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单元检测题

三单元检测题

三单元检测题
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不得离不开空气

C 、把空气中的其它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活动

D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

2.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 .一种化合物 B .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 .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3.右表为某品牌矿泉水商标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表中的“钙、镁、钾、钠”指单质

B.此表中的“钙、镁、钾、钠”指元素

C.偏硅酸(H 2SiO 3)是一种氧化物

D.该矿泉水属于化合物

4.威海某药业公司生产的药品——迪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性细菌所致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已知迪素的主要成分头孢克洛的化学式为C 15H 14ClN 3O 4S ·H 2O ,下列关于头孢克洛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头孢克洛每个分子中含有41个原子

B .每个头孢克洛分子中含有一个水分子

C .头孢克洛是由C 、H 、C1、N 、O 、S 六种元素组成

D .头孢克洛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5.5

5.过氧化钠(Na 2O 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③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氧气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由物质分类知识可知,属于同—类物质的一组是( )

A .红磷、医用酒精、甲烷

B .加碘盐、纯碱、石灰水

C .食醋、氧气、酱油

D .海水、糖水、雨水

7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8.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磁粉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 2O 4的化合物;又知铁元素在上述化合物中为+3价,则钴(Co)的化合价为

( )

A .+4

B .+3

C .+2

D .+1

9.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 .核内质子数目

B .核内中子数目

C .核外电子数目

D .相对原子质量

10.小明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

的是( ) A 、3H 2O 的“3”表示三个水分子 B 、SO 3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C 、3C 的“3”表示三个碳原子

D ,Al 3+的“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11.目前,科学家打算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方法是把足球型的C 60分子融进足球型的Si 60分子中,使外面的Si 原子与里面的C 原子结合。下列与

这种物质有关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 .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

D .Si 60分子的体积比C 60分子大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3.有A 、B 、C 、D 四种元素,已知A 元素的原子是自然界中质量最小的原子;B 元素的常见单质占空气体积的21%;C 元素的一种单质是常用的一种燃料;D 元素是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的阳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请回答:

(1)A 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是 ;D 元素的阳离子的符号是 ;B 、C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和 。

Y

X

14.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现有如下三个化学反应:

①S+O2点燃SO2 ②2CO+O2点燃2CO2 ③3Fe+2O2点燃Fe3O4

(1)通过比较可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一:从化学反应类型看,都是化合反应;

其二:。(2)请再写出符合上述两点要求的一个反应文字表达式:。15.下表列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元素符号H He Li Be B C N O F 原子序数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符号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l一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He、Ne、 (填元素符号)。

(2)l一18号元素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有、Be、Mg(填元素符号)。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8时,该粒子为。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多选)。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

三、实验题

16.(江西)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而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填“高”或“低”)导致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而,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17.下表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10mL H2O2制取150mL所需的时间(秒)

反应条件\浓度30% H2O215% H2O210% H2O25% 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360 480 540 720

MnO2催化剂、加热10 25 60 120

请你分析回答:

(1)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18.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来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作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1)小明依据,提出猜想Ⅰ。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

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松开手后,有

液体进入导管。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昌出。

③收集满一瓶气体。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

(2)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作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是。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1)过氧化钙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

①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④将导管口移出水面⑤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①过氧化钙在水中持续、缓慢产生氧气,所以可作为增氧剂②加热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或向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

19.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森同学在滴加FeCI3 溶液时,不小心把滴加FeCI3 溶液的滴管放入到盛“双氧水”(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小森联想到用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FeCI3 溶液能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做了以下探究。

(2)[猜想与假设]FeCI3 溶液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设计与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试管中加5ml 15%的H2O2溶液,然后滴适量的FeCI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FeCI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4)[讨论与反思]

已知FeCI3溶液中含有H2O、Fe3+和CI—三种微粒,小森同学又做了三种猜想:猜想1: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I3溶液中的H2O

猜想2: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I3溶液中的Fe3+

猜想3: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I3溶液中的CI—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那一种猜想,理由是

小森同学又对余下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填写下表:

20.(6分)右图是两种化肥标签的一部分,请回答:

