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健美操

论文健美操

论文健美操
论文健美操

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在农村中学开展的可行性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探讨

汶南镇初级中学

王霞

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在农村中学开展的可行性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探讨

汶南镇初级中学王霞

摘要:竞技健美操是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根据健美操的推广与发展趋势,我国的竞技健美操目前已进入到与国际接轨的全新时期。其中,体能对竞技健美操取得好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农村几乎都没有开展竞技健美操训练课程,学生对这一运动项目也比较陌生。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更好.更高.更优秀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作为一名女性体育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好地推动竞技健美操运动在农村中学中的广泛开展。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影响因素体能训练

1.前言

1.1从健身健美操入手

搜集了大量的健美操图片、节奏明快的健美操音乐,以及由健美操基础动作混编而成的组合动作等等,利用雨天室内课的时间,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听一些很有节奏感的歌曲或乐曲,或是有明显节奏的DJ、串烧音乐,听其中的鼓点;播放国内精彩的健美操表演和健身操比赛的录像,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健美操魅力的同时要有学习健美操的强烈渴望和热情。其实就是一句话,理论加实践,告诉学生要多听、多记,平时听音乐和节拍时要用心去听,注意节奏。

1.2从基础入手

注重基本功教学。掌握一定的基本动作是学好健美操的基础。我在教学中先通过下肢动作的练习,如原地踏步、并步、“一”字步、交叉步、开合跳等,让学

生感觉动作虽然简单,但通过以健美操的形式出现,显得那么富有趣味,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安排“V”字步、“A”字步、后踢腿、向前、向侧的弹踢腿、小马跳等有一定难度变化的动作。在下肢动作有一定基础后,再配以简单的上肢动作,如:胸前屈肘握掌、手臂上举、侧举、体前交叉等,培养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我在讲解、示范动作时,强调保持身体的基本姿态,如下肢动作练习时,要求上体保持正直,不能随着下肢重心的移动而摇晃。

1.3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

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分层教学,内容相同而要求不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分析与讨论了影响运动员体能的因素,最后提出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有效方法。

2.体能训练

2.1体能训练重要性

健美操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其自身的魅力及项目的特点风靡全球,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喜爱,但要想在国际健美操舞台上体现出我国的竞技水平,我们就必须加强科学理论意识,近年来,在我国各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都十分强调体能训练“体能”一词频繁出现在运动训练的领域中和各种文献资料里。由此“体能”训练得到越来越多的教练和体育研究者的重视。

同样,为了在健美操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体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的好坏,体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新规则,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除了需进行与比赛相关的技术训练以外,更重要的是加强运动员承受大运动量训练负荷的能力以及机体抗疲劳的能力,这样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将竞技能力发挥到最佳的状态,从而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本文在如何培训运动员体能训练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意见,分析影响运动员体能的某些因素,从不同形式和方法上,加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成套操完成能力,从而更好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综合水平。

当前以竞技为主要目的的竞技健美操正在不断的飞速发展,国际赛事频繁增加、竞赛规则逐期更新、动作编排不断创新、难度动作层出不穷,势必推动竞技健美操训练领域的发展和变化。体能对竞技健美操取得好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国内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体能训练已迫在眉睫。

由此可见,“体能”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

2.2体能训练的界定

体能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体能训练突出对人体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以达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的目的。

我国现行的《运动训练学》教材中专家把体能视为运动员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经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对其给的定义为: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体能训练的原理及其方法在国外的竞技体育研究中现在是一个重要的热点。而研究的重心又主要集中于与专项的密切结合。通过体能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同时可以防治伤病。

总之,以上对体能的概念,根据研究的需要对体能所作的内涵的界定。科学的概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高度概括。而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总是逐渐深化的。因此,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事物发展而发展的。体能这一概念也将会随着人们对其认识得加深而不断地得到拓展。

2.3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

首先:训练日趋科学化,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广泛运用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体能训练的全过程实

施最佳调控;

其次:传统和现代运动训练方法相结合,更加注重实效性和发挥个人特点,引入了高科技手段,发展了许多新的训练方法;

最后:训练负荷进一步增大,突出专项强度;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健美操教程》、《体能训练学》、《运动训练学》、《竞技健美操总则》等体育学科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以“健美操论文”为检索词,并以“1997年一2007年”为检索论文发表的时间范围,共搜索到论文2070篇,在中国健美操网搜索相关视频.新闻,再以“体能训练”为检索词,进行二次搜索,搜索到关于健美操体能训练的论文13篇。着重对这13篇文章以及其他大量的与体能训练相关的期刊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作充分准备。

3.2访谈法

在工作期间,通过多次参加全省市健美操培训有机会面访了大量的健美操、艺术体操方面的高级教练员、裁判员。通过对多位健美操教师及教练员进行访问,对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3观察法

通过对汶南镇初级中学九年级竞技运动员的训练,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与归纳.

4.研究结果与讨论

4.1竞技健美操运动发展现状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自然动作基础上,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个人和团体的一种竞技性运动,属于技能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近几年,竞技健美操在世界范围内和国内的飞速发展,加速了项目规则和要求的不断变化;然而同时这种不断

的变化又促进了技术的提高,而技术的提高又是以体能发展为基础的。因此,竞技健美操项目的不断发展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要通过加深对竞技健美操特点的认识来作为对竞技健美操进行体能训练研究的前提。为规范竞技健美操的发展,保持竞技健美操运动的独特性,国际体操联合会制订了《1997—2008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目前被广泛使用《2012—2013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在《1997—2008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这套竞技健美操规则中提出了“体能”这一项评判这种能力的因素。规则指出:“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连续复杂的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成套动作必须展示连续的动作组合,柔韧性,力量与七种基本步伐的使用并结合难度动作高质量的完美完成健美操动作组合是以健美操基本步伐组合手臂动作形式,伴随音乐,创造出动感的、有节奏的、不间断的包容高低不同运动强度的一串动作。成套动作的选择应达到期望的运动强度以体现心血管循环系统的耐力机能和肌肉力量耐力机能的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它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舞它精辟地阐明了竞技健美操运动的项目特色。由此可见“体能”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

