新活动,建立规范、有序的城市更新长效机制,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市查违和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涉及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市规划国土部门是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协调、监督全市城市更新工作。
第三条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含新区管委会,下同)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办法》及本细则规定履行城市更新管理相关职责。
第四条主管部门、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城市更新政策的宣传,加强引导。
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当积极维护城市更新活动的正常秩序。
第五条城市更新项目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六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通过构建融资平台、提供贷款、建立担保机制等方式对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
第七条城市更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按照集约用地、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原则,推广使用经国家、省、市相关部门认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建筑废弃物绿色再生产品。
鼓励城市更新项目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第八条主管部门和区政府应当建立城市更新工作投诉处理制度,对受理的投诉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本市城市更新活动,建立规范、有序的城市更新长效机制,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市查违和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涉及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市规划国土部门是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协调、监督全市城市更新工作。
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依据《办法》及本细则规定在辖区范围内履行城市更新管理相关职责。
第三条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含新区管委会,下同)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办法》及本细则规定履行城市更新管理相关职责。
第四条主管部门、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城市更新政策的宣传,加强引导。
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当积极维护城市更新活动的正常秩序。
第五条城市更新项目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六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通过构建融资平台、提供贷款、建立担保机制等方式对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
第七条城市更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按照集约用地、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原则,推广使用经国家、省、市相关部门认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建筑废弃物绿色再生产品。
鼓励城市更新项目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第八条主管部门和区政府应当建立城市更新工作投诉处理制度,对受理的投诉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九条市、区规划土地监察工作机构应当加大工作力度,严厉查处城市更新单元范围内新出现的违法建设行为。
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部门应当加快开展城市更新单元范围内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工作。
第二章城市更新规划与计划第十条主管部门依据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组织编制全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指导全市范围内的城市更新单元划定、城市更新计划制定和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
目录1 总则 1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3 居住用地154 公共设施215 工业用地306 仓储用地327 城市绿地34 第二部分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378 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379 居住建筑控制要求3910 非居住建筑控制要求4111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43 第三部分道路交通与市政工程设施4612 交通设施4613 给水工程5214 排水工程5515 电力工程5916 通信工程6317 燃气工程66 第四部分其它设施6918 环境卫生6919 城市综合防灾和减灾72附录A 名词解释79 附录B 本标准用词说明831 总则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 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 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2.1 城市用地分类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它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2021年)正文:----------------------------------------------------------------------------------------------------------------------------------------------------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1998年5月15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3月22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9年10月31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等四十五项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1年10月30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规划委员会第三章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第四章法定图则第五章城市设计第六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七章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和环境的保护,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深圳市行政区为深圳市城市规划区。
在本市行政区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规划应当依法制定,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更改或者废止。
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应当符合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确定的基础设施项目,应当纳入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体现社会公平原则。
