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最新最全)

2013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最新最全)

打车之难

【背景链接】

据调查,有79.7的%的网友反映所在的城市“打车难”。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有8.48%的人表示通常需等待半小时以上,45.29%的人表示打车需等待10-30分钟,只有占总体比例11.68%的人等出租车的时间在5分钟以内。

“打车”之所以难,不只是因为出租车数量少,也不只是因为道路拥堵,最让人恼火的是,明明车来了还拒载,或者要个高价——“不坐滚蛋”。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1—2012)》认为,这说明打车难的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其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人类社会活动的不断多元化都增加了对出租车的需求。

其二,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不断加剧,为避免堵车影响收入,上下班高峰时段很多司机不愿意跑拥堵路段和主城区,导致市民在一些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院附近很难打到出租车。

其三,城市建设影响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

其四,同进出租车行业不规范,拒载行为屡屡发生。这也是导致打车难的人为因素之一。

其五,监管部门无作为,出租车公司无管理动力,民众无维权意识。

[措施]

对此,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建议:

首先,加强监督管理和惩罚力度,优化出租车运营模式。要坚持优先发展公交战略,并调整出租车的运价结构。出租车的市场定位原本是为外来商务旅游人员、城市应急人群出行服务的,通过价格杠杆分流一部分客源,把出租车留给真正需要的人。同时建立信息化的出租车调控系统并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拒载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打车难的问题。

其次,光靠监管不能治本,还需重新分配出租车行业的利润。司机普遍拒载的原因是载客会赔钱。即便监管的水平提高,只靠监管作用也是有限的。所谓有果必有因,目前出租车“拒载”现象普遍的原因就在于,在拥堵的时候载客划不来。因此,应对拒载,最重要的是开放市场准入资格。开放市场,让个体经营者也能通过拍卖获得牌照参与运营出租车,从而提升出租车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无疑将有助于减少“拒载”现象。而在通讯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个体经营的出租车同样也能提供很好的服务。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租车行业都是这种公司和个体经营混合存在的形式。

最后,彻底解决“打车难”,还需提升城市交通能力。其实,“打车难”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城市路面交通过于拥堵,这个城市病,只能通过加快大型公共交通的建设来解决了。

死在编制里”的社会惰性

【背景链接】

1月4日,哈尔滨448名事业编环卫工正式上岗。此前招聘共有2954名本科生、29名研究生成功报名。其中22个研究生落选,主要因对环卫工作认识不够。落选者之一的王洋称热衷体制内身份不仅为稳定,落户到城市会带来就业、教育等优势,“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

【标准表述】

研究生争当环卫工,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是在哈尔滨的事业编环卫工招聘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是研究生,甚至称“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样的事件不免让人听起来非常的沉重。高端人才本应该在自己研究的领域为社会奉献,可是却青睐环卫工,纷纷投靠该行业,这确实映衬出制度尴尬,体制内与体制外的纠结,编制内与编制外的喜忧,与其说是就业观念的沉浮,倒不如说是,权利差异的写照。在求职就业问题上,潜伏和隐藏着很多的不公平。

之所以研究生争当环卫工,归根到底是因为这次招聘的环卫工有事业编制,正是由于这个编制的问题引得有人称“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众所周知,编制身份的差异,呈现出来便是个人收入和退休养老等福利的差异。因此,与其说研究生在争当环卫工,倒不如说他们在“抢”金饭碗。户口差异,必然带来诸如就业、福利、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的不同,也正因此,有的研究生喊出“就算是死,也要死在编制里”,便成为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

这折射出当前体制的尴尬——人才的出发点并非创造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分配性的追逐福利的努力,显然这种吸引和人尽其用的社会用人机制并不和谐。

对于研究生都要争当环卫工的形象,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现在的制度和对于毕业生的观念引导,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次,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编制制度,同时减少编制与非编制之间的差距。推掉包括编制、户籍等在内的隔墙,剥离隐藏在这些墙上的附加值,公民才会有自由的选择和更美。

其次,现在的毕业生也应该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不应该有入了编制,就可以一劳永逸,要清晰的认识到不是所有编制里的风景,都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同样是编制,含金量是完全不同的。而且编制也未必那么甜美,那么值得拥有。据称,这些事业编制环卫工,拿到手的月薪也就在2000元左右。这样的薪水,就是想要的生活吗,而且,真的入了编,就没有压力了吗。

最后,也希望能够多给毕业生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也许正是由于目前激烈的就业压力之下,更多年轻人才会去争当环卫工。同时,毕业生们也应该多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不能只在学校学死知识或者以混日子的心态度过大学生活,多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这样就不至于在毕业来临