4.2体能是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专家提出观点,竞技能力包括体能、技能、智能、战能和心理能力如图所示:

图1竞技能力结构示意图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体能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体能训练的直接任务就是根据各个项目竞赛需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适合特定运动项目的要求,确保运动员体能状况能够适应比赛中战术活动的进行与技术水准的发挥,同时保障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掌握新的战术,并将已经获得的素质在运动竞赛中充分发挥出来。

,培养一个运动员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运动员的运动年龄越长,那么就越有价值,越有机会为祖国争得更多的荣誉,为体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完成一套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动作时,运动员即要兴奋,又要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这样才能在富有热情和张力的表现下完美完成高难度的动作,所以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要非常的强,既要紧张又要适当地抑制。运动实践表明,运动员的体能越好,自信心就越强,从而可以信心百倍地去完成动作,大大地增强运动员的心理能量。运动员的智能将会决定他们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优秀的运动智能不仅有利于运动员掌握正确的技术,还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对比赛周期的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竞技能力。要做到难、新、美,要求运动员具有好的体能水平,有超出别人的力量、柔韧和协调能力。

4.2.1体能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训练的意义

由于竞技健美操项目的技术动作复杂而惊险,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会经常因为训练方法不正确、局部负荷过大或疲劳等原因造成运动损伤,而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而言,运动损伤会影响她们的系统训练,从而阻碍日常训练和比赛。

因此,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要尽量避免人为的损伤,而体能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骨骼、肌肉、肌腿和韧带等运动器官的功能并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得到明显改善。进行有效的体能训练,使运动员能够承受更大的训练负荷;在短时间内使机体恢复;使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符合技术发展的要求。以此来适当避免运动员因为运动素质不好而造成的运动损伤,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竞技健美操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

4.2.2体能训练的要求

首先: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需根据项目,训练阶段,训练任务的不同妥善安排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

其次: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的训练。

再次: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有些体能训练的手段又比较单调枯燥,因此,在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教育,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最后: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见图2所示)。

图2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示意图

4.2.3有氧能力主要训练方法

竞技健美操对于有氧能力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于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的需求上。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有重复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和反应训练法。重复练习法是提高动作速度的方法,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的数量,如重复某种转体或跳跃的动作,原则是在动作技术合理的情况下尽量加快动作速度。分解训练法是当遇到高难度的身体动作或器械抛接时,常将器械动作和身体动作分开练习,单独提高身体动作速度和器械动作速度,如快速滚翻接快速转体接器械。反应训练法是培养反应速度的方法,如听到信号,立即到指定的位置接住抛来的器械;听音乐变化立即相应地变化动作;按不同的手势或口令做不同方向的各种滚翻、跳跃、倒地等动作。变换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在成套耐力训练中,采用的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训练时间为1.5一 2.5 分钟,心率达到 180 次/分钟,间歇后心率降至120 次/分钟,再开始下一次训练。此训练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有效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成套体能水平。变换训练方法(如 10 一 12 分钟变速跑)和持续训练法(如 30 分钟以上长跑和1 一 2 分钟跳绳)。

4.2.4身体形态主要训练方法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身体形态在运动员体能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一定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不同的项目对身体形态具有不同要求;不同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

由美的事物的模样所显示出的美就是形态美美是健美操具有魅力的特殊表现在形态上女运动员要体现优美,男运动员要体现壮美。优美动作轻盈美妙

能反映女子的形体曲线美和动作姿态的柔美。壮美是雄壮、刚健、雄伟有力,是男性阳刚之美的体现。因此,健美操对形态的要求很高与其它项目不同的是它不仅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对艺术分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形态的训练要常抓不懈。

4.2.5柔韧素质训练方法

柔韧训练方法分为主动的动力性拉伸、主动的静力性拉伸、被动的动力性拉伸以及被动的静力性拉伸。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柔韧训练都涉及到了上述四种方法。

主动性拉伸是指运动员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与某关节有关联的肌肉的主动收缩,来增加关节灵活性的方法,它又分为主动的动力拉伸练习和主动的静力拉伸练习两类。主动的动力拉伸是指运动员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肌肉、肌键、韧带等软组织拉长,提高其中伸展性的方法;主动的静力拉伸是指运动员在动作最大幅度的情况下,依靠自身肌肉力量保持静止姿势的练习,如控腿练习、劈腿后保持静止状态等。被动性拉伸练习法是指依靠外力的作用,促使关节灵活性增大。它又分为被动的动力拉伸练习和被动的静力拉伸练习。被动的动力拉伸练习是指依靠教练员或同伴的助力来拉长韧带、肌肉的练习。被动性拉伸是由外力来保持固定的姿势来拉长韧带、促进关节灵活性。据专家访谈可知,上述两类方法在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柔韧训练中既有单独采用,又有混合运用。

4.2.6力量素质训练方法

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或在动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相应强度肌收缩能力。前者称为静力性力量耐力,或者称为动力性力量耐力。动力性力量耐力又包括最大力量耐力(重复表现最大力量的能力)、快速力量耐力(重复表现大力量的能力)及长时间力量耐力(多次重复表现一定力量的能力)

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兼有力量与耐力的双重特点,既要求肌肉具有较大的力量,又要求肌肉能够时间地坚持工作。可见,力量耐力的决定因素也表现出双重的特点。当持续工作的时间较短时,如200米、400米跑对运动员力量的大小有较高的要求;而随着持续工作时间的加长,如5000米、10000米跑,对运动员长时间发挥一定力量的能力,要就则明显提高。当然,也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和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的经济实效的运动技术。

