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经济学简答题名词解释教学提纲

技术经济学简答题名词解释教学提纲

技术经济学简答题名词解释教学提纲
技术经济学简答题名词解释教学提纲

名词解释:

1、技术经济学的含义和特点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的科学,它是对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可能被采取的各项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2、系统性3、预测性4、实践性5、选择性

2、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对生产经营能长期持续地发挥作用,并具有获利能力的资产。(无形资产分类见P14,记住公共关系的分类)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3、制造成本法费用或成本构成

制造成本法是在核算产品成本时,只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最直接和关系密切的费用,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和关系不密切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即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也成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1.直接费用:

是指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以下: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动力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

2.制造费用:

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3.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三部分

4、经营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

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全部费用。

沉没成本:是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机会成本:是指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利益。

5、资产时间价值、利息、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资金时间价值:把货币作为社会生产资金(或资本)投入到生产或流通领域…就会得到资金的增值,资金的增值现象就叫做资金时间价值。

狭义利息是指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或放弃使用资金所得到的补偿)

广义利息是指资金投入到生产和流通领域中,一定时间后增值部分。它包括存款(或贷款)所得到(或付出)的报酬额和投资的净收益(或利润)

利率是资金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增值(利息或利润)与投入的资金额(本金)之比名义利率:所谓名义利率,是指按年计息的利率,即计息周期为一年的利率。它是以一年为计息基础,等于每一计息期的利率与每年的计息期数的乘积。

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又称为有效利率,是把各种不同计息的利率换算成以年为计息期的利率。

6、什么是可行性研究?

可行研究是专门为决定某一特定项目是否合理可行,而在实施之前对该项目进行调查及研究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

7、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全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运用国家规定的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所投入的费用、可获得的效益及经济指标,以此判别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性。

8、影子价格、影子汇率、社会折现率

影子价格是指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最优状态时,能够反映社会劳动的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对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

影子汇率是一个单位外汇折合成本国货币表示的实际经济价值,也称为外汇的影子价格。

社会折现率反映社会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估量,通过确定资金的机会成本来确定;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用社会折现率计算经济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9、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效用分析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是货币化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分析,在公用事业项目的经济评价中,直接将项目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比较,来决定项目的取舍和优劣次序。

成本效用分析法:成本效用分析法,是评价公用事业项目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方案收益不能用货币计量时的评价。

10、自然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

自然寿命:也称物质寿命,是由有形磨损所决定的设备的使用寿命,指一台设备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产生有形磨损,造成设备逐渐老化、损坏、直至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技术寿命:又称有效寿命,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的时间。即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延续的时间。设备的技术寿命即从技术角度分析设备的最合理使用期限,它主要由设备的无形磨损决定,与技术进步的速度有关。

经济寿命:指从设备安置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已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一般是指由设备开始使用到其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年份的延续时间长短。

简述题

1、技术经济学内容和程序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

2.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3.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程序

1.确定分析目标

2.收集资料

3.设计各种可能方案并进行分析

4.方案综合分析评价

5.确定最优方案

6.最终完善方案

2、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1.技术经济学是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2.技术经济学是联结技术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

3.技术经济学是培养优秀工程师和管理者的摇篮

意义:

1.有利于正确了解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

2.可以学会预测工作

3.学会拟定多种多种替代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3.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

建设项目总投资是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的总和。项目总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根据资产特性可分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流动资产。(p11)

4、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价值型指标;第二类是以相对量表示的反映资源利用效率的效率型指标;第三类是以时间作为计量单位的时间型指标

5、内部收益率与净现值联系与区别

当基准贴现率小于内部收益率时,项目的净现值为正值;而当基准贴现率大于内部收益率时,项目的净现值为负数。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内部收益率与净现值有相一致的评价准则,即当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折现率时,此时净现值必大于零,投资方案是可取的。优点:

1、内部收益率是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的一个基本指标。

2、内部收益率与净现值指标比较:在技术经济分析中,不需要事先确定基准折现率,

就可计算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甚为方便;而计算净现值时,就要事先确定基准折现率。缺点:

1、计算比较复杂,而且对于非常规投资项目,内部收益率的解可能不是唯一的。

2、内部收益率的大小与项目投资额有关。

3、一个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值是该项目所固有的,与其他投资项目毫无关系。

6、敏感性分析步骤和作用

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①确定需要分析的不确定因素指标

②确定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经济评价指标

③计算因不确定因素变动引起的评价指标变动值

④计算敏感度系数并对敏感因素进行排序。

⑤计算变动因素的临界点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分析、预测项目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项目承受各种风险的能力作出判断,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7、风险决策的条件,决策树的步骤

