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像的合成教案

图像的合成教案

图像的合成教案
图像的合成教案

图像的合成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着重于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掌握信息处理的基础理念和技术。与此同时《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体验和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而本节课就涉及图片素材在多媒体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和处理方式,使学生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进行多媒体作品规划、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第二单元图片素材加工的内容。图片素材的加工和处理是多媒体作品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以前采集的图片素材进行合成。通过对Photoshop工具的实践操作,初步了解图片素材再加工的一般步骤,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学生分析

本学期学生对选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非常感兴趣,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解决学生平时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对Photoshop软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应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像合成的基本概念

2.掌握图像合成的一般步骤

3.能够对选取的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创作出一幅主题鲜明的图像合成作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优秀的图像合成作品,感受图像合成的魅力,体验图像合成的方法

2.通过自主构思创作主题作品,体验图像合成的整个过程,感受构思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图像的合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从而通过作品表达思想和审美。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树立良好的品格修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图像合成的一般步骤

2.体会图层对于图像合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photoshop中的各种选取工具,选取对象

2.如何更好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巧妙构思

(三)教学资源

教师用资源:教学演示文稿(PPT)

学生用资源:教学学案和教学素材

(四)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环节1:情景导入(2分钟)

(设计意图:使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首先我们看一幅图像,这是电影《叶问》的宣传海报,这部由甄子丹主演的电影,大家有看过吗?

学生:看过(学生一口同声)

教师:我们再来看这张,由老师演的这部有谁看过?

学生:没看过(学生笑)

教师:实际上老师没有演过《叶问》,可是这幅图像又怎么解释呢?

学生:老师利用photoshop合成出来的。(有的学生说)

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像的合成。

环节2:讲授新知一(8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优秀的图像合成作品,感受图像合成的无穷魅力)

教师:首先,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图像合成?

学生:图像合成就是将多张图像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达到新的构图目的的一种创作方式。(找学生补充)

教师:欣赏一组优秀的图像合成作品,更深入的理解图像合成的定义,感受图像合成的魅力。学生:欣赏作品

教师:这幅图像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这幅图像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欣赏到这,通过欣赏优秀的图像合成作品使我们对图像合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看得出来大家已经跃跃欲试了,那让我们来看今天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实现图像的合成?

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像的合成。

环节2:讲授新知一(8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优秀的图像合成作品,感受图像合成的无穷魅力)

教师:首先,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图像合成?

学生:图像合成就是将多张图像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达到新的构图目的的一种创作方式。(找学生补充)

教师:欣赏一组优秀的图像合成作品,更深入的理解图像合成的定义,感受图像合成的魅力。学生:欣赏作品

教师:这幅图像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这幅图像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欣赏到这,通过欣赏优秀的图像合成作品使我们对图像合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看得出来大家已经跃跃欲试了,那让我们来看今天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实现图像的合成?

环节3:讲授新知二(10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合成三维立体地球,体会图像合成的一般过程)

教师:来看我们今天的任务1:合成三维立体地球。

教师:在制作之前,首先我们要想一想三维立体地球应该是什么样子?也就是构思。我们先来看一下老师构思之后制作出来的三维立体地球。

学生:观察并思考

教师:演示制作三维立体地球的具体过程,强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教师:单击窗口向下还原按钮,可以同时浏览多个图像(问题一)

教师:强调移动选区与移动图像的区别,使用移动工具移动图像(问题二)

教师:如何将多余陆地部分去除,深入体会图层的作用(问题三)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考学案)

教师:巡视并解决学生问题

教师: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完了,老师把屏幕切过来。

教师:通过合成三维立体地球这个例子,谁来说说图像合成的步骤应该有哪些?

学生:①收集素材②选取图像③合并图像④调整图像⑤保存

教师:还有同学补充吗?

学生:首先应该构思。

教师:非常好。我们在进行图像合成的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针对所选主题进行构思。好,我们来看本节课的第三个问题。

环节4:巩固新知(15分钟)

(设计意图:自主构思,感受创作乐趣)

教师:如何进行图像合成的构思?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相关素材和本人刚刚制作的三维立体地球,自主构思,创作环保主题海报。

学生:动手创作(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并解决学生问题

环节5:展示交流(5分钟)

(设计意图: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教师: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完了,有谁愿意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

学生:踊跃举手

教师:请你阐述一下自己的创作思路,也就是如何构思的?

