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法难点与热点问题研究及经典案例分析

公司法难点与热点问题研究及经典案例分析

公司法难点与热点问题研究及经典案例分析
公司法难点与热点问题研究及经典案例分析

引言

各位业内的专家,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研讨一下《公司法》的进展和最新的《司法解释》的一些要点,我想在我们当前和今后利用更多的可能就是《公司法》和《合同法》,因为大量的案件,大量的民事和商事的法律问题都会通过法律的适用体现出来。尤其是我们在今后更发达的时候,我们在公司证券的上市、兼并充足、国有企业的改制,这些方面都要大量的用到《公司法》和《合同法》,所以我很愿意跟大家进行这方面的交流,同时如果大家在实践当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写到纸条上,我们在讲座即将结束的时候跟大家进行交流。另外大家还可以登录我们的网站,到网站上注册以后可以发帖,我们有法官和律师跟大家进行互动,给大家及时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供大家参考参阅。

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主要是根据2005年以来,新法的修订和三个司法解释的进展情况,主要从公司的设立、经营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跟大家作出探讨,希望对大家今后的职业,今后的诉讼活动,今后上市的专项业务活动有所帮助。

我们说公司资本制度里面最主要的是公司的资本维持,那么资本维持的目的还是公司的发展,那么在发展过程当中离不开人和信,我们今天大量探讨的还是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因为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比较成熟的一种公司形式,而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在我们国内应该说正处于法律的引导,政策的支持和司法实践的肯定状态。目前有很多公司设立的时候并不规范。

实际在国外发达国家在研究《公司法》的时候,人家把它叫为标准《公司法》,标准公司或者叫模范公司,而在我们国内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程度,特别是是司法实践当中,这几年各地已经有不少的公司案件出现,有的即使公司案由的出现,有的是通过合同的形式反映出了《公司法》问题。

在我们编写的《公司法》指导案例里边,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通过其他的案件,借款担保,一些融资,一些其他形式的合同类型所反映的,它并不一定上来就是公司纠纷案件,所以我们说法律的适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和交叉的过程。在这方面如果你单纯的按某一个法律来研究,或者按某一个法律的条款条文来进行衡量和看待,可能就是不全面的,可能就是不完备的。因此我们说在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你首先要有一个这样的理念,就是综合看待一个法律问题,综合看待一个社会现象,一个民事主体在经营活动过程当中它所体现出的一些自身的特点和特征。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我们最新司法解释里曾经有一条规定,如果隐名股东想成为公司的正式股东,也就是说他把隐名去掉成为显名股东,那么这个时候要经过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同意,或者是按照章程的要求,其他股东要同意你才能成为这个公司的股东,但是我们现在就要考察这么一个现象,如果他是一个小股东,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同意,这个显然是合理的。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个隐名股东是个大股东怎么办?他持股可能是四十几,可能超过51%,这个时候还需要不需要其他股东的同意呢?我们换句话说这个公司本来就是隐名股东的公司,如果他自己的公司不能得到认可还要经过别人同意,我想这个事件就可能是一种背离现象。

所以我们说法律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司法解释只能对我们当前一些比较肯定的,比较有扎实依据的问题作出规范,但是对于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有可能有待于继续研究,有待于今后的司法解释来进行规范,就仅仅这一点来讲,我个人的观点就是,如果他是一个大股东,甚至是一个控股股东,无论他是否是隐名,他的股东地位是不能被否认的。事实上他在公司当中起的作用就是一个主导作用,所以你不能说他不能成为显明股东,他只能用别人的身份去经营。

前几年在深圳一些地方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地方法律、规章规定,钢港澳台的人员在内地不能以自己的身份办公司,只能借助于别人的身份办公司,那么就出现了一

些这样的情况,自己的身份得不到确认,最终经过打官司,经过一些案例来确认,但

是这个案例仍然不能逾越地方性的法规,最终在前两年当地的立法机关把这个法规改了,使得我们这些各方面的人马到内地来设公司都成为合法化,这是一层意思。

另外一层意思大家还要有一个明确的理念,就是说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企业当中,都必须要有一个主心骨,必须要有一个人在那里能撑的起来,我

们说要按照法律来涉及制度,涉及规章和我们的章程,但是不等于说有了章程以后就

完全的民主化,民主的过程是为了的集中,集中的过程是为了了作出决策,那么这个

决策作出以后是为了将来公司发展的更科学,发展的更好。

如果在股份有限公司里面,我们很难说这个公司必须是1、2个人说了算,确实

很难做到,因为股份比较分散。大家也可以看到很多公司实际上持股只有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他就是已经是个控股股东了,所以我们大家在认识这个问题上要有一

个开放性的看法。不等于说一个公司的股东必须持股超过51%,他才是控股股东,在股份有限公司里面,大量的这种公司是存在的。

我举个列子,比如说上市公司方正科技,方正集团它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不足10%,然而他在联手其他一些子公司合伙持股超过10%以上,他就对方正科技已经形成了控股了,这是因为我们在对上市公司,对资本市场这个问题上有一个特别的规定。也就是

说如果你想控制这个公司,你和你的关联公司持股超过5%就要进行公告,就要说明你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股份,所以这个制度本身就能使我们对持股的数量和他的地位产

生一个新的认识,所以在这方面大家要明确。就是说不一定绝大多数股份都在他手里。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上市公司,大量的股份有限公司,一些控股股东都在减持,都在减持卖股票,他足可以控制这个公司,用不着持有那么多的股份,所以我们说在

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层面,必须要有一个家长,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有一个大股东在那能

说了算,这个大股东他跟股份有限公司有区别了,他的持股和他关联公司的持股加起

来必须要超过51%,这样在很多决策的时候才能形成一个决议。

再比如说在前几年的股市全流通,股改过程当中,有一个公司始终是不能股改成功,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第三股东、第四股东持股太过于

均衡,太过于均衡的时候,在重大决策的时候很难形成一个绝对多数,而且奇怪的是,他这个公司章程规定,重大事项要表决通过必须要达到参加表决的股东持股的75%,大家可以知道《公司法》规定的,一般事项超过50%的表决权的股份通过就可以了,那么重大事项要超过三分之二,66%以上就可以了。

但是它这个规定比《公司法》要严格的多,要达到四分之三,75%,可是第一大

股东他只有百分之四十几,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都不能成为75%,所以在每一次公司表决的时候,总是达不到75%,因此第一大股东提出的决策事项通不过,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提出的事项第一大股东投反对票也通不过,几年下来很多重大的决策通

不过,没有办法进行实施,所以只能是维持现状,按照主营业务按部就班的进行,没

有办法有所创新发展,这就是说一个公司的内部股权的设置和表决方案的确定,对一

个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说在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层面必须要有一个股东在

那里要说了算。

发言民主不等于大家是一团和气,完全的那种平等化,如果在我们自己家里,你想想是不是会在重大决策面前完全的平等化,完全的发扬民主,绝对不是,必须要有

一个人站出来拍板,必须要这样。所以有限责任公司,我通常把它比喻成像一个家庭

一样,最后必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进行决策。他要排除重异,不能够说把各个方面的

利益全都照顾到,那不现实,如果全都照顾到的话,你这个工作要做很多,而且时间

上你废不起,等你把他工作做通了,这个机会就已经过去了,这个经营决策就没有意

义了。

一、已经设定担保的财产出资效力

我们现在给大家介绍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关于已经设定担保的财产出资的效力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属于在实践当中需要加以明确的,需要我们统一认识的问题。

原来的《公司法》规定,可以用于出资的财产是5种,货币、实物、工业产权、非专

利技术、土地使用权。新的《公司法》对股东的出资做的重大的修改,扩大了股东的

出资方式,这里边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

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实际上这就告诉我们,一切可以用价值衡量的财产都可以作为出资,只是法律法规如果有禁止性的,不允许流通的,不允许转让的这些除外。但是如果法律规定说目

前不允许流通,不允许转让,是不是绝对的不允许,也不是,比如说在房地产转让过

程中,一个公司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如果他要作为股份转让去跟别人合资成立一个公

司的话,那么就需要一定的年限,比如说一年以后或者两年,或者是投入土地使用权

价值的25%的现金流以上,否则的话不允许转让,但是我们说这种合同,它不是绝对的不允许而是附条件的。

一是要经过审批,二是你自己投资或者进行合作的数量和力度要达到法律的要求,同时我们现在还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法律其实对我们各个民事主体的财产性的限制

越来越少,并不是像我们原先想想的法律规定什么都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也不

许干,而实际上是什么呢?应当说我们各个民事主你想触犯法律,想跟法律对着干的

可能性越来越小。

当然我们云南有个特殊性,我们云南跟金三角离的很近,贩毒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国家依法监管的问题,但是我们除了这种情况之外,你其他方面想触犯法律不

太容易的。所以我们在公司依法核准以后,大量的事情与你行业相关的事情都可以做,你只要有这个能力,你只要有这个可能性,都是可以做的。

我们在帮助公司涉及这方面的经营范围或者公司章程的时候,就应该采取一个开放性的,灵活性的一个做法,比如大家经常会提出来,工商部门要求我们在登记注册

的时候必须填写他们的标准格式,弄的天下的公司都是一个章程,大家可能都会遇到

这种情况。那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呢?这个办法也不难,我们一方面不能跟政府机关作对,胳膊拧不过大腿,你该配合政府机关还是要配合,要尽快的、合法的取得公司的

