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3旅游景区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003旅游景区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003旅游景区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003旅游景区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旅游景区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一.旅游景区开发现状分析

旅游景区发展新思路分析与确定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在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以休闲旅游为主的综合旅游方向过渡。旅游对于游客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好奇心和开阔视野等简单的、低层次要求,而更多的是想通过旅游活动,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得到身心放松。当然,景区发展思路转变绝不是简单的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型旅游的转变,而是在结合新的旅游业态发展、自身旅游资源条件、区域旅游成熟度和景区实力等要素的基础上,对旅游景区的开发思路进行再认识和发展方向的再确定。

观光型旅游同样也是景区发展方式的选择之

一。"而休闲型旅游完全可以结合观光型旅游共同发展,只是景区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因此,在山地精品旅游景区的提升与改造中,应该对新的发展思路与方向进行全方位的再认识、再确定。

核心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新业态的结合分析旅游景区的开发特色和开发重点是对核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个景区开发成功与否、成熟与否,主要决定于对核心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建设。因此,在提升与改造中,通过对山地精品旅游景区核心旅游资源的辨识与确定,紧紧围绕着旅游新的发展业态进行开发与利用,不断充实与完善,使景区形成新的核心旅游产品奉献给游客。

二.中国旅游景区开发已形成的三个阶段

中国旅游业发展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旅游景区开发大体上形成了三个阶段。

(一)有什么干什么

这是一个自然的开发状态,从开发模式上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模式是自发式,就是普遍开发、遍地开花。由此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相当一批旅游开发项目近距离重复建设,也造成了很多没有特色的项目,也形成了很多失败的项目。客观分析产生这样现象,这里面主要是旅游开发初

期的盲目性。但是在旅游发展早期,这也是一个躲不开的阶段,有一个市场发育的阶段性问题。大家开始对旅游不太了解,之后,发现了旅游是个聚宝盆,所以有什么就想干什么。近距离重复建设,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竞争。这种情况现在仍然时有发生。

二种模式是模仿式,就是人家干什么我学着干什么。这种情况更严重,往往是没有资源也要干,这种模仿性的东西多了必然失败。全国第一个人造主题公园是1984年河北正定的一个乡建了全国第一个西游记宫。题目投资150万元,开业三个月就全部收回投资。之后,一阵风刮起,全国最多的时候建了400多个西游记宫,掀起了一个百宫大战。最后,400多个西游记宫基本上都失败了,这个教训是沉重的。再例如民族文化村一类的人造景区最多的时候全国有

三、"四十个,现在留下来的,真正成功的恐怕只有两个,就是深圳的民族文化村和昆明的民族文化村,剩下的都不能算成功。

(二)什么有优势干什么

这个阶段形成了一个重点发展的格局,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阶段产生的问题是对优势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优势,努力形成重点发展的态势。但如何进一步挖掘优势来促进发展?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一个企业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一类企业的必然成功。可是一般往往认为,人家成功了我就一定成功。另外,某个企业过去的成功也不能意味着未来必然成功,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得更新,需要脱胎换骨,需要创新,也就意味着必须挑战自己,必须否定自己,才可能把下一步走好。

当前,在指导区域开发和产业发展上,研究优势,发挥优势,变成了一个主导性的潮流,也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三)市场需要什么干什么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向,从资源主导转向了市场主导,从生产者导向转成了消费者者导向。从全国旅游开发来看,真正完成了这个转向的不算太多,但它代表了一个未来发展的趋势。如果习惯于资源主导,并且只强调资源主导的话,事情也未必干得好,因为有一个市场接受程度的问题。即使是一流的东西,市场也可能不接受,所以首先需要研究市场。在旅游行业里,旅游饭店开

放算最早,开放意识最强,形成了比较强的市场观念和市场导向。在旅游饭店行业,市场主导消费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遍的行为。在旅行社这个行业也基本达到了,但是水平上相差很多。在旅游景区这个行业,严格地说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导向和消费者导向。多年以来,旅游景区习惯于吃大锅饭,尤其是一些资源垄断性的景区,更是习惯于在大锅饭之上再加一个垄断性。但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旅游景区也逐步体会到了市场竞争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必需要完成这个转向

(四)历时态与共时态

从发展过程来看,旅游开发的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一个历时态的概念,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时态。但是从现状看呢,又是一个共时代的概念,就是这三个阶段目前在我们国家也是共同存在的。中国太大,发展很不均衡,大体的现状就是西部地区还处于第一个阶段,即有什么干什么;中部地区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什么有优势干什么;东部地区,现在已经开始第三个阶段,即需要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意味着,各式各样不成熟的开发行为,包括一些建设性的破坏行为,现在还在发生。而且,越是没有资金的地方,反而浪费资金越厉害。

三.旅游景区开发的思路分析

【一】从旅游者的需求角度出发

在旅游项目的策划、开发、经营、管理过程中,现在基本上有三种眼光。一是领导的眼光。领导眼光的出发点是是政绩。这是体制决定行为。但领导追求政绩,往往造成某个项目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项目要上,只要项目上了政绩就有了。现在旅游景区绝大部分还是国有单位,这就意味着领导者的眼光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二种眼光是专家的眼光。专家的眼光相对来说专业性很强,因为专家们作分析也做得比较透。但是专家的眼光也有不足,主要是专家的眼光过于追求理想,过于追求理想就使很多项目不能操作。第三类眼光就是旅游者的眼光。旅游者的眼光所追求的是,到这地方来看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不满意就要投诉。现在这三种眼光同时存在,三种约束同时也存在,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约束,但说到底,还是要以旅游者的眼光为根本,以专家的眼光作为指导,以领

(一)五种需求

旅游的过程就是一个求新、求异、求知、求美、求乐的过程。但是简单的讲讲还不够,实际上每一个字里边还包含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旅游者的直接感受,第二个层次是旅游者的追求目的。求新,首先是一个新鲜,再进一步是一个新奇。新鲜比较好达到,只要超越了日常生活,就感觉新鲜。所以要达到新鲜很容易,要达到新奇就不容易。新奇就要求相应的唯一性,这才能达到奇。

反过来,要能达到新奇的,就一定能对他产生吸引力。求异,也是这样,首先求的是一个差异,有差异才有吸引力,一个项目有差异才有市场的竞争力,但是更进一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差异,而是一个差序。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是一个差序的格局,就是一个有次序差异。实际上,在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不但要讲差异,也要讲次序。求美,美观是一个直接的感受,但是美好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把握,或者说是一个综合性的把握,只是看着漂亮还不够,除了漂亮之外还应该具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例如文化性的东西,这才能形成一个美好。求知,首先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到哪儿看见了一个东西新鲜,原来不知道,现在看见了,这就是一个感知。进一步是求一种知识,只不过旅游者追求的不是成体系的知识。如果认为要不断为旅游都灌输一些成体系的知识,就会把旅游者灌跑,这就需要把握好一个度。求乐,感受性的层次就是娱乐,但是旅游者真正追求的是欢乐。娱乐性的概念已经有了,但是如何真正让旅游者欢乐起来这篇文章还需要好好做一做。每一种旅游者的需求,都形成了两个词组,前面一个是直接的感觉过程,后面一个序列的词组就是追求的最终目的,而且在这个新、异、美、知、乐也有一个相关关系,有一个层次递进的关系,也是一步追求越来越高。

(二)好奇心、求知欲、审美感

旅游者追求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个层次是好奇心,第二个层次是求知欲,第三个层次是审美感,达到了一个审美感受也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也就是说要把旅游的过程作为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作为一个审美感不断满足的过程。这里需要区分几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风景。

风景对应的是好奇心,也可以直接对应审美感。旅游景区所经营的基本内容是风景,这是景区经营的基本元素。第二个概念是风光。风光是风景的总括,也包含了很多人文的内涵。第三个概念是风情。风情更主要的就是一种人文的东西,民族风情,民俗风情,它们如果与风光结合到一起,这个地方的吸引力就更强了。第四个概念是风物。风物是对一个地方的自然、人文乃至特产等的综合。

