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高二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doc

新课标高二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doc

新课标高二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doc
新课标高二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doc

新课标高二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14 Cl:35.5 Na:23

一、单选题(每道题3分,共30分)

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 A. NH3、比0 B. NH4 +、H3O+ C.巴、HC10 D. [Cu (NH3) 4"+、PCI3

2. 具有下列特征的原子一定是非金属元素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

B.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

C.具有负化合价

D.具有可变化合价

3、 下列离子中外层d 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A 、Cr 3+ B 、F C 3+ C 、C O 3+ D 、C U +

4、 下列氯元素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

) A 、HC1O

B 、HCIO2

C 、HCIO3

D 、HCIO4

5. 卤素互化物是指不同卤素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XX ,型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结构相似、

性质相近。右图是部分卤素单质和XX'型卤素互化物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 所处的范围() A. CL 和BrCl 之间 B. B"和IBr 之间C. TBr 和L 之间 D.

6.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CHo —OH

OH

I

I

A. CCI2F2 B ? CH —OH

C. CH3CH2OH

D. CH 3—CH —COOH

CHo —OH

7.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

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①出0

NH 3 ?F _ ?CN ~ ⑤ CO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8.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

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的浓度不变

B. 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 (NH3) 4] 2+

C. 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将会没有发生变化,因为[Cu (NH3) 4] 不会与乙醇发生反应

D. 在[Cu (NH3) 4] *离子中,Cu*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9、在下列物质中:①CO?②CCI4③NH3④EH3⑤出0⑥HBi ?中,分子中电荷的空间分布均匀的

是()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②⑤

10、判断XY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主要依据是()

A 分子中存在极性键

B 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C 直线形结构,两个X —Y 键的夹角为180°

D 非直线形结构,两个X —Y 键的夹角小于180°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物CH 2=CH-CH 3中其杂化类型有sp'和sp?,其屮有两个兀键,7个。键。

B 分子CO 和N?的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等,故性质相似。

C Na 一的电子排布式为ls^s^p^s 1

D CO2分子的结构按VSEPR 模型则一定是直线型。

12、短周期元素R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屮子数,该元素单质7.8g 与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 13g 化合物RO,

试推测TC1的沸

BrCl 和B“之间

则该元素的价电子层是:()A、IS2 B、2S2 C、3S2 D4S2

13. 在化学上,常用一条短线表示一个化学键,如图所示的有关结构屮,有直线(包括虚线)不表示化学键或分 子

间作用力白

A.石墨的结松

C ?CCb 的结松

14?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 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

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D 、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15、 x 、y 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 的阴离子与y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

A 、x 的原子半径大于y 的原子半径。

B 、x 的电负性大于y 的电负性。

C 、x 的氧化性大于y 的氧化性。

D 、x 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的第一电离能。

16. 20世纪80年代屮期,科学家发现并证明碳还以新的单质形态C60存在.后来人们又相继得到了 C70、C76、

^4、C90、C94等另外一些球碳分子.90年代初,科学家又发现了管状碳分子和洋葱状碳分子.(如图1-5):下 列

说法错误的是() 一

A.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肯定要比C60高

B.据估计Ceo 熔点比金刚石和石墨要高

C. 无论是球碳分子,还是管状碳分子、洋葱状碳分子,都应看作是碳的同素界形体

D. 球碳分子是碳的同素异形体,而管状碳分子、洋葱状碳分子则不一定

17、 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A 、硼和硅B 、铝和铁C 、铜和金D 、披和铝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屮可

能含有共价键

B 、分子晶体屮的分子内不含有共价键

C 、分子晶体中一定有非极性共价键

D 、分子品体中分子一定紧密堆积

A.石墨的结构

CI

C. CCI4的结构

19、已知在晶体屮仍保持一定几何形状的最小单位称为晶胞。干冰晶胞是一个面心立方体,在该晶体屮每个顶

角各有1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个面心各有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实验测得25°C时干冰品体的晶胞边长为acm, 其摩尔14M

质量为Mg/mol,则该干冰晶体的密度为(单位:g/cm3)()

20、科学家发现钳的两种化合物a 和b,它们的化学式都为PtCl 2(NH 3)2 0实验测得a 和b 具有不同的特性:a 具有

抗癌作用,而b 没有。则下列关于ab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和b 属于同一种物质