经营资格。他要求你填格式合同你就填,你就把格式合同写了,经过他核准了就可以了。然后你们这些发起股东可以在另行制定一个自己的章程,作为经核准的那个章程

的重要补充,相当于一个章程再加一个细则,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万一工商部门要发现了不允许怎么办?你不让他知道不就完了吗?你不告诉他

不就完了吗?你们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它就是一个合法的文件,也就是政府有

政府的管理模式,我们有我们的应对模式,我们不是要跟政府作对,而是政府太不宽

容了,政府本来不应该要求我们千篇一律的填写一个格式合同。

二、抽逃出资的责任性质和承担的责任范围

我们所说抽逃出资是指中介结构出具法定文件以后,出具证明文件以后,你再把出资抽走那才叫抽逃出资,也就是公司设立起来以后,把注册资本抽走的才叫抽逃出资,如果你没设立起来的时候,人家没有给你出具出资证明的时候,你今天把资金化

解完,明天把资金划走这个都不能算数。所以在时间点上要注意,多数情况下,我们

讲的抽逃出资在公司设立开始经营以后,尤其是大股东他把自己出的注册资金拿走干别的用了。

还有更多的情况是什么呢?有些中小公司,它设立起来以后,本来那个钱就是借来的,跟人家约定是借一个月,然后就还给人家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抽逃出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我们案例里面所体现的,我记得这个案例是对上海高院做的一个请示答复非常典型,还上了最高法院的审判委员会研究,应当说对全国还是有指导意义的。

当时在90年代末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招商引资,设立了很多贸易的场所,上海也是,上海在90年代应该说经济发展中也是有很大的困难,如果没有浦东的带动,没有几个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的带动,它实际上发展不是很顺利的。当时贸易城吸引大家来办公司来搞经营,就提出来,你到我这里开办公司,我可以替你出注册资金,你就可以白手起家来办公司,然后有几个人就来了,申请了一个公司,贸易城给他出资,出完资以后过了没多久,就把钱抽走了,但是没想到这几个人做生意也不是太着调,跟人家签订了合同,收了人家钱没给人家供货,造成了几十万的损失,后来人家就找这个公司的股东要钱,这几个人说我没钱,我们已经花掉了。那么债权人一一找,发现在公司设立过程,这个贸易城替公司出资而且又出逃了,所以要求贸易城承担侵权责任。

当时也没有搞清楚一个具体的责任,到底叫什么性质的责任?但是我们最后讨论的结果是贸易城在公司设立过程中是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与它过错相适应的责任。其实你就应该替人家把债务还了,如果你没有给他办公司,这几个人怎么可能来闯祸,怎么可能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呢,还是由于你帮着他办这个公司,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制造人气,为了把你贸易城做活,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因此你这个贸易城就应该承担一个过错赔偿责任。

所以这种情况,就是协助办理公司的单位承担责任,它不是股东。还有一个案例就是江苏高院一位副厅长跟我探讨的,他说这个人从朋友那借了一部分钱,然后设立了一个公司,公司设立起来以后,他把钱抽回去就还给他的朋友,我们现在把他朋友列为共同被告,想要他朋友把钱再吐出来承担责任这样行不行?我说这恐怕是个事实问题,不是行不行的问题。

首先你要搞清楚,你借钱是干什么?是不是用来设立这个公司,跟你的朋友怎么说的,如果跟你的朋友说好了,就是借钱来设这个公司,设起来以后一个礼拜或者十天或者半个月我把钱再还给你,这个时候恐怕你这个朋友明知你借钱来办公司的,对于抽逃出资他是有一定过错的,他这个责任很难免除。但是如果你这个朋友不知道你这个钱拿去干什么,只是笼统的说把这个钱借给你,借多少时间还回来,如果是这样情况,以不明知为前提,没有过错为前提,那么这样你这个朋友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对于股东抽逃出资是没有过错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咱们《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其中有一条规定是以明知为前提的,并不是说绝对的,遇到借钱的人借来钱还回去了,出借的人都有责任,都要承担风险责任,并不是这样。

所以在这个关系问题上,如果股东抽逃出资他既对公司的资本维持原则构成了侵犯,同时也是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所以判定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责任,应当是侵权责任。如果股东没有钱怎么办?难道债权人的权利就不能得到实现了吗?实际上公司债权人起诉往往是起诉的公司欠债,再发现有的股东抽逃出资,再起诉股东作为共同被告来共同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假如这个股东很有实力,那么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告抽逃股东承担赔偿责任也就能够满足债权人的愿望。

如果债务人,这个股东他没有钱,他也是个穷光蛋,这个时候债权人很可能会把公司其他的股东列为共同被告,让大家共同对债权人的债权承担一个赔偿责任。然后回过头来,承担了责任的这些股东,再向应当承担责任的抽逃出资的责任人来进行起诉,来进行追偿。这里面的风险就有可能要不回来,没有过错的股东承担了责任,但是有过错的股东反而逃避了这个责任。因此我们说在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层面,人合性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做到大家相互了解,相互熟悉,相互有共同的愿望才能够成为公司的股东。如果世界观、价值观不同恐怕是走不到一起的。

我不知道大家看不看江苏电视台的《非诚勿扰》,还有浙江电视台的《爱情连连看》,他们开播到现在为止好几年了,只成了一对,每周都在播,那么多人都在上这个电视,每个电视台都有一千两千人都在上这个电视,为什么?因为通过这种节目,其实是一种娱乐活动,一种交友的活动,不是说你见面,你俩结成对子将来一定要成家过日子,不是这样的,所以大家可能产生了一种误解,郎才女貌或者彼此有所图,这样才能够走在一起,才能怎么怎么样,这不一定的。每个人的世界观都不一样,你怎么能保证他们在一起呢?特别是有很多人都不在一个城市,不在一个城市他的世界观变化就很大。

比方说南方人和北方人差异就很大,如果这两个人不能够长期经常性的在一起工作、联络、伙伴关系,将来你让他俩设一个公司几乎是不现实的,要有一个信念的相同,观念的相同,同时还要有一个相互的信任,如果没有这一点,将来这个公司仍然是办不好的。

据现在媒体披露的这些公司法案件,包括中央电视台披露了几个典型的案件,其实都暴露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在一起理想信念不一样,而且有变化的。

比如说广东有一个案件,高中同学三个人设立了一个通信器材公司,应该说开始创业的时候大家的理想信念很一致,都想把这个公司办好,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确实他们办的也非常好,资产发展的很快,膨胀的很快,但是另外两个人,那两个在公司当中没有起到主导性作用的两个人,他们的想法变了,他想干什么呢?想分红,认为我们赚了两千万,应当大部分都分掉,不应该留在公司里面,我们的业务发展的很好了,不要老想着成为几个亿、几十个亿的这种大公司,我们就应该把获得的利润赶紧分掉,然后公司的总经理,专门操持这个公司的股东,他的观点就不一样,趁着现在的形势好,我们要把公司做大,成为华南地区响当当的,最有名的通信电子器材类的公司。趁着总经理出差到外地或者出国有一个礼拜的时间,这哥俩就召开了临时董事会,罢免了总经理的职务,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就要分钱了。总经理回来以后,一看自己没位置了,总经理也不是什么也不是了,就成了一般的股东了,权利被剥夺了。

当然这个总经理也不是吃素的,他有他的招数,他采取什么办法呢?公司上游和下游的客户都是他的,他很有本事,从全国各地把七八十个上下游的客户全请到广东来,他也召集一个所谓的股东会,通过这种造势形成一个决议:一、希望他的两个同学退出公司。你们既然想得利益你们退出,不然的话咱们的公司就没法干了,然后我来单独经营这个公司,恢复我总经理的职务。居然是外围的这些,跟公司组成人员没有任何关系的上下游客户,一致表决同意由总经理继续留任,由那俩个人退出公司,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客观上总经理确实花了很大的代价来经营这个公司,然后又花了很大的代价,让另外两个人退出了公司,给那俩个人,每个人都给了两三千万现金,让他们退出了。后来这个公司发展的仍然很好,反而通过这种模式,上下游的这些客户对这个公司更加信任,大家做的很好了,既然这个公司做的更好了,后来电视台采访那俩个退出的

股东的时候,那俩个人一句话都没有表态,都没有说我们退出错了或者我们退出是对的,都没有表态。

但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由于理想观念态度的变化,使的三个同学照样会分道扬镳,照样公司经营不下去。按照这样一个案件,要打到了法院,这个总经理的职务能不能恢复,一共三个股东,两股东已经通过决议把他给罢免了,他居然能够拉一堆客户来,自己召开一个股东会,然后又把另外俩个人给罢免了。当然另外俩个人离开总经理确实公司没法经营下去,一方面不懂通信器材,另一方面上下游客户都是总经理的,跟那俩个人没什么关系,也就是说那俩人不参与具体的经营活动,只是起到辅助性的,三个同学合伙办公司的作用,但是我们说在办公司初期,公司没有利益的时候,大家可以同甘苦、共患难,但是一旦公司发展起来以后,怎么来分配利益就成了公司的一大难题了。