4.2.6.1发展力量耐力的常用方法

首先:持续训练法:负荷强度;负荷量;工作方式。

其次:间歇训练法:负荷强度;负荷量;间歇时间;休息方法;练习的持续时间。

再次:循环练习法:要选好练习内容,应选拔提高心血管耐力为主要练习手段;没站练习负荷,可按极限负荷的1∕3左右安排。

最后:游戏练习法:通过不同的游戏内容,分散疲劳,负荷强度以心率为150~160次∕min为宜,运动时间在20分钟以上。

以往竞技健美操力量训练手段主要是通过克服自身重量或部分重量的练习,而在国际流行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除了利用克服自身重量和部分重量,而且还有些轻负重的练习,如克服哑铃、杠铃、和实心球施加的阻力来发展力量;以及克服橡皮筋和扩胸器等拉长器械阻力的练习,这些手段在我国目前开展的健美操力量训练中很少应用。控制力量训练能紧跟力量发展潮流,符合项目特征。

以上是结合竞技健美操的专项特点,教练员因在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与手段、训练负荷等方面应突出专项对运动员机体特定的要求,在力求满足技术训练需要的同时,还要对技术的发展有正迁移的作用,使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相统一。练的目的必须明确:即为了发展和完

5. 结论

5.1.1体能对竞技健美操取得好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国内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研究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应加大科技投入并积极应用到专业训练中。

5.1.2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应具备的体能素质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训练中保证训练效果的基本因素。因此,加强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合理安排和选择训练手段与方法,是完成健美操教学和比赛任务的重要保证。

5.1.3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包括力量、耐力、柔韧训练等的一般体能训练内容和包括肌肉控制力、灵敏速度、力度、动作速度、身体姿态、表现力等方面的专项体能训练。其具体的训练方法主要是依据体能训练的原则和运动训练学的规律,结合竞技健美操的特点而制定的。

5.1.4教练员在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中,必须深刻理解影响健美操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的主要因素,这是体能持续提高的前提与基础。只有这样,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在体能训练中不断取得进步。

因此,学校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大对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并改善场地器材不足的现状来满足师生教学要求,完善管理制度。随着新课改的步伐,课程多样性也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学校体育应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向多学科、多方面进行探索。

6参考文献

[1]国际体育总局发行的《2012-2013竞技健美操总则》

[2]彭建敏著.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其训练内容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3

[3]王洪.健美操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4]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86.

[5]史雪梅.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J].职业圈,2007

[6]王兴、司虎克.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科学化探索[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

[7]付雪云,李育林.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

[8] 王佑平,王宏.国际竞技健美操现状介绍[J].体操信息,1999(3)

健美操论文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踝关节解剖结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现状、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踝关节力量要求及训练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归纳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人体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易出现该部位的运动损伤,竞技健美操运动项目特征对踝关节力量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应用赤脚加速跑、节奏性纵跳等练习提高学生的踝关节力量素质,进而达到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目的。关键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踝关节;力量要求;训练方法 The Research on Ankle Strength Requirements and Training Method of Aerobics Gymnastics Athlete WANG?Li-li,?SONG?Wen-li,?SUN?Tao,?YU?Wei,?CHEN?Guang,?FU?Xiao-gang,?DAI?Tian-ji ao (Harbi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Harbin?150008,?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 Using?literature,? expert?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logical? analysis?and?other?methods,?the?research? investigate?and?analyze?the?anatomical?structure,?aerobics?gymnastics?athlete?injury?status,?ae robics?gymnastics?athlete? strength?requirements?and?training?methods?of?the?ankle.?The?results?show?that:?anatomy?of? human?ankle?is?complex,? it?prone?to?sports?injuries?in?this?area,?characteristics?of?aerobics?gymnastics?put?forward?the ?higher?demands?on?ankle? strength?quality,?accelerating?running?barefoot,?rhythmic?vertical?jump?and?other?exercises?sh ould?be?applied?to?improve? students?ankle?strength?quality,?And?then?to?improve?the?technical?level?of?aerobics?gymnast ics. Key?words:?Athletic?gymnastics;?Ankle?joint;?Strength?requirements;?Training?methods CLC?number:?G808.12 Document?code:?A Article?ID:?1008-2808(2010)05-0104-0 近年来,竞技健美操运动的飞速发展,动作难度的逐步提高,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竞技健美操运动的技术特征及已有的运动损伤现状,对其运动员踝关节力量的要求作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旨在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促进竞技健美操运动的良性发展。收稿日期:2010-05-21;修回日期:2010-10-0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竞技健美操踝关节力量要求及其训练方法为研究对象。基金项目:哈尔滨体育学院院内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09040704)。作者简介:王莉丽(1979 -),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万方数据第5期王莉丽,宋文利,孙? 涛,等: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踝关节力量要求及训练方法的研究·105·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著作、论文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分析、总结,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研究的思路和重点,为研究提供理论准备。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就健美操训练和比赛中常见损伤的发生部位、原因、症状等问题,向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3—2009 级135 名健美操专项运动员(均为健美操二级运动员或以上水平)发放问卷135份,回收问卷135 分,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35 份,有效率100%。 1.2.3? 专家访谈法: 研究期间,就竞技健美操对运动员踝关节力量素质的要求及提高其力量素质水平的有效方法等相关问题访问相关的专家、学者,征求他们的意见。 1.2.4? 数理统计法: 用excel 软件对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的结果进行统计,为研究结果提供事实依据。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参考文献一: [1]周倩.酒泉地区高中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2]崔小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课外锻炼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谭林.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和单杠的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4]王霞元.甘肃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李春玉.试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实效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 报.2013(09) [6]王婷,姜华.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7]丁根清.如何培养体育系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J].才智.2010(21) [8]王延芳.甘肃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9]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余永生.四川省独立院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 [11]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2]李鑫.山西省太原市广场健身舞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4 [13]王楠.对沈阳市高职院校大众健美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14]杜秀娟.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 [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5]魏复活.宁夏城镇回民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16]祝欢.兰州市与郑州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现状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17]李冰,张璐.浅析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与阅读技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5) [18]龚云.中澳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卫生职业教 育.2013(07) [19]胡凤兰.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教学能力[J].学园(教育科研).2012(03) [20]杨瑞鹏.陕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1(01) 参考文献二: [1]祝天桥,熊玉玲.论新课标下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2]陈媛.新课改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改革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3]施良方着.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康锦堂主编.教学能力结构及测评[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 [5]李陆军.云南省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8 [6]汪兆庆.兰州市中等专业学校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7]姜秀兰.山东省菏泽市普通高中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8]马梅英.兰州市中小学校体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9]卢怀飞.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0]孔令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科技信息.2009(09)