学生:地球是孕育生命的地方,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教师:这幅作品怎么样?

学生:好。(伴随热烈的掌声)

教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欣赏到这里。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相互交流。

环节6: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最后,我们小结一下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

教师:问题一,图像合成是什么?

学生:图像合成就是将多张图像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达到新的构图目的的一种创作方式。

教师:通过以上两个任务,同学们体验了图像合成的一般过程,掌握了图像合成的一般方法。那谁来说说图像合成的一般步骤应该有哪些?

学生:①构思和收集素材②选取图像③合并图像④调整图像⑤保存

教师:相信同学们已经体会到了构思的重要性。以上就是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教师:最后,老师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勤思考,利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像合成技术,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的图像合成作品。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能力出发,根据学生的特长,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教师利用本人图像制作图像合成作品,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其次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语言流畅、简练,事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学生自主构思主题作品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对知识点的综合处理、运用能力有较大提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体现了新课标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但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一)学生在操作将多余陆地部分去除时,个别学生无法完成,原因是没有选中相应的图层。这给我一个启示,那就是虽然图层的概念上节课已经讲过,但学生还没有很好地掌握,以后我应该在涉及到相关的知识点时稍微进行一下点拨以避免学生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相对有限,没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开放性不够。需要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改进。

(三)由于学生在创意和制作上花费了较多时间,所以到最后评价的时间比较仓促,教师的评价要放在课后进行,效果不如即时评价来的好。

《图像处理》教案

图像处理 辅助工具:计算机、网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和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七节的内容。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画图程序的窗口,并且会使用各种画图工具。本节课形象直观,灵活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和脑,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种简单有趣的绘图方法。 学情分析: 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电脑鼠标、键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对于本节自带的应用程序“画图”小学也接触过画图程序,有的使用的还相当熟练。所以我采用的学法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方式,以学生“练”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赏识教育、自我探究、协作交流、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画图程序工具的熟练使用; 、应用“画图”程序绘制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 修改自己的图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画图”程序的窗口; ()学会各种画图工具的使用; ()学会利用“橡皮”对图像的修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动画图程序,学生认识的窗口,培养学生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使用画图工具绘画,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操作的习惯,并且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创新能力。 ()通过对图像的修改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绘制作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积极

参与的精神,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学生特色的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分钟) 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 喜欢画画吗?”学生齐答: “喜欢”。“我们班有很多 小画家,也有许多电脑高手,可是我们班上有没有电脑小画家呢?”大部分同学说:“没有”“想不想成为电脑小画家?”我顺势引入新课:“今天,老师这里有几幅漂亮的画,请大家看看。” 展示历届初中生参加电脑绘画制作比赛的优秀作品(课件展示)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气 氛活跃。认真观赏获奖的电脑 制作作品,并能说出是什么软 件制作的。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和兴趣,想自己创造出更优秀 的作品,自然地引出本课的内 容。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分钟)一、认识“画图”程序 (分钟) 、让学生自己来启动画图程 序,并能说出窗口的各部分名称。 、提高:说出“画图”程序1、学生动手启动画图程序 、仔细观察“画图”窗口说出 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回忆前 面讲过的启动应用程序的三 种方法另一方面也增强的学 生操作能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窗口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方案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3—84页例1、例2 主题:《图形的运动三》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赵洋/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小学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最后一次学习,进一步认识旋转运动,在深入分析旋转运动的过程中掌握旋转的三要素;通过操作和观察探索出图形旋转的特征。教材在编排的过程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借助方格纸、三角板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增强空间观念。本单元的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四年级时,又认识了平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图形旋转的实例,本单元图形运动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旋转现象;

2.能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3.通过操作和观察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的课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这是什么?会玩吗?谁来试试? 2.同学们的游戏玩的都非常棒,那么在游戏中包含了哪些运动现象呢?(平移和旋转)你还学过哪些运动现象?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图形运动中的旋转。 (二)认识旋转的三要素 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运动呢?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一起来看。因为旋转,世界是如此的美丽。 2.圆规,有旋转吗?哪有?(圆规转动画圆的过程是旋转)【问题1】 3.(演示)那这个运动是旋转吗?那这个呢?为什么?为什么飞出去了就不叫旋转?(只有一直绕着中心点转动才叫旋转)这个点我们可以叫做旋转中心。【问题2】 4.(演示)再来观察,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运动一样吗?看来旋转是有方向的。旋转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问题3】 5.(演示)仔细看,这两次的运动一样吗?什么不同?(角度不同)哪里有角?这个角我们可以称作旋转角。【问题4】

高中物理教案示例[简谐运动的图像].