时处于被动的局面。

“春节回谁家”折射老龄化烦恼

【背景链接】

近日,吉林长春一对结婚仅半年的80后小夫妻,因春节时回谁的老家过年,争执反目而劳燕分飞。

【标准表述】

这当然是一桩极端个案。然而,对于家在异地的夫妇来说,“春节回谁家”却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难题。尤其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步入婚姻的当下,这个矛盾几成夫妻关系的“雷区”,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烦恼。

这是传统与现实碰撞的烦恼。

“一家一个娃,过年回谁家”,不仅事关家庭和睦,更关乎社会和谐,是一道亟待破解的命题一则故事耐人寻味。男方接到老家母亲来电:“儿子,告诉儿媳…嫁鸡随鸡?,回婆家过年是个老理儿。否则,我和你爸在亲戚面前会没面子。”女方母亲闻之不悦,对女儿说:“问问你那做计生干部的婆婆,她宣传计划生育国策时,不是讲…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吗?”

这是“空巢家庭”的养老烦恼。

目前,我国1.78亿60岁以上老人中,约一半人过着“空巢”生活,遭遇“老来怕空”之痛,因此,尤其看重讲究亲人团聚的春节。可是我国现有两亿多独生子女,“四二一”家庭增多,一对小夫妻面对4位老人,显然分身乏术。而眼下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社会化养老体系,更多的是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不足,没有相应的服务去缓解老人过年膝下无子的缺憾。

这也是夫妻“无证上岗”的烦恼。

在以往家族主义浓厚的空气里,婚姻起着父母侍奉、宗族承继的功效。而今转型期的中国,正经历“核心家庭转变”,即以亲子关系为轴心转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夫妻双方的感情越来越为个人所看重。遗憾的是,面对新情势,多数夫妻没有岗位培训,缺乏现代婚姻家庭观念和技能的指导,“一见钟情,婚了。一怒之下,离了”,闪婚、闪离现象日益突出。

过年图的就是一个欢乐祥和,如果为“春节回谁家”闹得不愉快,甚至离婚,会进一步削弱传统节日的现实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家一个娃,过年回谁家”,不仅事关家庭和睦,更关乎社会和谐,是一道亟待破解的命题。

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如组织空巢老人旅游过年等。儿女应关注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和亲情滋养,回家过年固然很好,常挂念父母、常关心父母更加重要。作为老人,也要体谅子女的不易,多换位思考,做好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结合。

幸福的婚姻,不是没有问题的婚姻,而是善于解决问题的婚姻。夫妻双方应有学习意识,懂得婚前重选择,价值观不认同,如大男子主义、女权主义严重者不选择;婚后重协商,多些理解,多些宽容,就有智慧“解开一团麻”,家和万事兴。

生命通道

【热点背景】

“从现场到医院不到3公里的路,足足走了40分钟!”这是120急救中心王医生昨天发的微博。王医生说,7日晚6时许,田村北路一名年过五旬的骑车人不幸被轧成重伤。王医生随车抢救伤者的过程中,亲眼看到一路上鲜有车避让,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在她面前逝去。从事故地田村北路东口到最近的武警总医院,一路水泄不通。急救车鸣笛无效后,改走自行车道,又遇到了违章停在自行车道上的机动车,后无法折回,耽误了宝贵的救命时间。

截至今年4月30日,北京急救中心下属有421辆救护车,按卫生部“每5万人配备一辆救护车”的要求,假设北京现有2000万人口,则至少需要400辆救护车,看起来数量够了,其实不然。这400多辆救护车,只有一半直属北京市急救中心,另一半在权属上归各区县。并且50000比1的指标,是指这400辆救护车要随时处于待命状态,而车辆需要周转、检修,所以北京目前的救护车数量还不够。

北京市急救中心长途转运组组长韩超说:“市场在这儿摆着,正规军无法满足,救护市场又没有真正对民间开放,只能是黑车上,黑着上。”

因救护不及时致伤员本可救活而未活的情况存在两种,一是出车不及时;二是由于交通拥堵从接到伤员到送抵医院耗时过长。

对于第一种情况,媒体报道的比较多,按照平均8至12分钟的国际发达地区的出车时间,中国的差距甚远。

第二种情况也经常出现,媒体上有很多类似于“请给救护车让道”、“120急救车遭遇让路难题30%伤病员被耽误治疗”的新闻报道。

[原因分析]

影响紧急救援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状况。在交通状况不佳、资源不足、分配不均、制度混乱等现实因素下,把炮火对准“不让道”的民众,不利于我们发现背后的真问题。

综合分析来看,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交通指挥及监管不到位。交通高峰期,交通管理部门没有相应的交通峰期分流机制。机动车停留在自行车道上没有交通指挥人员给予制止及处罚。

二是道路建设分配不合理。

三是“给救护车让道”的法律不完善。

198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警车及其护卫的车队、消防车、工程救险车、救护车执行任务时,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灯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必须让行,不准穿插或超越。

