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研究进展_庞纪峰

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研究进展_庞纪峰

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研究进展_庞纪峰
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研究进展_庞纪峰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13年第32卷第9期·2006·

化工进展

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研究进展

庞纪峰,郑明远,姜宇,王爱琴,张涛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聚酯等行业,具有消耗量大、产品纯度要求高的特点。

本文综述了石油基、煤基和生物质基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路线乙二醇的生产工艺、催化剂体系和精制技术,分析了不同工艺路线的优缺点,总结了乙二醇精制到聚酯级乙二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乙二醇生产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高稳定催化剂的设计、大规模工艺的集成和原料的绿色化上。

关键词:乙二醇;精制技术;石油;煤;合成气;生物质

中图分类号:TQ223.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13)09–2006–09

DOI:10.3969/j.issn.1000-6613.2013.09.002

Progress in ethylene glycol production and purification

PANG Jifeng,ZHENG Mingyuan,JIANG Yu,WANG Aiqin,ZHANG Tao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Dalian116023,Liaoning,China)Abstract:Mono ethylene glycol(MEG)is an important bulk chemical widely used in polyester production with huge consumption demand and high purity requirement.Herein,the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MEG production from oil,coal and biomass are summarized.The MEG production process,catalyst development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and the current challenges of MEG production are highlighted.High stable catalyst development,large scale process integration and green feedstock convers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future MEG production.

Key words:mono ethylene glycol;purification;oil;coal;syngas;biomass

乙二醇(MEG)分子式为CH2OHCH2OH,分子中两个碳上各连一个羟基,具有沸点高、凝固点低和还原性弱等特点。MEG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聚酯纤维、塑料、防冻液、精细化学品、纳米粒子制备等领域[1-3]。近年来,随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和不饱和树脂行业的迅猛发展,MEG需求量与日俱增,2010年全世界MEG的消费量超过2千万吨,并且在未来五年内MEG的需求量将以超过5%的速度持续增长[4]。因而MEG的生产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原有工艺不断得到改进,新的技术路线不断涌现,有力地推动了MEG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5-6]。

图1列出了MEG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其中,以乙烯为原料经环氧乙烷(EO)水合生产MEG是最成熟,也是应用最广的工业化生产路线。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其价格持续走高,该路线的成本不断增加。因而,近年来从煤和天然气出发制备MEG工艺异军突起,发展出碳酸乙烯酯、草酸二甲酯、甲醇甲醛等众多技术路线,其中,某些技术已经实现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MEG的供需矛盾。然而石油、煤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存在储量有限、污染环境等缺点。因此,从绿色的生物质出发制备乙二

醇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开发出了糖醇乙二醇、收稿日期:2013-01-29;修改稿日期:2013-03-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03089,21176235)及国家973计划(2009CB226102)项目。

第一作者:庞纪峰(1982—),男,助理研究员。联系人:张涛,研究员。E-mail taozhang@https://www.doczj.com/doc/d17059246.html,。

第9期庞纪峰等: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研究进展·2007

·

图1MEG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

纤维素乙二醇等技术。MEG最主要的需求集中在聚酯行业(>80%),该行业对MEG的纯度和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从不同工艺路线得到的MEG往往需要进一步的精制、提纯。本文概述了MEG生产的工艺路线,比较了不同MEG生产工艺的优缺点,探讨了不同工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MEG 的精制工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1MEG生产工艺

1.1石油乙烯路线

目前,MEG生产主要采用石油乙烯路线,在工艺上包括乙烯环氧化制EO和EO水合两个主要步骤[7]。

乙烯环氧化法是最主要的EO生产方法,90%以上的EO采用此法生产。该技术由美国UCC(联合碳化物)、美国Halcon-SD(科学设计公司)和Shell(壳牌)公司垄断[8]。国内方面,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北化院燕山石化研究院自行研制的YS 系列催化剂成功地用于乙烯环氧化,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在国内9套EO/MEG生产装置上得到应用[9]。近年来,国内外不同公司在以银为主体的催化剂工艺过程上不断进步,实现了助剂、载体和乙烯回收技术的不断突破。以15%~30%的乙烯和6%~8%的氧气为原料,在银基催化剂作用下,204~270℃的温度范围内,EO的选择性超过80%,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超过3年[10]。

1.1.1环氧乙烷水合路线

直接水合法是MEG合成中最主要、最成熟的技术路线,该技术被Shell、Halcon-SD、UCC三家公司垄断。由于水合过程不需催化剂,故具有产物杂质少、纯度高、无需催化剂分离等优点。另一方面,该工艺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①工艺流程长;②水和EO的摩尔比偏高[(22~25∶1)];③存在一定比例的脱水乙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00∶10∶1)[11-13]。

针对EO直接水合法存在的不足,世界上许多公司进行了EO催化水合生产MEG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其中,有代表性的单位包括Shell、UCC、俄罗斯门捷列夫大学、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和南京工业大学等机构[14]。表1为国内外EO催化水合技术的代表性开发单位及催化剂体系。催化剂可分为均相催化体系和非均相催化体系。

均相催化水合具有催化效率高、MEG选择性好、EO转化率高等优点,但是也存在催化剂回收困难、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15]。UCC开发的钼酸盐

复合催化剂采用碱金属离子、铵盐、季铵盐或季

盐为阳离子,Mo、V等多价态过渡金属含氧酸盐为表1国内外EO催化水合制MEG技术概况

季型阴离子交

换树脂

化工进展2013年第32卷·2008·

阴离子。该催化剂不仅明显提高了EO的转化率和

MEG的选择性,同时降低了水料比,但部分催化剂

会流失到产物中,增加了MEG分离提纯的难度,

同时也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Shell公司开发

的大环螯合物催化剂包括具有两维空间结构的冠醚

(单环)和具有三维结构的穴状化合物,其特点是

易于分离并且可以循环使用。三井东亚公司、大连

理工大学和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酸/盐体系具有催

化剂制备简单、催化效率高等优点,但是由于无机

盐在MEG中的溶解度低,导致蒸馏分离产物时无

机盐易析出[16-18]。

为了便于催化剂和MEG的分离,避免蒸馏过

程中杂质的引入,非均相催化水合工艺引起人们的

广泛重视[19]。其中最常见的体系为离子交换树脂催

化剂体系。Shell公司、俄罗斯门捷列夫大学和江苏

工业学院分别开发了不同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催化

剂,降低了反应的水料比,提高了整个过程的反应

效率,但是催化剂的耐热性较差。UCC公司开发了

具有水滑石结构、水热稳定的混合金属框架催化剂,

以解决均相体系中Mo、W、V的流失问题,此催

化剂水热稳定性高、选择性好、寿命长,失活后经

热处理可再生[20]。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大连理工

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开发了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

剂、负载铜催化剂和层状铌基催化剂,这些体系可

以通过载体、活性组分和酸碱性的调节实现EO水

合活性的提高,但是催化剂的稳定性仍是该技术的

重大挑战[21-23]。另外,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研

究组[24]采用封装于氧化硅基纳米笼中的Co(Salen)

分子催化剂实现了环氧乙烷的高效催化水合。在40

℃、接近化学计量水(约为2)的条件下,获得了

98%的EO转化率和98%的MEG选择性,反应体系

中的乙二醇浓度超过75%,大幅度降低了MEG生

产中的能耗。同时,该多相催化剂便于分离与再循

环利用,是一个典型的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1.1.2碳酸乙烯酯路线

碳酸乙烯酯法(EC法)是经EO和二氧化碳合

成碳酸乙烯酯,再以碳酸乙烯酯水解或酯交换得到

MEG的方法[25-27]。EC法能够降低反应过程中的水

料比、减少能耗。EC法反应过程如式(1)~式(3)。

环加成

H2C H2C O CO2

H2C

H2C

O

O

C O(1)

酯水解

H2C

H2C

O

O

C O H2O

H2C

H2C

Cat.

CO2(2)酯交换

H2C

H2C

O

O

C O CH3OH

H2C

H2

Cat.H3C

H3C

O

O

C

(3)根据碳酸乙烯酯水解和酯交换的工艺不同,EC 法又分为EC水解合成法和MEG-DMC(碳酸二甲酯)联产法。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Halcon-SD公司、UCC 公司、日本触媒公司等相继开发出EC水解合成法生产MEG。在此之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在EC水解合成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采用含水40%的EO和CO2为反应原料,将催化剂完全溶解在反应液中,几乎所有的EO在EC反应器中转化成EC 与MEG,EC进一步在加水分解反应器中全部转化成MEG。生成的MEG进入脱水塔除去水分后与催化剂分离,然后在MEG塔中精制成高纯MEG。此工艺的MEG选择性可保持在99.3%~99.4%,副产物大幅减少,从而减少了原料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其水料比仅为(1.2~1.5)∶1,接近化学计量比,大大降低了后续精馏工艺的能耗[28-31]。

表2对不同公司EC工艺的工艺参数和催化剂进行了对比[32-35]。从中可以看到,均相催化剂主要为碱金属溴化物或碘化物、碱土金属卤化物、烷基胺及季铵盐、季盐、有机锡、锗等,尤其是卤化季盐因其活性高而备受各公司关注。对于非均相反应,常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基于Mo或W的杂多酸晶体及其盐类,此工艺条件下水料比普遍较低、反应条件温和且EO的转化率、MEG的选择性较高。目前,均相催化剂活性较高,但是存在使用后难以与产品分离、易分解、产品质量差等缺点。如何采用合适的方法将这些活性组分充分嫁接到载体上,使之成为具有新型结构或催化作用的非均相催化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这也是此工艺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关键。

MEG-DMC联产法与EC水解法的区别在于,此工艺中生成的EC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从而实现联产DMC和MEG。由于均相催化过程存在催化剂回收困难的缺点,所以MEG-DMC联产法开发的催化剂体系主要侧重于非均相催化。Asahi Kasel (旭化成株式会社)、Bayer(拜耳)公司和Texaco (德士古)公司分别开发了不同的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DMC和MEG的选择性分别超过99%和97%。

