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学

体育学

体育学
体育学

体育学批

准号项目名称

工作单位

预期成

计划完

成时间

重点项目02A

TY0 01举办2008年奥运会与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清华大学

论文

(集)

研究报

2004-9

-30

02A

TY0 0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

研究

椿

北京体育

大学

研究报

告论文

(集)

2003-4

-30

一般项目02B

TY0 01体育与社会生态系统关系

的研究

武汉体育

学院

专著研

究报告

2004-6

-30

02B

TY0 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与体育

人口分层发展对策的研究

上海体育

学院体育

理论教研

论文

(集)

研究报

2003-1

1-30

02B TY0国外综合性体育社会团体

组织的研究

国家体育

总局体育

论文

(集)

2004-7

-31

03鹏信息中心

02B TY0 04分析体育与旅游结合的机

理研究探讨西部地区体

育旅游业发展对策

成都体育

学院

专著研

究报告

2004-6

-30

02B

TY0 05我国篮球产业的发展及对

策研究

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

研究报

告论文

(集)

2004-7

-31

02B

TY0 06入世后我国体育经纪市场

发展策略研究

宁波大学

专著研

究报告

2004-7

-31

02B TY0 07我国东部省份体育产业区

域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研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

专著研

究报告

2004-6

-30

02B

TY0 08中国体育产业化经营理论

与对策研究

广州体育

学院

论文

(集)

研究报

2004-1

1-20

02B

TY0 09中国体育资本市场研究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论文

(集)

研究报

2004-4

-30

02B对我国足球职业俱乐部市沈上海体育研究报2004-9

TY0 10场化进程中法治建设的研

学院体育

理论教研

告-30

02B TY0 11新世纪我国发达地区城市

大众体育现状与示范性发

展模式

南京师范

大学体育

科学学院

论文

(集)

研究报

2004-6

-30

02B

TY0 12我国三资企业职工体育现

状及发展机制的研究

厦门集美

大学

研究报

告论文

(集)

2003-6

-16

02B TY0 13“第三部门”与全民健身

服务体系——国家与社会

共建的理论研究

天津体育

学院

研究报

告论文

(集)

2003-1

0-31

02B

TY0 14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发展

研究

西

成都体育

学院

专著论

文(集)

2004-7

-30

02B

TY0 15新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

动双向驱动发展研究

武汉体育

学院

专著研

究报告

2004-5

-31

02B TY0 16超常规发展潜优势项目,

大力开发2004、2008年奥

运会金牌新的增长点

北京体育

大学

论文

(集)

研究报

2003-4

-30

告02B

TY0 17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

养模式的研究

上海体育

学院

论文

(集)

研究报

2003-6

-30

02B

TY0 18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的社

会学研究

曲阜师范

大学

论文

(集)

专著

2004-6

-30

02B

TY0 19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

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

吉首大学

专著论

文(集)

2004-6

-30

02B

TY0 20西藏体育简史

西藏民族

学院体育

专著研

究报告

2003-1

2-31

02B TY0 21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

的社会学、经济学分析及

发展对策研究

广州体育

学院

论文

(集)

研究报

2003-1

0-16

青年项目02C

TY0 01论休闲运动教育

广东商学

院体育教

学部

论文

(集)

专著

2004-6

-30

02C

TY0 02我国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

理论与实证研究

北京体育

大学

专著论

文(集)

2003-1

2-30

02C

TY0 03我国体育社团的现状及发

展对策研究

天津体育

学院运动

专著研

究报告

2003-5

-8

02C

TY0 04新形势下我国体育传播产

业适应性发展的研究

华南师范

大学体育

科学学院

研究报

2003-1

2-31

02C

TY0 05球场暴力的发展趋势、研

究进展及遏制策略

山西大学

体育学院

论文

(集)

研究报

2003-1

2-31

02C

TY0 06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项目

的变迁

宁夏大学

体育系

论文

(集)

2003-8

-30

02C

TY0 07中国体育科研项目管理体

系的研究

国家体育

总局体育

科学研究

专著电

脑软件

2003-7

-31

02C TY0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服务

的对策研究

哈尔滨体

育学院

论文

(集)

