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国家集训队名单

2015年国家集训队名单

2015年国家集训队名单
2015年国家集训队名单

2015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名单

省、市、自治区姓名性别学校

广东黄峄凡男广雅中学

上海俞辰捷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湖南谢昌志男长沙市雅礼中学

吉林孙伟舰男东北师大附中

浙江钱盛泽男乐清市乐成寄宿中学

北京王 正男人大附中

北京彭炳辉男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广东周 晟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湖南甘晋华男长沙市长郡中学

江苏曹 阳男江苏省扬州中学

上海黄小雨男上海中学

上海高继扬男上海中学

浙江张皇中男富阳中学

浙江包鑫霖男乐清市乐成寄宿中学

重庆李 同男巴蜀中学

黑龙江李无为男大庆一中

湖北汪至祺男华师一附中

湖北刘谢威男华师一附中

江苏周逸飞男兴化中学

浙江张海翔男杭州学军中学

河南夏剑桥男郑州外国语学校

江苏朱耀宇男南京外国语学校

重庆田欣雨男重庆八中

湖北陈 坤男武汉二中

江苏傅瑞得男南师附中

江西罗金玥女江西省鹰潭一中

上海周梓贤男上海中学

浙江陈子昂男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浙江郑鸿图男乐清市乐成寄宿中学

广东胡颀轩男深圳中学

湖南贺嘉帆男长沙市雅礼中学

辽宁王诺舟男辽宁省实验中学

陕西周康杰男西工大附中

上海窦泽皓男上海中学

浙江陈鑫犇男宁波市镇海中学

北京欧阳铭晖男人大附中

北京王浩昀女人大附中

重庆田佳宝男巴蜀中学

广东吴东晓女深圳第三高级中学

湖北白宇川男华师一附中

湖北张家齐男华师一附中

江苏徐锦灏男南京外国语学校

辽宁吴子源男东北育才学校

重庆秦臻至男巴蜀中学

吉林郝天泽男吉大附中

辽宁孔繁浩男东北育才学校

辽宁梁宇辰男东北育才学校

省、市、自治区姓名性别学校

浙江张力天男乐清市乐成寄宿中学

广东武夷山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河北辛天屹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河北张钊森男河北衡水中学

河南刘文昊男郑州一中

河南李泽超男河南省实验中学

湖南蒋 安男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左都云男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林国昌男长沙市一中

吉林杨宗睿男吉大附中

上海汪祎非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浙江黄乐恺女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浙江周俊鹏男衢州二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工作管理规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工作管理规定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工作管理办法 (2015年7月7日委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以下简称评审专家)工作的管理,确保评审专家履行义务,切实维护评审专家的权利,充分保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评审的公正性和规范性,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的评审专家是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聘请的在项目通讯评审或者会议评审过程中,行使评审权利、提出评审意见的科学技术人员。 第三条评审专家的聘请、评审活动管理、监督和保障等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评审专家工作管理应当坚持权责统一、程序规范、监督有力的基本原则。 第五条自然科学基金委在评审专家工作管理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聘请评审专家并建立评审专家库; (二)组建会议评审专家组;

(三)组织开展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工作; (四)提供必要的评审工作条件; (五)监督评审专家评审工作; (六)其他与评审专家管理相关的工作。 第六条评审专家在评审活动中具有下列基本权利: (一)选择是否参与评审工作; (二)获取评审工作所需的有关信息和材料; (三)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七条评审专家应当在评审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严格遵守与评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二)准确把握科学基金资助政策和评审标准; (三)独立、客观、公正地作出判断并提出评审意见; (四)自然科学基金委要求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评审过程中出现回避或者保密情形的,评审专家应当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回避与保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评审专家选聘

国家集训队2004论文集 肖天

“分层图思想”及其在信息学竞赛中的应用 天津市南开中学肖天 【摘要】本文通过对几道信息学竞赛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建模思想——分层图思想。该思想通过挖掘问题性质,将原问题抽象得出的图复 制为若干层并连接形成更大的图,使本来难以用数学语言表达得图论模 型变得简明严谨,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分层图思想图论数学模型最短路信息学竞赛 【正文】 1 引论 人们在借助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时,无非就是详细地告诉计算机应该怎么做,使它能通过人们给定的输入得到人们想要的输出。由于一般的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号,所以只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计算机才能帮助我们。这一步就是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的建立在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它把计算机无法理解的问题加以转化,使一切事物量化,最终变为只含数学过程的问题。它是人脑与计算机沟通的桥梁。不仅如此,数学模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影响着计算机对问题的“理解”。好的数学模型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表述简捷明了,易于人们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并通过编制程序的方式将解决方法告诉计算机;相反,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数学模型不能抓住问题本质,人们就可能无法解决问题,或者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更不用提告诉计算机如何做了。 由于建立数学模型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人们在做这项工作时往往希望把问题归结为已经很好解决的经典问题或若干这样问题的有机结合。这样,只要应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了。比如,排序、求图的单源最短路、网络流等等都是经典问题,前人不仅给出一般解法,而且对各种特殊情况和变形作了深入的研究。但事情并不总像人们希望的那样,有的问题即使可以归结为已有问题,在其中加入一些干扰因素后,原有性质就会发生改变,原来建立起的数学模型难以再用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这样问题中的部分图论问题可以用本文提出的“分层图思想”解决。 该思想注重对原问题性质的挖掘,通过对原问题数学模型的扩展,将干扰因素融入新的数学模型之中,恢复了模型的严谨性,进而与已解决问题产生联系,得到有效算法。

