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供护理、涉外护理专业使用)

一、课程任务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涉外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加强实训,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基本思想为突出重点操作,熟悉各项基本操作,紧密结合临床,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实践考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集中演练强化技能水平,同时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已学内容,提高对护理的“感悟”,使学生逐渐熟悉环境,尽早进入角色,拉近学生与岗位的距离。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

教学活动除了教师示教—学生回示—练习—教师小结,各操作一一过关外,可采用“讨论式”、“体验式—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增加设计性与综合性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掌握了专业技能外,还培养多种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考核标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实践考核中强调临床适用性,注重护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方法以科学性为原则,介导学生对操作手法提出更好的建议。加强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核,在操作考核中增加学生礼仪、仪表、语言、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核。采用有广度、有深度的立体式的教学法,为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培养“贴近社会、贴近临床(岗位)、贴近病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总时数为90学时,计5学分。

二、课程目标

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一)学生专业能力目标

1、独立完成大纲规定的护理技能操作。

2、能对实训技能进行概括性表述。

3、能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对临床上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

5、通过角色扮演、各种场景设计,掌握对常见健康问题的评估和初步制定护理措施。

(二)学生专业素质目标

1、有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团队协作精神。

2、具备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良好作风。

3、能在各种实际操作中,提现护士应用的素质,具有良好的礼仪、仪表、语言、应

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注重人文关怀。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大纲说明

(一)本教学大纲主要为中职护理、涉外护理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为90学时,全部为实践教学。在完成了护理概论与护理技术及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学习后,为加强同学动手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设置。

(二)本课程重点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采用熟练掌握、掌握、熟悉三个层次。熟练掌握:指对基本技能综合、灵活地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能独立、正确、规范地完成护理常用技术操作。熟悉:能正确完成护理常用技术操作。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模拟病房,营造仿真环境。让学生反复进行模拟实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该项技术。

2、选择部分典型的临床案例,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在临床护理情景中掌握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四)本课程重点强调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测试。评价方法可采用必考与抽查相结合,图示演练与仿真操作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核,在操作考核中增加学生礼仪、仪表、语言、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核。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的职业能力,通过融会贯通形成系统化的能力体系。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电大《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供护理学专业使用) 前言 《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学习健康评估的目的是能运用健康评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正确地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确立病人的健康问题,为病人制定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保证。 《健康评估》是一门介于基础课程和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要涉及大量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先学习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护理学导论、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在学习该课程后应继续学习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课程。通过学习,要掌握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要求、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其他辅助检查前的准备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能独立通过问诊收集病史、独立进行体格检查,并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做出初步的护理诊断,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 本门课程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见习1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掌握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了解健康评估在护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 一、健康评估在护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检查、肺功能及内镜检查、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护理病历书写 三、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计划学时】1学时。 第二章健康史评估 【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史的采集方法、询问技巧。 熟悉问诊注意事项。 了解健康史评估的临床意义及目的。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 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 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 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 入院告知:向患者/ 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 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 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 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 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 治。

2. 患者/ 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 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 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 2. 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 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 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 患者/ 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 2. 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基础教材,它包括了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以及基础护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总体要求 通过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各项基本技能,掌握病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社会需求,用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学基础》主要教授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时数分配 总学时:81 (理论:60 操作:21)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及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熟悉护理工作方式及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了解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 一、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三、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护理的任务和范畴、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 一、掌握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特点,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二、熟悉护理学实践的范畴 三、了解我国卫生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方向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需要的特性及意义,健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熟悉护理的发展历程,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护理的特征,整体护理为护理领域带来的变革 课程内容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发展 五、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六、人的内外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七、护理的概念及演变进程 八、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 九、专业与护理专业 十、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内科护理学技能》课程教学大纲.docx

《内科护理学技能》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毕清泉项茹审核人:章新琼教学院长:李惠萍) 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 内科护理学技能(Skills of Medical Nursing ) (三)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四)修读对象: 护理学专业 (五)总学时与学分: 45学时o 2.5学分。 (六)相关课程: 《内科护理学》、《健康评估》、《健康评估技能》等。 (七)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 内科护理学技能是衔接《内科护理学》理论与实践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牛通过对内科护理常用操作技术的学习、对临床专科病房的见习以及充分参与内科护理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全过程,能够了解病人从入院至出院阶段的护理工作要点,熟悉内科系统常见病患者的评估与观察要点,熟悉内科各专科护理常规、急重症的护理以及主要护理操作技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内科护理技能,帮助学生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和符合专业特点的临床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对内科病人进行资料收集,作出护理评估,确定护理目标,制订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按操作规程,正确进行内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学会妥善处理医护合作

