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野考古》课程简介

《田野考古》课程简介

《田野考古》课程简介
《田野考古》课程简介

《田野考古》课程简介

一、课程号:04196470

二、课程名称:田野考古(field archaeology)

三、周学时:2学分:2

四、预修课程:考古学通论、素描

五、教学内容简介

本课程着重介绍田野考古的基本方法,包括考古调查、考古发掘、考古材料的整理和编写报告、出土物的清理和修复、考古测量、考古绘图、遗物鉴定、考古断代方法等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与考古实习结合,使学生能在考古知识和考古技能方面得到双重收益。

六、推荐教材或参考书:

《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考古工作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1990年。

《田野考古》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田野考古(field archaeology)

一、课程号:04196470

二、周学时:2-0 学分:2

三、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从事文物、考古和博物馆工作,应该具备必要的田野考古知识和技能。田野考古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从实际出发,结合田野考古理论和方法的新进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获取考古资料的基本技能。

2、鉴于上述的目的,田野考古课程的教学要求就是着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安排必要的时间开展田野考古实习,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双重的受益。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田野考古的历史进展

二、田野考古的任务

三、田野考古的作用

第二章考古调查(2学时)

一、考古调查的对象

二、考古调查的目的

三、考古调查的基本要求

四、考古调查的方法

第三章考古发掘(8学时)

一、考古发掘的对象

二、考古发掘中的地层研究

三、遗址的发掘

四、墓葬的发掘

第四章考古材料的整理和编写报告(2学时)

一、发掘出土物的整理

二、研究整理

三、如何编写报告

第五章出土物的清理和修复(2学时)

一、田野出土物的清理和临时处置

二、室内文物的修复

三、文物修复常用的材料和配方

第六章考古测量(8学时)

一、基本知识

二、小平板测量

三、大平板测量

四、测斜仪的应用

五、利用水平视线测高差及高程

六、地形测量

七、在现成地形图中测定遗迹相应位置的方式

第七章考古绘图(8学时)

一、投影

二、器物图的起稿方法

三、器物图的着墨清绘

四、复原图与展开图

五、遗迹位置图和地层图

第八章遗物鉴定(2学时)

一、花粉分析

二、人骨鉴定

三、兽骨鉴定

第九章几种断代方法(2学时)

