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实验丨利用单丝衍射测量细丝直径

大学物理实验丨利用单丝衍射测量细丝直径

大学物理实验丨利用单丝衍射测量细丝直径
大学物理实验丨利用单丝衍射测量细丝直径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利用单丝衍射测量细丝直径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单丝夫琅和费衍射现象。

2. 利用简单工具,测量细丝直径。

二、实验原理:

波在传输过程中其波振面受到阻碍时,会绕过障碍物进入几何阴影区,并在接收屏上出现

强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这就是波的衍射。机械波、电磁波等波动都会产生衍射,而光的

衍射能更直观地观察到。对光的衍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光的波动性与传

播特征,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近代各种光学实验技术,如光谱分析、光信息处理、晶

体结构分析等等。

1. 夫朗和费衍射

衍射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菲涅耳衍射,其条件为光源与衍射屏、衍射屏与接收屏的距

离为有限远;另一类是夫琅和费衍射,其条件为光源到衍射屏、衍射屏到接收屏的距离均

为无限远,或者说入射光和衍射光都是平行光。夫琅和费衍射计算结果的过程很简单,所

以一般实验中多采用夫琅和费衍射。如果使用激光器作为光源(如普通的激光笔),其发

射的光可以近似认为是平行光;一般衍射物是 0.1mm 的数量级,如果衍射屏与接收屏的距离大于1m,则衍射光大致上是平行光,这样就基本上满足了夫琅和费衍射的条件。

2. 单缝衍射

如图1 所示,根据惠更斯-菲涅尔原理,狭缝上各点可以看成是新的波源,由这些点向各方发出球面次波,这些次波在接收屏上叠加形成一组明暗相间的条纹,按惠更斯-菲涅尔

原理,可以导出屏上任一点Pθ处的光强为(图2):,式中a 为狭缝宽度,λ 为入射光波长,θ 为衍射角,I0 称为主极强,它对应于P0 处的光强。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

(1)当θ = 0 时,光强有最大值I0,称为主极强,大部分能量落在主极强上。

(2)当sinθ = kλ/a (k =±1, ±2,……)时,Iθ = 0,出现暗条纹。因θ 角很小,可以近似认为暗条纹在θ = kλ/a 的位置上。还可看到主极强两侧暗纹之间的角距离是Δθ = 2λ/a,而其他相邻暗纹之间的角距离均相等(均为Δθ = λ/a)。

(3)两相邻暗纹之间都有一个次极强。在波长已知的情况下,通过测量相邻暗纹之间的角距离Δθ,可以测得狭缝宽度a 为λ/Δθ。

3. 单丝衍射

根据巴比涅原理,位于屏障所在平面后方任意点处的场,加上用互补屏障替换后在同点处的场,等于全无屏障时该点处的场。所以在夫琅禾费衍射中,两个振幅互补的衍射屏在接收屏上的衍射花样,在远离衍射中心时是相同的。单丝和单缝正好是互补屏,所以它们的衍射图样除了最中心之外都是相同的。单丝衍射图样在中心处有一个很亮很小的光斑,除此之外,其他结果都与单缝衍射相同。

三、实验装置:

一支激光笔,一些泡沫塑料和书本,一个米尺,一个固定细丝的架子(如图1从左到右依次是一根铁丝、一根细铜丝和一根发丝),两张铝箔纸(一张用针刻出一个小孔和一条单缝(如下图1),另一张刻间距很小的双缝如下图2),和一张白纸。装置如图所示

图1 图2

四、实验过程:

搭建实验光路(如图所示):实验场地用一面白墙用来投射衍射光斑。对每一种细丝的衍射图样,测量其暗点的间距,测量距离应该长一点。把一张白纸贴在墙上,标出第一个暗点和第N 个暗点的位置(其中的间距有N?1 个),然后把纸拿下来用米尺测量距离。要注意,如果其中包含中央亮斑,则中央亮斑两侧的暗点间距是其他相邻暗点间距的两倍!(图1是单丝衍射实验,图2是单孔衍射和单缝衍射实验)