第9期庞纪峰等: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研究进展·2009·

表2不同公司EC水解合成法制备MEG工艺技术

季盐

钼酸钾

四乙基溴化铵

Exxon Mobil(埃克森美孚)公司开发的碱性沸石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催化活性、选择性和再生性[36-3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40-41]对MEG-DMC联产法进行了全流程工艺开发,在2009年已经达到中试研究阶段。他们首次使用复合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并在管式循环反应工艺、分离耦合工艺和乙二醇产品催化精制技术上进行了系统的改进。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42-43]对MEG-DMC联产法中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了高效的离子液体催化剂体系,提高了碳酸酯的选择性、降低了成本。

MEG-DMC联产法具有二氧化碳和甲醇等反应原料易得、MEG选择性高的优点,产品DMC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绿色基础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另外,此工艺中EO转化率高、生产工艺清洁,因而是极具发展潜力的MEG生产工艺路线。

1.2合成气制乙二醇路线

当今世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以乙烯为原料的EO路线受到挑战。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的“缺油少气富煤”大国,开发一条经济的MEG合成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煤、天然气为原料经合成气路线生产MEG的工艺过程,因其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技术经济性高等众多优点而备受关注[44]。

从合成气出发制备MEG可分为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两大类。从理论上讲,直接合成法具有原子经济性高、反应过程简单等优点,但是此工艺的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的稳定性差,至今仍没有实现工业化应用[45-46]。间接合成法按照中间物的不同可以分为甲醇、甲醛合成法和草酸酯合成法两种。甲醇、甲醛合成法采用甲醇/甲醛为原料,通过脱氢、偶联、缩合、甲酰化等方式实现C—C键的结合,从而制备MEG。甲醇、甲醛合成法包括甲醛氢甲酰化法、甲醇脱氢二聚法和甲醛缩合法。表3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到甲醛氢甲酰化法中羟基乙酸的合成过程仍存在很大挑战,腐蚀性酸催化剂有待进一步的改进[47]。甲醇脱氢二聚法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但是甲醇的活化较难,需特殊的射线或光源激发,因而MEG的收率较

化工进展2013年第32卷

·2010·表3甲醇甲醛合成法开发现状

方法原料步骤

研发单位现状

甲醛氢甲酰化法

甲醛、CO 、水

合成羟基乙酸、酯化、加氢

DuPont 、Chevyron

高温高压,液体酸催化剂腐蚀严重,仍在实验

室阶段

甲醇脱氢二聚法

甲醇

自由基反应

日本国立化学、Redox 、Celanese 需特殊射线、光源催化,MEG 收率不高,处于

实验室阶段

甲醛缩合法

甲醛

缩合、加氢

Electro synthesis

电化学催化中MEG 浓度低、耗电量大,仍处

于实验室阶段

低[48-50]。甲醛缩合法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是Electro

synthesis 公司开发的电催化方法的MEG 收率高达99%,但是产物浓度较低,耗电量较大[51-52]。总之,甲醇、甲醛合成法降低了MEG 合成反应中的活化能,因而MEG 的产出率高、条件相对温和,但现有的各种工艺路线都存在较大的技术难点,大部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远没有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53-54]。

草酸酯合成法是目前合成气路线中最为经济和实用的方法。如图2所示,草酸酯合成法以草酸酯的合成和加氢为核心,实现合成气到MEG 的生产过程。此工艺最早由美国联合石油公司Fenton 于1966年提出,随后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对其进行了改进,在Pd/C 催化剂上引入亚硝酸酯,解决了原方法腐蚀性强、草酸酯收率低等问题,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55-58]。为了提高催化剂的寿命和草酸酯的选择性,宇部兴产公司对亚硝酸酯的羰基化催化剂进行了改进,从最初使用的铂炭催化剂发展到氧化铝或具有尖晶石结构材料负载的铂族双金属催化剂,草酸酯的选择性提高到97%。在此之后,宇部兴产和意大利蒙特爱迪生集团、美国UCC 公司开展了常压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的研究。此外,美国ARCO 公司、宇部兴产公司与UCC 公司、安格公司等部门分别开发了以Cu 为中心的催化剂体系,MEG 的收率达到97%[59-60]。

国内方面,随着石油价格的攀升和中国煤炭资源的多元化开发,煤制MEG 在2009年初列入国家

草酸酯合成

2CO+2RONO —→2(COOR)+2NO

反应尾气再生21

2NO+O +2ROH 2

—→2 2RONO+H O

草酸二甲酯加氢22(COOR)+4H —→22(CH OH)+2ROH

………………………………………………………………………………

总反应式

221

2CO+O +4H 2—→222

H O+(CH OH)图2草酸酯路线制备MEG

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合成气路线制备MEG

技术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部分技术已经通过中试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61]。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合成气制备MEG 的研究[62],在2006年同丹化集团合作,完成了煤制MEG 的中试研究,并在2008年完成了万吨级工业试验装置,首期20×104t 煤制MEG 项目已于2009年底建成投产。2011年由华东理工大学、淮化集团、上海浦景化工合作开发了煤制MEG 技术,建成了千吨级中试装置[63]。同年,鹤壁宝马集团、五环工程公司、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共同合作建设的煤制MEG 工业试验装置全流程成功打通。此外,扬子石化公司、天津大学等单位分别实现了中试工艺包的设计及运行[64]。在催化剂研制方面,合成气到草酸酯和草酸酯加氢制MEG 过程分别采用Pd 基催化剂和Cu 基催化剂,目前研究热点为通过载体和助金属调变活性金属的电子状态,进而降低贵金属用量,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总之,近年来国内煤制MEG 过程发展迅猛,正处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前期,技术接近成熟,有待进一步商业化运行的检验。目前该技术存在的挑战主要为催化剂的稳定性、产品的质量合格率和大规模工艺的集成[65-67]。1.3生物质转化路线

生物质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作为太阳能的有效载体,间接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具有储量丰富、硫含量低、可再生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等优点[68],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瓶颈的可能途径之一。在生物质资源中,甘油、糖醇和纤维素类化合物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转化为MEG 。

以甘油催化转化制备MEG 是一种重要的MEG 生产方法,但此过程需要严格调控加氢和C —C 断键的速率,因此实现MEG 的高选择性仍是一大挑

战[69-71]。

另外,此项技术依托于生物柴油副产甘油,

第9期庞纪峰等: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研究进展·2011·

故在生产规模上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随着甘油的高附加值利用的蓬勃发展,甘油制备MEG受到诸多限制,难以大规模发展利用。

糖醇是生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广泛、价格相对低廉,利用催化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能源化学品在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72-73]。利用糖醇催化转化制备低碳醇的最主要催化剂体系为铜系、镍系和贵金属催化剂,此反应的关键在于调控C—C键和C—O键的选择性断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徐杰研究组[74-75]在糖醇类化合物催化裂解制备低分子多元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使用镍基催化剂,在180~250℃氢气气氛下,MEG 和1,2-PG的总收率超过50%。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同吉林长春大成、江苏索普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将原料从糖醇[76]拓展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与人争粮争地的玉米芯[77]上。经过玉米芯水解、催化加氢和加氢裂解三步技术耦合,实现了玉米芯高效催化转化制备MEG等低分子醇。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产量最大的生物质组分,具有来源广泛、不与人争粮争地的优点。2008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研究组[78-79]首次实现了直接从纤维素制备乙二醇的催化过程,以镍促进的碳化钨(Ni-W2C/AC)为催化剂,在245℃、6MPa氢气压力的反应条件下,纤维素的转化率达到100%,MEG的收率达到61%(质量分数)。此过程为纤维素催化转化制能源化学品开拓了一条新途径。在随后的研究中,该课题组对催化剂的载体、催化反应机制、产物调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相继开发出介孔炭负载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和氧化物-金属复合催化剂体系,MEG的收率提高到75%,催化剂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并且多元醇的产物组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变[80-90]。同时,北京大学刘海超研究组[91]通过碳化钨催化剂反应前后结构变化的研究,开发出了氧化钨-钌炭复合催化剂体系,实现了纤维素一步催化转化制乙二醇和丙二醇。

此外,张涛研究组[92-94]还对玉米秸秆、白桦木、菊芋等原生木质纤维原料直接催化转化制备乙二醇和丙二醇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发现木质纤维素原料经过简单的预处理后直接催化转化可获得40%以上的二元醇收率。这些研究工作为纤维素类生物质制备MEG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精制工艺

针对MEG产品的品质不同,MEG在工业上的应用也有所差异。工业MEG国家标准(GB/T 4649—2008)中合格品的质量要求较低,仅对沸程、颜色、密度等参数有所描述,因而只能用于防冻剂中。一等品MEG要求杂质少,纯度大于99.0%,无色透明,主要用作化学试剂。优等品对纯度要求高,特别在紫外波段透光率(UV透光率)上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其主要用于生产聚酯材料。MEG生产技术路线不同,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各异,但是影响UV透光率的主要物质为含羰基或共轭双键的有机物。化合物浓度即使为十万分之一也能够在UV 区产生强吸收,影响MEG的UV透光率。因此在生产中应尽量减少MEG中的杂质含量,降低UV 吸光度,以达到用于生产聚酯材料MEG的质量要求。

为了满足纺织工业的要求、增加MEG的附加值,国内外很多公司都对MEG的精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外PPG(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BASF (巴斯夫)、UCC等公司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该项技术申请了大量专利。近些年来为满足市场对高质量MEG的需求,国内研究者对MEG的精制也开展了深入地研究。特别是随着合成气路线制MEG 在中国的兴起,新的精制方法不断涌现。目前,国内外最主要的精制方法分为吸附法和深度加氢法。