B a 和b 互为同分异构体

C a 和b 的空间构型是平面四边形

D a 和b 的空间构型是四面体

三、填空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21. (4分)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原子屮有 ________ 个电子层,—个能级, ___________ 个价电子,—个 未成对电了。

22. ( 2分)某品体的品胞如图所示,X 位于体心,Y 位于6面心,'

Z 位于顶点,该晶体中X 、Y 、Z 的粒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______ ;

23. (6)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 等边三

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角各有一个硼原子。如图2?10

(1)键角—:(2)晶体硼中的硼原子数—个;B —B 键_条?

24. (6分)Co (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钻的配合物,己知两种配合物的分子 [Co (NH 3)5Br] SO 4和[Co (SO 4) (NH 3)5] Br,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

时,产生 ______________ 现象;如果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b 溶 现象,若加入AgNO 3溶液时,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25. (6分)德国和美国科学家首先制出由20个碳原子组成的

空心笼状分子C20,该笼状结构是由许多正五边形构成

(如右图)。请冋答:C20分子共有 _______ 个正五边形,共有 _________ 属于 _______ (填晶体类型).

26. (8分)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运送飞船的火箭燃料除液杏歩氧水外,还有另一种液杳氮氫化含飆。已知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5%,相对分子质量为32,结构分析发现该分子结构中只有单键。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氮氢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0 (2) 若该物质与液态双氧水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坏境的气态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 NH 3分子中的N 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能发生反应:NH 3+HC1=NH 4C1O 试写出上述氮氢化合物通入足量

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与该氮氢化合物结构相似的一种有机分子乙二胺H2N ?CH2?CH2?NH?简写为en (一对孤对电子可行成

根配位键)该有机物可以和+形成配合物,试写出该配合离子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共18分)

27. 已知X 、Y 、Z 、W 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元素的原 子形

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 、W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试冋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及电子排布式:X ______ Y _________ Z_________ W _____________ (2)

含有20个 所示,冋答:

液时,产生

式分别为

BaCl 2溶液

棱边,C20晶体

X单质和Z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o E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还原汽车尾气中的____________ ,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3)仅由X、Z、W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一种速效肥料,但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有关的离子反应方

(4)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 : 1 : 1 : 3的化合物(按X、Y、Z、W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

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30分)

28.( 8分)现有甲、乙、丙(如下图》三种晶体的晶胞:(甲中x处于晶胞的中心,乙中a处于晶胞的中心), 可推知:甲晶体中x与y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 ,乙中a与b的个数比是 ____________ ,丙晶胞中有 _______ 个

c离子,有____________ 个d离子。

29.(12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來越多,测定的精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将NaCl固体研细、干燥后,准确称収mg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

②.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到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 固体

的体积为V cm'.

(1).步骤①中仪器A最好使用 _______ (填序号).

A.量筒

B.烧杯

C.容量瓶

D.试管

(2).步骤②中是用酸式滴定管还是用碱式滴定管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能否用水代替苯 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己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 Cl一间的距离为a cm (如上图),则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佛加德常数

N A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10分)1996年诺贝化学奖授予对发现C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Cg分子是形如球状的多面体(如图), 该结构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①C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

②C60分子只含有五边形和六边形;

③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边数的关系,遵循欧拉定理:

顶点数+面数一棱边数=2

据上所述,可推知C60分子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

Ceo分子所含的双键数为30o

请冋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C60与金刚石相比较,熔点较高者应是,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估计C60

跟F2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生成C6O F6O(填“可能”或“不可能'') _________________ ,并简述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计算,确定C60分子所含单键数。C60分子所含单键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一,二选择题

21. 4个电子层,7个能级,6个价电子,6个未成对电子。

22 . 1 : 3 : 1

23. 60° , 12, 30

24.白色沉淀、无异常现象、淡黄色沉淀。

25.12 30 分子晶体

26、(1) N2H4

(2)N2H4+2H2O2=N2+4H2O

(3)N2H4+2HC1=N2H6C12

⑷ Cu(en)22+

27、(1) X: H Is】Y: C ls^s^p?

