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渝北区大湾镇团丘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团丘水库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大湾镇境内,是御临河上的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场镇供水、防洪和生态环境改造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目前已经规划为大湾镇备用水源,拟建规模680m3/d,服务人口8000~10000。水库位于渝北区大湾镇团丘村,距重庆市区69km,距渝北区府所在地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43km,距大坝0.5~2km有渝邻高等级公路和巨型钢筋混凝土转盘立交桥,以及大湾镇新、老场镇街道。团丘水库于1976年开工,1980年完工,并且在2003~2004年进行加固整治,加固后最大坝高为22.76m,集雨面积为7.58km2,水库正常水位434.5m,设计洪水位436.14m,水库正常库容181万m3,总库容为272.0万m3。

项目区多为丘陵,局部为低山,地质构造数扬子准地台四川凹陷的一部分,坝区为其中的宣汉—重庆平行褶皱江北向斜轴中段东翼。该区属浅丘剥蚀地貌库区河岸陡峭,山谷切割较深,库岸周边山体宽厚,库岸稳定,无滑坡、崩塌等不良的地质现象。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季炎热、大陆性气候显著。

该工程主要包括生态浮床工程、生态护篱工程、水源涵养林工程和机械清淤工程。

二、建设的必要性:

水资源的有效保障至关重要,有效保护水资源,兴修水利,防治水害,能够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团丘水库曾经作为大湾镇的水源,由于水质逐渐恶化而废弃,因此团丘水库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防洪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的日益增加,拟将团丘水库作为大湾镇的备用水源。在1997~2007年间水库用于肥水养鱼,大量投加鸡粪、鸭粪,碳铵等,造成底泥中营养元素严重超标,底泥不断向水体释放污染物,水质恶化严重。比如污染较严重的库尾,水草完全覆盖了水面,以及大坝区域可以看见水质发黑。通过走访调查,附近居民反映夏季炎热天气会有臭味飘散,对当地的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外,水库周围存在化肥损失、水土流失、畜禽养殖、周围居民生活垃圾乱丢等现象,对水库造成一定威胁。2011年水质监测报告显示,高锰酸钾指数、BOD5等水质指标无法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II类水质要求,从而不满足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其水域功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对团丘水库进行生态修复势在必行。通过底泥处理、水源涵养和水域保护,有利于实现水库健康水循环,恢复生物多样性、促使生态系统、城乡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编制依据:1、施工合同

2、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

3、技术交底会议纪要

4、相关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要求

四、施工条件

团丘水库附近有一条公路,陆路交通条件良好,施工机械容易进入库区。工程区处于水库岸边,其地面较为平坦,便于施工。

本工程所需材料等可从当地物质部门购买。

工程区紧临团丘水库,水源丰富,施工用水主要利用水库水。

施工用电可依托当地的供电系统。

五、总体施工部署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工程量、工期等多方面条件,本工程的总体施工分为水源涵养林植物种植、生态浮床布置、生态护篱植物种植工程及机械清淤工程4大施工部分。

(1)水源涵养植物种植。

施工准备(机械设备到位,临建设施齐备)→表面清理→平整场地→分苗→植物种植→植物养护→收尾工作。

(2)生态护篱植物种植

施工准备(机械设备到位,临建设施齐备)→库岸边坡整治→分苗→植物种植→植物养护→收尾工作。

(3)生态浮床施工阶段

施工准备(材料到位,临建设施齐备)→浮床下水→浮床连接→锚石固定。

(4)机械清淤阶段

施工准备(机械设备到位,临建设施齐备)→机械清淤

六、工程施工内容及方法

1、土石方工程

本土方工程含垃圾清运、土方开挖及土方回填等项。

1)、植被清理、垃圾清运

本工程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外侧5m的距离。须予挖除树根的范围延伸到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填筑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m的距离。植被清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废渣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有碍物,保护清理区域附近的其他天然植被。清理过程中凡属无价值可燃物,采用焚毁方式进行处理。无法烧尽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在甲方认可的地区进行掩埋。

开工后联系环卫部门及社会垃圾消纳场。进场后立即开始垃圾清运施工。现场垃圾采用人工、机械清理。

2、清淤及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前,收集施工现场的一切资料,以便掌握现场实际情况。

(2)根据给定的国家永久性控制坐标和水准点,引测入施工现场,设置现场的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