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遵循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则。
第五条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是城市规划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关于印发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深府〔〕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一日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本市城市更新活动,建立规范、有序的城市更新长效机制,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市查违和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涉及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市规划国土部门是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协调、监督全市城市更新工作。
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依据《办法》及本细则规定在辖区范围内履行城市更新管理相关职责。
第三条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含新区管委会,下同)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办法》及本细则规定履行城市更新管理相关职责。
第四条主管部门、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城市更新政策的宣传,加强引导。
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当积极维护城市更新活动的正常秩序。
第五条城市更新项目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六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经过构建融资平台、提供贷款、建立担保机制等方式对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
第七条城市更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按照集约用地、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原则,推广使用经国家、省、市相关部门认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建筑废弃物绿色再生产品。
鼓励城市更新项目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第八条主管部门和区政府应当建立城市更新工作投诉处理制度,对受理的投诉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九条市、区规划土地监察工作机构应当加大工作力度,严厉查处城市更新单元范围内新出现的违法建设行为。
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部门应当加快开展城市更新单元范围内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工作。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7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7版是基于深圳市城市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规划文件,旨在规范城市建设和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7版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对深圳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
一、总体要求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7版在总体要求上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目标。
这一目标要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人的需求和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二、用地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7版对用地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
其中包括合理布局土地资源,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增加土地的多功能利用等方面。
这些规定旨在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三、建筑规划建筑规划是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7版中的重要内容。
标准与准则要求建筑设计和施工符合国家建筑法规,注重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还对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提出了具体要求,以营造城市的整体美观和城市形象。
四、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7版在交通规划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目标。
其中包括发展公共交通,提升交通网络覆盖率,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等。
这些规定旨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市民的出行便捷性。
五、生态环境保护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7版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要求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保留和修复自然生态要素,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还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六、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深圳市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也特别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要求保护城市内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传承深圳的历史文化,并融入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当中。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1总则1。
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
2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
4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
0.5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第一部分城市用地2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2。
1城市用地分类2.1.1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
2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它相关因素。
2。
1.3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2。
1。
4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2。
1。
5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
1。
6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2。
2城市建设用地标准2。
2。
1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政府社团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十大类用地,不包括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