最后一个概念是风貌。风貌体现的除了包含上述内容之外,同时也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精神,也是旅游者到一个地方之后,更深层次的感受。所以,如果旅游者对这些方面有一个全面了解的过程,例如对风景的观赏,达到对风光的认知,达到对风情的体会,然后对风物的把握,最后达到对风貌的综合性的全面的审美体验,他对这个地方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印象。

(三)回归自然

回归自然,这几年是一个比较时髦的词,但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在这个现代城市生活如此发达的状态之中,中国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城市化的发展也很厉害,城市化的生活对人有一种压迫,城市高楼大厦,在西方被称为水泥森林、高楼峡谷,回归自然的愿望是城市人普遍的愿望,但问题是,回归什么样的自然?很多地方认为,回归自然就是原汁原味。实际上这不对。回归自然有两类,第一类,对探险者来说,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自然,这就是一个探险的自然,但是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追求的是一个人工的自然,这个人工的自然在某种程度上还要达到一个精致的自然,不能仅仅认为就是原汁原味就行了。现在做生态旅游的很多,生态旅游的概念成了一个比较热门的题目,如果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原汁原味,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是在破坏生态。如果能够做到一个人工化的自然,这才能够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符合生态旅游的概念。

(四)生活方式

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旅游与个人而言是一个短期的生活过程,与社会而言就是一个长期的生活方式,所以整个社会总有一部分人在从事旅游活动。旅游休闲既是文化性的消费,又是健身性的消费,旅游者可以达到身心共悦的境界。旅游者追求的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旅游最终生产的是“阅历”。旅游者花

费了金钱、时间、精力,得到的是阅历,是一个体验,是一个美好的印象。既然旅游提供的产品是阅历,就应该让客户的阅历更加丰富,更加美好,这才是一个高质量的产品。

【二】分析旅游景区开发的基础条件

(一)资源开发与产品开发

在了解旅游发展的趋势、基本过程和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就需要研究旅游开发的基础。人们一般都强调资源开发,但更应该强调产品开发,要把资源转化成产品。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概念,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前来,而且通过这个吸引转化成实际性的产品,能够产生效益的各类社会要素都是旅游资源。所以不是简单地说,有好山好水,或者有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才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在有些地方可以无中生有。比如深圳,基本上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地方。但是深圳有一个“大有”,就是有市场,旅游产品才能无中生有。第二种概念叫有中生好,即资源是有的,但还要在里面生出好的。第三种概念叫好中生优。旅游开发的方向应该是有中生好,进一步好中生优,这才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所以在这里不宜过分强调资源。资源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比如北京的的“胡同游”产品的开发过程就是一个对旅游资源敏感、善于利用资源的典型例子。

(二)优势是比较的结果,选择是优势的发挥

开发的基础是对优势的认识和把握。总体上,优势是比较的结果,选择是优势的发挥。某些地方上来就讲自己的优势,但很多优势并不是优势,因为缺乏比较。几乎所有的地方一讲发展旅游,都有两个优势,第一个是资源优势,第二个是区位优势。如果大家都有这两个优势,例如青海也在讲这两个优势,那看和谁比,和西藏比可能会有区位优势,和甘肃比它都不算区位优势,那么优势从何而来?讲资源优势,可以和省里的其它行业、产业比,旅游的优势可能还成立,但如果与全国来比,很多地方的旅游资源就没有优势了。再进一步,资源优势如果不能转化成产品优势,这个优势就是空的,区位优势如果不能转化成市场优势,这个优势就是虚的。所以真正的要害是在转换上做文章,而不能只强调资源优势如何,区位优势如何。如果只这么强调,就说明对当地的旅游缺乏一个客观的判断。

(三)优势与弱势的转换

优势与弱势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转换的,即使有天大的优势,如果完不成转换过程也是没有优势,而且有些看起来是弱势的东西如果做到位了就成了优势。例如,河北省区位优势应该说是比较充分,河北省包围了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型的都市,这种区位优势是应该最具备的。但是,客观上说,河北的旅游到现在发展得并不尽如意,这意味着区位优势没有转换成市场优势。反转过来说,一些弱势如果认识到位了,也会转换成优势。例如“老少边穷”,一般来说都是弱势,但对发展旅游来说,也可以变成优势。老革命根据地有着优良革命传统,这就意味着红色文化的培育有基础,老根据地的人一般情况都比较纯朴,就意味着有助于形成一个有好的目的地,这就成了优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风情浓,这更是一种独特的旅游产品;从边境方面来说,边境贸易拉动边境旅游发展,这些已经形成了定论;按道理来说,穷应该没有任何优势,但是到实地里去跑一跑就发现穷也是优势,出卖荒凉不就是穷吗?另一个方面,穷使得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很好地保留下来了,把很多自然的风光也保留下来,“深山出美景”自古如此,因为缺少破坏,很多地方穷得连破坏的能力都没有,就保存下来了。所以,就旅游开发而言,优势和弱势可以转换。

【三】客观分析旅游景区开发的可行性

这是评价的客观性和开发的可行性。评价不够客观是普遍情况,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优势和弱势的把握不清楚,涉及到开发的问题,有时候文章就作歪了,把可行的东西变成不可行了。

(一)说、看、玩、搞

这四个字实际上有两类情况。第一类情况,就是人文类的产品,体现出来的就是“很有说头,很少看头,很没玩头”。中国历史比较悠久,五千年的文化不曾中断,体现的地方就是文献、古迹等等方面。对一个地方说起来,历史上如何出过多少名人,有过多少大的历史事件,都非常有说法。

唐诗三百首里描述风光的词有多少?宋词里边,至少有50%都是描述风光,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风光,所以任何一个地方都很有说头。另一方面,中国的古代建筑基本上是土木结构,基本上保留不下来长久。现在能留下来的

古代建筑就是石窟和塔这两类东西。现在留下来土木结构的最早建筑是唐代的,只有两座,都在山西五台山,一个佛光寺,一个南惮寺。剩下其他所谓的古建大体上也就是明清以来的,元代的还有一些,所以势必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就是地面上的东西有看头的少,所以形成了“很有说头、很少看头、很没玩头”的普遍情况。

第二类情况,就是自然类的产品,叫做“很少说头,很有看头,也同样很没玩头”。实际上,自然类的产品把这个“没说头”转换成“有说头”是比较容易的,就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下工夫,形成一套比较生动的说法就够了。有些东西看上去很兴奋,但有一个如何去引导的问题,要把说头转化成旅游者的看头,进一步转化成旅游者的兴奋点。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自然类的产品说起来很好,看起来不足。比如,西双版纳被说成动物王国,但游客去西双版纳基本上看不见动物。再例如说神农架的金丝猴,一千个旅游者可能有一个看到过,光打这个招牌行吗?旅游宣传有三句话,第一句叫敢吹,第二句叫会吹,第三句叫经得起吹。现在的景区敢吹这一点上做到了,会吹还差点,经得起吹就更难了,好多地方就是经不起吹。

(二)高估与低估

旅游开发有高估的情况,也有低估的情况。第一类是同质性的产品。自然类的旅游产品严格的说是属于同质化的产品,就是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同质化的产品,需要研究如何在同质中追求异质。

例如,生态旅游本来是一个同质化的产品,环境好、林木复盖率高,都可以唱生态旅游,但如果大家都这么唱,走到哪儿都这一套,生态旅游就谈不上特色。再例如海滨旅游,旅游的元素就是阳光、沙滩、海水,这就是同质化的产品。同质化产品的开发,必须得追求异质,就是努力挖掘自身的特质。同样是生态旅游,这里的特色可能就是热带雨林这种类型的生态旅游,那里特色可能就是东北原始森林。不能简单打一个生态旅游牌,如果大家都打生态旅游牌,这个牌就没有吸引力了,产品同质化就越来越突出了。第二个方向是和文化结合,就是自然类的产品和文化类的产品相结合,这是更重要的一点。很多地方都有湖泊,一说就是比西湖大多少。其实就是比西湖大一百倍也没有意