之一是;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

化学性质是。

(2)这种“尿素”和“碳酸氢铵”的含氮的

质量比为。

(3)从含氮量角度,50kg这种碳酸氢铵相当

于kg(精确到0.1)这种尿素。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二学生想要学好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知识,加强练习很关键,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行伍(hng) 跬步(kuǐ) 锋镝(d) 锲而不舍(qi) B. 逡巡(qūn) 鞭笞(chī) 句读(du) 经传(zhun) C. 氓隶(mng) 劲驽(jn) 瓮牖(yǒu) 参省(xǐng) D. 中规(zhng) 槁暴(p) 遗镞(z) 老聃(dān) 解析:C项,"劲"应读jng。 答案:C 2.下列加点的词语,完全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③以致天下之士 ④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A.①③⑤ B.②⑥⑦ C.③④⑤ D.②④⑧ 解析:①"然而"意为"这样,那么"; ②"肥饶"与现代汉语相同;③"以致"意为"用来招纳"。④"逡巡" 与现代汉语相同;⑤"以为"意为"把......设为";⑥"用心"意为"使用心力";⑦"从而"意为"跟随并且";⑧"先后"与现代汉语相同。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C.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①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解析:A项,①连词,表递进,并且;②连词,表转折,却。B项,①连词,表因果,所以;②形容词,原来的。C项,①代词,它的;②副词,大概。D项,①②都是助词,的。 答案:D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 基础百花园(48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12分) 形态( )( ) 名扬( )( ) ( )( )戏珠 学富( )( ) ( )( )遥望 世界( )( ) 三、比一比,组词语。(8分) ?????桥( )轿( ) ?????州( )洲( ) ?????史( )吏( ) ?????创( )刨( ) ?????倍( )陪( ) ?????拦( )栏( ) ?????厉( )历( ) ?????官( )宫( ) 四、用“√”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7分) 1.爸爸说:“根据我多年积累. (léi lěi lèi)的果树种植经验判断,今年秋天的果园里将果实累.(léi lěi lèi)累,鲜. (xiǎn xiān)红的苹果会像一盏盏小灯笼. (long lǒng)挂满枝头。” 2.《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 (dōu dū)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画中的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pùpū),还有形态各异 的人。桥头一个人骑着马,差点儿撞上对面来的一乘.(shèng chéng)轿子,多么惊险啊! 五、选词填空。(5分) 保留保存 1.故宫博物院里()着许多奇珍异宝。 2.他的藏书大部分都捐赠给国家图书馆了,自己只()了一小部分。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3.()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4.琳琳()学习成绩优异,()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5.()太阳离我们太远了,()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这幅画有八九百年的历史,早已名扬中外 ....。(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古代灿烂的艺术宝库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换一种说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3单元测试试题: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3单元测试试题: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1 / 8 历 史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宋有学者指出,“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笔始此二人则不可也。”材料观点 A .改变了纸的出现时间 B .证明中国最早发明了纸 C .肯定了蔡伦对纸的贡献 D .说明了纸和笔同时产生 2.目前已辩识的甲骨文单字约占已发现的五分之一,其中象形字占可识字数的37%,会意字和指事字约占40%,形声字约占20%,假借字和转注字仅占3%以下。据此可知,甲骨文 A .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B .真实反映了商代的历史状况 C .直接影响了当今汉字的使用 D .植根于久远的文化传统之中 3.据《宋史·兵记》记载: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唐福向宋朝廷献出了他制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1002年,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并做了表演。材料表明 A .人类已告别冷兵器时代 B .火药武器已经用于战争 C .火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D .宋以火药推动武器变革 4.唐代高僧玄奘于访问印度回国后,曾“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材料可用来说明 A .活字印刷术进步明显 B .唐宋印刷术逐渐外传 C .唐代更注重改进技术 D .雕版印刷术影响深远 5.刘邦称赞其谋士张良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杜甫称赞诸葛亮“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材料表明古代中国的数学 A .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B .与军事有着密切联系 C .对战争成败有决定作用 D .助推了战争形态的改变 6.元朝统一后,所沿用的700年前的历法存在较大误差,不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元世祖决定修改历法,并派郭守敬主持立法编纂工作,郭守敬等经过数年努力,编纂出《授时历》与现行公历的运行相差仅26秒。由此可以推知 A .新历法主要用于服务农业生产 B .新历法汲取了古历法编纂经验 C .政府负有推动科技进步的重任 D .政府重视可有效推动科技进步 7.古代农业科技著作《齐民要术》认为,潮湿温暖的低地种谷子,要选用茎秆柔弱、生长茂盛的,风大霜重的山地种谷子要选茎秆坚实的。材料强调了农业生产要 A .因时制宜 B .因地制宜 C .积累经验 D .善于观察 8.传统的中医学不仅把人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中去剖析,而且始终把人当作有机整体来辩证论治。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 A .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B .注重整体性的研究 C .讲究“天人合一” D .注重总结经验教训 9.春秋战国以后,一向被称为南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孕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异彩纷呈的伟大诗篇。材料表明 A .文化发展离不开各地域的融合 B .楚辞改变了中国南北文化走向 C .楚辞具有南北文化融合的痕迹 D .浪漫主义是楚国文化的主旋律 10.汉武帝时期,国家扩大了乐府机构,并加强了对民间信息的采集。这个时期,《十五从军征》、《病妇行》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得以上达天听,对于统治者制定与民休息的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这表明乐府诗 A .较大制约了统治者的暴政 B .成为官府体察民情的主渠道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题