然而取代上述条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通过后,却改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四是救护车管理制度不完善。救护车当私家车使用成为普片现象,常常有“烽火戏诸侯”的情况,造成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的误解。

五是救护车数量不足。

[措施]

首先,交通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交通峰期分流机制。在交通高峰期,及时采用交通分流机制,避免加剧交通拥堵。

其次,在经常拥堵的道路上配备多名交通指挥和违规停车监管人员。在违规停车的车主严厉处罚。

再次,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健全的“给救护车让道的”法律体系。对不给救护车让道的给予处罚。尤其是违规停车时造成救护车无法通行的时候可以直接吊销驾照并规定几年内不能重新考取。

第四,建立并完善救护车管理制度。对救护车私用的单位及司机给予处罚,并对救护车出车拖拉的单位给予严厉的处罚。严厉打击“黑救护车”。

第五,提高救护车配备资金投入,增加救护车数量。对遏制“黑救护车”有良性作用,并且急救呼叫事发多的情况下能及时出车。

最后,加强人民群众对给救护车让道的教育宣传,重新拾回人民群众给救护车让道的意识。【真题链接】

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当前实际,以“物质化时代的精神家园”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撰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1000~1200字。(2012·北京·第四题)

【参考范文】

构筑物质时代的“精神家园”

一个社会的发展,既根植于物质基础,也取决于精神品质。近些年,人们的物质要求得到了满足,然而许多人却觉得“心累”。有人为了房子车子,有人希望加薪升职,有人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人们把名望、地位、金钱当做成功,可只拥有了这些,我们的精神家园却无处安放,人们找不到精神的安宁港湾。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经济、社会发展过快,导致社会相关的软、硬设施建设都还跟不上如此快速的发展脚步。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许多地方政府只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滞后。社会充满浮躁,社会价值观迷失,拜金主义泛滥,享乐主义盛行,有的人追求个人利益,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充满自私、冷漠,他们失去了原本纯洁的灵魂。公民教育流于形式,许多市民在这样一个物质高速运转的当下,失去最基本的坚守。

“小悦悦事件”是对人性的考验。而这一事件中救助小悦悦的陈贤妹,她的义举善心让无数人感动。与其说我们赞美陈贤妹,倒不如说是我们对重拾传统美德的强烈期盼,当每一个人有困难时,都有别人伸出热情的双手,让你感受到社会温暖。大文豪雨果说:“物质的繁荣我们需要,意识的崇高我们坚持。”“小悦悦事件”警示我们,现代社会建设必须实施“两手硬”的发展战略,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快培养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营造民主、法制、诚信的现代公民社会,为培养和提升公民意识提供社会的土壤。

构筑“精神家园”需要公众自己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引导。首先,要解放思想,从传统的“唯GDP”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科学GDP理念。其次,要构建有效GDP统计指标,更多地考虑居民接受文化教育状况、居民收入增长及分配合理状况、就业状况、环境状况等因素,将地方政府的关注点吸引到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上来,做到藏富于民,同时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再次,要加强对公众价值观的引导,充分利用媒体制造社会舆论,引导公众破除“财富就是金钱”,“名望和金钱代表成功”的思想。

与物质发展相比,“精神家园”生长着情感、智慧和力量,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凝聚着社会发展的共识。构筑物质时代的“精神家园”,我们的人民才能获得安宁和祥和,我们的国家才

能拥有持久活力,我们的民族才能赢得世界尊重。

秋水共长天一色

--走稳保护与开发棋打好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牌

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家狄米斯托克利就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但是,在海洋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无序的状态。因此,为了实现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我们应该对海洋进行保护与开发并举。

对海洋进行保护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据资料我们可以得知,以渤海为例,随着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发力度加大,渤海的污染日益加剧。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一叶知秋,窥斑见豹。海洋的污染已成为触目惊心的现实,这种现实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深刻而长远。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海洋污染和破坏就如一个幽灵剥夺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将毁灭它们的家园;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海洋污染和破坏将引发频繁的海洋灾害,从而阻碍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对于人类来说,海洋污染和破坏将会使海洋成为“死海”,“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人类必将得到惩罚!