义,因为西湖是无法替代的,西湖说到底是文化湖,西湖所蕴含的文化远远超出

4."5平方公里湖面所产生的魅力和吸引力。很多地方如果把文化再挖掘一下,或者在文化方面再作一点文章,同质化产品的问题就可能处理得更好一些。

第二类就是异质性的产品。这是比较具有优势的产品,但问题是要在异质中要防止同质。这类产品本身容易形成特色,不要把容易形成特色的东西搞得没有特色。例如寺庙是中国的特色,但到处都是寺庙就不成为特色了。同样是寺庙,也需要研究如何突出特色的问题,如何防止同质化的问题。例如我国四大佛山,说起来是山和佛的仙境,实际上更成名的是佛,所以才有四大佛山之说。

四大佛山看起来确实有区别,五台山壮阔,峨眉山秀美,九华山朴素,普陀山雅致。峨眉山的虎骨寺,自古以来就有密林藏虎骨之说,名词一听就觉得非常有吸引力,非常诱惑人,这就是研究产品异质化的问题。

(三)适应性与适度性

进一步需要研究如何与市场适应。这种适应一个重要的把握就是要适度,既不能过高估价也不能过低估价,把握准确才能使产品和市场相适应,产品才有生命力。总的来说,旅游产品也需要产销对路,这是适应性的基本要求,估价过高容易形成投资过量,这种项目搞起来就很难。在研究适应性的同时,必须研究适度性。近些年以来国内搞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形成了一个趋势,就是想象力的竞赛。这里有专家的原因,有领导的原因,也有景区自身的原因。你搞一个龙文化主题公园,占地1平方公里,我就来一个10平方公里的。这样搞下去是没有头的,只会形成一个规模的攀比和想象力的竞赛,想象力竞赛最终很难与市场相对应。把事情说得花团锦簇并不难,但是真正让它做到货真价实就太难。类似这样的情况,全国普遍存在,这不是一条好路子。

四.景区开发的相应对策

【一】分析旅游产品特性

(一)产品的时间性要求

产品有一个时间性的要求,这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整体产品的消费时间总体结构。例如到北京玩四天、五天,这就是一个总体时间,必然有一个总体时间配置的问题。如果现在再搞出一个新产品来,就未必是好事。北京现有305个景点,即使北京市旅游局没有一个人把这305个景点者走完一遍,设想外地来的旅游者把这305个旅游点走完一遍,这可能吗?在这种情况下,更多需要研究景点的深度开发而不是外延的扩大。每一个旅游点在当地旅游总体时间结构里有一个怎么定位的问题。例如,在80年代,外国旅游者在上海停留一天半时间,因为那时候上海就是一个过境地,一个口岸城市。对于一个过境地,旅行商提出来的就是在上海停留时间越短越好。现在不同了,客人在上海就会争取停留三到四个晚上,其中至少有一个晚上让大家自由活动,以体会一下上海的都市风采,因为上海的夜景比白天要好看,上海旅游产品的品种丰富了,内涵丰富了,逗留时间自然就延长。所以,每一个项目在旅游者的当地总体时间结构安排上要定好位。

第二个层次就是具体产品的时间结构,就是旅游者到一个景区、景点需要花多长时间。首先在设计上需要研究这是一个多长时间的产品。例如一个游程两小时的产品,就不必考虑配置餐馆的问题。如果是一个三小时流程的产品,就要考虑餐馆配置。当然这里也有一个交通快捷性的问题。总体上,一个旅游产品游程有多长时间就要研究配制一个什么样的内容。例如桂林的世外桃源,游客评价很好,有世外桃源的感觉,那个产品大体上就是一个两小时产品。如果说,景区希望效益能提高一点就需要丰富内涵,需要把两小时产品延长到四个小时,至少延长到三个小时,延长到三个小时确保客人在这里吃一顿饭,这就是一个利润点。当然一个旅游项目的游览时间也不是想延长就能延长的,最终要看这个项目不能抓住客人。严格地说,一个好的景区点要把客人的每一分钟都设计到,从开始的第一分钟客人干什么,一直要设计到最后一分钟客人干什么。这里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每5分钟要让游客有一个兴奋点,每15分钟要有一个兴奋高潮。所谓兴奋高潮就是要让游客能站住,能观景,能照相,能聚在一起,这就达到一个高潮。如果做不到这一步,从时间性上来说,这个产品就要失败。例如很多山岳型的产品,游客一爬山就气喘嘘嘘,15分钟没有一个高潮,这个山就爬不上去了。还有的地方景色很好,但缺乏观景条件,体现不出高潮,再好的景色显露不出来。

这种地方就得设计观景台,产生一个回旋,能够让游客休息一下,然后从从容容来看景。

(二)市场空间性体现在交通时间上

第二点是市场的空间性。市场的空间性主要体现在交通上,这里面就涉及到交通时间和产品时间的比例关系,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基本的比例关系。例如在交通上花了1个小时,那旅游产品就必须是1个小时以上的产品,否则客人就会觉得不值。例如原来去九寨沟要两天时间,中间还要住一晚,在九寨沟玩一天,九寨沟算天下奇景,虽然玩得很辛苦,但还是觉得值,但以后再也不来了,因为太辛苦。现在路修好了,8个小时到九寨沟,相比而言,就觉得游九寨沟很值了。

一个良好比例关系应该是交通旅行时间尽可能最少,游览时间尽可能最多,就是旅速游缓,即旅要速、要快,游要缓、要慢。这两者的对应关系就有一个在市场上的如果平衡问题,包括很多关键的转化也都是这样。现代的交通概念,是时间概念不是距离概念,把距离概念转化成交通概念,转化成时间概念,交通方面的优势也就突出来了。之所以强调产品的时间性和市场的空间性,实际上就是要转换这个概念。这对旅游开发或者是对旅游管理而言,都是非常有效的。另外一点就是交通时间要转换成游览时间,这也是各地普遍注重不够的。一般来说,从交通干线下来到景区之间的路要变成一条文化路、景观路、游览路,不能只有到了景区大门口才算游览开始。让旅游者从干线公路下来就觉得游览开始了,有四种方式。一是把沿途绿化搞好;二是沿途有一些能够观景的地方要设指示牌和观景点;三是在沿途山石空白处搞点摩岩石刻,虽然一闪而过,但客人感觉不同;四是在沿途多弄点花花草草,变成一条花团锦簇的景观路。这样就把产品本身的游览时间延长了,把客人的交通时间转换成游览时间,客人的枯燥感也减小了。这几种方式都是比较简单的方式,但一般来说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三)空间配置与时间配置

旅游产品开发除了研究特色问题,还要研究产品的空间配置问题,即分期开发的概念,一期、二期、三期搞什么。要是把好的东西一股脑都端出来,就意味着没有发展的后劲,所以要分期开发、分期形成主题。在市场的开发方面

也要研究时间配置,这边分期开发,那边也要分步推出。空间配制和时间配制如果搭配得当,一个景区长远的生命力就有了。所有产品都有生命周期的问题,旅游景区也这样,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只有两类情况。第一类是确有垄断性的景区,而且市场范围非常广,比如北京的故宫、八达岭、十三陵这些;第二类是不断推陈出新的景区。如果这两条情况都不沾,景区的生命力就是有限的,就需要研究空间配制和时间配制问题。

【二】实施政府主导,突出旅游业发展地位

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产业。因此,我们要按照“政府主导、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纵深推动”的工作方针,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和管理。

(1)明确旅游产业地位。

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旅游兴区”战略,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为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建立起与全区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相适应的旅游业,区政府邀请专家制定了《佳木斯西部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操作性强的旅游规划指导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由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挂帅,组织相关部门参与,邀请有关专家,对全区旅游产业进行调查

(2)加强领导与协调。

区委、区政府要定期召开全区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旅游发展的重大事项和解决旅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区委、区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旅游工作协调委员会,由各有关部门参加,同时制定协调解决旅游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制度,针对旅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协调,重点解决。

要发挥人大、政协在全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围绕旅游业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和检查活动,以议案、提案、建议、决议等形式,为政府抓好旅游产业和创建工作出谋献策,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