二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qí zhì huān qìnɡ mín zú yōnɡ bào ()()()() běi jīnɡ jīnɡ qí lèi shuǐ zhōnɡ yānɡ ()()()() tiān tán shēn bàn chénɡ shì shén zhōu ()()()()二、在正确的读音下打“√”。 铺 (pū bū ) 毯( tǎn dǎn ) 银(yín yínɡ ) 省(shěnɡ shěn ) 橱( cú chú ) 仗(zànɡ zhànɡ) 锣(luó nuó) 泽( zé zhé) 泪(lèi nèi) 三、补充词语我最棒。 ()流()息高楼()()风景()()鲜花()()()胜()迹美不()()四、照样子,写词语。 (打)雪仗()故事()皮球()雪毯 ()雪人()钢琴()电视()银装 五、按要求写词语。

1、写加点词的近义词。 (1)、听到申奥成功的消息,人们都特别 ..高兴。() (2)、他仔细 ..地算着每一道题。() 2、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 (1)、我们不能玩危险 ..的游戏。()(2)、明明的学习成绩有进.步。() 六、连一连。 优美的广场又宽又长的车辆 庄严的城市绿毯似的花坛 美丽的风景川流不息的马路 宽阔的天安门拼成图案的草坪 七、我会选词填空。 申办举办 1、北京()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 2、射洪()了一场羽毛球赛。 欢庆欢快欢呼 3、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共歌唱。 4、学校举行了大型的游园活动,()元旦节。 5、音乐课上,教室里传出一阵阵()的歌声。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称华夏,___________,可入画。 2、北京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安门在北京城的___________,红墙,_______,又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 4、人们相互_______,相互_______,任激动的_______尽情流淌。 九、照样子,写一写 例: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 1、小兔真________啊!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真________啊!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 3、羊儿在________吃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在 ________ 做________________。 十、给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秋游那天,老师带我们去爬山。 ()那次秋游磨练了我们的意志。 ()我们站在山顶往下看,行人小得像蚂蚁,汽车只有火柴盒大小。 ()天快黑了,我们慢慢地往山下走去。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题(全册)

2014~2015学年度下期教学质量评估检测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 (除法、图形的运动) 班姓名得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12分) 90÷3=0÷8= 125×8=270÷9= 280÷7= 250×4= 125+75=3×25= 80+20÷5=240-200÷4= 320÷4×2= (100+20)×5=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第(4)题。(9分) (1)365÷6=??(2)804÷4= (3)685÷5=(4)308÷7= 三、计算下面各题。(12分) 728÷8×3 126+176÷4 744÷(2×3) 300-300÷6 四、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

-- (2)填一填。 246÷2=? ?303÷3= 四、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开始除起。 ( ) (2)汽车的前进、后退属于平移现象。 ( )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 ( ) (4)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有0。 ( ) 五、填空。(8分) 1、( )÷2=32……1,( )÷4=20……2。 2、 25÷5,要使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上最小填( )。 3、陀螺的转动属于( )现象,缆车的运动属于( )现象。 ÷ = ( ( )…… ( ) 246 2 303 3

