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播音主持播读新闻和评述新闻实例二

播音主持播读新闻和评述新闻实例二

播音主持播读新闻和评述新闻实例二
播音主持播读新闻和评述新闻实例二

播音主持播读新闻和评述新闻实例二

新闻稿件

1月3日至13日,是郑州大学本科在校生期末考试时间,一种特殊的考场

引起了师生的广泛关注: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在无人监考的考试过程中,老师除了收发试卷、答疑之外不会再露面,学生们自觉地在考场上答卷、交卷。截至目前,未发现任何考场违纪现象。

为保证考试试点的顺利实施,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对顺利通过诚信考试的班级将给予通报表扬,学生毕业时发给“诚信考生”荣誉证书,并记入个人档案;若发现有作弊行为,本场考试作废并将安排重考,同时取消该班级当年各类评优资格,作弊学生将按《郑州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实施细则》进行处理。

通过考试既能检验学生一学期来的学习情况及老师的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诚信做人的检验,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进而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评述示例

郑州大学设立“诚信考场”这条新闻,听来很具有新鲜感,没有人对期末考试的考场进行监考,同学们都很诚实,认真答卷,用真实的成绩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很令所有的大学生甚至我们中学生羡慕。

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又有点苦涩的感觉,一是让我们思考:都是大学生了,怎么还在“对学生诚信做人的检验”中受到老师的反复检验呢?难道他们在幼

儿园、小学、中学这些阶段是在不讲诚信或说没在被别人的信任中度过吗?

二是消息中说“若发现有人作弊,本场考试作废并将安排重考,同时取消该班级当年各类评优资格,作弊学生将按《郑州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实施细则》进行处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诚信考场”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诚信,因为校方已经估计到了会有作弊学生出现,不管他是一个也好两个也好,但已经有了惩罚措施。既然已经对学生的诚信素质“了如指掌”了,那为什么不现实一点,该怎么考试就怎么考试呢?是不是会让人们产生既然是这种情况,还要设立“诚信考场”有什么意义的现象?他们在表现什么呢?

我们想到的第三点是,学生们的诚信品质是不平衡的,或许有个别学生在诚信方面的素质需要再受教育,那是个别问题,如果发现一个人作弊“同时取消该班级当年各类评优资格”,个别人的问题需要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同学陪绑吗?是一人有罪全家问斩吗?太封建了吧?也太专制了吧?

最后让我们怀疑的是他们是怎么在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发现作弊的学生呢?是安插了几个冒充考试的学生暗地里在监视他们,一旦出现,记录在案?还是有老师从门缝里窥测学生,偷偷地作记录?更大胆的设想是学校当局是否利用了现代化的设备、安装了摄像机,进行了全程监控?如果是使用了这样几种样方式中的任何一样监控学生都不对,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向学生、向学校当局承诺我们的期末考试考场“是无人监考的”“免监考场”“诚信考场”,那受众就会问了,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策划设立“诚信考场”的人,你们的初衷是什么?我们教师对学生讲诚信了吗?

播读提示

这是一条关于郑州大学在期末考试时设立免监考场“诚信考场”的消息,消息对于其他院校来说应该具有新鲜之处,考试就要有监考,而这个学校不设监考老师。这种不一样的地方,消息里叫新鲜点。播音时要抓住这个新鲜点加以强调,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

在强调新鲜点之前,“一种特殊的考试引起了师生的广泛关注”这句话要用柔和的语调做一个铺垫,新鲜点“诚信考场”也才会在受众的接受中明晰起来。在叙述运作过程中,“在无人监考的考试过程中,免监考场里老师除了收发试卷、答疑之外不会再露面,同学们自觉地在考场上答卷、交卷”是过渡句式,要做到连贯自如、清楚顺畅。这样才会把“截至目前,未发现任何考场违纪现象”的新闻的结果向受众交代清楚明白。总之在第一段的导语部分,要求有声语言的播读具有醒目感,要有精气神。

消息在主体部分回顾了落实的过程及其奖惩办法。它从两个方面来说,好的表扬、坏的将受到惩罚。按照日常生活的规律也是这样的,这就是扬好抑坏。所以对这两个方面,要在语言表达中强调“对顺利通过诚信考试的班级将给予通报表扬,学生毕业时发给‘诚信考生’荣誉证书,并记入个人档案”,这句话要在过渡段中弱强调。“若发现作弊行为,本场考试作废并安排重考,同时取消该班级当年各类评优资格,作弊学生将按《郑州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实施细则》进行处理”,这句话中的内容是对学生不利的一面,播音时用声在中声区偏下部分,不必过于强调,否则会喧宾夺主。