教案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振动图像的物理含义。 2、知道简谐运动的图像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3、能根据图象知道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会用图象法、列表法表示简谐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提高运用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分析简谐运动图像所表示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回复力等物理量大小及方向变化的规律,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描绘简谐运动的图像,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从图像了解简谐运动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逐步认识客观存在着简洁美、对称美等)。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二)简谐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 (2)简谐运动图像的特点。 2、难点 (1)用描点法画出简谐运动的图像。 (2)振动图像和振动轨迹的区别。 (3)由简谐运动图像比较各时刻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回复力的大小及方向。 3、疑点 能用正弦(或余弦)图像判定一个物体的振动是否是简谐运动。 4、解决办法 (1)通过对颗闪照相的分析,利用表格,通过作图比较,认识简谐运动的特点。 (2)复习数学中的正弦(或余弦)图像知识;比较几种典型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与简谐运动图像的区别。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幻灯片、幻灯机(或多媒体课件)、音叉(带共鸣箱)(附小槌、灵敏话筒、示波器)。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观察振子的简谐运动情况及其频闪照片、位移一时间变化表格。 2、学生根据表格画出s-t图 3、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振子在各时刻的位移、速度、回复力和加速度的方向。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理解简谐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是认识简谐运动规律的关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设开始计时的那一时刻位移为零,则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什么线? (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设开始计时的那一时刻位移为零,则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什么线? (根据s=at2,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抛物线) 那么,简谐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什么线? [新课教学] 多媒体课件(或幻灯)显示。观察气垫导轨上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这是典型的简谐运动。 观察振子从离平衡位置最左侧20mm处向右运动的1/2周期内频闪照片,以及接

photoshop练习题

Photoshop练习(一) 1.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实现的功能是()。 A.绘制图像 B.加工图像 C.合成图像 D.A、B、C选项全部能实现 【答案】D 书本P2-P4 图像处理技术包括:①绘制图像;②选取图像; ③加工图像;④合成图像; 2.以下不是图像大小的常用尺寸单位的是()。 A.像素 B.厘米 C.像点 D.英寸 【答案】C 书本P11 倒数第2段 图像大小的尺寸单位常用:像素(Pixel),厘米(cm)和英寸(inch) 3.可以使图像边缘产生模糊效果,使得图像的合成自然和谐的命令是()。 A.模糊 B.磁化 C.描边 D.羽化 【答案】D 书本P13 倒数第2段 图像的边缘有模糊的效果是“羽化”

4. 以下不是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的是()。 A..ppt B..psd C..jpg D..bmp 【答案】A PPT是PowerPoint文档的格式 5.如果我们想减少选区,可以选择的功能键是()。 A.Shift键 B.Alt键 C. Ctrl键 D. Del键 【答案】 B 书本P13探究问题 增加选区:Shift键 减少选区:Alt键 6.如果要选取色彩分布不均匀的图片中不规则图像,应采用的最佳工具是()。 A. B. C. D. 【答案】 A 7.以下哪种格式的图像文件属于压缩文件,容量较小,适合于在网上发布()。

A.bmp B.psd C. jpg D. tif 【答案】 C 书本P19倒数第2行 Jpg是压缩的文件格式,文件容量较小,适合于网上发布。 8.以下不属于“变换”选区的操作的是()。 A.缩放 B.斜切 C. 扭曲 D. 透视 E.渲染【答案】 E 9.在Photoshop中移动图层,必须使用()工具。 A.选框工具 B.魔棒工具 C. 移动工具 D. 文字工具【答案】 C 10.在Photoshop中新建图像文件默认的背景颜色是()。 A.白色 B.黑色 C. 红色 D. 蓝色 【答案】 A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市第二十一小学马美佳 一、教材容分析 这一节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中的《图形的运动》,是对小学阶段图形运动知识的总复习。通过系统的整理复习,凸显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图形运动的知识。本课着重复习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这五种基本的几何变换,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作图、操作、设计、创作等环节,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在理解中创新。通过具体的情境把几种变换整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的结构化,完整化。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这些容,并且对于生活中这样的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次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就会更加全面,并且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六年级学生对于生活中这样的图形的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整合更加容易。同时,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更感兴趣,操作起来也更熟练,利用知识设计创作更有想法,创作的作品更精美,并更主动的去探究知识,发展思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运动的原理。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的运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1.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联系生活回顾图形运动的知识,为后面的设计和创作奠定基础。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作图,并总结几种图形运动的作图的方法, 3.学生利用白板演示作图的过程并讲解作图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突破重难点。 4.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5.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利用知识设计创作,提高学生运用知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3 图形的运动(一) 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法: 观察、讨论法。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剪纸(如窗花),也可用电脑上网收集各种各样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教师点击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的图形。 谈话:你看,这是在游乐场上的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认真观察,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 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欣赏