2003-6

-20

08常研究报

自筹经费项目

02E

TY0 01我国省区市体育社团的管

理现状及其改革与发展

武汉体育

学院科研

论文

(集)

研究报

2003-1

2-31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课后题答案及全部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简述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答:在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尚武精神,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其教育目的: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 雅典的教育则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谐发展的教育。追求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同时,雅典人还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的职责。其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公民.其雅典妇女地位较低,深居家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但其教育实践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了世界教育史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而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自由教育的强调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却与斯巴达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2、试分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答: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站爆发,各国都重视学校体育,“新体育”是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许多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但它过分强调儿童兴趣和自由,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松散,也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3、制约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古代体育除供宫廷享乐之外,在民间基本流落为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受儒家思想影响,重文轻武,科举考试文举盛而武举衰,很多体育项目难以普及和推广。统治者不重视,特别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喜欢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不愿意人民拥有太多的武艺。 4、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5、二战后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1、教学内容更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6、军国民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一)、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军国民教育的定义:是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对学生施行军事训练与教育,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使之充当统治者的侵略工具。 特征: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评价1)赋予进步的内容,反映中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自强于世界之林的强烈愿望2)唤醒国民重视体育3)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4)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 7、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答:一,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1.在时空观念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增强未来意识,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2.重视学生的“主体观” 二、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把学校体育作为一种传递各种文化的方式和纽带。 1、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哪些要求? 答:特征:良好的健康素质、终身学习的意识、高超的智力、乐观创新的心态和丰富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1、学校体育要坚定的按照“健康第一”的思路开展工作,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2、重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和

体育保健学试题及答案

体育保健学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体育保健学: 2、肌肉拉伤: 3、运动按摩: 4、运动饮料: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体育锻炼是、、、的一种手段。 2、运动时,心脏的工作负荷,致使心率适当,血液流量, 全身血循环得到改善。 3、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身体的积极影响,除表面在运动、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外还 对、、等系统也有良好的影响。 4、软组织挫伤是直接作用于人体某处而引起的或软组 织的急性闭合性损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 5、按伤后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可将运动损伤分为和。 6、一个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是由体育课、、、下午课外活动四个方 面的教学效果综合体现的。 7、医疗运动是指将一般体育手段用于疾病的预防、。 8、在穴位上拔罐对穴位是一种刺激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 三、问答题 1、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几个部分? 2、体格检查的内容是什么? 3、如何判别心理健康? 4、运动中腹痛产生的主要的原因和发病原理是什么? 四、简述题 1、运动性中暑的类型和治疗。(16分) 2、按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2分)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保健学:绪论 2肌肉拉伤:p314 3运动按摩:p370 4运动饮料:p66 二、填空题 1、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防病抗老的一种手段。 2、运动时,心脏的工作负荷加大,致使心率适当增加,血液流量增大,全身血循环得到改善。 3、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身体的积极影响,除表面在运动、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外还对消化、泌尿、内分泌等系统也有良好的影响。 4软组织挫伤是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处而引起的局部或深层软组织的急性闭合性损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 5、按伤后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可将运动损伤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6、一个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是由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下午课外活动四个方面的教学 效果综合体现的。 7、医疗运动是指将一般体育手段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 8、在穴位上拔罐对穴位是一种刺激有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作用。三问答题 1、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几个部分?p2 2、体格检查的内容是什么?p44 3、如何判别心理健康?p85 4、运动中腹痛产生的主要的原因和发病原理是什么?p225 四简述题 1、运动性中暑的类型和治疗。(16分)P236 2、按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2分)p356

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_共2页

名词解释 1.学校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 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 3.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 标的基本途径。通常表现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组织形式。 4.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5.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 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 6.体育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与制约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基本领域。 7.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 定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 8.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编制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何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科书。 9.体育课程实施:是调和各种影响体育课程实施诸因素,平衡体育课程理想与实施情境的系列关系,创造 体育课程教学新文化的过程。 10.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性:是指在一定的具体现实条件下,一切从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境出发,包括 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体育课程资源,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 11.体育课程实施的适应性: 体育课程实施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的过程。 体育学习: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是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准确、流畅和娴熟身体运动能力 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 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体育课程规划:体育课程规划就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和编写体育教材的过程。 体育课程评价:体育课程评价就是对体育课程规划和体育课程实施活动以及整个教学过程所进行的评价活动,以期对已有体育课程进行反馈,为体育课程编制、修正和完善提供事实依据。 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实施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综合过程。

