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教程文件

计量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教程文件

计量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教程文件
计量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教程文件

计量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

学习—————好资料

计量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

1实验室基本条件要求

1.1各计量标准项目的实验室的环境应根据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规定,符合温湿度、电磁干扰、振动、机械、无线电、防尘、防盗、防火要求。

1.2 实验室的通风与采光

在新建、扩建、改造实验室时,须根据各类不同实验室的特点和要求,考虑房屋结构,使之自然通风换气良好,必要时应配备排风设备和温湿度控制调节设备,以求达到室内空气新鲜;要合理地选择门窗的位置与大小,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增加室内照度,并利用日光良好的消毒作用净化实验室空气。

1.3实验室的动力与照明

为保障实验室的正常工作,必须保证电源的质量、安全可靠性及连续性。一般实验室,可直接采用市网供电,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须提供稳压或不间断电源装置。实验室照明应达到国家计量实验室评估的标准,照明设备的配备既要保证有良好的照明又要保证实验人员的正常操作,光源一般采用节能灯具照明。另外,还要根据实验室的专业性质和特殊要求安装专门的照明设备。

1.4实验室的供水与排放

需要供水的实验室,对供排水设施要精心设计和安装。一般废水可排入城市下水网道或作循环用水;特殊废水必须按规定进行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以免污染环境,确保卫生清洁。

1.5实验室面积

实验室实际使用面积应达到国家计量实验室评估的标准。计量实验室的检定区域与维修办公区域应有有效隔离。

2 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

精品资料

检测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检测计量设备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0633检测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Model of testing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目的 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满足规定要求。2、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使用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3职责 3.1质管科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 3.2使用部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4、申购 使用部门需增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时,填写申购单交质管科。5、审批 质管科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6、采购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组织人员进行采购。7、验收

7.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购入后,质管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7.2开箱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2)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 (3)主机、附件、随机工具的数量与合同及装箱单的一致性;(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7.3质量验收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或相应的规程、规范、标准、使用说明书等,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计量器具须经检定/校准。 7.4验收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方可报销入库;验收不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负责向供方提出退货/索赔要求。8、编号8.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负责编号。 8.2编号方法为使用部门代号加该部门购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顺序号。顺序号由两位数字组成,从01开始顺序编号。8.3部门代码规则 A:水处理间B:灌装间C:化验室D:仓库E:物料检验F:包装间9、登记 质管科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登记,建立检验、

压力表计量校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本制度明确了实验室管理人员、计量标准负责人和检定、检验人员具体分工和职责。 1、实验室是本公司计量标准存放的地方,也是计量检定、检验人员进行量值传递的场所,因此实验室所有人员都应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工作。 2、实验室管理人员要认真执行国家各项计量法令,文件和有关校验规程,负责本室所属计量器具的送检、校验及维护。本室最高计量器具必须按上级计量部门在所规定的周期及时送检,送检率达到100%,超期的标准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 3、各项目的计量标准负责人要按程序文件的要求,保管、保养好各自计量标准器具及配套设备,确保计量标准的正确、完整、齐全。 4、计量检定及检验人员都应熟悉本职工作范围内的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和检定方法,正确维护、保养和使用计量器具,并能熟练操作。 5、计量检定员要严格按国家现行的计量检定规程认真检定,负责把计量器具检定结果的标识固定在计量器具上,做好检定原始记录认真保存以备核查,做好实验室环境条件的监测和记录。 6、核验员要对计量器具的检定结果的正确性,检定证书及检定结果通知书的规范化等给予校核,并在检定结果书上签字。 7、做好防盗防火工作,遵守保密规定。

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本制度明确了计量标准的使用、维护、保存、修理、更换、改造、封存以及恢复使用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1、计量标准的使用必须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具有称职的使用、维护、保管人员,非检定人员不得任意使用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器和配套施设要放置在固定地点,不得随意挪动,更不得随意拆卸和组装。 2、经上级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并取得相应项目的《计量检定员证》的人员才有资格使用计量标准。检定人员在使用计量标准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用或保存要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3、标准计量器具要按有关规定定期送检、自检,经检定合格的标准器具方可使用,计量标准器检定合格后,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粘贴设备唯一性标志,在不影响读数的情况下,唯一性标志应粘在标准器醒目、易识别的显著部位。 4、发现计量标准器异常时应及时排除,若故障较大需要修理时,应再次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如不合格,降级作工作计量器具用。若需要报废更新,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填写更换申请表等,报计量标准考核部门审批。 5、标准计量器具、仪器、仪表等使用完毕后或临时离开时,应切断电源,电源部分应定期检查绝缘,不合格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对因工作失职造成损坏或丢失者,追究责任,给予赔偿。 6、标准装置,器具应保持清洁,经常擦拭,仪器仪表放置整齐,