对海洋进行开发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一座蓝色的宝库,浩瀚的海洋不但过去可“兴渔盐之利、通舟楫之便”,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而且目前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大舞台,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高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空间。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沿海某省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开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

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突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海洋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实现海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目的。保护海洋是为了更好地促使海洋地开发,而科学的开发海洋是保护海洋的目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加强海洋保护首先在于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海洋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们保护海洋的自觉性,使人们不想破坏;加强海洋保护其次在于控制污染源。必须采取措施,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使人们不敢破坏;加强海洋保护最后在于以法治海。要通过《海域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明确国家对海域的所有权,杜绝过去无序、无度、无偿围海的行为,使人们不能破坏。而合理开发海洋科学规划是基础,要打破“集中集约用海”障碍,破解“诸侯经济”瓶颈;合理开发海洋培育优势产业是根本,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建设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合理开发海洋形成产业集群是关键,努力打造产业集群区,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高国际竞争力。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只要我们对海洋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开展,就一定能够实现海洋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互利。

收入悬殊渐显形催逼政府新调控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改革之初打破了平均主义,激发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旧的收入分配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收入悬殊渐显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因此,种种迹象表明,只有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才是解决收入分配悬殊的关键之策、点睛之笔。

我国打破原来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初级分配阶段产生一定的收入差距是合理的、必然的。但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会造成很多问题,必须予以解决。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我们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必须由政府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我国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计者、实践者、指挥者和推动者,在保证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中也应发挥重要作用。

加快市场化改革,矫正和弥补市场的不足。市场分配的功能主要是为满足效率目标提供动力机制,其缺陷是扩大收入差距,不利于公平,引发社会不稳定。市场本身是不能够创立和维持公平的竞争环境的,公平必须由政府强制地建立和维护。通过变革财产关系、发展教育、加强卫生保健、扩大就业等措施,政府有力地克服或缩小生产条件上的差别,是对市场缺陷的有力弥补。

健全宏观调节机制,创造公平的社会条件。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对西部地区投入,缩小地区间差异。同时,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对西部进行必要支持,对于收入过低的一部分群众,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

调节高收入人群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我国政府采取有效调节居民收入税收制度与税收征管方式,加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尤为突出的是社会上存在的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极易导致社会心态的严重失衡,因此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收入悬殊渐显形,这在一定程度上毁损了人民对公平正义的崇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更是政府的天职和良心,因此,唯有加快市场化、健全宏观调控机制、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调节高收入人群收入,方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达到提振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背景材料】

近年来,一股“哥姐文化”正席卷中国的网络世界。前有大秀身材的“芙蓉姐姐”,近有其貌不扬却开出非清华北大毕业生不嫁的“凤姐”、坐火车仅穿内裤的“卧铺哥”,另外还有“熨斗哥”等。上述网络红人,他们当中几乎都是通过“献丑”出位。比如号称2010年“第一姐”的凤姐,就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来吸引眼球。这名只有1.46米高的超市收银员,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且曾经说过:“我9岁时开始博览群书,20岁的时候到达顶峰,600年也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过我……”

而2010年以来,在社会上议论比较大的还是各类相亲节目,无论是在节目制作方、主持人、嘉宾之间,还是在观众、社会大众及管理者之间,围绕相亲类电视节目,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争议。而一些拜金的语言,比如,“宁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肯坐在自行车上笑”,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更大的争议。

2010年6月初,新浪微博上一张寻找西湖边最美女子的帖子被众多网民转载,6月4日,浙江当地报纸抛出《西湖边最美女子,全国人民都想见见你》的报道,一时间,大家都被一张18年前的老照片中朴素、纯真的女孩所吸引。在这个审丑当道的浮躁社会,表达了众人不一样的观点。

【题目】

请以“整顿低俗文化”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定角度,观点鲜明,结构完整,有理有据,不少于900字。

【范文】

整治低俗文化共建社会主流价值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多元的文化与价值,重视着每个人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包容和承载着一个个具有主观性和利己性的观点。这也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既得利益者为了最大限度获取利润和虚无的名声,形成了低俗文化的推广团队。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因此,对于当下饱受争议的,如一夜走红的伪娘,与日本苍井空同台演出的芙蓉姐姐、凤姐,以及坐在宝马里哭的拜金女等“公众人物”,我们似乎没有批判她们的理由,且还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也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体现这个时代的进步和多元,才能更好地检验和谐社会的承载力。

然而,存在的合理性并不代表社会的需要,更不代表它有什么社会价值。低俗文化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健康形象,被无限放大的扭曲的价值导向,终将会把国家主流的价值观引向歧途。作为成年人都感到迷失、迷茫和矛盾的事,那些尚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青少年,很有可能会一头扎在媚俗文化中不可自拔地接受所谓的“主流”。这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思想多元化引发的观念碰撞比较激烈,而引领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在建立之中。越是在这个时候,大众媒体承担的责任就越重,不能失去自己的判断力,不能赢了收视丢了责任。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始终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恒定不变的原则。任何文化产品,不论形式如何出新,内容如何丰富,最终都要有益于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有益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果一个文化产品缺乏应有的社会效益,那么它的经济效益就失去存在的依据,就会沦为不折不扣的文化糟粕。这样的糟粕即使能赢得一时的“青睐”,最终也会为人所唾弃。事实证明,任何文化产品只有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着意创新,才能获得真正的活力,也才能赢得长久的经济效益。