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把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2.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3.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技巧支撑跳跃 ,低单杠等。 4.跑的教材共分为四大项,即快速跑 , 耐久跑 , 接力跑 ,障碍跑 . 5.跳跃是小学的重要教材内容之一。分为一般性跳跃、跳高、跳远等。其中跳高的过杆姿势有跨越式 , 俯卧式 , 背越式 . 6.传统体育教学提倡“三基教学”,它们是: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 , 基本技术 . 7.体育课的类型是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小学体育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室内课和室外课 8.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可分为准备 , 基本 , 结束三个部分。 9.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一般分为分组不轮换和分组轮换两种形式。 10.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比例。 1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种。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地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健身和育人。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C) A.单脚 B.跨跳 C.跨步跳 D.跳跃 2.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C)的评价体系. A.全优发展 B.健康发展 C.全面发展 D.自由发展 3.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C) A.教学方式的转变 B.教学行为的转变 C.学习方式的转变 D.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4.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包括( A ) 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B.教学工作计划、教案 C.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 D.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5.有8个篮球队参加单淘汰比赛,共有( A ) A. 7场 B. 12场 C. 8场 D. 16场 6.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 C ) A.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B.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C.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D.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7.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B ) A.示范 B.指令和口令 C.教具与模型演示 D定向直观标志 8.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D ) A.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 B.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 C.运动感知、表象运动、技能形成 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 9.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是从( D ) A.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B.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C.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10.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 C) A.用力动作 B.摆动动作 C.翻腾动作 D.抛接动作

体育保健学心得体会.doc

体育保健学心得体会 篇一:体育保健学 体育保健学 1体育保健学的概念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2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道德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健康的分类(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社会适应良好 4亚健康状态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5体适能是指身体适应生活、活动与环境的综合能力,是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运动锻炼获得的。分为竞(1)稳定或下降,表示机能良好。(2)较原来快12次/分钟,机能不良,过度训练或睡眠不好( 3)长期维持较高水平,早期过度训练导致。 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脉率变化俩判定、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大小A运动后即刻脉率b运动后恢复期(5-10min)脉搏小<144次/分恢复至安静水平中145-180次/分快2-5次/10秒 技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 6医务监督是运用医学、生理学和卫生学的内容和方法,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人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和观察,评价其发育水平、训练水平和健康状况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7身体姿势检查 (1)人体直立位的正确姿势。立正时,从后面看,人体头、颈、躯干

和两足跟间应在一垂直线上,两髂(qia)嵴应在一水平线上;从侧面看,头顶、耳屏前、肩峰、股骨大转子、腓骨小头和外踝尖各点应在同一直线上;脊柱呈正常的生理弯曲。 (2)脊柱形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直立时,若用细绳系一重锤与身体正中线自然下垂,脊柱的所有棘突应与细绳保持一致,若有偏离现象,且偏离距离大于0.5厘米时为侧弯。常见侧弯有“c”形和“S”形。 (3)胸廓形状。在婴幼儿期,前后径与横径基本相同。到青年期,横径与前后径之比约为4:3.胸廓的形状有正常胸、扁平胸、桶状胸、鸡胸、漏斗胸和不对称胸等。 (4)腿形与足形。在两足靠拢时,两膝间隙在1.5厘米以下的为正常,若超过1.5厘米的为“o”形腿。两膝靠拢时,两足分开达1.5厘米以上为“X”形腿。足形的检查主要查足弓,一般采用印迹法和形态测量法,即在足内侧作一切线,量切线与足迹间空白区最宽处与足印迹宽度之比。空白宽大于足迹记宽为正常足,等于为轻度扁平足,小于为中度扁平足,无空白为重度扁平足,空白最宽处无足印迹为高弓足8健康分组的依据(1)健康状况(2)身体发育状况(3)生理功能状况(4)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9健康分组的组别与教学要求 (1)基本组。此组学生,应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并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也可从事专项训练和参加体育比赛。(2)准备组。此组学生可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但进度应放慢,活动强度和运动负荷也要减少,不宜参加运动训练和激烈的体育竞赛活动。(3)医疗体育组。不能按正常的体育