4、要使628÷商是2, ( ), 要使628÷3位数, 里最大应填( )。 5、8=105 ,被除数最大是()。 六、看一看,填一填。(8分) 1、下面的交通标志你认识吗,在轴对称图形下面画“√”。 2)平移了( )格。 七、解决问题。(37分) 1、学校新买了640张课桌,分4次运来,平均每次运来多少张?(4分) 2、按要求选择条件,并列式解答。(8分) 杨村小学五年级有239人,六年级。五六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①比五年级多112人②有351 人③比四年级少25 人 (1)一步解答的问题() (2)两步解答的问题()3、妈妈带了200元买了4袋旺旺大礼包,还剩52元,平均每袋旺旺大礼包多 少钱?(4分) 4、商店中出售书包28元一个,文具盒7元一个。买3个书包的钱,可以买几个 文具盒?(4分) --

高一英语必修3 Unit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福州市第十八中学高一英语必修3 Unit 3单元测验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 Name:___________ No: ________ Marks: 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 )1. -- What have you done with my new shirt?” -- _________. A. Forget it B. I put it away C. In the washing machine D. It’s my honour. ( )2. -- Can you ______ for every cent you spend in the school? -- Of course, I keep all my ______. You can have a check. A. explain, accounts B. account, accounts C. show, account D. reason, account ( )3. -- May I have your ______now, sir? -- Minutes, please. I’ll have another look at the menu. A. bill B. service C. order D. credit card ( )4. I wonder ____ . A. what’s there to wait for B. who are you waiting for C. how long we have to wait D. how long we have been kept waiting for ( )5. -- Do you remember _____ Mr. Brown’s address is ? -- He may live at No.7 or No.17 of Bridge Street. I’m not sure of ____ . A. where; which B. where; what C. what; where D. what; which ( )6. T he problem is ____ we can deal with _______ rubbish. A. whether; a large amount of B. how; a large number of C. what; a great deal of D. if ; large quantities of ( )7. T he rules of the school don’t _______. A. allow to smoke B. be permitted to smoke C. be allowed smoking D. permit smoking ( )8. D on’t forget to tell their parents they _____ be back late A. are going to B. will C. are to D. are about to ( )9. T he old man just stood there ______ the pickpocket without a word. A. looking B. staring at C. glaring at D. glancing ( )10. H e is very tall and can be _____ in the crowd. A. know easily B. recognize easily C. easily spotted D. easily realized ( )11.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would take part in the contest _____ fifty, but a number of _____ absent for different reasons. A. was; was B. were; were C. were; was D. was; were ( )12. D o you have any money _____you? A. on B. with C. about D. all above ( )13. _____ at the salary, he refused to sign a contract with the company. A. Disappointing B. Disappointed C. Disappoint D. Disappointment ( )14. A fter the disaster, people’s _____ got thinner. A. patience B. temper C. mind D. anger ( )15. Y ou should _____ your manner in the public A. notice B. mind C. watch D. look after 第二部分: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As a child, I was truly afraid of the dark and of getting lost; these fears were very real and caused me some uncomfortable moments. Maybe it was the strange 16 things looked and sounded in my familiar room at night that 17 me so much. There was never total 18 , but a streetlight or passing car lights 19 clothes hung over a chair take on the 20 of a wild animal. Out of the corner of my 21 , I saw the curtains seem to move when there was no 22 . A tiny sound in the floor would seem a hundred times louder than in the daylight. My 23 run wild, and my heart would beat fast. I would 24 very still so that the “enemy” would not discover me. Another of my childhood fears was that I would get lost, 25 on the way home from school. Every morning I got on the school bus right near my home—that was no 26 . After school, 27 , when all the buses were 28 up along the street, I was afraid that I’d get on the wrong one and be taken to some 29 neighborhood. On school or fami ly trips to a park or a museum, I wouldn’t30 the leaders out of my sight. Perhaps one of the worst fears 31 all I had as a child was that of not being liked or 32 by others. Being popular was so important to me 33 , and the fear of not being liked was a 34 one. One of the processes of growing up is being able to 35 and overcome our fears. Understanding the things that frightened us as children helps us achieve greater success later in life. ( )16. A. way B. time C. place D. reason ( )17. A. wounded B. destroyed C. surprised D. frightened ( )18. A. quietness B. darkness C. emptiness D. loneliness ( )19. A. got B. forced C. made D. caused ( )20. A. spirit B. height C. body D. shape ( )21. A. eye B. window C. mouth D. door ( )22. A. breath B. wind C. air D. sound ( )23. A. belief B. feeling C. doubt D. imagination ( )24. A. lay B. hide C. rest D. lie ( )25. A. especially B. simply C. probably D. directly ( )26. A. discussion B. problem C. joke D. matter ( )27. A. though B. yet C. as if D. still ( )28. A. called B. backed C. lined D. packed ( )29. A. old B. crowed C. poor D. unfamiliar ( )30. A. leave B. let C. order