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犬腹泻病因及防治

犬腹泻病因及防治

犬腹泻病因及防治
犬腹泻病因及防治

犬腹泻病因及防治

摘要:犬腹泻(Diarrhea in dog)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它是一种导

致犬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障碍和丧失生活能力的重要因素,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为了快捷和有效地对犬腹泻进行诊断、控制和预防, 对其病因、发生机制、诊

断及防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犬腹泻;病因;诊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个人感情的需要,人们对宠物的饲养量也日益增加, 而在众多的宠物当中, 犬无疑是最受欢迎的。犬腹泻是犬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常引起犬死亡,这类病不分季节、地区、年龄, 轻则影响生长发育, 重则导致衰竭而亡,因此研究犬的腹泻具有重要意义。

1 犬腹泻的病因及发生机制

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 以中兽医论治主要在于脾胃功能失调, 由于内伤外感, 使脾胃受病, 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 造成清浊不分, 混杂而形成泄泻。西医则分为以下 3种原因[ 1]。

1.1感染因素引起的腹泻。

由感染引起犬腹泻的叫感染性腹泻。临床上常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当感染时,病原体吸附于肠粘膜表面,不侵入肠粘膜,通过产生毒素引起肠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蛋白质、粘液渗出,同时炎症刺激肠运动加快,造成腹泻。有些病原体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吸附并侵入肠粘膜, 在其繁殖和产生毒素,引起肠粘膜的变性坏死,大量炎性渗出。有些病毒感染浸入小肠上皮细胞, 在细胞内繁殖,引起上皮细胞受损脱落,导致吸收功能障碍,产生腹泻, 如犬细小病毒(CPV)、犬冠状病毒(CCV),病原体在侵入肠粘膜细胞时还引起炎性浸润 ,这些炎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引起肠粘膜的变性坏死和炎性渗出。病菌的大量毒素及其代谢产物激活肠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AC)和鸟苷酸环化酶(GC)提高了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 造成Cl-、Na+、HCO-3和水分子连续地分泌进入肠腔,从而导致腹泻。

1.1.1 由细菌引起的腹泻其特征是腹泻或便血, 主要有:犬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 多见于仔犬, 临床上以败血症和腹泻为特征。犬副伤寒:又叫犬沙门氏菌病, 以败血病和腹泻为特征, 任何品种的犬均可发病, 幼犬可引起迅速脱水衰竭而亡, 死亡率极高。杆菌病:是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腹泻性疾病之一, 是由空肠弯杆菌或大肠弯杆菌引起的腹泻病。

1.1.2 由病毒引起的腹泻[ 2]其特征是腹泻、呕吐,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主要有:犬细小病毒病(CPV):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特征, 犬是主要的自然宿主。刚断乳 90 日龄的犬多发,病情也较重,死亡率可达 100%。犬冠状病毒感染:由犬冠状病毒引起,产生轻重不一的胃肠炎症状。临床症状消失后 4~21 d仍可复发,确诊须依靠病毒分离、电镜观察和血清学检验。犬轮状病毒感染:是由犬轮状病毒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成年犬多呈亚临床感染。

1.1.3 由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特征是动物消瘦, 营养不良,发育受阻。主要有:犬蛔虫病、钩虫病:经胎内感染和初乳感染犬钩虫的出生 3 周龄内的幼犬,可引起严重贫血,导致昏迷和死亡。

1.2非感染因素引起的腹泻

如肠道肿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道过敏等也能造成肠粘膜损害和炎性渗出, 引起腹泻。

1.2.1由体内物质引起体内物质促胃酸激素、胰泌素、胰高血糖素和前列腺素(PG)等在生理条件下是促进消化液分泌的,若它们病理性地增加,则大量的消化液被分泌。如沙门氏菌感染后,刺激机体 PG 分泌增加, PG 能激活肠细胞内的 AC,引起腹泻。

1.2.2 肠蠕动亢进临床上以肠音增强为特点是腹泻发生的原因之一,但实际上并不一定如此。如发生便秘时, 结肠运动活泼。若小肠运动减慢会导致内容物停留,引起细菌繁殖而下痢。目前,肠蠕动和腹泻发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真正的确定。

1.2.3 功能性腹泻如精神紧张,应激反应所引起的神经性腹泻,粘脓性结肠炎和结肠功能紊乱等 [ 3] ,均可引起腹泻。

1.3 由中毒性疾病引起的腹泻

1.3.1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主要表现为唾液分泌增多、瞳孔缩小、呕吐、腹泻、尿频、腹痛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3.2变质食物中毒犬采食变质食物后,一般0.3~ 1.0 h就发生呕吐、采食量减少,严重者出现腹泻,便中带血,肠内充气,采食后2~24 h 体温升高达 39 ℃以上,腹泻呈水样,心博动增快, 最后休克主要是由内毒素引起。在上述病因分类中,临床上最常见的为各种肠道感染、葡萄球菌等毒素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及结肠炎过敏。

2诊断

犬腹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 现综合分析如下[ 4]。

2.1 年龄年龄对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如肠系膜淋巴结病变多见于仔犬, 功

能性腹泻多见于青年犬或壮年犬。

2.2发病与病程起病急、病程短而腹泻次数频繁者, 应考虑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腹泻, 如葡萄球菌外毒素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感染, 菌痢肠变应性病及药物反应等。功能性腹泻、慢性菌痢、局限性肠炎等腹泻时间长。功能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症常呈间歇性发作。

2.3 腹部症状腹泻常伴随腹痛、腹胀、胃肠蠕动增强。腹泻与进食有密切关系, 多见于不完全性肠梗阻, 小肠吸收不良等。

2.4全身症状凡腹泻伴有发热呈全身症状反应时, 应首先考虑引起急性肠道感染的各种病因, 对胃肠道吸收缺陷的病变, 应予排除。

2.5寄生虫性腹泻除临床观察外, 应进一步作粪便或血液检查, 以便确诊。3治疗

3.1抗菌治疗主要用于细菌性腹泻, 当有下列症状者需要用抗菌药:腹泻腹痛, 血便, 里急后重, 大便镜检白细胞布满视野。常用抗生素有磷霉素核胶囊, 青霉素, 庆大霉素等。怀疑为感染性腹泻时, 使用抗生素可加速病原菌的清除, 缩短病程。但不可滥用抗生素, 否则使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继发菌群失调, 从而加剧腹泻症状。