(3)土方开挖前,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清除并处理完毕。

(4)护岸基础的土质要符合设计要求,淤泥、泥炭、腐殖土、浮土等均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清除或处理。地基为原状土,不能扰动。

(5)护岸基础基坑的尺寸不小于设计尺寸,底部高程要求不高于设计高程,不能及时砌筑时,要预留保护土厚度。

(6)护岸基础基坑的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方式,基础肥槽宽及边坡由设计指定或由我单位根据施工方法和土质情况现场确定。

3、开挖要求

(1)严格按开挖图测量放线,并在高程变化的位置要有明显的标志,放线完毕后由监理检查确认,并办理完预检手续。开挖图交给测量员、工长和挖掘机的司机,并要有书面技术交底。

(2)开挖过程中,测量员一定要在现场,配合工长指挥挖掘机施工,及时标明高程。

(3)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要设置明显标志。

(4)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开挖时,严格控制标高,人工开挖时禁止挖至设计标高以下,以免扰动持力层;机械开挖要留出150mm 厚的原土层,以防止扰动地基持力层。人工清理时,要按照测量员给定的高程,及时清理剩余土方。不得在机械开挖全部结束之后,再清理土方,避免造成人工和工期的浪费。

七、植物种植工程

1、施工内容

本工程的植物种植主要包括生态护篱、水源涵养林的植物种植。工程施工顺序安排如下:土地平整→分苗→植物种植→植物养护。

2、施工准备

(1)工程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学习施工规范、工艺标准、合同文件、施工图纸以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文件。

(2)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认真阅读、审读工程量计算等有关文件。

(3)完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及实施,对分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4)开工前完成前期施工各项目的现场施工技术交底,熟悉各类植物

栽植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要求。

(5)根据图纸编制工程总计划及月计划。

(6)做现场平面布置,搭建施工临时设施。

3、施工技术方案

根据植物材料的生态学特性,制订严谨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竣工后植物的旺盛生长,达到优良的生态环境景观。

严格按照合同文件要求的植物种类和比例施工。

(1)水生植物准备

①定点放线:邀请监理工程师验点,合理后方可施工,严格按图施工。根据设计图纸特点,用自然式配植放线法中的距离放线法;坡面种植植物用皮尺经纬仪按等图示尺寸定位放线。用上述方法,定出种植范围,皆用白灰洒线分块。

②根苗准备:选根系发达的根苗,并注意保护根系完整,避免造成机械损伤,确保运输中根苗的安全。起苗时间及栽苗时间紧密配合,严格执行随起随运随栽原则,起苗前1~3天适当浇水,使土松软。

③根苗运输:根苗运输量根据种植量确定,根苗运到现场后及时栽植;根苗在装卸车时轻取轻放,不损伤根苗和根系;起带土球(台)小型苗木时用绳网兜土球;裸根苗必须当天种植。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宜超过8h,当日不能种植时,根部喷水。

(2)水生植物种植

湿地植物及生态护篱的种植需按照《园林绿化施工规范》进行种植,要符合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排灌水方便等条件。再则,种植时应严格按照设

计的间距要求执行。

(3)乔灌木种植

①苗木准备

号苗:苗木准备的关键是苗圃号苗工作,对常规绿树的阴阳方向做标识,栽植时按原树生长的方向一致,提高成活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行业技术标准执行确保苗木的优质及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效果。

起苗:先根系发达并注意保护根系完整,避免造成机械损伤,保护土球不散,用五角形包装法包装,确保运输中土球苗木的安全。起苗时间及栽苗时间紧密配合,严格执行随起随运随栽原则,起苗前1~3天适当浇水,使土松软,保持土球的含水量和完整性。

②苗木运输和假植

1)苗木运输量根据种植量确定,苗木运到现场后及时栽植。

2)苗木在装卸车时轻吊轻放,不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

3)起吊带土球(台)小型苗木时用绳网兜土球。

4)土球苗木装车时,按车辆行驶方向,将土球向前,树冠向后码放整齐。裸根乔木长途运输时,覆盖并保持根系湿润,根处用湿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和保温。装车时顺序码放整齐;装车后将树干捆牢,并加垫层防止磨损树干。

5)裸根苗木必须当天种植。裸树苗木自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超过8h。当天不能种植的苗木进行假植。

6)小型花灌木运至施工现场后,紧密排码整齐,当日不能种植时,喷水保持土球湿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