D. send ( )31. A. above B. in C. of D. at ( )32. A. protected B. guided C. believed D. accepted ( )33. A. then B. there C. once D. anyway ( )34. A. strict B. powerful C. heavy D. right ( )35. A. realize B. remember C. recognize D. recover 三、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 A Strange things happen to time when you travel because the earth is divided into twenty-four zones(时区), one hour apart. You can have days with more or fewer than twenty-fours, and weeks with more or fewer than seven days. If you make a five-day trip a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your ship enters a different time zone every day. As you enter each zone, the time changes one hour. Traveling west, you set your clock back, traveling east, you set it ahead. Each day of your trip has either twenty-five or twenty-three hours. If you travel by ship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you cross the International Date Line (国际日期变更线). By agreement, this is the point where a new day begins. When you cross the line, you change your calendar one full day, backward or forward. Traveling east today becomes yesterday. Traveling west, it is tomorrow. ( )36. S trange things happen to time when you travel because _____. A. no day really has twenty-four hours B. no one knows where time zones begin C. the earth is divided into time zones D. in some places one day always has twenty-five hours. ( )37. T he difference in time between zones is _____. A. one hour B. more than seven days C. seven days D. twenty-four hours ( )38. T he International Date Line is the name for “_____”. A. the beginning of any new time zone B. any point where time changes by one hour C. the point where a new day begins D. the end of any new time zone B Three men traveling on a train began a conversation about the world’s greatest wonders. “In my opinion,” the first man said, “the Egyptian pyramids are the world’s greatest. Although they were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一、积累(18分)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3)不可久居.( ) (4)乃记之而去.( ) (5)其两膝相比.者( ) (6)曾.不盈寸( ) 3.解释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①便舍.船( ) ②屋舍.俨然( ) (2)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②隶而从.者( ) (3)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②珠可.历历数也( ) (4)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4.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2)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诗经·关雎》一诗中的“, ”这两句就是佐证。 (3)魏学洢《核舟记》中引用苏轼《赤壁赋》的句子是: (4)古诗中有许多写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5.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 给诗集命名。(2分) 诗集名称:《》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二、阅读(5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的兴趣、思考与关注点有关。下面是小文与小涵阅读《傅雷家书》时的对话。 小文:老师要我们阅读这本书,选择一个方向,做一个专题阅读,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小涵: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比如,你喜欢艺术,可以认真阅读书中涉及音乐、绘画、雕塑等有关内容,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再如……总之,你可以就兴趣、问题、目的等方 面选择一个专题进行阅读,让阅读更深入,读有所用。 听了他们的对话,你对选择性阅读有所了解了吧。请从以下备选的三本名著中,选择其中一本,结合自已的阅读体验,谈谈你是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的。(不能重复小涵所举的内容) 备选名著:A.《傅雷家书》B.法布尔《昆虫记》C.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我选项, (二)古诗阅读(4分) 7.这两首诗歌内容单纯,直抒胸臆。《式微》围绕“”字展开自己的倾诉,而《采葛》则 围绕“”字反复咏叹。(2分) 8.《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这种形 式带来了特殊的表达效果。请仿照《式微)画线句批注,给《采葛》画线句做一个赏析式批注。 (2分)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2题(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 ?昆明一中月考)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2?《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③注重理论研究④以科学实验见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天文学知识,萌生和发展 了古代的天文学。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 A.神话统治阶级 B.服务于小农经济 C.服务于祭祀活动 D.战胜自然灾害 4.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订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 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 说明 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统治者重视天文立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 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③中国 5?“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下列有关农书《齐民要术》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B. 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 是北魏贾思勰所著 D. 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6.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黄帝内经》一一中医奠基之作 B. 《伤寒杂病论》一一“万盛宝典” C.张仲景一一“医圣” D. 《本草纲目》一一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姓名朝代著作 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 郭守敬元朝《授时历》 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表中者作一脉相承 A.①② B. ③④④农耕经济史古代科技发展保障 C.②④ D.① () 7. (2013 ?西安高二检测)阅读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单元测试题(三)