3.2 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腹泻主要是对症治疗。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同时应用抗病毒药对症治疗。注射高免血清、免疫球蛋白、胸腺肽、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增加机体抵抗力 [ 5]。

3.3 寄生虫性腹泻的治疗在对症治疗的同时, 查明寄生虫的种类, 应用相应的抗寄生虫药驱虫。

3.4 中毒性腹泻的治疗

3.4.1 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 在口服中毒药未超过 2 h 者,用催吐疗法, 犬用阿托品吗啡70 μg/kg·w, 还可用碘酊加水10倍稀释口服催吐, 口服活性炭, 吸附肠内毒物, 然后随粪便排出。药物治疗可用阿托品、解磷定等。

3.4.2 对于变质食物中毒, 初期呕吐完变质食物后用止吐药, 之后调整犬体内酸碱平衡, 在少尿或无尿时输液中按体重加入 1~ 3 g/ kg 的甘露醇, 为防止肠道内细菌继续生长、产生毒素应口服广谱抗生素。

3.5 补液疗法

3.5.1 口服补液疗法口服补液盐(ORS)主要含有钾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葡萄糖等成分, 主要用来预防和纠正腹泻脱水的简单、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液体, 可用于各种不同病因的感染性腹泻所致的脱水,主要是纠正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 可用于菌痢、沙门氏菌肠炎、病毒性肠炎。没有ORS液时可用糖盐水代替:白开水500 mL+白糖20 g+细盐2 g 或用米汤糖盐溶液代替, 犬能喝多少就给多少[ 6] 。

3.5.2静脉补液当犬严重脱水时需要静脉补液, 补充丢失的水分、电解质、能量。

3.6给予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可调整肠道菌群, 恢复正常生态平衡, 抵御病原菌的侵袭, 利于控制腹泻。临床上常用的有整肠生, 乳酸菌素, 益菌生等。

3.7治疗原发病腹泻作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出现时,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必须治疗原发病, 当原发病控制后腹泻症状自然消失。

3.8调节饮食轻症腹泻适当调整饮食即可治愈。患犬避免食入不易消化的食物, 尤其是幼犬。重症腹泻除补充体液外, 给予易消化的温热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米汤、米粉等,待病情好转后再过渡到正常饮食。

4 预防

由于犬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完善防疫制度,有助于减少此类症状的发生。具体措施为禁止饲喂腐败的饲料和食物,以防感染菌痢中毒性肠炎;遛犬时,禁止犬乱捡食食物,管理好粪便,污物及时消毒;给犬饮干净清洁的自来水,不要让犬喝脏的雨水或雪水,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定期预防注射, 控制犬传染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 1]王跃虎.猪腹泻[ J] .云南畜牧兽医, 2002(1):11-13.

[ 2]高得仪.犬猫疾病学(第二版)[ 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21-23.

[ 3]张泉鑫, 牛印生.犬病防治和保健手册[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73-175. [ 4]泰长川, 郭富胜, 翟兴兰, 等 .临床常见犬腹泻的治疗[ J].山东畜牧兽医, 1994(4):28.

[ 5]吴晓丽.犬腹泻病的诊治[ J].现代化农业, 2000(6):19-20.

[ 6]唐芳索, 肖景字.犬腹泻病的临床诊治[ J].中国养犬杂志, 2001, 12(3):21-22.

猪腹泻的原因

腹泻是猪发病后常见的症状,表现多样,原因复杂,临床上必须辨证分析、综合治疗,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只是针对腹泻进行施治,很可能会贻误病情,导致严重的后果。 1 引起腹泻的原因十分复杂,临床上必须辨证分析,找出真正的致病原因 腹泻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或胃肠道疾病综合征候群的症状之一。只有透过这个症状,进行仔细的推断和分析,我们才能够看到引起腹泻的种种因素。 引起腹泻的因素非常复杂,临床常见的有微生物性因素、中毒性因素、寄生虫性因素、内科疾病性因素、营养性因素、应激性因素、神经性因素、功能性因素等多种。微生物性因素是由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其中冠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最为多见;中毒性因素包括兽药中毒、农药中毒、食盐中毒、饲料中毒;寄生虫性因素多为线虫、蛔虫、球虫、弓形体在体内寄生引起;内科疾病性因素有胃肠炎、肝炎等;其他因素有蛋白质过高、过度惊吓、胃酸分泌不足、气温过低、饮用冷水以及转群不当引起应激等。 1.1 根据腹泻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推断腹泻的类型 如果腹泻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不长,仅仅表现为粪便稀软,应怀疑是饲养管理措施不良引起的腹泻,如气温过高或过低、饲料配比不合理、过食等,都会引起比较轻微的腹泻,较轻微的胃肠炎引起的腹泻也不会很严重;如果腹泻程度较重,可能是中毒性腹泻或肝炎、过敏、急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腹泻;如果腹泻严重、持续时间很长,或者呈水样急剧腹泻,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都应该怀疑是传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等。 1.2 根据粪便的颜色推断腹泻的性质 如果粪便呈现固有的颜色,应怀疑是消化不良;如果粪便颜色变红,应怀疑是严重的中毒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如食盐中毒、球虫病、仔猪魏氏梭菌病;如果粪便颜色变白、变黄,应怀疑是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如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如果粪便变黑,很可能是胃和前段小肠的出血性炎症;如果粪便颜色变绿或黄绿,则是某些特定的传染病引起的腹泻,如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等。 1.3 根据粪便混有物的性质推断腹泻的类型 如果混有黏液,应怀疑是肠卡他;混有脓汁,应怀疑是化脓性肠炎;混有血液,是出血性肠炎;混有脱落的肠黏膜,是伪膜性肠炎;如果混有未消化的饲料或凝乳块,应怀疑是功能障碍、普通炎症或某些特定的传染病,如仔猪采食初乳不足、饲料不易消化、发生传染性胃肠炎。 1.4 根据粪便的气味推断腹泻的类型 如果粪便具有特殊的腐败气味或酸臭气味,常提示消化不良、肠炎等疾病;如果粪便气味恶臭,常提示某些严重的传染病,如猪瘟、猪痢疾、仔猪副伤寒;如果粪便有特殊的腥臭气味,也应该怀疑是某些传染性疾病引起的,如猪轮状病毒病。 1.5 根据腹泻的主要特征,通过调查畜禽饲喂情况和疾病的流行趋势,综合判断腹泻的原因 对腹泻进行定性分析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看是否具有流行性。如果确定是散发而没有流行性,那就肯定是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这时要仔细检查饲料情况和饲养管理制度,如饲料是否发霉、变质,饲料配比是否合理,放牧的家畜是否有接触农药和有毒植物的机会,