在最后一段是介绍实施的目的。有三个目的,一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老师的教学成果,二是检验学生是否能诚信做人,三是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播报时在一一强调清楚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加以突出。最后一句话“进而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渐弱后结束全篇。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新闻稿件播读实例

新闻稿件实例 据《华夏时报》报道,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武玉杰,由于代同学买火车票获利被铁路警方刑拘。校方确认武玉杰是在代同学买票,而铁路方面认为武玉杰的行为属倒卖车票。如果铁路警方对武玉杰作出刑事拘留的正式处罚的话,那么根据校规武玉杰将面临被开除的危险。 报道说,武玉杰是一名从安徽农村来京求学的贫困大学生。2005年,他曾因家庭贫困欠下2000多元住宿费而被学校“清理”出学生宿舍,辗转之中,他依然坚持求学。而他成为“票贩子”的罪证就是他确实是给同学买票了,而且每张票收取5元的辛苦费。 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议,一是武玉杰是“贫困生”;其次,时下正值春运时节,而大学生“票贩子”让人感觉比较新鲜;再次,就是这个贫困生将会面临何种处罚。 播读提示 这是一条社会新闻且是负面新闻,“贫困大学生武玉杰倒卖车票被警方刑事拘留”。播读之前先将稿件全文浏览一遍。虽然作者是客观报道,但也流露出对这位大学生的惋惜之情。播音的态度、分寸的把握应和消息的报道者一致。由于一边是法,一边是情,让受众一时难以分辨,给他们留出了思考的余地。全文的基调应当把握在客观、惋惜、思考的尺度上。第一段虽是导语,新闻事实已经基本明晰。 什么人——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武玉杰。 什么事——被铁路警方刑事拘留。

什么原因——由于代同学买火车票获利。校方确认武玉杰是在代同学买票;铁路方面认为武玉杰的行为属倒卖车票。 什么结果——如武玉杰被警方正式处罚,他也将面临被学校开除的危险。 在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层意思中,“贫困生”“武玉杰”“代买火车票”“获利”“刑拘”应看成是主要重音加以强调,态度要郑重。第二层意思中分别介绍了校方和警方分析的原因。警方和校方比较的结果,当然警方是强势。强势处理武玉杰的后果,他会面临被开除的危险。播音中要把武玉杰面临的最坏结果显现给受众。“那么根据校规武玉杰将面临被开除的危险”的语气是遗憾的。 第二段作者介绍了武玉杰的背景资料以及被刑拘的原因。在这里被刑拘的原因是主要的,要凸现一下“确实”“5元”。 新闻的结尾是在最后一段,出现新闻后的趋势及其发展。“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议”,争议有三点,这三点应该说都很重要,但第三点是受众最为关注的。“这个贫困生将面临何种处罚。”这里的“何种”这个词要提示给受众。

3分钟新闻稿件播读范文

[新闻联播演讲稿]3分钟新闻稿件播读范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电视上看到的新闻主持人多么的专业,专业的就是不一样。接下来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新闻联播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新闻联播演讲稿篇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由我为大家作一次时政演讲。在演讲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我今天的演讲主题就是“欧洲寒流”事件。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估计约万名乘客受影响。 欧洲大陆官方数据显示,至少有297人死亡。目前欧洲大部分地区气温创下历史新低。瑞士夜间温度已降至零下35度,捷克部分地区温度则降至零下度。 匈牙利中央银行的办法是——“烧

钱”!为了给穷人供暖,他们焚烧由旧钞票做成的“钱砖”,足足烧了2000亿福林。) 受欧洲寒流影响,今年日本部分地区遭强降雪,气温降至零下20度,造成50多人死亡。2012年1月18日,美国西北部各州迎来最为恶劣的暴风雪。1月31日,韩国迎来降雪天气。 为什么今年这么冷呢?原来,现在的天气要不就很热,要不就很冷,温差大起大落,春天和秋天越来越短,这都是“全球变暖”惹的祸! 我很同情死去的人们,也希望欧洲寒流早点离开人类,让亚欧地区迎来春天。大自然对人类是多么无情啊!人类毫无办法,只能屈服。当然,人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自作自受。地球一旦毁灭,人们也没有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们释放二氧化碳,就是为了赚一点小钱,而破坏了大自然,忽略了大自然的重要性。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在这样下去,地球上的资源总有一天会

枯竭。我们要维护生态平衡,不能乱砍滥伐,乱杀乱猎。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考虑,节约资源,控制有害气体、污水的排放,比如说:水循环使用,多种树木,垃圾分类等等。我们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要做长远打算。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不让地球继续哭泣! 谢谢大家! 新闻联播演讲稿篇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正一天又一天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成果,更是我们人民对国家经济向好的信心,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0年7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其中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较上次提高了个百分点,达到了%。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速平均保持在了8%,“保八!保八!”这似乎成了今年中国经济