计量实验室管理办法

word B3100GQAQ(2004)306 QG505209-2004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齿轮总厂企业标准 QG505209-2004 计量实验室管理办法 2004-04-07发布 2004-04-15实施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QG

word 本标准依据QG000101《管理标准编写规则》、及QG500001《质量手册》和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ISO9001:2000的特别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 、B 、C 、D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E 、F 、G 、H 、I 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标准化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质量保证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炯。 QG505209-2004 前 言

计量实验室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下称总厂)的计量实验实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TS16949-2002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ISO9001:2000的特别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与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ISO9001:2000的特别要求》以及QS9000《质量体系要求(第三版)》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各标准之间有矛盾的,以ISO/TS16949:2002为准。 3.1 万能量具 一般是指由量具厂统一制造或自制的通用量具。 3.2 专用量具 专门为测量工件的某一技术参数而设计制造的量具。 4 职责 详见第5部分“管理内容与办法”中“权责”一栏。

机械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范文

机械设备计量器具 管理制度 1 2020年4月19日

第五章机械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YNH-EMPD-RG-A4-C5 编制:审核:批准:

一、机械设备 1、施工单位进场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入场时须向项目部报送一份清单,设备退场时应提交退场清单,清单均须注明进退场原因及时间。 2、进场施工机械和设备须保证处于良好状态,机械设备的监理报验工作由项目部统一报验(施工单位提供具体资料)。 3、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由施工单位负责,每月21日向项目部以书面形式报告机械设备运转状况。 4、设备在现场运转期间,必须专业人员操作,设备操作处须挂有《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5、各施工单位现场使用的各种车辆、设备和工机具,要严格执行公司相关制度文件,建立健全各种台帐表格,整理好各项资料,所涉及的资料有:机动车辆行驶证复印件、设备出厂合格证复印件、《机械设备进出场台帐》(附表1)、《周转工具借用台帐》、《个人工具借用台帐》。每月21号向设材部递交一份更新后的资料。 二、计量器具管理 1、各施工单位的计量器具应由专人管理,根据工程类别和工程量的大小,科学合理配备计量器具的种类和数量。 2、未经效验的计量器具,不准进入施工现场使用。 3、整理各种资料、完善各项台帐、表格,涉及有:《盒尺对比记录表》(附表2)(计量检测设备附检验报告、合格证、效验报告及效验合格证)、《计量检测设备配备计划》(附表3)、《计量器具登记表》(附表4),每月21号向设材部递交一份更新后的资料。 - 1 - 2020年4月19日

附机械、设备计量器具中所涉及到的各项统一表格 4、计量器具登记台帐(附表5); 附表3 计量检测设备配备计划表 项目名称: - 2 - 2020年4月19日

计量标准实验室管理规定

计量标准实验室管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计量标准实验室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实验室的岗位管理制度、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制度、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建有计量标准的实验室的管理。本制度符合JJF1033-2008要求。 1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2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范围,落实责任,保证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公正、准确、可靠。 3计量实验室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4 1.1.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计量工作的法令、法规和条例,了解计 量检定和本科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技术状况。 5负责对本部门人员工作量进行统一调配,并对本部门检定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审核、检查。 6责对本部门仪器设备、标准器的管理和使用,技术资料的归档及工作进度,室内外卫生,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负责对检定/校准证书的批准签发。 8计量标准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9计量标准负责人应按专业项目分工负责计量标准项目的计量特性的研究、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负责指导该计量标准的检定员量值传递,解决技术难题。 10计量标准负责人对所负责计量标准项目筹建、维持正常运行、持续改进负责。 11计量标准负责人应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理论,掌握计量检定和修理操作技能,了解该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12检定/校准和校验人员岗位责任制 13检定人员应按专业分工负责专业的量值传递,计量测试和检修。 14检定人员对所从事的检定项目、出具的数据负责。 15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理论,掌握计量检定和修理操作技能,并持有从事该项检定工作的计量检定员证。 16认真执行周期检定制度,确保本实验室计量标准器具的量值准确。 17严格按检定规程和操作程序进行工作,按质按期完成检定(校准)工作,不得擅自减少检定项目和改变检查方法。 18严肃认真地做好检定测试原始记录,及时完成检定证书及其它表格的填写,做到数据正确无误,字迹清晰,书写端正。 19做好计量器具特别是计量标准器的日常保养及周期保养,使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计量标准实验室管理制度模板