吸附法是最常用的精制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操作费用较低,主要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将MEG中的不饱和化合物除去,从而达到提高MEG紫外透光率的目的。早在1976年,PPG公司的专利中就指出活性炭(AC)能够吸附MEG中的不饱和化合物,显著提高MEG的UV透光率[95]。碳源和处理条件对AC的吸附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徐涛等[96]发现,经过高温处理的AC能够更有效地吸附不饱和化合物,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炭本身结构较为复杂,经高温处理能够脱除炭表面的不稳定官能团,防止其流失到MEG中影响MEG透光率。然而,由于炭材料表面较为惰性,难以改性,因此对不饱和化合物吸附的选择性较低。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表面官能团可调变的吸附材料,利用表面阴阳离子的调变可以实现杂质的选择性吸附。美国Halcon-SD、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大学等单位[97-99]通过调节离子交换树脂的阴阳离子,对粗MEG中的不饱和化合物进行选择性吸附,从而将MEG产品纯度提高到聚酯级。虽然吸附法能够除去MEG 中的不饱和化合物,但是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有限,并且吸附剂的回收较为繁琐,故只能用于纯度较高

化工进展2013年第32卷·2012·

MEG的进一步精制。

另一种常用的MEG精制方法为选择性催化加氢,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对粗MEG中不饱和产物的脱除更具有针对性,效率更高[100]。在催化剂作用下,不饱和化合物被选择性地加氢为低沸点饱和有机物,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MEG中不饱和醛、酸、酯的含量,提高了MEG的UV透光率。BASF公司在1987年采用镍铝合金在碱性条件下对粗MEG进行精制,催化加氢后MEG在220nm、275nm和350nm波数下透光率显著提高,达到聚酯级标准[101]。国内江苏工业学院采用骨架镍催化剂,将扬子石化烯烃厂85%粗MEG进行催化加氢精制,整套装置连续运行90天,醛的含量由11.5μg/g降低到3.7μg/g[102]。

对于煤制MEG工艺,粗产品中引入了原石化路线中没有的杂质,其中低级脂肪酸以及酯类杂质明显增加。上海焦化有限公司针对煤化工的特点,采用皂化反应、去甲醇、加氢反应、三塔精馏以及吸附处理等五段工艺,成功把煤制MEG中的脂肪酸、醛等杂质脱除掉,达到聚酯级的要求[99]。

生物质乙二醇的出现为“绿色”聚酯材料的合成提供了可能性,但是生物质乙二醇是通过催化裂解的方法实现的,其杂质种类和含量不同于石油基和煤基乙二醇。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制备的生物质乙二醇产品纯度为98.8%,稍低于石油基乙二醇99.5%的纯度标准,但聚合后PET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等品,这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生物质乙二醇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生物质乙二醇含有丙二醇、丁二醇等杂质,其生产的PET熔点有所降低,并存在一定的色度[103-104]。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乙二醇的产品纯度和产品质量,使生物质乙二醇达到聚酯级标准是生物质乙二醇大规模应用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3展望

在过去的十年中,MEG的生产和精制技术迅速发展,在催化剂、反应工程放大、新合成路线、绿色MEG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EO路线中,直接水合法水料比有所降低、乙烯回收技术趋于成熟,催化水合和碳酸乙烯酯法也在不断发展。煤经合成气制乙二醇路线中的草酸酯法技术路线已经全线打通,接近商业化运营。生物质合成法中的原料也从与人争粮争地的甘油、糖醇转变到纤维素等农业废弃物上,发展出真正的绿色MEG技术。这些技术的进步将有力地推动世界MEG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MEG生产技术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乙烯路线中的催化水合技术和EC路线仍不成熟,催化剂的寿命、分离再生等技术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是其实现工业化的关键。煤经合成气制MEG方面,国内煤制MEG项目建设投资过热,进入工业化生产前期项目(拟建和在建)的生产能力总和超过500万吨/年,而MEG的生产受到国际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随着中东大量廉价MEG 的生产,国内煤制MEG市场将受到一定的冲击,煤制MEG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也有待市场检验。生物质制MEG方面,农业废弃物的组分复杂,实现一步转化制MEG仍有诸多挑战,生物质组分的全分离或全利用是生物质工业化利用的关键。

MEG精制方面,目前开发的吸附法和加氢法能够明显提高MEG的品质,但是随着煤制MEG和生物质MEG的兴起,现有的MEG精制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其中新型吸附材料的开发和新型催化剂的研制仍是研究的关键。

参考文献

[1]Xu G,Li Y,Li Z,et al.Kinetics of the hydrogenation of diethyl

oxalate to ethylene glycol[J].Ind.Eng.Chem.Res.,1995,34:

2371-2378.

[2]Yue H,Zhao Y,Ma X,et al.Ethylene glycol:Properties,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J].Chem.Soc.Rev.,2012,41:4218-4244.

[3]骆雁.国内乙二醇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齐鲁石油化工,2012,

40(1):64-67.

[4]崔小明.乙二醇生产技术进展及国内市场分析[J].聚酯工业,

2012,25(1):1-5.

[5]Chen L,Guo P,Qiao M,et al.Cu/SiO2catalysts prepared by the

ammonia-evaporation method:Texture,structure,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hydrogenation of dimethyl oxalate to ethylene

glycol[J].J.Catal.,2008,257:172-180.

[6]李玉芳,李明.乙二醇生产技术进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J].上海化

工,2012,37(1):32-37.

[7]章洪良.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技术进展[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

济,2010,26(1):55-58.

[8]孙培义.乙烯环氧化和环氧乙烷水合催化剂及其开发[J].金山油

化纤,1994,1:39-55.

[9]张志祥,陈建设,高郑,等.用于生产环氧乙烷的银催化剂、其

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中国,1803279A[P].2006-07-19.

[10]苗静,王延吉.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研究进展[J].工业

催化,2005,13(4):44-47.

[11]Altiokka M,Akyalcin S.Kinetics of the hydration of ethylene 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t[J].Ind.Eng.Chem.Res.,

2009,48:10840-10844.

[12]贺俊海.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中

间体,2009(1):5-8.

第9期庞纪峰等: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研究进展·2013·

[13]Li Y,Yan S,Qian L.Effect of tin on Nb2O5/α-Al2O3catalyst for

ethylene oxide hydration[J].J.Catal.,2006,241:173179.

[14]杨志剑,任楠,唐颐.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备乙二醇的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2010,39(5):562-569.

[15]李应成,何文军,陈永福.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2002,10(2):38-45.

[16]Van K E.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kylene glycols:WO,

9719043[P].1997-05-29.

[17]Hwaili S,Bernard C,John H.Monoalkylene glycol production using

mixed metal framework compositions:US,4967018[P].1990-10-30.

[18]Masuda T,Asano K,Horiand N,et al.Method for preparing ethylene

glycol and/or propylene glycol:US,4937393[P].1990-06-26. [19]Alt?okka Z,Citak A.Kinetics study of 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with isobutanol in the presence of amberlite catalyst[J].Appl.Catal.

A,2003,239:141-148.

[20]Forkner M,Va C.Monoalkylene glycol production using highly

selective monoalkylene glycol catalysts:US,5260495[P].

1993-11-09.

[21]Li Y,Yan S,Yue B,et al.Selective catalytic hydration of ethylene

oxide over niobium oxide supported onα-alumina[J].Appl.Catal.A,2004,272:305-310.

[22]吕连海,胡爽,王越.一种铜催化环氧乙烷水和制备乙二醇的方

法:中国,1775719[P].2006-05-24.

[23]Yang Z,Li Y,Wu Q,et https://www.doczj.com/doc/d17059246.html,yered niobic acid with self-exfoliatable

nanosheets and adjustable acidity for catalytic hydration of ethylene

oxide[J].J.Catal.,2011,280:247-254.

[24]Li B,Bai S,Wang X,et al.Hydration of epoxides on[CoIII(salen)]

encapsulated in silica-based nanoreactors[J].Angew.Chem.Int.Ed.,2012,51:11517-11521.

[25]李应成,何文军,陈永福.碳酸亚乙酯法合成乙二醇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2002,10(4):40-43.

[26]丁国荣,赵庆国.碳酸乙烯酯法合成乙二醇技术概述[J].化工科技

市场,2005,9:25-27.

[27]刘定华,刘晓勤,华强,等.乙二醇合成技术进展及应用前景[J].南

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24(6):95-98.

[28]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Manufacture of ethylene

glycol-involves hydrolysis of ethylene carbonate obtained by reacting

ethylene 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in presence of catalyst:JP,

2000143562-A[P].2001-05-23.

[29]Kazuki K,Kazuhilo M.Ethylene glycol process:US,5763691[P].

1998-06-09.

[30]Bhise V,Gilman H.Preparation of glycols from ethylene oxide:US,

4508927[P].1985-04-02.

[31]Kawabe K.Method for producing monoethylene glycol:US,

6080897[P].2000-06-27.

[32]Johan V.Two-step monoethylene glycol preparation process:EP,

0448157B1[P].1995-01-18.

[33]Mitsubishi Chemical https://www.doczj.com/doc/d17059246.html,bined production of ethylene

glycol and ethylene carbonate from ethylene oxide,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involves distilling reaction liquid through two distillation

columns:JP,2001199914-A[P].2001-07-24.

[34]贺涛,刘定华,刘晓勤.碳酸乙烯酯催化水解合成乙二醇[J].化工

进展,2008,27(11):1808-1815.

[35]沈文彬,刘定华,刘晓勤.碳酸乙烯酯水解合成乙二醇的研究进

展[J].现代化工,2012,32(7):34-40.[36]朱培玉,李扬,王永宏.乙二醇生产新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

2002,21(10):713-717.

[37]Knifton J.Process for cogener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and dimethyl

carbonate:US,5214182[P].1993-05-25.