其实,伪娘也好,凤姐也罢,或是遭人唾弃与受人追捧的拜金女,她们本来没有错,但当被策划包装后拙劣、出格的表演,通过媒体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她们作为残缺的个体被无限放大,低俗的卖点也被无限传播。这不是具有普适性的主流价值观,更不该强势占据媒体影响和引导主流价值观。这与我们一直在强调的,要用先进的文化引导人、熏陶人、塑造人,用先进的文化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这恰恰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也是责任媒体应该划清界限的地方。

抵制低俗文化,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价值,是政府的职能,媒体的操守,更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公民自觉的行为。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建社会主流价值,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空心化农村如何“养活中国”

有一组以“缺席者”为主题的照片,发人深省:田间水渠边,老人独坐,旁边是两张空椅子,留给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农家小院中,老两口带着孙子,全家十余口人出外打工或上学,留下一地空板凳……照片反映的劳动力流失后农村空心化现象,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面对的课题。

这不是20年前“谁来养活中国”问题的升级版,而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而据统计,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也下降到38.1%。“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

应该说,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大部分国家都会经历的过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不例外,这对于社会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发展不无裨益。从另一方面看,农民“洗脚进城”也是用脚投票,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过程可能倒逼出农业的转型升级。以日本为例,1955年到1975年间,农业人口减少近一半,然而农业组织化程度、生产率等,也都在这一阶段取得长足进步。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农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然而,空心化农村的照片隐藏着很大的挑战。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占32.5%。而据媒体报道,中西部一些地区80%的农民都是50—70岁的老人。更有院士指出,我国农业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竟高达95%。

农村劳动力的短缺,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对农业发展来说,都可能是致命问题。而这,不仅关乎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经济稳定、长治久安。

在一些地方,农民与农业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虽然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然而在调查中,20岁以下的农民工中高达61%的人愿意留在城市。而同时,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撂荒的耕地近3000万亩。没有人,农业发展不起来,进而造成劳动力和人才进一步流失,几成怪圈。

打破怪圈,同样需要双向着力。一方面,需要遏制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的趋势,提高农民收入、加强相关培训,同时更多引入社会化力量,以“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走出农村人才荒;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水平,用政策杠杆、税收杠杆等,推动农村建设、农业发展。

“三农”问题,我们一向视之为根本。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九年锁定“三农”问题。“三农”领域既需面对积累下的老问题,也需解决时代化的新矛盾,任重道远。或许,农村劳动力问题正可成为一个支点,撬动“三农”问题解决,让田野更加充满生机。

我们都是改革者

社会再一次燃烧起改革的热情,期待再一次升腾在人们的心底。比期待更迫切、更可贵的是实践,是行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改革的参与者、推进者。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打响攻坚战。在继续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加强顸层设计被寄予热望。只是,改革的顶层设计并非闭门造车,一厢情愿。如何重塑改革动力机制,在与基层实践和群众诉求的密切联系中汲取改革的力量,在超越部门利益的制约、协调多元群体的纷争中坚守改革的公平?如何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入、参与、推进改革的进程?

我们见证了底层创造的力量。

安徽小岗18户农民按下手印的“大包干”,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小企业改制中的股份合作制,还有闯过户籍藩篱挤进城市大门的自发民工潮……这一幕幕雄壮的景观,构成了中国改革编年史上最光彩的篇章。30多年过去,今天我们在基层改革实践中所领略到的,更多的是政府的创造,资本的创造。如在城市化潮动中政府让农民以承包地换保障、以宅基地换住房的“两个置换”,推进农村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农村新社区”,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品质的“腾笼换鸟”,还有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在政府政策鼓励行政强势推动下的资本上山、资本下乡和资本进村……可是,这些创造是否保障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权益公平?真正的农民自主参与、自主发展的创造在哪里?我们高谈要凝聚改革共识,要促进利益共享,但是,没有表达,何来共识?没有参与,怎保共享?

政府干预市场的边际要清晰,政府主导改革的取向要理性。尊重民众的实践探索,呵护民众的首创精神,这是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之道和深刻启示,我们应当记取,倍加珍惜。如此,才能始终保持锐意改革的生气,持续迸发推动改革的激情。

我们也见证着事件倒逼的力量。

想当年,中国改革就是被饥饿逼出来的。在挑战中赢得机遇,在危机中逼进改革,这也是一条颇有成效的改革路径。

个体生命的非正常伤害,召唤起全社会的深切检讨和体制反思。2003年,大学生孙志刚因没带暂住证被收容殴打致死,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早已饱受诟病的《收容遣送办法》被正式废除。相隔近10年,湖南妇女唐慧因女儿遭强奸上访而被劳教的事件令人痛心,折射了劳教制度的严重缺陷,也进一步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呼吁,促使存在近60年的中国劳动教养制度有望在2013年发生重大改革。