计量标准实验室管 理制度

计量标准实验室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实验室的岗位管理制度、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制度、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建有计量标准的实验室的管理。本制度符合JJF1033- 要求。 1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明确职责范围, 落实责任, 保证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公正、准确、可靠。 1.1 计量实验室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1.1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计量工作的法令、法规和 条例, 了解计量检定和本科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技术状况。 1.1.2 负责对本部门人员工作量进行统一调配, 并对本部门检定 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审核、检查。 1.1.3 责对本部门仪器设备、标准器的管理和使用, 技术资料的 归档及工作进度, 室内外卫生, 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1.4 负责对检定/校准证书的批准签发。 1.2 计量标准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2.1 计量标准负责人应按专业项目分工负责计量标准项目的计量特性的研究、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负责指导该计量标准的检定员量值传递, 解决技术难题。 1.2.2 计量标准负责人对所负责计量标准项目筹建、维持正常运行、持续改进负责。 1.2.3 计量标准负责人应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理论, 掌握计量检定和修理操作技能, 了解该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1.3 检定/校准和校验人员岗位责任制1.3.1 检定人员应按专业分工负责专业的量值传递, 计量测试和检修。 1.3.2 检定人员对所从事的检定项目、出具的数据负责。 1.3.3 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理论, 掌握计量检定和修理操作技能, 并持有从事该项检定工作的计量检定员证。 1.3.4 认真执行周期检定制度, 确保本实验室计量标准器具的量值准确。 1.3.5 严格按检定规程和操作程序进行工作, 按质按期完成检定( 校准) 工作, 不得擅自减少检定项目和改变检查方法。 1.3.6 严肃认真地做好检定测试原始记录, 及时完成检定证书及其它表格的填写, 做到数据正确无误, 字迹清晰, 书写端正。 1.3.7 做好计量器具特别是计量标准器的日常保养及周期保养, 使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3.8 负责仪器、设备、标准器、资料、零备件的使用和管

计量及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计量及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JS/QMP.PZ-09-2013 (A版) 编制部门: 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发放编号: 1 目的 为确保检验和检测的正确性,通过对计量器具、检具、检测设备的管理,以达到检验 未来1

和检测数据的正确、可靠,以满足规定要 2 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证实产品质量的所有计量器具、检具、检测设备。 3 引用文件 JS/QMP.SC-01-2013《设备管理制度》 4 职责 4.1 质量部是量具、检具、检测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工程部应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确定是否需要检测工装,并负责检测工装的设计和制造。 4.3 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对自己所使用的量具、器具、检具、检测工装的管理和维护,以及 对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5工作程序 5.1 量具、器具、检具、检测仪器、设备的采购,检测工装的采购、制造 5.1.1使用部门根据检验和测试的要求,负责对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的选型;经部门主管批 准后,由计划采购部采购到位,并通知计量管理人员。 5.1.2 检测工装由工程部进行设计制造,或委外设计制造 5.1.3 新购入(制造)或修理后的计量器具、检具、检测设备、检测工装在交付使用前,应 进行检定或校准,凡本公司无条件进行校准的,委托有资质进行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计量部门进行校准或检定 5.1.3 所有检测设备、量具、检具、检测工装都应粘贴状态标签,并建立《检测设备及计量 器具台帐》 5.1.4使用部门先到质量部办领用申请,经质量部主管批准后有计量管理人员备案登记后发 放给相关使用部门。 5.2 校验周期和记录 未来2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版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为建立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650 号令、《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局令8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施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4 年第58号)的规范性文件,满足规范本公司设施设备的维护、验证及检定的要求,严格设施设备验证和校准的管理,保证设施设备能安全、有效、规范运行,制定本制度: 一、库房应当配备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包括: (1)医疗器械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备,包括货架、托盘等; (2)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 (3)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

(4)包装物料的存放场所;(5)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应配备的相应设施设备。 二、库房温度、湿度应当符合所经营医疗器械说明书或者标签标示的要求。对有特殊温湿度贮存要求的医疗器械,应当配备有效调控及监测温湿度的设备或者仪器。 三、计量仪器校正 1、常使用中的设备(温湿度计)每一定周期都要进行相关的检定和校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有可能影响测定结果,而又未到检定周期的设备应尽快进行检定、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质量管理部根据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提前一个月把即将到期的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和器具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2、检定、校准有关记录、证书由行政部归档交质量管理部保管。 五、设施的维护 1、对计量量具实行标志管理,给每台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和量具贴上彩色标志,以表明其状态。 2、彩色标志的种类、用途: (1)经检定、校准,证明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符合要求;或不必检定、校准,经检查功能正常(如计算机、打印机);或无法检定,校准,经比对等方式验证其性能符合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均用合格(绿色)标识。 (2)经检定、校准,证明其性能在一定量限、功能内符合要求或降级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