国家集训队2005论文集 黄源河

左偏树的特点及其应用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黄源河 【摘要】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左偏树的特点以及它的各种操作。 第一部分提出可并堆的概念,指出二叉堆的不足,并引出左偏树。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左偏树的定义和性质。第三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左偏树的各种操作,并给出时间复杂度分析。第四部分通过一道例题,说明左偏树在当今信息学竞赛中的应用。第五部分对各种可并堆作了一番比较。最后总结出左偏树的特点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字】左偏树可并堆优先队列 【目录】 一、引言 (2) 二、左偏树的定义和性质 (2) 2.1 优先队列,可并堆 (2) 2.1.1 优先队列的定义 (2) 2.1.2 可并堆的定义 (2) 2.2 左偏树的定义 (3) 2.3 左偏树的性质 (4) 三、左偏树的操作 (5) 3.1 左偏树的合并 (5) 3.2 插入新节点 (7) 3.3 删除最小节点 (8) 3.4 左偏树的构建 (8) 3.5 删除任意已知节点 (9) 3.6 小结 (12) 四、左偏树的应用 (13) 4.1 例——数字序列(Baltic 2004) (13) 五、左偏树与各种可并堆的比较 (15) 5.1 左偏树的变种——斜堆 (15) 5.2 左偏树与二叉堆的比较 (16) 5.3 左偏树与其他可并堆的比较 (16) 六、总结 (18)

【正文】 一、引言 优先队列在信息学竞赛中十分常见,在统计问题、最值问题、模拟问题和贪心问题等等类型的题目中,优先队列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二叉堆是一种常用的优先队列,它编程简单,效率高,但如果问题需要对两个优先队列进行合并,二叉堆的效率就无法令人满意了。本文介绍的左偏树,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二、左偏树的定义和性质 在介绍左偏树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优先队列和可并堆的概念。 2.1优先队列,可并堆 2.1.1优先队列的定义 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是一种抽象数据类型(ADT),它是一种容器,里面有一些元素,这些元素也称为队列中的节点(node)。优先队列的节点至少要包含一种性质:有序性,也就是说任意两个节点可以比较大小。为了具体起见我们假设这些节点中都包含一个键值(key),节点的大小通过比较它们的键值而定。优先队列有三个基本的操作:插入节点(Insert),取得最小节点(Minimum) 和删除最小节点(Delete-Min)。 2.1.2可并堆的定义 可并堆(Mergeable Heap)也是一种抽象数据类型,它除了支持优先队列的三个基本操作(Insert, Minimum, Delete-Min),还支持一个额外的操作——合并操作: H ← Merge(H1,H2) Merge( ) 构造并返回一个包含H1和H2所有元素的新堆H。 前面已经说过,如果我们不需要合并操作,则二叉堆是理想的选择。可惜合并二叉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n),用它来实现可并堆,则合并操作必然成为算法的瓶颈。左偏树(Leftist Tree)、二项堆(Binomial Heap) 和Fibonacci堆(Fibonacci Heap) 都是十分优秀的可并堆。本文讨论的是左偏树,在后面我们将看到各种可并堆的比较。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候选人基本情况姓名李立浧 从事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受教育情 况 1961.09-1968.09,清华大学,大学本科学习 提名者广东省 提名意见 李立浧是国内外著名的电力专家、直流输电专家。他在电力科技前沿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丰富了电力系统尤其是直流输电领域的学科内涵,为我国和世界直流输电的突破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立浧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发展并开展研究±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构建了完备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体系,是能源电力领域的重大创新。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揭示了交直流相互影响的深层机理,为交流和直流输电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创造性地提出并研发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将世界直流输电技术提升到新高度。 李立浧是现代电网工程建设大家,主持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带动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大规模发展,已投产13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组织多条重大交直流输电通道建设,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实施贡献了重要力量。研究开发的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已经在世界上第一个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乌东德至广东输电工程中应用。这些成果有力促进了我国西部和北部清洁能源的大规模集约开发和大范围消纳,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意义重大。 李立浧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