犊牛腹泻病因及综合防治

临 床 兽 医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 27卷 第3期 犊牛腹泻是指哺乳期犊牛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在麻栗坡县董干镇发病率较高,几乎占到了犊牛病的60%左右。患病犊牛出现脱水、酸中毒等严重病理反应,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全镇的养牛业造成严重打击。经统计,3年来,疫病控制中心诊治此病达66例,治愈59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1.9%(详见表1)。 1 病因 1.1 细菌性犊牛腹泻  这种类型临床最为常见,约占总治疗数的50.6%。主要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健康犊牛肠道内大量存在,但因厩舍卫生条件差或寒冷因素作用使犊牛抵抗力下降时发病。麻栗坡县的广大农户经济比较落后,牛舍非常简陋,卫生条件普遍差,易发生细菌性腹泻。 1.2 消化不良性腹泻  牛冻精改良技术在董干镇得以普遍实施,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使相当一部分群众把养牛当做了一条发财致富之路。对犊牛的爱护倍增,又缺乏养牛知识,所以,给犊牛单独喂饲大量的精料,导致犊牛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如2009年5月山后村李庆文家的母牛产了一头可爱的杂交犊牛,本来这头母牛的奶水就足,但因其爱牛心切,从出生第5天就开始用葡萄糖拌奶粉来强行灌给犊牛,结果第2天犊牛就开始出现腹泻,兽医人员及时制止并给予适当治疗后,犊牛得康复。据统计,此类腹泻约占整个犊牛腹泻34.9%。1.3 寄生虫性腹泻  由于养殖户养牛知识欠缺、厩舍卫生条件差及没有预防性驱虫等,使犊牛因感染寄生虫而导致腹泻。其中,以感染线虫(蛔虫)最为多见,此类腹泻占整个犊牛腹泻的14.5%。如2010年10月12日寨子村赵某家的母牛生产1头杂交犊牛,在近2月龄时逐渐消瘦并排出灰白色带有黏液性糊状粪便,经诊断后认为是新蛔虫所引起,用盐酸左旋咪唑片300 mg灌服后病牛拉出形似蚯蚓长约15~20 cm的蛔虫10余条,第2天重复用药1次,后逐渐恢复。 2 流行特点分析 2.1 品种  据统计黄牛的发病率比水牛多,黄牛的发病率占饲养量的3%,水牛的发病率占饲养量的2.5%。 2.2 发病年龄  各个发病年龄时段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犊牛的发生以15 d以内最多,16~30日龄次之。60日龄后很少发病。 2.3 发病季节 从表3可以看出,犊牛腹泻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6月,1~3月份次之,10~12月份再次之,7~9月份很少。 3 临床症状 3.1 基本症状 不管是哪种犊牛腹泻,其共同表现主要就是腹泻,粪便稀薄呈水样,有异味,颜色呈黄色或白色,尾根部有粪便污染,有的粪便带血;厌食或食欲差;精神状态欠佳,体质虚弱,怕冷,起立迟缓并有困难;都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眼睛 犊牛腹泻病因及综合防治 旷天扬 (云南省麻栗坡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麻栗坡 663600) 表1 犊牛腹泻病例统计表 年份诊治总数 其中 细菌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20082813114 20092512103 2010301785 合计83422912 %10050.634.914.5 表2 犊牛腹泻发病年龄统计表 年份诊治总数 发病年龄段(单位:头) 1~15 d16~30 d31~45 d46~60 d60 d以上200828195310 200925164221 201030187320 835316851 ·136·

猪腹泻对机体的影响及其诊断与防治要点

猪腹泻对机体的影响及其诊断与防治要点 1蒋岩2宋光亮2张弥申 1江苏沛县动物卫生监督所2江苏沛县龙固兽医站腹泻是猪病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临床症状之一。所谓腹泻是指动物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正常的频繁、粪便粥状、糊状不成形或稀薄如水,内含未消化的饲料,有时还夹杂粘液、血液与浓汁的一种病理现象。 一、腹泻对机体的影响 腹泻作为动物机体对病原刺激所产生的应答反应,是动物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腹泻能排出进入肠道的有毒有害物质和肠内容物异常发酵所产生的腐败分解产物,以及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尤其对中毒性疾病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 但是腹泻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理现象,猪腹泻本身就会对猪机体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营养不良、消瘦或成为僵猪,直至死亡。由于腹泻的原因、次数、迁延时间和机体的全身状况不同,因此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完全一样。 (一)营养不良 腹泻对患猪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发生严重障碍。长期严重腹泻,特别是伴有肠粘膜病理性改变和各种酶活性降低时,由于食物的消化不全及吸收不足,会引起患猪全身性慢性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或停滞,抗病力下降等。

(二)体液平衡和酸碱平衡障碍 严重的腹泻可造成等渗性或高渗性脱水,在脱水同时,由于肠道内钠离子及钾离子的丢失,可导致患猪低钾血症(表现为倦怠、肌肉无力、腹胀、肠麻痹、心跳减弱等),另外,严重的腹泻可造成患猪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压下降,心脏代偿失调和微循环障碍,并可进一步发展为休克,最终死亡。当伴有剧烈呕吐时,可发生碱中毒,而更多见的是由于肠液胰液的大量丢失所导致的酸中毒。 (三)引起自体中毒 猪腹泻时,消化机能紊乱,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肠内容物异常发酵和腐败,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胺类、酚类、氨、硫化氢等,加之此时肠粘膜屏障受到破坏,机能减退,这些有毒物质同细菌毒素一起被大量吸收进入体内,引起自体中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肺等各系统器官功能。表现沉郁、行走无力、感觉迟钝、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 这些只是腹泻本身对患猪机体的影响。那么,原发性病因,因其种类、性质不同,可对患猪的机体产生各种不同的损害。 二、诊断要点 注意腹泻的流行特点、猪病发生的季节、患猪的年龄、体温、粪便的颜色、性状以及疫苗免疫注射情况等。 正常饲养管理情况下,健康猪每日排1-6次粪便,粪形成圆柱状,表面较光滑。腹泻时排粪次数显著增多,排出稀软粥样或水样稀便。肛门、尾部及后驱被毛常被污染,因此,诊断腹泻症状在临床上