体操论文集

一.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努力塑造21 世纪一代新人 李世铭 一.为什么要在幼儿园里开展基本体操活动? 1990年的一天,我正在家里看电视专题片“青少年减肥夏令营”。看着屏幕上一个个140公斤体重的少男少女们在喘着粗气,我的心里很不是个滋味,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一我的一个老战友、国际体操裁判邱贤烈:“看到了吧,有什么感想?”我说:“与其养肥了再减,不如从小养成锻炼习惯,不让他们胖起来!”电话那头传来了哈哈大笑:“咱们又想到一处了!” 其实,关心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不止是我们俩。国际关系学院的刘英教授已经办起了个幼教老师体操学习班,吸收了一批对体操有兴趣的幼教老师,进行教学培训。我们的想法和这位老大姐一碰,真是“不谋而合”,“北京市幼儿基本体操比赛”就在当年的“六一”节搞起来了。9个幼儿园的144位小朋友参加了大会的表演,两位教授、五个国际裁判、三位体操高级教练担任了大会的组织、裁判工作。这个裁判组比当年亚运会的裁判组还“硬棒”,因为我国体操界里的各方有识之士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项普及幼儿体操,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体操事业及早发现和培养人才这样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上来了。 孩子们的家长们也反映:经常参加体操训练后,孩子们的饭量增加了;小病少了;胆量大了;娇气少了;平时也能吃苦耐劳了。经常性的外出表演也培养了孩子们镇定从容、遇事不慌的心理品质。即使

他们今后不当运动员,对他们的发育成长也是有好处的。 我们也看到了,凡是幼儿基本体操开展得好的省、市、自治区,体操的后备人才都会源源不断。云南在80年代初,就把幼儿园纳入“一条龙”训练体制,每年都要搞幼儿园的体操比赛和教师培训;陕西从70年代就搞起了幼儿园比赛,并提出了“为奥运会输送人才”的口号,虽然省体操队中途下马,但却培养出亚洲青年艺术体操全能冠军白玫、青运会艺体冠军欧阳韵娇等艺体高手。通过竞赛表演活动促使幼儿园里的体操活动开展起来,是一项使我国体操运动长盛不衰的有力措施。 在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市的大会后,在总结会上,我们提出了搞个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的设想。这一想法得到了全国体操界的热烈响应。就这样,《走向2000年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于1991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在北京开幕了。 国家副主席王震亲自出席了大会的闭幕式,讲了话,并为获得一等奖的幼儿园颁奖。从此以后,每年的儿童节期间,都要举行全国性的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功的举办了六届“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参加大会的有:解放军系统的三总部和二炮;中央21 个部委中的十个部委;29 个省、市、自治区中的21 个省、市、区;科研、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中的十所科学院和院校,应该说幼儿基本体操,在祖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成为“燎原之势”。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步认识到,幼儿基本体操的开展,远远不是解决几个“小胖墩儿”的问题,它是一

北体近三年论文题目分析

对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的分析 ——以2009至2011三年内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方向为例 一.资料收集: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索引,步骤如下: 1.进入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输入检索控制条件,学位年度:从2009到2011;学位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3.输入内容检索条件,学科专业名称;体育教育训练学。 4.点击检索文献,共检索文献505篇 5.按照被引频次由高到低选取每年前50篇(由于2011年没有被引频次,我们用下载频次 代替)总计150篇,详见附录一。 二.研究分析: 1. 以论文题目研究的运动项目分析 根据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学术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体育教育训练学有14个专业方向(见附录二)为了研究方便本人将其分为8类(见附录三)。把150篇论文题目题目分成8类进行数理统计,见表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以类别来看第二类题目的数量最多有42篇,其次是第四类31篇、第八类30篇三类数量总和超过60%;而排在后三位的是第三类1篇、第五类4篇、第六类7篇,三类加起来总数没有过10%。第二类是三大球,运动开展广泛,群众基础好,出现的问题就多,从事该项目研究的人也多,第四类是小球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也是一样情况。相反,第三类体操,该项目竞技性较强,圈子小又受场地器材的影响大众参与少,受关注少所以研究的比较少。第五类游泳、第六类重竞技也有相同地情况,但是最近跆拳道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是同时该项目的研究在增多。 2. 以论文题目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对比分析 评价一篇论文的好坏的标准,可以从论文的理论贡献和应用贡献来评价。理论贡献的评价标准:1.是否提出新理论2.如果没有提出新理论研究结果是否有助于新理论的提出。3.没有提出新理论,但对现存的理论进行了检验。建立一个评价论文题目理论意义的可以测量的评价标准。我们只选取这3年被引频次前10的论文题目,共30篇进行分析。 近一半的硕士论文是对本专项的某项技战术进行分析或对比研究,其实践价值大于理论价值。但是有个别论文重复了前任的研究,只是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描述。;并没有技战术方面