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得201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此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奖20项,获得2016年光华工程科技奖、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第五届(2012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候选人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李立浧是国内外著名的电力专家、直流输电专家,投身电力事业已经超过50年,在电力科技前沿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至今坚持在科技工作第一线。李立浧在直流输电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世界上首次提出发展和研究±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攻克了交直流相互影响等世界级难题,创造性地提出并研发了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首创中国高压直流输电的系统集成和设计自主化技术。这些成果极大地丰富了电力系统尤其是直流输电领域的学科内涵。推动我国和世界直流输电技术持续突破创新,实现了我国直流输电技术从引进吸收到引领世界的巨大跨越。 李立浧是现代电网工程建设大家,创造了我国和世界电力建设的许多个第一:参加和组织了我国第一条330kV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 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直流输电工程;组织建设了我国第一条±500kV直流自主化依托工程;组织世界上第一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技术研究、关键项目攻关和工程建设;主持研发建设世界首个南澳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正在主持研发建设世界首个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李立浧为推动先进能源电力技术的工程应用,促进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有: 一、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发展和研究±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构建了完备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体系,是能源电力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获得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李立浧是第1完

2015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2015年度国家自然基金生命科学部学科评审组会议专家名单 白晓春卜文俊蔡磊曹君利柴继杰陈保善陈春英陈大华陈华陈启军陈颖陈哲宇陈振文崔儒涛Wenhao (David) Dai 戴思兰丁长青丁斐丁建东丁树哲董念国杜良成段玉玺范国强范衡宇方方ShuizhangFei冯辉冯健男冯江高成江郜海燕葛剑平管敏鑫郭长虹郭春彦郭林郭秀艳郭忠玲韩骅郝玉金何光存花日茂黄东阳黄楠黄三文黄善金Shaobai Huang 黄亿平黄志力江正强姜志华蒋继宏蒋剑春金征宇孔宏智孔令让蓝柯 Li LAN 李保界李斌李红李加纳李进华李宽意李毅梁振林林宏辉林龙年林敏刘宝刘海鹏刘海燕刘佳佳刘澎涛刘小龙娄继忠卢虹冰鲁林荣吕应堂罗凌飞罗绪刚罗振革罗自强麻彤辉马红麦康森孟安明MengXianzhong苗龙倪红伟聂品宁成云裴雁曦彭方仁祁克宗钱前Ri-Cheng Chian阮一骏单卫星申建波沈百荣沈汉明沈建忠沈其荣施鹏史庆华舒友生宋任涛宋质银苏智慧隋南孙宝国孙传清孙航孙坤谭景和汤楠田长彦田志喜涂长春 Wan Yisong汪诗平王斌贵王琛柱王成树王光玉王红艳王宏斌王慧王加生王进王磊王平王擎王文明王晓钧王晓雪王秀娥王义权王莹莹王永华Xuejun Wen 翁旭初吴长有吴建国 Wu Jie吴立玲Qinglin Wu 袭荣文夏成夏宁邵肖少波肖亚梅熊敬维徐奎栋徐年军徐世清徐卫华许大为许琪薛长湖薛贵薛天薛勇彪杨公社杨光杨宁杨青杨淑华杨晓勇 Yang Xuebin杨弋杨永胜杨玉盛杨运桂姚雪彪易静于斌Xiaoqiang Yu 于卓俞良莉喻子牛岳根华臧梦维曾春雨曾庆银张改平Fengquan Zhou Gongyi Zhang 张和平Jinfa Zhang 张建国张克勤张克让张润志张旺锋张为民张文庆张文新张雅林张颖赵长明赵春江赵改名赵进东赵茹茜赵勇赵志河赵志辉郑绍建郑希付钟毅周道国周德山周恩民周江周军周立兵周平坤周婷周文华周文良周欣悦周义发周志钦朱国强朱建华朱教君朱玲玲朱伟云庄志猛邹钧 2015年度国家自然基金生命科学部重点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名单 ShuizhangFeiQingling Wu Jinfa Zhang Wenhao(David) Dai Guangyu Wang Shaobai Huang Xiaoqiang Yu Yu Bin 任海云朱建华李坚刘宝刘耀光尹佟明夏光敏郝玉金冯辉王文明罗明王琛柱孙航何祖华朱教君施卫明张文庆苏智慧岳根华邹钧陈华杨永胜俞良莉王加生姜志华张大勇刘爵李辉冯江张改平冯耀宇冯启理赵书红龙瑞军杨光张和平李保国李家乐王硕张雅林张建社郜海燕申卫军施鹏吴庆龙方勤涂长春何建国崔儒涛千日成Gongyi Zhang 沈汉明周道国杜良成 Li Lan周滨袭荣文麻彤辉刘明耀韩骅吴乔刘相国高绍荣罗凌飞张克勤杨瑞馥史庆华杨运桂丁侃陈忠周王明荣吕雪峰蓝柯 Wu Jie臧梦维Fengquan Zhou 刘澎涛 Yang Xuebin Wan Yisong阮一骏MengXianzhongXuejun Wen 杨晓勇张二荃乐卫东臧玉峰尹芝南高成江李晓光黄灿华黄德双刘一军曹君利马原野陈楚侨徐沪济曾春雨顾月清刘江龙勉徐健许执恒 2015年度国家自然基金生命科学部优青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名单 曹晓风陈大华陈复生陈功友陈国宏陈化兰陈新华程磊冯雁高翔高绍荣郭春彦韩爱东韩晓郝玉金蒋继宏蒋毅李葆明李冰李后魂李毅李越中刘林刘江刘平生刘小龙刘贻尧刘浥刘永胜罗敏敏吕雪峰聂品屈良鹄沙家豪沈百荣宋任涛孙兵孙黎孙其信谭支良田世平田志喜王学路王以政王志刚文建凡吴庆龙吴义强许海燕杨崇林杨光杨瑞馥杨仲南尹佟明张大勇张改平张海林张启翔张文庆张学光张长生钟涛周恩民周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工作管理办法公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工作管理办法公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工作管理办法 (2015年7月7日委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以下简称评审专家)工作的管理,确保评审专家履行义务,切实维护评审专家的权利,充分保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评审的公正性和规范性,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的评审专家是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聘请的在项目通讯评审或者会议评审过程中,行使评审权利、提出评审意见的科学技术人员。 第三条评审专家的聘请、评审活动管理、监督和保障等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评审专家工作管理应当坚持权责统一、程序规范、监督有力的基本原则。 第五条自然科学基金委在评审专家工作管理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聘请评审专家并建立评审专家库; (二)组建会议评审专家组; (三)组织开展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工作; (四)提供必要的评审工作条件; (五)监督评审专家评审工作; (六)其他与评审专家管理相关的工作。 第六条评审专家在评审活动中具有下列基本权利:

(一)选择是否参与评审工作; (二)获取评审工作所需的有关信息和材料; (三)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七条评审专家应当在评审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严格遵守与评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二)准确把握科学基金资助政策和评审标准; (三)独立、客观、公正地作出判断并提出评审意见; (四)自然科学基金委要求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评审过程中出现回避或者保密情形的,评审专家应当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回避与保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评审专家选聘 第九条自然科学基金委聘请担任评审专家的科学技术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和较强的学术判断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作风严谨,客观公正,廉洁自律; (三)有时间和精力参加评审工作。 第十条科学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然科学基金委不能聘请其作为评审专家: (一)因有剽窃他人科学研究成果或者在科学研究中有弄虚作假等行为受到处罚或者处分的; (二)存在严重违法或者犯罪记录的;

教育部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示内容

教育部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推荐单位:教育部 推荐奖种:科技进步奖 项目简介: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库区120万移民安置。项目组历时20余年,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三峡移民实践相结合,针对库区移民工程和新城市(镇)建设中人地矛盾突出、移民安居复杂、山地建设特殊等科技问题,联合攻关,取得了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实践工程的重大科技突破。 1、构建三峡人居环境“簇群”形态学理论。揭示山地簇群“三维空间”形式和山江“地形阻隔”生长规律,实证“簇群形态”是山地人居环境提高容量和优化质量的途径。解决了三峡移民安置容量理论问题,建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原理在山地的特殊性和发展内涵。 2、创新库区人居环境三维空间“适应性”规划技术体系。创立簇群形态在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三个空间尺度的实施和突破技术难点。突破了库区移民安置人地矛盾的技术瓶颈,获得城乡规划与设计共性技术在三峡地区的适应性发展。 3、实践了库区移民安置和新城市(镇)建设工程。编制和完成不同类型和多个城市(镇)规划与建设工程120余项。验证了本项目提出的“簇群”理论与关键技术。实践经验覆盖库区70%区县和移民,以及890万m2安居住宅建设,解决了城乡规划平原技术在山地的产业化应用。 教育部专家鉴定组认为“创造性地应用并发展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解决三峡库区的人居环境建设问题提供了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支持,属国内首创,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为保障和支持三峡库区完成移民搬迁和安置任务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重庆大学:项目牵头单位,积极组织、申报获准了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规划与设

国家集训队2005论文集 潘震皓

置换群快速幂运算 研究与探讨 江苏省苏州中学 潘震皓 [关键词] 置换 循环 分裂 合并 [摘要] 群是一个古老的数学分支,近几年来在程序设计中置换群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本文针对置换群的特点提出了线性时间的幂运算算法,并举例说明了优化后算法的效果。 [正文] 一、引言 置换群是一种优秀的结构,在程序设计中,它的大部分基本操作,时间和空间复杂度都是线性的,甚至有的还是常数的。所以一个问题如果能够抽象归结为一个置换群模型的话,往往能够在程序设计中轻松地解决。但是对于整幂运算来说,似乎只能通过反复做乘法来获得O(k*乘法)或是O(logk*乘法)的算法;而对于分数幂运算,则找不到较好的方法实现。 二、置换群的整幂运算 2.1 整幂运算的一个转化 在置换群中有一个定理:设e T k =, (T 为一置换,e 为单位置换(映射函数为x x f =)(的置换)),那么k 的最小正整数解是T 的拆分的所有循环长度的最小公倍数。 或者有个更一般的结论:设e T k =, (T 为一循环,e 为单位置换),那么k 的最小正整数解为T 的长度。 我们知道,单位置换就是若干个只含单个元素的循环.........的并。也就是说,长度为l 的循环,l 次的幂,把所有元素都完全分裂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做一个试验:(下面的置换均以循环的连接表示) 设n=6,那么3 26 )(T T =。任取一T=(1 3 5 2 4 6),来做一遍乘法: ()() 36 2 45 1 34 126565432134 1 2 6 51265431265436543211265436543211265436543212 =???? ??=???? ?????? ??=???? ?????? ??=T 分裂成了2份!而且这2份恰好是T 的奇数项和偶数项!(注意可以写成(1 5 4)(3 2 6))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安徽省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二)提名意见 针对我国履行环保国际公约的迫切需求和制冷工质绿色替代的技术难题,突破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复合制冷系统安全节能调控、流动传热与除霜降噪协同设计、高安全性测试方法与环境友好性评价等关键技术,首次建立了我国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的技术体系,研发多种制冷空调新装备并实现产业化。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冷冻冷藏设备、空调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和工业、建筑、食品等重点领域,产品出口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为履行环保国际公约贡献了“中国方案”,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对照国家科技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工质在制冷空调装备中承担着能量转换和传输的重要作用,制冷空调装备使用的传统工质存在破坏臭氧层、温室