下吧。(教师出示叶子、蝴蝶和天安门图。) 师生谈话:从这些物体中,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主交流。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庭?(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可以纠正。) 2、教学“对称”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物体就是对称现象。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4、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谈话: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运动图像教学案

运动图像 姓名:班级: 一、目标 ⑴会用v—t、s—t图像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⑵能从图像中读出相关信息 ⑶会用图像解决有关问题 二、知识点 直线运动的s—t图像: 1、表示位移大小和方向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线的斜率越大表示运动物体的 直线运动的v—t图像: 1、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线的斜率越大表示运动物体的 3、图像和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注意: .......................................v.—.t.图像、 ...s.—.t.图像表示的是直线运动,图线不是运动轨迹,即使图线是曲线表示的还是直线运动1、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下列图象中可以反映小球的这一运动过程的是( ) 2、下列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经t=5s,甲、乙两物体相遇 (C)在10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经t=10s时,乙物体的速度降为零 4、如图所示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则甲物体的运动速度v1=__m/s,乙物体的运动速度v2=__m/s,t=15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___m。

5、A、B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A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0.2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⑴经过多长时间A、B能再次相遇;⑵再次相遇之前,A、B间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6、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的s—t图象,试判定: (1)A、B两个物体各做什么运动? (2)前3s内A、B的位移各为多少? (3)第3s内A、B的位移各为多少? (4)哪个物体的速度大?是多少? 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s时,乙追上了甲 (C)由于乙在t=10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 离为乙追上甲前最大 (D)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的快;在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

PS图像合成技术

PS 图像合成技术 PS很强大这是大家的知道的,但是PS为什么强大呢,其实PS的强大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本文说的PS图像合成技术就是一项,图像合成技术也可以理解成为为两张或者几张图片“移花接木”,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一张图片“移花接木”后的效果 做“移花接木”之前,要找几张合适的素材图片,背景图和要替换的图。为了以后的制作方便,建议素材图片要找造型比较相似的。 还有一点是要有细致的观察力,看看要合成的两张图是否适合合成在一起,如果做之前不认真的观察,在做到一半的时候发现两张图根本就不适合的话,就前功尽弃了。 打开素材图片,首先要将你需要替换的图片部分(脸型或其他需要替换的部分)用多边型索套部分选取,复制到你要替换的图中去。 了解选材后,首先要了解下“移花接木”需要用到PHOTOSHOP的哪些功能。做合成图主要用到的功能有“蒙板”、“调色”、“不透明度”。 1、“调节不透明度”是为了方便修改图和被修改图之间的定位关系,以及轮廓的相似度。把要修改的图不透明调节成50%或更低,这样就能很方便的看清楚两张图片之间五官的位置。五官比例对称后,逐步增加的不透明度可以增加两人的相似程度。如图1。

2、蒙板。 蒙板的作用就是在不破坏原图的前提下,类似画画的时候加了一张透明的纸,可以在这张纸上做一些效果出来,比如色阶、亮度对比度之类的。蒙板是“移花接木”中很重要的步骤,合成的像不像、看得出看不出破绽都在这一步骤中。图2

3、调色。 因为每一张图片的亮度、颜色、光源等都是不同的,将两张图合在一起就要将图的颜色、亮度等调节成一致,不然合成的再如何天衣无缝,光源没处理好的话,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假。如何调色见图3。“纯色”是整体的改变肤色,调节“色阶”“色彩平衡”等等是为了将改图和背景图的颜色、光源、亮度等完美结合。

最新图形图像处理教案模板

天津科技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室内与家具设计方向) 图形图像处理教案 编 2009.9