猪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猪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摘要在养殖业中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生日益严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以及猪传染性胃肠炎3种。介绍了猪病毒性腹泻病的引发病源、临床表现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病毒性腹泻;发生;防治措施 近年来,复杂的猪传染性腹泻疾病发生与流行日益严重,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引起猪腹泻病的各种病因中,病毒性腹泻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它可以引起仔猪死亡、成猪掉膘、饲料报酬降低、人工费和药费开支增加等,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已成为造成猪场损失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1]。现将目前流行的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种类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病毒性腹泻的引发病源 猪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与卫生状况及饲养管理密切相关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肠道疾病。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以及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目前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种类,同时其他病毒如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杯状病毒、星状病毒、伪狂犬病毒、诺瓦克病毒、细小病毒、猪瘟病毒也可以引起猪的腹泻。 2病毒性腹泻疾病的临床表现 (1)猪流行性腹泻。该病流行范围很广,遍及全球各主要养猪地区,主要发生在冬季,也可发生在春秋季节,各种猪都可感染发病,但传播速度比传染性胃肠炎慢,病程较短,死亡率低2]。其传染源为病猪和带毒猪,通过粪便、唾液等排泄物、分泌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环境,易感猪通过饮水、摄入被污染的饲料而引起发病,有些猪呕吐,随即发生腹泻,排泄物呈灰色或黑色水样,精神欠佳,厌食,病程约1周,7日龄以内仔猪呕吐症状多发生在吃奶后,易因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平均为20%~30%。成年猪可能只见呕吐和厌食而不腹泻,死亡率很低。但也有幼龄仔猪不发病,而较大日龄的青年猪或育肥猪出现急性暴发性腹泻而死亡。 (2)猪轮状病毒感染。该病是由轮状病毒病毒群引起的多种动物腹泻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该病遍及全球,广泛分布于各种猪场,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感染率有时高达100%,通常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源性大肠杆菌甚至球虫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成年猪、经产母猪与种公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极少发病。7日龄以内感染仔猪死亡率极高,可达100%,随着日龄增大,死亡率降低,8周龄内发病率为50%~80%。新生仔猪在缺奶或母源抗体不足时容易感染发病,病猪剧烈腹泻,迅速脱水,食欲不振,喂食后出现呕吐常是腹泻的先兆症状,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病程3~7d,常因脱水而死亡,特别在寒冷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时病程加重,死亡率很高,10~21日龄仔猪多表现为类似白痢(乳痢),断奶后多为黑灰色水样,数日后可康复而产生抗体,但因其抗体持续时间较短,还会出现重复感染。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级高牧医042 学号200401015227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姓名盛吉吉 系部畜牧系 专业畜牧兽医 指导教师王冬梅职称实验师 日期2009.5.20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盛吉吉 【摘要】本病是由类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流行性腹泻。季节性很强,以11月至第二年2月底发生较多,各类年龄都可感染。病猪及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猪龄的增长而下降,1-5日龄内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几乎100%,断奶,育肥、种猪症状较轻微,病死率很低或无病死。此病传播迅速,仅数日危及全群。 【关键词】流行性腹泻;冠状病毒;猪;肠道性传染病 1.发生与分布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与传染性胃肠炎(TGE)相似的疾病,在我国长期被误认为是TGE,1976—1977年,在比利时一些主场发生各种年龄的猪急性腹泻。1977年,伍德氏在英国报道类似疾病,称为“流行性腹泻Ⅱ型”,潘萨尔特氏在比利时,查西氏在英国发现此病,其后,在欧洲的捷克,西德等许多国家发生流行。我国在1964年前后开始发生冬季拉稀病,每年冬季11月份起发生流行,春节前后达到高峰,流行面广,数省数县连续发生,不论猪大小,性别,品种,均可发生,但病因不明。国内从70年代起开始研究病原,分离出几株病毒,如上海的“华株”,辽宁省的“辽株”,吉林省的“吉株”,福建省的“龙株”等,均认为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但抗原似乎有差异。在80年代,长春是高德荣氏等通过TGE的Miller株与4个地方毒株的免疫荧光交叉反应,兽医大学朱维正氏等通过吉株,华株与通化株的免疫荧光实验,均证实与猪流行性胃肠炎不同,直到1983年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从比利时引进CVLA株免疫血清,证实华株为CVLA,才正式肯定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2.病原

规模牧场犊牛腹泻治疗实例

韩超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 上期已交代了牧场犊牛饲养、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案,并叙述了从11号到13号的治疗情况。本期将把牧场一余下的治疗过程整理完毕。 12月14日:腹泻犊牛共10头,其中4头新发。 12月14日早晨粪便性状图 以上三张图片均为14日早上观察拍摄,可以看出粪便已经有了一定规则的形状。而且部分犊牛粪便的颜色以趋于正常。其中新发的4头犊牛,从粪便来看,程度较轻(如下图) 12月14日新发犊牛粪便性状 总体来讲,在饲喂过程中观察犊牛神态,发现此前体温稍高、精神萎顿沉郁、食欲不振的3154等犊牛情况均有极大程度的改善,我们又给此前体温超过39.3摄氏度的犊牛测量

了体温,发现体温普遍有所下降,14日体温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呼吸急促,呆滞趴卧等状态几乎全部消失(以下图片仍以3154为主)。3154开始主动采食开食料,这在前三天的观察中是未出现过的。 3154主动采食开食料 3151焦急等待饲喂常乳 上图编号3151的犊牛在饲养员准备饲喂常乳时表现焦急、等待状态,显示出良好的食欲通过上述观察,说明在定时、定量、环境、温度等维持稳定的饲喂情况下,“达可”能有效的缓解脱水、酸中毒等症状,并能快速恢复犊牛机体免疫力。此时全部犊牛体温基本恢复正常,13日发烧的犊牛全部退烧(详情见下表)。 犊牛13,14日体温情况(单位:摄氏度)

