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章》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章》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章》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章》Microsoft Word 文档

塬上人家的“老哇撒”

在我们塬上,一说到“老哇撒”男女老少,妇孺皆知,因为其做工简单,节约时间,农忙时节,特别是秋冬季节是北方大部及农村的一道美食,从“老哇撒”的字面意思,我查阅了大量书籍及电脑资料,“老哇撒”在关中一带农村很普遍,在北方也有好多地方也有此传统美食,河北、内蒙有称其为“面疙瘩”,塬上人(关中一带也是这样的)称其为“老哇撒”哪是有考究的,在关中一带,特别是在塬上,在秋冬季节,成群的乌鸦在林间、竹园、河边歇息,叽叽咋咋,好不热闹,塬上人将乌鸦称其为“老哇”,另外关中人称人的脑袋为“撒”,“老哇撒”顾名思义就是乌鸦头,将面粉制作成乌鸦头的形状,美其名曰:“老哇撒”,这就是“老哇撒”的由来。

“老哇撒”的做法随意性很强,最大的特点就是荤素随意搭配,可用猪肉做臊子,也可用排骨作汤卤,更是可以随心搭配自己喜欢的蔬菜;做法简单、热汤热面,集各种蔬菜于一锅。“哇撒”可大可小,根据个人喜好,想吃“撒”大的,哪就将面和硬点,“撒”用筷子夹大点,想吃“撒”小的,哪就将面和稀软点,夹的“撒”可能就小点。“老哇撒”也有人说是“懒汉”饭,其实并不是吃饭的人使懒汉,主要是做法简单,方便快捷,做起来不麻烦,农忙的时候,抢收抢种,“老哇撒”省事,“克里马擦”吃完又要去干活,所以在广大关中农村,特别是塬上人家尤为喜爱。“老哇撒”中的“哇撒”透亮劲道有嚼劲,口感柔滑;面汤中保留了菜的各种营养,

咸香兼备,口感层次丰富。一碗“老哇撒”下肚,贴心贴胃,浑身那叫一个暖和舒坦。

小时后,塬上人家穷,“老哇撒”一般是用豌豆杂面、高粱(稻黍)面、玉米面或者混合面做的。不论什么面做的“老哇撒”,面都特别滑爽,热乎好吃。是咱塬上人家的标志性美食,就好像“凉皮包子胡辣汤,油条豆浆和麻花,荞面饸饹烧饼馍”这些名小吃一样,深受人们喜爱啦。

这几天,雾霾严重,雨夹雪又降温,特别想吃那热乎乎的“老哇撒”。我老婆就动手开始和面了。

在塬上人家里,“老哇撒”的做法如下:

1、面中放点盐,用35度的温水,将面和成稠稀适中的面糊,就是前边说的,面和稠硬点就夹大点,面和稀软点就夹小点;

照片名称:老哇撒的制作过程

照片名称:老哇撒的制作过程

照片名称:老哇撒的制作过程

照片名称:老哇撒的制作过程

照片名称:老哇撒的制作过程

照片名称:老哇撒的制作过程

照片名称:老哇撒的制作过程

2、将土豆、胡萝卜、豆角、蘑菇、西红柿等(凡是能切成小丁快的,其它蔬菜也行)切丁,现在塬上人家里富裕了,可用廋肉或香肠切片,葱切碎;

3,再炒两个鸡蛋;锅中留余油,葱花炝锅,放入肉丁、香肠炒至半熟;再放西红柿,炒至西红柿成酱溶;再将土豆、胡萝卜、豆角、蘑菇丁或其它蔬菜一起倒入锅中,放盐翻炒入味;

4、锅中倒水,水开后,将和好的面,用筷子,根据自己大小喜好一点一点夹起将“哇撒”放进锅中;

5、“哇撒”夹完后,放点青菜或香菜、菠菜叶等,再将炒好的鸡蛋放进锅中,煮熟即可。一锅色香味俱全的“老哇撒”就做好了。

塬上人家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好多美食小吃,这些都是辛勤汗水的结晶,为我们塬上人家积累了无穷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塬上人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老哇撒”的做法也日新月异了,从质量、特色、养生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改革,美味独特,写到这里,想吃的口水都流出来啦。

正好,“老哇撒”也做好了,我老婆喊吃“老哇撒”哩!

-------------东大为2016年12月20日于桥上桥集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