新闻稿件朗读技巧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正确传达,直接面陈。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 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因此还要注意: (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 (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 (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 实例1

新闻播报技巧

一、稿件播读的准备 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正确传达,直接面陈。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 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因此还要注意: (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 (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 (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 二、新闻稿件播读 实例1 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月31日晚7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开始集体断电一小时,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

新闻播读技巧

新闻播读技巧 一)播报新闻稿件的态度把握 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只需要把新闻事实叙述清楚,让受众自己去理解,去感受,也就是说要注意态度的分寸控制。 1,利用内在语来控制语气 2,联系背景材料来理解分析,避免态度的过和欠 二)新闻稿件中长句子处理 一般来讲,新闻稿件的句式应该是简短精悍的,但有的时候,为了叙述的连贯性或者表达的明确性等原因,长句子也会出现在新闻稿件中,这就要求我们有声语言的表达要将句子的语法关系、逻辑联系表达清楚准确,使语句的目的鲜明,使听众、观众能一听就明白。 1、要在搞清楚语句的意思和语法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停与连,以免造成语意的含混。为了使长句子的语意清楚又连贯,常常是停声不停气,也就是说。采用一种似停非停似连非连的方法,以语流曲线的细微变化来表现语句关系。 2、要精选重音,以免由于重音过多而使听众、观众的注意力分散而不能清楚地了解新闻事实,也可以避免因重音过多而破坏了新闻节奏的明快感,还可以节省气息,使语流通畅自如。 3、要注意语势的承上启下,加大语流的起伏变化。突出语句目的。 三)对新闻稿件中数字的处理 对数字的处理,读准读清是基本的要求。 给数字着色,这是处理新闻稿件中数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要根据新闻事实来赋予数字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不同的色彩,对听众、

观众起到提示的作用,便于受众了解数字真正的含义,引起他们的思考。注意对数字着色要有选择。在一篇新闻稿件中如果有多处出现了数字,就要精选有价值的、最直观的数字来给予着色,这样才不会使整条新闻变得杂乱、累赘,使有声语言的表达简洁明快。 四)播报速度的把握 收听新闻的观众对听到的内容要有所反应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速度太快,不仅让听的人反应不过来,同时也会使播报者的语音与思维脱节。新闻稿件播报中的停连要符合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要让人听懂。 用语气的转折和起伏来区分层次,突出重点。由于受众是靠线性传播来接收信息的,声音稍纵即逝,所以只有加强对比,引起受众的注意才能让听众听清楚稿件的内容。 利用语流的疏密变化,加大层次间以及语句内部的主次对比,也就是说,舒展主要的,带过次要的。但“带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快速读过,而是要在整体的控制下相对的“带过”。 技巧与训练 一、稿件播读的准备 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普通话考试之播读新闻和评述新闻