一、碳-14断代

二、热释光法测定年代

三、古地磁法断代

四、钾-氩法断代

五、裂变径迹断代

六、树木年轮断代法

七、墨曜岩水合断代法

五、考试要求:撰写实习报告

六、推荐教材:《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工程流体力学复习知识总结

一、 二、 三、是非题。 1.流体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的等压面一定是水平面。(错误) 2.平面无旋流动既存在流函数又存在势函数。(正 确) 3.附面层分离只能发生在增压减速区。 (正确) 4.等温管流摩阻随管长增加而增加,速度和压力都减少。(错误) 5.相对静止状态的等压面一定也是水平面。(错 误) 6.平面流只存在流函数,无旋流动存在势函数。(正 确) 7.流体的静压是指流体的点静压。 (正确) 8.流线和等势线一定正交。 (正确) 9.附面层内的流体流动是粘性有旋流动。(正 确) 10.亚音速绝热管流摩阻随管长增加而增加,速度增加,压力减小。(正确) 11.相对静止状态的等压面可以是斜面或曲面。(正 确) 12.超音速绝热管流摩阻随管长增加而增加,速度减小,压力增加。(正确) 13.壁面静压力的压力中心总是低于受压壁面的形心。(正确) 14.相邻两流线的函数值之差,是此两流线间的单宽流量。(正确) 15.附面层外的流体流动时理想无旋流动。(正 确) 16.处于静止或相对平衡液体的水平面是等压面。(错 误) 17.流体的粘滞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滞性减少;温度降低粘滞性增大。(错误 ) 18流体流动时切应力与流体的粘性有关,与其他无关。(错误) 四、填空题。 1、1mmH2O= 9.807 Pa 2、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有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 3、流体的主要力学模型是指连续介质、无粘性和不可压缩性。 4、雷诺数是反映流体流动状态的准数,它反映了流体流动时惯性力 与粘性力的对比关系。 5、流量Q1和Q2,阻抗为S1和S2的两管路并联,则并联后总管路的流量 Q为,总阻抗S为。串联后总管路的流量Q 为,总阻抗S为。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及分析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分析 海报版式设计由图形、色彩、文字三大编排元素组成,图文编排在海报设计中尤为重要,它是海报设计语言、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 在平面海报设计的发展历史上,随着工业化的进步,特别是印刷产业的革新,出版业的繁荣,在工业发达的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瑞士和法国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平面设计大师,设计出了经典传世佳作,并呈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我们运用感性的对称、均衡、方向、中心、空白、分割、韵律、点线面等编排设计原理或理性网格编排设计原理,对大师的作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来感悟海报编排设计的规律。 【案例一】德国平面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早在15世纪的德国,得力于古藤堡在金属活字印刷术上的发明与革新,人们已将文字与插图混合排版并运用于印刷媒体,它不仅对德国的出版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同时对工业化发达的欧洲及其出版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大批精通印刷术的平面设计家。 ■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 的鼻祖,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贝伦斯在字体设计上进行了大胆 的改革和创新,将繁琐的装饰字体设计为“无饰线”字体,他为德国电气 公司所设计的海报运用简洁无装饰字体和几何形体对称的组合,通过视觉 中心点状渐变的光感,表现了德国工业化时代的企业特征(图1)。 主持人提示: 现代设计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后,1919年沃尔特·格多佩斯 在德国的魏玛建立“国立包豪斯学院”,强调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通 过不断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战后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在很大程度 上是在包豪斯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影响了整个欧洲、美国、日本 和二十世纪的中国。 德国在二战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对世界平面设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的设计师,贡特尔·基泽,皮埃尔·门德尔,格特·冯德利希,冈特·兰博都是大师级的代表人物。 ■ 贡特尔·基泽是“欧洲视觉诗人”派代表人物,作品具有丰富的想 象力与激扬的创造力,讲究比例和尺寸、 色彩和明暗的对比关系,具有超现实主 义风格特征。《和平运动》海报(图2) 将文字嵌入图形之中,强调方向的版式 编排,使版式中的文字与图形形成运动 感。 ■ 皮埃尔·门德尔用理性的哲学思 想处理图形、表现主题。慕尼黑巴伐利 亚国家剧院戏剧海报(图3)以简洁的图形、文字、色彩来表现主题思想,以中 轴线为依据,对称的版式结构,给人庄严、稳重、典雅之感,在 文字编排上增加了一定的不对称因素,既庄重又活泼。黑色与高 纯度色彩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格特·冯德利希的海报设计几乎全部由文字元素组成。这 与他早年从事字体设计以及长期以来研究字体与版式的视觉语言分不开。他善于发现字母形式美的 感染力,强调大与小,细与粗的强烈对比,在字母与版式的组合上寻找游戏般的快乐,他的海报充图1 图 2 图3

工程流体力学知识整理

流体:一种受任何微小剪切力作用,都能产生连续变形的物质。 流动性:当某些分子的能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将做相对的移动改变它的平衡位置。 流体介质:取宏观上足够小、微观上足够大的流体微团,从而将流体看成是由空间上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所组成的连续介质 压缩性:流体的体积随压力变化的特性称为流体的压缩性。 膨胀性:流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称为流体的膨胀性。 粘性:流体内部存在内摩擦力的特性,或者说是流体抵抗变形的特性。 牛顿流体:将遵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反之称为非牛顿流体。 理想流体:忽略流体的粘性,将流体当成是完全没有粘性的理想流体。 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 表面力:大小与表面面积有关而且分布作用在流体微团表面上的力称为表面力。 质量力:所有流体质点受某种力场作用而产生,它的大小与流体的质量成正比。 压强:把流体的内法线应力称作流体压强。 流体静压强:当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静止时,流体的压强称为流体静压强。 流体静压强的特性:一、作用方向总是沿其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二、任意一点上的压强与作用方位无关,其值均相等(流体静压强是一个标量)。 绝对压强:以完全真空为基准计量的压强。 相对压强: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计量的压强。 真空度:当地大气压-绝对压强 液体的相对平衡:指流体质点之间虽然没有相对运动,但盛装液体的容器却对地面上的固定坐标系有相对运动时的平衡。 压力体:曲面上方的液柱体积。 等压面:在平衡流体中,压力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特性一、在平衡的流体中,过任意一点的等压面,必与该点所受的质量力互相垂直。特性二、当两种互不相混的液体处于平衡时,它们的分界面必为等压面。 流场:充满运动流体的空间称为流场。 定常流动:流场中各空间点上的物理量不随时间变化。 缓变流:当流动边界是直的,且大小形状不变时,流线是平行(或近似平行)的直线的流动状态为缓变流。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课程编号: 学时数:72 其中实验学时数:12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流体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它是研究流体平衡、运动及能量间内在联系与相互转换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以流体基础理论为主,结合一般工程技术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够获得流体力学方面基础理论的系统知识,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生掌握流体静止及运动时的规律以及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掌握这些规律在工程实际当中的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课使学生对工程

实践中有关的流体力学问题有较广泛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必要的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水力计算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绪论 1.1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1.2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1.3 牛顿内摩擦定律 1.4 流体的力学模型 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及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连续介质、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 第2章流体静力学 2.1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2.2 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 2.3 流体静压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形式 2.4 重力作用下流体静压分布规律 2.5 压强的测量、计算与应用 2.6 作用于平面的流体静压力 2.7 作用于曲面的流体静压力