这也是将来我们国内大量的公司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比如在公司的表决问题上面,在发扬民主过程当中,小股东按说应该出席会议,他也应该有发言权,但是往往大股东就不把小股东放在眼里,他把自己的那些联盟,自己认为志同道合的股东通知到公司来开股东会,通过了决议,也不告诉另外的小股东。过了一两个月以后,其他小股东知道了,就来反应,你得告诉我们,你得让我们参加会议,也没有搭理他,于是小股东就起诉到了法院,要求撤销公司的股东会的决议,重新召开股东会。

大家可以想想,面对这种情况法院该怎么做?你是支持小股东的意见,撤销公司绝大多数股东召开股东会表决的决议,还是认可表决的决议。只是说对这种不当的行为进行一个纠正,所谓的纠正,比如说进行一个赔礼道歉或者怎么样,重新通过一个程序来让小股东发发牢骚,其实都是两难的问题。如果你把绝大多数的股东通过的决议撤销了,仅仅说来维护小股东的利益,让小股东感觉自己很风光得到了法律的支持。但实际上对公司来讲没有任何益处,因为小股东在公司里面的持股只有1%、2%,甚至1%可能都不到。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你不支持小股东,你纵容大股东随意的可以这么做,“绑架”小股东,将来这个民主就没有了,大股东就可以一家作出一个决策,通知一下其他股东就可以了,因为大股东有可能占股达到百分之七八十,有可能是这种情况。所以如何来更好的衡量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让他们在民主决策和一些程序性问题上能够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办,按照公司的章程来办还是很必要的。我想照顾一下小股东的面子,让大股东向小股东道歉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不一定去撤销股东会决议,责令另行召开股东会来进行讨论决策,不一定这样做。

因为说实在的,你要撤销股东会决议,重新召开股东会可能还照样是通过原先的决策,小股东顶多在那夸夸其谈,发言十分钟二十分钟,发言完了就完了,到时候表决的时候他要不同意,照样别的十几个股东表决通过了,照样他对这个决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但是我们说对于大家没有遇到的问题,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没有遇到的,没有碰到的。比如说新鲜事物,一个新的方向的抉择,这个时间应当在开股东会之前充分发扬民主,让各个股东甚至征求其他一些相关专家的意见,来论证这个项目应该是最稳妥的,取得了绝大多数的同意或者认可的意见之后,你再召开股东会再表决通过可能更稳妥。

就跟现在最高法院办案一样,有些跟省里面、基层法院办案不一样在哪呢?在决策之前非常重视征求意见这个环节,比如这个问题有争议,他首先会想到,征求一下民意厅的意见,征求一下行政厅的意见,甚至征求一下刑事审判厅的意见,有的涉及到行政执法问题,有的涉及到刑事犯罪问题,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看看大家有没有冲突,如果没有冲突我们再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这个问题假如说大家没有把握,不

太知道这个事到底怎么办更稳妥,那么我们再召开一个小型的专家论证会,请几个专家花半天时间论证一下,取得基本意见的统一以后,我们再进入下一个环节,是不是更稳妥?

如果这些都不做,只是盲目的相信我们能力我们水平都很高,我们不管那么多,我们自己拍板就行了,其实往往这样很容易走偏,很容易把问题看的不全面,导致我们能够拿的准的问题,反而遗漏了某一个环节,遗漏了某一个程序上的一些关键点,所以对于抽逃出资实务当中也有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股东在抽逃范围内承担有限责任,主要依据在《全国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当中的一句话。开办单位、投资人或者其他人抽逃出资的应当依法追回;另一种观点认为,股东在抽逃范围内承担责任的有限责任和承担无限责任相结合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股东抽逃出资导致其注入资金达不到注册资金最低限的,法人资格可依当事人的主张来否认其法人资格,股东应当承担无限责任,如股东抽逃出资后,其注入公司的资金达到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的,股东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应当说这个观念是比较合适的,也就是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相结合,如果你不能达到法人最低限额的要求,股东们应当承担无限责任,如果你达到了法定最低限额要求,你们承担就是有限责任,其他的人也应该是这样。而且原则上以承担一次责任为限,不能说反反复复承担。

云南法院判决了,承担50万的有限责任,海南法院又来一下,判决承担50万的有限责任,那么累加起来说不定七八个法院达到了500万的责任,这就远远的超过了我们所说的公司法人的责任有限性,你把它做成一个无限责任了,做成了一个合伙了,这就有问题了,我们说合伙和紧密的公司法人的特点还是有区别的,如果仅仅是个人合伙,那么判定他承担无限责任是有法律依据的,比如说《个人合伙法》的规定。但是如果我们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你随意判定一个无限责任,那就没有法律依据,因为《公司法》主张的还是一个有限责任为主要基调,如果我们在这个环节上,都把它成为一个无限责任就不一定妥当了。

三、注册资金不到位或抽逃资金涉及公司法人人格的否认

关于注册资金不到位或者抽逃资金涉及到公司法人人格的否认问题,这是下一步最高法院制定《公司法》司法解释的一个重点,一个是股权转让,一个是公司法人人格的否定,再有一个公司的内部治理的问题,这就是下一步最高法院带领全国司法机关制定司法解释的一些重点。但是我们说在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这个环节上,还是要保持一个比较慎重的态度,为什么要保持一个慎重的态度?因为你要是说,不把公司法人原则作为利益的一个基本点,而是说随便一个法人来了,随便一个公司来了,我们都可以找理由把它否认掉,恐怕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我们好不容易几十年设立起来的法人制度,那就被我们自己给否定了,恐怕是不行的,所以这个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一个相对的理论,不是一个绝对的。

应当注意这方面的几个问题,第一点就是不能把它滥用,不能把它扩大化,尽量还是要尊重肯定公司法人人格,这是一方面;第二个方面要注意不要用反了,法人人格否认是指要否认它的子公司的人格,然后由母公司来承担责任,或者是由股东来承担责任,这个责任不是一个有限责任,而是一个扩大化的无限责任,因为债权人的债权不能得到实现,所以要追它的股东,追它的母公司,而在实践当中我们发现一种案例,就是反方向来推导了,什么意思呢?就想试图否定母公司的人格,让子公司来承担责任,这个案例是我当时在最高法院当审判长的时候合议庭办理的一起案件。

我们一些国营大的企业很狡猾,因为它得不到更多的利益,在公司里面是国有财产,你经营过程中也有很多纪检、审计、检察等等,你根本没有办法捞好处,如果你

捞好处的话,很容易被查到,轻则身败名裂,重则招来牢狱之灾。于是这帮人怎么办呢?总经理、董事长再加上二十多位高管人员,他们就所谓的联合出资设立了两个子公司,几乎就是空手套白狼,然后总公司从国外进口的大批的货物,交给子公司来销售,子公司把货款回笼以后不交给母公司,母公司也不要,几年下来总公司从银行贷了好几个亿,把自己有效的资产全部都抵押出去,也没有钱还债,银行也没办法。但实际上它两个子公司经营的却很好,是赚钱的,每一个子公司现金流都很充裕,你按照它做生意的情况来看,每个子公司都至少欠母公司一个多亿,这还不算盈利的情况。

于是银行起诉到法院,要求母公司来承担责任,同时要求两个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因为母公司财产被掏空了,没有财产了,要否定它的人格,所以要由两个子公司承担责任,举了大量的证据。那我们在分析论证过程中,我们觉得法人人格否认不是这个意思,应该是银行或者其他债权人告子公司,而子公司财产被掏空丧失了人格,应当由母公司来承担责任。而我们这个案件恰恰相反,搞混了,搞的相反颠倒过来了。

假设说银行来行使一个代位权,行使合同法上的诉讼权利,以代位权的名义,就是说给了子公司很多交易的机会,也赚了钱了,但是子公司却迟迟不把亏欠的货款归还给母公司,导致母公司拖欠银行的债务长期不能清偿,我觉得这还是有道理的。所以在诉讼过程当中,我们分析论证以后,也建议银行变更一下诉讼请求,照样可以把子公司告进来,只不过它不再是一个法人人格否认,而是一个代位权诉讼,但是银行不听,听不进话坚决不同意,所以我们在二审的时候,只能判决总公司偿还全部的债务并以抵押财产来进行偿还,驳回了银行要求两个子公司承担责任的诉讼请求,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因此我们在新案当中要注意,你在考虑否定一个公司人格的时候,必须要有真凭实据,你比较要抓住它的关键要点,是否是母公司真的把这个子公司给掏空了或者子公司由于在设立经营过程当中,达不到法律规定的公司所应当具有最低注册资本的额度,不管是首次20%,还是过了两年三年之后,必须达到100%根本就没有达到,如果都没有达到的话,我们就可以否定他的人格,然后就看看谁开办的这个公司?母公司是谁?主要的股东是谁?由他们共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或者叫连带的赔偿责任。一般情况下还是要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因为它不是一种担保,你要连带清偿就差点意思,连带清偿只能用在连带责任担保这个环节上。