计量标准管理制度

计量标准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实验室的岗位管理制度、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制度、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建有计量标准的实验室的管理。本制度符合 JJF1033-2008要求。 1 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范围,落实责任,保证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公正、准确、可靠。 1.1 计量实验室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1.1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计量工作的法令、法规和条例, 了解计量检定和本科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技术状况。 1.1.2 负责对本部门人员工作量进行统一调配,并对本部门检定人员 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审核、检查。 1.1.3 责对本部门仪器设备、标准器的管理和使用,技术资料的归档 及工作进度,室内外卫生,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1.4 负责对检定/校准证书的批准签发。 1.2 计量标准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2.1 计量标准负责人应按专业项目分工负责计量标准项目的计量特性的研究、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负责指导该计量标准的检定员量值

传递,解决技术难题。 1.2.2 计量标准负责人对所负责计量标准项目筹建、维持正常运行、 持续改进负责。 1.2.3 计量标准负责人应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理论,掌握计量检定和修 理操作技能,了解该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1.3 检定/校准和校验人员岗位责任制 1.3.1 检定人员应按专业分工负责专业的量值传递,计量测试和检修。 1.3.2 检定人员对所从事的检定项目、出具的数据负责。 1.3.3 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理论,掌握计量检定和修理操作技能,并持 有从事该项检定工作的计量检定员证。 1.3.4 认真执行周期检定制度,确保本实验室计量标准器具的量值准 确。 1.3.5 严格按检定规程和操作程序进行工作,按质按期完成检定(校 准)工作,不得擅自减少检定项目和改变检查方法。 1.3.6 严肃认真地做好检定测试原始记录,及时完成检定证书及其它 表格的填写,做到数据正确无误,字迹清晰,书写端正。 1.3.7 做好计量器具特别是计量标准器的日常保养及周期保养,使仪 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3.8 负责仪器、设备、标准器、资料、零备件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1.3.9 校验人员应认真对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证书、原始记录进行核 实,纠正错误,对数据处理、检定/校准证书的正确性负责。 1.4 资料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试验室1.doc

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试验室1 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仪器设备验收、安装、调试、维修、降级使用及报废申请均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 2、仪器设备的使用实行专管专用,使用人在使用前后应对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并记录,不得带病运行。 3、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应负责所使用仪器设备的清洁卫生,清洗换油。 4、检测设备按周期进行计量检定或校验,以确保其功能正常、性能良好,精度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检定不合格的请计量检定部门维修,符合精度要求后才能使用。 5、检测设备不得挪作它用,不得用于与检测无关的其它工作。 6、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均应满足说明书的要求,有温度、湿度要求的,应确保温湿度满足要求。 7、外单位借用仪器设备应办理书面手续,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借出与归还都应检查仪器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附件是否齐全。 8、现场检测借用的仪器设备应作好记录,并在检测前对其技术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使用。 建筑材料检测人员岗位责任制

1、检测人员均应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严格按照国家或行业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以确保所出数据准确。 3、检测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检测后应对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做好记载,并进行保养。 4、检测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伪造修改检测报告。 5、对检测不合格的样品及时上报,并按要求及时通知委托单位。 6、及时上报急需维修仪器、设备计划,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检测仪器设备。 7、有权拒绝行政及其它方面对检测数据的干预。 8、有权越级向上级反映本室各级人员弄虚作假现象。 9、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及时掌握新的标准,提高检测服务质量。 建筑材料检测室管理制度 1、建筑材料检测室是进行检测工作的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室内禁止随地吐痰、抽烟、吃东西。 2、非检测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检测室,与检测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检测室。

