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最容易转移到哪些地方

乳腺癌最容易转移到哪些地方

转移是癌症的共性,对于乳腺癌也不例外,在临床上,很多患者患者在发现的时候都已经出现了转移,乳腺癌发生转移表明比较严重了,已经到了中晚期,需要及时治疗了,乳腺癌最容易转移到哪些地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乳腺癌是比较容易出现转移的一种恶性肿瘤,很多患者在早期发现的时候都已经出现了转移,下面一起来看一下乳腺最容易转移的地方。

1.淋巴转移

腋淋巴结和内乳淋巴结是乳腺癌转移的第1站淋巴结。乳腺癌病人腋下淋巴结转移率很高,医疗文献报道乳腺癌患者就诊时有50%-70%已有腋淋巴结转移。腋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有关.肿瘤体积越大,腋淋巴结转移率越高,转移数越多。锁骨上淋巴结是乳房淋巴引流的第二站,其转移主要是经腋淋巴结或内乳淋巴结,多数是同侧的,也可转移到对侧锁骨上淋巴结。

2.血行转移

乳腺癌细胞可直接侵入血管而引起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病理分级有关。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其次为骨、胸膜、肝、脑、肾上腺等。

乳腺癌极容易出现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乳腺癌出现转移表明在治疗上不仅要控制原发癌肿,也要控制转移病灶,同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全方面治疗相结合,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

乳腺癌转移的治疗方法

乳腺癌转移西医局部治疗已经很难控制病情,药性温和的中医治疗受到很多患者的欢迎,中医治疗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辩证治疗,全面抑制癌细胞,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提出的“三联平衡疗法”治疗乳腺癌转移效果比较明显,三联平衡疗法采用内服与外敷相结合,病变部位与经络穴位用药相结合,治疗与康复同时进行,攻毒与扶正并重,同时,调理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全方位、多通道,立体作战的策略,将原发癌肿和转移癌灶的治疗同时进行,较单一的药品见效快。

三联平衡疗法是袁希福教授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该疗法明显克服了传统中药见效慢的缺点,又区别于西医放疗、化疗费用高、毒副作用大的弊病。具有疗程短、显效快、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已使众多的肿瘤患者解除了病痛,挽回了生命,被誉为“癌症的克星”。实现了由传统抗癌向现代抗癌的革命性转变,在抗癌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乳腺癌转移的真实案例:

陈林凤,女,66岁,洛阳市涧西区人,乳腺癌

2008年7月,陈林凤在洗澡时发现左乳房有个凹陷的“坑”,随后在洛阳市乳腺病医院确诊为乳腺癌。确诊后,陈林凤做了两次手术切除,以及6个疗程的化疗。由于臀部疼痛,无法站立,2008年11月29日就医检查的陈林凤又被告知出现骨转移。复发后,陈林凤又按照医生要求做了2个疗程的化疗。此时,骨转移及严重的毒副反应令陈林凤的身体虚弱,下不了床,走不了路,极度绝望的陈林凤开始安排后事。

2009年1月5日,不愿意放弃的女儿拉着陈林凤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袁希福院长一边为其开具药方,一边对陈林凤进行开导,让陈林凤当场热泪盈眶,“求医半年来,我都没有碰到过说话这么和和气气的医生。”而治疗效果更令她开始重获治疗信心。仅仅用药3天,需要人搀扶的陈林凤就可以慢慢挪着去厕所了;10天后,

陈林凤的精神、体力有了明显好转;20天后,全身乏力、腿沉、便秘症状消失,右髋骨疼痛减轻;50天后,除阴雨天髋骨轻微疼痛外无不适症状。

从2009年用药至今,陈林凤已经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服用了8年多的中药。如今的她身上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平时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生活的非常幸福。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乳腺癌转移,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病人都收到了良好效果,为很多癌症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寿命,使相当一部分被判死刑的晚期患者仍获得了康复和痊愈。用在手术中,能防止癌细胞扩散和转移,减少并发症,用在放化疗中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三联平衡疗法可以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袁希福教授根据多年的经验也提醒广大患者,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系统、漫长的过程,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术后康复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能防止复发和转移,减少并发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