(3)实行旅游产业目标管理。要建立旅游年度任务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逐步分解,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区乡政

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点)和旅游企业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坚持以年度旅游经济发展总体任务指标为重点,政府区长与各乡镇长签订责任书;以年度旅游经济分项指标、工作量、完成时限为重点,由分管旅游工作副区长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年底由区政府组织工作组对全区旅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三】全面推进,提升旅游业市场竞争力

围绕全市旅游业发展思路,充分整合资源,发掘潜力,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1)全力打造旅游知名品牌。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争创品牌优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坚持以抓品牌、抓特色为重点,开发全区旅游资源,下步,全区要集中精力和财力抓一批典型,创一批名牌,形成优势,提高郊区(永红)旅游的知名度,树立旅游新形象。同时,要不断增加名牌景区(景点)的“新特”内容,提高其文化内涵,争创新优势。

(2)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发展文化旅游。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是提升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将依托“三江旅游节”等大型活动,以民族艺术为重点,举办民族节庆活动。要按照“特色突出,开发精品”的思路,重点推出朝鲜族风情、赫哲族风情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通过举办一系列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面广、参与者众的民族活动,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3)完善旅游市场营销内容。

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知名度就是生产力。要通过搞好总体策划、整体营销和科学促销,扩大我区旅游业的知名度。一是在总体策划上,要把现有的卧佛山滑雪场、农业生态园、赫哲族民族风情园等旅游资源,塑造为特色鲜明的形象予以传播,以此提高知名度。二是在整体营销上,要坚持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中心,适当举办一些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三是

在科学促销上,要把人员推销、业务推广和宣传广告等促销手段结合起来,增强促销效果,特别是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宣传促销,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4)强化旅游发展资金投入。

旅游开发单靠政府投资难以在较短时期内见效。旅游资源开发要采取“政府、部门、团体、个人”一齐办,区域内外资金一起上的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建设与开发的力度。一是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集团投资旅游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全社会办大旅游的格局。二是要采取拍卖、租赁经营等方式,把旅游项目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三是要把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龙头地位、资源优势明显的景点景区作为重点项目,利用政府有限的资金,有计划地分期开发利用,有了经济效益后实施滚动投入,后续开发,减缓资金投入压力,提高投入效益。

【四】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营造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旅游消费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合于发展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1)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要把创建文明行业作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把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作为营造旅游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在涉及旅游的窗口行业中开展“建文明窗口,树行业新风,创文明行业”主题活动,要在旅游企业设立文明示范窗口,在全区各景区广泛开展以文明经营、文明服务、文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2)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区域文明程度。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比如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全区人民大力整治城区和景区的脏、乱、差;在公共服务单位和党政机关普遍建立“便民、利民、为民”制度,推行社会服务承

诺制等,从而使创建活动内容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成果不断扩大,覆盖面不断拓宽。要组织制作旅游宣传招贴画,制作大型宣传牌,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旅游业进行宣传报道,强化市民的旅游意识,树立起“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新观念。

旅游商品产品的开发方案设计

开阳旅游产品统一开发运营 实 施 方 案

XXXX发展 2015年9月 一、概述 从2006年起,我县就把发展旅游产业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把旅游产业作为继磷煤化工后的又一支柱产业来加以打造。近年来,紧紧依托市打造“避暑之都,温泉之城”旅游品牌的有利契机,通过举办汽车拉力赛、南江大峡谷漂流赛、乡村旅游文化节等节会赛事活动,对外加大宣传力度,对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和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档次,“开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将南江大峡谷景区打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将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打造为“全国农业旅游示点”,被评为“十大标志性景观”。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635.5万人次,年均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0.7亿元,年均增长182.5%。2012年,全年共接待游客419.52万人次,较2011年的288.81万人次增长45.25%;完成旅游总收入50.4亿元,较2011年的28.84亿元增长74.9%。

而地域性旅游产品的开发,既能带动旅游区经济的发展,又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旅游区文化的作用。随着开阳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已迫在眉睫。必须开始考虑从开阳地域性特色进行挖掘和开发属于开阳的旅游产品,这对提升开阳旅游服务档次有极大作用,也是开阳旅游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实施办法 1、统一规划,由XXXX发展对开阳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规划,包括深度挖掘开阳的地域特色,比如富硒农特产品、高寨小花苗工艺品等。 2、合作共赢,根据实际情况,将开阳地域性特色产品进行深化,筛选符合该类产品的当地企业,与其洽谈合作开发事宜,我公司将负责策划、设计、营销工作。 3、旅游产品开发,结合我公司在南江大峡谷旅游购物店营运一年的市场经验以及市场调查情况,对开阳现有优质地域性特色产品进行从新策划、设计、包装及营销,改变之前的市场定位,专门以旅游市场作为主要盈利对象,开发出适合开阳旅游的地域性旅游产品。 4、景区营销,在旅游商品开发的同时大力做好市场开发工作,我公司计划将开阳所有景区、景点作为开阳旅游商品的营销终端,在各景区、景点铺设开阳旅游产品购物店、购物专柜。争取实现让来开阳旅游的游客在任何景区、景点都能够购买到开阳旅游产品。

风景区规划案例分析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基本情况 长寿湖是重庆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风景区,位于重庆市域中部、主城区东北方向,长寿区、垫江县和涪陵区交界处。长寿湖水域主体位于长寿区境内东北部,水域北部位于垫江县境内,在行政区划上分别跨长寿区长寿湖镇、临封场镇、双龙镇、云集镇和垫江县兴隆镇。长寿湖风景区距离重庆主城区130千米,距离长寿区政府所在地凤城镇28千米。1992年元月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长寿湖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命名为重庆市新巴蜀十二景之一“长湖浪屿”,已纳入“魅力重庆一日游”旅游线路,是休闲娱乐、度假避暑及水上运动的理想去处。长寿湖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被称为“西南内海”,形成于1954年动工兴建的狮子滩水力发电站。该电站1957年全部建成发电,为我国“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长寿湖水库总容量10.27亿立方米,水面面积65平方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020平方千米,调节库容7.48亿立方米。资源及建设条件评价 自然条件:长寿区地质构造属于压应构造形迹,具有闭斜紧闭、向斜开阔和陡倾纵横张裂隙发育的特征。风景区内地貌类型多样,以丘陵、河谷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为主。 长寿湖风景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由河流型生态系统演变为湖泊型生态系统,形成了独特的局部气候,主要表现为水体和地形热源效应、谷地效应、冷暖效应和缓冲效应。区内常年平均气温为17.7摄氏度;月平均气温以八月份最高,累年平均气温为28.4摄氏度;以一月份最冷,累计平均气温6.7摄氏度。 长寿湖是龙溪河梯级发电的调节水库。龙溪河分别发源于梁平县境内的东明月山和铁凤山,两个源头会合后,流经垫江县境后在高洞与发源于忠县的沙河合流后始名为龙溪河,流经长寿区十多个镇区后,在长寿区凤城镇注入长江。龙溪河全长170千米,流域面积为3348千米,水面积为5.9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2.47立方米,天然落差为267米,已建成水利发电站6座。长寿区境内为72.8千米,流域面积为580平方千米,河床随着山丘蜿蜒曲折,上游宽阔,下

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

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 (目录) 一、德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发展特点 (二)旅游业发展优势 (三)旅游业发展机遇 (四)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德化县旅游业发展构想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旅游工作领导 (二)加大旅游引资投入 (三)加快旅游资源整合 (四)挖掘旅游文化涵 (五)优化旅游要素配置 (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七)开发旅游精品路线 (八)创新旅游促销手法 四、近期旅游业发展建议 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 (修改稿) 旅游业属于“无烟”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之一,是现代 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促进开放,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德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德化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自然景观优美,历史古迹众多,瓷艺术精湛,山水风光秀丽, 民俗风情得体,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旅游业发展特点 1、起步晚、发展快。2005年,德化县接待旅游人数达27.6万人次,比2000年增加12.3 万人次,年均增长15.6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15 %; 2005年旅游总收入8280 万元,比2000年增加3690万元,年均增长15.6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15 %。据统计,按旅游目的分类,游客以度假休闲、观光游览为主的占70%左右;科研调查、 商务活动、公务、进香朝拜、健身、购物和其它旅游的大约占30%。 2、旅游资源分布集中。德化旅游资源集中在北部赤水镇、雷峰镇、南埕镇、水口镇以及城关浔中镇,有“一窑两漂四山”(即屈斗宫古窑址,石牛山、戴云山、唐寨山、九仙山和石龙溪、桃仙溪)等重要旅游景点。城区旅游资源包括浔中镇和龙浔镇,是以瓷