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1.0 目的 为规范计量设备的管理,使原、辅助材料在生产投用过程和产品重量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合理地配置公司的产品资源,并满足顾客利益,达到公司计量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计量设备的操作和管理。 3.0职责 3.1质检部职责 3.1.1做好计量设备的巡检和异常记录,并跟进异常现象的处理过程; 3.1.2负责制度的建立和监督管理,计量设备的校准和鉴定工作; 3.1.3依据《计量设备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监督操作。 3.2生产部职责 3.2.1严格遵守《计量设备操作规程》; 3.2.2对于计量设备出现的异常,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并查找原因; 3.2.3做好计量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 3.3物资部职责 3.3.1依据公司的各相关程序文件及制度要求,履行相关工作职责; 3.3.2做好计量设备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故障的判断、异常的汇报; 3.3.3做好计量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 4.0计量设备的管理 4.1器具的维护与自校 4.1.1计量设备在使用期间要正确使用、妥善保管防止损坏和丢失,若器具发生偏差或损坏以及超过 检定有效期等影响使用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由部门负责人通知质检部计量员维修校正,若无法进行维修和自校应送外维修和检定; 4.1.2计量设备使用人员负责本部门计量设备使用情况的日常检查,发现计量设备超过检定有效期要 及时停用并通知质检部计量员送检;发现不正常使用或损坏、丢失计量设备的行为,计量员要立即制止并上报处置; 4.1.3当计量设备使用人工作变动时设备计量员须及时监督办理计量设备的移交手续,对检查、维修、 校准、移交、报废、收发等计量管理工作要做好记录。 4.2计量设备的运输、搬动 4.2.1计量设备在校准或移动至其他场所工作时,要轻搬轻放,确保万无一失,运输距离较远的检测 要有防震、防冲击措施,在搬动时注意防止倒置; 4.2.2计量设备在搬运前将可活动的部件拧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固定措施;搬运过程中重要保护好检定标识、防止丢失、破损。 4.3计量设备的贮存和使用环境 4.3.1工作现场使用人应保持计量设备的清洁卫生、干燥、无积尘、积水、油污; 4.3.2计量设备贮存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无积尘,避免放置于温度变化过大或空气流动剧烈的场

计量实验室相关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范围,落实责任,保证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公正、准确、可靠。 1、计量实验室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1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计量工作的法令、法规和条例,了解计量检定和本科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技术状况。 1.2 负责对本部门人员工作量进行统一调配,并对本部门检定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审核、检查。 1.3 责对本部门仪器设备、标准器的管理和使用,技术资料的归档及工作进度,室内外卫生,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检定人员岗位责任制 2.1 检定人员应按专业分工负责专业的量值传递,计量测试和检修。 2.2 检定人员对所从事的检定项目、出具的数据负责。 2.3 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理论,掌握计量检定和修理操作技能,并持有从事该项检定工作的计量检定员证。 2.4 认真执行周期检定制度,确保本实验室计量标准器具的量值准确。 2.5 严格按检定规程和操作程序进行工作,按质按期完成检定工作,不得擅自减少检定项目和改变检查方法。 2.6 严肃认真地做好检定测试原始记录,及时完成检定证书及其它表格的填写,做到数据正确无误,字迹清晰,书写端正。 2.7 做好计量器具特别是计量标准器的日常保养及周期保养,使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8 负责仪器、设备、标准器、资料、零备件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3、资料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3.1 资料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计量标准文件集的管理,并使其持续改进、现时有效。 3.2 资料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原始记录、证书副本的归档管理。 3.3 资料管理员负责实验室测量设备的技术文件、设备档案的管理。 3.4 资料管理员对实验室档案室管理的资料妥善保管、安全、外借管理负责。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1.目的 制定本制度目的是对计量检测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测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确保所有检测数据准确、有效。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的管理。 3.职责 3.1设备管理员负责计量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3.2设备管理员负责质监中心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4.工作要求 4.1计量检测设备的统计 设备管理员及技术负责人编制检定及校准《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台帐》,该台帐包括仪器名称、出厂编号、位号、规格型号、国别厂家、精度等级、测量范围、检定周期、检定部门、检定日期、级别、备注,设备管理员编制质监中心《设备台帐》,该表包括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设备位号、技术指标、制造厂、购置日期、保管人、备注,设备管理员每年一次对上表进行跟踪和修改。 4.2检测设备的编号 所有出具分析数据的设备都有唯一的标识编号,计量检测设备编号为仪器编号,分析检测设备编号为“YXX”,其中“Y”表示此编号为班组编号,“XX”表示设备的流水号; 4.3设备标识 每一台设备都应有明显的标志表明其状态,设备标志有四种:合格、准用、停用、设备完好标识。

4.3.1“合格”——经检定/校准确认合格的计量检测设备,正常使用期间,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 4.3.2“准用”——一经检定/校准部分计量技术指标合格,降级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计量检测设备,使用黄色的准用标志。 4.3.3“停用”——经检定/校准确认不合格、未经计量检定、封存、暂时不用或超出确认间隔的计量检测设备、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及设备损坏者使用红色的停用标志。 4.3.4“设备完好标识”——仅起到特定功能(如加热、制冷、旋转、搅拌)的设备,没有明确的计量特性,正常使用期间,使用黄色设备完好标识。[明确标识填写即查即用]。 4.3.5设备标志应当粘贴在设备主要部件的明显位置以表明该设备的状态,标志是唯一的,同一设备的某些附件由于长期不用的原因,应粘贴停用标志。 4.4设备档案 4.4.1所有带编号的计量检测设备都应建立档案并由技术负责人和设备管理员共同负责建立,由档案员管理。 4.4.2检测设备档案的内容至少包括如下信息: a)技术概况: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制造厂、规格型号、出厂日期、启用日期等。 b)安装调试记录:包括安装调试日期和测试内容及质量记录。 c)故障事故和使用维护记录:迄今所进行维护的记录。 d)检定校准记录:包括检定证书或校准记录。 e)操作维护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说明书。 4.4.3档案应保管完好,并永久保存(在设备报废后也应再保存1年),检测设备档案还应有检测设备检定证书或仪器设备自校验记录。检测设备档案号为此设备编号,档案号应位于档案盒的醒目位置。