工程流体力学课件

流体力学 绪论 第一章流体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第三章流体动力学 第四章粘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 第五章有压管路的水力计算 第六章明渠定常均匀流 第九章泵与风机 绪论 一、流体力学概念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主要研究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的规律。 1738年伯努利出版他的专著时,首先采用了水动力学这个名词并作为书名;1880年前后出现了空气动力学这个名词;1935年以后,人们概括了这两方面的知识,建立了统一的体系,统称为流体力学。 研究内容:研究得最多的流体是水和空气。 1、流体静力学:关于流体平衡的规律,研究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平衡)状态时,作用于流体上的各种力之间的关系; 2、流体动力学:关于流体运动的规律,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时,作用于流体上的力与运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流体的运动特征与能量转换等。 基础知识:主要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常常还要用到热力学知识,有时还用到宏观电动力学的基本定律、本构方程(反映物质宏观性质的数学模型)和物理学、化学的基础知识。 二、流体力学的发展历史

流体力学是在人类同自然界作斗争和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古时中国有大禹治水疏通 江河的传说;秦朝李冰父子带领劳动人民修建的 马人建成了大规模的供水管道系统等等。 流体力学的萌芽:距今约2200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写的“论浮体”一文,他对静止时的液体力学性质作了第一次科学总结。建立了包括物理浮力定律和浮体稳定性在内的液体平衡理论,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此后千余年间,流体力学没有重大发展。 15世纪,意大利达·芬奇的著作才谈到水波、管流、水力机械、鸟的飞翔原理等问题;17世纪,帕斯卡阐明了静止流体中压力的概念。但流体力学尤其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门严密的科学,却是随着经典力学建立了速度、加速度,力、流场等概念,以及质量、动量、能量三个守恒定律的奠定之后才逐步形成的。 流体力学的主要发展: 17世纪,力学奠基人牛顿(英)在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中讨论了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阻力,得到阻力与流体密度、物体迎流截面积以及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他针对粘性流体运动时的内摩擦力也提出了牛顿粘性定律。使流体力学开始成为力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但是,牛顿还没有建立起流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他提出的许多力学模型和结论同实际情形还有较大的差别。 之后,皮托(法)发明了测量流速的皮托管;达朗贝尔(法)对运动中船只的阻力进行了许多实验工作,证实了阻力同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平方关系;瑞士的欧拉采用了连续介质的概念,把静力学中压力的概念推广到运动流体中,建立了欧拉方程,正确地用微分方程组描述了无粘流体的运动;伯努利(瑞士)从经典力学的能量守恒出发,研究供水管道中水的流动,精心地安排了实验并加以分析,得到了流体定常运动下的流速、压力、管道高程之间的关系——伯努利方程。 欧拉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建立,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建立的标志,从此开始了用微分方程和实验测量进行流体运动定量研究的阶段。从18世纪起,位势流理论有了很大进展,在水波、潮汐、涡旋运动、声学等方面都阐明了很多规律。法国拉格朗日对于无旋运动,德国赫尔姆霍兹对于涡旋运动作了不少研究……。在上述的研究中,流体的粘性并不起重要作用,即所考虑的是无粘性流体。这种理论当然阐明不了流体中粘性的效应。 19世纪,工程师们为了解决许多工程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带有粘性影响的问题。于是他们部分地运用流体力学,部分地采用归纳实验结果的半经验公式进行研究,这就形成了水力学,至今它仍与流体力学并行地发展。1822年,纳维(法)建立了粘性流体的基本运动方程;1845年,斯托克斯

生活中的流体力学知识研究报告

工程流体力学三级项目报告multinuclear program design Experiment Report 项目名称: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简要介绍了流体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涉及到体育,工业,生活小窍门等。讨论了一些流体力学原理。许许多多的现象都与流体力学有关。为什么洗衣机老翻衣兜?倒啤酒要注意什么诀窍?高尔夫球为什么是麻脸的?本文将就以上三个问题讨论流体力学中一些简单的原理,如伯努力定律,雷诺数,边界层分离等,展现流体力学的广泛应用,证明流体力学妙趣横生。 关键字:伯努利定律;层流;湍流;空气阻力;雷诺数;高尔夫球

前言 也许,到现在你都有点不会相信,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流体的世界里。观察生活时我们总可以发现。生活离不开流体,尤其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汽车飞奔,乒乓极旋,许许多多的现象都与流体力学有关。为什么洗衣机老翻衣兜?倒啤酒要注意什么诀窍?高尔夫球为什么是麻脸的?本文将就以上三个问题讨论流体力学中一些简单的原理,如伯努力定律,雷诺数,边界层分离等,展现流体力学的广泛应用,证明流体力学妙趣横生。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在经意或不经意中巧妙地掌握和运用了流体力学的原理,让其行动变得更灵活快捷。