学校体育学

一、选择题 1、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___A_______。 A.各种体育能力 B.体育兴趣 C.体育技巧 D.体质 2、学校体育的目标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和 C 这两条基本途径来具体贯彻实施的。 A.课间操 B.大课间体育活动 C.课余体育活动 D.班级体育锻炼 3、斯巴达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分别指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 D 。 A.游泳 B.骑马 C.射箭 D.角力 4、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与 D 阶段。 A.语言 B.评估 C.评比 D.检查与评价 5、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 B 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体育、智育做了明确的区分,并着眼于实际的锻炼。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斯宾塞 6、高中、大学的体育俱乐部选择制属于 D 课程。 A.分科 B.综合 C.必修 D.选修 7、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___B_ 课程管理体制,全国只有一个课程方案。 A.分权式 B.集权式 C.民主式 D.计划式 8、西周时,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 C 含有体育的意义。 A 礼、乐、射、御 B 射、御 C射、御、乐 D 射、御、书 9、《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健康包括___B___。 A.体质健康精神健康情绪健康 B.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C.身体健康思想健康心理健康 D.体质健康思维健康情绪健康 10、把教学目标分为五类学习结果: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的观点是 B 提出的。 A.布鲁姆 B.加涅 C.梶田叡一 D.海德洛特 11、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之一是 A 。 A.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B.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C.运动负荷合理性 D.基础性 12、 D 是指师生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体育知识技能、沟通情感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 A 体育教学原则 B 体育教学过程 C 体育教学手段 D 体育教学中的交往 13、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应是 A 。 A.适中为好 B.越小越好 C.越大越好 D.没有规律 14、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B 。 A.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方法 B.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C.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方法 D.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15、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的地位 1、从教育的角度去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手段。 重点:基础性,教育方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校体育的本质:学校体育是一个以人发展身体(包括:思想、意志、情感、性格等)为核心的教育过程。 学校体育与其他体育运动的区别:有意识、有目的地完成教育、教养和发展身体这三个方面的任务。 ------------------------------------------------------------------------------- 2、从体育的角度去认识学校体育在整个社会体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体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我国运动竞技水平的强大基地。 现代体育(大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 整个学校体育、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 ------------------------------------------------------------------------------- 3、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学校体育在整个社会当中的意义 学校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因素,是丰富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 4、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去认识学校体育宰人的一身发展中的意义。 学校体育的目标 1、学校体育目的的概念p72 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 2、学校体育的总目标p76 ①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②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③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学生个体社会化:是体育的一个功能,一个过程。由生物人到社会人,体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体育有规则,让人在潜意识里有守纪的意识) ------------------------------------------------------------------------------- 3、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p76 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③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④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体育教学:1 2 3 4 目标层次多样化 课外体育锻炼:1 3 4 培养兴趣,发展个性 运动竞赛、运动训练:5

体育保健学名词解释

体育保健学名词解释 1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5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承载能力,机体在精神、能量等方面过度消耗,使其无法在正常时间内恢复体力;二是指当身体的某些功能发生改变时,恢复手段无效、营养不良、情绪变化、思想波动等,使正常的负荷变成超量负荷,从而是主动运动变成被动的应激刺激。 8自我监督:自我监督是指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简单易行的医学检查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 9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指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以至于疲劳长期积累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 10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一定特定水平上和/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11营养:人类为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合理膳食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物质基础,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即为营养。 12营养素:人类为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食物中的养分成为营养素,营养素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和健康最根本的物质 15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的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它们在人体内利用率高,也成为优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须氨基酸种类虽然齐全,但其中某一中或几种必须氨基酸的含量相对较低。不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不全,不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的蛋白质。 19运动性应激综合症:是指运动负荷超过一定范围,超出体育运动参加者的最大耐受能力时(或过度负荷时)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过程。 20运动性猝死: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意外死亡。 1. 关节脱位:是指凡相连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 22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从创口流出。 23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局部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这种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常见 10、急救:急救是指在运动现场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属于损伤救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7、衰老:是一切多细胞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它表现为一定的组织改变,器官衰老及其功能、适应能力和抵抗力的减弱。 1、过度紧张:过度的或长时间的持续性紧张。 22、人工月经周期:改变周期办法,推迟或提前月经来潮。 23、骨折:指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断裂。 27、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利用专门的手法或器械所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皮肤,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防治伤病的一种自然物理疗法。1 28、中暑: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点的疾病。