Z: N 1 W: O 血即

(2)N2+3H2=2NH3 ,氮的氧化物

(3)NH? + H2O = NH3? H2O + H+

(4)NH4HCO3 ; NH4HCO3+2NaOH== NH3f+2H2O+Na2CO3

28.4:3 、 1 : 1 、4_、 4

29.(1) £_

(2).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会溶于苯而变形

(3)水会溶解NaCl,不能准确测出NaCl固体的体积

(4). (略)

30、(1)金刚石、

金刚石属原了晶体,而固体C60不是,故金刚石熔点较高. (2)可能

因C60分子含30个双键,与极活泼的氏发生加成反应即可生成C60F60 (3)60

解释:C60分子形成的化学键数为:1/2 (3X60) =90

由欧拉定理计算键数(即棱边数):60+( 12+20)-2=90

生物选修三综合测试题完整版

生物选修三综合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选修三综合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为DNA 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 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 淋巴细胞是来自 A .骨髓的 B 淋巴细胞 B .脾脏的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 C .胸腺的B 淋巴细胞 D .脾脏经过筛选的,能产生单一抗体的B 淋巴细胞 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 .植物体细胞杂交 B .受精过程 C .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 .效应B 细胞产生抗体 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这除需要 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它是 A .铜、锌等微量元素 B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C .蔗糖和葡萄糖 D .维生素和氨基酸 5.下列不. 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 .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 .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 的皮肤细胞 C .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 .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 种畜的繁殖 6.科学家发现将人的干扰素的cDNA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活 性为 106μg /ml ,只相当于天然产品的十分之一,通过基因定点突变将第17位的半 ─→ ① ─→ ② ─→ ③ ─→ ④

高中物理选修3-2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1.如图所示,闭合金属导线框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当磁感应强度增加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可能减小②当磁感应强度增加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一定增大 ③当磁感应强度减小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一定增大④当磁感应强度减小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可能不变 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 2.一飞机在北半球的上空以速度v水平飞行,飞机机身长为a,翼展为b;该空间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为 B1,竖直分量为B2;驾驶员左侧机翼的端点用A表示,右侧机翼的端点用B表示,用E A. E=B1vb ,且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B.E=B1vb,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C.E=B2vb,且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D.E=B 2vb,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3.如图,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C.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D.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4.如图甲所示,长直导线与闭合金属线框位于同一平面内,长直导线中的电流i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在0-T/2时间内,直导 线中电流向上,则在T/2-T时间内,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所受安培力情况是() A.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线框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左 B.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线框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右 C.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线框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右 D.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线框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左 5.图中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虚线间的距离为l,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d是位于纸面内的梯形 线圈,ad 与bc间的距离也为l.t=0时刻,bc边与磁场区域边界重合(如图).现令线圈以恒定的速度v沿垂直于 磁场区域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a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在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 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6.如图所示电路中,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理想电感线圈,当S闭合与断开时,A、B的亮度情况是() A.S闭合时,A立即亮,然后逐渐熄灭 B.S闭合时,B立即亮,然后逐渐熄灭 C.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B发光,而A不发光 D.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B立即熄灭发光,而A逐渐熄灭 7.铁路上使用一种电磁装置向控制中心传输信号以确定火车的位置。能产生匀强磁场的磁铁,被安装在火车首节车厢下面,如图(甲)所示(俯视图)。当它经过安放在两铁轨间的线圈时,便会产生一电信号, 被控制中心接收。当火车通过线圈时,若控制中心接收到的线圈两 端的电压信号为图(乙)所示,则说明火车在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8.图甲中的a是一个边长为为L的正方向导线框,其电阻为R.线框 以恒定速度v沿x轴运动,并穿过图中所示的匀强磁场区域b.如果 以x轴的正方向作为力的正方向。线框在图示位置的时刻作为时间的零点,则磁场对线框的作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为图乙中的哪个图?() 9.如图所示,将一个正方形导线框ABCD置于一个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其平面垂直.现在AB、CD的中点处连接一个电容器,其上、下极板分别为a、b,让匀强磁场以某一速度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则() 图乙 x 3L a b L D Ab B i i -i 甲 A B C D

#生物选修三综合测试题一)