工程公司化验室计量管理制度

工程公司化验室计量管理制度 工程公司化验室计量管理制度 建筑管理 工程公司化验室计量管理制度提要:负责编制本站计量检测设备的周期检定计划,并组织送法定计量检定部门进行周期检定。保存好检定合格证书以及检定记录来自 工程公司化验室计量管理制度 1、目的 使化验室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玻璃量器的使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其满足检测分析的质量保证。 2、职责 班长负责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新购量器和使用到期的量器检定,确保仪器设备及玻璃量器符合国家计量标准,为检测工作提供有效的计量保证。 3、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的检测计量器皿仪器准确度。 4、工作程序 4.1、检测人员职责 4.1.1、负责建立本站计量器具、仪器设备、玻璃量器、标准物质、检测用的辅助设备台帐、档案。及其购置、保存、发放、领用、维护、检定、降级、报废等实施统一管理。 4.1.2、负责编制本站计量检测设备的周期检定计划,并组织送法定计量检定部门进行周期检定。保存好检定合格证书以及检定记录。

4.1.3、对现场使用的各种计量检测设备备注写上“正常”或者“不正常”字样,实行“合格”、“准用”、“停用”标志贴标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对超周期使用或已失准的,有权制止使用者继续使用。 4.1.4、负责监督检查使用计量检测设备的单位合格人要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适时维护保养,作好记录,发生故障的要及时组织力量维修,保证检测的量值准确可靠。 4.1.5、负责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和计量基本知识,对发生的计量纠纷负责调节。 4.2、玻璃量器检定 4.2.1、检定员正确操作设备,并如实进行日常使用中的各种记录。 4.2.2、保管员负责设备的量值溯源、定期维护、保养、记录和标志管理等工作,并承担监 督使用的责任。 4.2.3、化验室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有监督、检查、规范执行情况的责任。 4.3、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 4.3.1、标准玻璃量器应存放在20?5?的实验室内。 4.3.2、标准玻璃量器装置严禁碰撞,轻拿轻放。 4.3.3、标准玻璃量器应定期检查,每次使用都必须认真清洗。 4.3.4、严格按检定规程,对玻璃量器进行检定。 4.3.5、检定完毕后,将标准玻璃量器放回盒内保存,并清理现场。 4.3.6、标准玻璃量器检定周期为3年。 4.4、计量检定 4.4.1、检定事故的判定 在鉴定工作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作为检定事故;

计量标准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

计量标准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 计量标准 实验室管理制度 汇编 目录 1 、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2 、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3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4、计量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 5、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管理制度 6、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制度 7、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9、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8、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制度 计量标准实验室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计最实验室的岗位管理制度、计最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制度、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制度和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计量标准实验室的管理。 本制度符合JJF1033 一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 1 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以达到明确职责范围,落实责任,保证计量检定,校准工作作的公正、准确、可靠。