播读新闻和评述新闻 第一节播读新闻和评述新闻的准备 在一些院校的复试中,仍有指定稿件朗读,但只存在新闻稿件一种类型了。这种新闻稿件一般不同于初试的新闻稿件播读,这类新闻稿件容易使受众有想法。在复试的时候不但要朗读发给你的新闻稿,而且要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 这类新闻稿件和其他新闻稿件比起来不太一样。首先,它不是简洁的纯消息,而是详述新闻事件,介于新闻速写与专稿之间的写作方法,带有一定的新闻情节,运用了描绘、对话、评议等手段,稿件较为生动。另外,时政新闻少,社会新闻多,写作者报道这类新闻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受众思考、品评、议论。这些新闻与简洁明快的新闻比稍长,又比专稿短多了,而且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可看性、可读性。 一般院校所选的这类社会新闻应该是与考生的生活、学习、环境较为接近,这样考生理解起来会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看完稿件后有话可说。但也有一些稿件选择的角度很开阔,时政、经济都有所涉及,对考生来说存在着一定难度。通过这种方式的考试进一步考察考生所掌握的知识、所具有的素养,考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记忆力以及陈述能力。复试要注意: (1)从发给学生考题到进入考场参加面试大约有15~20分钟的准备时间,准备稿件期间除充分地准备新闻稿件之外,还要准备评论,当然评论是没有稿子了,需利用好时间进行重点准备。考生一定紧紧围绕新闻事件进行准备,千万别跑题。思考后可写出提纲、腹稿强记于心。 (2)招生院校在复试时要对全过程进行录像,一方面是电视从业的特殊要求,一方面是对考生进一步研究审核并留做资料。要求考生从播读新闻到评述新闻一气呵成,中间不停。考试时切忌慌乱,要心态平稳,准备充分,自然胸有成竹。因为是录像,考生要适当考虑自己的外在形象,从服饰、发型上一看就是中学生,但比一般中学生讲究、认真,考官一看到你的形象,就会感到你很重视这次考试。 社会新闻的选题有好人好事、有批评教育、奇闻趣事、揭露弊端。有的稿件有强烈的倾向性,有的也让你判断,得出结论。播讲时要确立基调,郑重、严肃、兴奋、热情、劝慰、批评等,以便为全篇的播出确立感情色彩。由于多是社会新闻,对有的句子、词组要深挖内在语,并把握全篇的播讲目的。 稿件作者无论观点是否明确,考生在评论时首要的是确立你的倾向。也就是首先明确观点。是好是坏,程度如何?要求胸有成竹。你的倾向性也就显现出来了。赞成、反对,态度要鲜明。提出的见解符合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你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现在的社会新闻中的评人论事既要求考生有态度感情,但还要注意不要声色俱厉,分寸火候要掌握适度。语气要和缓,内心要真诚。用声在中声区范围之内,切忌高八度或低八度。吐字清晰、语句流畅。 第二节播读新闻和评述新闻实例 实例1 新闻稿件 据《华夏时报》报道,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武玉杰,由于代同学买火车票获利被铁路警方刑拘。校方确认武玉杰是在代同学买票,而铁路方面认为武玉杰的行为属倒卖车票。如果铁路警方对武玉杰作出刑事拘留的正式处罚的话,那么根据校规武玉杰将面临被开除的危险。 报道说,武玉杰是一名从安徽农村来京求学的贫困大学生。2005年,他曾因家庭贫困欠下2000多元住宿费而被学校“清理”出学生宿舍,辗转之中,他依然坚持求学。而他成为“票贩子”的罪证就是他确实是给同学买票了,而且每张票收取5元的辛苦费。

新闻播读技巧

二、新闻稿件播读

这一活动名为“地球时间”,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和澳大利亚最大报纸之一的《悉尼先驱晨报》联合发起。大约2000家企业和53万户居民报名参加了“地球时间”活动,自觉断电一小时。除标志性建筑外,悉尼城区许多高楼也纷纷熄灯,整个城市变黑了不少。不过路灯和紧急照明装置仍没有熄灭,港口的照明也一切如常。“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人利用全城不少地方熄灯的便利观看星空。几百个市民提前预约,在熄灯期间前往悉尼天文台,利用这一小时更好地观看星空。天文台负责人说,很多市民都为有在黑暗中观察地平线的机会感到激动。 播读提示 这条消息的标题是《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副题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看过这条消息后要确定重点在什么地方。在标题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新鲜点所在,这就是受众所关注的新闻事实的要点。 再看消息的层次,三个段落自然成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为我们播读时脉络的清晰提供了基础,三个层次之间要做短暂的停顿处理,切忌不要一气呵成。一片的结果会使受众听得茫然。 第一个层次是消息的导语,播得要醒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原文交代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消息要素中的发生了什么事是重点。其他的新闻要素并不是不重要,同样要求依次交代清楚。这条消息导语交代事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这样的:(1)集体断电一小时;(2)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4)3月31日晚

7时30分;(5)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等纷纷熄灯。可以用声音的高低、吐字力度的强弱来区分。 第二层次把新闻事实稍加梳理后,弱强调“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 第三个层次是新闻的结尾段,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播清楚即可,声音运用可在中声区稍下部分,稍偏低些。

播音主持教程 播音员主持人新闻稿件播读实例解析一

播音主持教程播音员主持人新闻稿件播读实例解析一 在阅读练习本实例之后,播音主持教程在文章尾部对文章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不要错过。 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月31日晚7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开始集体断电一小时,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纷纷熄灯。 这一活动名为“地球时间”,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和澳大利亚最大报纸之一的《悉尼先驱晨报》联合发起。大约2000家企业和53万户居民报名参加了“地球时间”活动,自觉断电一小时。除标志性建筑外,悉尼城区许多高楼也纷纷熄灯,整个城市变黑了不少。不过路灯和紧急照明装置仍没有熄灭,港口的照明也一切如常。“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人利用全城不少地方熄灯的便利观看星空。几百个市民提前预约,在熄灯期间前往悉尼天文台,利用这一小时更好地观看星空。天文台负责人说,很多市民都为有在黑暗中观察地平线的机会感到激动。 播读提示 这条消息的标题是《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副题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看过这条消息后要确定重点在什么地方。在标题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新鲜点所在,这就是受众所关注的新闻事实的要点。 再看消息的层次,三个段落自然成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为我们播读时脉络的清晰提供了基础,三个层次之间要做短暂的停顿处理,切忌不要一气呵成。一片的结果会使受众听得茫然。 第一个层次是消息的导语,播得要醒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原文交代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消息要素中的发生了什么事是重点。其他的新闻要素并不是不重要,同样要求依次交代清楚。这条消息导语交代事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这样的:(1)集体断电一小时;(2)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4)3月31日晚7时30分;(5)天黑之后,

