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试述我国现用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判断的方法。

22、试述我国现用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判断的方法。

22、试述我国现用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判断的方法。

22、试述我国现用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判断的方法。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手掌法和中国新九分法两种。深度判断以三度四分法为主。

(1)手掌法:以伤员自己的一侧五指并拢的手掌而积为1%。

(2)中国新九分法:将人体各部分别定为若干个9%的体表总面积。头颈1×9%,双上肢2×9%,躯干3×9%,双下肢5×9+l%。小儿因解剖特点头颈9+(12一年龄)%,双下肢5×9+1—(12—年龄)%。

(3)三度四分法是以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损害层次及程度、分为一度、浅二度、深二度和三度烧伤。

烧伤面积计算级九分法

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 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 (1)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 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

2.烧伤深度的估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 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 烧伤面积九分法 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诊断 不同程度的烧伤对人体影响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甚为重要。影响烧伤严重程度的因素很多,

如烧伤原因、烧伤部位、复合伤或复合中毒等。一般来说,烧伤面积和深度是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是进行烧伤治疗的重要依据。 1烧伤面积诊断 烧伤面积以相对于体表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60年代以前,我国均沿用国外的方法,如Wallace九分法。应用过程中发现与我国人体表面积不完全相符。60年代初,通过纸铸法实测了我国人体表面积,经统计学处理后,简化为公式,创建了适合我国人体体表面积的分类法:中国九分法。 中国九分法:根据实际测量结果,按解剖部位将人体以"九"为单位估计烧伤面积,即头颈一个"九",双上肢两个"九",躯干三个"九",双下肢(包括臀部)五个"九"再加"一"。为便于记忆,按自上而下,由远而近的顺序,将发部、面、颈;双手、双前臂、双上臂;臀部,双足、双小腿、双大腿;躯干;会阴的面积编成顺口溜:三三三,五六七,五七十三二十一,十三十三会阴一。儿童则因头部面积相对较大,双下肢相对较小,随年龄而变,以12岁作为年龄分界线,在计算面积时,相应加减年龄因素(表1,图1)。 12手掌法:不论年龄大小或性别差异,如将手掌五指并拢,单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这种计算方法,对于计算小面积烧伤很方便。如果伤员手的大小与检查者相似,可直接用检查者的手来估计。在估计大面积烧伤时,此法可与中国九分法结合应用更为方便。如双下肢皮肤均被烧伤,而躯干皮肤为散在烧伤时,可用中国九分法估计双下肢烧伤面积,用手掌法估计躯干的烧伤面积,然后相加。 表1九分法估计面积 部位成人面积儿童面积

烧烫伤的程度划分中英文

烧烫伤的程度划分 I 度烧烫伤(红斑性烧伤) :伤及皮肤表皮,表现为受伤处皮肤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无水泡 二、( 1)浅 II 度烧烫伤(水疱性烧伤) :伤及真皮乳头层,水疱较大,疱壁厚,基地潮湿,表现为受伤处皮肤 疼痛剧烈、感觉过敏,有水泡 ;水泡拨离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潮湿、水肿明显 ; 2 周愈合,不留瘢痕,可有色 素沉着。 ( 2).深II 度烧烫伤 :伤及真皮深层,创面水疱较小、疱壁厚,去皮后基地红白相间,可见网状血管栓塞。表现 为受伤皮肤痛觉较迟钝,可有或无水泡,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 ;拔毛时可感觉疼痛 ;3-4 周痊愈,留有瘢痕。 三、 III 度烧烫伤(焦痂性烧伤) :伤及皮肤全层,达肌肉或骨骼层,皮肤感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泡, 蜡白、焦黄或碳化 ;拔毛时无疼痛。严重的烧伤不仅损伤皮肤,还可深达肌肉、骨骼甚至引起全身变化如休克感 染等。愈合慢,愈合后疤痕增生。 ;3-7 天愈合,不留瘢痕。