效应高等突出的环境问题,随着全球对绿色发展的日益关注及《蒙特利尔议定书》、《巴黎协定》等系列环保国际公约的签署,积极寻找制冷空调装备安全适用的绿色工质替代技术是全球同行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也将成为抑制全球温升和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装备制造国和消费国,传统工质年消费量占全球的50%以上。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的替代并保障行业平稳转换过渡,已成为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迫切需求。 本项目依托联合国框架下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等专项支持,集合国内制冷空调行业产学研各界优势资源,针对R32、CO2、NH3等不破坏臭氧层且具有低温室效应潜值的绿色工质,历时近十年联合攻关,突破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复合制冷(供热)系统安全节能调控、流动传热与除霜降噪协同设计、新型测试评价方法与安全可靠运行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的技术体系,并实现多种新装备的应用和产业化。创新成果主要包括: 1.国内率先开展了可燃性工质多因素耦合泄漏燃烧性能试验,建立了安全可靠的“湿蒸气压缩”热力学循环和自然工质复叠式热力学循环,测定了工质含油状态下的强化换热准则,探明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提出行业绿色工质替代路线图,为全面替代传

(整理)基础理论部分--8--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基础理论部分--8 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计委令第29号) 第一条为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监督管理,健全评标专家库制度,保证评标活动的公平、公正,提高评标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评标专家的资格认定、入库及评标专家库的组建、使用、管理活动。 第三条评标专家库由省级(含,下同)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依法成立的招标代理机构依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自主组建。 评标专家库的组建活动应当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第四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其所建评标专家库及评标专家的管理,但不得以任何名义非法控制、干预或者影响评标专家的具体评标活动。 第五条政府投资项目的评标专家,必须从政府有关部门组建的评标专家库中抽取。 第六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建评标专家库,应当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实现评标专家资源共享。 省级人民政府可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评标专家库。 第七条入选评标专家库的专家,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一)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满八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 (二)熟悉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 (三)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 (四)身体健康,能够承担评标工作。 第八条评标专家库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评标专家,专家总数不得少于500人; (二)有满足评标需要的专业分类; (三)有满足异地抽取、随机抽取评标专家需要的必要设施和条件; (四)有负责日常维护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

第九条专家入选评标专家库,采取个人申请和单位推荐两种方式。采取单位推荐方式的,应事先征得被推荐人同意。 个人申请书或单位推荐书应当存档备查。个人申请书或单位推荐书应当附有符合 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第十条组建评标专家库的政府部门或者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对申请人或被推荐人进行评审,决定是否按受申请或者推荐,并向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申请人或被推荐人颁发评标专家证书。 评审过程及结果应做成书面记录,并存档备查。 组建评标专家库的政府部门,可以对申请人或者被推荐人进行必要的招标投标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 第十一条组建评标专家库的政府部门或者招标代理机构,应当为每位入选专家建立档案,详细记载评标专家评标的具体情况。 第十二条组建评标专家库的政府部门或者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对每位入选专家进行考核。评标专家因身体健康、业务能力及信誉等原因不能胜任评标工作的,停止担任评标专家,并从评标专家库中除名。 第十三条评标专家享有下列权利: (一)接受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聘请,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 (二)依法对投标文件进行独立评审,提出评审意见,不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干预; (三)接受参加评标活动的劳务报酬;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四条评标专家负有下列义务: (一)有《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七条和《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主动提出回避; (二)遵守评标工作纪律,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他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三)客观公正地进行评标; (四)协助、配合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五条评标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由组建评标专家库的政府部门或者招标代理机构取消担任评标专家的资格,并予以公告:

国家集训队2009论文集浅谈数位类统计问题

浅谈数位类统计问题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刘聪 【摘要】 在信息学竞赛中,有一类与数位有关的区间统计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具有比较浓厚的数学味道,无法暴力求解,需要在数位上进行递推等操作。本文通过几个例子,简要介绍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关键字】 数位区间统计递推树二进制 【正文】 在信息学竞赛中,有这样一类问题:求给定区间中,满足给定条件的某个D进制数或此类数的数量。所求的限定条件往往与数位有关,例如数位之和、指定数码个数、数的大小顺序分组等等。题目给定的区间往往很大,无法采用朴素的方法求解。此时,我们就需要利用数位的性质,设计log(n)级别复杂度的算法。解决这类问题最基本的思想就是“逐位确定”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几道例题来具体了解一下这类问题及其思考方法。 【例题1】Amount of degrees (ural 1057) 题目大意: 求给定区间[X,Y]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整数个数:这个数恰好等于K个互不相等的B的整数次幂之和。例如,设X=15,Y=20,K=2,B=2,则有且仅有下列三个数满足题意: 17 = 24+20, 18 = 24+21, 20 = 24+22。 输入: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X和Y。接下来两行包含整数K和B。 输出:只包含一个整数,表示满足条件的数的个数。 数据规模:1 ≤ X ≤ Y ≤ 231?1,1 ≤ K ≤ 20,2 ≤ B ≤ 10。 分析: 所求的数为互不相等的幂之和,亦即其B进制表示的各位数字都只能是0和1。因此,我们只需讨论二进制的情况,其他进制都可以转化为二进制求解。 很显然,数据范围较大,不可能采用枚举法,算法复杂度必须是log(n)级别,因此我们要从数位上下手。

奖种国家科技进步奖

奖种:国家科技进步奖 项目名称:环保型路面建造技术与工程应用 项目主要完成人:沙爱民裴建中谭忆秋何唯平张忠伦胡力群孙朝云蒋玮齐琳李东周纯秀陈拴发徐世国王晓燕赵昕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深圳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交通运输科学技术领域。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和汽车运输规模长足发展。道路交通设施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与节能环保等社会发展方向相悖的问题,例如:道路交通噪声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地下水补充不足和地表洪水泛滥;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汽车尾气路面净化难以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科技部批准由长安大学主持开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保型道路建设与维护技术”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涉及透水路面,低噪声路面,低吸热路面,融冰雪路面,分解汽车尾气路面等环保型道路技术。通过理论分析、材料研发、实体工程铺筑等方式,取得创新性成果如下: 1)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黏度沥青改性剂,建立了透水沥青路面材料细观空隙特征与宏观材料组成及性能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环境与功能要求的透水沥青路面材料和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打破了国外对高黏度沥青改性材料的技术垄断,提出了透水沥青路面建设与养护的国家工程建设行业技术标准。

2)研发了基于近场测试原理的轮胎-路面交互作用测量车,建立了多孔沥青混合料孔隙结构特性声学性能预测模型,揭示了路面在不同材料组成与结构关键参数下的降噪规律。为以降噪为目标的多孔路面材料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提升了我国多孔路面的设计水平。 3)建立了基于传热学和气象学原理的沥青路面热效应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沥青路面热效应的定量评价;研发了保水乳浆材料、太阳热反射涂料,遴选了热阻矿料,提出了遮热、保水以及热阻式三种低吸热路面的材料组成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要求。系统形成了我国低吸热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4)建立了基于能量转化的道路融雪系统温-湿耦合瞬态融雪模型,开发了集成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的道路融雪系统;揭示了弹性沥青路面的除冰雪机理,提出了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的弹性融冰雪路面组成设计方法。成功实现了非人工、机械、化学除雪的新型环保融冰雪路面技术,提升了我国路面冰雪处治的技术水平。 5)自主研发了能够应用于道路路面的矿物负载型和耦合型光催化净化材料,生产出了相应的尾气吸收分解涂料,形成了吸收分解汽车尾气涂层的施工工艺,研发了尾气测试评价系统。突破了高效循环吸收分解汽车尾气材料制备的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路面主动净化汽车尾气功能。

国家集训队2004论文集_林涛

线段树的应用 广西柳铁一中林涛 【摘要】 在竞赛解题中,常遇到与区间有关的操作,比如统计若干矩形并的面积,记录一个区间的最值、总量,并在区间的插入、删除和修改中维护这些最值、总量。 线段树拥有良好的树形二分结构,能够高效的完成这些操作,本文将介绍线段树的各种操作以及一些推广。 本文通过3个例子:《蛇》、《空心长方体》、《战场统计系统》,讲述线段树中基本的插入、删除、查找操作,和不规则的修改和删除操作,以及到二维的推广。 关键字:线段树二分子树收缩叶子释放面积树 【正文】 1. 线段树的定义及特征 定义1:线段树 一棵二叉树,记为T (a,b),参数a,b表示该节点表示区间[a,b]。区间的长度b-a记为L。递归定义T[a,b]: 若L>1 :[a, (a+b) div 2]为T的左儿子 [(a+b) div 2,b]为T的右儿子。 若L=1 :T为一个叶子节点。 表示区间[1, 10]的线段树表示如下: (以下取对数后均向上取整) 定理1:线段树把区间上的任意一条线段都分成不超过2log L条线段 证明:(1)在区间(a,b)中,对于线段(c,d),如果(c<=a) 或(d>=b),那么线段在(a,b)中被分为不超过log(b-a)。 用归纳法证明,如果是单位区间,最多被分为一段,成立。 如果区间(a,b)的左儿子与右儿子成立,那么如果当c<=a时, 1.若d<=(a+b)div2那么相当与其左儿子分该线段,所分该线段数树不超过log((a+b)div 2-a),即不超过log(b-a),成立。