一、麻脸的高尔夫球(用雷诺数定量解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高尔夫球的表面做成有凹点的粗糙表面,而不是平滑光趟的表面,就是利用粗糙度使层流转变为紊流的临界雷诺数减小,使流动变为紊流,以减小阻力的实际应用例子。最初,高尔夫球表面是做成光滑的,如图1—1,后来发现表面破损的旧球 图1-1光滑面1-2粗糙面 反而打的更远。原来是临界Re数不同的结果。光滑的球由于这种边界层分离得早,形成的前后压差阻力就很大,所以高尔夫球在由皮革改用塑胶后飞行距离便大大缩短了,因此人们不得不把高尔夫球做成麻脸的,即表面布满了圆形的小坑。麻脸的高尔夫球有小坑,飞行时小坑附近产生了一些小漩涡,由于这些小漩涡的吸力,高尔夫球附近的流体分子被漩涡吸引,

工程流体力学_倪玲英_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luid Mechanics 课程编码:0222014 学分:4.0 参考学时:64 实验学时:8 适用专业:工程力学 大纲执笔人:孙宝江 系主任:周晓君 5※ 一、课程目标 流体力学是力学中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流体的运动和平衡规律以及流体和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 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计算方 法,包括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平衡及运动的基本规律,简单的 管路计算,能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基本的 实验技能,为从事专业工作、科研和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5※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物理和力学基础。需先修课程应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理论力学等。后续课程包括渗 流力学、石油钻采工艺概论、石油钻采机械概论等。教学过程中 要求侧重于流体力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同时还应 注意结合实验和工程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全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5※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一)绪论 4学时 1.流体的概念 2.连续介质假设 3.流体的物理性质 4.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5.常用单位制简介 (二)流体静力学

10学时 1.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2.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 3.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4.相对平衡 5.流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 6.流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 7.浮体与潜体的稳定性 (三)流体运动与动力学基础14学时 1.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2.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3.连续性方程 4.欧拉运动微分方程 5.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6.拉格朗日方程及其意义 7.稳定流动量方程及应用 (四)液流阻力与水头损失12学时 1.液流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2.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 3.相似原理和因次分析 4.圆管层流流动 5.圆管湍流流动 6.湍流沿程水头损失的分析及计算 7.局部水头损失分析及计算 (五)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10学时 1.简单长管的水力计算 2.复杂管路的水力计算 3.孔口与管嘴泄流 4.水击现象及水击压力的计算 5.习题课 (六)非牛顿流体运动基础6学时 1.非牛顿流体及其流变方程 2.非牛顿流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3.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 4.幂律流体的流动规律 5.判别非牛顿流体流动的Z值方法 6.非牛顿流体的物理参数测定 (七)实验课 8学时 1.水静压强实验

工程流体力学学习心得

工程流体力学学习心得 工程流体力学对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我来说,属于专业必备课程,对专业后续的无论是就业还是研究生学习研究都是必备的知识。 工程流体力学介绍了工业生产中的基本流体特性、流体流动的基本特性以及流体在储运设备以及管道中储存和流动时流体对储运设备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对于自己的专业来讲,工程流体力学对以后自己在选择设计承压储运工程流体设备的工作中,为不同流体对不同形式的承压储运设备的力学及性能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使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对于本门课程主要的知识点归结如下: 1、柏努力方程 2、流体流动时的动量守恒方程 3、连续性方程 4、流体流动时的动量矩守恒方程 5、流体管程流动阻力计算 6、流体局部流动阻力计算 另一个自己感觉重要的知识便是获得上述各方程前期的假设性,在假设的基础上,由最简单形式开始展开对公式的推导以及验证。 事务研究的基础任务,例如假设性条件和忽略性因素,才是研究取得成功的根本,因此,要探究事物的根本,就应该努力培养如何提出假设的这种能力,培养先创性及大胆实践探求的精神。同时,作为工科专业,又应该具有工程概念,工程概念中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人各异性”。同一个工程建设中,很可能有多种施工方案,并且每一种方案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及优势,而且也并不存在真正绝对的答案供自己选择。因此,在培养先创性及大胆实践探求的精神同时,一定不要钻死牛角尖,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设计方案。 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有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并且,在自己感觉相对简单的知识点方面,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但是,当真正拿到手亲身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及生活中,也要克服自以为是的坏毛病,亲身实践去获取所需。 对这个学期的课程来讲,我并没有因考察考试的区分来看待所学的各门课程,而是对照自己的毕业从业计划有目的的投入到学习中,这虽是一门考查课,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这门课程将会给予我实际的操作应用。 一门课程的结束都会教会我很多专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这也将会是我今后学习以及工作的宝贵财富。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课程编号: 学时数:72 其中实验学时数:12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流体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它是研究流体平衡、运动及能量间内在联系与相互转换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以流体基础理论为主,结合一般工程技术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够获得流体力学方面基础理论的系统知识,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生掌握流体静止及运动时的规律以及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掌握这些规律在工程实际当中的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课使学生对工程实践中有关的流体力学问题有较广泛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必要的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水力计算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绪论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牛顿内摩擦定律