高三《营养与饲料》单元测试题(三)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 一、名词解释:(8×3分=24分) 1、粗灰分: 2、物理性消化; 3、微生物消化: 4、吸收: 5、非必需氨基酸: 6、反刍: 7、生物学价值: 8.不饱和脂肪酸: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31分) 1、在消化道的下述部位中,物理性消化居主导地位的是:() A、口腔 B、瘤胃 C、小肠 D、大肠 2、牛羊的反刍属于下列哪种消化方式() A、物理性消化 B、化学性消化 C、以微生物消化为主,物理性消化为辅 D、微生物消化 3、下列几组营养物质中,不能为畜禽提供能量的一组是:() A、蛋白质,粗脂肪 B、粗灰分,维生素 C、粗纤维,无氮浸出物 D、氨基酸,脂肪酸 4、碳水化合物是哪些家畜的主要能量来源() A、单胃家畜 B、反刍家畜 C、草食家畜 D、所有家畜 5、反刍动物对淀粉的消化开始于:() A、口腔 B、瘤胃 C、皱胃 D、盲肠 6、下列动物中对粗纤维利用率最高的是() A、马,骡 B、猪、禽 C、反刍家畜 D、肉食动物 7畜禽饲料中钙磷比一般应为() 第1 页共6 页

A、 0.5~0.8:1 B、 1~2:1 C、 5~6:1 D、 1~7:1 8、下面三种元素中最易引起动物缺乏的是() A、钾 B、钠 C、氯 9、反刍动物比较容易缺乏的元素是() A、镁和钴 B、钠和铜 C、氯和钾 10、动物耐受力较强,不易发生中毒的元素是() A、钙、磷、硫、硒 B、铁、钴、锌、锰 C、钠、氯、钾、铜 11、家畜患干眼病,夜盲症,主要是由于缺乏()而引起的。 A、维生素E B、维生素D C、维生素A D、维生素K 12、雏鸡足向内弯曲,腿部麻痹是缺乏()而引起的,雏鸡患多发性神经炎,主要是缺乏()而引起的,生长猪患癞皮症,皮炎有可能是缺乏()而引起的,猪发生“鹅步症”,可能是缺乏()而引起的,鸡患滑腱症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中的()而引起的。 A、硫铵酸 B、核黄素 C、泛酸 D、烟酸 E、胆碱 F、维生素B6 13、可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由微生物合成的脂溶性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14、缺乏维生素B12和烟酸,会共同影响家畜的()A、消化机能 B、畜禽生长 C、繁殖机能 D、皮肤健康 15、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会共同影响家畜的() A、消化机能 B、畜禽生长 C、造血机能 D、神经系统与肌肉协调性。 16、胆碱在参与代谢过程中与其它B族维生素的不同之处在于() A、是催化剂 B、不是催化剂 C、是卵磷脂的成分 17、下列动物属于单胃杂食动物的是() A、马 B、兔 C、骡 D、猪 18、下列营养物质中家畜体内不含的是() A、粗纤维 B、水 C、脂肪 D、氨基酸 19、反刍家畜消化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 A、瘤胃 B、真胃 C、小肠 D、大肠 20、单胃家畜消化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 A、胃 B、盲肠 C、小肠 D、结肠 21、单胃家畜消化粗纤维的主要场所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瘤胃 22、反刍家畜消化粗纤维的主要场所是() A、瘤胃 B、真胃 C、小肠 D、大肠 23、猪和禽对硫胺素的需要量一般为每千克饲料() 第2 页共6 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B-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3