解决的问题,对内科常用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护和观察;在老师指导下对内科常见危重病人正确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护士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护理思维方法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临床见习、小组研究性学习。 三、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单元内容总学时 理论实践其它1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33 2体位引流法、大咯血的抢救33 3呼吸系统专科见习33 4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33 5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病人的护理33 6循环系统专科见习33 7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33 8消化系统专科见习33 9泌尿系统专科见习33 10白血病病人的护理33 11糖尿病病人的护理33 12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专科见习33 13传染病专科见习33 14癫痫病人的护理33 15神经系统专科见习33 合计4545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卫生部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样本

惯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的 热情接待患者,协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测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服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依照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告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简介,妥善安顿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理解患者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有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简介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简介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关于管理规定等。勉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需要及顾虑。 5.完毕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拟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行有关治疗及护理。 6.完毕患者清洁护理。 (三)成果原则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的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引内容,掌握必要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状况进行出院指引,涉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引、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顿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成果原则 1.患者/家属可以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规定。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的 安全、精确、及时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断和制定护理办法提供根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伙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 Nursing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操作考核及实验报告测评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30%。 三、学时分配表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 绪论 1 环境 3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 铺备用床法、铺麻醉床法12 舒适与安全 3 卧位与搬运3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9 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6 患者的清洁卫生 6 口腔、皮肤、头发护理 6 休息与活动 3 协助患者活动 3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8 T、P、R、BP测量及绘制、鼻导管 吸氧法 9 冷、热疗法 1 冷、热疗法 3 饮食与营养 6 鼻饲法 3 排泄 6 女患者导尿术、灌肠法 6 给药9 摆发口服药法、肌内注射法、静脉 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肤过敏试 验法 15 静脉输液与输血8 周围静脉输液法 6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6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6

社区护理策划书

社区护理策划书 篇一:明和社区护理计划书 社区护理宣传工作计划书 社区护理宣传工作是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提高全体居民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形成率的重要措施,是提升社区品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文明素质的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抓紧抓实的工作内容,因此社区护理宣传工作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计划如下: 一、目标 通过对社区范围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社区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自我保健,群体保健能力,促进社区对健康的广泛支持,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条件,以达到提高社区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内容 (一)、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广泛动员领导层、动员专业人员、动员社区内各单位、家庭、个人参与。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目标转化为社会活动。 (二)、下达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社区制订相应计划组织具体实施,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齐抓共管,创建一个有益于健康的社区环境。 (三)、加强社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办好宣传窗、黑

板报,确定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更换、刊出。鼓励社区内单位、家庭积极 征订健康书刊。对上级下发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张贴、分发。利用各种形式,积极传播健康信息。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针对社区内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以讲座培训为主要形式,辅以电话教育、走访宣传,为社区居民测量血压。结合各个卫生宣传日,开展社区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防止意外伤害与安全的教育,合理膳食与营养,居室环境卫生、生殖健康、体育健身等方面的家庭健康教育。 (五)、做好活动计划书、活动记录、活动资料。对社区居民制定健康档案,对社区居民要进行健康生活指导,引导居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测试,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抓好示范,整体提高。 三、具体安排 一月份:教育重点是合理膳食、安全教育、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二月份:教育重点是节日食品卫生、家庭急救与护理。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宣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考试题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考试题 1.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包括哪些? 答:1)、患者入院护理2)、患者出院护理3)生命体征监测技术4)导尿技术 5)胃肠减压技术6)灌肠技术 7)氧气吸入技术8)雾化吸入技术 9)血糖监测10)口服给药技术 11)密闭式输液技术12)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13)静脉留置针技术14)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15)静脉注射技术16)肌内注射技术 17)皮内注射技术18)皮下注射技术 19)物理降温法20)经鼻/口腔吸痰法 21)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22)心电监测技术 23)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2、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包括哪些? 1)整理床单位2)面部清洁和梳头 3)口腔护理4)会阴护理 5)足部清洁6)协助患者进食 7)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8)协助患者床上移动 9)压疮预防及护理10)失禁护理 11)床上使用便器12)留置尿管的护理 13)温水擦浴14)协助更衣 15)床上洗头16)指/趾甲护理 17)安全管理 3.、特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④、会阴护理1次/日 ⑤、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②、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③、压疮预防及护理 5)排泄护理 ①、失禁护理需要时 ②、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