Burn Classification Note: The list below shows 4 burn degrees. While most of the public does not recognize the 4 th degree, it is the correct term. The table below, with 3 degrees, is also correct. Both are acceptable. Determining burn depth is important. Things to consider are temperature, mechanism , duration of contact, blood flow to skin, and anatomic location. Epidermal depth varies with body surface, which can offer varying degrees of thermal protection. Older adults and young children also have thinner skin. First degree: Includes only the outer layer of skin, the epidermis Skin is usually red and very painful Equivalent to superficial sunburn without blisters Dry in appearance Healing occurs in 3-5 days, injured epithelium peels away from the healthy skin Hospitalization is for pain control and maybe fluid imbalance Second degree: Can be classified as partial or full thickness. Partial thickness Blisters can be present Involve the entire epidermis and upper layers of the dermis Wound will be pink, red in color, painful and wet appearing Wound will blanch when pressure is applied Should heal in several weeks (10-21 days) without grafting , scarring is usually minimal Full thickness Can be red or white in appearance, but will appear dry. Involve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ntire epidermis and most of the dermis Sensation can be present, but diminished Blanching is sluggish or absent Full thickness will most likely need excision & skin grafting to heal Third degree: All layers of the skin are destroyed Extends into the subcutaneous tissues Areas can appear, black or white and will be dry Can appear leathery in texture Will not blanch when pressure is applied No pain Fouth degree: Full thickness that extends into muscle and bone.

手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方法及愈合

手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方法及愈合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于冶,贾立平,肖贵喜,胡亮 【摘要】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采取不同手术方法修复创面,针对手部深Ⅱ度至Ⅳ度创面,筛选出相应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5例不同原因手部深度烧伤患者,采用皮片移植、带蒂皮瓣移植及复合皮移植等方法修复创面,术后随访6个月到5年,观察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从两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几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刃厚皮片移植优良率45.6%,刃厚皮片移植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爪形手”、瘢痕挛缩、关节畸形等。皮瓣移植优良率100%,术后功能较好,外观优良。中厚皮片移植、全厚皮片移植及复合皮移植效果接近,优良率为90%~94%。结论皮瓣移植是修复手部深度烧伤较好方法之一,中厚皮片移植、全厚皮片移植和复合皮移植,术后经过良好的康复锻炼,手部功能得到较好恢复,尽量避免使用刃厚皮片移植修复手部创面。 【关键词】手深度烧伤移植复合皮移植康复 Different Wound Repairs of Deep Burn of Hands and the Healings

Yu Ye, Jia Liping, Xiao Guixi, Hu Lia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Abstract Objective Objective To discuss different would repairs of deep burn of hands from IIo to IVo so as to select the best operation methods.Methods Skin graft, pedicle flap graft and composite skin graft were performed to repair the wounds on 85 cases with deep burn of hands caused by different reasons; follow-up after operation lasted from 6 months to 5 years to observe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s and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were made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thods.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razor skin graft was 45.6% but the graft led to claw hands of different degrees, scar contracture and joint malformation; the excellent rate of flap graft was 100% with good function recovery and nice appearance; medium-thickness skin graft,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 and composite skin graft showed out close 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s were from 90% to 94%.Conclusions Skin flap graft is a better wound repair for deep burn of hands; medium-thickness skin graft,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 and composite skin graft can make good function recovery of the hands with good post-operation rehabilitating exercises; razor skin graft should be avoided in wound repair of hands.

烧伤面积计算及评估(精制知识)

烧伤面积计算口诀 (1)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部位成人各部位面积(%)小儿各部位面积(%)头颈9×1=9(发部3面部3颈部3)9+(12-年龄) 双上肢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 臂7) 9×2 躯干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 1) 9×3 双下肢9×5+1=46(双臀5双大腿21 双小腿13双足7) 46-(12-年龄) 成人烧伤面积计算口诀: 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一;五,七,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解释:发、面、颈部均是3,双手、双前臂、双上臂是567,躯干前、躯干后、会阴部是13、13、1,双臀、双足、双小腿、双大腿是5、7、13、21。记忆时,一边念口诀,一边用双手触摸身体部位,很容易记,非常有用。 烧伤新九分法: 头颈面333(9%*1);手臂肱567(9%*2);躯干会阴27(9%*3);臀为5足为7;小腿大腿13,21(9%*5+1%) 烧伤患者补液 补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初期处理 1.Ⅰ°烧伤创面只需保持清洁和避免再损伤。 2.Ⅱ°以上,清创术和抗休克。 (二)补液方法 II0、III°烧伤的补液量的计算(2006-3-089)