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两个案例主要不是我直接主办的,所以我只能在一些场合说一说,没有编到我们书里面来,但是这个素材是可以公开的。另外一个案件就是徽商银行作为原告起诉一个水泥公司,这个水泥公司属于我们所说的母公司设立的子公司,这里面比较符合人格混同的这样情况,因为子公司用的办公场所是母公司的办公场所,用的人也是母公司的人,母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子公司的董事长,实际上就是说子公司没有很多具体的业务,没有自己独立的经营能力,它从银行借款,实际上没有具体的偿付能力,借来的钱也主要用于母公司的一些业务,而且关键是在母公司在设立子公司的时候,我记得发起协议里面确定了,母公司出资比如说960万,但实际上也没有到位,实际上根本没拿钱出来,因为他们还是在一起办公,用同样的资产,同样的业务,同样的人在一起,就是典型的人格混同。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你作为一个借款人,实际上没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这种情况就否认你的法人资格,你所欠的债务都应该由你的母公司全额承担的,你不能说不行,母公司不承担责任,或者我认为注册资金到位了,我不承担责任,或者说我仅仅在注册资金范围之内承担一个有限责任,那么经过我们审查,你的出资也是一个虚假出资,根本就没有出资到位。因此在这样的环节上,我们想债权人你必须要通

过举证,查实债务人和担保人和它母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能不能证明母公司该出的

资产没有出,或者出了资以后抽走了。

那么在法庭辩论阶段我们也提出来,今天我们由于你们各方准备不是充分,你主张权利依据不是很充分,你的债务人、担保人、母公司之间这些关系也没有说清楚,

根本就没有好好准备,这样你们回去再好好举证,看看你这个主张能否有足够的证据

来支持,然后你的抗辩有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最终我们还是支持了徽商银行的请求,要求母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或者是连带偿还责任,不能够轻易地把它放掉,不

能因为说你的公司在改制,你的公司在干什么,所以我们就放你一马,不让你承担责任,应该在这个方面还是有一个直接的证据上的认定。

实际上我们说否定公司的法人人格,它的重要的目的就是在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防止出现这种道德上的、信任上的以及经济责任上的危机,因为我们现在有一些人他

会设立一连串公司,用来拆东墙补西墙,用来抵挡或者抗拒债权人的请求,为了保护

绝大多数债权人的利益还是应该在一定范围之内采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不能扩大化

但是不能没有。再次由人格否认而致股东之无限责任是逻辑推理的结果,本来你这公

司是独立的,股东也都是有限责任,但是由于你们之间没有严格依法办事,没有严格

依照章程规定办事,导致了公司人格的丧失,你们这些股东都应该承担责任,谁也跑

不了。

新《公司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第20条第3款

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

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大家看这就是法律依据,当然这个法律

依据没有说要否定这个公司的人格,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必然会产生认定上的一个

结果。既然说股东逃避债务,损害了法人的独立地位,客观上有可能使我们产生一种

认定公司法人地位被否认的情况,一旦被否定了,你们各个股东对债权人的损失都应

该承担债务上的连带责任,这个谁也跑不了。

四、追究投资人未尽出资义务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诉讼主体

关于追究投资人未尽出资义务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诉讼主体,到底谁有权利追究没有尽到出资义务的这些责任主体的资格,到底谁有诉权?

(一)关于追究投资人未尽出资义务应承担出资违约责任的诉讼主体问题关于追究投资人未尽出资义务应承担出资违约责任的诉讼主体。《公司法》第25条第2款规定,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以足额缴纳出资的股

东承担违约责任。这个规定来看,有权追究投资人未尽出资义务,承担出资违约责任

的主体,是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只有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才有权提起诉讼,要

求未尽出资以为的投资人承担出资违约责任。实际这也告诉我们,在公司设立经营过

程当中,大家股东之间是有一个协议的,出资协议,按照出资协议的要求,每个股东

都应该承担出资义务,你没有履行出资义务的,对于已经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你就

应该承担违约责任,这个是毫无异议的。

(二)关于追究股东未尽出资义务或股东抽逃出资应承担出资填补责任的诉讼主体问题

关于追究股东未尽出资义务或者股东抽逃出资应承担出资填补责任的诉讼主体

问题。那么出资是公司股东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义务,也是形成公司财产的基础,

为了保证公司基本的充实,维护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股东应当按照《公司法》

的规定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规定的出资方式和出资额向公司履行出资义务,缴纳出资,出资以后就不能再抽回了。

应当说关于什么时候由公司来当所谓的原告还是有一定说法的,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由公司做原告,比如说你的公司没设立起来,已经造成损失了,那么这个时候显然公司没有主体资格了,就不能向造成公司损失或者其他股东损失的人来提起诉讼。只有公司设立起来以后,那么公司才具有主体资格,他才能够向违约方或者说拖欠出资的这一方股东来主张权利。那么其他股东这时候还当原告呢?当然不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但一般情况下,公司只要设立起来以后,股东们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还是让渡给了公司,公司是管理主体,只是管理机构的组成。

这个时候我股东就公司说了算,我可以想任何一个股东来主张权利,其实这个时候,股东它应该代表公司来管理公司,代表公司来管理股东的义务,股东的责任,公司的规划,公司的经营,而不再说是纯粹的股东对股东之间的事情,所以一种观点认为,公司已经足额出资的股东或者公司的债权人都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诉讼,这种情况是一种。

第一,公司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诉讼依据,比如章程的规定,章程你肯定要做这样的规定,如果章程没有做这样的规定,我们在实践当中应该给它弥补上,我们作为公司的法律顾问,作为公司法律文件的起草者,我们都应该帮助公司来完善章程的规定,不然的话你到时候出了问题,谁可以当原告,谁可以当被告还是扯皮,应该在公司章程里面把它具体明确下来,在什么情况下由股东来主张权利,什么情况下由公司主张权利,什么情况下大家都可以主张,你给它设定几种情况,就把它完善下来了。

第二,《公司法》规定,股东向公司足额缴纳出资,是法定义务,《公司法》规定了出资不实股东,出资填补责任和其他发起人连带认缴责任,刚才我们已经念过了,损害公司法人格,抽逃出资,逃避债务要对公司的债权人连带承担责任。

第三,就是股东出资不实行为构成对公司财产的侵权,不论股东存在哪种出资不实的形态,其实都构成了对公司财产实际上的占有和侵犯,它侵害的直接主体就是公司的全业务,不再是简单对其他的股东或其他发起人一种侵害。公司设立起来以后,各个股东直接面对的财产关系就是公司财产。

我们说不管是有形财产还是无形财产,你拿到了公司以后,它就是公司财产了,不再贴上你股东的标签。比如说你是一辆奥迪车,作价30万,作为你股东出资的资本,你显然一是要把车交给公司,二是要你要把车的车牌子、车主置换到公司的名下,如果这两项,任何一项没有办到,都应当视为你出资不实,没有出资到位。比如说我把车交给公司使用了,但是牌子仍然是我的,这个不能算是你出资到位。因为公司这时候具有一定的使用权,没有出资权。

或者你只是把牌子办到的公司名下,但是车根本没有交给公司,还是你自己在使用,这种情况也照样是出资不实,没有把财产给公司。当然极为恶劣的,既没有过户也没有交车,这种情况更不能说你出资到位了,你根本就没有。所以在这几种情况下,我们说明显对公司的财产构成了侵害,公司的注册资本没那么多了,你本来约定注册资本100万,现在由于你30万不到,显然造成了30万的损害。如果其他的股东也采取你这样的办法,岂不是公司就是一个空壳子吗!

《公司法》的司法解释二、三的规定,司法解释二关于公司解散、清算过程中对于股东出资义务的要求。

第一,由于你出资不到位,给公司造成损失,给债权人造成损失,你应当承担责任的。司法解释三直接对出资的一些环节,一些法律责任问题都作出了这样的规定。

第二,股东追究出资不实股东相关责任的诉讼依据,实际上主要指的是股东的派生诉讼,也就是说可能某一个大股东出资不到位,或者抽逃出资,但是由于他控制了公司,他不可能让公司倒塌,他也不可能主动把抽走的钱再退回来,这个时候其他的

中小股东就有责任和义务站出来,要求抽逃出资的大股东把你的责任完善起来,把抽逃的钱拿回来,否则将来一旦出现了风险,一旦出现了债权人告我们,大家要相互承担连带责任的,大家要相互承担责任,不是说只有你一家承担就完了。股东们之间责任主体,责任关系就是一个相互信用上的担保,责任上的担保,尽管没有明确这么规定,但实际上就是这么一种关系。

第三,公司债权人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法律依据最早是1994年最高法院关于企业开办其他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这里面指出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已经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企业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虽与注册资金不符,但达到了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15条第7项,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数额,具备了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应当认定具有法人资格。做了一个最低的规定由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如果该企业对撤销或者歇业以后,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开办企业应当在该企业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与注册资金差额范围内承担责任,就还是认为有不实的情况,如果有不实的情况,你要承担一个有限责任,把拖欠或者抽走的补上就行了。不要求你承担一个无限责任,这是在具备法人条件的前提下。

如果企业开办的企业虽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实际没有投入自有资金或者投入的自有资金达不到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15条第7项规定,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规定数额的时候,以及不具备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时候,那么就应当认定,这个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开办该企业的企业法人承担,也就是由公司企业的股东来承担。你既是开办者,也是出资者,那你就是股东,那个时候主要是国有独资,或者说是国家出资,或者政府出资办成一个民营企业,或者说是一个企业性质的,但不管是什么性质的,起码你这个开办者是要承担一个连带清偿责任的,构成了那种事实上的一种责任担保,这个时候就不能是一个有限责任了。