全市城市建设用地的人均指标应控制在105~120平方米。
2。
2.2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各类主要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和人均单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制定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根据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科学地确定城市的总体布局、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规模,以及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区、分级、分区等基本要素的规划。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制定,将直接影响到深圳市未来的城市形态、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首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
深圳地处南中国海沿岸,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资源丰富。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绿地和公园,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要合理规划水系和水资源利用,确保城市供水、排水和防洪安全。
另外,在城市规划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条件,避免在地质灾害隐患区规划建设,确保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划应当紧密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商业中心、交通枢纽等功能区,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同时,城市规划还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结构,规划合理的居住区、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再次,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合理规划道路网、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另外,城市规划还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最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历史悠久,但也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制定对于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实现城市的宜居、宜业和宜游。
首先,深圳市的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
深圳地处亚热带地区,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
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湿地和水系,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品质,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其次,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人文环境因素。
深圳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
样化的人文景观,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注重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规划建设文化设施和公共艺术品,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另外,城市规划也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因素。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划应当充分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和商业中心,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最后,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
民对于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城市规划应当注重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建设更多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活品质。
总之,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实现城市的宜居、宜业和宜游。
只有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才能为深圳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坚实的基础。
1、总则1.0.1 《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市政府制定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作为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
”1997年,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布了《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SZB01-97)(以下简称《标准与准则》(97版)),用以指导全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对于城市合理有序地进行开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和新的发展目标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条件下,深圳市自2002年开始,对1997年以来执行的标准与准则开展了从结构体系到具体内容上的全面修订工作,修订工作主要针对以下形势的变化而进行:(1)深圳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的各类设施条件;(2)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出了更高要求;(3)城市发展空间的战略性转移和特区外快速城市化,要求尽快消除目前存在的特区内、外“二元”结构现象;(4)深圳市教育、文化、卫生及民政等职能部门推行的一系列行业改革,要求城市规划工作与之相协调;(5)近年来国家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等技术规范进行了修订,需要与之保持一致。
《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城市规划和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遵循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则。
”遵循《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所确定的上述原则,针对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的变化,完成本标准与准则的修订工作。