12月15日:腹泻犊牛共12头,其中新发犊牛1头,另外包括一头编号B3146的犊牛为反复发作。 12月15日早晨的粪便性状 以上三图片均为15日早晨拍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粪便图样。颜色几乎正常,粪便稍软,说明腹泻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好转;精神状态、食欲等,较14日有了更加好转的趋势(新发犊牛3160食欲较差,由人工灌服常乳)如下图中3154双眼有神,且不时跑动,精神状态良好。 12月15日,拍摄编号3154犊牛

犊牛腹泻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旷天扬 (云南省麻栗坡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麻栗坡县 663600) 犊牛腹泻是指哺乳期犊牛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在麻栗坡县董干镇发病率较高,几乎占到了犊牛病的60%左右。患病犊牛出现脱水、酸中毒等严重病理反应,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全镇的养牛业造成严重打击。经统计,3年来,疫病控制中心诊治此病达66例,治愈59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1.9%。 1 病因 1.1 细菌性犊牛腹泻 这种类型临床最为常见,约占总治疗数的50.6%。主要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健康犊牛肠道内大量存在,但因厩舍卫生条件差或寒冷因素作用使犊牛抵抗力下降时发病。麻栗坡县的广大农户经济比较落后,牛舍非常简陋,卫生条件普遍差,所以,细菌性犊牛腹泻的经常发生。

表1 犊牛腹泻病例统计表 1.2 消化不良性腹泻 牛冻精改良技术在董干镇得以普遍实施,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使相当一部分群众把养牛当做了一条发财致富之路。对犊牛的爱护倍增,又缺乏养牛知识,所以,给犊牛单独喂饲大量的精料,导致犊牛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如2009年5 月山后村李庆文家的母牛产了一头可爱的杂交犊牛,本来这头母牛的奶水就足,但因其爱牛心切,从出生第5天就开始用葡萄糖拌奶粉来强行灌给犊牛,结果第2天犊牛就开始出现腹泻,兽医人员及时制止并给予适当治疗后,犊牛得康复。据统计,此类腹泻约占整个犊牛腹泻34.9%。 1.3 寄生虫性腹泻 由于养殖户养牛知识欠缺、厩舍卫生条件差及没有预防性驱虫等,使犊牛因感染寄生虫而导致腹泻。其中,以感染线虫(蛔虫)最为多见,此类腹泻占整个犊牛腹泻的14.5%。如2010年10月12日寨子村赵某家的母牛生产1头杂交犊牛,在近2月龄时逐渐消瘦并排出灰白色带有黏液性糊状粪便,经诊断后认为是新蛔虫所引起,用盐酸左旋咪唑片300 mg

犊牛腹泻的防治

浅谈饲养管理措施对犊牛腹泻的制约机制 摘要:2~6周龄的哺乳期犊牛易发生腹泻病。其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腹泻。该病 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要即使治愈,必须弄清引发该病的原因,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关键词:犊牛腹泻治疗预防 一、初乳的所谓初乳就是由新产母牛生产的最初的乳,是新生犊牛必须食用的最早食物,饲喂得越早越好,首次饲喂量要足,约2-4L,且要选择质量合格(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在70g/L以上)或者优秀(免疫球蛋白在100g/L以上)的初乳,不一定要选择自己新生母亲的,用水浴锅加热到38±1℃(严禁加入热水调配奶温)后饲喂,饲喂以人工诱导采食为佳,对那些诱导效果不佳的犊牛可以实施强行饲喂,另外,奶牛天生就是抬头在母牛乳房上吃奶的,建议尊重奶牛的生物特性,诱导犊牛抬头吸允吃奶,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因犊牛吃奶时食管沟闭合不完全奶进入瘤胃发酵引起的犊牛涨肚问题的发生。 二、常乳的饲喂 三、犊牛出生饲喂3天初乳后第4天就开始饲喂常乳,用水浴锅加热到38±1℃(严禁加入热水调配奶温),抗生素加热到80℃以上冷却到38℃左右再饲喂,饲喂量应为由少渐多再渐少,直到断奶,高峰饲喂量不宜超过6.5公斤;饲喂方式有2次每日的和3次每日的,建议采用2次每日模式。 四、、去角和副乳头 五、在3-5周内应对犊牛去角,常用的方法有:1、火碱去角法:去角时,先对小牛进行保定,剪去角基周围的被毛,在角基周围涂一圈凡士林,然后带橡胶手套持火碱棒在角跟上摩擦,直到有血丝渗出为止。2、电烙铁去角法:将电烙铁升温至480-540℃,然后对小牛进行保定,用日龄阶段(天)喂奶量(kg/日)阶段总量(Kg) 0-7 4 28 8-14 5 35 15-35 6.5 136.5 36-49 5 70 50-60 3 30 合计 23.5 300充分加热的电烙铁处理角基,每个角基根部大约处理5-1副乳头一般也在3-5周去,常用的方法为手术切除法。 六、四、开食料的饲 七、开食料是犊牛第一次采食的干饲料,含有谷物和蛋白质,主要提供犊牛瘤胃发育和提供营的来源。优质的犊牛开食料除了含有优质纤维素和蛋白质(含量在18-20%之间为宜)之外应该还含有刺激犊牛食欲、提高适口性的5-10%的糖蜜和抗球虫药。物开食料从犊牛出生第二天开始将让自由采食,当采食量达到1kg每日时断奶。 八、牧草的饲喂 九、犊牛断奶之前禁止饲喂任何牧草。此时犊牛的瘤胃尚未发育完全,无法消化牧草,犊牛的胃容积是一定的,才是一定量的牧草,相应的就影响了犊牛开食料的摄入量,减缓犊牛瘤胃的发育;断奶之后可以选择优质的苜蓿,让犊牛自由采食,不可以饲喂湿饲料,如青贮,直到6月龄转育成。 十、水的饲喂水是犊牛瘤胃发育的重要物质之一。犊牛喝奶时食管沟闭合,奶直达真胃,所以瘤胃发育所必须的瘤胃液必须由饮水提供,建议出生后4天开始少量饮水,7天开始自由饮水。犊牛的免疫力较低,应尽量减少犊牛应激,除了每年6-9月份可以直接引用自来水外其他月份都应给给犊牛提供足量的20-30℃温水。 十一、卫生与防疫 犊牛是奶牛体质最弱的群体,就像我们人类的婴儿一样,是最需要我们关爱的,与他有密接触的物、俱都应该相应的消毒程序,如初乳检测设备、奶的存储设备、奶盆、开食料饲喂瓶(盆)、水槽等,原则上每次使用后都需要消毒处理,并放到专门的地方定的富裕实行轮换消毒,全进全出的原则,可以有效的打破病原菌的生长周期,确保犊牛健康。 12.犊牛舍的巡视 兽医每天最少要三次下犊牛舍观察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犊牛的舒适度兴兴采食、饮水、反刍,这样他们才能给人们愉显,所以我们要给你们提供干净、干爽和充