第一个24小时内 第二个24小时内 每1%面积、公斤体重补液量(为额外丢失) 成 人 1.5ml 儿童 1.8ml 婴 儿 2.0ml 第一 个24小时 的1/2 晶体液:胶体液中、 重度 2:1 2:1 2:1 同左 特重 1:1 1:1 1:1 同左 基础需水量 2000ml 60-80ml/ kg 100ml/ kg 同左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成人)+基础需水量) (三)补液方法 1.前8小时输入总量的一半,以后16小时输入总量的另一半。面积大、症状重者需快速输注,但对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却应避免过快而引起心衰和肺水肿。第二个24小时输液总量除基础水分量不变外,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输注的半量。第3日静脉补液可减少或仅用口服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为目的。低渗糖不宜过快,重症病人补充碳酸氢钠。 2.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溶液,因可避免高氯血症和纠正部分酸中毒,其次可选用等渗盐水、5%葡萄糖盐水等。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如无条件可选用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暂时代替。全血因含红细胞,在烧伤后血浓缩时不适宜,但深度烧伤损害多量红细胞时则适用。 3.补液的监测 ①成人尿量以维持30~50ml/h为宜; ②心率<120次/分,收缩压为90mmHg,脉压20mmHg 以上;

烧伤的三度四分法

烧伤的分类及分度 烧伤是指由热力导致的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烧伤按烧伤深度及烧伤面积可以如下分类:一按烧伤深度分为: Ⅰ度(红斑)达表皮角质层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1周后脱屑痊愈,无瘢痕。 浅Ⅱ度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剧痛,感觉过敏,有水疱,基底部呈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胀1~2周愈合,无瘢痕,有色素沉着。 深Ⅱ度达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痛觉消失,有水疱,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潮湿3~4周愈合,可有瘢痕。 Ⅲ度(焦痂)达皮肤全层,甚至伤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痛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干后皮下静脉阻塞如树枝状2~4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除小面积外,一般均需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 按烧伤面积分为: 1.轻度烧伤:Ⅱ°以下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 2.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3.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4.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2)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和成人不同,如下所示: ①轻度烧伤:总面积在5%以下的Ⅱ度烧伤。 ②中度烧伤:总面积在5%~15%的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面积在5%以下的烧伤。 ③重度烧伤:总面积在15%~25%或Ⅲ度烧伤面积在5%~10%之间的烧伤。 ④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在25%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上者 烧伤的处理只要是做出了以上分类,治疗是明确的,由于烧伤容易发生感染和休克,因此,初期就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休克和感染的发生。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1、新九分法:头、颈、面各占3%共占9% 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 躯干(前13%后13%会阴 1%共占27% 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足7%共占46% 2、手掌法:伤员自己掌的面积,等于自己身体面积的1%计算。 3、小儿头大,肢体较大小,需用下列公式计算。 小儿的躯干和上肢所占体表面积的百分率与成人相同,头大下肢小,并随着年龄增大而改变,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头面颈部面积%= 9+(12 —年龄) 臀部及双下肢面积%= 46—(12—年龄) 试题2、成人双手占体表面积的 A. 3% B.5% C.7% D.9% E.12% 答案:B 3?6题共用题干 女性,35岁,体重50kg,双下肢及躯干烧伤,有水疱、较小,部分水疱破损, 创面基底红白相间。 试题3.该病人烧伤面积和深度诊断为 A.46%浅n 。 B.27%深n

C.73%深n D.72%深n 。 E.73%m 。 答案选C。烧伤面积双下肢+躯干=46+27=73%烧伤有水疱,较小,部分水疱破损,创面基底红白相间提示深2度(标准点击可见)试题4.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是 A.5 500ml B.7 500ml C.2 000ml D.9 500ml E.12 900ml 答案选B解析:第一个24小时补液另=病人体重(Kg)X烧伤面积(%)X 1.5+2000ml=50 X 73X 1.5+2000ml=7475ml。 试题5.第一个24小时应输入胶体液 A.1 000ml B.1 500ml C.1 800ml D.2 000ml E.2 700ml 答案选E。解析:晶体液:胶体液=1 : 1故输入胶体液为2700ml。 试题6.首选晶体液是 A.平衡液溶液