第二种观念认为公司的债权人都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诉讼要求未出资的股东承担补充,填补责任,公司和公司的债权人都有这个权利,已经足额出资的股东无权提起诉讼要求未出资的股东承担填补责任,这个时候权利已经让渡了,转化了,你的股东不要再站出来起诉了,这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已经足额出资的股东是否有权提起诉讼,要求未出资的股东承担填补责任,坚持已经足额出资的股东无权提起诉讼,要求未出资股东承担填补责任的理由就是《公司法》中的规定,股东之间对于其所应承担的出资填补责任是一种连带责任,如果允许已经足额出资的股东提起诉讼,可能形成的诉讼模式就是自己告自己。

其实这时候股东相互之间就是一种连带责任,如果让已经出资的股东告没有出资的股东,就相当于自己告自己差不多,一般情况下承担了责任之后,才会来追偿才会来告,但是很少发生股东在没有形成风险的时候,就来告其他股东,要求其他股东来承担责任的,这种情况比较少,所以实践当中我们主要还是倾向于第一种意见。

第一,已经足额出资的股东提起诉讼要求未出资股东承担填补责任,投资人承担的是直接填补责任,也就说没有出资股东你要把这个责任视为是一种直接的填补,就还是一种出资。

第二,当公司或者公司债权人提起此类诉讼时,股东之间对于出资的填补责任是一种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公司或者公司债权人起诉的时候,股东之间就是一种连带责任。

第三,在公司的实际运作当中,有很多控股股东应投入的注册资金未到位,如果不允许已经足额出资的股东提起诉讼的话,对股东未尽出资以为将无法追究,这显然不符合公司的运作要求。在股东起诉,股东未尽出资以为或者股东抽逃出资应承担出资填补责任时,应当是公司代为起诉股东未尽出资义务,或者股东抽逃出资应承担出

资填补责任的情况下,股东起诉股东未尽出资义务或者股东抽逃出资应承担出资填补责任的诉讼,属于《公司法》中的派生诉讼。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也不赞成股东告股东,只有没有办法,其他的途径不能来弥补了,为了避免损失的扩大,为了避免责任的扩大,这个时候守法的、守约的股东可以告其他股东,这个时候应当把公司列为第三人,也就是公司和小股东他们应该站在一起,要求没有履行责任的股东来承担弥补性的出资义务。

关于公司债权人追究股东未尽出资义务,或者股东抽逃出资应承担出资填补责任的诉讼性质问题,因为公司债权人与股东之间不存在合同法律关系,他们也不是合同的相对人,因此股东承担的不是合同违约责任,而属于侵权责任。

刚才也有同志问,这种情况,两个不同的诉能不能在一块?的确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包括民商诉讼应当是一诉一个事由,一诉一个案由,但是对于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为了诉讼上的便利起见,把两个不同的诉由,合在一起诉也是可以的。

比如说一个债务纠纷,一个侵权之诉,这个侵权之诉通过债务纠纷举证以后查明,事实上那些责任人应当承担这样的责任,不要把它搞成两个案子、三个案子,就在一个案子里面解决还是可以的,不是说就没有道理,是有道理的,可以体现一个两便的原则,一是便于诉讼,二是便于法院的司法裁判,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说应当是可行的。

五、公司对不履行出资义务股东行使追缴出资权的诉讼时效

这个问题历来都有争议,也就是说股东出资违约,没有出资到位或者是抽逃出资,按照学者们的观点,股东出资既可能是一种违约责任,也可能是侵权责任,大家也知道,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如果是违约责任,一种民事上的债务的请求,那么诉讼时效可以视为两年。但如果是一个民事上的侵权责任,不管是按照《民法通则》,还是《侵权责任法》,一般案件就是一年的诉讼时效,当然特殊的侵权案件有两年的、三年的,还有甚至时间更长的。

因此学者们就说,对于这样的诉公司告股东的诉,应当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其实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观点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刘俊海教授的观点,他在2007年出版的《现代公司法》一书里面,就讲股东对于公司拖欠出资,这个是构成对公司的侵权,那么这个侵权是一个连续性侵权,一直是构成的,所以不构成超过诉讼时效,公司随时都可以要求股东来承担这样的侵权责任,但是很遗憾的是2009年刘俊海教授在修订他这本书的时候又改回去了,说股东对公司出资的拖欠,是一种侵权应当受到一年诉讼时效的限制,他把观点又改错了,没有坚持最早的观点,他没有想到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肯定了我们司法实践当中的这种观点。

我的想法是公司股东以出资为主要的内容,他对公司的义务和责任要贯穿于公司的存续全过程的,也就是说从公司发起设立开始,股东对公司的义务就形成了,一直到公司将来经营不善,被解散破产终结。大家可以看到《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就是讲了解散、清算,其实清算也是简单的破产程序,在这里面反反复复都在强调,股东对公司是一直负有义务的,如果受到诉讼失效的限制的话,应当说股东过一年、两年都可以不用出资了,但是大家要想,如果股东不对公司出资了,公司的法人地位如何来维持?如何能够维持它的资本不变原则?

(完整版)公司法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公司法》第4次平时作业 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100分) 1题:甲、乙、丙、丁四个国有企业和戊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2006年8月1日,丁公司召开的董事会会议情形如下:(1)该公司共有董事7 人,有5 人亲自出席。列席本次董事会的监事A向会议提交另一名因故不能到会的董事出具的代为行使表决权的委托书,该委托书委托A代为行使本次董事会的表决权。(2)董事会会议结束后,所有决议事项均载入会议记录。并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全体董事和列席会议的监事签名后存档。 2006年9月1日,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作出如下决议: (1)更换两名监事。一是由甲国有企业的代表杨某代替乙国有企业代表韩某出任该公司的监事;二是公司职工代表曹某代替公司职工代表赵某。(2)为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决定发行公司债券500万元。(3)公司法定盈余公积金2000万元中提取500万元转增公司资本。 要求: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1)在董事会会议中A能否接受委托代为行使表决权?为什么? (2)董事会会议记录是否存在不妥之处?为什么? (3)股东大会会议决定更换两名监事是否合法?为什么? (4)股东大会会议决定发行公司债券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5)股东大会会议决定将法定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是否合法?为什么? 具体分析如下: (1)A不能接受委托代为行使表决权。根据规定,董事因故不能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可以书面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但A为监事,不是董事,不能代为行使表决权。 (2)董事会会议记录存在不妥之处。根据规定,董事会会议记录,应由出席会议的董事在会议记录上签名,列席董事会会议的监事无须在会议记录上签名,而该公司列席董事会会议的监事在会议记录上签名,是不符合规定的。 (3)股东大会会议作出由甲国有企业的代表杨某代替乙国有企业代表韩某出任该公司监事决议符合公司法的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由公司股东会选举产生。 股东大会会议作出由公司职工代表曹某代替公司职工代表赵某的决议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代表出任的监事不是由公司股东会选举产生,而是由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民主形式选举产生。本题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职工代表出任监事是不符合规定的。 (4)股东大会会议决定发行公司债券是符合规定的。根据规定,所有的公司都是可以发行公司债券的。(5)股东大会会议决定将法定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的决议方式是符合规定的,但是转增的金额是不符合规定的。根据规定,公司将法定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时,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该公司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丁公司转增资本时,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2000-500)÷8000×100%=18.75%,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少于转增前该公司注册资本的25%,所以是不符合规定的。 2题、A、B、C、D、E五人共同投资设立了一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3月13日,该五人订立了发起人协议,具体内容如下:该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人民币100万元,其中A拟出资20万元人民币,B拟以厂房作价出资20万元,C拟以知识产权作价出资30万元,D、E分别拟以劳务作价出资为10万元、20万元。公司首次出资15万元,其余部分在公司成立后的2008年12月31日前缴足。公司名称为北京翰林有限责任公司。委托A办理公司的申请登记手续。 2006年3月21日A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公司设立登记。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出了申请人在公司出资方式、名称方面的不合法之处,后经A与另外四人商妥均予以纠正。2006年4月7日,A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了表明签发日期为2006年4月2日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A认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公司成立应当公告,于是于2006年4月11日发出公司成立的公告。公司成立后,A主持首次股东会,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作出决议。2006年4月21日,G打算加入该公司并拟投入10万元,经股东会决议,有代表65万元的股权的有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增加注册资本,于是G加入到该公司。公司成立后,董事会发现,B作为出资的厂房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的价额,董事会提出了解决方案,即:由B补足差额,如果B不能补足差额,则向A、C、D、G按出资比例分担该差额。2006年5月,A要求转让出资给F,A于2006年4月5日以书面形式向其他五位股东发出书面征求意见的通知。C表示同意,G在当