浅谈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53878688.html, 浅谈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顾向东刘青山张振山王全胜明洪波华国庆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04期 近年来,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有了长足进展,但牛只所患疾病类型也趋于多样化,其中犊牛腹泻严重制约着通辽市肉牛产业的发展,对牛只后期增重也造成一定的影响,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当前技术人员需要从犊牛发病的临床症状展开分析,结合实验室诊断,探究犊牛腹泻发病的综合因素,采取紧急有效的措施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实现肉牛高效安全生产,从而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提高通辽市肉牛饲养的整体水平。 犊牛腹泻是在其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犊牛消化系统异常、拉稀、下痢的一种症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冬季和早春最为严重。新生犊牛腹泻是导致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2周内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被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为此,笔者针对近几年来遇到的病例,就犊牛腹泻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进行归纳综合分析,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为犊牛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 一、发病原因 犊牛腹泻在临床中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一种综合症状,发病原因复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引发犊牛腹泻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饲养环境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犊牛保暖措施得不到保障,诱发的多种疾病都容易产生腹泻症状;犊牛圈舍通风不畅、阴冷潮湿、缺乏光照、粪污不及时清理、不能确保定期消毒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微生物繁殖,伺机入侵犊牛机体引发犊牛腹泻。 2.妊娠母牛营养不足 妊娠母牛的健康和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着胎儿的生长发育,母牛妊娠期间如果出现营养不良,犊牛出生后势必体质较弱,吸奶能力差,母牛初乳产量少、质量次,不能满足犊牛营养需求,最终导致犊牛抵抗力差,极易诱发新生犊牛患上腹泻疾病。 3.微生物感染 该病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入侵导致的,主要包括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和寄生虫性感染。其中细菌性感染发病原因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该类感染主要是因环境卫生、饮水及采食等因素导致犊牛胃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中细菌大量繁殖的情况下引起腹

犊牛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编号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犊犊牛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分院名称动物科技分院 专业畜牧兽医 班级 06五年高职牧医班 学生姓名孙路 指导老师席继峰老师 2011年5月2日

犊牛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摘要:犊牛腹泻是指肠蠕动亢进,场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与多量水分被排除体外的一种犊牛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粪便呈稀汤状、病牛脱水、酸种毒、死亡较快。其特点是不具有传染性,但一般都有群发的特点。 关键词:犊牛腹泻诊断治疗。 概述:犊牛腹泻是一种犊牛常见的临床疾病。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此时由于营养缺乏或管理不善,造成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这样不仅直接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到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年后的泌乳性能。可以说,犊牛腹泻是影响犊牛健康生长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因此,如何预防犊牛腹泻就成了重中之重。 我于2008年在玛纳斯天山畜牧实习,实习期一年,当时我主要是跟师傅管理犊牛。犊牛经常出现腹泻,刚开始只是单纯的腹泻,体温正常,粪便带血;后来体温正常或稍有下降,出现脱水,消瘦,被毛粗乱,食欲废绝;后期体温下降,出现血便及肠粘膜脱落,贫血,精神沉郁,低头耷耳。 直至死亡,剖检发现:小肠、大肠和盲肠均有出血点,部分出现肠粘膜脱落。后经实验室化验粪便确诊为球虫感染(球虫病)。 我于2011年2月11日在石河子市一五零团二牛场顶岗实习,我主要管理犊牛。我场现有6月龄以下的犊牛72头,其中32头为2月龄以下。由于条件限制,我场时常出现犊牛下痢,体温正常,粪便呈灰白色、淡黄色,其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 一、病因: (一)、犊牛免疫力低下。 犊牛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其免疫力极低。这时需要依靠初乳提供机体抵抗力,以防止犊牛生产应激反应和疾病的发生,在犊牛饲养上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由于饲养管理失误,如初乳饲喂时间过晚;喂量过少或根本不喂;随着挤奶次数增加,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减少。其结果,犊牛因不能获得母源抗体而抵抗力降低。 (二)、病原菌。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对胃肠道的作用,都可引起犊牛腹泻。经常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轮状病毒等,还有球虫也

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和防治文献检索报告

2014年课程考试《文献检索》报告

,ol. ad,egap r .of'c he'.

1、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 (1) 1.1病原性因素 ............................ 1........... 1.2生理性因素 ............................ 2........... 1.3饲料性因素 ............................ 3........... 1.4应激因素 ............................. 3........... 1.5环境因素 ............................. 4........... 2、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 (4) 2.1 预防... ............................ 4-5 ......... 2.2 治疗... ............................ 6-7 ......... 3、小结 ................................... 7........... 参考文献.. ................................ 7-8 ........