[38]Chang C,Hoglen L,Jiang Z,et al.Process for co-production of

dialkyl carbonate and alkanediol:US,6365767[P].2002-04-02.[39]崔小明,赵萍.乙二醇生产技术进展[J].化工中间体,2004,4:

21-26.

[40]夏春谷,肖林飞,许传芝,等.由环状碳酸酯水解制备二元醇化

合物的方法:中国,101456792A[P].2009-06-17.

[41]杨春晖.乙二醇合成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9,11:

47-48.

[42]张锁江,张增亮,王金泉,等.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碳酸酯和

乙二醇的方法.中国,102126957A[P].2011-07-20.

[43]Meng Z,Sun J,Wang J,et al.An efficient and stable Ionic Liquid

system for synthesis of ethylene glycol via hydrolysis of ethylene

carbonate[J].Chin.J.Chem.Eng.,2010,18(6):962-966. [44]江镇海.国内外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进展[J].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0,25(4):27-30.

[45]Dombek B.Direct routes from synthesis gas to ethylene glycol[J].J.

https://www.doczj.com/doc/d17059246.html,c.,1986,63(3):210-212.

[46]高占笙.合成气一步制乙二醇[J].石油化工,1993,22(2):

137-141.

[47]Kolla1J.Production of ethylene glycol by reaction of methanol,an

organic peroxide and formaldehyde:US,4337371[P].1982-07-29. [48]Brown S,Crabtree R.Alkane functionalization on a preparative scale

by mercury photosensitized cross dehydrodimerization[J].J.Am.

Chem.Soc.,1989,111(8):2946-2953.

[49]钟顺和,高峰,叶文强,等.激光促进磷酸盐表面甲醇氧化偶联

反应[J].应用化学,2000,17(3):238-242.

[50]梅村纯郎,屠宝庆.化学技术合成草酸和乙二醇[J].宁夏化工,

1989(2):72-77.

[51]沈景馀.国外环氧乙烷/乙二醇技术进展[J].石油化工,2001,30

(5):404-409.

[52]Kelaidopoulou A,Abelidou E,Papoutsis A,et al.Electrooxid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on Pt-based catalysts dispersed in polyaniline[J].J.

Appl.Electrochem.,1998,28(10):1101-1106.

[53]钟顺和,高峰,叶文强.激光促进磷酸盐表面甲醇氧化偶联反应[P].

应用化学,2000,17(3):238-242.

[54]Celik F,Lawrence H,Bell A.Synthesis of precursors to ethylene

glycol from formaldehyde and methyl formate catalyzed by

heteropoly acids[J].J.Mol.Catal.A:Chem.,2008,288:87-96. [55]Fenton D M,Anahelm,Paul J Steirtwand,et al.Preparation of

oxalates:US,3393136[P].1968-07-16.

[56]Fenton D M,Steinwand P.Noble metal catalysis III.Preparation of

dialkyl oxalates by oxidative carbonylation[J]https://www.doczj.com/doc/d17059246.html,.Chem.,1974,39(5):701-704.

[57]Nishimura K,Fujii K,Nishihira K.Process for preparing a diester of

oxalic acid in the gaseous phase:US,4229591[P].1980-10-21. [58]赵宇培,刘定华,刘晓勤,等.合成气合成乙二醇工艺进展和展

望[J].天然气化工,2006,31:56-60.

[59]Bartley W.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thylene glycol:US,

4677234[P].1987-06-30.

[60]Susumu T,Kozo F,Keigo N,et al.Process for continuously preparing

ethylene glycol:EP,0046983[P].1987-04-29.

化工进展2013年第32卷·2014·

[61]周健飞,刘晓勤,刘定华.草酸酯法由合成气制备乙二醇技术研

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9,28(1):47-50.

[62]李涛.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开发现状及思考[J].精细化工原

料及中间体,2012,12:40-43.

[63]钱伯章.煤制乙二醇技术与应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2,10:35-41.

[64]孙玉净,于春梅.我国煤制乙二醇产业化现状与前景[J].化学工

业,2012,30:49-52.

[65]王建平,杨文书,吕建宁.合成气经草酸酯制乙二醇技术进展[J].

化工进展,2009,28(7):1216-1221.

[66]刘雨虹.我国煤制乙二醇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化学工业,2011,

29(1):13-14.

[67]钱伯章.煤制乙二醇技术与应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2,10(1-2):35-41.

[68]Ragauskas A,Williams C,Davison B,et al.The path forward for

biofuels and biomaterials[J].Science,2006,311:484-489.

[69]冯建,袁茂林,陈华,等.甘油催化氢解的研究与应用[J].化学进

展,2007,19:651-658.

[70]Ueda N,Nakagawa Y,Tomishige K.Conversion of glycerol to

ethylene glycol over Pt-modified Ni catalyst[J].Chem.Lett.,2010,39:506-507.

[71]Wang J,Shen S,Li B,et al.Ruthenium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carbon nanotubes for Selective hydrogenolysis of glycerol to glycols[J].Chem.Lett.,2009,38:572-573.

[72]Ruppert A M,Weinberg K,Palkovits R.Hydrogenolysis goes bio:

From carbohydrates and sugar alcohols to platform chemicals[J].

Angew.Chem.Int.Ed.,2012,51:2564-2601.

[73]蒋成君,朱银邦,吴元峰,等.糖醇催化氢解制低级多元醇研究

进展[J].化工进展,2012,31(10):2270-2276.

[74]徐杰,于维强,苗虹,等.一种糖及糖醇的催化裂解方法:中国,

200810011993.7[P].2009-12-30.

[75]徐杰,于维强,邵守言,等.一种负载催化剂及其在木糖醇加氢

裂解反应中的应用:中国,200910187393.0[P].2011-04-20. [76]郭新峰,赵仕,哲杨鹏.一种由C6糖醇生产低碳醇的方法:中国,

101544537A[P].2009-09-30.

[77]徐杰,于维强,宋勤华,等.一种玉米芯催化转化制取乙二醇、

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方法:中国,101704710A[P].2010-05-12. [78]Ji N,Zhang T,Zheng M,et al.Direct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ellulose

into ethylene glycol using nickel-promoted tungsten carbide

catalysts[J].Angew.Chem.Int.Ed.,2008,47:8510-8513.

[79]Ji N,Zhang T,Zheng M,et al.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ellulose into

ethylene glycol over supported carbide catalysts[J].Catal.Today,2009,147:77-85.

[80]Zhang Y,Wang A,Zhang T.A new3D mesoporous carbon replicated

from commercial silica as a catalyst support for direct conversion of cellulose into ethylene glycol[J]https://www.doczj.com/doc/d17059246.html,mun.,2010,46:862-864.

[81]Zheng M,Wang A,Ji N,et al.Transition metal–tungsten bimetallic

catalysts for the conversion of cellulose into ethylene glycol[J].Chem.

Sus.Chem.,2010,3:63-66.

[82]Tai Z,Zhang J,Wang A,et al.Temperature-controlled phase-transfer

catalysis for ethylene glycol production from cellulose[J].Chem.

Commun.,2012,48:7052-7054.

[83]Tai Z,Zhang J,Wang A,et al.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ellulose to

ethylene glycol over a low-cost binary catalyst Raney Ni and tungsten

acid[J].Chem.Sus.Chem.,2013,6:652-658.

[84]Na J,Zheng M,Wang A,et al.Ni-promoted tungsten carbide catalysts

for cellulose conversion:Effect of preparation methods[J].Chem.Sus.

Chem.,2012,5:939-944.

[85]张涛,纪娜,郑明远,等.碳化钨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在纤维素制

乙二醇反应中的应用:中国,200810012830.0[P].2010-02-17. [86]张涛,郑明远,纪娜,等.一种纤维素制乙二醇的方法:中国,

200810228257.7[P].2010-06-09.

[87]张涛,郑明远,王爱琴,等.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制乙二醇的方法:

中国,200810229065.8[P].2010-06-16.

[88]张涛,邰志军,郑明远,等.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制乙二醇的方法:

中国,201010125806.5[P].2011-09-21.

[89]张涛,郑明远,王爱琴.一种糖溶液制备乙二醇、1,2-丙二醇的方

法:中国,201110062346.0[P].2012-09-19.

[90]Wang A Q,Zhang T.One-Pot conversion of cellulose to ethylene

glycol with multifunctional tungsten-based catalysts[J].Acc.Chem.

Res.,2013,46(7):1377-1386.

[91]Liu Y,Luo C,Liu H C.Tungsten trioxide promoted selective

conversion of cellulose into propylene glycol and ethylene glycol on a

ruthenium catalyst[J].Angew.Chem.Int.Ed.,2012,51:3249-3253.

[92]Pang J,Zheng M,Wang A,et al.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corn stalk

to ethylene glycol and1,2-propylene glycol[J].Ind.Eng.Chem.Res.,

2011,50(11):6601-6608.

[93]Li C,Zheng M,Wang A,et al.One-pot catalytic hydrocracking of

raw woody biomass into chemicals over supported carbide catalysts:

Simultaneous conversion of cellulose,hemicellulose and lignin[J].

Energy Environ.Sci.,2012,5:6383-6390.

[94]Zhou L,Wang A,Li C,et al.Selective production of1,2-propylene

glycol from Jerusalem artichoke tuber on Ni-W2C/AC catalysts[J].

Chem.Sus.Chem.,2012,5:932-938.

[95]Reiche C,Heckman J.Method of producing glycols:US,3970711[P].

1976-07-20.

[96]徐涛,刘晓勤,刘定华,等.吸附剂的改性及脱除乙二醇中微量

杂质[J].化工进展,2006,25(10):1158-1161.

[97]徐泽辉,刁春霞,章洪良,等.一种乙二醇的精制提纯方法:中国,

1580020A[P].2005-02-16.

[98]刘俊涛,王万民,刘国强.乙二醇精制的方法:中国,102219641A[P].

2011-10-19.