浅谈如何做好现代景区规划

浅谈如何做好现代景区规划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享受。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危机,由此,兴起了保护人类自己生存环境的浪潮。人们逐渐将自己融入到自然,把旅游、休养等寄托于自然中。这种以“回归自然”为主旨的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并且生态旅游也被认为是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旅游事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科学的对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对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做好景区可持续生态规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景区规划;旅游景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 规划指的是对未来事务的合理组织与安排。作为景区规划而言,最早,在旅游活动产生之初是并无规划可言。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旅游产业发展也十分的迅速。我国的旅游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从城市扩展到了乡村,旅游需要规划管理的发展模式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旅游景区规划编制工作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深入的发展。景区规划的对象从简单的要素规划向整体规划方向发展,规划方法也从单一的美学形体规划向旅游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以及产品导向相结合,形体外观规划、经济理论、环境规划保护等方法综合参与。通过对资源和市场进行调查整合,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因此,将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景区规划已经成为现代景区规划中备受青睐的规划方法。其对保护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等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一、景区规划概述 要想做好景区规划,最主要的是先确定好旅游规模以及环境容积,这两点的确定非常重要。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文历史资源丰富的国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已经将景区规划和保护放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保护方案也已提上日程。因此,如何科学的确定景区的旅游规模,为景区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成为景区规划首要考虑的问题。如何保证景区内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容积的确定也十分关键。在我国,景区规划缺乏对环境容积本质含义的理解和考察,定义片面狭隘,计算方法传统陈旧,缺乏科学依据,且不能很好的适应景区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借鉴国外景区规划的相关研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并运用到景区规划理论中去,已经成为当今景区规划设计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对如何做好现代景区规划,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景区规划应以什么为主?是环境保护,还是人文旅游?看似简单的问题,其中包含的内容却相当复杂,这不仅需要景区规划设计师具有丰富的经验,还需要经过多方考虑、考察和计算,才能使景区的规划立意新颖充满诗情画意、选址恰当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峰回路转、借景生辉动静结合、尺度亲切比例谐调、色泽明快质感各异等。同时遵循因

旅游景区的七种商业模式

旅游景区的七种商业模式 1、门票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就是简单的门票经济,利用天然的资源进行简单的改造,同时修一个大门收取参观资源费用。这是目前国内观光型景点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是否成功依赖于资源的品位。这种模式投资小,但如果资源品位不高,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资金的循环。当然,如何抓住卖点进行营销也很重要。张家界的天门山、黄龙洞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 2、旅游综合收益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摆脱了单一的门票经济,而是强调餐饮、购物和住宿等多种收益形式。单一的门票经济难以适应现阶段发现的需求,收益也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一个景区的门票占到总收入的40%是合理,完全依赖门票经济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比如四川的碧峰峡运作很成功,除了门票外,还有酒店、餐饮和购物等多种收益。 3、产业联动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以旅游平台,利用旅游这个平台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从而获得比较多的收益。比较典型的农业旅游,除了获得旅游收益外,还有农业和农业加工的收益。内蒙古的牧业旅游也是比较典型的,投资商不仅发展旅游,还发展奶牛养殖业,形成互动,获得综合收益。 4、旅游地产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产业联动的一种,只不过这种模式在国内运作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单独说明。这种模式是投资商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要求政府给与一定的土地作补偿(价格一般是各种办证的费用),旅游和地产同时开发,通过地产的收益来弥补旅游的投资。 5、旅游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些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景点的开发的通行模式。就是由一个投资商控制资源,做好基础设施,然后对各种项目进行招商,联合许多小投资商一起参与经营。广东的部分景区比较成功,比如中山的泉林山庄,投资商基本不做具体项目,景区内部的100多个项目都是众多的中小投资商建立。 6、产业和资本运作相融和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将景区开发一定程度后,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获得收益进行推出。这种模式在广东的漂流行业比较盛行,在广东投资一个漂流往往只需要100多万元,如果运作得当,那么两年时间一般可以收回投资,随着资源的升值,进行高价出售。 7、混合商业模式混合商业模式适合一些非常大型的景区,从前期的资金募集到退出采用多种运作模式,就是前6种商业模式的综合运用。 景区如何寻找商业模式 1、精细分析资源商业模式不能凭空而造,需要精细分析资源。资源包括景区的资源和投资商自身的资源。一般说来,如果资源本身品味很高,简单建设可以吸引客人,这样的资源比较适合采用的门票经济的模式。而资源一般,但距离都市较近,适合开发度假地产和酒店。如果投资商在资本市场上有人脉,适合包装上市。如果投资商的思维适合打游击,一开始可采用建设、经营和退出的模式,先投资再退出。 2、精确把握市场需求旅游项目往往具有羊群效应,一个新的旅游项目的推出,如果能适应某个消费群,往往会形成一个热点。所以精确把握客源市场的消费需求,将消费需求与

乡镇旅游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采育镇现代化发展水平,促进全镇旅游事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京南旅游文化小镇”,我村参加了由镇党委举办的“特色农业与旅游规划”培训,尽管这次培训班的时间很短,但是,培训的内容丰富,启发很深,受益匪浅。这次培训,我进一步学到我们要抢抓城镇旅游建设机遇,更好更快的建设“京南旅游文化小镇”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就这次培训谈谈几点体会。一、加强城市的科学的规划。科学的规划就是要求我们根据我们本地的特色因地制宜,借鉴其他著名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随时跟上建设“京南旅游文化小镇”的步伐,为我镇度假旅游提供有利的因素,把我们的葡萄文化发扬光大。其中,旧城区的改造、新区的开发与保护、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及旅游设施的设置和建设等都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二、加强城乡规划法、规划体系的学习。《城乡规划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是一套系统的法律法规,要学好落实好、执行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例如,城乡规划的编制、管理、监督和实施的基本原则与运作程序,在很多方面今后都有待于加强和掌握。三、挖掘内涵,活用资源。城市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发展过程。学会认识、挖掘和利用所处优势,延续过去,创造城市发展空间。扶持发展,形成特色。四、做大做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快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高度融合。采玉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对外来游客来说是极好的旅游吸引物。特色农产品本身就是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旅游产品,规划建成一大批集科技、现代、生态、展示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依据自己的农业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有地域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特色旅游农产品基地。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强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其次是一体化,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携手并进。树立“用景观的理念经营农业、用旅游的理念建设农村”的观念,把发展“农家乐”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生态旅游型、田园风光型、文化特色型小城镇特色。五、特色型等类型的休闲旅游特色村建设。结合乡村旅游,加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环境整治”、“乡村工程”、“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实现村庄绿化、洁化、亮化与美化。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的环境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支撑,吸引大批游客和市民前往农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整体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我镇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实行统一规划、规范管理,整体对外营销、人员整体培训,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营融合,着力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旅游的互动发展。编制《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和农家乐的旅游标准,成立农家乐行业协会和乡村旅游联盟等自律组织,开展星级评定,建立卫生、安全、环保、消防等联合监督管理机制。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农业现代化不仅指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产业外部社会环境的现代化和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等丰富内涵。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不仅体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的技术手段上,而且还体现在这一过程所包涵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社会经济内容上。首先,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对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形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新农村建设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器。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向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容易造成农民与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传递和沟通的真空地带。农村集体经济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在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总之,这次的培训,对于做好今后的工