风险决策的条件有:

1、存在着决策人希望达到的目标

2、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决策者选择的行动方案

3、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

4、可以计算出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

5、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可以预测或估计

决策树的步骤:

决策树由不同的节点和分枝组成。符号“□”表示的节点称为决策节点,由决策节点引出的每一分支表示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符号“○”表示的节点称为状态节点,从状态节点引出的每一分支表示一种可能发生的状态,每一状态分支的末端为结果节点,用符号“△”表示。画决策树的顺序是从左至右,决策树画完后,应对每一节点进行编号,以便分析。根据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与相应的损益值分别计算每一方案的损益期望值,计算顺序是从右至左,并将其计算的结果标在相应的节点上,就可以直观的判断出应选择哪种方案,将余下的方案剪掉。

8、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

两者的相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评价目的相同,都是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2、两者的评价基础相同,都是在完成市场需求预测、工程技术方案、资金筹备基础上

进行的;

3、两者的计算期相同,包括项目的建设期、生产期全过程。

两者之间的区别:

1.两者评价的出发点不同。

财务评价是站在企业或项目自身的角度,衡量投资项目的盈利状况,评价项目财务上是否有利可图;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国家整体的角度,分析投资项目为国民经济创造的效益和作出的贡献,评价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

2.两者计算费用和收益的范围不同。

财务评价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收支情况确定项目的财务收益和费用;

国民经济评价中,根据所耗费的有用资源和项目对社会提供的有用产品和服务来考察项目的费用和收益。

3.两者评价中采用的价格不同。

财务评价中采用的是市场价格;国民经济评价中采用的是影子价格。

管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就是界定组织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的过程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术,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间复杂性的能力 简答题 简述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追求组织使命的实践活动 管理人员是如何分类的 (1)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不同层次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2)根据管理者所负责的领域差异,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同基层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上有何区别? 高层管理者是对整个组织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配具体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管理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 名词解释 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学习组织学习型组织不存在单一的模型,它是关于组织的概念和雇员作用的一种态度或理念,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思考 柔性组织柔性组织是指与动态竞争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组织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时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负的责任 简答题 简述企业环境的构成 企业环境由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及微观环境构成 简述企业文化的结构 核心的精神层中间的行为层外在的形象层 简述企业文化的功能 积极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 消极功能:组织变革的障碍文化多样化的障碍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试述企业环境的新变化 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兴起 试述企业如何管理环境 (1)树立正确的环境管理观念 (2)选择合适的环境管理分析方法 (3)遵循科学的环境管理程序 (4)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试述企业管理环境的一般方法 广告舆论联合或联盟制定战略 第三章 名词解释 程序化决策指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的频率或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指那些非例行的,很少重复出现的决策 德尔菲法这是一种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的方法,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对方案作出评估和选择 简答题 什么是决策?决策的特征有哪些? 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相对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特征(1)决策要有明确目标,没有目标就不存在决策 (2)决策方案要考虑可行性 (3) 决策的关键和实质是比较和选择