[99]丁丽娟,何明阳,张益峰,等.离子交换树脂支载的加氢催化剂

的制备及在乙二醇精制中的应用[J].离子交换与吸附,2011,27

(1):90-96.

[100]徐长青,黄斌,鲁文质,等.一种煤制乙二醇粗产品的提纯工艺:中国,101928201A[P].2010-12-29.

[101]Schmitt T,Allen G,Davis P.Process for improving the ultraviolet light transmittance of ethylene glycol:US,4647705[P].1987-03-03. [102]曹玉霞,陈群,周继东,等.催化加氢法提高乙二醇质量[J].化工学报,2008,59(6):1600-1605.

[103]梁建武,韦金红,吴嘉麟,等.生物基乙二醇制备聚酯纤维的缩聚及纺丝工艺研究[J].聚酯工业,2007,20(6):23-25.

[104]周清,陈建文,吴嘉麟.玉米基乙二醇制PET的中试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11,30(1):22-24.

现代煤化工煤制乙二醇技术概述

现代煤化工煤制乙二醇技术概述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现代煤化工中煤制乙二醇的技术。简单介绍了乙二醇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其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煤制乙二醇技术中的直接合成法及间接合成法做了概述;讨论了煤制乙二醇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我国在乙二醇工艺技术中的现状。 关键字:煤制乙二醇;直接合成法;间接合成法;草酸酯法;现状 引言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多种化工产品,如聚酯纤维、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炸药、涂料和油墨等,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中国,乙二醇主要作为聚酯及防冻液的原料,其中聚酯消费占90%以上,2013年国内乙二醇进口量825万t,进口依存度高达70%左右,市场缺口巨大。2014年,国内新增聚酯产能预计达500万t,将继续拉动乙二醇消费量的增长。乙二醇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乙二醇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不同可分为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在现阶段,全球主要的大型乙二醇生产装置均采用石油路线,也称乙烯路线,即在银催化剂、甲烷或H2致稳剂、氯化物抑制剂存在下,乙烯直接被O2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再与水直接或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乙二醇。石油路线经过多年的发展,工艺已趋于成熟,但耗水量大,生产过程副产物多且生产原料受石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无法摆脱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因此,结合中国贫油、少气和相对富煤的能源结构特点,开发一条以煤为原料、经济合理的乙二醇合成工艺路线,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国内掀起了开发煤基乙二醇的热潮,煤制乙二醇技术已经成为煤化工行业关注的焦点。

1乙二醇制备技术简介 1.1乙二醇性质简介 乙二醇(EG)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又名甘醇、亚乙基二醇,分子式为HOCH2CH2OH,是无色透明、稍带甜味的黏稠液体。乙二醇是最简单和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和各类抗冻剂,前者用于制造纤维、薄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其它用途则包括解冻液、表面涂层、照像显影液、水力制动用液体以及油墨等行业。高纯乙二醇可用做过硼酸铵的溶剂和介质,还可用于生产特种溶剂乙二醇醚。 1.2乙二醇制备的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制备乙二醇 1.1生物质发酵制备乙二醇 本工艺主要是将多糖、淀粉、秸秆等生物质混合发酵后制备多元醇,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原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有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如大连化物所采用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了乙二醇、丙二醇等化工醇产品。 1.2石油路线制备乙二醇 该方法为目前世界上工业乙二醇生产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该工艺以石油裂解产物乙烯为原料,经氧化后制得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水合后得到产物乙二醇,产品的收率可达90%以上。 1.3半石油路线制备乙二醇 该方法是石油路线的优化和改进,具有效率高和能耗小的优点,但是目前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仍在实验室中试阶段该方法采用环氧乙烷为原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醋,经过水解得到目标产物乙二醇。

乙二醇生产工艺

乙二醇生产工艺

摘要 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关键词: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

目录 前言 (1) 1文献综述........................................................................... 1.1 乙二醇工业的发展[1][2]........................................

前言 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大宗有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还可用于除冰剂、表面涂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合成乙二醇醚、乙二醛、乙二酸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虽然乙二醇产品用途极广,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乙二醇自给率不足50%,如图1有相当大的部分需要进口,易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发展和技术改造乙二醇工艺设计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前那种单纯*增大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来提高产量的做法已逐渐被淘汰,继续这种做法的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倒闭;现在只有依*科技的力量,通过技术的改造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使各种生产数据得到优化的配置,才是摆脱困境最有效的方法。 乙二醇工艺设计中,乙二醇的精制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部分,关系着乙二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该技术具有世界共同发展趋向的节能性,是生产乙二醇工艺的重大突破。 图1 我国近些年乙二醇的供需情况 年份 产量 万吨/年 进口量 万吨/年 需求量 万吨/年 自给率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90 80 90 96 94 110 156 174 214 105 160 214 251 339 400 406 480 522 195 240 304 347 433 510 562 654 736 46 33 30 28 22 21 28 27 29 第1章文献综述

乙二醇生产工艺综述

乙二醇生产工艺综述 摘要: 本文通过对石化路线和C1路线生产乙二醇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路线各种工艺的优缺点,针对目前我国石油稀缺,煤炭丰富的现状,重点介绍了由合成气间接合成乙二醇工艺的发展现状。 1、前言: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PET)、塑料、橡胶、聚酯漆、胶粘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以及炸药,也大量用作溶剂、润滑剂、增塑剂和防冻剂等。 目前乙二醇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由乙烯经过银催化剂上的气相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再进行液相非催化水合制得乙二醇产品。该工艺路线完全依赖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石油消费一直呈上涨趋势。面临世界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开辟新的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成为研究热点。 2、石化路线合成乙二醇方法概述 在石化路线中有环氧乙烷(EO)直接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EC)法路线,EC路线又分EC直接水合生产EG、EC法和甲醇反应联产EG、碳酸二甲酯(DMC)法。 上述方法的基础首先是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因而环氧乙烷的生产效率直接关系到石化路线生产乙二醇的成本。 1938年荚国UCC公司首先建立了乙烯通过银催化剂气相氧化生产环氧己烷(EO)的工业装置,环氧乙烷再与水蒸气反应合成乙二醇,从而开始了乙二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时代。 目前乙二醇的生产基本上是以乙烯为原料,通过EO非催化液相水合法进行,而银则是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唯一有效的催化剂。通过对环氧乙烷生产成本的分析表明,原料乙烯的消耗占生产成本的70%,所以工业上EO、EG生产技术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EO催化剂的选择性的进一步提高,以实现有效的节约乙烯,提高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虽然人们对石化路线合成乙二醇的催化剂、水合效率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这种工艺任存在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选择性较低;环氧乙烷水

1,6-己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1,6-己二醇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6-己二醇 英文名:1,6-Hexanediol CAS No:629-11-8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生产聚氨酯、不饱和聚酯、增塑剂、胶凝剂的硬化剂、润滑油的热稳妥定性改良剂等;有机合成中间体,增塑剂,染色偶合剂,印刷油墨配制。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引起眼睛刺激;皮肤接触有害。与氧化剂反应。加热分解发出刺鼻的浓烟和烟雾。 GHS危险性类别: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引起眼睛刺激;皮肤接触有害。与氧化剂反应。加热分解发出刺鼻的浓烟和烟雾。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事故响应: 皮肤、眼晴接触: 吸入: 安全储存: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并放在阴凉,干燥处。 废弃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

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持续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倦睡和其他一些麻醉症状。液体污染皮肤可引起痒感。 环境危害: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危险组分:己二醇 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 NO:629-11-8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第5部分:消防措施 适合的灭火剂: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特别危险性:引起眼睛刺激,皮肤接触有害。与氧化剂反应。加热分解发出刺鼻的浓烟和烟雾。 灭火注意事项:遇到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防止与热分解产物接触。 第6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

乙二醇生产技术

煤制气合成聚合级乙二醇新技术 1 技术背景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大量应用的醇类物质中是继甲醇之后的第二大类醇,主要用于生产涤纶纤维、涂料和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占到乙二醇消费量的80%以上,其余用于生产防冻剂、润滑剂、炸药等。 目前,世界上乙二醇的总需求量约2000万吨,其中中国占到了30~40%,下表为我国近些年乙二醇的供需情况。 表1 我国近些年乙二醇的供需情况 年份 产量 万吨/年 进口量 万吨/年 需求量 万吨/年 自给率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90 80 90 96 94 110 156 174 214 105 160 214 251 339 400 406 480 522 195 240 304 347 433 510 562 654 736 46 33 30 28 22 21 28 27 29 由表1可见,2000~2008年,我国乙二醇的需求量和进口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近三年乙二醇的进口依存度高达70%。 当前工业上生产乙二醇主要采用石油路线,由乙烯经气相氧化得环氧乙烷,再经液相催化水合制乙二醇。但我国石油资源不足,存在“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格局,因此开辟由煤制气生产乙二醇的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2技术路线及国内外进展 目前研究的煤制气合成乙二醇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如下图所示)。