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

1.学校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 3.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通常表现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组织形式。 4.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5.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 6.体育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与制约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基本领域。 7.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 8.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编制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何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科书。 9.体育课程实施:是调和各种影响体育课程实施诸因素,平衡体育课程理想与实施情境的系列关系,创造体育课程教学新文化的过程。 10.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性:是指在一定的具体现实条件下,一切从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境出发,包括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体育课程资源,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 11.体育课程实施的适应性: 体育课程实施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的过程。 12.体育学习: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13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是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准确、流畅和娴熟身体运动能力 14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

0403体育学基本要求内容

0403体育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体育学研究开始于文艺复兴运动。20世纪初,体育学初步形成。体育学以人们对体育需求的认识和体育实践的发展为直接动力,以运动中的人和人的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体育的本质、体育与社会促进、体育与人的发展、体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为主要研究容。它的主要任务是揭示体育活动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体育活动中人体变化的规律、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所发生的体育现象的规律以及利用这些规律指导体育实践。它在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众多相关学科的交融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逐渐建立起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特征的科学体系。它包涵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研究方向。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以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功能、行为、关系、制度、管理等为研究对象,从人文社会学的视角探究体育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运动人体科学是以体育运动中的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变化的规律和提高人类运动能力的一门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以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为研究对象,研究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以武术、养生以及其他民族民间体育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武术和传统养生体育及中华民族民间体育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生活容的不断丰富,体育将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将成为体育学研究的重要目标;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将继续成为推动体育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体育学将进一步与一些邻近学科的交叉重叠,相互渗透,促进彼此发展;体育学研究的规模将不断扩大,组织化程度将不断加深;国际体育科学研究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政府、体育科研团体、高校之间的联系将日益紧密。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研究方法论、体育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体育学不同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还应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具体而言,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应掌握与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功能、行为、关系、制度、管理等有关的基础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研究生应掌握与体育有关的人体形态,生理机能、生化机制、人体动力学等基础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研究生应掌握与体育教育、运动技术、运动训练等有关的基础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应掌握与武术理论与方法、体育养生理论与方法、民族民间体育发展等有关的基础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 体育学各研究方向不同研究领域的博士研究生还必须牢固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 同时,各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还应掌握与本学科研究