旅游景区商业街《思路定位和运营设想方案》

关于稻城亚丁景区多民族商业街项目 整体思路定位及未来运营设想 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甘孜州委州政府、稻城县委县政府对亚丁景区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香格里拉的核心区域亚丁景区已经顺利进入了旅游发展的快车道,景区各方面的旅游配套服务项目日趋完善,亚丁机场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正式试航运营,这面临着亚丁景区即将迎来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前来参观,即将迎来亚丁旅游景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和千载难逢的商业契机。 根据亚丁景区服务配套功能的日趋完善,尽量满足中外游客在旅游途中的消费需求。不断丰富亚丁景区的旅游文化内容,逐步提升亚丁景区的国际旅游形象,拉动地方旅游经济产业链迅速发展。 我公司结合亚丁景区目前的发展状况,经多方研究和慎重考虑,决定立项开发建设商业街项目,为亚丁景区做好配套服务。为使该项目设计思路及功能布局更加完善,公司管理层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讨论及科学论证,根据公司管理层的各方意见,达成共识,共同认为现有的多民族商业街项目在项目整体思路定位方面和规划设计等方面缺乏理念设计和思路创新,商业街的整体艺术风格及地方特色还存在很多不足。 为实现企业未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迅速、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建立良好的旅游发展口碑,为项目前期的立项开发正式启动,后期项目顺利完成招商运营应预先做好各项充分准备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根据项目工程的时间安排计划进度,商业街后期竣工交付后,必然面临着市场的招商、开业和整体的营运等诸多方面的工作。为使以上工作尽快落实和展开执行,以便获得良好的招商和经

营成果,现综合以上项目思路定位存在的不足之处,特提出以下商业街项目规划设计思路定位及未来运营设想方案,以供参考。 一、商业街命名 多民族文化特色商业街 二、生存意义 1、满足游客购物消费需求、娱乐消费需求、餐饮消费需求、住宿消费需求、游 览观光需求、民俗表演需求。 2、为景区大环境做好服务配套,丰富景区的观光游览内容。 3、延长游客在亚丁景区休闲旅游的停留时间。 4、带动景区其它配套服务项目的二次消费和地方相关产业链的有利发展。 5、为前来亚丁景区休闲旅游爱好者留下美好难忘的回忆。 三、商业街的建筑风格定位思路设想 1、整体建筑风格要明显突出康巴文化、香巴拉亚丁文化、多民族文化,要用合 理的艺术风格把三者文化元素巧妙的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亚丁景区别具特色的一大亮点。 2、商业街的建筑格局应充分体现集中、集密、高低错落有致、胡同相互之间要 连贯通畅。 3、商业街个体单店的外立面可根据经营者的经营特色进行装修设计,我方审核。

景区运营中-这几种模式比较常见

景区运营中,这几种模式比较常见 运营景区,想必各位运营者都有自己的思路,艾肯总结出大部分景区都是围绕以下几种模式运营的,一起来看看吧。 1.门票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就是简单的门票经济,利用天然的资源进行简单的改造,同时修一个大门收取参观费用。这是目前国内观光型景点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是否成功依赖于其旅游资源的品位。这种模式投资小,但如果资源品位不高,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资金的循环。当然,如何抓住卖点进行营销推广也很重要。张家界的天门山、黄龙洞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 2.旅游综合收益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摆脱了单一的门票经济,而是强调餐饮、购物和住宿等多种收益形式。单一的门票经济难以适应现阶段发现的需求,收益也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一个景区的门票占到总收入的40%是合理,如完全依赖门票经济是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比如四川的碧峰峡运作很成功,除了门票外,还有酒店、餐饮和购物等多种收益。 3.产业联动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以旅游作为平台,利用旅游这个平台资源来开发相关的产业,从而获得比较多的收益。典型的农业旅游,除了获得旅游收益外,还有农业和农业加工的收益。内蒙古的牧业旅游也是比较典型的,投资商不仅发展旅游,还发展奶牛养殖业,形成互动,获得综合收益。 4.旅游地产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产业联动的一种,只不过这种模式在国内运作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单独说明。这种模式是投资商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要求政府给与一定的土地作补偿(价格一般是各种办证的费用),旅游和地产同时开发,通过地产的收益来弥补旅游的投资。 5.旅游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些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景点的开发的通行模式。就是由一个投资商控制资源,做好基础设施,然后对各种项目进行招商,联合许多小投资商一起参与经营。广东的部分景区比较成功,比如中山的泉林山庄,投资商基本不做具体项目,景区内部的100多个项目都是众多的中小投资商建立。 6.产业和资本运作相融和的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将景区开发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而获得收益。这种模式在广东的漂流行业比较盛行,在广东投资一个漂流往往只需要100多万元,如果运作得当,那么两年时间一般可以收回投资,随着资源的升值,进行高价出售。

旅游地产投资思路及案例分析

旅游地产投资思路及案例分析 旅游地产的出现是市场必然的选择,也是相互促进的良性结构。一般旅游项目的投资收益期都超过15年,但可持续回报时间可以达到50年以上。而旅游地产2到3年就全部收回投资,且可获取150%到400%的盈利,可谓暴利项目。但旅游地产以低成本为基础,关键问题是必须有人气。没人去的地方什么房子也很难卖。 旅游地产的价值与旅客流量正相关,与客源地的交通正相关,和周边风景价值正相关。 当前的旅游投资商是以旅游地产投资的收益来补充旅游投资的长期性;而另一面,旅游的人气效应又有力的构成了旅游地产的价值,形成可持续升值效应。而从投资的层面来说,因为旅游地产的操作倚重于经营,投资周期长而被称为难度最高的房地产开发形态。需要操作团队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并保有较大的资金储备或完备的再融资渠道。 旅游地产的产生是长期持续回报与快速回报,持续现金流与短期销售了结,低成本土地与高成本配套等相互联结的合理趋势。实际上,低成本的土地是与高门槛的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这里面讨巧的机会并不多。把人气搞上去,就需要进行基础设施、景点、游乐、娱乐、景观、接待等等的开发,需要较大的投入。因此,旅游与地产之间互补互助关系非常重要。 旅游地产的分类 旅游地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经济综合体,它覆盖了地产、度假、生活、休闲娱乐等各大方面。从理论上来说,旅游地产是比较宽泛的概念,粗略概括可以分为四类——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业地产,旅游度假地产,旅游住宅地产。 一是景点地产主要是指在旅游区内为游客的旅游活动建造的各种观光、休闲、娱乐性质的、非住宿型的建筑物及关联空间;二是商业地产主要是指在旅游区内或旅游区旁边提供旅游服务的商店、餐馆、娱乐城等建筑物及关联空间;三是度假地产主要是指为游客或度假者提供的、直接用于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的各种度假型的建筑物及关联空间,如旅游宾馆、度假村、产权酒店以及用于分时度假的时权酒店等等;四是住宅地产主要是指与旅游区高度关联的各类住宅建筑物及关联空间。 旅游地产投资开发的几种思路

“智慧景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智慧景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以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结合景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以智慧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服务、营销、生态保护三大体系,初步建立景区资源管理系统、景区电子自助导览系统、景区监控管理系统、门禁与安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五大系统;将景区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智慧化的管理模式,变分散管理为协同、变多级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实现“资源保护智慧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实现管理和营销新的突破,树立先进的管理和科技旅游品牌。 具体思路 “智慧景区”建设的具体思路: 第一,以建设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国土资源部等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听取建设部相关专家对智慧景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规定、意见和建议融合到“智慧景区”的总体规划中。 第二,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智慧景区”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所采用的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和服务理念上。在深入了解景区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形成“智慧景区”总体规划。 第三,以景区的具体实际为基础。“智慧景区”最终是景区经营管理服务的。总体规划必须从景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对管理服务、生