新闻稿件播读范文

新闻稿件播读范文 新闻稿件播读 新闻稿件【1】 暴风雪袭击美国东海岸 新华网华盛顿12月19日电(记者杨晴川王薇)美国东海岸广大地区19日遭受暴风雪袭击不少地区积雪累计已超过30厘米当地民众在圣诞节前的周末旅行和购物活动严重受阻 美国国家气象局预测包括华盛顿、巴尔的摩、费城和纽约在内的东海岸中部地区积雪将达50厘米 美国首都华盛顿也迎来6年来最大的一场雪 19日凌晨美国总统乘专机从哥本哈根返回华盛顿在抵达华盛顿郊外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时遇上了大雪 由于天气十分恶劣乘坐专车返回白宫而不是按惯例坐“海军一号”直升机 华盛顿市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暴风雪还导致大批航班延误或取消给民众圣诞节前的出行造成困难 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和里根国家机场要求旅客在家中确认航班情况后再去机场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已取消了19日当天从东海岸起飞的大部分航班

铁路部门正在增加值班人员清除电动列车轨道上方电线上的冰 块 气象部门预计这场暴风雪20日将北移至加拿大大西洋沿岸 新闻稿件【2】 习抵达仰光开始访问缅甸 新华网仰光12月19日电(记者李诗佳张云飞)国家副主席习19日下午抵达仰光开始对缅甸进行正式访问 习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他说中国和缅甸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源远流长 建交以来由两国几代领导人缔造和培育的中缅友谊不断发扬光 大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卓有成效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着良好协调 和配合 中缅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 习说访问期间我将会见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与 貌埃副主席举行会谈 我将本着巩固传统友谊、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同缅甸领导人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我也将有机会了解缅甸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此访将取得积极成果为中缅睦邻友好合 作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 播读新闻稿有一定技巧,新闻稿件播读技巧有哪些,以下的新 闻稿件播读技巧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训练【1】 一、稿件播读的准备 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 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 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 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 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 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 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 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 正确传达,直接面陈。

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 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 因此还要注意: (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 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 (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 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 (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 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 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 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 二、新闻稿件播读

普通话考试之朗读指定稿件

朗读指定稿件 朗读指定稿件是播音主持专业初试的一个主要项目。稿件内容包括新闻消息、散文、故事等。通过让考生朗读这些不同的文体样式主要考察: (1)语音面貌——普通话标准程度如何?有无方音?如有方音,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严重与否? (2)声音条件——嗓音条件如何?是否受听?男声是否宽厚?女声是否柔美?圆润还是沙哑?有无鼻音、喉音等。 (3)吐字归音——发出的字音是否清楚?字音的清晰度与声音的响度是否匹配?字音的饱满程度如何?力度如何? (4)语言表达——有声语言是否有表现力?语流是否顺畅、明晰?层次是否清楚?全篇是否完整?有无感染力? (5)形象气质——外形是否端庄、大气、质朴、干练?是否适合出镜、上像?是否热情、爽朗?是否理性、睿智? 初试所考察的这些条件并不是需要考生必须样样具备,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在某一方面特点突出,考官也会综合你的条件,全面去衡量、考察。因为这只是考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播音主持的先决条件,还要待进校后进行雕琢。 因为是指定稿件朗读,考试时会给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才进入考场。考生要注意的是:(1)准备稿件仔细阅读。 学生先进入备稿室,待拿到稿件后,不必急于朗读,先看一下是什么样的文体样式,稿件内容是什么,亮点在什么地方,思考自己谈如何去表现,有无不认识的字或发不准的字音,并对其进行标注、改正、记忆。 考题前一般会有一提示说:“有感情地朗读”。出声朗读的时候,验证一下自己感受到了稿件中的人和事吗?表现出来了吗?读得层次清楚吗? (2)进入考场镇定自若。 开始朗读时,备稿中易出现的一些读音错误、声音如何表现等问题就不要想了。你的思想要全部集中在稿件内容里,但你思维的外缘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我在考试,考官在听。你会感到压力,但不要太紧张。适度的紧张会让你动员全部潜力,会有更好、更加出色的发挥。 播稿中如出现念出错别字、不正确的发音等问题,感觉到后,继续往下播,不必停下来。出现了磕绊儿,语流出现了断续,看错了行等情况同样如此。 (3)面对考官旁若无人。 不必去看考官。有时候同学为了引起考官的注意,在稿件的间歇处有意识地去和考官做无声的交流,这是不必要的。因为这样一来你的思想也会游离于稿件之外,反而弄巧成拙。 不受干扰。在考试过程中,考官的任务就是对每个学生进行评判。他们有的在写,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使用计算器,还有的在窃窃私语或耳语,这是他们的正常工作,考生应不受他们干扰。 第一节新闻稿件播读 一、稿件播读的准备 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训练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训练 一、稿件播读的准备 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正确传达,直接面陈。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 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因此还要注意: (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 (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 (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 二、新闻稿件播读 实例1 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月31日晚7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开始集体断电一小时,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纷纷熄灯。 这一活动名为“地球时间”,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和澳大利亚最大报纸之一的《悉尼先驱晨报》联合发起。大约2000家企业和53万户居民报名参加了“地球时间”活动,自觉断电一小时。除标志性建筑外,悉尼城区许多高楼也纷纷熄灯,整个城市变黑了不少。不过路灯和紧急照明装臵仍没有熄灭,港口的照明也一切如常。“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人利用全城不少地方熄灯的便利观看星空。几百个市民提前预约,在熄灯期间前往悉尼天文台,利用这一小时更好地观看星空。天文台负责人说,很多市民都为有在黑暗中观察地平线的机会感到激动。 播读提示 这条消息的标题是《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副题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看过这条消息后要确定重点在什么地方。在标题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新鲜点所在,这就是受众所关注的新闻事实的要点。 再看消息的层次,三个段落自然成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为我们播读时脉络的清晰提供了基础,三个层次之间要做短暂的停顿处理,切忌不要一气呵成。一片的结果会使受众听得茫然。 第一个层次是消息的导语,播得要醒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原文交代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消息要素中的发生了什么事是重点。其他的新闻要素并不是不重要,同样要