公司法名词解释简答题归纳汇编

1、普通合伙企业:是指依照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订立合伙协议,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全体合伙人均为普通合伙人,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外国的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管理、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股权式合营企业。 3、个人独资企业(独资企业):将其定义为依照该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所有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4、有限合伙企业: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普通合伙人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有限合伙人共同组建的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的总人数为2人以上50人以下,普通合伙人对有限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有限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的合伙企业。 5、退伙:是指已经取得合伙人身份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使其合伙人身份归于消灭的法律行为和事实。 6、入伙:是指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原来不具有合伙人身份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经其他合伙人同意而取得合伙人资格的民事法律行为。 7、一人公司:依据我国《公司法》的架构设计,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8、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9、有限责任公司:亦称有限公司,是指依照我国法律规定由50个以下的股东所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0、股份有限公司:也称为股份公司,是指由数量较多的股东所组成,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有股份为限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1、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股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 12、资本确定公原则:要求公司成立时,公司的资本额必须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且要高于或等于法定最低资本额,全体股东应一次性足额募足全部资本,公司才可以成立。 13、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是表示股东地位和股东权利的可流通的有价证券。 14、授权资本:又称核准资本、设定资本和名义资本,它是指在公司章程上已经明确规定即授权董事会发行的资本总额,但不一定是实际发行完毕的或公司实际收到的资本,它表明了公司资本发行的最大空间,在公司实数收到前仅为名义的存在。 15、新股发行:是指公司在存续期间为充实和扩大资本而进行的股份的发售行为。 16、可转换债券:是指专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依约定办法可变更为公司股票的债券。 17、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18、共益权:也称为集体股东权,是指股东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需要与其他股东合作才得以行使的权利。 19、股东大会自行召集权:如果持有一定数量股份的股东向董事会提出召集股东大会的请求,但董事会不启动召集程序,少数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召开会议。 20、股东权: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利,有实体的,也有程序上的,有财产方面的,也有身份关系方面的。 21、股东表决权:基于股东地位享有的就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作出一定意思表示的权利。

公司法重点案例分析

公司法重点案例解析 1、美伦公司是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于市场疲软,濒临倒闭。但由于美伦公司一直是其所在县的利税大户,县政府采取积极扶持的政策。为了转产筹集资金,美伦公司经理向县政府申请发行债券,县政府予以批准,并协助美伦公司向社会宣传。于是美伦公司发行的价值150万元的债券很快顺利发行完毕。债权的票面记载为:票面金额100元,年利率15%,美伦公司以及发行日期和编号。问: 美伦公司债券的发行有哪些问题? [分析] (1)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可以依照本法发行公司债权。美伦公司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不具备发行企业债券的资格,发行主体不合格。 (2)发行公司债权要由公司董事会作出方案,有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后,由公司向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申请批准后才能发行。而本案中,由县政府批准发行债券,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3)公司法规定,公司发行债券必须在债权上载明公司的名称、债券票面金额、利率、偿还期限等事项,并由董事长签名,公司盖章。本案中,债券票面缺少法定记载事项。 (4)证券的发行应当由证券公司承销,而不能由美伦公司自行发售。 2、科华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公司章程规定每年6月1日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科华公司管理混乱,自1998年起,陷入亏损境地。1999年5月,部分公司股东要求查阅财务账册遭拒绝。1999年股东大会年会召开,股东们发觉公司财务会计报表仍不向他们公开,理由是公司的商业秘密股东们无需知道。经股东们强烈要求,公司才提供了一套财会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分配表。股东大会年会闭会后,不少股东了解到公司提供给他们的财会报表与送交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的不一致,公司对此的解释是送交有关部门的会计报表是为应付检查的,股东们看到的才是真正的账册。问: 根据你所学习的《公司法》知识,指出科华公司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分析] 《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根据相关法规,最迟应在次年的4月30日前制作完成并提交有关主体),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以前,臵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财务会计报表及附属明细表:(1)资产负债表;(2)损益表;(3)财产状况变动表;(4)财务情况说明书;(5)利润分配表。公司除法定的财务会计账册外,不得另立会计账册。本案中,科华股份有限公司所犯的错误有:(1)拒绝股东查阅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剥夺了股东的法定权利;(2)未在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以前将财务会计报表臵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3)财务会计报表不完整,缺少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4)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册外,又另立会计账册。 3、华声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在设立过程中,经有关部门批准,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1.2倍的发行价格发行,实际所得人民币6000万元。溢价款1000万元当年被股东作为股利分配。两年后,由于市场行情变化,华声公司开始亏损,连续亏损两年,共计亏损人民币1200万元。股东大会罢免了原董事长,重新选举新的董事长。经过一年的改革,公司开始盈利人民币600万元,公司考虑到各股东多年来经济利益一直受损,故决定将该利润分配给股东。自此以后,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不仅弥补了公司多年的亏损,而且发展越来越快。1999年,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法定公积金占公司注册资本55%,法定公益金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5%,公司决定,鉴于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法定公积金可以不再提取了,法定公益金也无需再提取。为了增大企业规模,公司股东大会决定把全部法定公积金转为公司资本。 (1)华声公司将股票溢价发行款作为股利分配,正确与否,请说明理由。 (2)华声公司在刚开始盈利时将盈利分配给各股东的作法对不对,正确的作法是什么? 3)1999年华声公司决定不再提取法定公积金与法定公益金的理由充分不充分,为什么? (4)公司股东会能否决定将公司的法定公积金全部转为公司资本,为什么? [分析] (1)公积金,是指依照法律、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而从公司的营业利润或其他收入中提取的一种储备金,又称之为附加资本,可用于弥补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增中资本。

新公司法笔记(精华版)汇编

学习--- 好资料 公司法》笔记 一、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1、依法成立 2、公司必须具备必要的财产,独立享有财产权 3、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有自已的名称和组织机构以及场所 二、公司是社团法人具有社团性 社团法人是以社员为成立基础的法人,公司属于社团法人。公司的社团性主要表现为它通常要求2 个或2 个以上的股东出资设立。 三、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1、公司权利能力于公司成立之日产生,至公司终止之日消灭。公司签发营业执照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2、公司注销登记之日,即为公司法人资格终止之时,也就是公司权利能力丧失之时。 3、权利能力的限制 1) 性质的限制除了专属于自然人基于性别、年龄、生命、身体、亲属关系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公司不能承受外,公司作为拟制的法人,其权利能力不再受性质的限制。公司可以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公司可以作为其它公司的董事,可以成为资合公司的发起人,可以成为其它公司的有限责任股东,还可以作为受遗赠人,接受被继承人的遗产。 2) 经营范围必须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其经营范围,经营范围必须依法登记才产生公示效力。 3) 转投资的限制 必须以责任有限、互不连带为原则。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的,必须经过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总额及单项投资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4) 借贷的限制只能向银行代款,企业之间不能拆借。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违反公司章程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 5) 担保的限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违反公司章程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以公司财产为他人(包括公司的股东、其他自然人、其他法人)提供担保的。 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要求: A.首先,应在公司章程中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应依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作 出决议;否则,无效。还必须遵守章程规定的限额,超过部分无效。 B.公司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否则,无效。 (公司章 程不得做出相反规定) 6) 公司举债的限制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司,其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 7) 设立中的公司不得享有法人的权利能力,解散后的公司只能在清算范围内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四、总公司与分公司 1、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由总公司承担全部责任。该责任不是连带责任,因为连带意味着双方是平等主体,连带责任的前提是连带责任人之间相互独立。 2、分公司可以自已的名义独立订立合同,也可以自已的名义参加诉讼。 3、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在法人授权范围内提供的保证有效,但职能机构不可以作为保证人,以其名义出具的保证合同无效。 五、母公司与子公司 1、母公司的最根本特征不是否持有子公司的股份,而是是否参与子公司的业务经营。子公司分 学习--- 好资料 为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 2、如果一个公司通过拥有另一公司的相对多数股份而能够对其加以实际控制,或通过协议实际 控制另一公司经营,则前者为母公司,后者为子公司。 3、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一般需持有50% 以上的股份,但母公司往往无须持有半数以上的股份即可取得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六、公司的股东 1、股东权利收益权、表决权、知情权、请求召股东大会权利,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的违法决议诉讼的权利等。

公司法案例题

1. 上海华龙电器公司(简称上海公司)诉珠海南方贸易公司(简称珠海公司)货款纠纷一案上海华龙电器公司(简称上海公司)诉珠海南方贸易公司(简称珠海公司)货款纠纷一案,经法院判决,珠海公司应向上海公司立即支付货款2600万元。因近年市场剧烈变化,珠海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无力执行法院判决立即支付货款。上海公司经多方查询,了解到珠海公司曾投资澳门,与澳门另两家公司三方合资设立了一家珠澳国际电器有限公司,并在其中投资600万美元,拥有40%的股权。珠澳公司成立后,基本上没有开展经营活动,其名下也没有多少货币资金和其他有形资产。但该公司却在上海投资,与当地的金龙城建公司合资设立了中外合资东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投入1000万美元,拥有股权30。东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项目公司,其唯一的经营项目是开发建设一个名为东方大厦的高档写字楼。当上海公司知悉该写字楼已基本完工并正在热销,其整个写字楼的市场价值在数亿元时,便立即申请法院对该楼尚未出售的、价值约3000万美元的楼层进行查封并强制执行用于珠海公司对上海公司的货款支付。法院根据上海公司的请求予以查封,并准备强制前述的判决。【问题】(1)上海公司是否有权对东方公司的写字楼提出权利要求?(2)本案的判决应如何执行。 (1)案例中,和上海公司有货款纠纷的是珠海公司,而非珠海公司作为股东的东方公司。珠海公司一旦出资给东方公司就是转移所有权的行为,出资所形成的资本就是属于东方公司本身所有了,珠海公司和东方公司分别为独立民事主体,珠海公司在将财产投资于公司之后就不再对这些财产享有任何直接的支配权,而只能作为股东享有股权。东方公司的财产直接支配权只能由公司自身享有。因此不能要求东方公司来承担珠海公司的债务。 (2)把珠海公司所持它公司的股份进行转让,并取得它公司其他股东的同意,并且如果他们愿意购买还享有优先购买权。把股票转让所得资金连同珠海公司剩余的财产来执行判决,至于不足的部分则不再进行清偿。 2. 一个名叫萨洛蒙的店主把他个人拥有的一家鞋店卖给了由他本人以及其妻子、女儿和四个儿子组成的公司,卖价为3万英镑。其中萨洛蒙本人认购了19994英镑的股份,其他人每人仅认购了1英镑的股份。另1万英镑,作为担保公司债券卖给了萨洛蒙。后来该公司因故歇业,而资产只剩下6000英镑,但公司欠债除萨洛蒙本人的1万英镑外,另有7000英镑。其他债权人认为萨洛蒙与其公司实际上是同一人,其公司不可能欠他的债,公司剩余财产应用来向他们清偿债务。但法院最后判决,公司一经成立,即成为与萨洛蒙独立的法人。虽然萨洛蒙实际上是公司的所有者,几乎是唯一的股东,但也只能以其近2万英镑的股份