利益诉求的非常规冲突,也直接倒逼着深层次矛盾的求解和深水区改革的突破。中国正进入转型时代。这是公民权利意识加快生长的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利益冲突频发的时期。一些地方因公共安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问题多次引发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倒逼土地征用、户籍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制度的深层次变革。我们难以回避倒逼式改革带来的冲击,只有紧紧抓住并充分用好其中蕴涵的改革的机遇。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多个“拐点”“陷阱”需要跨越,有多重“风险…危机”需要转化,有多种“两难”“悖论”需要求解。我们必须直面现实,从消极被动的压力型维稳转向积极主动的改革型维稳,在社会矛盾的集中释放期因势利导加快深层改革的攻坚。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当为民众更有效率地参与改革进一步提高组织化水平,为民众更少震荡地参与改革进一步拓展制度性平台,从而让顶层设计和民众实践的紧密互动成为改革坚实的基础,让民众的发展意愿和权益诉求成为改革源源不竭的力量。

我国现行政治体系已有广大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改革参与渠道,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信访制度和行政听证等。但还有渠道狭窄、言路不畅等问题,还有待制度设计的完善、制度运行的到位和制度实施的公正,以实现更为充分的民意表达。组织化参与是现代公共治理型民主背景下公民参与的主要方式。应当在政府和市场之外,扶持社会组织,培育公共理性,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形成公民参与的组织网络。现代网络传媒和民意调查的出现,使民众的利益表达更加多样、直接和便捷。网络舆论日益成为政府倾听民声、科学决策的一条重要渠道,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政府当在网络问政的实践中加快职能转换,实现管理创新,在民主法治的进步中,为广大民众充分实现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开辟更宽广的路径。

赢得挑战就赢得机遇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关键作用。

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首先要正确认识战略机遇期。机遇不是撞到树上的兔子,也不是从天而降的馅饼,机遇是具有关键性的有利条件。同时,机遇不等于一帆风顺,有利的条件不一定必然导致有利的结果,因为不利条件的挑战也同时存在,有利条件可能失去关键性的作用,良机甚至可能转化为危机。因此,机遇需要我们做出主动的因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赢得了挑战,就赢得了机遇。战略机遇期需要我们去发现,去营造,去维护,去拼搏。

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判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赢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进入新世纪,中央明确提出“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新一轮跨越发展。在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今天,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不见转机,发达经济体热衷贸易保护主义,亚太地区矛盾多发,中国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增加了不利变数。但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仍然是大势所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科技革命正在催生新的工业革命,全球经济进入大调整、再平衡,新的挑战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从国内看,当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制约加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发展成本全面上升。但是,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发展的国内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赢得新的机遇。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光明同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历程。在新的历史阶段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条件,应对新挑战,赢得新机遇,实现新跨越。

结构调整是用好战略机遇期的当务之急。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形成一些重大结构性问题,必须实施战略性的调整。结构调整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国内需求,提高消费需求的比重,保持投资需求的合理增长,减轻对出口需求的过度依赖,不断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产业、区域、城乡方面的结构性问题也急需解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是用好战略机遇期的成败关键。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调整要求中国经济提升自己的站位,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潮头更将强力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必须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体制的激励作用和知识产权的保障作用,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决定中国经济赢得未来世界市场的竞争。

改革开放是用好战略机遇期的根本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不失时机地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统筹协调,综合发展。深化对制度体系的改革涉及多方利益的深度调整,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脚踏实地,精心设计,坚定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半月谈2012年第24期半月评论: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落下帷幕,历经91载风雨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值此重要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如何“开局起步”,万众瞩目。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领导带头轻车简从、转文风、改会风,受到舆论普遍赞扬。中央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要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掷地有声的八项规定中,我们听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郑重宣示;在不封路、不清场、不念稿的实际行动中,我们感受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这里面,有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更有对党的自身建设的清醒认识,对责任担当的政治自觉。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全党同志只有以更加良好的作风开展工作,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切实推动科学发展,继续改善人民生活,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兴衰。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壮大为拥有8200多万党员、长期执政中国的世界第一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重要保障。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还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优良的作风一直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的“法宝”和夺取胜利、推动发展的“武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和丢掉优良作风这个“本”。

作风连着宗旨,作风彰显理念。可以说,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群众观、权力观、政绩观,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工作作风。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就不会心存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优越,就会放低身段,拉近距离,甘做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始终不忘手中的权力来自哪里、为谁服务,就能克己奉公,不谋私利,自觉抵制权力的腐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就能拥有

求真务实的平常心态,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实事,干出经得起时间和人民考验的政缋。