态保护、数字营销等方面的智慧化需求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反复讨论,总体规划方案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第四,以国内相关景区/城市的智慧化建设经验为参考。“智慧景区”的总体规划需要消化吸收国内外相关景区、城市已有的智慧建设管理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景区的实际,为己所用。 第五,以运营智能化为核心,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智慧化、产业整合网络化为目标,建立符合自身管理的“智慧景区”。 建设目标 “智慧景区”建设总体原则: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的总体原则,“智慧景区”建设在遵循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建设。 “智慧景区”建设目标:制定总体建设规划、完成景区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以三维全景展示系统为中心的展示平台建设、改造传输网络,实现智慧景区管理流程的初步改造,并为智慧景区的运行维护培养一批具备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人才,使“智慧景区”建设初见成效。 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断创新优化的过程,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设。总体规划为智慧景区建设进行阶段划分,并规划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那些基础性的、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以及对景区经营管理有重要作用的项目要优先建设。目的在于使智慧景区的建设迅

景区发展思路

XX景区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要求,依托XX丰富的自然、人文、宗教、红色等旅游资源优势,加快XX景区的开发建设步伐,积极策应XX等旅游风景区,做旺景区人气、做强旅游产业、做大经济总量,将XX景区逐步建设成为全省、全国著名的军事旅游度假区,将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推动我县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思路 1、景区定位:XX景区是以奇石、水韵、古镇为景观基底,以军事旅游、古镇文化体验为主题,辅以田园观光、红色文化、体育拓展等活动,将景区打造成满足大众体验观光和中高端群体休闲需求的军事旅游度假胜地。 2、开发思路:根据济宁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金乡县旅游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以政府为主导,实现景区建设由政府为主向开发商为主体的转变,由低起点建设向

高品位建设转变,由产品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效益增长型发展模式转变,使单一的景区开发建设转向区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 三、发展目标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保护资源为基点,以选商引资为突破口,高起点建设景区,多形式拓宽市场,努力构建服务配套、生态优良、管理规范的国家“AAAA”旅游景区,为带动全县旅游经济作出积极贡献。旅游经济预期指标是:到2011年,景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00万元;到2015年,景区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000万元。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板块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四、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1、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各项旅游规划。景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羊山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分步开发的顺序,聘请高资质单位高起点、高品位,能凸显景区特色来编制控制性建设详规。羊山各景区(点)的详规编制,均须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报县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各景点的开发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防止和杜绝“粗制滥造”或者规划与建设“两张皮”现象,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完整word版)主题公园运营模式的思考

主题公园运营模式的思考 创艺园:钟新球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主题性及创意性活动方式的旅游场所。它是根据特定的主题创意,结合文化、高新技术、游乐设备、主题景观及园林环境塑造来迎合游客的好奇心,以主题情节贯穿整个游乐休闲的活动空间。 随着以深圳华侨城为代表的“欢乐谷”、“世界之窗”、“中国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等主题公园的成功,二十多年来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两千多家主题公园,普遍在运营过程中都出现不同程度困惑。主要表现在: 1、运营模式单一化,门票收入为主要运营收入来源。 2、运营管理缺少系统和标准,主要表现软体服务较差,产业链价值深入挖掘不到位。 3、对整体规划、设计、建设缺乏系统思考,主要表现在乐园功能及游客需求难以满足。 4、现状旅游开发更多的表现为地方政策的行为,而盈利点与立足点不在景区或主题公园,这样为乐园持续良性发展带来困难。 根据上述国内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我们分析一下著名的迪斯尼主题公园其盈利方式有:门票、餐饮、旅游商铺租金、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旅游纪念品销售,以及其它收费的服务构成。整个盈利模式的架构是:以不断提升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游客,在获得门票收入的同时,通过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旅游纪念品及其它服务收费获得二次盈利,又由于旅游纪念品的发售及影视、动漫产业结合进一步扩大迪斯尼品牌的影响力,这一盈利模式使迪斯尼乐园具备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以下介绍主题公园几种主要的盈利模式: 1、提供互动游乐体验,例如:门票或单体游乐项目收费。 2、提供园区配套服务,例如:提供餐饮,住宿服务。 3、围绕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所带来的可能的收益机会,例如:影视、动漫、旅游区内的招商、景区节庆活动商业赞助、演艺活动。 4、其它商业开发,例如景区,旅游目的地的房地产开发。 5、出让、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商品,例如:玩具,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系列主题旅游产品。 用以上五种盈利方式来分析主题公园的盈利模式,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的主题公园存在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

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分类:标准管理和分类管理,分类管理分为遗产型管理(适合国家垄断资源,如世界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等,这类旅游景区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标,严格受政府监管,政府适当拨款),剧场型管理(适合于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之类的,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景区,这类旅 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旅游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限度),心理承载力(游客在转向另外的旅游景区前,在该地期望得到的最低娱乐程度),社会承载力(当地居民对来访游客的最大忍耐程度,和游客能够接受的拥挤程度),经济承载力(不影响当地居民活动的情况下能举行旅游活动的能力);2环境影响评估:识别旅游项目中可能产生的旅游活动的性质、识别环境中受旅游影响较大的因素、评估旅游对环境的起初和随后的影响、管理旅游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教育旅游者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3分区: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包括时间分区和空间分区;4游客管理:方法有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生态旅游的常见形式:生态旅游就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居民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文化型生态旅游、科普型生态旅游、生活型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型生态旅游

剧场理论的应用(以迪士尼乐园为例):1演员:迪士尼乐园的一线员工是顾客快乐和满意的直接创造者服务的共同基准为保障安全、注重礼仪、倾心表演、提高效率,在共同的基准上也同样鼓励员工的服务呈现个性化;2观众:迪士尼乐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喜爱迪士尼乐园的儿童群体,根据儿童群体的特点,乐园非常注重儿童教育和互动娱乐;3场所,:迪士尼乐园被打造成一处处员工和游客共同表演的主题舞台;4表演:在迪士尼的主题乐园中,使用的是“表演”术语,公司不用“人事”而用“剧组”,为了注入恰当的思维方式,员工被称为“剧组演员”,员工无论从事“台上”还是“后台”工作,都要求当做是在“演出”。Butler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理论: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景区开发的社会影响:1目的地人口结构与职业:人口结构(使人口数量保持稳定甚至是增长),职业(增加就业机会);2对目的地文化和遗产的影响:积极影响(保护和挖掘当地艺术表现形式),消极影响(文化的庸俗化,文化的同化,文化的商品化);3社会准则的改变:价值观和道德的退化,犯罪、嫖娼、赌博等社会问题加剧,性别角色的变化;4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景区开发的经济影响:1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2区域间旅游经济的差异,3旅游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4旅游对就业的影响,5旅游对扶贫的贡献,6旅游产生的消极经济影响 景区开发的环境影响:1对植被环境的影响(旅游活动改变制备覆盖率、植被高度、物种多样性、叶片面积、植被组成等植被特征,引起外来物种入侵);2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践踏活动所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3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旅游对水质、水量的影响以及旅游水环境管理等方面);4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引起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变化、大气污染物间接对陆地的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景区开发的影响调控:1旅游承载力;2犯罪的预防;3文化的保护;4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旅游决策、管理,从发展旅游中收益)5教育(对居民进行旅游教育,对游客进行教育)6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 主题公园娱乐产品类型:1表演展示型(地方艺术、古代艺术、风俗民情、现代演艺)2参与体验型(机械刺激、运动健身、亲和休闲、节庆体验) 主题公园娱乐产品配置:微缩景观,影视城,艺术表演,活动参与 度假区住宿产品的类型:高端(度假村,别墅),高中端(公寓,星级饭店),中端(营地,汽车旅馆),低端(乡村旅馆) 度假区住宿产品的配置:1住宿产品的设置(与主题相一致,彰显当地文化特色,注重休闲娱乐性)2一线式空间布局模式;三区结构模式;核式环布局模式 中国古代理想的风水模式:穴在山脉止落之处,穴前明堂水流屈曲,左侧护山回环,右侧护山包怀,要求穴的四周山环水绕,明堂开朗,水口含合,水道绵延曲折,形成一个舟山环抱,负阴抱阳,藏风得水之势