技术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技术经济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机器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的磨损称( A )。 A. 有形磨损 B. 第一种有形磨损 C. 第二种有形磨损 D. 无形磨损 2、当多个工程项目的计算期不同时,较为简便的评价选优方法为( C )。 A. 净现值法 B. 内部收益率法 C. 年值法 D. 费用现值法 3、在多方案决策中,如果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C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独立 D. 互斥 4、在复利系数的关系式中,(A/P,i,n)=( D )+i。 A. (F/P, i, n) B. (P/F, i, n) C. (F/A, i, n) D. (A/F, i, n) 5、某人以单利方式借款5000元,年利率为6.7%,则第一年末的利息额为( B )元。 A. 160 B. 335 C. 332.8 D. 5335 6、某项目,当折现率i=10%时,净现值NPV=5.6万元,当i=12%时,NPV=-1.8万元,用线性内插求其内部收益率为( A )。 A. 11.51% B. 11.3% C. 10% D. 1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我国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ABCD )。 A.财政资金B.企业自留资金C.外商资金D.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2、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主要有(ABD ),它们也是构成现金流量的几个要素。 A.资金额大小B.资金发生的时间C.资金的收益D.资金适用的利率 3、下列选项中,属于互斥方案可比原则的是(ABC )。 A.满足消耗费用可比性B.满足价格指标可比性 C.满足计算时间可比性D.满足资源限制可比性 4、在进行方案的选优时,各方案的寿命不等,为了使之具有时间上的可比性,常采用(AB )的办法。 A. 以寿命期最小公倍数作为计算期 B. 采用年值法进行比选 C. 采用内部收益率法 D.采用增量分析法 5、下列经济评价指标中,不是用来考察项目单位投资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的是(ACD )。 A. 投资利润率 B. 投资利税率 C. 资本金利润率 D. 效益-费用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空,每空1分,共5分) 1、经济效果是指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劳动耗费的比较。 2、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三部分。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价值系数大于1时,说明成本过大,有改进的潜力,是重点改进的对象。(错) 2、投资回收期计算时,一般不包括建设期。(错) 3、在进行方案评选时,多个独立方案与单一方案的评价方法是一致的。(对) 4、效益-费用比可以用于公共事业项目的评价。(对) 5、内部收益率指标不需要事先给定折现率,它求出的就是项目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率。(对)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技术经济学简答题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技术经济学的含义和特点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的科学,它是对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可能被采取的各项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2、系统性3、预测性4、实践性5、选择性 2、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对生产经营能长期持续地发挥作用,并具有获利能力的资产。(无形资产分类见P14,记住公共关系的分类)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3、制造成本法费用或成本构成 制造成本法是在核算产品成本时,只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最直接和关系密切的费用,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和关系不密切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即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也成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1.直接费用: 是指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以下: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动力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 2.制造费用: 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3.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三部分 4、经营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 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全部费用。 沉没成本:是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机会成本:是指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利益。 5、资产时间价值、利息、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资金时间价值:把货币作为社会生产资金(或资本)投入到生产或流通领域…就会得到资金的增值,资金的增值现象就叫做资金时间价值。 狭义利息是指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或放弃使用资金所得到的补偿) 广义利息是指资金投入到生产和流通领域中,一定时间后增值部分。它包括存款(或贷款)所得到(或付出)的报酬额和投资的净收益(或利润) 利率是资金在单位时间所生产的增值(利息或利润)与投入的资金额(本金)之比 名义利率:所谓名义利率,是指按年计息的利率,即计息周期为一年的利率。它是以一年为计息基础,等于每一计息期的利率与每年的计息期数的乘积。 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又称为有效利率,是把各种不同计息的利率换算成以年为计息期的利率。 6、什么是可行性研究?

财政学名词解释

1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收益。 2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而第二个特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3公共需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4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5什么是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目标啊。 6资源配置: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7公共生产: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8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9负荷定价:负荷定价法是指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10二部定价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11内源性效益: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2公共选择: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13直接民主决策:全体公民都参与决策,采用“一人一票”原则,投票表决通过决策,就是直接民主决策。 14间接民主决策:不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票进行公共决策,而是选民通过选票选举产生一定数量的代表,并授权这些代表代表选民做出公共决策。 15财政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财政执法主体的具体行为而发生争议时,财政执法主体的上一级财政机关或者制定法律、法规的其他机关,根据相对方的申请,依法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的行政法律制度,它是财政机关在系统内部自行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16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 17经常性支出:是指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支出。 18资本性支出:是指用于购买或生产适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管理学 一、名词解析 1、管理(P4):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 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标准化原理(P11):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 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 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 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具有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家的话语 说,就是单个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 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P23 7、问题强度(P28): 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 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 业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 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方法。

10、风险型决策(P94): 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 指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心能力(P117): 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一项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用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 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14、负强化(P211):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15、战略性计划(P111): 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16、建设性冲突(P175): 是指组织成员从组织利益角度出发,对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等。 17、定规维度(P195): 代表领导者构建任务、明察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明晰沟通渠道的倾向,或者说,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角色的倾向程度。 18、管理幅度(P146): 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19、组织文化(P177):

技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可行性研究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 2、 3、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对项 目的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评 价。 2、总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称 为,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及包装费等。 3、为建设某工程,某公司拟用四年的时间筹集到1800万元资金, 当年复利率为10%时,问公司每年年末至少要筹集万元资金。 4、某购置设备方案,投资3500元,使用期5年,每年纯收入 1000元,统一按年利率10%计算,若使用期不变,试问其纯收入在大于的范围内变动,方案是可行的。 5、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净收益与的比值。 6、常用的不确定性评价法有、和概率分析法等。 7、所谓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生产规模多大时才能够达到、利润最大、投资也相对最小的