图1 煤造气合成乙二醇的三种主要技术路线 其中,直接合成法具有理论上最佳的经济价值,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2CO + 3H 2 HOCH 2CH 2OH 但此反应在标准状态下属于Gibbs 自由能增加的反应,△G 500k = 6.60×104J/ mol ,热力学上受限制,在温和条件下很难进行,需要催化剂和高温高压条件。上世纪70年代,美国UCC 公司采用铑催化剂,反应压力高达300MPa ;80年代反应压力降至50MPa ,温度降至230℃,但是选择性和转化率仍很低。时至今日,直接法所取得的进展还不足以实现工业化,进一步缓和反应条件并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仍是主要的难点。 间接合成法效益则由于路线各异,取得的进展各不相同,其中甲醇甲醛路线研究的比较多,主要有甲醇脱氢二聚法、二甲醚氧化偶联法、羟基乙酸法、甲醛缩合法、甲醛氢甲酰化法等,但是这些方法研究的还不够深入,离工业化尚有很长距离。 草酸酯法的研究最为深入,分两步进行,CO 与亚硝酸酯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再由草酸酯加氢得乙二醇。该方法先利用醇类与NO 反应生成亚硝酸酯,在贵金属催化剂上与CO 羰基合成得到草酸二酯,草酸二酯再经催化加氢制得乙二醇。主要的反应如下: 草酸酯合成 2CO + 2RONO (COOR)2 + 2NO 反应尾气的再生 2NO + 1/2O 2 + 2ROH 2RONO + H 2O 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 (COOR)2 + 4H 2 (CH 2OH)2 + 2ROH 总反应式为: 2CO + 4H 2 + 1/2O 2 (CH 2OH)2 + H 2O 煤制气经草酸酯合成乙二醇新技术中涉及三项关键催化剂,分别为: (1)高浓度CO 气源中选择性脱氢催化剂 (2)草酸酯合成催化剂 (3)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催化剂 其中,选择性脱氢催化剂主要用于脱除草酸二甲酯合成原料气CO 中少量的H 2,采用变压吸附制得的高浓度CO 气中还存在少量H 2,而H 2对草酸二甲酯合成催化剂会产生毒化作用,导致催化剂活性衰退,影响合成反应的进行,故要求铜基催化剂 贵金属催化剂

煤制乙二醇工艺流程详细工艺

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 乙二醇是合成聚酯树脂的主要原料,大家熟知的涤纶纤维就是由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合成的。乙二醇还可用作防冻液,w(乙二醇)=55%的水溶液的冰点为-36℃,可用作中国北方冬天汽车必需的冷却液。此外,乙二醇还可用作溶剂和用于化妆品、毛皮加工、烟叶润湿和纺织工业染整等。据预测,2000年乙二醇的世界产量将达到10Mt/a。中国1995年的产量为53×104 t/a,到2000年将达72×104 t/a。 1.乙二醇生产方法综述 现在,乙二醇有多种工业生产方法,但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法仍占主导地位。 (1)环氧乙烷法 可用酸作催化剂,但用得较多的是加压水合: 反应中生成约10%的二乙二醇醚(二甘醇)和三乙二醇醚(三甘醇),它们是有用的化工产品,故反应所得的有用产品总产率按环氧乙烷计接近100%,生成的二乙二醇醚用作纤维素、树胶、涂料、喷漆的溶剂或稀释剂。三乙二醇醚主要用来生产刹车液。它们的售价比乙二醇还高,因此可改善生产装置的经济效益。 环氧乙烷法因环氧乙烷售价高,生产总成本也比较高。 (2)乙烯乙酰氧基化法 乙烯乙酰氧基化法又称奥克西兰(Oxirane)法,它可由乙烯为原料生产乙二醇。工艺分二步进行,第一步乙烯与醋酸反应生成乙二醇-醋酸酯和乙二醇二醋酸酯: 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催化剂TeO2/HBr[w(HBr)=48%的水溶液],还可用醋酸锰加碘化钾作催化剂,乙烯转化率60%,选择性95%~97%,产品分布:乙二醇二醋酸酯70%,乙二醇一醋酸酯25%,乙二醇5%。 第二步是醋酸酯水解生成乙二醇和醋酸:

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7~130℃,压力,选择性95%。 该法的总反应式为: 2CH2=CH2+2H2O+O2→2HOCH2-CH2OH 以乙烯计的摩尔产率为94%,高于以环氧乙烷法生产乙二醇的产率。 该法虽然以廉价的乙烯作原料,但投资和能耗比环氧乙烷法高,经济上是否比环氧乙烷法好尚有争论,再加上醋酸对设备的腐蚀是一个头痛问题,催化剂的再生和回收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致使已开工生产的a生产装置被迫停产关闭。 (3)乙烯氧氯化法 该法又称帝人(Teijin)法。由日本帝人公司开发成功,是对老式的氯乙醇法生产环氧乙烷的改进。采用TiCl3-CuCl2-HCl水溶液为催化剂。化学反应如下: CH2=CH2+TiCl3+H2O→ClCH2-CH2OH+TiCl+HCl ClCH2-CH2OH+H2O→HOCH2-CH2OH+HCl 催化剂再生: TiCl+2CuCl2→2CuCl2+H2O 2CuCl+2HCl+ 1/2 O2→2CuCl2+H2O 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压力,pH<4,乙二醇选择性为89%,乙醛6%,其他(二氧杂环己烷和二乙二醇)5%,如果Cl-∶Ti3+的比例小于4∶1时,乙醛产率将显著增大,在反应温度大于120℃时,氯乙醇可在同一装置内水解。 乙烯的氧氯化亦可在另一个催化剂体系中进行: 催化剂再生: 2Cu+(或2Fe2+)+2H++1/2O2→2Cu2+(或2Fe3+)+H2O 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50~180℃,压力~,乙二醇选择性86%,该法的优点是乙烯消耗定额很低,仅 kg/kg乙二醇,但有强腐蚀性,产物与催化剂溶液的分离比较困难。 (4)由合成气制乙二醇 合成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的总称。现在工业上用煤、天然气和劣质重油为原料可廉价、大量的生产出来,目前主要用来生产甲醇、合成氨、羰基化产品等。由合成气制乙二醇已引

(整理)乙二醇生产制备

乙二醇生產製備 前言 乙二醇在國民經濟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大宗有機化工產品。廣泛用於生產聚酯纖維、薄膜、容器瓶類等聚酯系列產品和汽車防凍劑,還可用於除冰劑、表面塗料、表面活性劑、增塑劑、不飽和聚酯樹脂以及合成乙二醇醚、乙二醛、乙二酸等化工產品的原料,雖然乙二醇產品用途極廣,但國內乙二醇的產量一直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強勁需求,乙二醇自給率不足50%,有相當大的部分需要進口,易受國際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因此,發展和技術改造乙二醇工藝設計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前那種單純*增大原料和能源的消耗來提高產量的做法已逐漸被淘汰,繼續這種做法的企業已經瀕臨破產倒閉;現在只有依*科技的力量,通過技術的改造來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時使各種生產資料得到優化的配置,才是擺脫困境最有效的方法。乙二醇工藝設計中,乙二醇的精製是整個工藝流程的核心部分,關係著乙二醇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因此,本設計以乙二醇精製為中心和重點,經過嚴密的計算和論證,得到了肯定的結果。 該技術具有世界共同發展趨向的節能性,是生產乙二醇工藝的重大突破。

第1章文獻綜述 1.1 乙二醇工業的發展[1][2] 乙二醇是最簡單和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它在有機化工生產中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原料,尤其廣泛用於聚酯纖維、聚酯塑膠的生產。在汽車、航空、儀錶工業的冷卻系統中,它是抗凍劑的重要成分。在溶劑、潤滑劑、軟化劑,增塑劑和炸藥的生產中也有多種用途。 乙二醇是由Wurtz於1859年首次用氫氧化鉀水解乙二醇二乙酸酯制得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利用乙二醇的二硝酸酯能降低甘油凝固點的特性來代替甘油生產炸藥。本世紀20年代,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抗凍劑的需求猛增,導致了乙二醇供不應求。當時是採用氯乙醇皂化法生產乙二醇。50年代中期,聚酯樹脂的開發成功和投入生產,再度刺激了乙二醇工業的發展,由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乙烯或環氧乙烷的氧化、水解制乙二醇的方法開始佔據主導地位。70年代,在經歷了石油能源危機之後,人們又試圖尋求以天然氣或煤替代石油製備乙二醇的方法,並取得了重大突破。由此可見,乙二醇的生產技術主要有以石油產品和以天然氣(或煤)制得合成氣為原料的兩條途徑。 1.1.1 世界乙二醇工業的概況[2]

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物理性质 CAS号107-21-1 中文名称乙二醇 乙二醇的球棍模型 EINECS 登录号203-473-3 InChI编码InChI=1/C2H6O2/c3-1-2-4/h3-4H,1-2H2 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Mono ethylene glycol,MEG,EG. 英文别名: glycol, 1,2-ethanediol. 别名甘醇

分子式:C2H6O2; 结构简式:HO-CH2CH2-OH 分子量:62.068 冰点: -12.6℃ 沸点:197.3℃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55(20℃);相对密度(空气 =1)2.14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甜味、粘稠液体 蒸汽压:0.06mmHg(0.06毫米汞柱)/20℃ 闪点:111.1℃ 粘度:25.66mPa.s(16℃)[1] 溶解性:与水/乙醇/丙酮/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 表面张力:46.49 mN/m (20℃) 稳定性:稳定 燃点:418℃ 在25摄氏度下,相对介电常数为 37 化学性质 由于分子量低,性质活泼,可起酯化/醚化/醇化/氧化/缩醛/脱水等反应。

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制造树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湿润剂。可生产合成树脂PET,纤维级PET即涤纶纤维,瓶片级PET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等。还可生产醇酸树脂、乙二醛等,也用作防冻剂。除用作汽车用防冻剂外,还用于工业冷量的输送,一般称呼为载冷剂。 乙二醇在用做载冷剂时应该注意:1.其冰点随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在60%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过60%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呈上升趋势,粘度也会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浓度达到99,9%时,其冰点上升至-13,2℃,这就是浓缩型防冻液(防冻液母液)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的一条重要原因,必须引起使用者的注意。2.乙二醇含有羟基,长期在80摄氏度-90摄氏度下工作,乙二醇会先被氧化成乙醇酸,再被氧化成草酸,,即乙二酸(草酸),含有2个羧基。草酸及其副产物会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接着是心脏,而后影响肾脏。如无适当治疗,摄取过量乙二醇会导致死亡。,乙二醇乙二酸,对设备造成腐蚀而使之渗漏。因此,在配制的防冻液中,还必须有防腐剂,以防止对钢铁、铝的腐蚀和水垢的生成。如需了解和解决乙二醇水溶液的腐蚀问题可在百度上搜索。邢桂刚 3.乙二醇本身是相对活跃的物质,容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一步氧化成聚合