1.1 计量实验室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1.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计量工作的法令、法规和条例,了解计量检定和本部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能力、岗位技术状况。 1.1.2 负责对本部门人员的工作进行统一调配,并对本部门检定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审核、检查。 1.1.3 负责对本部门测量设备、标准器的管理和使用,对本部门的工作进度、技术资料归档及室内外卫生、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1.4 负责对检定,校准证书的批准签发。 1.2 计量标准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2.1 计量标准负责人应熟悉本职业务,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掌握计量检定和修理操作技能,了解该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1.2.2 负责计量标准新增项目筹建,维持计量检定正常运行、持续改进。 1.2.3 按照本专业项目分工,负责计量标准项计量特性的研究、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并指导该计量标准的检定员进行正确的量值传递工作,解决计量检定中的技术难题。 1.3 计量检定、校验(核验)员岗位资任制 1.3.1 检定人员应按专业分工负责本专业的量值传递,计量检定和修理。 1.3.2 检定人员对所从事的检定项目、出具的数据负责。 1.3.3 努力钻研业务掌握技术理论,熟练计量检定和修理等操作技能,并持有从事该项检定工作的计量检定员证书。 1.3.4 认真执行周期检定制度,确保本实验室计量标准器具的量值准确。 1.3.5 严格按检定规程和操作程序,按质按期完成检定(校准)工作,不得擅自减少检定项目和改变检查方法。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对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能力和精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项目部、工程部所有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均应按此制度执行。 3.职责 3.1工程部负责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管理,并建立台帐;负责公司购置仪器的管理、送检、维护等工作。 3.2 项目部负责本单位测量设备的管理,并建立台帐。 3.3 项目部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使用部门负责检验和试验设备、计量和测量设备、监测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建立台帐,并保存校验记录。 4.检验、试验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4.1 50000元以下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由各项目部自行购置,50000元以上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装置由各项目部向公司工程部递交需用申请,经公司同意后,由工程部公开招标购置。 4.2 新购置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应及时建立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台帐,并在一周内依据仪器的精度或量度值的标准要求进行首次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 5.1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要求使用,确保其性能与测量要求相一致。

5.2 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校验、维护及保养工作,应做到专人管理、专人使用。 5.3 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部门每半年更新《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台帐》和《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记录》;各项目部有关资料工程部备案;项目部一式二份,一份报公司工程部,一份项目部保存。 5.4工程部对各项目部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的有效性实施监控,防止非预期使用;各单位应确保使用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6.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的校验 6.1 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中,凡属国家制度由法定检验机构,或授权机构校准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必须送国家法定检验机构或授权机构校准;其他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自行校验,未经校准或超过有效期的不得使用。 6.2有周期校准要求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按照《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检定/校准周期表》要求,由项目部负责送检,并保存校准记录。 6.3 无鉴定规程的自校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各单位应依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按制度的时间间隔自行校准或在使用前校准。 6.4校验或检定证书要与仪器或设备放在一起,以备有关人员查验。 6.5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检验、试验和测量计量设备达不到精度或准确度要求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隔离存放,作出明显的标识,然后及时将该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送到法定检验机构进行维修、检验,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并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确定需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对产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1、目的 对本公司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3、职责 3.1 总工程师及公司行政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 3.2 公司工程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4、申购 使用部门需增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时,填写申购单交总工程师审批。 5、审批 总工程师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6、采购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总工程师组织供应人员进行采购。 验收 7.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购入后,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7.2 开箱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 (2)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 (3)主机、附件、随机工具的数量与合同及装箱单的一致性;应届生求职季宝典开启你的职场征途简历撰写笔试真题面试攻略专业技能指导公务员专区 (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7.3 质量验收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或相应的规程、规范、标准、使用说明书等,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计量器具须经相关部门检定/校准。 7.4 验收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方可报销入库;验收不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采购人员负责向供方提出退货/索赔要求。 8、编号

8.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行政部负责进行编号。 8.2编号方法为GT加购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顺序号。顺序号由两位数字组成,从01 开始顺序编号。 9、登记 行政部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登记,建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 备管理台帐。 10、发放 使用部门到行政部办理领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手续,明确保管人和放置地点。 保管人因人事变动重新确定的、放置地点有变化的,使用部门应及时通知进行变更。 11、使用 11.1使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有合格或准用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 11.2使用人员必须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1.3主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后,使用人员应及时予以记录。 12、检定/校准 12.1行政部在每年年初制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经总工程师批准后,组织实施。 12.2当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如停用、重新启用、报废)时,行政部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进行更改。 12.3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制造厂建议、 使用频繁程度和严酷程度、使用环境的影响、测量准确度要求等由总工程师确定。 12.4 对于因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进行检定、校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经行政部同意,可超周期使用。一经工作结束后,应立即组织检定、校准,同时根据检定、校准结果对此期间出具的数据的有效性作相应处理。 12.5检定、校准有关记录、证书由行政部归档。