健美操体育结课论文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春) 论文题目论“健全人格,首在体育” 课程名称健美操 任课老师黄亚茹 班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水电121班 学号 1209080316 姓名张倩 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论“健全人格,首在体育” 摘要:拥有好的身体才是成功的基础,体育是如何取得拥有健全人格所需的四育的首要地位呢?本文从此名句出处、对此句的理解和自身体会论述了这句话。关键词:健全人格体育 近年来,时不时就会看到哪个人因身体原因错失了一次好机会的报道,而我们面对它,都只能扼腕叹息,懊恼为何没有在平时把身体锻炼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拥有再多的知识和良好品格,都难以完全将自己的能力贡献给社会或用自己的品德感染社会。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健全人格,首在体育”。 “健全人格,首在体育”,蔡元培先生这样前瞻的教育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改革教育、尚武求强的积极作用,使大家意识到了体育的重要性,并有力推动了日后体育课程建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 蔡元培先生始终将体育与完善人格联系在一起。1919年2月在《教育之对待的发展》一文中,他提出“盖群性与个性的发展,相反而适以相成,是今日之完全人格,亦即新教育之标准也”。在“完全人格”中,蔡先生将体育置于首位,他说:“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发达至何地位,既能至何地位。”在谈及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时,他再一次论证了体育的基础地位,“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忠孝,人伦之大道也,非健康之本,无以行之。”“于国家也亦然……一切道德殆皆非赢弱之人所能实行者,苟欲实践道德宣力国家,以尽人生之天职,其必自体育始矣!”之后,蔡元培先生又将“完全人格”改为“健全人格”。所谓健全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讲到体育,蔡元培先生说:“在西洋有一句成语,叫做‘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足见体育的不可轻忽。不过体育是要发达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并不是只在赌赛跑跳,或开运动会博得名誉体面上头……其实体育最要紧的,是合于生理。若只求个人的胜利或一校的名誉,不管生理有无危险,这不要说于身体有妨害,且成一种机械的作用,便失却了体育的价值了。” 关于这一点,我十分赞同,运动须得给人以愉快才能体现其意义。对于在赛场上为名誉而奋斗的运动员们,他们不也是出于对运动的热爱走上赛场的吗?胜

体育啦啦操论文

简述啦啦操的概念及分类 概念: 啦啦操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项目,起源于美国,遍布美国的NBA、橄榄球、棒球、游泳、田径等比赛现场,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啦啦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 分类: 技巧啦啦操: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结合舞蹈,口号,舞伴特技,技巧,轿子抛,叠罗汉,跳跃等动作技术,配合音乐、服装、队型变化及标示物品等要素,体现团队精神。 动感啦啦操:融健美操、舞蹈、音乐、各种技巧动作于一体,通过队形变换以及队员综合素质的体现,为主场队员加油助威,是团队精神的高度体现。 舞蹈啦啦操:爵士舞等其他舞蹈元素,运用手臂动作的延伸和表现,使啦啦操动作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具有感染力。 简述舞蹈啦啦操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啦啦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健身强体,它与一般性健身操的强身更上一个层次,一套啦啦操的动作设计和编排中须以健身为依据,任何 有危害身体健康或不利健身、强体的动作均不应采用。成套动作练习对身体各部分的影响应该大体上均衡,对身体的各种基本素质都能得

到煅炼,如:力量、柔韧、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等。长期参与啦啦操运动能提高人体各方面的身体机能,使机体运转达到最佳状态。 1 啦啦操与大学生健康价值取向 1增强运动系统的功能2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3促进心血管系统机能完善。 2 啦啦操与大学生审美价值取向 1健身美体、塑造完美体态2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表演观赏力。 3 啦啦操与大学生教育价值取向 1优化人格和塑造高尚道德价值。2啦啦队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啦啦操的训练是辛苦的,需要坚忍和毅力,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3对大学生的主体角色确立作用。4对大学生奋斗进取的精神影响。 论述学习舞蹈啦啦操的心得体会以及舞蹈啦啦操课今后的改革方式和建议 从大二开始到现在,选学了整整一年的舞蹈啦啦操,从之前对它一无所知到逐步了解并慢慢的喜欢上它,舞蹈啦啦操让我感受到它与其它运动与众不同的魅力,它的力量、动感、优美。它让我的身心愉悦。

中职学校体操教学论文

中职学校体操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体育教育得到了重视,体操教学包含队列练习、跳跃、机械体操等多种,其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中职学校体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中职体操教学提供帮助,推动新课程体操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操教学效果;因素 体操教学具有强身健体、塑形美体等作用,一直深受广大教师学生的欢迎。但是,体操对练习者的身体条件要求、素质要求较高。因此,怎样有效地控制影响教学效果的不同因素,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提升中职体操教学的主要途径。 1中职学校体操教学现状分析 体操教学中运动项目包含多种,其中单双杠中的支撑动作主要训练学生的手臂力量,要求学生上肢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的上肢力量较弱,在练习过程中时常发生拉伤而影响技能练习,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参与性。而像倒立、前滚翻、侧手翻、列队技巧、广播体操等,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这些对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等具有一定要求,学生的身体条件将决定这动作的完成水平,要求学生动作优美、力度适当、自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对广播体操、列队等练习表现较为松懈、动作无力。尤其在中职学校中,学生主要以文化课理论知识为主,缺少体育练习,造成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较差,体育测试不达标等。由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使得教师在体操教学中不得不降低动作要求,这也就直接造成了教学效率的降低。 2影响中职学校体操教学效果因素 2.1学生因素 2.1.1身体素质较差 想要达到一定的动作要求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而由于中职学生身体素质的不达标,进而影响体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动作技巧的掌握。另一方面,不同学生身体条件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在不同年龄段身体条件发生不同的变