关于乙二醇生产工艺的基本解释

关于乙二醇生产工艺的基本解释 关于乙二醇生产工艺的基本解释 摘要:熟悉乙二醇的生产工艺,不断加强技术进步是化工产品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对乙二醇工艺特点的基本介绍,阐述乙二醇工艺的一些难点、重点。 关键词:草酸酯加氢合成法乙烯能耗低 一、基本制法 乙二醇的制法,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为目前工业规模生产乙二醇较成熟的生产方法。环氧乙烷和水在加压(2.23MPa)和190~200℃条件下,在管式反应器中直接液相水合制的乙二醇,同时副产品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和多缩聚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的潜在工艺路径可以分为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将合成气中的CO及H2一步合成为乙二醇。间接合成法则主要分为通过甲醇甲醛及草酸酯作为中间产物合成,然后加氢获得乙二醇。相对而言,甲醇甲醛路线合成的研究还不深入,离工业化距离远;而草酸酯加氢合成法的实用性较强,适宜进行工业生产。由煤制合成气经草算酯加氢制取乙二醇的三个主要反应为: 氧化酯化反应:2CH3OH+2NO+1/2O2→2CH3ONO+H2O CO偶联反应:2CO+2CH3ONO→(COOCH3}2+2NO 草酸酯加氢反应:(COOCH3}2+4H2→HOCH2CH2OH2CH3OH 总的化学方程式:2CO+4H2+1/2O2→HOCH2CH2OH+H2O 二、主要技术路线 目前,乙二醇的生产主要采用石油路线,即采用乙烯、氧气为原料,在银催化剂、甲烷或氮气致稳剂、氯化物抑制剂存在下,乙烯直接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再进一步与水以一定物质的量比在管式反应器内进行水合反应生成乙二醇,乙二醇溶液经蒸发提浓、脱水、分馏得到乙二醇及其它副产品。此外,整个工艺还设置了与其生产能力配套的空分装置、碳酸盐的处理以及废气废液处理等系统。英荷Shell、美国SD以及美国联碳(UCC)三家公司的专利技术在我国均

2-巯基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2-巯基乙醇;硫代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第九部分 第二部分第十部分 第三部分第十一部分 第四部分第十二部分 第五部分第十三部分 第六部分第十四部分 第七部分第十五部分 第八部分第十六部分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2-巯基乙醇;硫代乙二醇 化学品俗名:2-巯基乙醇;硫代乙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Thioglycol; 2-Hydroxy-1-ethanethiol英文名称:Thioglycol;2-Hydroxy-1-ethan ethiol 技术说明书编码:MSDS#001CAS No.:60-2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2-巯基乙醇;硫代乙二醇分析纯60-24-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毒害品,高毒, ,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中毒表现有、呕吐、震颤、头痛、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对眼、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角膜混浊。 环境危害:对有危害,对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与空气混合, 受热、明火可爆。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毒性:高毒。遇高热、明火或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建规火险分级:丙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 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 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或雾滴。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专人保管。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 开存放。不能与粮食、食物、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 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建议贮存温度2- 8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订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订标准 TLVTN: TLVWN: 接触限值: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

非石油路线制取乙二醇技术简介

乙二醇(EC)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PET)、塑料、橡胶、聚酯漆、胶粘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以及**,也大量用作溶剂、润滑剂、增塑剂和防冻剂等,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据统计,2006年我国乙二醇表观消费量高达560万t,而实际生产总量为156万t,乙二醇进口量超过400万t,国内市场严重供不应求。 传统的乙二醇生产方法是走石油化工路线。1938年由美国UCC公司首先建立了乙烯在银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再由环氧乙烷水合生成乙二醇的工业装置,直到目前,该工艺路线仍然是生产乙二醇的主要途径。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后,人们就意识到开拓石油替代资源的重要性,进行了许多以C,为原料合成乙二醇的研究,其中美国的联碳化学公司和日本宇部兴产公司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上世纪80、90年代,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成都有机所、天津大学等也都开展了类似的大量研究工作,并初步显示了良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开辟新的乙二醇生产工艺以摆脱对石油路线的依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由合成气制乙二醇的主要研发路线,并着重介绍了合成气经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技术的研究现状。 1 合成气制备乙二醇技术路线 合成气原料来源比较广泛,目前以合成气为原料合成乙二醇的路线可归纳为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而间接合成法则是利用了由合成气制造甲醇的成熟技术,由甲醇制甲醛来间接合成乙二醇产品。合成气经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从其技术路线来讲也是一种间接合成工艺。 1.1 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 美国Du Pont公司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展由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的研究,

乙二醇生产工艺

摘要 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关键词: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

目录 前言 (1) 1文献综述........................................................................... 1.1? 乙二醇工业的发展[1][2]........................................

前? 言 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大宗有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还可用于除冰剂、表面涂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合成乙二醇醚、乙二醛、乙二酸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虽然乙二醇产品用途极广,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乙二醇自给率不足50%,如图1有相当大的部分需要进口,易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发展和技术改造乙二醇工艺设计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前那种单纯*增大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来提高产量的做法已逐渐被淘汰,继续这种做法的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倒闭;现在只有依*科技的力量,通过技术的改造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使各种生产数据得到优化的配置,才是摆脱困境最有效的方法。 乙二醇工艺设计中,乙二醇的精制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部分,关系着乙二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该技术具有世界共同发展趋向的节能性,是生产乙二醇工艺的重大突破。 ?图1 我国近些年乙二醇的供需情况 年份 产量 万吨/年 进口量 万吨/年 需求量 万吨/年 自给率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90 80 90 96 94 110 156 174 214 105 160 214 251 339 400 406 480 522 195 240 304 347 433 510 562 654 736 46 33 30 28 22 21 28 27 29 第1章?文献综述 1.1乙二醇工业的发展[1][2] 乙二醇是最简单和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它在有机化工生产中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原料,尤其广泛用于聚酯纤维、聚酯塑料的生产。在汽车、航空、仪表工业的冷却系统中,它是抗冻剂的重要成分。在溶剂、润滑剂、软化剂,增塑剂和炸药的生产中也有多种用途。 乙二醇是由Wurtz于1859年首次用氢氧化钾水解乙二醇二乙酸酯制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利

乙二醇合成

大致上,EG的合成路线可以分为两类:石油合成路线和非石油合成路线。?? 1石油合成路线? 1。1EO法 Wurtz于1859年首次用氢氧化钾水解乙二醇二乙酸酯制得EG,次年又由环氧乙烷(EO)直接水合制得,至今,该 法仍是世界上大规模生产EG的唯一方法。 1。1。1 EO非催化水合法 EO直接水合法是目前国内外工业化生产EG的主要方法,该生产技术基本上由英荷壳牌(Shell)、美国Halcon—SD 以及美国联碳(UCC)三家公司所垄断。它们的工艺技术和工艺流程基本上相似,即采用乙烯、氧气为原料,在银催化剂、 甲烷或氮气致稳剂、氯化物抑制剂存在下,乙烯直接氧化生成EO,EO进一步与水以一定物质的量比在管式反应器内进行 水合反应生成EG,EG溶液经蒸发提浓、脱水、分馏得到EG及其他副产品.以UCC的生产工艺为例,水和EO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22:1,反应入口温度155oC,出口温度193 oC,反应压力2.1 MPa,EO转化率100 %,水合收率91.3 %。 Shell和SD工艺的反应条件类似,不同的是它们使用的催化剂和添加剂不同. 该工艺中用到大量的水,能耗很大;EO的转化率为100 %,但是产品中EG的选择性只有90 %左右,另外还会产生 9%左右的二乙二醇(DEG)和1 %左右的三乙二醇(TEG)。增加投料中水的比例会提高EG的选择性,但是同时会加大能耗,并增加分离困难. ?虽然EO直接水合法制EG工艺成熟,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但是其自身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因此仍有必 要对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或者寻求更加高效的替代方法。? 1。1.2 EO催化水合法??为了降低能耗,提高EG的选择性,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对EO水合法制EG的催化剂和添加剂等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Shell公司[17-22]早期采用氟磺酸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后来又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正电中心的固体催化剂以及固载的大环 螯合化合物作为非均相催化剂。树脂型催化剂催化的反应, EG的选择性超过94 %。但是,树脂型催化剂具有一些缺点, 例如寿命短、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不高等等,而固载的大环螯合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克服了这些缺点,并且具有较高的活性, 在与树脂相同的条件下反应5小时,EO的转化率大于99 %,EG的选择性可以达到95 %。最近,Shell公司成功地开发 出了第一代水合催化剂S100,并完成了催化剂筛选和400 kt/a环氧乙烷水合装置的工艺设计。此工艺已经完成中试, 有望用于工业化生产。 ?UCC公司采用含Mo、W、V等多价态金属含氧酸盐作为EO水合催化剂,后来又开发了具有水滑石结构的混合金

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物理性质 CAS号107-21-1 中文名称乙二醇 乙二醇的球棍模型 EINECS 登录号203-473-3 InChI编码InChI=1/C2H6O2/c3-1-2-4/h3-4H,1-2H2 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Mono ethylene glycol,MEG,EG. 英文别名: glycol, 1,2-ethanediol. 别名甘醇 分子式:C2H6O2; 结构简式:HO-CH2CH2-OH 分子量:62.068 冰点: -12.6℃ 沸点:197.3℃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55(20℃);相对密度(空气=1)2.14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甜味、粘稠液体