③、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 ①、协助更衣需要时 ②、床上洗头1次/周 ③、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8)患者安全管理 4 、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④、会阴护理1次/日 ⑤、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②、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③、压疮预防与护理 5)、排泄护理 ①、失禁护理需要时 ②、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 ③、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 ①、协助更衣需要时 ②、床上洗头1次/周 ③、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8)、患者安全管理 5、生活部分自理的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协助面部清洁1次/日 ②、协助会阴护理1次/日 ③、协助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养老护理教学大纲、计划、课程表

养老护理员教学计划 一、培训说明 本培训计划依据《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编制,适用于养老护理员(初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可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培训实际情况,在不少于总课时的前提下编写具体实施的计划大纲和课程安排表。同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时间和课外实训练习时间。 二、培训目标 坚持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持证上岗的原则组织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确保培训质量。通过培训使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的养老护理员素质普遍得到提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逐步满足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三、培训对象 18周岁至50周岁建档立卡户,热爱养老护理工作,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 四、培训内容 职业道德素质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护理特点、常见疾病、营养需求、生活照料方法等。 五、培训课时 总课时数(180)学时理论授课(34)学时技能授课(146 )学时 培训课时分配表:

六、培训方式 1.入村面授。分批次组织培训讲师到村镇对培训人员进行集体面授。 2.实地训练与考察。培训期间,组织受训人员进行现场技能训练,加强受训人员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认识、理解与掌握。 3.理论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

4.理论教学与穿插案例相结合。 七、课程开设与考核方式 1.培训方式由理论教学和实操两部分组成,理论培训时间占19%,实操为81%。 2.参与培训的学员,如无其他特殊原因,都应参与对每一项目的学习与考试考核,对学习合格的学员颁发技能等级证书及对口安排就业。 3.在培训的最后一日,对学员实行养老护理员理论测试与实操职业技能测试。 4.通过考试的学员,将会由培训学校颁发结业证,如通过国家初级养老员职业技能测试,则可领取国家初级养老护理员资格证。 3养老护理员教学大纲 1.课程任务 掌握养老护理员的一般护理与临床护理操作,学会观察老年人的病态特点。 2.课程目标 A 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 B 掌握为老年人清洁口腔,头虱,铺床,安排膳食等操作 C 了解濒死老人的心理特点和死亡分期 3.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护理(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一) 授课对象:三年制专科护理学专业 学时:36学时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而且也是学习临床课的基础,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护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能力。基础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础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同时,在进行护理学基础教育时,要结合护士素质教育,培养护生热爱护理专业的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期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和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采用“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模式,将护理程序有机地贯穿始终,并在护理操作中融入相应理论与实践,适应整体护理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三、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护理学导论》,周更苏、吕淑琴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 《基础护理技术》,陈香娟、刘小玲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二)参考书: 1.《护理学导论》,冯先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 2.《护理学导论》,李小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二版。 3.《新编护理学基础》,姜安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4.《基础护理学》,李小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1月,第四版。 5.《基础护理技术》,周更苏、于洪宇、史云菊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6.《临床实用护理技术》,高玉芳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7.《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张春舫、任景坤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二版。 四、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结合临床启发式教学。 教学条件:多媒体。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100分制;考试成绩(期末闭卷笔试)占60%,实验成绩占30%(实验考试成绩占实验成绩的80%,实验报告单成绩占实验成绩的20%),平时成绩占10%。 制订:护理学系教研室:护理学教研室 执笔人:王静审订人:李茹

《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6年修订)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社区护理是适应大众保健需求,与医学、护理、社会、康复、预防医学、人文等学科密切相关,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的一门应用型护理学科。它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服务。其目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结合小组讨论、社区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课程讲授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通过讨论课,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案例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通过社区实践,帮助学生了解社区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本课程属于本科护理学专业必修课,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6学时。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 (一)教学目标

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明确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的工作内容,掌握社区护理工作的方法和技术,理解社区护理“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恢复健康”的内涵,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观念以及为个人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意识,并能把前期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指导后期的社区护理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护理服务,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知识体系主要由3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社区护理概述,主要介绍社区及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念;第二部分为社区护理工作方法,主要介绍社区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流行病学等方法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第三部分为社区护理实践,主要介绍社区、家庭及社区中儿童和青少年、妇女、中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护理。 第一章概述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区的概念及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护理的组织与机构,社区护理发展史与发展现状,社区护理服务与管理;熟悉社区护理的特点,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掌握社区、社区护理的概念。 2.学时分配: 理论课:4学时 3.教学重点: 社区的概念及功能,社区护理的特点,社区护理的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 4.教学难点: 社区护理的任务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系 0—七年八月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 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 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为临床专 科护理奠定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 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 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