体育保健学

.名词解释: 1.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 运动缺乏:运动缺乏的含义久坐习惯、机体缺乏运动应激刺激、不运动或很少运动。每周运动不足3 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0 分钟,运动强度偏低,运动时心率低于110次/min,则为运动缺乏。 3. 过度运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机体在精神,能量等方面过度消耗,使其无法在正常时间内恢复体力。二是指当身体的某些功能发生改变时,恢复手段无效、营养不良、情绪突变、思想波动等,使正常的负荷变成超量负荷。 4. 医务监督:运用医学,生理学和卫生学的内容和方法,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包括运动员)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和观察,评价其发育水平,训练水平和健康状况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5. 哈佛台阶试验是一种通过观察定量负荷所能持续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来评定心肺耐力的实验。 6. 自我监督:是指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简单易行的医学检查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 7. 运动性蛋白尿:因运动导致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8.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具有携氧功能的含铁蛋白质。 9. 过度训练:是指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以至于疲劳长期积累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 10. 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它们在人体内利用率高,也称为优质蛋白质 11. 合理营养膳食:是指对人体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和量都能适应人体的生理、生活、劳动以及一切活动的需要。 12?运动性中暑:由于体温过高(40。C~42C),身体多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导致身体虚脱直至衰竭。 13. 运动性低血糖症: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血糖降低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冷汗等不适的现象,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或死亡,常见于长跑、马拉松、长距离滑雪、滑冰和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以女性多见。血糖浓度低于每升2.78 毫摩尔时可认为低血糖。 14. 运动性猝死: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 小时内意外死亡 15. 休克:是人体遭受体内外各种强烈刺激后所发生的严重的全身性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特征。 16. 逆行性健忘:即患者不能回忆受伤经过和情况,但能回忆受伤前或更早以前的事情。 17.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从伤口流出。 18. 肌肉拉伤:是指由于肌肉突然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 1 9.按摩:亦称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利用专门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体表部位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以达到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防治疾病和增进健康为目的的一种自然的物理方法 二?填空 1?健康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2. 采光系数:即窗户面积与是室内地面面积的比例,其标准是1:3~1:5。 3?正常胸廓横径与前后径之比约为43. 4. 人体腿型有正常腿、0型腿、X型腿三种。在两足靠拢时,两膝间隙在1.5厘米以下的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试题(本科)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BC卷)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 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21体育学基础综合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621体育学基础综合 适用专业: 0403体育学(一级学科,包括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运动人体科学、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题纸一般由考点提供。 (三)试卷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150分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 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案例分析: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判断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略)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 第一章体育现象与体育概念 了解体育发展的沿革,明确体育概念的本质,了解国际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体育手段 了解体育手段的分类与体系,理解身体练习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掌握身体练习的评价方法。 第三章体育科学与体育科学研究 了解体育学科与专业,明确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第四章体育的功能 理解体育的文化教育功能,了解体育的经济和政治功能。

第五章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和体制 理解我国体育的目的与任务,明确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的体育体制。 第六章社会体育 了解社会体育的地位与作用,了解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理解国际社会体育的发展特征。 第七章学校体育 理解学校体育的目标,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竞技体育 明确竞技体育的本质与构成,了解运动训练的基本属性,理解学校竞技体育的特性。 第九章体育产业 理解体育产业的结构和体育产品的类型,了解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十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理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了解它的组织体系和活动体系,理解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意义。 主要参考书: 《体育概论》赵立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版。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 1.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 3.肌肉活动时能量供应的代谢特征 4.能量统一体理论 第二章肌肉活动 1.肌肉的特性 2.肌肉的收缩原理 3.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1.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2.躯体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 第四章运动和内分泌 1.内分泌、内分泌腺与激素概述 2.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 第五章血液 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2.血液的功能

体育保健学试卷 答案

盐城师范学院考试试卷答案卷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育保健学》试卷A 班级体教103 学号10251333 姓名戴劭 一、名词解释(3分×5) 1、运动损伤: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之为运动损伤。 2、运动性血尿:是指健康人在运动过后出现的一过性血尿,虽经详细检查单找不到其他原因。 3、运动性疲劳:机体不能将其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 4、运动应激综合征: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 5、自我监督:是指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 二、是非题(1分×10) 1、过度训练是运动训练中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生理状态。(错) 2、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客观外界条件的总和。它是由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对) 3、贫血的标准:成男120g/L(比积40.0%)成女110g/L(比积35.0%)低于上述数值即为贫血。(对) 4、力量、速度、耐力和协调为主的项目的运动员不容易发生过度训练。(错) 5、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紊乱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所致的疾病。(对) 6、头部前额外伤大出血时,可指压同侧颞浅动脉止血。(对) 7、儿童少年应经常在坚硬的地板上进行跑跳运动以利促进其骨骼的成长。(错) 8、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出血口在近心端,血流缓慢,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错) 9、若需两人同时对某患者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时,两者操作频率之比应为1:5。(对) 10、苹果、梨等大多为碱性食物,肉、蛋、大米等多为酸性食物。(对) 三、填空题(0.5分×50)