流体的力学模型 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及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连续介质、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 第2章流体静力学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 流体静压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形式 重力作用下流体静压分布规律 压强的测量、计算与应用 作用于平面的流体静压力 作用于曲面的流体静压力 重力与其它惯性力作用下的流体相对平衡 基本要求: 理解掌握流体静压强、等压面的概念及其性质;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及其在相对平衡中的应用; 掌握平面和曲面受压力的计算方法。 第3章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流场,流动参数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流体微元和控制体 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的建立及其意义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一元气流伯努利方程 动量方程及其应用 一元流动模型 流线与迹线,流线方程,流线性质 基本要求: 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理解建立以流场为对象的描述流体运动的概念;掌握流体微团运动的基本形式;流

初中美术教案设计《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教案设计 初中美术《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基本概念、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设计手法、展示分类,并且能够运用展示设计的方法,为学校的某一活动设计展示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展示设计的作品,来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则、设计手法及展示设计的类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展示设计,感受展示设计的美。 二、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首先了解学生对展示设计的认识。 出示两幅商业展示图片。 教师:当你看到这两张商业展示的图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引出课题: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二) 发展阶段 一、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 1、视觉元素的运用: (1)直线的运用。 (2)曲线的运用。 (3)圆形的运用。 (4)三角形的运用。 (5)举行的运用。 三、形式法则的形影: (1)比例与尺度。 (2)对比与统一。 (3)节奏与韵律。 三、展示设计手法 1、拟人手法 (1)联想手法:采用联想展示手法,进行陈列布置。

(2)夸张手法:采用符合生活逻辑和哲理的夸张手法,揭示展览内容、事物的本质,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3)幽默诙谐手法:运用富有趣味和引人发笑的展示手法。 (4)场景展示手法:采用具有典型生活情景的场景,配上人形模特儿和使用的物品,会创造出真实的气氛。 四、抽象手法 (1)对比手法:采用各种形式的对比,如色彩冷暖的对比、图像圆方的对比、线条曲直的对比、空间大小的对比、质感肌理的对比、光线强弱的对比等,来突出主体展品或主要内容, (2)重复手法:将某种实物展品或某张照片重复几次展出,令人印象深刻,容易牢记。(3)蒙太奇手法:借用电影艺术手法,打破时空界限,在有限的空间或版面上,可以展示更多的内容,使观众了解更多、更全面的情况。可以采用散点式构图陈列展品,还可以配合图表来说明问题。 (4)象征手法:运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色彩、动植物形象等,作为背景或点题的处理,容易取得很好的展示效果。 (5)并列手法:在内容较多而且地位又同等重要的时候,往往采用并列展示的手法,以表示不分主次、地位平等。 (6)错视手法:利用透视扩展本来狭小的空间,利用错视对空间形态、图形、线段进行矫正,或引起观众视觉和心理上的新感受。 一、展示设计的分类 1、博物馆设计。 2、大型博览会设计。 3、商业展览设计。 4、商业环境设计。 5、庆典礼仪环境设计。 二、学生思考并讨论设计方案 1、如果让你为学校的校庆活动设计展示方案,大家应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 2、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3、学生表述自己的展示设计方案。 三、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评价 1、请同学们谈一谈本节课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展示设计。

浙大工程流体力学试卷及答案知识分享

浙大工程流体力学试 卷及答案

2002-2003学年工程流体力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 下4.2米处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压强 为98KPa,则容器内液面的绝对压强为水 柱。 (a) 2m (b)1m (c) 8m (d)-2m 2、断面平均流速υ与断面上每一点的实际流速u 的关系是。 (a)υ =u (b)υ >u (c)υ