可生产合成树脂PET,纤维级PET即涤纶纤维,瓶片级PET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等。还可生产醇酸树脂、乙二醛等,也用作防冻剂。除用作汽车用防冻剂外,还用于工业冷量的输送,一般称呼为载冷剂。 乙二醇在用做载冷剂时应该注意:1.其冰点随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在60%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过60%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呈上升趋势,粘度也会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浓度达到99,9%时,其冰点上升至-13,2℃,这就是浓缩型防冻液(防冻液母液)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的一条重要原因,必须引起使用者的注意。2.乙二醇含有羟基,长期在80摄氏度-90摄氏度下工作,乙二醇会先被氧化成乙醇酸,再被氧化成草酸,,即乙二酸(草酸),含有2个羧基。草酸及其副产物会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接着是心脏,而后影响肾脏。如无适当治疗,摄取过量乙二醇会导致死亡。,乙二醇乙二酸,对设备造成腐蚀而使之渗漏。因此,在配制的防冻液中,还必须有防腐剂,以防止对钢铁、铝的腐蚀和水垢的生成。如需了解和解决乙二醇水溶液的腐蚀问题可在百度上搜索。邢桂刚 3.乙二醇本身是相对活跃的物质,容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一步氧化成聚合物有机酸(通常所说的油泥),形成十分粘重的物质,沉积后容易结垢;另乙二醇与氧气反应,生成微量的甲酸和乙酸。[2] 制法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为目前工业规模生产乙二醇较成熟的生产方法。环氧乙烷和水在加压(2.23MPa)和190~200 ℃条件下,在管式反应器中直接液相水合制的乙二醇,同时副产品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和多缩聚乙二醇。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的潜在工艺路径可以分为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将合成气中的CO及H2一步合成为乙二醇。间接合成法则主要分为通过甲醇甲醛及草酸酯作为中间产物合成,然后加氢获得乙二醇。相对而言,甲醇甲醛路线合成的研究还不深入,离工业化距离远;而草酸酯加氢合成法的实用性较强,适宜进行工业生产。由煤制合成气经草算酯加氢制取乙二醇的三个主要反应为: +→++氧化酯化反应:2CH3OH+2NO+ 1/ 2O2→2CH3ONO+H2O +→+CO偶联反应:2CO+2CH3ONO→(COOCH3}2+ 2NO +→+草酸酯加氢反应:(COOCH3}2+ 4H2→ HOCH2CH2OH 2CH3OH (总的化学方程式:2CO+4H2+ 1/ 2O2→ HOCH2CH2OH+H2O 煤制乙二醇在3月18日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成果鉴定,此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全套“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和工业化应用,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效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 一目前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 目前世界上大规模生产乙二醇的方法有3种: 1)采用天然气为原料制乙二醇(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2009年产能6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32%,预计2011年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 2)以石油为原料制乙二醇,2009年全球产能1300万吨,占世界的68%; 3)采用褐煤做原料生产乙二醇(丹化科技),年产能20万吨。 目前中东地区天然气3乙二醇每吨生产成本约250美元。据丹化科技披露,即便能以非常优惠的价格(130元/吨)获得褐煤资源,煤制乙二醇生产成本依然高达2600元/吨(约合380美元/吨)。因此相比天然气制乙二醇,即使加上运费(从中东到中国最新报价20美元/吨),煤制乙二醇也不具备竞争力。 与石油制乙二醇相比,煤制乙二醇是否具备成本优势,取决于国际油价和能否获得廉价煤炭资源。根据丹化科技煤制乙二醇实验数据推算,若煤价为750元/吨,当石油价跌到67美元/桶以下时,煤制乙二醇将不具备成本优势。 以天然气为原料制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具体工艺路线是:首先以天然气生产乙烯,然后乙烯生产乙二醇。采用该工艺路线,乙二醇的生产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原料成本约为6300元(其中乙烯市场价格按照10 000元/吨计算,成本6 000元);2)其他成本约700元(其中固定成本约330元,动力成本约380元)。 以石油为原料制作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具体工艺路线是:首先石脑油生产乙烯,然后使用乙烯生产乙二醇,本工艺路线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工艺路线的区别在于获得乙烯的方式,前者通过石脑油制作乙烯,后者通过天然气制

乙二醇工艺流程总结

煤化工知识点之:乙二醇工艺方案的选 择 1 石油路线工艺 化反应,主反应生成环氧乙烷,氧化反应包括选择氧化和深度氧化,其反应过程: 主反应 ( 选择氧化 ) : C 2H 4+1/20尸 C 2H 40+105.5kJ/mol 并列副反应 ( 深度氧化 ) : QH 4+302— 2C02+2H 20+1422 . 6kJ / mol 并列副反应 ( 深度氧化 ) : C 2H 4O+5/2OI 2CO+2H 2O+1316.4kJ/mol 目前此工艺技术全部掌握在外资手中, Shell 、DOW 陶式化学公司)和SD 二家技术的生产能力合计占总生产能力的 91 %,其中Shell 占38%, SD 占31%, DOW 占 22%,余下的9%主要为德国的 BASF 日本的触媒公司、意大利的 SNAM 等公司占有。 由于反应中环氧乙烷与水以 l :20-22( 摩尔比 )混合,需要大量的水,并且水大量过剩,产物中乙二醇的浓度较低,因此为了提纯出产品需蒸发除 去大量的水分,生产工艺流程长、设备多、能耗高、成本较高。 1.2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 针对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生产乙二醇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为了提高选择性,降低用水量,降低反应温度和能耗,世界上许多公司进行了环氧乙烷 催化水合生产乙二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其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生产,生产方法可分为均相催化水合法和非均相催化水合法两种,其中最有 代表性的生产方法是 Shell 公司的非均相催化水合法和 UCC 公司的均相催化水合法。 尽管许多公司在环氧乙烷催化水合生产乙二醇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大降低了水比,提高了环氧乙烷的转化率和乙二醇的选择性,但在催 化剂制备、再生和寿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采用该方法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待时日。 1.3 通过中间体合成乙二醇 通过中间体合成乙二醇主要有日本三菱化学开发的经碳酸乙烯酯路线和由 Texac 。开发的联产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路线,以及Shell 开发的经 二氧戊环的路线。此外,以乙烯与醋酸为原料,经二醋酸乙烯酯的直接法工艺研究也十分活跃。 ?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联产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过程为两步:首先 C02和环氧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碳酸乙烯酯,然后碳酸乙烯酯和甲醇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这两步 反应属于原子利用率 100%的反应。 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联产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时原料易得,不存在环氧乙烷水合法选择性差的问题,在现有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内,只需增加生产 碳酸乙烯酯的反应步骤就可以生产两个非常有价值的产品,故非常具有吸引力。但目前此工艺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碳酸乙烯酯水解合成乙二醇技术 此工艺国外有多个公司在研发,其中以日本三菱化学开发的工艺比较完善。 三菱化学开发的工艺以环氧乙烷装置制的含水 40%的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为原料, 催化剂为基于四价磷的均相催化剂, 结构式为 (Ri )4P+X- ,其 中Ri 为烷基和芳基基团, X 为卤素。采用这种催化剂时,环氧乙烷转化成 EG 的速率比不采用催化剂时快百倍,因此反应体系中的乙二醇浓度高, 乙二醇的选择性可达到 99. 3%?99. 4%。三菱化学打算与掌握先进乙二醇生产技术的 Shell 公司合作。2002年4月,三菱与Shell 签订了独家 转让权,以共同推进“ Shell / MCC 联合工艺,并计划在中东、亚洲新增的装置中推广该工艺。 2 非石油路线工艺 在全球石油资源日益匮乏及石油价格日益上涨的今天,再使用石油路线生产工艺不仅成本非常高,而且原料的来源问题日益严重,因此非石油 路线制乙二醇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1.1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 1859 年 Wurtz 首次将乙二醇二乙酸酯与氢氧化钾作用制得乙二醇。 接水合法 不断衍生出氯乙醇法、直接氧化法 ( 空气氧化法、氧气氧化法 和纯氧与循环气混合后,进入固定床环氧乙烷反应器,在入口温度约 1860 年,又由环氧乙烷直接水合制得,其后经过不断技术改进,环氧乙烷直 ) 等工艺,最新技术为氧气氧化法,其工艺原理为环氧乙烷氧化反应原料乙烯 200 C ,压力约 2. OMPat 勺条件下,在高选择性银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乙烯氧

MSDS乙二醇中英文.doc

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OF ETHYLENE GLYCOL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Part one:First chemicals and enterprise logo 化学品中文名称Chinese names of chemicals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1,2-Ethylene Dehydrate 、 Glycol Alcohel 、 Ethylene Alcohol 化学品英文名称Chemical name or brand name:Ethylene Glycol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The second part:Composition / composition information 纯品 of the purest quality□混合物mixture 化学品名称Chemical name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有害物成分Harmful ingredients: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浓度 concentration : 100% CAS No.: 107-2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The third part:An overview of danger 危险性类别Hazard Class:高闪点液体high flash liquid 侵入途径Intrusion pathway:吸入、食入、眼睛/ 皮肤接触健康危害Health hazards : 吸入 inhalation :其蒸汽和雾滴会对鼻、咽喉造成刺激,Inhalation, feeding, eye / skin contact 浓度高于56ppm ,会因咽喉的刺激, 无法忍受太久 Its steam and droplets will stimulate the nose and throat, the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than 56ppm, and the irritation of the throat can not be put up for too long.,皮肤接触Skin contact :液体会造成刺激Liquid causes stimulation , 眼睛接触Eye contact :液体会造成刺激,眼皮发炎,但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Liquid causes irritation and inflammation of the eyelids, but it does not cause permanent damage. 食入 Ingestion :引起恶心、呕吐、下腹疼痛、衰弱、晕眩、休克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症 状。 The symptom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abdominal pain, weakness, dizziness, shock and oth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uppression.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The fourth part:First aid measures 皮肤接触Skin contact : 尽快用大量的清水冲洗15 分钟以上。脱掉污染的衣服、鞋子以及皮饰品,并立即就医。 Rinse with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for more than 15 minutes as soon as possible. Get rid of contaminated clothes, shoes, and leather accessories and get a doctor immediatel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