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教程》

《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教程》

《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教程》
《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教程》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教程》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教程》内容摘要

【主讲专家】刘敏兴【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内含产品】课程16讲 VCD光盘8张 CD-ROM2张磁带8盒文字教材1套工具表单1套

【全套定价】 900元【提示】本站会员可按会员价购买,或直接将折扣部分返还

【购买地址】北京工商大学综合楼705室【咨询电话】010-6898 3523;6898 3595

【课程提纲】

1.企业需要优秀管理者

2.

3.管理者的特质和内涵

第二讲主管的基本要求

1.主管的角色与功能

2.

3.主管具备的涵养职责

第三讲目标设定的能力

1.目标管理的作用

2.

3.推动目标管理

4.目标管理的原则和运用第四讲问题分析与改善管理的能力

1.突破困境

2.处理方法

3.改善手法

4.作业改善

第五讲组织与授权的能力

1.组织管理

2.授权管理

第六讲传达与沟通的能力

1.沟通的重要性

2.做好沟通管理

3.沟通的要领

第七讲激励部属的行动能力

1.激励的构成因素

2.如何激发部属的积极性

3.申斥部属的正确方法

4.如何处置表现不良的部属

5.激励理论

第八讲培育部属的能力

1.如何做好训练

2.如何做好工作教导

3.如何培养新进人员

4.如何储备和训练基层干部

第九讲自我革新的能力

1.经常保持九条危机意识

2.在工作方面做自我评鉴

3.主管须拥有的五种勇气

4.做好主管应具备的素质

【内容摘要】

第1讲管理的基本概念

【本讲重点】

管理者必备的三种技能

理想管理者的特点

管理者的人性特质

主管的类型

管理者必备的三种技能

一个企业的目标都不外乎追求成长与利润,想要顺利地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管理者与部属同心协力。因此任何企业都迫切地追求优秀的管理人才,唯有拥有更多的管理人才,这个企业的组织活动才容易开展,达到目标的速度才会提高。

然而,现实中真正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管理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管理者都还从事着跟一般职员相同的工作,这就失去了设立管理职位的意义。

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三种特殊技能:

1.良好的专业技能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部门要求的专业知识都不尽相同。管理者对于自己所属单位的任务,不但需要深入地了解,更要对自己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多加研究。

2.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一个管理者如果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即使他拥有再多的专业知识、再丰富的工作经验,也不能圆满地带领部下完成预期目标。

3.缜密、系统的思考能力

管理者在从事各项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为了解决发生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冷静、缜密、系统的思考能力,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自检】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目前扮演着什么角色?还需要做哪些改进,才能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

理想管理者的特点

经营者对管理者的要求

“优秀的主管难求”,这是所有的经营者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企业的快速成长带来管理者的不足,或者是管理者的能力还不足以应付新的环境,另外,经营者对管理者的要求有时会比较高,也使得企业感到优秀的管理者难求。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培养管理人才,如何善用现有的

人才,已成为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首要的任务。经营者心目中的管理者究竟是什么样的?日本企业家归纳了一些成功管理者的基本条件:

(1) 信赖自己的部属。

(2) 适时地授权(将权力转移给部下)。

(3) 善于导入新的管理观念。

(4) 听取别人的良好意见。

(5) 时刻保持改革的心愿。

(6) 办事果断、勇于负责。

经营者总是希望有十全十美的管理者。究其原因,或许归咎于经营者跟管理者之间的性格不同,对事物要求的水准也不尽相同,经营的观念无法一致。因此很难说谁对谁错。虽然经营者的要求比较高,但位居管理者角色的主管也应该全力跟上司配合,否则经营者跟管理者之间的分歧就会越来越大,而且很有可能成为两条平行线,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现象。唯有企业的经营者跟管理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才能使企业欣欣向荣。

员工对管理者的要求

如果三个公司同事在一起,极可能会有对上司不满的言论出现。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听到同事之间的谈话,他们的话题十之八九都是关于他们上司的。

“什么是最合适的工作条件”,调查结果表明最合适的工作条件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理想的上司、良好的远景、优厚的待遇。这三个要素是一般员工在选择公司时最主要的因素。

与经营者要求完美的管理者一样,员工同样也希望有一个理想的管理者。因此,不论因为个人的观点不同而受到议论,还是被同事恶意的批评,身为管理者的主管都应该把这件事情作为一个重点,全心全意做一个受经营者首肯、受员工赞赏的优秀管理者。

管理者的自我评价

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了解自己的实力。对管理者而

言,不但要满足经营者的要求,还满足部属的期待,所以管理者的处境相当艰难。如果再加上管理者之间因能力差别而形成工作成绩的差距,就很容易造成管理者心理失衡。因此,身为管理者的主管就必须深刻了解自身的实力,经常性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不可狂妄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而应该一步一步地向一个理想的管理者迈进,这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自检】

你认为一名理想的管理者应具备什么素质?请在你认为对的项目前划“√”。

□相信自己的部下能胜任其职。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时刻希望改革。

□处理问题果断。

□勇于承担责任。

□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念。

多么希望你能够在每个项目前划“√”,因为这六项中的每一项都是一名理想的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但是,如果有些项目没有划“√”,也同样祝贺你,因为这些项目正是你需要改进的。

管理者的人性特质

管理者是一个团队的领导人,企业的成败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水平。那么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性特质呢?

1.劳心者而非劳力者

所谓劳心者就是运用智慧发现问题,并且能够深入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人。劳力者就是凭借个人体力进行工作,较少用大脑思考的人。管理者是劳心而非劳力的人。

2.人才而非人手

企业的强弱要看各类人才的多少,而不是看有多少人

手。主管是人才,而非人手。

3.管理而不是做官

主管是引导别人把事情做好的人。主管既要管事又要管人,做主管不是做官。有一个关于管理的定义是这样描述管理的:“管理就是通过别人的努力而完成任务。”因此,作为主管,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要事必躬亲。既然不是当官就不能有那种所谓“官大学问大”的心态,头衔高并非一定实力强。真正的好主管应该实事求是。

4.既要“管”又要“理”的人

过去,大多数企业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是人找事,人求事的时代。而今已经是技术、资金、信息与人才密集的时代,因此主管的角色不再是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管教者,取而代之的是合情合理的管理者,主要用理性和换位思考的方式来管理员工。

5.负责整个团队业绩成败的人

如果企业每个部门都有良好的业绩,大家会说主管领导有方。然而在计算成败得失时应该用90:10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团队出错,应该是从上往下来追究,如果这个团队有功,应该是从下往上来奖励。由此可见,主管是负责整个团队业绩成败的人。

6.综合各方面关系的人

主管既要尽心尽力地领导部属完成上级所交付的任务,又要设法争取老板的支持与信任,以便顺利地完成任务。主管对上是老板的部属,对下是员工的主管,对平行单位的主管或幕僚人员又是同事关系。因此,主管是一个综合各方面关系的人。

管理者是一个行动导向者,特别需要做好口头沟通工作。管理者工作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够深入。好的管理者不仅能够使本部门取得高绩效,同时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出色的管理是一门艺术。

主管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主管有不同的类型。

?以头衔来区分:行政首长、管理人员、督导人员。

?以职位来区分:高级主管、中级主管、基层主管。

?以层级来区分:第一层的主管、第二层的主管、第三层的主管。

?以主管的表现来区分:唯命是从型、干预部属型、专权独断型、压制部属型、外科医生型。

表1-1 主管的类型

【自检】

你是一名受欢迎的主管吗?在符合你真实表现的项目前划“√”。

□相信部属的能力。

□工作有创意,不唯命是从。

□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勇于承担责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