207个体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207个体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研究对象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以下是部分体育毕业论文题目,大家可以从这些方面来选题。 1、湖南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研究 2、备战省运会冬训期间男子赛艇业余运动员部分生化指标分析 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特征 4、中国和巴西女排技术统计对比分析 5、安徽省高校专业组篮球队教练员现状研究 6、体育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尤溪县为例 7、校园足球的推广对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8、高校体育柔力球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9、社会体育指导员行为失范现象的审视与反思 10、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 11、运动生物化学分析中长跑时体内有机代谢变化规律 12、骨骼肌收缩过程中钙离子的作用 13、专项训练中运动生理学的应用 14、渭南市青少年篮球培养现状 15、高职院校公共田径选修课强化核心力量训练重要性 16、高校篮球训练理念以及训练方法研究 17、浅谈定向运动的体能训练方法 18、谈网球击球过程中的“放松” 19、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20、对湖南省城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比较分析 21、中小学气排球开展现状与推广策略研究 22、中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易犯错误及对策 23、高校校园足球常态化与制度化的创建策略 24、浅析瑜伽课程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25、当代体育用品的市场分类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26、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探究 27、济宁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推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研究 28、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和维护的现状分析--以滨州为例 29、安徽省宿州市雪枫游泳馆救生员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30、成都市篮球培训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制约因素的研究 31、2014-2015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进球特征研究 32、运动竞赛裁判员的恶意执裁行为整治初探 33、浅析散打鞭腿动作对膝关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4、我国毽球运动发展探究 35、浅析足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与消除 36、论冬奥会对我国休闲体育的影响 37、体育展示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发展问题探讨

健美操教学对体育教育技能的培养的论文

健美操教学对体育教育技能的培养的论文 一、健美操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 (一)有助于学生将来形成良好的教师教态 不可否认良好的教态是会给学生留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有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教 师若从事较长时间的健美操项目训练,必定会具备良好的身体形态和独特气质,健美操教 师在课堂教学时的一举一动都会激发学生最为直接的感官认识,加之健美操课程内容中的 身体姿态练习会逐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在无形中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教态意识, 为将来走进课堂打下基础。 (二)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积极影响 健美操运动这一现代运动项目,具有较强的时尚元素和活力,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 流的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课堂教学中必定会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来介绍这项运动,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其主动参与其中的自主性,也是需要充分 发挥语言的魅力。教师的丰富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会在潜移默化受到教 师在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的熏陶,对其产生长远影响。 (三)教师直观演示的能力带来正面引导 健美操对个人的身体协调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健美操教师在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教师在具有很强的音乐伴奏下,通过复杂的的组合动作直观地演示,不但给予学生美的感受,还能充分体现其专业能 力和身体的协调性,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作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有了真切地体会。 (四)教师示范与讲解的积极影响 健美操在节奏上的强、快,动作上复杂多样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动作必须做到 准确、到位,给予学生动作概念上的直观性,这样就会让学生更加准确和规范地认识和把握,从而建立起规范、正确的教师示范的意识。同时,教师在对由基本步法和手位经过很 多变化和组合而成复杂的健美操动作进行详尽的讲解时,必须做到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尽量多用口诀、术语。此外,由于健美操项目是以步法为主,因此,一般是按照下肢步法 到上肢动作到躯干与头颈、手眼的配合的`顺序进行分解式的讲解,教师这样简明、生动、层次分明、富有有感染力的讲解不仅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要领,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讲解的方法、层次性、顺序感等对于学生说具有深远的现 实意义。 (五)教师的表现力、亲和力的积极作用

啦啦操论文总结

1.啦啦操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以北京市海清学校分校为例 研究目的: 啦啦操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体育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就普及程度来看,并未完全进入到学校,尤其是民办小学。本研究以体育设施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的北京市海清学校分校为例,对啦啦操的引入进行实践研究,旨在帮助该类学校成功引进啦啦操,并在如何开展啦啦操运动等方面提供参考案例,从而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 研究结论: 1.民办小校,体育设施匮乏,师资力量薄弱,体育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学校的体育课没有具体教学内容,学生以自由活动为主;大课间操的开展模式单一且时间很短;没有开设任何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啦啦操也从未在该校开展过,学生也未曾了解和学习过啦啦操。 2.啦啦操引入实验的整体设计为:以体育课为切入点,历时2个月将啦啦操引入到学校的大课间操,并对学校的部分教师进行教学指导,4个月后使部分教师能够独立地对学生进行啦啦操教学。从而使以啦啦操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大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顺利开展,使啦啦操成为了北京市海清学校分校的体育特色,丰富了该校的校园体育文化。 3.在实验结束之后,本人也曾多次对学校进行回访并作啦啦操教学指导,首都体育学院在该校进行支教的学生,也有针对性地对该校学生进行啦啦操的指导,这促使啦啦操在该校能够长期有效的发展。 2.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 研究目的: 啦啦操运动在我国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了解高校啦啦操的开展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促进措施。 研究结论: 我国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已初具规模,影响该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社会因素、校园因素、教练员和运动员因素、项目特色因素;其中校园因素因其可控性较高,可作为促进项目开展的重要切入点;高校在训练场馆设施保障、教练员专业技术培训、校队训练体制及相关奖励措施方面均可作出切实有效的工作。 3.陕西省民办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分析 分析结果: 陕西省民办高校啦啦操的开展在教练员、队员、教学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有成就也有问题。扎实的基础、科学的选材、系统的训练是提高拉拉队水平的关键,建议高度重视啦啦操的开展,扩展经费来源,加强管理制度,并注意从小抓起,多举行比赛活动。