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1)《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2)《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3)《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 二五”规划教材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 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 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 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 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随着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 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填 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手册。 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 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学时:54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内容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和监护,以提高救护的成功率。 前导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学会有关急救的一般概念 2.学会常用的急救监护技术和常用的急救救护技术。 3.能对临床各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提出护理问题并给以处理的能力。 4.认识和珍爱生命,初步养成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的观念与行为意识,爱岗敬业,具有协作精神。 5.养成自觉按照护理程序工作的观念和认真、热情、主动地执行护理措施的工作意识,具有反应敏捷、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有学习、尝试临床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护理实训室、教学医院急诊病房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1、采用讲授、多媒体、录像、示教、讨论、角色扮演、见习、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 2、本课程系理论教学课,兼有一定的实践教学。教学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树立“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具

有自主学习、独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采用期中考试、书写见习报告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期中考试占学期总成绩的25%;见习报告两份占学期总成绩的25%;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急救护理学》周秀华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社区护理)课程标准模板

社区护理课程标准 《社区护理》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 36 学分:2 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护理专业 一、课程性质 《社区护理》是护理专业主要的专业课,也是护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前期课程为医学基础课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及临床专业课(如成人护理Ⅰ、成人护理Ⅱ)、护理学基础课程等,集护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人文精神于一体,涵盖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岗位最常用的技术,重在培养护生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岗位必需的护理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理念 在充分调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以及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明确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确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养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主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能力。以校医合作为技术支撑,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和个人发展需求,构建了以任务引领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三、设计思路 《社区护理》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以校医合作为切入点,组建专兼结合的特色教师团队,同行业专家一道分析护理工作岗位需求,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确定十九项重点实训项目。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资源,将素养教育全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实训授课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项目设计以技能为主线,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相应的技能,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医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社区护理》总学时36,在第二、三学期开设。 四、课程目标 本课程总体目标是使护生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为学习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各临床护理课程,以及日后走上社区护理工作岗位,应用护理程序开展整体护理,促进病人健康打下坚实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基础。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临沂校区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课程负责人:袁洁 课时:180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研究护理专业基本理论与技术的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及重要基础课程,它包括了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护士护理病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指导下,应用护理理论、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及沟通交流技巧等,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和治疗的需要。护理是助人的专业,护理人员通过运用知识与技能帮助患病的人或健康的人恢复或保持健康,这是全世界护理工作者的共同理念。本课程的知识框架和理论是建立在新的护理观的基础上,即:对人、环境、健康与护理概念的认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体系,以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护理和人、环境、健康、护理四者的基本关系,能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评估患者并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要,熟练完成基础护理的基本操作,掌握一般急救技术,正确记录各种护理表格。通过讲授、演示、录像、练习、自学、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建立整体观念。培养科学的护理思维方法,理解掌握护理程序的步骤,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总时数为1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80学时,实验教学为100学时。 1、考核方法由平时考核、期末笔试、技能考核三部分组成。 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总分的60%(其中掌握内容占70%,熟悉内容占20%,了解内容占10%)。内容及形式以贴近护理资格考试为主。 3、平时考核占总分10%(包括平时作业、单元考查、课堂讨论)。 4、技能考核占总分的30%。 三、学时分配表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安阳市中医药学校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任务《传染病护理学》是从内科护理学分化出来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传染科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保持病人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能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学会运用护理程序,掌握传染病护理的评估要点、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以及传染病护理的特殊性。使学生获得传染病护理的基本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内科及传染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对常见病、多发病病人实施护理,在护理实践中表现

出关心、爱护、尊重他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爱护观念。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常见传染病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能进行护理估计、做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和实施措施、评价护理效果,对每个传染病人能按护理程序完成系统化整体护理。【能力目标】掌握隔离消毒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切断传播途径,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防止传染病播散和院内交叉感染。熟悉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及预防措施,对一般人群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护士是法定报告人,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思想教育目标】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克服惧怕被传染的心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加强护理,才能使病人减轻痛苦,早日恢复健康。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关心病人,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解释或帮助解决病 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消除由于疾病和隔离措施所引起的各种焦虑、恐惧、紧张、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总论【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感染,隐性感染,病原体携带状态的定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一、课程简介 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 nursing)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老年人(包括患病老年人和健康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是探讨有关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现存的和潜在的各种健康问题的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等。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老年护理学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其研究内容也由单纯注重延长生命,发展到比较注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对医疗保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重视老年护理学的研究,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普及化和优质化的护理服务,是老年护理学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和个性的护理,维持老人最佳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本课程可通过讲授、讨论、多媒体、实训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考核方式 三、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目的要求】 (一)掌握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二)熟悉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三)了解人的寿命、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与评价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二)重点讲解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三)一般介绍人的寿命、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与评价。 (四)一般介绍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论