课程名称图形图像处理课时 2 序号01 授课班级070641/070642 日期教学方式讲授课题名称第一章Photoshop简介任课教师刘辛燕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教学 主要内容第1章 Photoshop简介 1.1 Photoshop的发展 1.1.1 Photoshop发展简史 1990年,发行Photoshop 1.0版本。 ,发行Photoshop CS2(9.0)。 1.1.2 Photoshop CS2新增功能 1. 全新Adobe Bridge文件浏览器 2. 增强的图像处理能力 (1) 支持32位高动态区域(HDR)图像 (2) 快速处理数码相机的RAW格式文件 (3) Photoshop CS2镜头校正工具 (4) 减少图像杂色 (5) 智能锐化滤镜 (6)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 (7) 红眼工具 (8) 模糊滤镜 3. 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1) 定制Photoshop CS2菜单 (2)Photoshop CS2字体预览 (3) 图像处理器 (4) 自定义用户界面字体大小 (5) 自动更新管理器 (6) 数据驱动图形 (7) 视频预览 (8) 脚本和动作事件管理器 4. 增强的设计功能 (1) Photoshop CS2动画面板 (2) Photoshop CS2的消失点工具 (3) 多层操作

目的与要求 重点与难点 小结作业 (4) 图像变形功能 1.3 界面简介 操作界面由工具栏、菜单栏、和操作面板等组成。 1.3.1 菜单栏 菜单栏分为“文件”菜单、“编辑”菜单、“图像”菜单、“图层”菜单、“选择”菜单、“滤镜”菜单、“视图”菜单、“窗口”菜单和“帮助”菜单。 1.3.2 工具栏 工具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也叫工具选项栏或属性面板。在使用Photoshop处理图像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工具或者进行不同的操作,工具栏里均会显示出相应的选项供用户选择。工具栏可以被拖动至窗口的任何位置,用户可以通过“窗口”菜单中的“选项”子菜单来显示和隐藏属性面板或称工具选项栏。 1.3.3 操作面板 ①工具箱:Photoshop CS2的工具箱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它包括选择工具、绘图工具、填充工具、编辑工具、颜色选择工具、屏幕视图工具、快速蒙版工具等。 ②图像窗口:主要是作为显示图像制作效果和制作图像的平台。 ③控制面板:主要包括多个控制面板,通过这些控制面板可以设置图像的颜色、样式、图层、字符、段落等属性,以及提供导航、测量信息显示等辅助信息的面板。 ④状态栏:主要用于浏览图像当时所处的一种状态,如显示比例、文件大小及工具提示等。 在学习软件之前,首先应明确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及photoshop软件在图形图像处理制作方面的具体用途。 熟悉界面 详细介绍了图形图像处理大师——photoshop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基础操作。从基础概念开始讲述,目的是为了在开始学习软件之前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新建保存一个图片

图形的运动一教案课程

3图形的运动(一) 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法: 观察、讨论法。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剪纸(如窗花),也可用电脑上网收集各种各样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教师点击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的图形。 谈话:你看,这是在游乐场上的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认真观察,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

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教师出示叶子、蝴蝶和天安门图。) 师生谈话:从这些物体中,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主交流。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庭?(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可以纠正。) 2、教学“对称”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物体就是对称现象。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4、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应用PS软件将两张图片合成一张图片

1、打开PS软件,点文件、点打开(找到你电脑图片的存放地,点你所要的图片,点打开。偶是选用的图片一和图片二)将图片一和图片二分别打开,确定。此时PS软件中就有图片一和图片二。 2、将鼠标拖入图片一(双人照片的空白处)点鼠标左 键点复制图层。 3、在工具栏中选用摩棒工具,将摩棒工具拖入图片一 中(双人照片的空白处)点鼠标左键然后用左手按下shift 键(左手不要松手)再用右手按一下+键(右手可以松开),然后(此时你会发现在摩棒的左下方有一个+符号)用右手拖住摩棒在图片一中(双人照片的空白处点鼠标的左键(将图片中的所有空白处都点完后,你会发现双人图片中的人物四周都被闪闪发光的白色虚线所包围着)再点鼠标右健,点羽化,在羽化半径中填上1,按好。然后按反选(只有在双人被闪闪发光的白色虚线包围着,且双人图片的长方形四周同时也被闪闪发光的白色虚线包围着时)按下Delete键(此时你会在窗口中的图层中看到双人图片中只有人物,人物背景变成了灰白相间的方格)