大学生健美操论文

大学生健美操论文 步入大学的校门,学习模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体育课变成了自选项目,而我选择了健美操。其实健美操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以前对它的了解很是浮于表面,直到现在,经过了一学期健美操的学习,我对它产生了重新的认识,虽然现在自己所掌握的内容也只是皮毛,但是毕竟通过切身的锻炼和感受有一些感想。 首先,通过课余的查询资料,我了解到健美操横跨体育、文艺和教育三大领域,集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要求练习者不仅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而且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对美与艺术的追求及鉴赏能力,通过健美操的练习,增强了人体自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提高了人们对当今信息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适应能力;健美操在追求形体、姿态、动作和精神美的同时,特别讲求完成动作的节奏与力度,即要求练习者在一定节奏下,以最大的幅度,快速有力的肌肉收缩完成一定身体负荷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展现自己的活力与价值。 体操可以发达肌肉,使关节灵活,提高人体动作的协调性;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激发情绪,二者相结合的健美操运动既能促使人体魄健壮,又可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调节人的情绪。 健美操是锻炼大脑的体操,人们在欢乐和愉快的情绪中得到锻炼。健美操除对人体自身具有健身、健美、医疗、保健等自然功效外,还具有娱乐、消遣、表演、社交等社会功效,起到了健美体形和淘冶情操的双重作用。 高校选择健美操为课程也是因为它有很多优势。健美操在高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通过健美操的练习,提高了人类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推进了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促进了大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了正确体态,塑造了健美体形,焕发了青春活力,增强了体质,提高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能力。通过表演、比赛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以及高校之间的正常交往和友谊,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弘扬了民族的艺术与文化,因而健美操已成为高校不可缺少的教育课程。 其次,通过每次课堂切身的学习和锻炼,健美操的确帮助了我不少。每次在上完课,跳完健美操后,我的身心会很放松,感觉压力在减少。和着强健的节奏,我在激情和动力的支配下跳跃,舞蹈。每个到位的动作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美感,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强健了我的体魄,提高了我自身的身体素质。通过自遍操,我在利用我已学的知识去整合创造,在思维方面也获得了极大的锻炼。我更加热爱健美操了。 最后,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想我不会离开健美操。即便是本门体育课已经结束,但是我会继续与健美操同行,跳健美操来放松自己,强健身体。

运动训练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d56052479.html, 运动训练论文题目 一、最新运动训练论文选题参考 1、从美国体育院系课程改革看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2、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 3、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时间理论的构建 4、几丁质·几丁聚糖对运动训练小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及血清GPT活性的影响 5、对我国现行运动训练体制及教练员、运动员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6、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研究 7、关于运动训练原则的辩证思考 8、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9、对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的再认识 10、游泳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研究 11、运动训练活动中的整体与细节问题思考 12、枸杞多糖对运动训练小鼠耐力及体内自由基防御体系的影响 13、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与运动训练干预 14、继承与弘扬马特维也夫教授的运动训练学术思想 15、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热点问题及对我国训练实践的启示——2011杭州国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评述 16、有氧运动训练对大鼠下丘脑食欲调节肽的影响 17、运动训练与心脏内分泌功能 18、运动训练原理新知简述 19、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研究

https://www.doczj.com/doc/d56052479.html, 20、专项理论到运动训练科学——兼论运动训练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趋向 二、运动训练论文题目大全 1、肌酸激酶和运动训练 2、运动训练对内膜下心肌组织的影响 3、变速变负荷运动训练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4、运动训练后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与健侧脑内突触结构变化的关系 5、从美国体育院系课程改革看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摘要) 6、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兼论我国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 7、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兼论我国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8、芦荟对运动训练小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及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9、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学术思想研究 10、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11、运动训练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关系和针灸调节作用 12、训练观念——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 13、血清肌酸激酶的运动训练负荷监控作用研究述评 14、竞走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探索 15、运动训练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16、对马特维耶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质疑——维尔霍山斯基的运动训练理论观点 17、中美青少年运动训练的差异及思考 18、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很实用的精编

一、学校体育类: 二、1、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2、谈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四、3、试论体育道德形成的要求和规则 五、4、论体育与智力开发 六、5、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 七、6、体育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八、7、试论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 九、8、试论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十、9、体育技术学习与体能发展问题的研究 十一、10、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十二、11、女生体育教学的特点与指导实践的研究 十三、12、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十四、13、X X地区(学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分析 十五、14、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十六、15、初论体育课外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十七、16、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十八、17、(某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的研究 十九、18、关于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 二十、19、新的教学方法(或电化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 二十一、20、论教学艺术与体育教学艺术 二十二、21、论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 二十三、22、中(小)学生体育知识水平和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 二十四、23、关于中(小)学建立单项(或健身、健美、体育娱乐)俱乐部的二十五、可行性及具体对策的研究 二十六、24、论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二十七、25、论学校体育的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 二十八、26、浅析变异系数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二十九、27、平均数、标准差在运用会报名中的应用 三十、28、运用体育统计知识改进体育课教学 三十一、29、运用“回归分析预测成绩”之我见 三十二、30、利用假设检验知识改进训练方法 三十三、 三十四、二、基础理论类: 三十五、1、心率指标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及原理 三十六、2、浅谈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训练 三十七、3、促进运动机能形成的方法和手段 三十八、4、谈肌肉力量训练 三十九、5、用能量代谢原理谈运动训练的设计 四十、6、从无氧域指标的分析中谈有氧工作训练的最佳化问题 四十一、7、对肌肉工作前初长度的适度拉长提高力学效果的生理学分析 四十二、8、试论运动生理学在体育教学和训练科学化中的作用 四十三、9、用运动生理学原理与自己从事的体育实践相结合的体会、总结 四十四、文献综述或具体的实验等