的流量。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 不能判定 8、圆管流中判别液流流态的下临界雷诺数为。 (a) 2300 (b)3300 (c)13000 (d) 575 9、已知流速势函数,求点(1,2)的速度分量为。 (a) 2 (b) 3 (c) -3 (d) 以上都不是 10、按与之比可将堰分为三种类型: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 (a)堰厚堰前水头 (b) 堰厚堰顶水头 (c) 堰高堰前水头 (d) 堰高堰顶水头 二、简答题(共24分) 1.静水压强的特性(6分) 2.渐变流的定义及水力特性(6分) 3.边界层的定义及边界层中的压强特性(6分) 4.渗流模型简化的原则及条件(6分) 三、计算题(共56分) 1、(本小题14分) 有一圆滚门,长度L=10m,直径D=4m,上游水深H1=4m,下游水深H2=2m,求作用在圆滚门上的水平和铅直分压力。 题1图题2图 2、(本小题12分) 设导叶将水平射流作的转弯后仍水平射出,如图所示。若已知最大可能的支撑力为F,射流直径为d,流体密度为 ,能量损失不计,试求最大射流速度V1。

工程流体力学复习知识总结

是非题。 1. 流体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的等压面一定是水平面。(错误) 2. 平面无旋流动既存在流函数又存在势函数。(正确) 3. 附面层分离只能发生在增压减速区。(正确) 4. 等温管流摩阻随管长增加而增加,速度和压力都减少。(错误) 5. 相对静止状态的等压面一定也是水平面。(错误) 6. 平面流只存在流函数,无旋流动存在势函数。(正确) 7. 流体的静压是指流体的点静压。(正确) 8. 流线和等势线一定正交。(正确) 9. 附面层内的流体流动是粘性有旋流动。(正确) 10. 亚音速绝热管流摩阻随管长增加而增加,速度增加,压力减小。(正确) 11. 相对静止状态的等压面可以是斜面或曲面。(正确) 12. 超音速绝热管流摩阻随管长增加而增加,速度减小,压力增加。(正确) 13. 壁面静压力的压力中心总是低于受压壁面的形心。(正确) 14. 相邻两流线的函数值之差,是此两流线间的单宽流量。(正确) 15. 附面层外的流体流动时理想无旋流动。(正确) 16. 处于静止或相对平衡液体的水平面是等压面。(错误) 17. 流体的粘滞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滞性减少;温度降低粘滞性增大。(错误) 18流体流动时切应力与流体的粘性有关,与其他无关。(错误)二填空题。 1、1mmH 2。= 9.807 ______ Pa

2、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有欧拉法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3、流体的主要力学模型是指连续介质、无粘性 _____________ 和不可压缩性。 4、雷诺数是反映流体流动状态的准数,它反映了流体流动时惯性力 与粘性力的对比关系。 5、流量Q1和Q2,阻抗为S1和S2的两管路并联,则并联后总管路的流量Q 为__________ ,总阻抗S为__________ 。串联后总管路的流量Q为_____________ ,总阻抗S为_________ 。 6、流体紊流运动的特征是脉动现像_________ ,处理方法是时均法_________ 。 7、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流动阻力包括沿程阻力________ 和 ________ 。 8、流体微团的基本运动形式有:平移运动__________ 、旋转流动 ___________ 和_变 形运动_________ 。 9、马赫数气体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无因次数,他反映了惯性力 ___________ 与弹性力 ____________ 的相对比值。 10、稳定流动的流线与迹线重合___________ 。 2 11、理想流体伯努力方程z p—常数中,其中z p称为 ___________ 水 r 2g r 头。 12、一切平面流动的流场,无论是有旋流动或是无旋流动都存在流线_________ ,因而 一切平面流动都存在流函数,但是,只有无旋流动才存在______ 。 13、雷诺数之所以能判别邈态___________ ,是因为它反映了惯性力___________ 和粘性力的对比关系。 14、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有粘滞性_________ 、惯性___________ 、重力性_________ 、表面张力性_______ 和 __________ 。

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流体力学 适用专业:石油工程技术 计划学时:64 一、课程性质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有特色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流体力学课程是学生理解掌握现代化石油勘探、设计、运行与管理的知识基础,也是学生继续深造及将来从事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奠定基础。本课程是石油工程技术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培养目标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立足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石油工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石化职业岗位 (群)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从事石化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利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体魄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和工作内容的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分析中、高级工的应知理论、应会技能和必备的职业素养。成为满足石化企业分析检验岗位对所需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项目导向,教学探究型的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和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流体力学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维护工作,能够解决能源化工等工程中遇到的流体力学问题,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2.1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

项目工程流体力学基础学习知识课后复习规范标准答案

工程流体力学基础作业 1-9 已知椎体高为H ,锥顶角为α2,锥体与锥腔之间的间隙为δ,间隙内润滑油的动力黏度为μ,锥体在锥腔内以ω的角速度旋转,试求旋转所需力矩M 的表达式。 解:以锥顶为原点,建立向上的坐标z δ μ τv = αωωtan z r v == 4 cos tan 2d cos tan 2d tan cos tan 2d cos 24 3033 02 202 H z z z z z z r M H H H ααδωπμ α δα πμωδ αωμααπτα π====???