烧伤面积计算

目前比较通用的是以烧伤皮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来计算,即中国九分法: 在100%的体表总面积中: 头颈部占9%(9×1)(头部、面部、颈部各占3%); 双上肢占18%(9×2)(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 躯干前后包括会阴1%占27%(9×3)(前躯13%,后躯13%,会阴1%); 双下肢(含臀部)占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9×5+1),(女性双足和臀各占6%)。 还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掌(包括手指掌面)其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1%,以此计算小面积烧伤;大面积烧伤时用100减去用病人手掌测量未伤皮肤,以此计算烧伤面积。 小儿的烧伤面积:头面部为:成人头面颈+(12-年龄);双下肢:成人双下肢-(12-年龄),余同成人。 烧伤深度的识别:采用三度四分法(四度五分法) 分度损伤层次表现疼痛治愈时间 Ⅰ表皮浅层红斑状烧灼感3-7天愈合 浅Ⅱ表皮生发层,真皮乳头层水泡,基底潮红剧痛1-2周愈合 深Ⅱ真皮层深层水泡,基底红白相间钝痛3-4周,瘢痕 Ⅲ表皮真皮全层,皮下脂肪焦痂,腊白,焦黄,小块自愈 树枝状栓塞消失植皮愈合 Ⅳ深筋膜以深Ⅲ+肌腱,神经,血管,消失清创,截肢 【原题内容】 ③患儿,5岁,体重25kg,在家玩耍时不慎打翻开水瓶,双下肢被开水烫伤后皮肤出现大水疱、皮薄,疼痛明显,水疱破裂后创面为红色。 1.该患儿的烧伤面积为 A.10% B.39%

C.41% D.46% E.7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5岁小儿的双下肢面积为[46-(12-5)]%=39%。 2.烧伤深度为 A.一度 B.浅二度 C.深二度 D.三度 E.四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患儿烫伤后皮肤出现大水疱、皮薄,疼痛明显,水疱破裂后创面为红色,这均是浅二度烧伤的特点。 3.对于该患儿,不正确的急救措施是 A.迅速脱离热源 B.创面涂抹甲紫 C.用自来水大量冲洗双下肢 D.大量补液 E.迅速送往医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创面涂抹甲紫可能会影响烧伤深度判断,因此是不正确的急救措施。 4.该患儿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应补的晶体和胶体液总量为 A.1080ml B.1755ml C.3312ml D.3755ml E.3860ml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按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计算,小儿即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8ml,其中晶体和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为2:1,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即为补液总量。该患儿第一个24小时所需晶体和胶体的总量为39×1.8×25=1755(ml)。

【VIP专享】烧伤等级九分法

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 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 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 (1)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 %,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 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部位成人各部位面积(%)小儿各部位面积(%)头额9×1=9(发部3面部3颈部3)9+(12-年龄)双上肢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9×2躯干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9×3双下肢9×5+1=46(双臂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46-(12-年龄) 2.烧伤深度的估计 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 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深度局部体征局部感觉 预后Ⅰ°(红斑)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灼痛感 3~5天愈合,不留瘢痕