新闻稿件

播音主持新闻稿件播读技巧及案例分析 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正确传达,直接面陈。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 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因此还要注意: (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 (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 (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 补充: 一)播报新闻稿件的态度把握 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只需要把新闻事实叙述清楚,让受众自己去理解,去感受,也就是说要注意态度的分寸控制。 1,利用内在语来控制语气 2,联系背景材料来理解分析,避免态度的过和欠 二)新闻稿件中长句子处理 一般来讲,新闻稿件的句式应该是简短精悍的,但有的时候,为了叙述的连贯性或者

新闻稿件播读练习

新华社消息:世界自然基金会14号发布的201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分析指出,热带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也就是说需要1.5个地球来支撑。 报告显示,由于在环境保护和污染与废弃物治理方面所作的努力,温带物种数量回升,但热带淡水物种却减少了近70%,这一数字大于任何陆地或海洋物种的减少幅度。生态足迹是报告中所使用的测算指标之一。生态足迹显示自1966年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了一倍。如果按照阿联酋或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则人类需要4.5个地球的资源。 哈尔滨台消息:会十字绣的人不少,但能用十字绣绘出一幅“清明上河图”还真是让人“非常意外”。近日,家住平房区的闫女士耗时11个月完成了两米多长的绣品“清明上河图”,几百万个细密的针钱将这幅传世名画演绎得栩栩如生。 闫女士告诉记者,她退休后闲来无事,一次在朋友家看到一幅十字绣红牡丹,回家之后就对十字绣着迷了。 据了解,她从2006年退休后开始接触十字绣,起初只绣一些零碎的小饰品,后来觉得不过瘾,索性买来针线布料启动了一项大工程——“清明上河图”。 记者看到,闫女士绣出的“清明上河图”极为精细,一桥一树,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她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打算着手开绣另一件大工程“琴棋书画图”,这幅作品长3米、宽2米,涉及人物绣像众多,将是更大的挑战。 哈尔滨台消息:连日来哈尔滨市空气中弥漫着烟雾,昨天尤为明显。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昨天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属中度污染,其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据介绍,哈尔滨市进入供暖期后,烟尘排放急剧增加,加上近期气象条件又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是出现烟雾天的主要原因。 昨天上午,记者在前进路、友谊路、和兴路一带看到,大约百米外的高层建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过往车辆速度都很慢。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这次烟雾天气是今年秋末冬初首次出现,是烟、雾混合,在气象学上被称为烟雾天气,在北方城市冬季经常出现,尤其是在秋冬交替时更容易出现。 气象部门预计,从今天白天开始,哈尔滨市将出现连续3天左右的降水天气,气温明显下降,风力较大,烟尘将逐渐扩散。 哈尔滨台消息:昨天,平房区平房镇某中学院内施工时挖掘出一枚炮弹,平房分局治安大队赶到现场及时排除。 昨天早上7点多,这所中学正在修建围墙,一名施工人员挖地基时突然挖出一枚炮弹,其立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平房分局治安大队的炮弹专家赶到现场,在炮弹周围围上警戒线。现场勘察发现,这枚炮弹锈迹斑斑,弹头前方已无撞击引信,只有弹头和尾翼。根据炮弹直径8.2厘米、长30厘米左右的数据,确定该炮弹为82迫击炮弹,随后将其排除。