中小学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中小学体育学科基础理 论知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小学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个因素。 2.动作示范的方向有正面示范、(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3.铅球成绩的丈量方法是钢尺的(前端)对准铅球落地的近沿,钢尺通过(中心点), 丈量落地最近点至抵趾板内沿的最近距离。 4.体育教学的科研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等组成。 5.头手倒立时,两手与前额的着地点应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形状。 6.排球的进攻战术主要有(边一二)、(中一二)、(后排插上)、(两次球及其转移)等。 7.篮球比赛时,半场人盯人防守的原则是(盯人)为主,(人球)兼顾。 8.《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9.体育教学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外,还要遵循的特殊教育规律是(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心理活动能力变化规律)。10体操中的保护分为(自我)保护和(他人)保护和(利用器材保护)。 11在接力比赛判定运动员是否在接力区完成传接棒动作,应以运动员的(接力棒)为准。 12曲线行进主要包括(圆形行进)、(螺旋形行进)和(蛇形行进)。 1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4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有行政班、(男女分班或合班)、(按兴趣爱好分组)、小班化教学。 15课程资源的种类有(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体育信息资源)。 1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心脏功能增强,表现在心肌收缩(强)、心脏容量(大)、安静状态频率(低)、大强度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快)。 17体质包括:(体格)、(体能)、(适应能力)。体能包括:(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生理功能) 18跳远按起跳后空中动作不同,分(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等姿势。 19推铅球技术的重点是(最后用力),其成绩主要取决于推铅球时出手的(角度)和出手时的(初速度)。 20正式比赛篮球场地规格长度为(28*15)米,3分线的划法是以(篮圈中心投影点)为圆心,()米为半径画半圆,然后由两切点分别与端线作垂直连接。 21排球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场地向上至少7米无障碍空间。 22排球击球手型:(叠指法),(抱拳法)。击球点:腹前约一臂距离。击球部位:腕上10厘米左右的两小臂桡骨内侧所构成的平面击球的位置 23有氧代谢是在氧供充足的条件下,(肌糖元)、(氨肌酸)或(脂肪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分解代谢。

体育保健学的学习心得体会

体育保健学的学习心得体会 我国运动医学起步于廿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前苏联专家来华举办“医师督导班”、“体育卫生班”,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运动医学的专业人才,他们成为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开创了新中国的运动医学事业。我国于1958年成立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1959年成立了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运动医学研究所,1978年中国运动医学会成立,1980年9月22日中国运动医学会加入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 在50年代中后期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开设了“运动保健学”课程,“文革”时期是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停滞阶段,“运动保健学”课程也被“三合一”(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的“运动生理卫生”课程所取代。文革后,百废俱兴,全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都开设了运动医学课程,并由体育院校编写了“运动医学”教材(1978年)。 80年代初,教育部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行全面修定时,考虑到“运动医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解决在竞技体育领域中与运动训练、竞赛有关的医学问题,是为运动训练管理专业培养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服务的,而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体育师资,是属于培养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方面的高级体育人才。因此,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中,应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终止了

“运动医学”课程,新设了“体育保健学”课程。 在这样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背景条件下,体育保健学这门新兴学科诞生了。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学科设置中,也增设了“体育保健学”这门新的二级学科。 体育保健学于廿世纪80年代初面世后,由浙江大学、扬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的学科教师在广泛调研、反复研讨的基础上,于1984年制定了第一部部颁“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从此确立了体育保健学的学科体系,1987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了全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通用教材《体育保健学》(第一版)。1997年和XX年又相继由高教出版社出版了《体育保健学》第二、三版教材。至此,标志着体育保健学与其它相关学科一样,逐步走向成熟。 体育保健学与运动医学在历史上有着渊源的关系,学科上有着相似的体系,但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内容与任务却又各有不同。简言之,体育保健学是属于群众体育研究的范畴,是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服务的,而运动医学是属于竞技体育研究的范畴是为落实奥运争光战略服务的。当然,任何一个学科也不会绝然孤立地存在,体育保健学与运动医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也都是相互交叉、渗透的。随着XX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中等学校中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学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也自然会赋予体育保健学以更新的研究课题。 学习“体育保健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正确树立人体结构与机能之间的辩证关系,结构与机能二者之间相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