1.0.2 本标准与准则是依据国家、广东省相关规范及标准并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既注意保持与国家强制性规范标准的协调一致,又充分考虑深圳市场经济相对超前发展等特点,强调现实可行性,并通过征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与其它行业规范和标准相协调;另外,在编制中还参考借鉴了美国、日本、香港及台湾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同类技术标准,以求尽可能与国际通行标准和准则接轨。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第2、3、5、10.3章节(征求意见稿2011.07.22)深圳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七月目录修订说明 2 第2章用地分类与使用 32.1 城市用地分类 32.2 建设用地标准82.3 土地混合使用 9 第3章用地规划与布局 153.1 居住用地 153.2 工业用地 173.3 仓储用地 183.4 城市绿地 19 第5章公共设施235.1 分级分类标准 235.2 布局准则 235.3 市级和区级公共设施 245.4 社区级公共设施 245.5 公共设施混合设置指引 25 第10章其他 3210.1 自然保育 -10.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10.3 城市综合防灾和减灾 32第2章用地分类与使用2.1 城市用地分类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它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和中类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9大类、39中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适建范围、量化控制等土地混合使用要求应符合“2.3土地混合使用”。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2.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6的规定。
表2.1.6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2.2 建设用地标准2.2.1 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政府社团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地广场八大类用地,不包括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
全市城市建设用地的人均指标应控制在75~95平方米。
2.2.2 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主要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和人均单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2.2.3 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用地汇总表宜采用表2.2.3的格式。
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关于深圳经济特区2002年度公告市场地价标准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公布日期】2002.07.03•【字号】•【施行日期】2002.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民法商法总类正文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关于深圳经济特区2002年度公告市场地价标准的通告(2002年7月3日)深圳经济特区公告市场地价是指在划定土地均质地域,分土地用途为商业、办公、住宅、工业等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状况为城市现状或规划条件,对应的使用年期为各用途土地的法定最高出让年期(商业40年、办公50年、住宅70年、工业50年),设定土地开发程度为城市土地出让平均开发程度条件即熟地状况下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深圳经济特区公告市场地价自1997年7月1日公布实施以来,根据房地产市场情况和城市规划建设条件的变化,我局及时组织作出相应的更新调整,已经先后6次公布实施了更新后的公告市场地价标准。
我局现已完成最新一次公告市场地价更新调整,现以分区分用途地价图形式予以通告。
一、本次通告地价图包括《南山区商业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南山区办公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南山区住宅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南山区工业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福田区商业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福田区办公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福田区住宅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福田区工业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罗湖区商业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罗湖区办公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罗湖区住宅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罗湖区工业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盐田区商业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盐田区办公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盐田区住宅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和《盐田区工业用地公告市场地价图》。
二、本次通告的地价图中地价数据为该数据左下角点的地价水平,单位为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以人民币计价。
三、本次通告地价标准有效期限为2002年7月1日起至2003年6月30日,期限内标准有调整的将另行通告,并以最新通告标准为准。
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编制内容、深度与收费标准暂行办法(报批稿)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二000年十月目录一、总说明 (2)第一章背景 (2)第二章依据和原则 (3)第三章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体系(层次、项目和任务) (4)二、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收费标准 (7)说明 (7)第一章城市交通整体研究 (9)第二章停车需求及对策研究 (11)第三章轨道交通长期规划—策略性交通设施规划研究之一 (12)第四章干线道路网规划—策略性交通设施规划研究之二 (13)第五章道路公共交通规划—策略性交通设施规划研究之三 (14)第六章客运枢纽发展长期规划 (15)第七章货运枢纽发展长期规划 (16)第八章次区域或分区道路交通规划 (17)第九章片区交通规划 (17)第十章交通影响分析 (19)第十一章居民出行调查 (20)三、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21)说明 (21)第一章枢纽交通概念设计 (23)第二章干线道路概念设计 (24)第三章轨道线路场站详细规划及场站周边地区交通与土地发展大纲规划 (26)第四章区域交通综合改善研究 (28)第五章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综合设计 (30)附件1 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收费标准说明 (31)(一)收费标准形式 (32)(二)交通规划研究一:政策、长期策略与枢纽收费说明 (33)(三)交通规划研究二:分区、片区交通规划与单体交通影响分析收费标准说明 (34)(四)交通规划设计一:详细规划与概念性设计收费标准说明 (36)(五)交通规划设计二:改善研究与综合设计收费标准说明 (38)一、总说明第一章背景1. 目前,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1993,以下简称“规划收费标准”)文件中,交通规划设计的项目,只有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规划、城市道路主要交叉口规划3项,而且对规划内容、深度未作明确规定,已远远满足不了大城市的城市与交通建设对交通规划设计研究的要求。
2. 1995年建设部有关部门组织制订了《交通规划收费标准(建议稿)》(以下简称“建议稿”),但由于新的收费标准出台要经过很长的编审过程,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正式颁布。
3. 同时,近几年来我市及国内许多大城市在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内容、深度及收费标准方面作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都深感缺乏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对交通规划乃至城市规划事业影响甚大。