d sim s u u l s a p t e i c o ts, robbery i on Highwa 摘要 断奶仔猪腹泻是最常见、 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 也是引起断奶仔猪死亡的重要 原因,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病原性因素、生理性因素、饲料、应 激、以及环境等因素出发,分析了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从免疫、饲料 营养、饲养管理等角度提出了一些综合性预防措施, 并讨论了治疗断奶仔猪腹泻 的方法。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腹泻 病因 预防 治疗 目前,断奶仔猪腹泻是最常见、 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 也是引起断奶仔猪死亡 的重要原因。断奶仔猪腹泻可以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 饲料报酬降低, 生长缓慢, 生长发育停滞甚至形成僵猪, 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由于腹泻导致 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严重威 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 1.1 病原性因素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造成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常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主要 有轮状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 1.1.1 细菌性腹泻 病原性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之一, 大肠杆菌为消化道内的常在 菌, 早期寄生 于仔猪的结肠内。 在哺乳期, 由于母乳抗体及乳中其他抑制物抑制了大肠杆菌的 繁殖,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当仔猪断奶后,肠道消化酶下降,对饲料营养物质 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蛋白质在肠道后段腐败发酵增多 , 加上母源抗体供应中断, 免疫力下降, 这就容易引起感染造成腹泻。 同时,断奶应激还会使循环抗体水平 降低,抑制细胞免疫力和免疫水平, 引起仔猪抗病力弱, 这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的大量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条件。 1.1.2 病毒性腹泻 当仔猪感染冠状病毒、 轮状病毒时, 病毒侵袭细胞, 使受感染的细 胞变性、 坏死, 随着肠绒毛细胞损害程度的增加,腹泻的严重性增加。当病毒侵袭整个小肠时, 引起小肠破损程度增加, 发生破损后, 小肠的吸收能力大幅度下降, 液体排出量 增加,肠内大量未被吸收的固体物质自身吸附水分,以保持肠内渗透压的平衡, 从而进一步加重腹泻的危害。 仔猪断奶后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 一旦饲养管理不 善,易发生传染性胃肠炎性腹泻,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气温突降是诱因 [1] 。 1.2 生理性因素 1.2.1胃酸分泌不足仔猪分泌胃酸的能力很弱,只有胃内 pH 值低于4时才有利 oof, che 于蛋白质的消 化,能使大量病菌灭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乳糖,可被胃中乳酸杆 菌分解成乳酸,成为哺乳仔猪胃酸的主要来源。所以尽管哺乳仔猪分泌胃酸能力 很弱,仍消化良好。而仔猪断奶后,乳酸来源终止,胃酸分泌仍然很少,仔猪胃 内酸度不足,使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受到限制,胃蛋白酶形成减少,影响饲料特别 是蛋白质消化,消化不良的饲料为小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它病原菌繁殖提供 了条件,而乳酸杆菌的生长则受到抑制,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肠内渗透性紊乱而 发生腹泻

猪拉稀的原因和防治

猪拉稀的原因和防治 猪腹泻的发病机理较复杂,有单一因素也有多因素联合作用发病。它涉及到疾病、饲养管理及营养、环境和遗传等方面。但总的来说,猪的腹泻可分成两大类: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仔猪消化机能不全或神经调节机能不健全,导致猪对日粮抗原过敏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引起的腹泻;非传染性因素主要包括营养元素缺乏、应激因素以及由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引起的腹泻。 一、仔猪消化机能不全或神经调节机能不健全引发的腹泻 基于仔猪的生理特点,其胃酸及各种消化酶类分泌不足,将影响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引发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时由于其神经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可引起应激性腹泻。此外由于其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易引发或继发其他疾病,导致腹泻。 预防措施:饲料中添加第四代益生素--活菌中药发酵制剂。 ①可以降低胃肠道pH值,提高消化酶活性。 ②杀菌抑菌。 ③调控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 ④降低猪舍内的氨气浓度。 要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应激。仔猪断奶时采取去母留仔的方法,仔猪留在原圈饲养一周;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过渡等。 二、营养过敏性腹泻

由于仔猪饲料多为玉米+豆粕型日粮,其中含有能引起仔猪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大豆球蛋白、大豆半球蛋白等。这些物质当仔猪首次采食后,刺激免疫系统处于待发的非耐受状态,当第二次接受同样抗原时,机体马上产生超敏反应(即迟发性过敏反应),造成肠道绒毛高度降低,绒毛萎缩脱落,消化酶的活性与浓度降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腹泻的发生。 营养过敏性腹泻预防:①在仔猪断奶前的诱食补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豆粕,使仔猪提前对大豆蛋白产生适应性(但这种豆粕必须是膨化过的),②在日粮中添加活菌微生态中药发酵制剂,预防小肠绒毛萎缩或脱落。 三、抗营养因子性腹泻 因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脲酶,其中前者在小肠中与胰蛋白酶结合成不可逆性的非活性复合体,使胰蛋白酶失去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导致蛋白质进入大肠后未被消化吸收而腐败发酵,引起仔猪腹泻;后者在小肠中把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尿素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使得尿素循环中的氨浓度增高,损伤肠道黏膜,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肠道内渗透压升高引起仔猪腹泻。 抗营养因子性腹泻的预防:将生大豆用膨化挤压产生的高温“煮熟”,不破坏抗营养因子和过敏物质,但提高了香味和适口性。 四、营养缺乏性腹泻 仔猪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烟酸、泛酸)、矿物质或其它必需的营养物质(如微量元素锌、硒、铁、铜)时,会导致抵抗力降低而出

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的防治 苏鲁唐.阿不都力米提 摘要:2~6周龄的哺乳期犊牛易发生腹泻病。其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腹泻。该病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要即使治愈,必须弄清引发该病的原因,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本人于2006年3月至5月在焉稽县新农动物中心进行毕业实习。在此期间共接诊1例典型的犊牛腹泻。用强心,解毒保肝,止泻,消炎,保护胃肠黏膜和补充电解质等方法,治疗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关键词:犊牛腹泻治疗预防