Ⅱ°浅Ⅱ° 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感觉过敏 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Ⅱ°深Ⅱ°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感觉迟钝3~4周愈合,留有瘢痕Ⅲ°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形成焦痂。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可见树枝状栓赛血管,皮温低 消失肉芽组织生长后形成瘢痕烧伤面积九分法 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诊断 不同程度的烧伤对人体影响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甚为重要。影响烧伤严重程度的因素很多,如烧伤原因、烧伤部位、复合伤或复合中毒等。一般来说,烧伤面积和深度是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是进行烧伤治疗的重要依据。 1烧伤面积诊断 烧伤面积以相对于体表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60年代以前,我国均沿用国外的方法,如Wallace 九分法。应用过程中发现与我国人体表面积不完全相符。60年代初,通过纸铸法实测了我国人体表面积,经统计学处理后,简化为公式,创建了适合我国人体体表面积的分类法:中国九分法。 中国九分法:根据实际测量结果,按解剖部位将人体以"九"为单位估计烧伤面积,即头颈一个"九",双上肢两个"九",躯干三个"九",双下肢(包括臀部)五个"九"再加"一"。为便于记忆,按自上而下,由远而近的顺序,将发部、面、颈;双手、双前臂、双上臂;臀部,双足、双小腿、双大腿;躯干;会阴的面积编成顺口溜:三三三,五六七,五七十三二十一,十三十三会阴一。儿童则因头部面积相对较大,双下肢相对较小,随年龄而变,以12岁作为年龄分界线,在计算面积时,相应加减年龄因素(表1,图1)。 12手掌法:不论年龄大小或性别差异,如将手掌五指并拢,单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这种计算方法,对于计算小面积烧伤很方便。如果伤员手的大小与检查者相似,可直接用检查者的手来估计。在估计大面积烧伤时,此法可与中国九分法结合应用更为方便。如双下肢皮肤均被烧伤,而躯干皮肤为散在烧伤时,可用中国九分法估计双下肢烧伤面积,用手掌法估计躯干的烧伤面积,然后相加。 表1九分法估计面积 部位成人面积儿童面积 头颈发部 面部 颈部 3% 3% 3% 9%×1=9%9%+(12-年龄)%

烧伤等级九分法

烧伤等级九分法

————————————————————————————————作者:————————————————————————————————日期:

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 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 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 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 (1)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 %,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 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 部位 成人各部位面积(%) 小儿各部位面积(%) 头额 9×1=9(发部3面部3颈部3) 9+(12-年龄) 双上肢 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9×2 躯干 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 9×3 双下肢 9×5+1=46(双臂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46-(12-年龄) 2.烧伤深度的估计 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 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 深度 局部体征 局部感觉 预后 Ⅰ°(红斑) 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 灼痛感 3~5天愈合,不留瘢痕

烧烫伤深度分法及与预后的的关系

烧烫伤深度分法及与预后的的关系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损伤,受伤之后,人们经常关注自己的烫伤程度有多重,能不能留有瘢痕,怎样治疗才能减轻瘢痕的程度,下面就这几方面做一下简要介绍。 人的皮肤分为表皮及真皮,真皮下还有脂肪及肌肉等组织,其中表皮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表皮中没有血管及淋巴管,但有一些神经末梢。真皮层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乳头层具有突向表皮的真皮乳头,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和司轻触觉的麦氏小体及痛觉神经末梢。网状层位于乳头层深面,其下方与皮下组织相连接。 皮肤受到热力作用后,其损伤程度主要取决于热源温度和热力作用时间。热能越高,作用时间越长,组织损伤亦越重。国际惯用的三度四分法,即I 度、浅II 度、深II 度、III 度,I 度、浅II 度又叫浅度烧伤,深II 度、III 度称为深度烧伤。有的也把深至肌肉、肌腱骨骼的烧伤称为Ⅳ度烧伤。 I°伤及表皮,生发层完整。局部干燥,疼痛明显,微肿而红,无水疱。 浅II°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存。又称水疱性烧伤,局部红肿明显,有大而饱满的水疱形成。创基潮红,质地软,温度高,疼痛剧烈,感觉过敏。 深II°伤及真皮深层,生发层全部损伤,残存皮肤附件局部肿胀,水疱小、扁薄,创基微湿,红白相间,质地较韧,感觉迟钝,温度较低,拔毛微痛。3 – 4周勉强愈合,愈后留有瘢痕。III度烧伤 III°表皮和真皮全部损伤。又称焦痂性烧伤。局部皮肤失去弹性,触之硬如皮革,创面干燥,无渗液,发凉,感觉消失,拔毛不痛,可见栓塞的血管网。 I°烧伤:3-7天后局部表皮皱缩、脱落、露出红嫩光滑的上皮面而愈合。不留瘢痕。 浅II°烧伤:一般7-14天痊愈。愈后不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深II°烧伤:3 – 4周勉强愈合,愈后留有瘢痕。关节部位的深II°烧伤愈合后通常留有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应需手术治疗。 III°烧伤:通过换药治疗无法治愈,需手术植皮。愈后通常留有较重的瘢痕。 附图:皮肤的组织结构。 绿色:I°烧伤黄色:浅II°烧伤蓝色:深II°烧伤红色:III°烧伤:

烧伤试题及答案

2014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烧伤专业试卷)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50 分) 1、烧伤患者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是:( ) A 尽快终止或脱离致伤源 B 迅速判断伤情 C 立即冷疗 D 就近急救和分类转运专科医院 E 以上都正确 2、对于烧伤面积的判断,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目前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采用手掌法和中国新九分法 B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 C 手掌法一般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或特大面积烧伤 D 成人和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E 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方法中头部和腿部与成人不同 3、对于烧伤深度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目前我国采用三度四分法 B 目前我国采用三度五分法 C目前我国采用四度四分法 D目前我国采用四度五分法 E目前我国采用五度五分法 4、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以下正确的是:( ) A 烧伤总面积在20%以下的Ⅱ度烧伤为轻度烧伤 B 烧伤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Ⅲ度面积在10%以下的烧伤为中度烧伤 C 烧伤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Ⅲ度面积在21%~30%之间,或烧伤面积虽不足31%,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伴有严重复合伤;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为重度烧伤 D 烧伤总面积大于50%,或Ⅲ度面积大于20%,为特重度烧伤 E 烧伤总面积大于80%,或Ⅲ度面积大于50%,为特重度烧伤 5、严重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指征为:( ) A 面颈部深度烧伤、颈部环形焦痂有上呼吸道梗阻可能者 B 进行性声音嘶哑、喘鸣、三凹明显者 C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持续大于35次/分 D 持续低氧血症,PaO2小于60mmHg或吸氧后PaO2仍小70mmHg

烧伤面积计算级九分法

烧伤面积计算级九分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 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 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 (1)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 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 部位 成人各部位面积(%) 小儿各部位面积(%) 头额 9×1=9(发部3面部3颈部3)

9+(12-年龄) 双上肢 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9×2 躯干 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 9×3 双下肢 9×5+1=46(双臂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46-(12-年龄) 2.烧伤深度的估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 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 深度 局部体征 局部感觉 预后 Ⅰ°(红斑) 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 灼痛感 3~5天愈合,不留瘢痕 Ⅱ°浅Ⅱ° 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 感觉过敏

烧伤深度和程度

烧伤深度的鉴别和程度的分类 1、烧伤深度的鉴别 我国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即根据皮肤烧伤的深浅分为浅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深达肌肉、骨质者仍按Ⅲ度计算。临床上为表达方便,将Ⅰ度和浅Ⅱ度称为浅烧伤,将深Ⅱ度和Ⅲ度称为深烧伤。 (1)Ⅰ度烧伤:称红斑性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或伤及棘状层,但发生层健在。局部发红,微肿、灼痛、无水疱。3-5天内痊愈、脱细屑、不留瘢痕。 (2)Ⅱ度烧伤:又称水疱性烧伤。 浅Ⅱ度:毁及部分生发层或真皮乳头层。伤区红、肿、剧痛,出现水疱或表皮与真皮分离,内含血浆样黄色液体,水疱去除后创面鲜红、湿润、疼痛更剧、渗出多。如无感染8~14天愈合。其上皮再生依靠残留的生发层或毛囊上皮细胞,愈合后短期内可见痕迹或色素沉着,但不留瘢痕。 深Ⅱ度:除表皮、全部真皮乳头层烧毁外,真皮网状层部分受累,位于真皮深层的毛囊及汗腺尚有活力。水疱皮破裂或去除腐皮后,创面呈白中透红,红白相间或可见细小栓塞的血管网、创面渗出多、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拔毛试验微痛。创面愈合需要经过坏死组织清除、脱落或痂皮下愈合的过程。由残存的毛囊,汗腺水上皮细胞逐步生长使创面上皮化,一般需要18~24天愈合,可遗留瘢痕增生及挛缩畸形。 (3)Ⅲ度烧伤:又称焦痂性烧伤。皮肤表皮及真皮全层被毁,深达皮下组织,甚至肌肉、骨骼亦损伤。创面上形成的一层坏死组织称为焦痂,呈苍白色,黄白色、焦黄或焦黑色,干燥坚硬的焦痂可呈皮革样,焦痂上可见到已栓塞的皮下静脉网呈树枝状,创面痛觉消失,拔毛试验易拔出而不感疼痛。烫伤的Ⅲ度创面可呈苍白而潮湿。在伤后2~4周焦痂溶解脱落、形成肉芽创面,面积较大的多需植皮方可愈合,且常遗留瘢痕挛缩畸形。 以潮红、起疱、烧焦来区分Ⅰ、Ⅱ、Ⅲ度烧伤,抓住了烧伤深度识别的主要特点,这样易懂易记。由于皮肤的厚薄在不同个体与不同部位有较大差异,不同年龄也有差异,深Ⅱ度和Ⅲ度烧伤在早期有时难以准确区分。可在治疗过程中加以核实,一般在2~3周后创面属于深Ⅱ度或Ⅲ度将明朗。小儿皮肤薄,常易把Ⅲ度烧伤误认为深Ⅱ度烧伤,应特别注意。 2、烧伤程度的分类 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提出的标准: 轻度烧伤总面积9%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10~29%,或Ⅲ度烧伤面积10%以下。 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度面积10~19%;或总面积不足30%,但全身情况较