旅游思路

旅游思路 围绕完成全年工作目标,2004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以重点景区为突破口,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按照“激活存量,扩大增量”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重点景区、重点旅游项目的规划、策划和建设,形成新的亮点和卖点。一是大力推进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以编制“十一五”旅游发展计划为契机,邀请国内知名旅游规划单位及专家高起点规划全市旅游产业,指导全市2A以上景区启动景区详规的编制工作,使全市旅游发展逐步建立起既有总规指导,又有详规控制的科学规划体系。二是重点开发建设“XX”文化和“XX生态”两大旅游区。坚持以AA、BB、CC等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为依托,指导、支持这些景区主管部门和相关县市邀请国内外名家高手对景区开发项目进行策划设计。重点支持XX县AA景区、YY市BB景区等景区项目的招商引资,全力支持XX县新开发XX旅游景区,集中力量抓好全市新老景区旅游大项目建设工作,力争把XX文化旅游和XX生态旅游品牌做好做大,构筑把我市建成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支撑体系。三是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结合培育市区“一日游”和市区水上旅游市场,水陆并重,科学设计、整合市区旅游精品线路。力争开发两条有较好效益的、连接市区内外、沟通所属县市的一日游产品,在市区内形成旅游环线。在此基础上,以XX高速公路通车为契机,争取交通部门提升境内公路等级,以交通为纽带,实现与XX、YY、CC内外知名景区的线路对接,打造优势旅游产品。四是大力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继续开展旅游商品征集、认证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三国系列的旅游商品,深度转化VV、VV等地的农副土特产品,逐步形成门类齐全、风格鲜明的旅游商品系列。

旅游产品设计方案

旅游产品设计方案 一.简介 旅游产品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配置旅游资源和首层服务,把旅游服务加入其中;并以一定的主题、内容、形式和价格表示出来的过程。 二、旅游产品 1.观光旅游产品 主要包括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如五峰山、灵岩寺、红叶谷、趵突泉、跑马岭、济南植物园、大明湖、千佛山等旅游景点。 2.度假旅游产品 比如海滨,温泉,乡村,野营等。山东招远具有温泉、海滨这一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旅游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3.专项旅游产品 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产品。如儒家文化及相关文化纪念品,商务中心,济南奥体中心等。 4.生态旅游产品 简单说就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如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 5.旅游安全产品 旅游安全保护用品,旅游意外保险产品等等。 三.旅游产品的设计要求 1.产品要多元化与个性化; 2.产品的“含金量”要高; 3.追求地方特色; 4.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产品理念; 5.体现美学原则; 6.要时尚,追求潮流。 四.举办地的相关旅游信息 济南是山东省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然景观独特,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闻名中外的泉城,是2009年10月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主会场承办地,也是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主办城市。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位于鲁中西部,是我国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之一。济南是山东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北连京津,南接沪宁,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交汇点,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中华文明中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是第11届全国运动会和第7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主办城市。 济南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济南的文化突出“泉城”特色。济南有四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市区为恢复旧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风貌,做了不少努力。济南市通过“保泉”计划,已经使得各大泉群全年喷涌成为现实。

浅谈城市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摘要】度假旅游已成为我国的主导旅游产品之一,并且其比重在不断上升中。特别在城市中的旅游景点更加的吸引外来游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平衡城市本身的“健康”状态,我们就要对城市景区作出科学性,政治性的规划设计。设置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框架,以满足景区能合理的融入城市规划中来。把握旅游区形象规划、旅游项目规划、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游游线路与道路规划的景区规划控制要素。同时本文还特别对城市外郊景区的规划与城市规模外扩之间的影响做了相应的规划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旅游景区规划原则分段规划 GIS技术城郊景区规划 引言 城市在不断的发展,城市中人口聚集力也不断的增强,人们在对物质得到满足同时,也对城市景区游览的要求增加,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满足人们精神娱乐需求的城市景区,在发展景区的过程中,我们就面对了景区发展与城市规划间的联系与矛盾了,如何处理好景区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合理关系,就要我们有一套合理的城市景区规划方案与原则,对于城市景区规划,我们大多人的考虑只限制在参照城市建设体系,和参照城市公园规划体系,两者没有真正的把城市景区规划作为“标准点规划”来进行。我们应该真正掌握城市景观区规划的手段和思路,采用一套能够维护城市各个方面的规划方案,达到人—城市之间的景观需求平衡。我们还特别要注意城郊景区发展与城市外扩的两方面之间的挑战,这些都体现了合理化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1、城市旅游景区 1.1城市旅游景区 城市旅游景区并不是简单的认为是城市中的旅游景点,我们不能只把它限制在经典内部,狭义的城市景区我们大致可以概论为城市景点及其城市景点的外围状况;其实在景区周围还有人流,交通流,景区附属物等等城市物类,所以说我们可以把城市景区广义的定义为城市景点及其游览城市景点,以城市景点为目标的,影响城市景区的各种城市物类和因子。我们就以南京中山陵为例,研究的中山陵景区不仅包括了中山陵景点,也包括了中山陵游览的线路,游览的流量,景区周围城市其它方面的建设等。 1.2城市旅游景区规划 城市旅游景区规划我在刚才的引言中说到,它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它,即从城市规划中,从城市旅游规划中。 1.2.1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景区规划

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探索

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探索

————————————————————————————————作者:————————————————————————————————日期:

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探索-旅游管理 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探索 李美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旅游行业的火热。随着人们的外出旅行的逐渐增多,各地旅游景区不断开发新的区域。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健全,在市场中还存在很多不利于景区发展的经营模式,这就阻碍了景区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本文就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火热的前提下新的景区不断开发的情况下对于经营模式进行分析探索,并且简要分析了景区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求为景区的开发和经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旅游景区作为人们外出旅行的空间载体,决定着能否吸引游客,保证一定的客流量。而景区的开发和经营是决定景区质量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开发新的景点时必须对于景区的经营模式做够工作,对于在开发时的问题也要充分重视。现在我国的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此外我国景区的经营模式过于单一也成为阻碍景区质量提高的阻碍。所以必须在充分了解旅游行业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旅游行业市场情况简介 (一)旅游景区开发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部分,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并且还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中旅游景区是旅游资源的载体,旅游景点的开发近年来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存在

旅游开发策划方案

旅游开发策划方案 引言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纯净的自然环境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人们渴望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到自然中去休闲娱乐,也有经济实力和闲暇时间,享受人生,提高生活质量。“回归大自然,享受惬意人生”将是21世纪的旅游时代潮流,谁占领了丰富、奇特的原始自然资源,谁就可能在旅游发展的竞争中取胜。 绵阳市有着丰富宝贵的自然原始资源——小枧镇植物园。近年来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在研究使旅游产业逐步扩大并成为绵阳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绵阳市的支柱产业,这是符合经济发展实际的。旅游资源得以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是本项目策划的关键。 旅游项目策划有别于其它工业项目策划,是旅游产业内部六大要素在旅游景区的综合协调,实现项目和区域功能的优化配置,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形成对旅游者具有特殊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以产生规模效应,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小枧镇植物乐园风景介绍 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镇,位于绵阳城市东南部,是绵阳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和绵阳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区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面积7.16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余人。辖区区位优势明显,地处绵阳城市涪江下游,距绵阳市中心城区仅7公里,绵(阳)盐(亭)一级公路纵贯全境,绵阳城区二环路环抱辖区,与南郊机场隔江相望,是绵阳城市化空间推进与产业扩散的必须之地。辖区工业和商住项目符合绵阳城市总体规划和工业布局,是绵阳工业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仙区植物园有着古老的地质地貌独特的山水风光,其气候适宜,年降水量丰富,形成典型的四季温差,小枧镇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山地纵横交错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因此在这里衍生了许多野生灌木和珍奇树种,植物园群峰壁立,峻极于天,绵延百里,风景如画。春季芳草如荫,鲜花烂漫;夏日鸟语花香,清泉荡漾;秋季枫叶满山,层林尽染;冬日白雪皑皑,冰雕玉砌,傲骨腊梅,一走进这里你就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幅幅“纯天然,大自然,顺其自然”的绝妙图画。到这里旅游你可以感受到一路山花野果,一路欢声笑语,自然游、生态游、绿色观光游,简直可与九寨沟的自然风光相媲美。这里是“天然的氧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