4、在工具栏中选择移动工具,将移动工具拖到图片一 中,点在双人图像的上面不放,将双人拖入图片二中。然后点编辑、点自由变换(此时你会发现图片二被图片一中的双人给覆盖了,你不要着急。)再在工具栏中选择移动工具,将双人图片向下移动,只到你看到双人图片的头部位置(此时你会发现他们的头部上方有一个彩色的实线框,在这个彩色的实线框上有个绿色的小方框,你把鼠标移到这个绿色的小方框上时,你会发现鼠标由原来的黑色实心三角形变成了两头带箭头的形状了,此时你可以向下拖动鼠标)当你的鼠标离开绿色小方框时,你的鼠标形状又变回原来那个黑色的实心箭头了,此时你可以点鼠村左键不停地移动双人图片,你会发现在双人图片的四周被彩色实线包围着,且实线上有八个小方框?,当你的鼠标点到这些小方框时,你的鼠标形状就变成黑色的双箭头了,你可以不停地将这些双箭头向内拉,你会发现双人图片在不停地变小(一直拉到你双人图片变小到你满意的大小为止)让第二张图片露出来,使双人图片只占第二张图片的五分之一,然后按回车键。(此时你会发现彩色的实线框消失了,双人站在第二张图片中)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专题强化一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教案

专题强化一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运动学图象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必考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命题. 2.学好本专题,可以提高同学们通过画运动情景示意图和v-t图象分析和解决运动学问题的能力. 3.用到的知识有:x-t图象和v-t图象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临界条件的确定,求解极值等数学方法.

1.x-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 2.三点说明 (1)x-t图象与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分析图象要充分利用图象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

(3)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例 1(多选)(2018·全国卷Ⅲ·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答案CD 解析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可知t1时刻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A错误;由两图线的纵截距知,出发时甲在乙前面,t1时刻图线相交表示两车相遇,可得0到t1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走了一段距离,B项错误;t1和t2时刻两图线都相交,表明两车在这两个时刻均处于同一位置,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在t1到t2时间内,两图线有斜率相等的一个时刻,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C、D项正确. [听课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应用PS软件将两张图片合成一张图片

如何应用PS软件将两张图片合成一张图片 1、打开PS软件,点文件、点打开(找到你电脑图片的存放地,点你所要的图片,点打开。偶是选用的图片一和图片二)将图片一和图片二分别打开,确定。此时PS软件中就有图一和图片二。 2、将鼠标拖入图片一(双人照片的空白处)点鼠标左 键点复制图层。 3、在工具栏中选用摩棒工具,将摩棒工具拖入图片一 中(双人照片的空白处)点鼠标左键然后用左手按下shift 键(左手不要松手)再用右手按一下+键(右手可以松开),然后(此时你会发现在摩棒的左下方有一个+符号)用右手拖住摩棒在图片一中(双人照片的空白处点鼠标的左键(将图片中的所有空白处都点完后,你会发现双人图片中的人物四周都被闪闪发光的白色虚线所包围着)再点鼠标右健,点羽化,在羽化半径中填上1,按好。然后按反选(只有在双人被闪闪发光的白色虚线包围着,且双人图片的长方形四周同时也被闪闪发光的白色虚线包围着时)按下Delete键(此时你会在窗口中的图层中看到双人图片中只有人物,人物背景变成了灰白相间的方格) 4、在工具栏中选择移动工具,将移动工具拖到图片一中,点在双人图像的上面不放,将双人拖入图片二中。然后点编辑、点自由变换(此时你会发现图片二被图片一中的双

人给覆盖了,你不要着急。)再在工具栏中选择移动工具,将双人图片向下移动,只到你看到双人图片的头部位置(此时你会发现他们的头部上方有一个彩色的实线框,在这个彩色的实线框上有个绿色的小方框,你把鼠标移到这个绿色的小方框上时,你会发现鼠标由原来的黑色实心三角形变成了两头带箭头的形状了,此时你可以向下拖动鼠标)当你的鼠标离开绿色小方框时,你的鼠标形状又变回原来那个黑色的实心箭头了,此时你可以点鼠村左键不停地移动双人图片,你会发现在双人图片的四周被彩色实线包围着,且实线上有八个小方框,当你的鼠标点到这些小方框时,你的鼠标形状就变成黑色的双箭头了,你可以不停地将这些双箭头向内拉,你会发现双人图片在不停地变小(一直拉到你双人图片变小到你满意的大小为止)让第二张图片露出来,使双人图片只占第二张图片的五分之一,然后按回车键。(此时你会发现彩色的实线框消失了,双人站在第二张图片中) 5、(此时你会发现彩色的实线框消失了,双人站在第 二张图片中)将鼠标放在双人上面点鼠标右键点混合选项,在混合模式中点柔光。在高级混合中将剪切图层混合组成前面打上勾,将透明形状图层前面打上勾;再在混合颜色带中点红色就OK了! 6、在工具栏中点T(选择直排文字工具)在属性栏中