作风反映水平,作风体现能力。高高在上、夸夸其谈并不代表实际水平有多高,而踏踏实实、真抓实干,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正的有水平、有能力。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开会,作报告,做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https://www.doczj.com/doc/d517397860.html,的是解决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或主政一方,或担责一项,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和困难。能否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破解难题、妥善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取得实效实绩,是对干部作风的检验,也是对干部履职能力的测试。须知,智慧就在群众中,方法藏在实践里。只要深入实际,走近群众,向人民虚心求教,在实践中科学总结,就不愁找不到攻坚克难的“妙招”“实招”。

固本强基,本固邦宁。抓住作风建设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找准了凝聚党心民心的核心,把握了执政为民的要领。现在条件好了,但讲究排场、追求享受、喜好奢侈的不良风气也有所抬头。少数干部作风漂浮、生活腐化,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且往往就是从坏作风开始,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腐败、走向堕落,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改进作风,领导干部责无旁贷。“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这次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不仅就加强调查研究、克服形式主义、改进会风文风、厉行勤俭节约等事项提出具体要求。制定了检查执行情况的措施,而且特别强调,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带头执行规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央率先垂范,必将产生一级带动一级的强大推动力,取得改进作风的实效。

改进作风,常抓不懈至关重要。各级党员干部要对熙八项规定严格自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执行本规定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通过制度约束和纪律惩戒形成常态机制,确保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只有牢记宗旨,不忘使命,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把事业之根扎在人民之中,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良好的工作作风赢得人民拥护,夯实执政之基,取得令人民满意的政绩。

脚踏实地人心齐,惠风和畅好扬帆。新的征程已经起步,新的挑战仍需应对。按照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我们必将凝聚起实干兴邦的伟大力量,用双手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城乡一体化农民是主体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描画求解“三农”问题路线图,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只是,这一体化化什么?这路线图怎么走?

一些地方政府,一厢情愿,盲目追求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片面曲解“一体化”的政策话语,结果,路子走偏了,脚步踩空了,严重违背农民的意愿,侵害农民的权益,引发了农民强烈的不满,甚至导致激烈的社会冲突,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和深刻的警示。

我们应当明晰: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是打破城乡社会二元结构,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全体居民自由迁徙,强化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文明共同进步;城乡一体化的取向,是重构城乡关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权利公平,拓展农民的发展空闻。

城镇化是一个现代化的演进过程,自然,城镇化并非现代化的全部内容。移居城镇还是守望田园?政府应当尊重、保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既不能限制,也不能强迫。尽管地方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每一份红头文件中大都有“尊重农民自愿”的煌煌字眼,但是,“被进城”“被上楼”引发的民怨和冲突还是不断。因为,农民最清楚,与这些“自愿”配套的,往往还有舆论的“全民动员”“大轰大嗡”,还有政府的“铁腕施政”“层层问责”。不少官员,总想着自己是在代表农民,引领农民,其实.脱离农民选择和创造的代表和引领,很容易背离其本意。而且,这代表、引领的背后不乏对“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的索取,对“土地财政发展政绩”的热衷。

时下,不少地方正以“城乡一体化”名义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化的“就地城市化”,其初衷应该是美好的,其构想无疑是进取的。但是,也须警惕,单纯以行政化、运动式、一刀切的强势大力推进村落整体迁建合并,实现村庄形态迅速变革,是否契合经济发展基础、遵循城镇生长规律、顺应当地居民意愿?对于那些仍然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村民来说,搬进楼房之后,居住环境改善了,但家里牛、羊、猪养不成,门前种菜、种果也没地方,还要交水电费物业费,农民很发愁;生活方式改变了,但生产方式没有变,新的产业升级、就业转型的路子在哪里?农民也很茫然。

城乡一体化的指向,并非仅仅是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还应有别具特色的新农村。

城镇化是一个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的市场化过程。改革以来,中国农民最早撞开了市场经济的大门。可是,时至今日,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农民手中最具市场价值的生产要素,最具增值潜力的宝贵资产,还没有成为他们投入市场化运营的资本和积累财产性收入的源泉。在一波波城市扩张、社区建设和资本下乡、规模经营中,土地流转和征用的收益,很大程度上成了开发商家的经营暴利、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用地单位的低价资产。

土地是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资源,应当让农民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土地。打破城乡二元制度,需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严格使用国家征地权限,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更多地通过统一的土地市场确定价格补偿,实现利益分配关系的平衡,并允许农民土地和房产可以出租、入股,可以抵押、流转,从而使农民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的土地征用中,等价交换,得到足够的补偿,使土地成为农民增收和致富的财产源泉。农民的土地产权得到保护,他们就会自己去走市场化道路,就会成为流转的主体,在土地转让过程中享有公平的分配。

城镇化还应是一个公共福利社会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乡村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制度,公共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这一缕缕社会福利的阳光,终于照进了村庄,照进了农户。尽管还只是从无到有的起步,但农民已经真真切切地在享受这福利,沭浴这阳光。

