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高中政治课后作业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高中政治课后作业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新人教版必修1

课后作业(二)

一、选择题

1.马克思说:“通过这次革命,他们把权力保持在人民的手中,即用领导者的政权机构取代了先前统治国家的政权。”马克思肯定了巴黎公社的( )

A.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B.暴力革命斗争方式

C.普选建立政权方式 D.新型政府运行机制

[解析]材料“通过这次革命,他们把权力保持在人民的手中”说明巴黎公社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巴黎公社的革命方式,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政权建立方式,故C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关于政府运行机制的评价,故排除D。

[答案] A

2.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意义在于( )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②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③科学预见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④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故B正确。《共产党宣言》没有预见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②错误。

[答案] B

3.《共产党宣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 )

①阐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③强调了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正义性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根据材料“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体现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①④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的说法与材料无关,②错误,A、C 选项排除。强调了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正义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③错误,D选项排除。

[答案] B

4.“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材料中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指的是( ) A.历史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阶级斗争学说 D.剩余价值理论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内容可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家设施、法律观念、艺术以及宗教观念,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A正确;辩证唯物主义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材料没有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B排除;阶级斗争学说内容是阶级的存在跟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材料没有体现阶级斗争学说内容,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排除D。

[答案] A

5.马克思曾这样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材料反映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时代( )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启蒙运动传播了民主思想

C.生产方式束缚人的全面发展

D.福利制度建立并逐渐完善

[解析]从材料中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等信息来看,马克思认为只要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实际上反映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束缚人的全面发展,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福利制度,排除D项。

[答案] C

6.“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说明了( )

A.阶级斗争学说 B.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C.社会发展规律 D.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说明这是阶级斗争即阶级斗争学说,故A项正确;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社会发展规律是指一种社会代替另一种社会,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建立政党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A

7.“乌托邦”一词出自16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著作。它表示一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的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它是( )

A.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C.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解析]“乌托邦”是一种空想的社会组织,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它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来源。

[答案] A

8.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主要是因为它( ) A.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B.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根据材料“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可知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十月革命不只是将理论付诸实践,而且还变成了现实,故A项错误。B项中“首次”使用错误,故排除。C项是巴黎公社的意义,故排除。

[答案] D

9.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念俄国十月革命一百周年时指出:“它对俄罗斯和全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世纪的政治、经济、社会面貌。”其重大影响的主要表现是(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开辟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的重大影响就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所以正确答案为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是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与时间不符,排除B。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是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答案] D

10.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意义在于( )

①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②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

变成了现实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故②③正确;十月革命胜利的时候,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故①错误;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大发展,实现了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故④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欧美等国家相继出现了经济危机。但与此同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当年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殊规律,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的马克思,却在全球特别是西方国家重新风靡起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等著作再度成为畅销书,销量一再创出新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而现在马克思重新风靡全球,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著作再度畅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回答本题时,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1989年起的以后几年里,东欧政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变,各国通过和平或者是暴力的手段来夺取政权,以共产党或工人党为执政党的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承受着空前的变化,各种议会制、多党制等出现在了东欧国家。经济上从苏联模式下的公有制向以私有为主导的市场经济转变。

随着《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作为辉煌了70来年的苏联也走向了解体,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解析]本题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曲折为背景设置问题,考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能力要求侧重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答案]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主要是因为: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尖锐化的时候,资本主义才会灭亡。②东欧、苏联社会主义各国都是在生产力不

发达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并取得最终的胜利,需要一个过程。③当今世界格局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在科技发展、经济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处于低潮期。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