【目的要求】 (一)熟悉老年护理学的研究范围、老年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了解老年护理学的起源。 【教学内容】 (一)自学老年护理学的起源。 (二)重点讲解老年护理学的研究范围。 (三)重点讲解老年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评估 第一节躯体健康的评估 【目的要求】 (一)掌握老年人躯体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疾病史的范围:现病史、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二)掌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日常生活功能指数(Katz)评价表的使用方法及量表结果分析。 (三)熟悉功能状态评估的目标、注意事项和评估工具。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老年人躯体健康评估。 (二)重点讲解功能状态评估。 (三)练习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价表的使用。第二节心理健康的评估【目的要求】 (一)掌握汉密顿焦虑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的使用。 (二)掌握认知的评估内容,老年人常用的认知状态评估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三)熟悉抑郁自评量表的使用。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焦虑状态的评估。 (二)重点讲解抑郁的评估。 (三)详细讲解认知状态的评估。 第三节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的评估 【目的要求】 (一)熟悉社会功能评估的方法。 (二)熟悉角色的概念及社会适应评估。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社会功能的评估。 (二)重点讲解社会适应评估。 第三章老年人的心理与精神健康 第一节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 (一)掌握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思维和人格的特点。 (二)熟悉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神经衰弱的特点。

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理学 总学时:60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20学时) 开课单位:生理学教研室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三年制 推荐教材:<<生理学>>,刘玲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五版 参考书:<<生理学>>,钟国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四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医学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阐明人体的功能及完成各种功能的机理,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生理学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反映生理学最新进展和现代水平。 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生理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扼要介绍生理学的对象,任务,研究方法。 着重阐明学习生理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2)生命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概念,特点 兴奋性:刺激与反应,兴奋性,阈刺激,兴奋与抑制等基本概念。 重点要求:新陈代谢,刺激与反应,兴奋性,阈刺激,兴奋与抑制等基本概念。 (3)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 调节的概念和意义。 神经调节:概念,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特点; 体液调节:概念,分类,特点;神经—体液调节概念; 自身调节:概念,特点,反馈调节的概念,正、负反馈概念及意义; 2、学习要求: (1)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2)掌握新陈代谢、刺激与反应、兴奋性、阈刺激、兴奋与抑制等基本概念。 (3)掌握神经调节及体液调节的概念和特点; (4)熟悉正、负反馈的调节。 第二章细胞生理(3学时) 1、教学内容: (1)细胞膜 细胞膜:为“液态镶嵌模型”的双层脂质结构; 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作用的概念,原理和特点; 细胞的受体功能:受体概念,分类,特点;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 静息电位:概念,产生原理,极化,超极化的概念; 动作电位:概念,特点,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的概念,产生原理; 生物电兴奋性的关系:阈电位,局部反应的概念与特点,生物电兴奋性周期性变化;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与传导,递质的概念,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征; 2、学习要求: (1)掌握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的概念,原理,特点; (2)掌握受体概念,分类,特点; (3)掌握静息电位的概念及产生原理; (4)掌握动作电位的概念,原理,特点;局部反应的概念与特点;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兴奋传递的过程。 第三章血液(3学时) 1、教学内容: (1)体液与内环境 体液:概念,总量,分布; 稳态:概念,意义;

社区护理课程标准

高职护理专业 《社区护理》课程标准 撰写:高仁甫 课程名称:社区护理 适用专业:高职护理专业 参考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社区护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社区护理》是护理专业主要的专业课,也是护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前期课程为医学基础课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及临床专业课(如成人护理Ⅰ、成人护理Ⅱ)、护理学基础课程等,集护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人文精神于一体,涵盖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岗位最常用的技术,重在培养护生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岗位必需的护理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理念 在充分调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以及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明确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确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

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养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主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能力。以校医合作为技术支撑,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和个人发展需求,构建了以任务引领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三、设计思路 《社区护理》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以校医合作为切入点,组建专兼结合的特色教师团队,同行业专家一道分析护理工作岗位需求,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确定十九项重点实训项目。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资源,将素养教育全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实训授课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项目设计以技能为主线,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相应的技能,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医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社区护理》总学时36,在第三学期开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