经济要求。 二、简答题 1.简述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2、什么是增量内部收益率?在两个方案比选时其准则是什么? 3、什么是价值工程?如何选择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4、建设项目各种资金从来源上有哪几类,各有哪些筹资渠 道? 三、计算题 1、若某人现存入1000元,2年后存入3000元,4年后存入1500元,年利率20%,半年复利一次,问5年后存款金额多少?实际利率是多少? 2、某投资项目筹集资金5000万元,其中发行债券1000万元,债券利率10%,发行费用15万元;发行股票2000万元,资金成本15%;留用盈余资金1000万元,其机会成本15%,借贷资金1000万元,利息率12%,问:在不考虑所得税对资金成本有影响的情况下,该投资项目所筹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是多少?

技术经济学简答题(仅供参考)

1、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1)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首先体现在技术的选择应适应经济实力。 (2)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还体现在协调的目的是发展。 2、如何正确理解经济效益的含义 (1)将技术方案获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正确理解经济效果的本质所在。 (2)技术方案实施以后的劳动成果必须是有效的。 (3)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劳动消耗是指劳动消耗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直接劳动消耗、劳动占用、间接劳动消耗。 3、技术经济分析的比较性原理? (1)满足需要的可比性原则 (2)消耗费用的可比性原则 (3)价格的可比性原则 (4)时间的可比性原则 4、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1)确定目标功能 (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3)提出备选方案 (4)拟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5)方案评选 (6)确定最优方案 (7)完善方案 5、技术经济评价的原则 (1)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 (2)产出大于投入的原则 (3)社会需要原则 (4)局部经济效益与整体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6、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设定应遵循的原则 (1)与经济学原理相一致的原则 (2)项目或方案的可鉴别性原则 (3)互斥型项目或方案的可比性原则 (4)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原则 7、项目进行不确定分析的作用 (1)明确不确定因素对投资效益指标的影响范围,从而了解项目投资效益变动的大小。(2)确定项目评价结论的有效范围。 (3)提高项目评价结论的可靠性。 (4)寻找在项目效益指标达到临界点时,变量因素允许变化的极限值。