公司法案例分析题公司法案例

公司法案例分析题公司法案例 话题:公司法案例通知书知识产权身份证明公司 一、2012司法考试题案情:2009年1月,甲、乙、丙、丁、戊共同投资设立鑫 荣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荣公司),从事保温隔热高新建材的研发与生产。该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各股东认缴的出资比例分别为44%、32%、13%、6%、 5%。其中,丙将其对大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所持股权折价成260万元作为出资方式,经验资后办理了股权转让手续。甲任鑫荣公司董事长与法定代表人,乙任公司总经理。鑫荣公司成立后业绩不佳,股东之间的分歧日益加剧。当年12月18 日,该公司召开股东会,在乙的策动下,乙、丙、丁、戊一致同意,限制甲对外签约合同金额在100万元以下,如超出100万元,甲须事先取得股东会同意。甲拒绝在决议上签字。此后公司再也没有召开股东会。 2010年12月,甲认为产品研发 要想取得实质进展,必须引进隆泰公司的一项新技术。甲未与其他股东商量,即以鑫荣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与隆泰公司签订了金额为200万元的技术转让合同。 2011年5月,乙为资助其女赴美留学,向朋友张三借款50万元,以其对鑫荣 公司的股权作为担保,并办理了股权质权登记手续。 2011年9月,大都房地产公 司资金链断裂,难以继续支撑,不得不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经审查,该公司尚有资产3000万元,但负债已高达3亿元,各股东包括丙的股权价值几乎为零。 2012年1月,鉴于鑫荣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及大股东与管理层间的矛盾,小股东丁与戊欲退出公司,以避免更大损失。问题: 1(2009年12月18日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如何,为什么, 2(甲以鑫荣公司名义与隆泰公司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效力如何,为什么, 3(乙为张三设定的股权质押效力如何,为什么, 4(大都房地产公司陷入破产,丙是 否仍然对鑫荣公司享有股权,为什么, 5(丁与戊可以通过何种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 【参考答案】: 1(该股东会决议有效。股东会有权就董事长的职权行使作出限制,

公司法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汇编

公司法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汇编 目录 第一章法律及司法解释 (9)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9)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 的规定(一) (82)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 的规定(二) (84)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 的规定(三) (95)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 的规定(四) (107)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 的规定(五) (115) 第二章公司证券与上市 (119) 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119) 2. 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 (136) 3.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 (145) 4. 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162) 5.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182)

7. 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235) 8.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 (256) 9.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271) 第三章公司登记管理 (291) 1. 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 (29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29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312) 4.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341) 5. 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 (353) 第四章公司财会 (360) 1.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360) 2.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374) 3. 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 (386) 4. 企业财务通则 (391) 第五章公司治理 (410) 1.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 (410) 2.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418) 3. 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办法 (483) 4.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 (493) 5. 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513) 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521)

金融犯罪相关的司法解释及权威案例汇编(2014)法客帝国

金融犯罪相关的司法解释及权威案例汇编(2014)法客帝国 金融犯罪相关的司法解释及权威案例汇编(2014)|法客帝国目录第一部分:金融犯罪相关司法解释第二部分:刑事审判参考案例第三部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第四部分: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第一部分:【金融犯罪的司法解释】一、2014.03.2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2011.12.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2011.8.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法集资刑事案件性质认定问题的通知》四、2011.3.1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五、2013.11.1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六、2002.5.22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关于对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经济犯罪案件依法正确适用逮捕措施的通知》七、1996.12.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八、2009.10.1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九、

1995.4.20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利用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十、1985.07.1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 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十一、2012.12.31 《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十二、2007.7.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十三、1996.01.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十四、2008.11.2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 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二部分:【刑事审判参考】(第八辑)第056号高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利用经济互助会非法集资的行为如何 定性?(第十四辑)第088号贷款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如何把握?(第十五辑)第095号吴晓丽贷款诈骗案——如何区分贷款诈骗罪和贷款纠纷?(第三十九辑)第305号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的罪名适用。(第三十九辑)第306号张福顺贷款诈骗案——贷款诈骗罪与贷款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分:贷款民事欺诈行为与贷款诈 骗犯罪区别的关键是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金融机构贷 款的目的。司法实践中,不能单纯以行为人使用欺诈手段实际获取了贷款或者贷款到期不能归还,就认定行为人主观上

公司法8个案例分析

公司法8个案例分析 【案例1】 某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股份公司”)是一家于2000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该公司董事会于2001年3月28日召开会议,该次会议召开的情况以及讨论的有关问题如下: (1)股份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出席该次会议的董事有董事A、董事B、董事C、董事D;董事E 因出国考查不能出席会议;董事F因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不能出席会议,电话委托董事A代为出席并表决;董事G因病不能出席会议,委托董事会秘书H代为出席并表决。 (2)出席本次董事会会议的董事讨论并一致作出决定,于2001年7月8日举行股份公司2000年度股东大会年会,除例行提交有关事项由该次股东大会年会审议通过外,还将就下列事项提交该次会议以普通决议审议通过,即:增加2名独立董事;股份公司与本公司市场部的项目经理李某签订的一份将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委托李某负责管理的合同。 (3)根据总经理的提名,出席本次董事会会议的董事讨论并一致同意,聘任张某为公司财务负责人,并决定给予张某年薪10万元;董事会会议讨论通过了公司内部机构设置的方案,表决时,除董事B反对外,其他均表示同意。 (4)该次董事会会议记录,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全体董事和列席会议的监事签名后存档。 要求: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出席该次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人数是否符合规定?董事F和董事G 委托他人出席该次董事会会议是否有效?并分别说明理由。 (2)指出本题要点(2)中不符合有关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 (3)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的内容,董事会通过的两项决议是否符合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4)指出本题要点(4)的不规范之处,并说明理由。(2001年) 【案例1答案】 (1)首先,出席该次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人数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人数须有1/2以上,即可举行。其次,董事F电话委托董事A代为出席董事会会议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董事因故不能出席董事会会议时,可以书面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再次,董事G委托董事会秘书H出席董事会会议不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董事因故不能出席董事会会议时,只能委托其他董事出席,而不能委托董事之外的人代为出席。 (2)首先,该次董事会会议决定股份公司股东大会年会于2001年7月8日举行不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年会应当于上一个会计年度完结之后的6个月之内举行,董事会会议决定股东大会年会于7月8日举行超过了6个月。其次,股份公司与本公司市场部的项目经理李某签订的一份将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委托李某负责管理的合同提交股东大会并以普通决议通过不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该项内容应当以特别决议通过。 (3)首先,出席本次董事会会议的董事讨论并一致通过的聘任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的决议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该决议事项属于董事会职权范围的内容。其次,批准公司内部机构设置的方案不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董事会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公司董事由7人组成,董事B反对该事项后,实际只有3名董事同意,未超过全体董事的半数。 (4)董事会会议形成的会议记录有两处不规范。首先,该会议记录应当有会议记录员的签名;其次该次会议记录无须列席会议的监事签名。