2.若d>(a+b) div 2那么相当于该线段被分为它左儿子表示的线段,加上右儿子分该线段,线段数不超过1+log(b-(a+b) div 2),也不超过 log(b-a),成立。 对于d>=b的情况证明类似,不再赘述。 (2)在区间(a,b)中,对于任意线段也用归纳法证明。 对于单位区间,最多分为一段,成立。 若(a,b)的左儿子与右儿子均成立,则对于线段(c,d) 1.若d<=(a+b)div 2 则该区间所分该线段等于其左儿子区间所分该线段,线段数小于log((a+b) div 2-a)<2log(b-a),成立。 2.若c>(a+b) div 2 则该区间所分该线段等于其右儿子区间所分该线段,线段数小于log(b-(a+b) div 2)<2log(b-a),成立。 3.若1、2均不成立,则此线段在左儿子区间分该线段满足d>V.Lson.b,分该线段数不超过log(b-(a+b) div 2),而在右儿子区间分该线段满 足c<=V.Rson.a,分该线段不超过log((a+b) div 2-1),所以在该区间 分该线段不超过2log(b-a),成立。 这个结论为线段树能在O(log L)的时间内完成一条线段的插入、删除、查找等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例题一】蛇1 在平面上有N个点,现在要求一些线段,使其满足以下要求: a.这些线段必须闭合 b.线段的端点只能是这N个点 c.交于一点的两条线段成90度角 d.线段都必须平行于坐标轴 e.所有线段除在这N个点外不自交 f.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必须最短 如果存在这样的线段,则输出最小长度,否则输出0。 【问题分析】 从该题的要求入手,先构出符合要求的图,再解决线段长度之和最小的问题。1.题目显然要求一个以给定的N个点为顶点的N多边形。所有线段都要和坐标轴平行,所以每个点只能与上下左右四个点相连。由于与一个点相连的两条线段成90度,每个顶点必须与一条平行于X轴和一条平行于Y轴的线段相连。 2.将所有点排序后发现,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点中,设这些点为P1,P2,P3,P4……Pn,P1要有一条平行于X轴的线段与其相连,就必须连它右边的点——P2,而P3如果再连P2,P2就有两条平行于X轴的线段和它相连,所以P3只能连P4,P5只能连P6……,同一垂直线上的点也是如此,所以线段的构造是唯一的,那么最小长度的问题就解决了。 3.由于解是唯一的,而是否相连只要广度扩展就可以判断了,所以关键在于判断由上述方法所构出线段是否合法——满足线段不在N个点之外自交: 1Saratov State University Problem Archive, 1028, Snake. 本题考查了基本的插入、删除和查找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安徽省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意见 面向农业防灾减灾、脱贫攻坚战略需求,针对沿淮涝渍灾害突出问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按照“结构避灾、生物抗灾、技术减灾”新思路,通过良种良机良法融合、避灾抗灾减灾统筹,开展了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经过18年研究,揭示了沿淮“降水-汇流-入渗-涝渍”成灾机制,创建了农田快速排水工程技术与标准,创新了改土增渗降渍技术;攻克作物涝渍抗性和减产机理以及抗性评价方法瓶颈,创新了玉米和小麦抗涝渍栽培关键技术;在行蓄洪区首创“旱稻-小麦”结构避灾新模式和旱稻“精量机直播+旱管”轻简栽培技术。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技推广合作奖2项,发明专利10项,作物新品种4个,行业、地方标准11项;2009年以来,技术累计推广3.29亿亩,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系统化解决了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防控、稳产增潜难题。中国农学会评价认为成果总体水平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沿淮地区是指鄂豫皖苏四省淮河沿岸50-80km的大片低洼平原,耕地面积约1.4亿亩,光温水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和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势低洼,洪涝灾害多年平均成灾面积占全国同期的39%,面广、频发、重发的涝渍灾害长期困扰着粮食生产稳定性和增产潜力的提升。针对传统种植模式适应性差、品种涝渍抗性弱、防灾减灾栽培技术缺乏等问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历经18年联合攻关,创建了“创新种植结构避灾、增强作物耐渍能力抗灾、调水改土技术减灾”涝渍灾害综合防控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技术,主要创新如下: 1.首创沿淮行蓄洪区“旱稻-小麦”结构避灾新模式,创新了旱稻“精量机直播旱管”轻简栽培技术。首次揭示旱稻在该区生态适应性强,率先提出“旱粮调旱稻”结构避灾新策略,破解了传统“玉米(大豆)-小麦”模式产量低而不稳难题;发明新型板茬宽幅小麦旱稻兼用施肥播种机,首创旱稻免耕开沟条播、侧位精准施肥、覆土镇压保墒一体化作业的轻简化精量播种方式,首次明确潮土旱稻旱管补灌的盈亏临界点,制定技术规程4套;新模式较原模式稳产增产、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 二、主要完成人 许强、汤明高、刘春、廖明生、巨能攀、何朝阳、朱星、张路、黄学斌、李慧生 三、主要完成单位及贡献 主要完成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汤明高、巨能攀、何朝阳、朱星):创新滑坡成因分类方案,揭示滑坡成灾机理,建立三维识别图谱,提出重大滑坡隐患早期识别的“三查”体系,揭示滑坡变形时-空动态演化规律,建立基于时空变形的“过程预警”理论方法,研发监测预警平台。负责项目实施及全面推广。 (2)同济大学(刘春):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研究提出大型滑坡演化的空-天-地-内多源立体观测,研发基于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滑坡观(探)测技术,开展行业推广应用。 (3)武汉大学(廖明生、张路):发挥在测绘遥感技术方面的优势,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研究解决了InSAR技术在西部山区地质灾害识别监测应用中的瓶颈问题,有效提高了该技术的可用性和结果可靠性,在四川丹巴县、理县、茂县等区域进行了应用。 (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黄学斌):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现已划归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要贡献三峡库区涉水滑坡机理、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及推广应用,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编制《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预警预报手册》、并进行了深入推广应用。 (5)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李慧生):研发滑坡监测技术,滑坡大数据采集传输、无人机建模和INSAR建模位移分析系统,与成都理工大学合作进行滑坡监测预警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提名意见 我国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机理复杂、隐蔽性强、灾害损失及社会影响大,国家防灾减灾需求迫切。该项目依托973计划等,针对滑坡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十余年研究积累和联合攻关,取得了原创性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我国滑坡隐患识别与预警走在世界前列。获得“标准规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30

