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人才发展需求分析报告

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人才发展需求分析报告

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人才发展需求分析报告
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人才发展需求分析报告

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

及人才发展需求分析报告

中国康复养老产业作为服务于夕阳人群的朝阳产业,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近年来产业成长快速,是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据预测,2050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是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当前,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市场供给不断扩大,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产业的热情日益高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老龄金融业试水起步,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开始纷纷涉足老龄市场。老龄用品业市场日渐升温,老龄用品、辅具和保健品等需求旺盛,市场供给不断丰富。老龄服务业发展持续加速。以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为主的老龄服务业成为市场投资热点。老龄房地产业市场供给走旺,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保险公司等为代表的各路资本竞相投入。

2018年中国家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达6.57万亿元,2021

年预计将达8.81万亿元。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已形成包括原料和能源等资源供应商、养老用品供应商、养老房地产商和养老服务提供商、个人和机构消费者在内的产业链环节,行业发展态势良好,2018年部分养老企业营收达上亿元。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下,社区养老模式革新、智慧养老不断推进、医养结合成为行业热点,预计2021年医养结合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未来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新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养老金融市场发展将更加完善。中国民政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中国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同比增长10.7%,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达2.9万个。随着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增加,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整体趋于上升,但增长速度逐渐下滑。随着养老服务基建加强,养老床位供应情况将得到改善。

然而,纵观2013年至今的养老产业进程,不管需求潜力如何巨大,从业企业如何众多,资本追逐如何狂热,任何模式、任何业务、任何投资策略,到头来,决定养老企业在越发惨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能够存活下来并拼出一片天地的,永远是养老人才。

据统计,我国现有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不到30万,其中只有四万多人是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据民政部印发的《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所提,

到2020年要实现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达600万人的目标。如果按照国际公认的3位老人需要一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大约在1000万人,护理人才缺口高达900多万,我国的养老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目前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呈现非专业、非职业和非标准特点。从业者基本来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更没有获得资格证、上岗证等,导致他们在提供服务时既不专业又不科学,损害了老年人的利益,甚至经常出现雇佣双方的服务纠纷,摩擦不断。

对于养老产业来说,养老的人才体系主要是指针对半自理、非自理等养老刚需市场提供管理和服务的人才团队。针对这部分老年群体,其“七分保命三分开心”的需求特征,决定了养老人才体系必然是偏重于医疗、康复、护理、健康监测管理等专业照护服务,其次是心理疏导、法律咨询、休闲娱乐等精神和生活服务。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与日本、德国、英国等养老产业发达国家比较还有较大差距。

除了养老人才教育基础薄弱之外,养老行业就业环境、公共教育内容与养老行业实际需要脱节等因素,也导致毕业学生就职意愿低、流失率高。虽然国家及各省市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以京津冀为主体的“京津冀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产教协作会”也走出了“京津冀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全国养老

产业优秀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的联合共享模式,泰康等大型企业也纷纷开始“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但相对于1000余万的养老护理员缺口,其所带来的就业人数仍然显得杯水车薪。因此,现有养老从业企业的业务运营,主要以从各个相关领域打劫人才为主,国内的医疗、康复机构以及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专业养老照护人才,都成了企业争先抢夺人才的主战场。

为积极应对近年来健康养老产业高速发展的需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示精神,由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牵头,潍坊市康复医院、潍坊市老年护理院、潍坊中医药特色技术师承基地、潍坊市北京宫馆康养中心、济南市云天使护理院、山东东昊华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在潍坊市政府指导下,共同组建山东康养集团,确立了“医康养教”融合发展思路,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涵盖医疗、康复、养老、特殊教育以及互联网等领域,实现跨界融合发展,以创新服务模式为手段,以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为重点,以构建后医院全服务链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旧动能转换形势下基层医院发展新模式。

山东康养集团成立以来,在山东健康养老产业快速布局,跨越发展。引进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项目和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H型高血压精准医学项目。引进

苹果公司原首席数据分析师马立伟博士先进理念和技术,开展大数据癌症风险预测服务。申办职业病体检资质,成立职业病健康查体中心,创立职业病教育、查体和康复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建设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潍坊市康复医院,开放床位300张,可提供工伤、小儿脑瘫、小儿智障、聋儿语训、运动、职业病以及老年慢性病等康复服务;扎实推进职工长期护理工作,认真做好居家护理和医疗专护服务,形成内部收治失能患者、外部上门巡诊一体化服务模式,居家护理服务累计服务600多人,医疗专护收治100多人;牵头成立了医养结合协会,发挥平台作用促进医养结合工作规范发展;引进民生盈创与亚特尔控股集团联合打造10亿级产业基金,建设潍坊国际康养智慧创新园,构建具有国际化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康养产业聚集发展示范区,打造基于康养产业的企业创新发展基地、产业人才教育基地、科研创新平台,成为康养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等产业发展要素的集聚平台,依据产教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打造康养人才教育区、康养产业集聚发展区、公共产业服务区、综合配套区四大板块,以人才为载体,以产业为依托,以金融为驱动,构建康养产业生态,实现生态赋能。

为应对产业拓展所带来的人才短缺问题,充分发挥康养集团山东东昊华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国际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配置优势,引进和吸收先进国家的人才培养体

系,完善现阶段养老人才的产业驱动培养机制、国内校企合作机制、国际间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产业推动、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山东东昊华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作为山东康养集团人才板块,已成功引进日本高龄福祉协会、日中友好支援协会、日本多家医疗集团、福祉集团、英国剑桥大学医联体、德国IB教育集团健康养老产业教育资源和专家团队,按照国际一流产业标准打造康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海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国际水准的医养结合及健康管理人才,每年可为学生提供超过3000人次海外实习实训岗位与国内高端养老机构安置机会,实现全国高层次健康养老技能人才候鸟式安置,从而以教育链人才链带动产业链创新链,发挥人才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引领带动作用,搭建我国医养结合人才高地,实现高端健康养老产业人才供给侧结构化改革和全球化产业人才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