14运动学图像教案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学 [问题设计] (1) ,纵轴表示位移S ,将物体做匀 速直线运动的数 据描在坐标系中,然后用平滑的曲线 (或直线)连接起来. (2) 图象有什么特点?图线的斜率表示什么? 答案⑴ A s ⑵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线的倾斜程度 (即斜率)表示速度,即k = = v. A t 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数据表

[要点提炼] 由s —t图象可获得的信息: (1) 物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某时刻对应的纵坐标,表示那一时刻的位置也表示物体相 对出发点的位移. (2) 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某段时间对应的初、末时刻的纵坐标的差值,差值的绝对值表示位 移的大小,差值的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正号表示位移沿正方向,负号表示位移沿负方 向. (3) 物体的速度:s—t图象中,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其中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为正值,表示速度沿正方向,斜率为负值,表示速度沿负方向. [延伸思考] 在s —t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什么含义?图象与s轴的截距表示什么含义? 答案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与s轴的截距表示物体出发点的位置.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问题设计] 如图1所示,是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甲地到乙地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试确定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并作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1 120 答案0?3 h :汽车从甲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1= km/h = 40 km/h,方 3 向从甲地指向乙地;3?4 h :汽车相对甲地的位移不变,即位置不变,汽车静止,速度V2 120 =0 ; 4?6 h :汽车相对甲地的位移减小,即汽车在返回甲地,其速度大小V3 = 二 km/h =60 km/h ,方向从乙地指向甲地,与V1的方向相反.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要点提炼] 1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直线在t轴之上表示物体向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直线在t轴之下表示物体向负方向运动.

ps课例图像的加工合成

《图像加工与合成》 【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教材第二章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有效了解图形、图像加工工具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图形、图像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特别是使用photoshop合成图像,让学生可以徜徉在“读图时代”的信息海洋中,加工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图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photoshop合成图像的程序与途径 (二)能力目标: 1、结合合成图像的多种方法,选取合适的素材,创作出类似“海市蜃楼景观”的简单合成图像。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渗透。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图片合成技术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对象为高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如今计算机已经较为普及,他们已经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初步具备了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图像处理基础,但加工图像的能力尚浅,特别是有的高中生出于好奇心,会进行图像“恶搞”,所以,除了完成本课知识传授以外,还要进行网络德育的引导,使用photoshop合成图像应该是一种融入社会,美化生活的途径,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 【教学模式】 例子导入、“讲、演、练有机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课堂PPT,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计算机。 【课前准备】 制作PPT,课堂上用PPT结合PS工具讲解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 师 示 范 、 学 生 学 习 模 仿 制 作 、 教 师 指 导 渗 透 德 育 、 课 外 拓 展 小 组 交 流 、 小 结 归 纳

1.4运动学图像 教案

适用学科
高中物理
适用年级
高一
适用区域 沪科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2 课时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及其特点
知识点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3、匀变速直线运动S-t图像与V—t图像的不同 1、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的特点,并能依照位移图象求速度、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的特点,并能依照速度图象求初速度、加速度与位移、 3、初步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错误!= (v0+vt)/2,并能做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的特点,并能依照速度图象求初速度、加速度与位移
教学难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的信息提取与公式的灵活运用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学
[问题设计]

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数据表程
时间 t/s 0 10 20 30
40
……
位移 s/m 0 300 600 900 1 200
……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位移 s,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数据
描在坐标系中,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连接起来、
(2)图象有什么特点?图线的斜率表示什么?
答案 (1)
(2)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线的倾斜程度(即斜率)表示速度,即 k=错误!=v、
[要点提炼]
由s-t图象可获得的信息:

(1)物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某时刻对应的纵坐标,表示那一时刻的位置也表示物体相对 出发点的位移、 (2)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某段时间对应的初、末时刻的纵坐标的差值,差值的绝对值表示位移 的大小,差值的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正号表示位移沿正方向,负号表示位移沿负方向、 (3)物体的速度:s—t图象中,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其中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 的正、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为正值,表示速度沿正方向,斜率为负值,表示速度沿负方向、 [延伸考虑] 在s—t 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什么含义?图象与s轴的截距表示什么含义? 答案 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与s轴的截距表示物体出发点的位置。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问题设计] 如图 1 所示,是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甲地到乙地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试确定汽车在各 段时间内的速度并作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1 120
答案 0~3 h:汽车从甲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 v1= 3 km/h=40 km/h,方 向从甲地指向乙地;3~4 h:汽车相对甲地的位移不变,即位置不变,汽车静止,速度 v2=0;4~6
120 h:汽车相对甲地的位移减小,即汽车在返回甲地,其速度大小 v3= 2 km/h=60 km/h, 方向从乙地指向甲地,与 v1的方向相反、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要点提炼]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平行于 t 轴的直线,直线在 t 轴之上表示物体向规定的正方 向运动,直线在 t 轴之下表示物体向负方向运动、 2、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t 轴之上的面积表示物体向正 方向运动的位移,t轴之下的面积表示物体向负方向运动的位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Photoshop CS5合成图像的方法

Photoshop CS5 合成图像的方法图像合成是Photoshop 重要功能之一。综合运用常用工具、菜单命令、图层模式、图层蒙版等技术,可实现多种图像合成效果。下面YJBYS 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PS CS5 合成图像的方法,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 毕业生培训网!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往往只要图片素材中的一部分,那么,就要把这个需要的部分和背景分离开来,即所谓的抠图。针对不同图片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要求,抠图的方法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一些不规则的复杂的对象,要将它快速而精确地抠出来,在Photoshop 中是一个关键的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 Photoshop 是AdobeGS 出品的一款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在网页制作、广告宣传、艺术设计、多媒体制作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可以实现图像绘制、图像修复、照片调整、图像合成等多种制作效果。本文基于Photoshop CS5 环境,以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实例,介绍6 种图像合成的方法。 1、使用柔边橡皮擦功能合成两幅图像 灵活应用Photoshop 中的一些常用工具,可以达到运用用羽化、蒙版等中高级操作才能达到的特殊效果。对初学者来说,能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基本工具合成图像,是易于理解和操作,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操作步骤:①打开猫图像和相框图像两个文件。在猫图像中 Ctrl+A 全选并Ctrl+C 复制,把复制的猫图像Ctrl+V 粘贴到椭圆相框图像内,这样就新建了一个猫图像图层,调整猫图像至合适大小,如图1 所示;②在工具箱里选择橡皮擦工具,在参数设置栏内设置橡皮擦画笔 为柔边效果,大小为200 Pixel,在猫图像边沿外侧逐次单击鼠标,依相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电子教案-1-2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授课教师XXXXX 学校XXXX中等专业学校

课题序号 1 授课班级11计算机 授课课时2H 授课形式讲授(幻灯) 授课章节 名称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使用教具幻灯 教学目的1.认识什么是位图 2.认识什么是矢量图 3.Photoshop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1.位图性质 2.矢量图性质 3. Photoshop应用领域教学难点 1.位图性质 2.矢量图性质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新授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任务二案例赏析 任务三如何学好Photoshop 任务四熟悉Photoshop CS3的界面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教学目标: 认识Photoshop。 掌握位图和矢量图的基础知识。 了解Photoshop的用途及能进行哪些 工作。 掌握Photoshop工作界面的各组成部 分及功能。 掌握学好Photoshop的有效方法。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 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新授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就像利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绘画 过程中的作用一样,Photoshop也是 一种将自己想要绘制的图像表现出来 的工具。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从修 复照片到制作精美的相册打印输出或 上传到网站上让更多的人浏览;从简 单图案绘制到专业平面设计或网页设 计等,Photoshop无所不能,且可以 优质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 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该软件生成的图像为位图图像。这类图像也叫做 栅格图像,是由很多个色块(像素)组成的。当对某 一幅位图图像进行放大且放大到一定的倍数后,我们 看到的将是一个个的色块,如图所示。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100%显示的位图图像效果放大显示的位图图像效果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