1-10 已知动力润滑轴承内轴的直径2.0=D m ,轴承宽度3.0=b m ,间隙 8.0=δmm ,间隙内润滑油的动力黏度245.0=μP a ·s ,消耗的功率7.50=P kW , 试求轴的转速n 为多少? 解:力矩 ωδ μ ππδωμ τ422223b D D Db D D A D F T =??=== 角速度 ω μπδω143b D P T P == μ πδωb D P 34= 转速 283042602603=== μ πδπωπb D P n r/min

2-10 如果两容器的压强差很大,超过一个U 形管的测压计的量程,此时可 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U 形管串联起来进行测量。若已知601=h cm , 512=h cm ,油的密度8301=ρkg/m 3,水银的密度136002=ρkg/m 3。试求A 、B 两点的压强差为多少? 解:A 1A 1gh p p ρ+= 1212gh p p ρ-= C 123gh p p ρ+= 2234gh p p ρ-= ()2B 14h h g p p B --=ρ C 1B A h h h h -=- ()2B 122C 112A 1A B h h g gh gh gh gh p p ---+-+=ρρρρρ ()() ()()()()kPa 006.1392112211212212C A 2B 1B A =+-=+-+=++---=-h h g h h g h h g h h g h h h h g p p ρρρρρρ

项目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闻德第五章实际流体动力学基础学习知识课后规范标准答案

工程流体力学闻德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实际流体动力学基础 5—1设在流场中的速度分布为u x =2ax ,u y =-2ay ,a 为实数,且a >0。试求切应力τ xy 、τyx 和附加压应力 p ′x 、p ′y 以及压应力p x 、p y 。 解:0y x xy yx u u x y ττμ??? ?==+= ????? 24x x u p a x μ μ?'=-=-?,24y y u p a y μμ?'=-=?, 4x x p p p p a μ'=+=-,4y y p p p p a μ'=+=+ 5-2 设例5-1中的下平板固定不动,上平板以速度v 沿x 轴方向作等速运动(如图所示),由于上平板运动而引起的这种流动,称柯埃梯(Couette )流动。试求在这种流动情况下,两平板间的速度分布。(请将 d 0d p x =时的这一流动与在第一章中讨论流体粘性时的流动相比较) 解:将坐标系ox 轴移至下平板,则边界条件为 y =0,0X u u ==;y h =,u v =。 由例5-1中的(11)式可得 2d (1)2d h y p y y u v h x h h μ=- - (1) 当d 0d p x =时,y u v h =,速度u为直线分布,这种特殊情况的流动称简单柯埃梯流动或简单剪切流动。它只是由于平板运动,由于流体的粘滞性带动流体发生的流动。 当 d 0d p x ≠时,即为一般的柯埃梯流动,它是由简单柯埃梯流动和泊萧叶流动叠加而成,速度分布为 (1)u y y y p v h h h =-- (2) 式中2d ()2d h p p v x μ= - (3) 当p >0时,沿着流动方向压强减小,速度在整个断面上的分布均为正值;当p <0时,沿流动方向压强增加,则可能在静止壁面附近产生倒流,这主要发生p <-1的情况. 5-3 设明渠二维均匀(层流)流动,如图所示。若忽略空气阻力,试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连续性方程,证明过流断面上的速度分布为2sin (2)2 x g u zh z ,单宽流量 3 sin 3 gh q 。

13.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五单元 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第五单元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基本概念、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设计手法、展示分类,并且能够运用展示设计的方法,为学校的某一活动设计展示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展示设计的作品,来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则、设计手法及展示设计的类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展示设计,感受展示设计的美。 二、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首先了解学生对展示设计的认识。 出示两幅商业展示图片。 教师:当你看到这两张商业展示的图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引出课题: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二)发展阶段 一、 二、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 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 1、视觉元素的运用: (1)直线的运用。 (2)曲线的运用。

(3)圆形的运用。 (4)三角形的运用。 (5)举行的运用。 2、形式法则的形影: (1)比例与尺度。 (2)对比与统一。 (3)节奏与韵律。 三、展示设计手法 1、拟人手法 (1)联想手法:采用联想展示手法,进行陈列布置。 (2)夸张手法:采用符合生活逻辑和哲理的夸张手法,揭示展览内容、事物的本质,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3)幽默诙谐手法:运用富有趣味和引人发笑的展示手法。 (4)场景展示手法:采用具有典型生活情景的场景,配上人形模特儿和使用的物品,会创造出真实的气氛。 2、抽象手法 (1)对比手法:采用各种形式的对比,如色彩冷暖的对比、图像圆方的对比、线条曲直的对比、空间大小的对比、质感肌理的对比、光线强弱的对比等,来突出主体展品或主要内容, (2)重复手法:将某种实物展品或某张照片重复几次展出,令人印象深刻,简易牢记。