第三单元测试卷B-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3 (150分钟,150分) 一、基础知识(21分,1~5题,每小题3分,第6题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槁.暴(ɡǎo ) 参省.(xǐnɡ) 跬.步(kuǐ) 其曲中. 规(zhōnɡ) B .逡.巡(qūn ) 藩.篱(fān ) 膏腴.(yú) 度长絜. 大(qié) C .句读.(dòu) 经传.(zhuàn) 须臾.(yú) 阿谀. 奉承(yú) D .畜.养(xù) 鞭笞.(chī) 契.约(qì) 锲. 而不舍(qi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奋. 六世之余烈 奋:奋起、发展 B .履. 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C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怨:埋怨 D .委. 命下吏 委:交付、交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②且焉.置土石 B.????? ①填然鼓之.②怅恨久之. C.?????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是????? ①是.社稷之臣也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而?????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A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5.比较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既来. 之,则安之

B.填然鼓.之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6.将下列空缺处的语句补写完整。(6分,每小题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鉴赏(6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诛其君而吊.其民吊:慰问,安慰。 B.徯.我后,后来其苏徯:等待。 C.天下固.畏齐之强也固:通“故”,所以。 D.反其旄倪.倪:小孩。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文中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组是(3分) …() ①东面而征,西夷怨 ②南面而征,北狄怨 ③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④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⑤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⑥是动天下之兵也 A.①②③B.②③⑤C.④⑤⑥D.③④⑥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最新打印三单元检测题带答案

打印三单元检测题带 答案

第三单元课时检测题 第12课检测题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逃逸层),距地面最近的圈层是(对流层)。 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 1、判断题:1大气层对地球有保护作用。(√)2没有大气,地球上就没有生命存 在。(√)3在大气层的各个圈层中,越高的圈层发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就越频繁。(×)4一些工业废气被排入大气中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5臭氧空洞的出现是太阳辐射的结果,与我们人类无关。×) 2、适合飞机飞行的圈层是(A)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3、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圈层是(B)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D、热层 4、臭氧层位于大气层的哪一层?(B)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逃逸层 5、谈一谈大气污染主要有哪些,大气污染造成了哪些危害? 答:有毒的气体和粉尘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从而破坏了臭氧层,形成了酸雨、温室效应等问题,给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第13课检测题 1、彩旗飘扬,帆船疾驶,林涛怒吼,波浪汹涌等等,这些都是(风)的作用。 2、风是由于两地的(气温)不同,从而使两地的(气压)产生了差异,导致(空 气)产生了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3、判断题:风对我们人类有害无益。(×)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与我们 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我国的盛夏,常常刮起西北风(×)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很多方法制造风。(√) 4、一些现象可以判断风力的大小。下列现象中风力最大的是(C) A、烟柱微斜 B、风筝飞舞 C、飞沙走石 D、彩旗飘飘 5、风有时对人类有益。有时有害。下列的各种风中,破坏范围最广的风是(B) A、微风 B、飓风 C、龙卷风 D、山谷风 6、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地球上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由于地球上各地的气温不同,导致了大气的气压不同,使空气产生了流动,就形成了风,空气的流动即为风。 第14课检测题 1、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它后来 发展成具有各种功能的空气(阻力伞)。2降落伞是基于人们对空气具有(阻力)的认识而发明的。 2、将两块完全相同的砖块分别拴在两只降落伞上,已知两只降落伞的伞面大小不 同,其他的地方完全相同,将两只拴有砖块的降落伞分别在高度相同的地方下降,则哪只降落伞下降的快一些?(B) A、伞面大的降落伞下降的快 B、伞面小的降落伞下降的快 C、两只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一样 D、无法确定哪一种降落伞下降的快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卷

高一语文周六练习卷(2014年4月12) 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丢三落.四(luò) 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éng)度.长契大(duó)抛头露.面(lù) 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 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 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未之有也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业内人士认为,疏通与飞行员及各部门职工之间的对话渠道,改善劳动环境,提高飞行员待遇等,才是各航空公司留人的根本途径。 B.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博尔特因抢跑比赛资格被取消,而罗伯斯则在比赛中因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C.今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个飓风“艾琳”(Irene)在美国东部时间27日早7时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已导致10人死亡,至少超过二百万人撤离家园。 D.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和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福利院部分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6.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3分) 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7.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3分)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唯利是图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祝曰:“必勿使反”⑥老妇必唾其面⑦秦伯说,与郑人盟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①③⑤⑦ B.②④⑦⑧ C.③⑤⑥⑧ D.①②①⑥ 9.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