4. 深圳市作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大城市,是我国最早利用定量技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并获建设部科技一等奖的城市。
特别是近几年,根据城市发展与交通建设的需要,在交通规划设计编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到目前已基本实践了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项目体系,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展开广泛的国际合作、引进境外先进的交通规划编制要求与技术方法等,并于1996年起着手编制《城市交通规划收费标准》。
5. 四年来,根据深圳已有的相当的实践,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在“建议稿”基础上形成我市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内容与深度要求及相应的收费标准,不仅十分迫切而且时机已经成熟。
6. 为了适应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和促进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市规划国土局经研究决定制订《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内容、深度要求及收费标准暂行办法》,供局内部使用。
第二章依据和原则1.制订主要依据:1)《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建设部,1993年价费字168号,以下简称“规划收费标准”)。
2)《交通规划收费标准(建议稿)》(建设部交通中心)(附后)。
3)深圳市及兄弟城市交通规划设计项目技术要求及收费标准。
4)香港有关项目报告、技术要求及收费标准。
5)有关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6)《市政工程收费标准》(建设部,1992,以下简称“市政收费标准”)。
2.制订准则:1)规划内容、深度与收费标准相统一;2)与已有的、相关的项目和收费标准具有可比性;3)与深圳的经济水平相适应。
3.本办法在国家主管部门未颁布正式标准前每5年修订一次。
第三章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体系(层次、项目和任务)1.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产生活活动所必需的一种基本功能。
一个城市需要有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来确保城市活动的效率以及市民生活的质量。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整个过程,并形成相应的层次和项目类别体系。
2.城市交通规划体系大致可作如下的划分。
从大的方面可以分成规划研究和规划设计二个层次。
其中规划研究层次又可以分成政策(与计划及标准准则)、长期策略、枢纽规划次区域(或分区),规划、片区规划及单体影响分析等六个子层次;设计层次又可以分成详细规划与概念设计(概念性方案设计)和改善研究与综合设计二个子层次。
在层次划分基础上,可进一步分各种项目类别。
具体见表1。
3.各层次的项目类别、任务、对应相关规划设计,以及项目的委托周期等也汇总于表1。
表1、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各层次、项目类别、任务汇总表(规划研究部分)续表1、城市交通规划各层次、项目类别、任务汇总表(规划设计部分)二、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收费标准说明(一)城市交通规划研究的收费标准相应于不同的规划层次、任务、内容而分为两类。
(二)第一类是政策、长期策略及枢纽规划等方面的项目,这些项目任务范围宽、工作量大,较难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确定收费标准。
已有的收费标准对类似项目收费未予明确,如“规划收费标准”对大城市总体规划采用面议的方法确定收费。
本办法通过横向的对比直接确定收费标准。
本类收费标准为2000年价格,距现价时间长的项目,应计算人工标准增长系数。
(三)收入本办法的第一类项目包括城市交通整体研究、停车需求及对策研究、轨道交通长期规划、干线道路网长期规划、道路公共交通长期规划、客运枢纽整体规划、货运枢纽整体规划等七种,见第一至七章。
(四)第二类是次区域(分区)规划、片区规划及单体影响分析等方面的项目,这些项目的收费标准,参照“规划收费标准”及“建议稿”制订,收费按单位规划面积或建筑面积直接生产人员所需的工日来计算。
工日收费标准按特区工日收费标准计取,并随工日标准调整而调整。
(五)收入本办法的第二类项目包括次区域或分区交通规划、片区交通规划及交通影响分析等三种,见第八至十章。
(六)对于一些专项交通调查研究,如居民出行调查、特定交通调查、项目调研,交通信息系统、交通仿真系统、ITS系统的开发研究等项目,其任务、内容及成果要求根据需要确定,其收费标准根据实际工作量情况参照本办法商定。
本办法同时收入已明确收费标准的居民出行调查一个项目,见第十一章。
(七)执行本标准,其各项规划研究任务、内容和成果要求按本办法各章的规定执行,如果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内容、深度,其收费标准作相应增减。
(八)规划研究所需的大型、复杂基础资料,由委托方负责组织各有关单位提供或进行专项调查。
(九)对于情况特别复杂、技术难度高以及审查层次多的项目,可根据其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增加的情况,按定额乘以1.1~1.3系数。
(十)执行本标准需提供图纸及文件8套。
第一章城市交通整体研究───制定交通发展政策及交通设施发展建设计划、协调各种方式交通发展的综合性研究1.收费标准(1)在已进行或完成的轨道交通规划、干线道路网规划、道路公共交通规划、停车需求研究等专项规划研究基础上,取费人民币600-800万元。
(2)缺专项规划研究时,根据缺项情况增加收费。
(3)OD调查等大型调查费用另外计算。
(4)修订研究取费适当降低。
2.任务内容及成果要求(1)主要任务:建立综合交通模型;研究未来10年(重点是近五年)的策略性交通设施发展建设计划以及交通发展政策,以确保城市交通体系可持续发展。
(2)内容要求:1)境界线、对外出入口、重要路段交通量与网络及重要交通设施调查;2)现状交通的说明与分析;3)综合交通问题识别;4)城市规划及社会经济数据收集或预测;5)建立综合交通模型,经综合测试后提出近、中、远期交通预测;6)交通发展政策的回顾、拟订和测试;7)干线道路、轨道交通等策略性交通设施规划的回顾与方案拟订;8)策略性交通设施方案的测试与综合评估;9)策略性交通设施发展建设计划和交通发展政策的建议;10)其他特定的重大项目的评估。
(3)成果组成:开题报告,主要阶段或内容的工作报告,最终报告。
其中包括1:40000~50000的干线道路、轨道交通及综合交通规划总图。
(4)参考资料:1)香港第一次整体交通研究,19692)香港第二次整体交通研究,19843)香港第二次整体交通研究修订,1989 4)香港第三次整体交通研究,19995)新加坡整体交通研究,19956)深圳市城市交通模拟系统研究,1996 7)深圳市综合交通与轨道交通规划,1999第二章停车需求及对策研究1. 收费标准:特区、龙岗区、宝安区三个次区域分别研究,每次区域调查统计费用80万元,分析研究费用180万元,合计260万元。
特区各组团、特区外各镇60万元。
2. 任务内容及成果要求(1) 主要任务:检讨现有各类停车设施的供应和使用情况,预测未来10年停车发展趋势,检讨和建议新的停车配建标准,以及研究停车发展政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基本保持动静态交通平衡。
(2) 内容要求:1)现状停车资料收集及整理;2)现状停车问题说明、分析及问题识别;3)建立预测未来停车位需求的模型;4)全面检讨“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停车配建标准;5)就各规划年度(包括现状)的停车供需进行评估,确定存在的问题;6)针对存在问题,拟出缓解问题的可行政策、措施,并对这些政策、措施加以评估。
(3) 成果组成:开题报告,主要阶段或内容的工作报告,最终报告。
(4) 参考资料:1)香港停车需求研究,19982)深圳市停车场规划,19953)深圳市深圳市停车场发展规划、政策及管理调研,1998第三章轨道交通长期规划—策略性交通设施规划研究之一1. 收费标准:600万元。
2. 任务内容及成果要求(1)主要任务:研究未来25~30年(甚至更为长期)的城市轨道网络总体构架;重点研究近中期(15年之内)轨道网络结构、布局、规模及发展计划;研究优先发展线路与土地开发策略的协调及其线路详细规划。
(2)内容要求1)以客运为主的交通现状调查及分析;2)现状交通问题识别;3)建立客运交通模型,提出近、中远期交通预测;4)长远轨道交通网络方案初拟及其与长远交通政策、土地利用布局规划的协调性分析;5)综合近中期方案,确定长远网络测试方案,进行方案的交通测试及总体经济评估,推荐轨道网络方案及线路形式;6)近中期轨道交通网络方案的拟定及其与交通政策、土地利用发展趋势的协调分析;7)综合测试评估近中期轨道网络,推荐发展次序;8)对优先发展的轨道线,进一步分析线路站点与土地开发策略的协调,确定场站位置,及换乘站的方案与预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