新闻长句子播读

新闻播读技巧:长句子与读稿速度 2015-06-21 播音与主持艺术 新闻稿件中也存在着长句子。一般来讲,新闻稿件的句式应该是简短精悍的,但有的时候,为了叙述的连贯性或者表达的明确性等原因,长句子也会出现在新闻稿件中,这就要求我们有声语言的表达要将句子的语法关系、逻辑联系表达清楚准确,使语句的目的鲜明,使听众、观众能一听就明白。 首先,要在搞清楚语句的意思和语法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停与连,以免造成语意的含混。为了使长句子的语意清楚又连贯,常常是停声不停气,也就是说。采用一种似停非停似连非连的方法,以语流曲线的细微变化来表现语句关系。 其次,要精选重音,以免由于重音过多而使听众、观众的注意力分散而不能清楚地了解新闻事实,也可以避免因重音过多而破坏了新闻节奏的明快感,还可以节省气息,使语流通畅自如。 最后,要注意语势的承上启下,加大语流的起伏变化。突出语句目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大洋一号"远洋科考船启航横穿太平洋》之中的两个较长的句子应该怎么来处理。 这是"大洋一号"/在全面改装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性科学考察船后的/首次航行,⌒也是我国首次进行/横穿太平洋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航行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科考过程中/还将首次使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水下机器人等多种先进设备。 这一句话主要就是说大洋一号要进行横穿太平洋的综合性科考,那么该强突出的作用,否则强调太多就突现不出来重音了。另外,这个句子的停连要依据其意思、语法关系合理地进行分解。句中"|"是停顿,"/"是顿挫,也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停声不停气的表达方法,⌒是不停顿连接的语气。在语势上,第一分句和第二分句、第三分句之间都是向上扬的,让听的人明白一个意思还没完,到第三分句完时就使用降调,以提示一个小意群的结束,第四分句开始时再向上扬起到降调结束,这样层次感才清楚。 此次远洋科考任务/是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实施的,⌒主要使命是/在国际海底区域进行以富钻结壳、多金属结核等资源为重点的/勘察和深海技术开发试验工作。这一长句子的重音是"国际""勘查""深海".因为听众对谁来组织实施的不是很关注,对深奥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名词术语也不是很清楚,也不会很关心,而对我们的科考船进入了"国际"海域进行考察。并在"深海"作业这样易于了解的事实比较关注。突出这几个词说明了"被别人承认"、"科学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达到播出目的。句中停连的处理,|是停顿,/代表顿挫,⌒是连号,在"主要使命是"的后面的顿挫,使后面的重音得以显现。在"等资源为重点的"后面的顿挫,使"勘察"、"深海"两个重音显现出来。"勘查和深海"之间的"和"字前后就不要有停顿,以免破坏原有的意思。 (六)对新闻稿件中数字的处理 大多的新闻稿件都会包含数字在其中,且每一个数字都有它所代表的含义,作者不会无缘无故地将数字放在稿件中的,必定有他的目的。那么,在播读这些数字的时候,就要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把其所代表的内涵表现出来。 对数字的处理,读准读清是基本的要求。 给数字着色,这是处理新闻稿件中数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要根据新闻事实来赋予数字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不同的色彩,对听众、观众起到提示的作用,便于受众了解数字真正的含义,引起他们的思考。 还要注意对数字着色要有选择。在一篇新闻稿件中如果有多处出现了数字,就要精选有价值的、最直观的数字来给予着色,这样才不会使整条新闻变得杂乱、累赘,使有声语言的表达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稿件播读的准备 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正确传达,直接面陈。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 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因此还要注意: (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 (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 (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 二、稿件的理解 当我们理解一篇新闻稿件的时候,应该按照以下的思路去详细、具体地把握稿件的内容。