前言: 哺乳期的犊牛易患腹泻病,这种病死亡率高是一种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粪便稀薄如水样或稀粥样,粪便次数明显增多的临床综合症。引起的主要原因由是畜与幼畜饲养管理不当,对幼畜乳头或喂乳器不洁,人工给乳不足,牛奶饲喂过多,乳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牛奶成分突然改变或妊娠母牛的营养不全,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可使母牛的营养代谢紊乱,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出生后犊牛体质衰弱,抵抗力低下,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 目前广大农村的奶牛饲养量增加,但农民的缺乏饲养管理经验和技术不足等方面的原因该病处于增加的趋势。给养牛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失。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尤其是预防在犊牛存活率方面有一定实际意义。 1.病列介绍: 1.1病例:2006年4月10日接诊某个畜主的一头黑白花犊牛20d龄,体重60㎏。根据畜主介绍,该犊牛出生后第10d开始发病。病初排出粥状水样粪便,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病的后期食欲废绝,呼吸加快。 1.2临床检查: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发病犊牛的临床表现大多是一致的,根据病情发展和腹泻的严重程度,犊牛依次会出现如下症状:厌食或食欲差,精神不振;体温正常或升高(39.5~40℃)粪便呈灰白色,淡黄色或褐色,稀薄呈水样,有的具有腐败恶臭味,尾根部常有粪便污染;对腹部进行听诊发现肠音高朗,有轻度的腹痛表现,心跳加快110次/分,呼吸急速58次/分;病重者,体温升高到40℃四肢软弱,行走无力,全身出现脱水现象(眼角塌陷,皮毛粗糙,皮肤无弹性),血液粘稠,颈静脉血液量减少; 1.3诊断: 根据畜主提供的情况和临床表现(即腹泻,脱水,尾根粪便污染,粪便稀薄呈水样带酸臭味,肠音高朗,粪便带有末消化的饲料,脂肪小滴或黑色的稀软水样,带黏液或有时带鲜血,里急后重等症状)初步诊断。 1.4.治疗: 治疗原则为强心,解毒保肝,止泻,消炎,保护胃肠黏膜和补充电解质等方法。 1.4.1为缓解胃肠负担:可施饥饿疗法,禁食8—12小时,期间可喂生理盐水或饮适量微温的红茶水;缓泻后内服干酵母片30片+碳酸氢钠20片+磺胺脒片0.1g/Kg混合内服,一天一次连用3d。 1.4.2强心:用10%葡萄糖溶液300ml Vc 5ml 静脉注射 10%安钠咖10ml 一天一次连用3d。 1.4.3补充电解质:用口服补液盐一包分三份,每份加3㎏温水(36~38℃)一次1/3,一天三次,连用3d 1.4.4保护胃肠黏膜:胃复康5ml皮下注射,一天一次,连用3d。 1.4.5对下痢脱水犊牛:5%糖盐水500ml 庆大霉素40万单位静脉注射。 30%安乃近5ml×2

猪腹泻病病因与综合防治

猪腹泻病病因与综合防治 猪腹泻是当前猪经常发生的三大类疾病——腹泻、呼吸道疾病症候群和胎产病中最常见的疾病,腹泻也是影响猪生长最明显的疾病。腹泻即拉含水量比正常明显多的稀粪,多由肠炎引起。有的伴有呕吐、腹痛、肠鼓气、先急后重,脱水和体温升高等症状而引起死亡。死前干瘦(失水-眼凹等)、苍白、“炸毛”。许多疾病有腹泻症状,防治腹泻要采取综合措施。由于造成仔猪腹泻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消化不良、应激等多种因素。因此首先要分析病因,在临床上可根据发病季节、特点及其典型症状来做出初步诊断,最后根据实验室检测化验结果予以确诊。 一、引起腹泻等症状的类型 1、呕吐与腹泻 蛔虫可引起呕吐。吐、流涎而不泻可由食盐中毒或伪狂犬病引起。食物中毒可先吐后泻或不泻,如果全场大、中、小猪同时发生腹泻要防好猪瘟等传染性疾病,也考虑寄生虫与霉饲料等原因。但是霉饲料中毒多只泻而不吐。 2、呕吐并腹泻 由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或轮状病毒感染的这三种病毒性腹泻引起。病毒性腹泻都是乳猪发病最重死亡率高,随日龄增大稍轻,母猪可无症状或腹泻后自愈。轮状病毒一般对3-8周龄仔猪感染率高,成年猪和一周龄内仔猪很少发生。断奶猪也无明显症状,断奶前多只泻而不呕吐。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各年龄猪都可感染,传播快;冬季、早春和深秋,特别是春季产仔季节发病最高。架子猪、肥猪和成年猪发病后表现在水泻症状,连续3-7 天而自愈,一旦停止,多不再发生,死亡少。除拉稀外伴随食欲不振,呕吐,口渴,母猪停止泌乳。10天左右乳猪第一症状是呕吐,接着急剧水泻,草绿色或灰色、白色,并夹杂有奶块。2-5天之内死亡。5-7日龄以内仔猪致死率常高达

犊牛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犊牛腹泻是指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肠内容物与多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的一种犊牛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体重减轻和酸中毒,死亡较快。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夏末秋初多发,其中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被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所以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此时由于营养缺乏或管理不善,则不仅直接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到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年后的泌乳性能。可以说,犊牛腹泻是影响犊牛健康生长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因此,如何预防犊牛腹泻就成了重中之重。它分为营养性(如由牛奶饲喂过量,牛奶突然改变成分,低质代乳品,奶温过低等引起)和传染性(如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腹泻两种。但是,这一分类是人为的,生产实践中往往是由于营养性腹泻或饲养管理不当而使犊牛更易患传染性腹泻。大肠杆菌是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2012年4月,山东潍坊某牛场半开放式圈舍中饲养的10日龄以上23头犊牛中11头犊牛陆续发生腹泻,粪便稀薄,有臭味,有黄白色便、带血丝便、泡沫样便。病牛10日龄之前一律先在一普通民房中饲养,10日龄以后被转移至带有运动场的半开放式圈舍中,自从被转移过来以后,陆续有牛发生腹泻。兽医曾用头孢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显效,已数头犊牛死亡。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病料采自山东省潍坊某奶牛场腹泻病死犊牛采取粪样、肝、肠、脾 等脏器病料。 1.1.2 试验动物昆明系小鼠 ,购于潍坊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3日龄乳鼠 购于潍坊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1.2方法 1.2 方法 1.2.1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学鉴定将采集的腹泻粪样按常规方法接种 于麦糠凯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 h,观察在平板上的生长情况。以无菌接种环分别挑取麦糠凯和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接种普通琼脂斜面,37℃纯培养24 h,对纯培养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及荚膜、芽孢染色镜检。 1.2.2 分离菌的生化试验挑取纯培养物接种于三糖铁琼脂、糖微量发酵管 (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甘露醇)、尿素分解管、赖氨酸、苯丙氨酸生化管、磷酸盐葡萄糖胨水、硫化氢、靛基质反应管、硝酸盐还原管、构椽酸盐管,甲基红(MR)试验、VP试验等,37℃培养24 h~72 h,观察并记录结果[9]。 1.2.3 分离菌的血清型鉴定将纯培养的待检菌液接种于普通琼脂平 板,37℃培养24 h,用5 g/L的石炭酸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制成浓稠的悬液,经121e、2 h高压灭菌破坏K抗原,冷却后取等量的菌悬液与大肠埃希菌O 抗原定型血清在玻璃板上混匀,半分钟内出现凝集者为阳性,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10-11]。 1.2.4 分离菌的致病性检测随机挑取麦康凯上纯培养的菌落,接种于营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