市政工程基础知识

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概论

目前的学科方向包括:1 工程流体力学; 2给排水工程; 3 城市垃圾处理理论与技术; 4 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5 清洁生产; 6城市道路设计; 7桥涵施工技术。 市政工程内容 市政工程分为大市政和小市政 大市政是指城市道路、桥梁、排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洪、园林、道路绿化、路灯、环境卫生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 1、道路交通工程。如道路、立交、广场、交通设施、铁路及地铁等轨道交通设施。 2、河湖水系工程。如河道、桥梁、引(排)水渠、排灌泵站、闸桥等水工构筑物。 3、地下管线工程。为常见的供水、排水(包括排雨、污水)供电、通信、供煤气、供热的管线部分及特殊用途的地下管线和人防通道等。 4、架空杆线工程。不同电压等级的供电杆线、通信杆线、无轨杆线及架空管线。 5、街道绿化工程。行道树、灌木、草坪、绿化小品(如街道绿化中的假山石、游廊、画架、水池、喷泉等)建筑物、构筑物占主要部分的各市政专业工程场(厂)、站、点。 小市政是指,以民居小区,厂区排水及道路工程。

市政工程几个基本概念 市政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何谓桥梁全长或总长度? 答:桥梁全长或总长度为沿桥梁中心线,两岸桥台侧墙尾端之间的水平距离。 2.何谓桥梁横向总长? 答:一般指栏杆两内侧之间的水平距离。由快、慢车道和人行道宽度决定。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中,还应考虑设置中间带的宽度。 3.何谓路幅? 答:路幅是行车道、路肩、分隔带等与行车道直接有关部分的总称。 4.何谓路面板? 答:用水泥混凝土做成的铺设路面用的板块。路面板是按各种接缝要求划分成一定尺寸的板块。其厚度视车辆荷载和交通量而定,断面可做成等厚式或厚边式。 5.何谓路堑? 答:路堑指从原地面向下开挖而形成的路基形式。作用:缓和道路纵坡或越岭线穿越岭口控制标高。危害:破坏了厚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不利于排水、通风。注意点:边坡稳定性要好须设置边坡,必要时还需设置截水沟和激流槽以利排水。 6.何谓路槽?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三级项目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三级项目 ——流线的计算及绘制流线图 组员: 指导教师: 2014-10-26

目录 机械设计12-1班流体力学课程三级项目导书 (2) 课题方向及要求 (4) 小组分工及贡献 (5) 第一章绪论 (6) 1.1课题背景 (6) 第二章流线的基本知识及计算 (6) 2.1流线的基本知识 (6) 2.1.1流线 (6) 2.1.2流线的性质 (7) 2.2流线的计算 (7) 2.2.1流线的计算方法 (7) 2.2.2流线计算实例 (7) 第三章软件编程求解及绘图 (8) 3.1软件介绍 (8) 3.2MATLAB编程 (9) 3.3绘制流线图 (11) 第四章总结与心得 (13)

机械设计12-1班流体力学课程三级项目指导书 任课教师:郑小军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类别:三级项目 课程性质:基础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1、整体思路 将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中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项目分析中深入理解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介绍先进的计算辅助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综合训练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目的和意义 (1)通过基于团队的学生分工协作,在充分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2)学会查阅文献、阅读相关技术资料和调查研究能力; (3)更深地了解工程实践。 3、具体实施方案 1)时间安排

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简介汇总

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简介汇总 《工程力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工程力学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Mechanics 学分学时:5-80 开科学期:2春 先修课程:高数,大学物理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学院各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考核形式:考试 教材:《工程力学》刘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 内容简介:本教材以明确的岗位和职业需要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开发学生能力为目标,不片面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强调贴近生产实际和工作实际,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材中大量插入工程实例及相关图片,增强学生的感知性和真实性,传授知识同培训技能紧密结合;精选教材内容,删繁就简,充实技术性、实用性、实践性的内容,注重定性分析,阐明物理意义和应用方法,简化某些理论、公式的推证,增强教材使用的灵活性,便于不同教学阶段、不同专业采用。理论阐述同实践指导相结合,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能力培养这一主线,采用以实际训练为主,把讲授、实验、实习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适应各校功能延伸的新要求,兼顾各种职业培训对教材的需要。 《电工学B》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电工学B 英文名称:Electro Technology B 学分学时:4-64 开科学期:2秋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学院各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考核形式:考试 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秦曾煌主编 2007年出版 主要参考书:《电工学简明教程》、秦曾煌主编、2007年 内容简介: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电工学教学解决方案”项目的成果之一,与该项目的主教材秦曾煌主编的《电工学》(第六版)配套。该项目于2005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修订编写的,上篇(电工技术)是电路-电机(含电机控制)的知识体系,改写了部分章节,使电路基础理论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