公司法判断题参考答案汇编

第一次作业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用V X表示) 1、公司的营利性也称之为营业性。(X ) 2.公司的经营范围一经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连续不断的进行,不能随意改变。() 3.公司的独立责任,表现在公司以股东的财产对债务负责。() 4.公司的法律地位和资格的取得依据私法性质,是以其当事人自由决定的。(X ) 5.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关系主要是通过股权占有的方式进行的。() 6.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负连带责任。(X ) 7.在我国,酒类生产禁止外国公司经营( ). 8.公司集团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母公司或支配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X) 9.合伙企业、独资企业与公司企业一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法人地位。(X ) 1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由企业所在地省级登记机关管辖。()。 11.公司登记事项中的资本除了注册资本,还包括实收资本。() 12.公司登记的事项由公司登记机关记载于公司登记簿上,并为公司保密,社会公众无权查阅。(X ) 13.公司清算组申请了注销公司登记,公司即告终止。()。 14.公司是团体,股东是公司的成员,对公司享有最终控制权和资产受益权。 15.因股东所拥有的公司股权是股东财产,所以股东债权人有权就公司财产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X ) 16.公司筹备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当然由成立后的公司承受。(X )。 17.申请公司名称预先核准,是公司必经的设立程序。() 18.公司住所是指公司的主要经营场所。(X ) 19.公司作为法人,不能享有专属于自然人的权利。公司不能享有继承权,也不能接受遗赠。(X ) 20.公司转投资一般会形成“母公司——子公司”的结构。() 21.公司法对公司提供担保进行了程序上和数额上的强制性规定。(X ) 22. 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有困难时,公司可以向其提供借款。(X ) 23.公司是存在自己的意思,并通过公司机关来行为的实在体。() 24.公司的代表机关,也就是公司法定代表人。() 25.法定代表人的许多权限是由公司章程规定的,法律不作过多的约束。(X ) 26.我国刑法在单位犯罪主体中,包括了公司犯罪主体。() 27.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仅适用于公司债权人利益受损的情形。(X ) 28.当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债权人主张否定公司人格,请求股东负无限责任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规则,应由债权人承担举证责任。(X ) 29.公司设立的最终目的是使公司具有公司能力。( X ) 30.公司设立制度的功能之一,就是保护债权人,从而在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之间达到平衡。( ) 第二次作业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用V X表示) 1.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X ) 2.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出资额低于注册资本的,剩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缴足。(X ) 3.我国对所有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实行分期缴纳制。() 4.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同,在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中,发起人协议是设立公司的必要文件。() 5.我国《公司法》第85条规定,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单个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总数为35%,(X ) 6.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在发行的股份的股款全部缴足,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出具证明后的30天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公司法重点案例分析

公司法重点案例分析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公司法重点案例解析 1、美伦公司是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于市场疲软,濒临倒闭。但由于美伦公司一直是其所在县的利税大户,县政府采取积极扶持的政策。为了转产筹集资金,美伦公司经理向县政府申请发行债券,县政府予以批准,并协助美伦公司向社会宣传。于是美伦公司发行的价值150万元的债券很快顺利发行完毕。债权的票面记载为:票面金额100元,年利率15%,美伦公司以及发行日期和编号。问: 美伦公司债券的发行有哪些问题 [分析] (1)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可以依照本法发行公司债权。美伦公司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不具备发行企业债券的资格,发行主体不合格。 (2)发行公司债权要由公司董事会作出方案,有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后,由公司向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申请批准后才能发行。而本案中,由县政府批准发行债券,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3)公司法规定,公司发行债券必须在债权上载明公司的名称、债券票面金额、利率、偿还期限等事项,并由董事长签名,公司盖章。本案中,债券票面缺少法定记载事项。 (4)证券的发行应当由证券公司承销,而不能由美伦公司自行发售。 2、科华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公司章程规定每年6月1日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科华公司管理混乱,自1998年起,陷入亏损境地。1999年5月,部分公司股东要求查阅财务账册遭拒绝。1999年股东大会年

会召开,股东们发觉公司财务会计报表仍不向他们公开,理由是公司的商业秘密股东们无需知道。经股东们强烈要求,公司才提供了一套财会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分配表。股东大会年会闭会后,不少股东了解到公司提供给他们的财会报表与送交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的不一致,公司对此的解释是送交有关部门的会计报表是为应付检查的,股东们看到的才是真正的账册。问: 根据你所学习的《公司法》知识,指出科华公司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分析] 《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根据相关法规,最迟应在次年的4月30日前制作完成并提交有关主体),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财务会计报表及附属明细表:(1)资产负债表;(2)损益表;(3)财产状况变动表;(4)财务情况说明书;(5)利润分配表。公司除法定的财务会计账册外,不得另立会计账册。本案中,科华股份有限公司所犯的错误有:(1)拒绝股东查阅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剥夺了股东的法定权利;(2)未在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以前将财务会计报表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3)财务会计报表不完整,缺少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4)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册外,又另立会计账册。 3、华声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在设立过程中,经有关部门批准,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倍的发行价格发行,实际所得人民币6000万元。溢价款1000万元当年被股东作为股利分配。两年后,由于市场行情变化,华声公司开始亏损,连续亏损两年,共计亏损人民币1200万元。股东大会罢免了原董事长,重新选举新的董事长。经过一年的改革,公司开始盈利人民币600万元,公

公司法经典案例分析全面深入的

公司法经典案例分析全面深入的 我们都会接触到,公司法中的经典案例分析有什么呢?看完 ___的公司法经典案例的分析后你就会明白了! 一道司法考试中公司法关于诉讼制度经典案例,问题如下: 第二十二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内容违反、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院撤销。 第三十四条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 ___要求公司提供查阅。第七十五条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 ___提起诉讼。 第一百五十二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 ___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 ___提起诉讼。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 ___提起诉讼。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 ___提起诉讼。 第一百八十三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 ___解散公司。 对于以上诉讼制度怎样列原告、被告? 【解答】《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四条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以公司为被告。原告以其他股东为被告一并提起诉讼的, ___

法律基础案例分析题汇编

法律基础案例分析题汇编 1李某,男,18周岁,1996年2月因与孙某发生口角以至将孙某打伤。后李某家长同李某本人一起到孙某家赔礼道歉,并支付了医药费。1998年8月,孙、李二人再次发生争执,受到李某辱骂、武力威胁的孙某气愤不过,向公安局揭发了李某将其打伤的事。公安局对李某的行为进行了调查,认为其认错态度恶劣,不能减轻处罚,于是加重了对李某的处罚。李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告之应先进行行政复议方可受理。问:以上的处理有无不妥? 答:公安局的做法有以下不妥之处: 1、依照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李某的违法行为已经过了2年,所以追究行政责任的时效已过,应不予处罚。 2、尽管1998年李某已经年满18周岁,但他实施违法行为时年为16岁,依法规定属于"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范围,即使该受处罚,也应从轻或减轻处理。 3、公安局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4、依法,李某不必经过行政复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1现有10家股东拟成立一有限责任公司。已具备以下条件: (1)该有限责任公司业务以商品批发为主,准备了人民币30万元作为注册资 (2)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3)公司的名称待定,但已建立了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问:该拟成立的公司是否已具备了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答:《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即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以生产经营或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3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10万元;(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的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从上可见,该公司不具备(2)(4)项条件,所以该公司不具备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5.1、某甲幼年丧母,由其父抚养长大。后其父再婚。某甲与其继母乙格格不入,造成父子关系也较紧张。后因矛盾激化,甲与其父立据宣布脱离父子关系。几年后,甲父死亡,临终留下遗书:要求把其存款平均分给甲、其妻乙及其与乙的儿子丙;但在执行遗嘱时,乙阻止将存款的1/3分给甲,声称甲与其父已脱离父子关系,已无权继承其父的遗产,并将该存款取走。甲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依我国婚姻法、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父子系血亲关系,不能人为解除。甲父子所立"脱离父子关系"的字据,不发生法律效力。甲父所立遗嘱是有效的,故应按遗嘱进行;但由于该项存款系在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共同财产,应将其中一半划归其继母乙,其余的一半再按遗嘱平均分配。 5.2、1998年2月,某养鱼队与某水产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甲鱼合同。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是1998年7月中旬,由水产公司自提。7月中旬,养鱼队按期通知水产公司提货,但水产公司因仓库不足,未按期履行合同。8月初,因山洪爆发,养鱼队的鱼塘堤坝被毁,甲鱼全部损失。养鱼队要求水产公司赔偿全部损失,水产公司不答应,养鱼队遂以水产公司迟延履行合同造成损失为由向法院起诉。 据了解,养鱼队鱼塘被冲毁主要是由于有关人员思想麻痹,溢洪设施年久失修,又未能及时开启溢洪造成的。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

公司法的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甲乙两人在学习《公司法》的过程中,对公司的设立问题产生了不同看法。甲说“我国的公司法为鼓励公司的设立,采取了准则原则,只要符合公司设立条件,公司即可登记成立。”乙则说“我国是采取核准原则,公司设立符合公司法规定之外,还必须经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审查批准”。 请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分析甲乙两人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答:(1)甲乙两人的说法都是不准确的。 (2)公司设立有四种不同的原则,即自由设立原则、特许设立原则、核准设立原则和准则设立原则。在公司法学中,这四个原则被分别概括为自由设立主义、特许设立主义、核准主义和准则主义。 (3)我国公司法在修改前对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基本上采准则主义,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则采核准主义。 (4)根据修改后的公司法第六条规定,我国公司设立实行准则设立为原则、核准设立为例外。 2、某市甲、乙、丙三家国有企业经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共同出资组建某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经营业务为主。甲企业用货币出资;乙企业用厂房、设备等实物出资;丙企业以其商标权和专利权出资。三方约定公司董事会由7人组成。 要求:根据《公司法》回答一下问题:

(1).该有限责任公司应由哪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公司设立登记手续? 答:应该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公司设立登记手续。 (2).该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是多少? 答:根据《公司法》第26条第2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同时,根据《公司法》第27条第3款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3).各发起人的出资应注意什么问题?应如何缴纳? 答:根据《公司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根据《公司法》第28条第2款规定: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3、天成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经营商品批发的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市场不景气,加上股东内耗严重,公司负责累累。在一次股东会议上,股东李X提议将天成公司分立为两个公司,一个叫地成有限责任公司,另一个叫天益有限公司,由地成公司承担老天成的债务,天益有限公司利用老天成公司的净资产。该提议被股东大会一致通过。然后分立各方办理了相应的注销登记手续、不久,老天成公司的债权人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