8、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1)确定分析指标 (2)找出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3)计算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 (4)计算指标并确定敏感性因素 9、设备更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大修理是否经济合理 (2)设备使用多少年最经济合理 (3)什么时间更新设备最经济合理 (4)用什么方式更新设备最经济合理 10、简述设备更新含义及其原则 设备更新广义:设备修理,设备更换,设备更新和设备现代化改装。 狭义:设备更新是指以结构更加先进、技术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新设备去代替不能继续使用及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设备。 原则: (1)沉没成本不计原则 (2)现金流量的买卖双方均衡原则 (3)以剩余经济寿命为基准的滚动比较原则 11、经营性租赁的特点 (1)经营性租赁通常无法通过租金收入得到完全补偿。 (2)经营性租赁通常要求出租人维护设备和对设备投保。 (3)“撤销”选择权是经营性租赁的重要特征。 12、融资租赁的特点 (1)在融资租赁下,出租人不提供维修、维护等服务。 (2)融资租赁能得到完全的补偿。 (3)承租人通常拥有在到期日续租的权利。 (4)融资租赁是不能被撤销的。 13、改扩建项目与新建项目相比较具有的特点 (1)在不同程度上利用了原有资产和资源,以增量调动存量,以较小的新增投入取得较大的新增效益。 (2)原来已在生产经营,而且其状况还会发生变化,因此项目效益和费用的识别,计算较复杂。 (3)建设期内建设和生产同步进行。 (4)项目与企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些问题的分析范围需要从项目扩展至企业。 14、什么是价值工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价值工程,是研究如何以最低的寿命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对象(产品、作业或服务等)的必要功能,而致力于功能分析的一种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 基本要素:功能、寿命期成本和价值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实证分析: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或政治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重在回答问题,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规范分析:在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 帕累托效率:不断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某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制程的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两者间的比率。 产品组合效率:在一定社会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实现产出最大化 交换效率:在一定社会产出水平的条件,如何将产品配置给个人,最理想 生产契约曲线:生产满足帕累托效率的标准的资源配置有无数种,如果将这些等产量线上的切点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届形成了生产契约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转化曲线:把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表示的产量在图中标出形成的曲线救市生产可能性曲线 交换契约曲线:将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结而成的曲线 公共产品: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 外部性: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的情形 公共选择:投票人(纳税人)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投票悖论:简单投票无法得出明确的结果(即投票均衡不存在) 单峰偏好: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他的效用就会下降,则成为*** 中间投票人: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强,另一半则比他弱 阿罗不可能定理:在相当弱的条件下,达成投票均衡的公共抉择机制是不存在的 竞争性:一种产品让更多人消费会发生额外成本,某个人已经享用的给定数量的产品无法被其他人享用。 排他性:作为消费者,每个人只有在支付产品价格之后,才能获得消费这种产品的权利,从而将那些没有支付价格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的现实手段 公共地的悲剧: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开发和利用,这一现象称为** 科斯定理:无论谁获得产权,有关各方总能总能达成一种协议,通过这一协议使每个人的状况都能变好,而且其结果是有效率的,这一定律被称为** 瓦格纳法则:瓦格纳对财政支出和政府部门扩张趋势的预言和其成因被后来的经济学者称为** 社会保险:由中国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点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现收现付制:以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 完全积累制: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为指导的筹资方式 部分积累制:以近期横向收付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原则相结合的收付方式 国有财产收入:政府凭借其所拥有的财产而取得的租金,利息或变卖卖价款等收入,历史上把它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实现规定的标准,对私人部门强制课征所得的收入 边际税率:应缴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的比 累进税率:将税基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并将税率随着税基的增加而提高,即边际税率递增。 总额税:指纳税义务不因纳税人的经济行为的改变而改变的税收 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该与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 税收转嫁: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其他人的过程 前转:也称为顺转,指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按照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要素的购买者,即卖方向买方转嫁 后转:后传也称逆转,指纳税人用压低进价,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将所纳税款向后转移给商品要素提供者的一种形式。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 一、名词解析 1、管理(P4):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标准化原理(P11):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 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 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具有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家的话语说,就是单个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 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P23 7、问题强度(P28): 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 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

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法。 10、风险型决策(P94): 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 指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心能力(P117): 是组织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一项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用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 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14、负强化(P211):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15、战略性计划(P111): 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

技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技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其他同学有弄懂的,请做补充 一、填空选择题 1、技术经济学的可比原理包括:满足需要的可比性,消耗费用的可比性, 价格指标的可比性,时间上的可性比。 2、某项借款年利率为18%,每月计利一次,则名义利率为18% ,实际利率为(1+r/t)t-1 (写出表达式),名义利率小于(大于,小于,等于)实际利率;若该项借款每季复利一次,则每月计利一次的实际利率大于(大于,小于,等于)每季计利一次的实际利率。 3、现金流量图的三要素是:投资过程的有效期,发生在各个时刻的现金流量,投资收益率。。 4、已知:1000 0 5 且利率为i,则与现金流量序列等值的现值位于(画在现金流量图上), 且

P= , 与上图现金流量序列等值的将来值位于,且F= 。 5、已知1000 800 且利率为i,则与现金流量序列等值的现值位于(画在现金流量图上), 且 P= , 与上图现金流量序列等值的将来值位于,且F= 。 6、李明现在借款10000元,第12年末一次还清本利和,若利率为8%时,按单利和复利法计算本利和各为,。若利率为10%时,按单利和复利法计算本利和各

为,。 7、第15年末的50万元的资金,每半年利率为10%,则现值是。 第15年末的50万元的资金,每18个月利率为30%,则现值是。 8、若某项目,当折现率i=10%时,净现值NPV=20万元,当i=12%时,NPV=-5万元,用线性内插法求其内部收益率为11.6 。 9、若年利率为12%,每月计息一次,其月利率为10% ,实际利率为。 10、若一年中计息m次,当m>1时,名义利率将小于(大于,小于,等于)实际利率。 11、年复利次数m→∞时,年名义利率为r,年实际利率i为 12-1(e r-1)。 12、在详细可行性研究时,对投资和生产费用估算精度要求在±10%左右。 13、技术创新的理论观点首先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 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 14、1947年麦尔斯在《美国机械师》杂志上发表了“价值分析(VA)”一文,此举标志着价值分析的正式产生。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决定采用价值分析,并将价值分析更名为价值工程。 15、对独立方案评价,若NPV>0时,则有IRR > I0。 16、按功能的重要程度来分,功能可分为基本功能和___辅助__功能。 17、以下现金流量的“内部收益率”最多有 4 个 年末0 1 2 3 4 5 6 现金流量(万元)-100 -30 470 0 -50 180 -10 18、如下图,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后,总现金流