体操教学的论文

体操教学的论文 1.学情分析 中学也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是身体生长和发育的最佳时期。体操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通过徒手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进行各种身体操练,完成各种类型的和不同难度的具有一定艺术的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借以实现体育任务的一种手段。通过学习体操,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及前庭机能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作节奏感、韵律感和自然美感。中学学生的求知欲较为强烈,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挑战刺激。通过观看奥运会、亚运会多种赛事,了解我国的体操项目在世界独占鳌头,无与伦比。许多体操运动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该项目在学校的开展和学习起到了宣传作用。满足中学学生喜欢挑战、刺激、崇尚美好的心理。相反,有的学生认为体操是一项较苦较累的运动项目,并且枯燥乏味。另外,有的教师认为体操也是一项高危险的运动项目,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受伤的危险。对学生和教师的心理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教法分析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教师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完整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分解法:是从掌握完整动作出发,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

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方法。学生练习法主要包括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比赛练习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综合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一类练习方法。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的方法。重复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变换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变换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3.教学的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合作过程。老师、学生及客观因素都影响教学发展。例如体操专业教师的短缺以及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能力等。学生方面表现为男学生较活跃且易于表达情感,争强好胜、喜欢活动。女孩文静且内心细腻,不易于表达情感,体质普遍较弱。对于比较难的技术学习内容自然会有一个的恐惧感。此外,教学设施是提高体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健康体质的物质保证,深深影响体操教学和创新。学校场地设施的优劣好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与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关系。 4.结论 在新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下,只有坚持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情、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解决场地短缺、器材不足、引进体操

健美操论文题目

1、大众健美操的健身意义 2、健美操进入中学的影响与可行性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健美操精品课程组: 一.健美操运动训练方面: 1 对影响优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因素的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2 第四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国内外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对比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4 国内外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对比分析中国体育科技1998年06期 5 我国优秀男子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素质特征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6 健美操训练引起骨骼肌局部痉挛的发生机制及处置办法的神经生理学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我国优秀女单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特征的研究体育学刊2000年03期 8 双摇跳绳对提高竞技健美操专项素质的作用体育学刊2000年04期 9 我国竞技健美操现状及发展策略的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0年12期 10 对我国竞技健美操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11 中国女子竞技健美操技术状况的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2 论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力量训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3 中国竞技健美操长短析说体育文史2001年01期 14 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指标体育学刊2001年03期 15 第6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调查与分析体育与科学2001年01期 16 我国竞技健美操与世界水平差距探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7 从规则变化分析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及应采取的对策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8 我国竞技健美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9从竞赛规则变化谈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0 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六人项目调研报告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1 世界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分析体育与科学2002年03期 22 竞技健美操表现力的培养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3 我国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音乐现状评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24 我国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25 现代竞技健美操比赛男子单人项目难度编排特点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2年05期 26 西北地区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现状调查与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7 从最近3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探讨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实力与差距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8 健美操竞赛的公正性评价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9 转体动作在竞技健美操中的应用与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0 新周期竞技健美操规定动作的特点与针对性训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1 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特征的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2 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编排规律与特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3 优秀健美操运动员涉及气质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4 优秀健美操运动员气质特点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5 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研究及对策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6 竞技健美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7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及其培养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9期 38 加速专业化进程,迅速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9 广州体育学院竞技健美操队训练及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0 关于优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1 古典芭蕾的训练体系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2 我国竞技健美操一线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3 对参加第七届健美操世界锦的中国队的技术水平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4 论健美操运动员等级规定动作的普及与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5 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体育学刊2004年02期 46 对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构成因素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美国体操走强的若干因素分析

80 美国体操走强的若干因素分析 李丽1,余良华2,肖平3,祝杨 4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美国参加世界体操大赛以来的实力表现及美国体操的具体运作情况,认为导致美国体操走强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政府对体育的优惠政策、体育的商业化运作、体教结合的后备力量培养机制、以及发达的体育传媒,它们构成了美国体操优越的外在环境;体操的历史背景、体操协会的良性运作、教练员机制、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机制、大众体操与竞技体操的有机结合、以及体操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它们成为促进美国体操走强的内部因素。关键词:美国体操;走强;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G 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 (2006)01-0080-06 The F actors on Srten g thenin g The U SA G y mnastics LI Li 1 ,Y U Lian g -hua 2 ,XI AO P in g 3 ,ZHU Y an g 4 (C olle g e of P.E.,Hubei Univ.,Wuhan 430062,China ) Abstract :T hrou g h usin g the m ethod of docum ent ,interview investi g ation and statistics ,this p a p er anal y zes the stren g th p erform ance of Am erican p artici p atesin w orld gy mnastics g am e and the concrete o p eration situationof Am eri 2can gy mnastics ,the author thinks there are tw o as p ects cause the Am erican gy mnastics develo p in g form idabl y :T he s p orts p referential p olic y of the g overnm ent ,the comm ercialization o p eration in s p orts ,the combine of s p 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 g m echanism of reserve forces ,as w ell as the develo p ed s p orts m edia ,the y constitut 2ed the Am erican gy mnastics su p erior external environm ent ;G y mnastics historical back g round ,gy mnastics associa 2tion’s beni g n o p eration ,the trainer m echanism ,athlete’s selectin g and raise m echanism ,the or g anic s y nthesis of p o p ulace gy mnastics and the athletics gy mnastics ,as w ell as the gy mnastics m echanism unceasin g reform and the consumm ation ,the y are p rom ote the internal factor.of Am erican gy mnastics’form idable.K e y w ords :T he Am erican gy mnastics ;form idable ;factor ;anal y sis 收稿日期:2005-12-18 作者简介:李丽(1981-),女,湖北襄樊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操教学与训练 V ol.26N o.1Jan.2006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 uan g zhou Ph y 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第26卷第1期2006年1月 1 研究目的 美国体操近几年呈跨越式的上升趋势,在世界大赛上成绩突出,并多次改写美国体操历史。2003年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美国体操获得5金2银,是美国 历史上第一次在世锦赛上获得5枚金牌;2004年第28届奥运会,美国体操获得2金6银1铜共9枚奖牌,团体名次跃至世界第二;2005年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美国体操获得4金4银1铜共9枚奖牌,位居世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