新闻播音方法和实例训练

新闻性稿件的朗读技巧 播音主持艺考指定作品朗读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新闻性稿件和文艺性稿件。文艺性稿件一版包括散文、故事、诗歌等,这在上一课的讲解中已经讲到。从艺考的趋势看,新闻性稿件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下面就简要分析新闻性稿件的朗读技巧。 考生应首先树立新闻播音风格的整体意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新闻有两个最重要的性质:真实性和新鲜性。从新闻本质特点出发,新闻播音的特色是:用事实说话,以新动人。 一、要具有真实感 “用事实说话”,更多的表现为真实感。这种对新闻事件耳闻目睹、亲临采访的感觉语言体现,我们称之为新闻播音的真实感。事实永远是第一性的,播音必须能体现事实的客观性。这就要求大家要把握分寸,有明确新闻导向意识,不要再表达中过多的流露个人感情,要始终牢记让事实说话的原则。 但是,用事实说话不代表没有播音员自己的思想感情,任何语言的传播过程中,都包涵一定的思想感情。要做到完全可观是办不到的。新闻播音员对待稿件中的人和事,总会有自己最初的判断和意见,但必须要和党的态度立场保持一致,就是要有高度的党性,也就是播音里出现的态度和情感。作为新闻播音员,新闻播音的态度是要明确的。 如何获得真实感首先播音员是依据稿件进行创作,但是稿件中的人和事很多都不是他所熟悉的。如果播音员本身对这些事就不认同,那么播出来的东西一定也不会有人相信。所以,只有自己先认同了稿件的真实性,播音中才能流露出真实感。然后通过情景再现,把稿件上的东西转换为具体可感的画面,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具体的感受,激起强烈的播讲愿望。 二、新鲜感强 所谓新鲜感,就是刚刚在事件发生现场的所见所闻迅速地报告给听众的迫切感。 新鲜感是在播音中必不可少的,缺少了它,新闻听上去就没有了活力和感染力。新鲜点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时间新、事件新、思想新、角度新、形式新等。只有准确抓住了新鲜点,播音员形成刺激,从而将之强化,形成一吐为快的播讲愿

新闻稿件的播读技巧——导语部分

https://www.doczj.com/doc/d612866556.html,/School/Info/724 通常一篇新闻稿件是由导语、主体和结尾组成的。这其中导语在整篇新闻里有着“先声夺人”的重要意义。因为新闻稿件的导语,基本上是每条新闻的第一句话或是第一个自然段,它可以第一时间揭示新闻的要点,突出新闻的精华。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新闻导语的播读有着引领整条新闻态度的作用,也担负着引导受众收听或收看新闻的全部内容、提起受众兴趣的职责。所以在播读新闻时,导语部分处理得当,可以有效地吸引倾听,避免受众的流失。要想导语说得好,就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一、联系背景控制语气 任何新闻事件的报道,都是与所处的历史条件相结合,与周围的事物有联系的,这就是新闻的背景。它对导语的播读有烘托、深化的作用,有助于播读者找准播报的着眼点以及感情态度的分寸,也有助于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所以我们在播报导语时,就应抓住语言背后更深一层的意思,在新闻的一开始便从整体上引领影响受众,进而通过语气形态表露出来,以达到宣传的最佳结果。 例如:“本报讯,昨天,来自疫区的2吨禽类产品在顺义张镇无害化处理厂被销毁。据悉,这是自1月16日北京防治禽流感以来,北京市第一次大规模销毁疫区禽类产品。 此次销毁的禽类产品是由京石高速公路兽医卫生检疫监督站查获的,共计…… 据了解,自北京防治禽流感以来,北京市各级动物防疫监督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动物及产品的无疫安全。”

https://www.doczj.com/doc/d612866556.html,/School/Info/724 这是一条有关禽流感的新闻,很明显,第一自然段是这条新闻的导语部分。要想播好这段导语,就要先分析这条新闻的背景。通读全文可以看出,新闻背景是北京爆发的禽流感疫情以及应对措施。所以在播报时,对感情态度的把握不能过也不能欠。也就是说,要对疫情足够重视,对处理方式表示肯定,但不要语出紧张情绪,保持客观积极的状态最好。 二、处理重音把握语势 过于呆板而冗长的叙述是新闻导语的大忌。这就要求我们在播读新闻导语时一定要精选导语中重点语句,以重音、语势等形式来进行突出表达。这样才能使导语的走势有起伏变化,引起受众的兴趣。但要切忌语势僵直,重音太多,这样的导语听起来会枯燥乏味。 例如:“新华社香港电,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今天举行了一场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一件清朝雍正年制的粉彩蝠桃"福寿"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价格成交,创清朝瓷器拍卖价格世界最高纪录。 据介绍,同时期这类花瓶多以青花设计,粉彩设计花瓶尚属首次发现……” 这篇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是导语,大概的意思是说清朝时期的一个花瓶以4150万港元被拍卖。这段导语略长,那么在播读它时就要注意对重音的运用,以少而精为原则。我们只需在播讲到“4150万港元”和“最高”时用重音加以强调即可。然后将“苏富比”以及“橄榄瓶”作为次重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