计量管理制度与职责

计量管理制度与职责 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实验室的岗位管理制度、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制度、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建有计量标准的实验室的管理。本制度符合1033-2008要求。 1 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范围,落实责任,保证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公正、准确、可靠。 1.1 计量实验室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1.1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计量工作的法令、法规和条例,了解计量检定和本科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技术状况。 1.1.2 负责对本部门人员工作量进行统一调配,并对本部门检定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审核、检查。 1.1.3 责对本部门仪器设备、标准器的管理和使用,技术资料的归档及工作进度,室内外卫生,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1.4 负责对检定/校准证书的批准签发。 1.2 计量标准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2.1 计量标准负责人应按专业项目分工负责计量标准项目的计量特性的研究、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负责指导该计量标准的检定员量值传递,解决技术难题。 1.2.2 计量标准负责人对所负责计量标准项目筹建、维持正常运行、持续改进负责。 1.2.3 计量标准负责人应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理论,掌握计量检定和修理操作技能,了解该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1.3 检定/校准和校验人员岗位责任制 1.3.1 检定人员应按专业分工负责专业的量值传递,计量测试和检修。 1.3.2 检定人员对所从事的检定项目、出具的数据负责。 1.3.3 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理论,掌握计量检定和修理操作技能,并持有从事该项检定工作的计量检定员证。 1.3.4 认真执行周期检定制度,确保本实验室计量标准器具的量值准确。1.3.5 严格按检定规程和操作程序进行工作,按质按期完成检定(校准)工作,不得擅自减少检定项目和改变检查方法。 1.3.6 严肃认真地做好检定测试原始记录,及时完成检定证书及其它表格的填写,做到数据正确无误,字迹清晰,书写端正。 1.3.7 做好计量器具特别是计量标准器的日常保养及周期保养,使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3.8 负责仪器、设备、标准器、资料、零备件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1.3.9 校验人员应认真对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证书、原始记录进行核实,纠正错误,对数据处理、检定/校准证书的正确性负责。 1.4 资料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1.4.1 资料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计量标准文件集的管理,并使其持续改进、现时有效。 1.4.2 资料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原始记录、证书副本的归档管理。 1.4.3 资料管理员负责实验室测量设备的技术文件、设备档案的管理。 1.4.4 资料管理员对实验室档案室管理的资料妥善保管、安全、外借管理负

实验室计量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目录 一、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二、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三、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四、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 五、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管理制度 六、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制度 七、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八、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本制度明确了实验室管理人员、计量标准负责人和检定、测试人员具体分工和职责。 1 、实验室是本所计量标准存放的地方,也是计量检定、测试人员进行量值传递的场所。因此实验室所有人员都应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工作。 2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认真执行国家各项计量法令、文件和有关校验规程,负责本室所属计量器具的送检、校验及维护。本室最高计量器具必须按上级计量部门在所规定的周期及时送检,送检率达到100 ℅,超期的标准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 3、各项目的计量标准负责人要按本所程序文件的要求,保管、保养好各自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确保计量标准的正确、完整、齐全。 4、计量检定及测试人员都应熟悉本职工作范围内的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和检定方法,正确维护、保养和使用标准计量器具,并能熟练操作。 5 、计量检定员要严格按国家现行的计量检定规程认真检定,负责把计量器具检定结果的标识固定在计量器具上,做好检定原始记录,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字迹应清晰、准确。原始记录认真保存以备核查,做好实验室环境条件的监测和记录。 6 、测试员要对计量器具的检定结果的正确性、检定证书及检定结果通知书的规范化等给予校核,并在检定结果书上签名。 7 、做好防盗防火工作,遵守保密规定。

二、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本制度明确了计量标准的使用、维护、保存、修理、更换、改造、封存及撤销以及恢复使用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1、计量标准的使用必须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具有称职的使用、维护、保管人员,非检定人员不能任意使用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施要放置在固定地点,不得随意挪动,更不得随意拆卸和组装。 2、经上级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并取得相应项目的《计量检定员证》的人员才有资格使用计量标准。检定人员在使用计量标准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用或保存要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3、标准计量器具要按有关规定定期送检、自检,经检定合格的标准器具方可使用。计量标准器检定合格后,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粘贴设备唯一性标志,在不影响读数的情况下,唯一性标志应贴在标准器醒目、易识别的显著部位。 4、发现计量标准器异常时应及时排除,若故障较大需要修理时,应再次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如不合格,降级作工作计量器具用。若需要报废更新,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填写更换申请表等,报计量标准考核部门审批。 5、标准计量器具,仪器,仪表等使用完毕后或临时离开时,应切断电源,电源部分应定期检查绝缘,不合格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对因工作失职造成损坏或丢失者,追究责任,给予赔偿。 6、标准装置、器具应保持清洁,经常擦拭,仪器仪表放置整齐,定期清理,保证设备的完好。标准计量器具的定期维护、修理要做好记录,标明维护项目、内容、更换零部件等,并存档。 7、标准计量器具、仪器元件的保管应符合防潮,防震,防腐,防尘及规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8、如遇特殊情况项目暂停,对该项目标准器要向原审核批准机构申请封存。如决定此项目停止,立即向审核批准机构申请撤销该标准装置。 9、标准仪器仪表一律不外借,如有特殊情况需报上级领导批准方可外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