国家集训队2004论文集 杨思雨

伸展树的基本操作与应用 安徽省芜湖一中杨思雨 目录 【关键字】 (2) 【摘要】 (2) 【引言】 (2) 【伸展树的基本操作】 (2) 伸展操作Splay(x,S) (3) 伸展树的基本操作 (4) 时间复杂度分析 (5) 【伸展树的应用】 (7) 【总结】 (8) 【参考书目】 (9) 【附录】 (9)

【关键字】 伸展树基本操作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伸展树的基本操作以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全文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说明了二叉查找树在信息学竞赛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指出二叉查找树在某些情况下时间复杂度较高,进而引出了在时间复杂度上更为优秀的伸展树。 第二部分介绍了伸展树的基本操作。并给出了对伸展树时间复杂度的分析和证明,指出伸展树的各种基本操作的平摊复杂度均为O(log n),说明伸展树是一种较平衡的二叉查找树。 第三部分通过一个例子介绍了伸展树在解题中的应用,并将它与其它树状数据结构进行了对比。 第四部分指出了伸展树的优点,总结全文。 【引言】 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能够支持多种动态集合操作。因此,在信息学竞赛中,二叉排序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被用来表示有序集合、建立索引或优先队列等。 作用于二叉查找树上的基本操作的时间是与树的高度成正比的。对一个含n 各节点的完全二叉树,这些操作的最坏情况运行时间为O(log n)。但如果树是含n个节点的线性链,则这些操作的最坏情况运行时间为O(n)。而有些二叉查找树的变形,其基本操作在最坏情况下性能依然很好,比如红黑树、A VL树等等。 本文将要介绍的伸展树(Splay Tree),也是对二叉查找树的一种改进,虽然它并不能保证树一直是“平衡”的,但对于伸展树的一系列操作,我们可以证明其每一步操作的平摊复杂度都是O(log n)。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伸展树也是一种平衡的二叉查找树。而在各种树状数据结构中,伸展树的空间要求与编程复杂度也都是很优秀的。 【伸展树的基本操作】 伸展树是二叉查找树的一种改进,与二叉查找树一样,伸展树也具有有序性。即伸展树中的每一个节点x都满足:该节点左子树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小于x,而其右子树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大于x。与普通二叉查找树不同的是,伸展树可以自我调整,这就要依靠伸展操作Splay(x,S)。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名单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名单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吴文俊,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 吴文俊院士是著名的数学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在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享誉世界。 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黄昆,中科院院士,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浙江嘉兴人,1919年9月生于北京。黄昆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4年,黄昆获英国圣母玛利亚大学授予的“理论物理弗雷曼奖”,中美洲州立大学协会授予的“卓越的外国学者”称号。 王选,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自1975年开始,他组织并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王选教授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其多项成果都属国内首创并位居国际领先水平,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

200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金怡濂院士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技术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刻苦攻关,予以实现,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刘东生, 1917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东生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在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王永志,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2年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是我国航天技术专家,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同时,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王永志带动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2003 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王永志与他的同事们使中华民族圆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 200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从缺 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吴孟超,1922年生,福建闽清人。肝胆外科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60年代首创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疗法——间歇肛门阻断切肝法,并突破肝脏禁区,施行中肝叶切除术成功。至1986年底已进行肝叶切除术1019例,成功率97%,切除总数和成功率均居国际领先地位。发表论文、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