烧伤面积和烧伤等级

烧伤面积是指皮肤受火焰烧灼、热水烫、化学物品及放射性物质侵害创伤面积占人体表面积百分比,是衡量烧伤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比较通用的是以烧伤皮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来计算,即中国九分法: 在100%的体表总面积中: 头颈部占9%(9×1)(头部、面部、颈部各占3%); 双上肢占18%(9×2)(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 躯干前后包括会阴1%占27%(9×3)(前躯13%,后躯13%,会阴1%); 双下肢(含臀部)占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9×5 +1),(女性双足和臀各占6%)。 还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掌(包括手指掌面)其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1%,以此计算小面积烧伤; 大面积烧伤时用100减去用病人手掌测量未伤皮肤,以此计算烧伤面积。 由于人体各个部位表面积占人体表面积的百分比在不同年龄段有所差异,因此烧伤面积的估算方法也有所区别对待,总其有四种方法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的烧伤面积估算。 计算方法 1、成年人,烧伤面积估算依照”九法则“来估算的:头部占身体表面积的9%,躯干正面占身体表面积的18%,躯干背面占身体表面积的18%,一条腿占身体表面积的18%,一条手臂占身体表面积的9%,生殖器及会阴部占1%。 2、幼童及儿童,烧伤面积估算依照”5法则“来估算的:头部占身体表面积的1 5%,躯干正面占身体表面积的20%,躯干背面占身体表面积的15%,一条腿占身体表面积的15%,一条手臂占身体表面积的10%。 3、婴儿,烧伤面积的估算依照”五法则“:头部占身体表面积的20%,躯干正面占身体表面积的20%,躯干背面占身体表面积的20%,一条腿占身体表面积的10%,一条手臂占身体表面积的10%。 4、小型烧伤,烧伤面积采取以下估算方法:以烧伤患者手掌面积占身体表面积的1%为基准,估算烧伤面积为多少基准单位。 烧伤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进行分级。分为Ⅰ°、浅Ⅱ°、深Ⅱ°、Ⅲ°,其中Ⅰ°、浅Ⅱ°烧伤一般称为浅度烧伤;深Ⅱ°、Ⅲ°烧伤称为深度烧伤。 1.Ⅰ°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再生能力强。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天脱屑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2.浅Ⅱ°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透明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残皮再生靠残存的表皮生发层和皮肤附件(汗腺、毛囊)的上皮增生,如不感染,

烧伤等级九分法

什么就是烧伤面积计算得新九分法? 新九分法就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得新得临床估计烧伤面积得方法。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 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 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她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得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得估算有: (1)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得l%,用于散在得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 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 2、烧伤深度得估计按国际通用得三度四分法 不同深度烧伤得评估要点