技术经济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技术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某水利单位购买施工机械一台,价值为12万元,预计其经济寿命为10年,期末净残值为2万元,用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则该施工机械的第一年折旧费为()万元。 A、2 ; B、1.2 ; C、1.0 D、0.6 2. 下列评价指标中,属于动态指标的是()。 A.投资利润率B.投资收益率C.投资回收期D.内部收益率3.现在存款1000元,年名义利率为10%,半年计复利一次,问5年末存款金额为()。 A、1000×(F/P,10%,5) B、1000×(F/P,10.25%,5) C、1000×(P/F,10%,5) D、1000×(P/F,10.25%,5) 4.在项目投资中,下列哪一个因素不应该考虑()。 A、现金流入 B、机会成本 C、沉没成本 D、资金成本 5.对于寿命期不同的多个方案比选,选用()指标合适。 A、投资收益率 B、内部收益率 C、动态投资回收期 D、净年值 6.下列()项属于特定目的税类。 A、增值税 B、所得税 C、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D、消费税 7. 在经济评价中,一个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决策准则为()。 A.IRR低于基准折现率B.IRR <0 C.IRR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D.IRR>0 8.折旧费与摊销费在做现金流量分析时,()。 A、属于现金流入 B、属于现金流出; C、既属于现金流入又属于现金流出 D、既不属于现金流入又不属于现金流出。 9.在多方案决策中,若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A.相关B.互补C.独立D.互斥 10.现金流量图的三大要素包括()。 A、资金数额、方向、期间 B、资金数额、流入、时间点 C、大小、流向、时间点 D、大小、流出、时间 二、名词解释(共25分,每小题5分 1.机会成本 2.资金等值 3.沉没成本:

(完整word版)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 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 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的经费支出。 文科卫支出: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的简称。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现在是生产性的了。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是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现收现付制: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贴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政府收费:是指政府因履行职责而向一部分单位和公民提供直接服务而得到的政府收入。政府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税负相同. 所得课税:是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所得课税可以根据纳税人的不同分为对企业课税和对个人课税两大类.所得税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主体税种. 财产课税:是指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价内税与价外税:价外税是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是按照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对税收进行的分类。价内税是税金构成价格的组成部分混转: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 二、简答题 1、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经济意义为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大全精编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12.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13.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14.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15.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昔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6.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7.外推法:是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 18.德尔菲法:专家预测法,美国兰德公司在50年代初与道格拉斯公司协作研究如何通过有控制的反馈使得收集专家的意见更为可*,以德菲尔作为方法的名称。 19.组织工作: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0.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份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21.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每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2.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工程技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10_)

一、单项选择题(1'×15 = 15')请将答案写入下表。 1、经营成本=()。 A、总成本费用-折旧费 B、总成本费用-折旧费- 维简费 C、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 D、总成本费用-折旧费- 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2、现金流量的三要素中,不包含现金流量的( )。 A.大小 B.方向 C.速度 D.时点 3、一个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则其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A、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B、一定小于 C、一定大于 D、等于 4、某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建设总投资为800万元,投产后第一年净现金流量为220万元,第二年为250万元,第三年为280万元,第四年为320万元,第五年及以后各年均为360万元,基准收益率为10%,则该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为()。 A、4年 B、4.84年 C、5年 D、5.84年 5、项目的()计算结果越大,表明其盈利能力越强。 A、净现值 B、投资回收期 C、盈亏平衡点 D、借款偿还期 6、某公司当初以100万元购入一块土地,目前市价为80万元,如欲在此地上兴建厂房,应( )。 A.以100万元作为投资分析的机会成本考虑 B.以80万元作为投资分析的机会成本考虑 C.以20万元作为投资分析的机会成本考虑 D.以100万元作为投资分析的沉没成本考虑 7、使用工程经济分析的方法处理现金流量图时,发生在第4计息期的现金流入应标在()。 A、3时点上 B、2时点上 C、1时点上 D、4时点上 8、在( )情况下,年有效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A.计息周期小于一年时 B.计息周期等于一年时 C.计息周期大于一年时 D.计息周期小于等于一年时 9、基准收益率是企业、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观点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 )的收益水平。 A.最低标准 B.较好标准 C.最高标准 D.一般标准 10、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资金在运动中( )的部分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A.减少 B.贬值 C.升值 D.增值