图1图2

五、数据记录:

记在前面:单丝/单孔/单缝/双缝到光斑中心的距离为D=175.5cm,到光源的距离为

l=25.8cm。

1.单丝衍射

(光斑如图所示)

铁丝

细铜丝

发丝(记录如图所示)

①铁丝:±10级暗纹之间的距离为d1=2.9cm。

②细铜丝:±10级暗纹之间的距离为d2=5.1cm。

③发丝:±5级暗纹之间的距离为d3=8.9cm。

2.单孔衍射

1级暗纹的直径为D1=0.75cm,2级暗纹的直径为D2=1.45cm,3级暗纹的直径为D3=2.15cm,4级暗纹的直径为D4=2.80cm。

(光斑如图所示)(记录如图所示)

3.单缝衍射

±4级暗纹之间的距离为d4=6.6cm

(光斑如图所示)

(记录如图所示)

4.双缝衍射

±6级暗纹之间的距离为d5=1.75cm

(光斑如图所示)

(记录如图所示)

六、数据处理及结果:

必要数据提供:由上一次的手机光栅衍射实验已测得绿色激光笔的绿光波长λ=556nm。

1.单丝衍射

①铁丝:暗点间距为d=d1/20=1.45mm,所以tgθ=d/D,由于衍射角θ很小,可用

θ≈tgθ,求得θ=8.26×10^(-4) rad,由公式θ=λ/a,得铁丝直径

a=λ/θ=(556×10^(-9))/( 8.26×10^(-4))=6.73×10^(-4) m,即为0.673mm。

②细铜丝:暗点间距为d=d2/20=2.55mm,所以tgθ=d/D,由于衍射角θ很小,可

用θ≈tgθ,求得θ=1.45×10^(-3) rad,由公式θ=λ/a,得细铜丝直径

a=λ/θ=(556×10^(-9))/( 1.45×10^(-3))=3.83×10^(-4) m,即为0.383mm。

③发丝:暗点间距为d=d3/10=8.9mm,所以tgθ=d/D,由于衍射角θ很小,可用θ

≈tgθ,求得θ=5.07×10^(-3) rad,由公式θ=λ/a,得发丝直径

a=λ/θ=(556×10^(-9))/( 5.07×10^(-3))=1.10×10^(-4) m,即为0.110mm。

2.单孔衍射

暗纹间距为d=D4/8=3.5mm,所以tgθ=d/D,由于衍射角θ很小,可用θ≈tgθ,求得

θ=1.99×10^(-3) rad,由公式θ=λ/a,得单孔直径

a=λ/θ=(556×10^(-9))/( 1.99×10^(-3))=2.79×10^(-4) m,即为0.279mm。

3.单缝衍射

暗点间距为d=d4/8=8.25mm,所以tgθ=d/D,由于衍射角θ很小,可用θ≈tgθ,求得

θ=4.70×10^(-3) rad,由公式θ=λ/a,得单缝宽度

a=λ/θ=(556×10^(-9))/( 4.70×10^(-3))=1.18×10^(-4) m,即为0.118mm。

4.双缝衍射

暗点间距为d=d5/12=1.46mm,所以tgθ=d/D,由于衍射角θ很小,可用θ≈tgθ,求得θ=8.32×10^(-4) rad,由公式θ=λ/a,得双缝间距

a=λ/θ=(556×10^(-9))/( 8.32×10^(-4))=6.80×10^(-4) m,即为0.680mm。

得以下表格

误差分析:(1)人为误差:①在用激光笔进行实验时调整位置过程存在导致激光笔

不垂直于墙面照射而有所偏差的情况②测量单丝到衍射光斑的距离、衍射光斑间距存

在测量误差(2)系统误差:①难以判断制作的单孔、单缝、双缝是否规则②实验用

的激光笔的绿光波长和实际波长存在偏差③θ的近似计算。

七、实验体会或感想:

Applying theory to practice! 将物理原理应用到解决生活问题上来是物理实验的一大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