可见网状栓塞血管 Ⅲ°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形成焦痂.创面无 水疱、蜡白或焦黄,可见树枝状 栓赛血管,皮温低 消失 肉芽组织生长后形成瘢痕 烧伤面积九分法 烧伤面积与深度得诊断 不同程度得烧伤对人体影响有很大得差异,因此,烧伤严重程度得估计甚为重要。影响烧伤严重程度得因素很多,如烧伤原因、烧伤部位、复合伤或复合中毒等。一般来说,烧伤面积与深度就是估计烧伤严重程度得主要因素,也就是进行烧伤治疗得重要依据. 1烧伤面积诊断 烧伤面积以相对于体表面积得百分率来表示。60年代以前,我国均沿用国外得方法,如Walla ce九分法.应用过程中发现与我国人体表面积不完全相符。60年代初,通过纸铸法实测了我国人体表面积,经统计学处理后,简化为公式,创建了适合我国人体体表面积得分类法:中国九分法。 中国九分法:根据实际测量结果,按解剖部位将人体以"九”为单位估计烧伤面积,即头颈一个”九",双上肢两个”九",躯干三个”九",双下肢(包括臀部)五个”九"再加"一"。为便于记忆,按自上而下,由远而近得顺序,将发部、面、颈;双手、双前臂、双上臂;臀部,双足、双小腿、双大腿;躯干;会阴得面积编成顺口溜:三三三,五六七,五七十三二十一,十三十三会阴一。儿童则因头部面积相对较大,双下肢相对较小,随年龄而变,以12岁作为年龄分界线,在计算面积时,相应加减年龄因素(表1,图1)。 12手掌法:不论年龄大小或性别差异,如将手掌五指并拢,单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得1%。这种计算方法,对于计算小面积烧伤很方便。如果伤员手得大小与检查者相似,可直接用检查者得手来估计.在估计大面积烧伤时,此法可与中国九分法结合应用更为方便.如双下肢皮肤均被烧伤,而躯干皮肤为散在烧伤时,可用中国九分法估计双下肢烧伤面积,用手掌法估计躯干得烧伤面积,然后相加。 表1九分法估计面积 ? 部位成人面积儿童面积 头颈发部面部颈部 3%3%3%9%×1=9%9%+(12-年龄)% 双上肢双上臂双前臂 双手7%6%5%9%×2=18%18% 躯干躯干前躯干后14%13%9%×3=27%27%

成人、小儿烧伤面积的计算与口诀

内容 标记 成人、小儿烧伤面积的计算 一、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 (一)中国九分法: 九分法口诀:3.3.3(发部3面部3颈部3)-5.6.7(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13.13.1(腹侧13背侧13会阴1)-5.7.13.21(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333.567.13131.571321 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 部位 成人各部位面积(%) 小儿各部位面积(%) 头额 9×1=9(发部3面部 3颈部3) 9+(12-年龄) 双上肢 9×2=18(双手5双前 臂6双上臂7) 9×2 躯干 9×3=27(腹侧13背 侧13会阴1) 9×3 双下肢 9×5+1=46(双臀5双46-(12-年龄)

大腿21双小腿13双 足7) (二)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二、烧伤深度的估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 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 深度局部体征局部感 觉 预后 Ⅰ°(红斑)仅伤及表皮,局部红 肿、干燥,无水疱 灼痛感 3~5天愈 合,不留瘢痕 Ⅱ°浅Ⅱ°伤及真皮浅层,水疱 大、壁薄、创面肿胀 发红 感觉过 敏 2周可愈合, 不留瘢痕 Ⅱ°深Ⅱ°伤及真皮深层,水疱 较小,皮温稍低,创 面呈浅红或红白相 间,可见网状栓塞血 管 感觉迟 钝 3~4周愈 合,留有瘢痕

Ⅲ°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 可达皮下、肌肉、骨 等。形成焦痂。创面 无水疱、蜡白或焦 黄,可见树枝状栓赛 血管,皮温低 消失 肉芽组织生 长后形成瘢 痕 成人、小儿烧伤补液原则 烧伤2日内,因创面大量渗出而致体液不足,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液体疗法是防治烧伤休克主要措施。补液的原则:一般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晶体胶体交替输入。 (一)早期补液方案我国常用的烧伤补液方案是按公式法计算: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1、伤后第一个24h补液量: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 伤面积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2、第一个24h补液总量=体重(kg)*烧伤面积(%) *1.5+日生理需水量2000ml 3、补液量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比例:2:1;广泛深度 烧伤1:1 4、伤后第二个24h补液量为第一个24h的一半,日 生理需要量不变。 5、烧伤后第一个8h渗液最快,首个8h输入上述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