《技术经济学》试题一

《技术经济学》试题一 (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可行性研究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对项目的()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 2、总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称为(),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及包装费等。 3、为建设某工程,某公司拟用四年的时间筹集到1800万元资金,当年复利率为10%时,问公司每年年末至少要筹集()()万元资金。 4、某购置设备方案,投资3500元,使用期5年,每年纯收入1000元,统一按年利率10%计算,若使用期不变,试问其纯收入在大于()的范围内变动,方案是可行的。 5、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净收益与()的比值。 6、常用的不确定性评价法有()、()和概率分析法等。 7、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其核心内容是对()的评价。 8、费用现值适用于多个方案寿命相同的情况比选,当各个方案寿命不等时比选,则可采用()指标。 9、财务评价是从企业角度考虑收入和支出,是以项目投资的()和()作为评价标准。 10、财务评价采用(),国民经济评价采用根据机会成本和供求关系确定的影子价格。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根据技术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对两个以上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遵循的可比原则是()。 A、价格可比 B、消耗费用可比 C、满足需要可比 D、时间可比 E、质量可比 2、对于基准收益率与净现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准收益率越大,净现值也越大 B、基准收益率越小,净现值越大 C、当基准收益率无穷大时,净现值为负 D、基准收益率对净现值的大小无影响 E、当基准收益率无穷小时,净现值为负 3、下列评价方法中以最小值方案为最优方案的评价方法是()。 A、投资回收期法 B、投资收益率法C.净现值法D、净现值率法E、费用年值法 4、属于现金流量的是()。 A 、现金流入B、现金流出C 、现金转移D 、净现金流量E 、机器折旧 5、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 A、资源税 B、营业税 C、所得税 D、消费税 E、教育费附加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增量内部收益率?在两个方案比选时其准则是什么? 2、什么是价值工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3、何谓资金等值,影响资金等值的要素有哪些? 4、假设基准收益率为i0,试回答用内部收益率指标IRR评价单个方案的判别准则。并判断与净现值准则评价结论是否一致? 四、计算题:(第1、2、4题每题10分,第3题15分,共45分) 1、某大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费用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合同规定学生每年初向工商银行借款5000元,年利率10%,借款本利由用人单位在该学生毕业工作一年后的8年中,每年末在

财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隐性支出:在一些情况下,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不表现为收入或支出,或者有些政府收支并不反映在收支账户上。 2.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3.帕累托改进: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 至少不变坏,就可以肯定,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的状态。 4.生产效率:使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 5.交换效率:让给定数量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消费者的需要。 6.产品组合效率:是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 7.公平: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 8.贫困指数: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9.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0.公共产品:公众共同受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但不具备或者内部效益不显著的产品)。 11.现收现付制:用本期的缴款来支付本期的支出,具有后代人的利益向前代人转移的收入再分配影响。 12.完全基金制: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缴款来承担自己的福利支出,这种制度被称为完全基金制。 13.纳税人: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 14负税人:经济上的课税主体 15.卖方税:指纳税人在交易过程中对销售方的征的税。 16.买方税:指在交易过程中对购买者的征税。 17.流转税:以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与劳务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18.所得税: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9.财产税:以财产为课税对象。 20.定额税率:用绝对金额来表示的税率形式。 20.比例税率:对课税对象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 21.累进税率:税率随着征税对象量的增加而上升的税率形式。 22.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3.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4.财产税:以纳税人拥有或取得的财产作为其征税对象并据以征税的一类税收。 25.收入效应:税收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纳税人的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后福利水平。 26.总额税: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27.中性税收:只产生收入效应的税。 28.替代效应:指税收影响相对价格,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29.扭曲性税收: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30.超额负担:由税收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纳税人福利的减少。 31.矫正税:用于矫正市场缺陷的税收。 32.税收负担: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税收负担。 33.直接负担是纳税人所纳税款不能转嫁与他人,而由自己承受的税收负担; 34.间接负担是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对非纳税人形成的税收负担。 35.前转嫁又称顺转嫁,是卖方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服务或要素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买方的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