笔者在乡村调研中观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分量在加重,脚步在加快。但是还需要注意矫正三种偏向:一是乡村公共服务资源的试点化。政府投入更多地向地方领导蹲点挟持的示范村镇集中,向有财力提供配套资金的先进村镇倾斜,结果只是多了几个难以移植的“盆景”而已。二是乡村公共服务主体的单一化。还当放手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社会公益组织,有效吸引他们参与、壮大乡村公共服务事业。三是乡村公共服务栽体的城镇化。许多地方的教育、医疗、文化事业呈现一片大繁荣的气象,但往往是繁荣在城镇,冷落在乡村,其中的资源更多向县城集中,投入向县城倾斜,大量乡村则被边缘化、空心化。看来,如何使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断拓展范围、充实内涵、提升质量,从而实现城乡一体、服务并轨、齐头并进,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一个方向。前面的路,最主要的还得放手让农民自己去探索,去开拓。政府不必去包办代替,最核心的还是要尊重农民在乡村发展现代化中的选择权,维护农民在资源要素市场化中的平等权,保障农民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受益权。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近代史的百年屈辱,曾经千疮百孔,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新的历史。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以充分的自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奇迹的密码就是改革开放。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到十三大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一直到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深入贯彻落实,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充分发挥中央部门、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广大农民依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建奇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兴起。初始阶段的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从放开搞活、放权让利和引进资金、技术、管理起步。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制度的建设、完善、创新,更加注重主动融入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发展就要不断破解难题,改革就是要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动力,开辟道路。中国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的历史,就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二,经济地位快速提升,但人均GDP还排在世界80名以后,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我们必须依靠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虽然当前正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发展的成本全面提升,发展的风险也在加大,但困难和压力可以转化为转型升级、开拓创新的动力,能否赢得发展机遇,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新一轮工业革命来临的大背景中,中国经济如何完成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如何快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率,如何加速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如何在完善宏观调控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如何节能减排,突破资源环境制约的瓶颈,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破解这些重大课题,需要“顶层设计”的科学与智慧,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与胆略。

因此,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领域的制度建设,将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因素。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义无反顾的牺牲,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实现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今天,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要求8000多万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肩负起民族和时代赋予的责任。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创造出持续30多年高速发展的奇迹,也必将继续推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参考解析】

遍布在城市各个角落里的实体书店,不仅仅是人们进行读书消费,去看书和买书的地方,也是一座城市文化氛围的体现。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体书店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第一,网络购书对实体书店带来了较大冲击。

随着网络书店的蓬勃兴起,眼下中国的图书零售市场正在被网络书店大面积瓜分。网络时代,实体书店在网络书店价格低、送货上门等优势的冲击下,逐渐开始萎缩。

第二,电子书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手机、电脑、iPad、电纸书等阅读终端的出现,给传统纸书阅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电子书价格低廉,携带方便,尤其是对于上下班路途较长的年轻白领,可以随时阅读,所以出现之后很快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这无形中加速了实体书店的减少和消失。

第三,实体书店面临生存危机还与当下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相关。

过去,读书是人们业余时间最主要的休闲方式。而现在,旅游、电视、电影、游戏、多媒体等,为人们业余休闲提供了多种选择,人们打发业余时间的方式也多样化。休闲方式越来越多,读书和逛书店的时间自然少了,这也影响到阅读市场及实体书店的减少。

第四,运营成本上升也是实体书店难以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房租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各种费用日益增加。一些靠租房和雇人来营业的书店收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实体书店想要化解当前的生存困境,需要多方发力。

第一,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策、资金、税收、占地等方面给予实体书店建设以必要的扶持。地方政府可以适当减免实体书店的税费负担,酌情对实体书店作专项租金补贴来切实减轻实体书店房租压力。此外,政府还可以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组建若干热心扶持公益文化建设的专项奖励基金,用于奖励那些主动为实体书店降低租金的地产开发商和物业运营商。

第二,各级政府还可以试行“读书券”制度,把文化消费权真正归还给读者自己,以此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拯救实体书店。

第三,实体书店自身也应该朝专业化、特色化、经营多样化方向发展。

作为书店经营者,应该让广大读者在优雅的店堂环境中,阅读或购买到多品种、最畅销的图书和各类出版物,要把书店建成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各类专题讲座、研讨会、文化沙龙以及各类公益文化活动,把书店打造成传播文化信息、引领文化潮流、构建文化生态的重要场所,让书店成为读者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实体书店还可以走专业化特色化的路线,将某一种类的书籍做精做细。同时提供具有特色的服务体系,通过搭配其他种类的商品,多元化发展,为顾客创造出独特的阅读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也为书店的经济效益提供更多保障。

相信通过以上措施,实体书店一定能够摆脱困境、突出重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