#生物选修三综合测试 题一) https://www.doczj.com/doc/d51230315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选修三综合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为DNA 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 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 淋巴细胞是来自 A .骨髓的B 淋巴细胞 B .脾脏的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 C .胸腺的B 淋巴细胞 D .脾脏经过筛选的,能产生单一抗体的B 淋巴细胞 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 .植物体细胞杂交 B .受精过程 C .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 .效应B 细胞产生抗体 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这除需要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它是 A .铜、锌等微量元素 B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C .蔗糖和葡萄糖 D .维生素和氨基酸 5.下列不. 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 .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 .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 .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 .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6.科学家发现将人的干扰素的cDNA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为 106μg /ml ,只相当于天然产品的十分之一,通过基因定点突变将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使大肠杆菌中生产的β一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提高到108μg /ml ,并且比天然β一干扰素的贮存稳定性高很多。此项技术属于 A .细胞工程 B .蛋白质工程 C .胚胎工程 D .基因工程 7.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优越之处在于 ─→ ① ─→ ② ─→ ③ ─→ ④

最新物理选修3-4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选修3-4综合测试题(一) 一、 选择题: 1.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因此任何两列波相遇时都会产生干涉现象 B .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C .声波是横波 D .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 2.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 .质点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 .质点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一定相同,速度也不一定相同 D .质点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3.如图所示演示装置,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挂着5个单摆,其中A 、D 摆长相同,先使 A 摆摆动,其余各摆也摆动起来,可以发现( ) A .各摆摆动的周期均与A 摆相同 B .B 摆振动的周期最短 C .C 摆振动的周期最长 D .D 摆的振幅最大 4.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4 m/s ,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 示.此时x =8 m 处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则再过4.5 s ( ) A .x =4 m 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 B .x =2 m 处质点具有负向最大速度 C .x =0处质点一定有负向最大加速度 D .x =6 m 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 5.图甲为一列横波在t =0时的波动图象,图乙为该波中x=2m 处质点P 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速为4m/s ; B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C .再过0.5s ,P 点的动能最大; D .再过2.5s ,P 点振动路程为1.8cm 。 6.如图所示,S 1、S 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 、b 、c 、d 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时刻a 质点振动最弱,b 、c 质点振动最强,d 质点振动既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弱 B.该时刻a 质点振动最弱,b 、c 、d 质点振动都最强 t /s y /cm -0.2 O 0.2 0.5 1.0 1.5 x /m y /cm -0.2 O 0.2 2 4 6 P 甲 乙 0 2 -2 2 4 6 8 10 12 x/m y/cm

高中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

1 / 3 罗城中学高2013届化学学科第二次模块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蒋艳 第I 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符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 3.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主族元素的是( ) A .3s 2 3p 3 B .4s 2 C .4s 2 4p 1 D .3s 2 3p 5 4.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 A . 晶体硅 B .食盐 C .干冰 D .金属钾 5.某元素原子3p 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该元素为( ) A .Na B .Si C .Al D .Mg 6.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B .N 2的结构式: :N ≡N : C .NaCl 的电子式: D .CO 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7.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C .CH 4、SiH 4、GeH 4、SnH 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8.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空间的构型为V 形的是( ) A .NH 4+ B .PH 3 C .H 3O + D .OF 2 9.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 .Ag + 、NH 3 B .BF 3、NH 3 C .NH 4+ 、H + D .Co 3+ 、CO 1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存在sp 3 杂化类型的是: A 、SO 42- B 、NH 3 C 、C 2H 6 D 、SO 2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共30分) 11.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CO 2的结构相似,但能在O 2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化羰的电子式为··S ···· ··C ··O ···· · · B .硫化羰分子中三个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 C .硫化羰的沸点比二氧化碳的低 D .硫化羰在O 2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 2和SO 2 12.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的Y 原子 B.原子核外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N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 原子 C.2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X 原子与3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Y 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 、Y 原子 13. 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 4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I > NaBr> NaCl> NaF 14.已知CsCl 晶体的密度为ρg c m /3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s 的核间距为a cm ,如图所示,则CsCl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 . N a A ··ρ3 B .N a A ··ρ36 C . N a A ··ρ 34 D .N a A ··ρ38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O 2、SO 2、BF 3、NCl 3分子每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 .P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 28ˊ; C .NaCl 晶体中与每个Na +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 +共有12个; D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16.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C .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 —O 化学键数之比为1∶2 B .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6个原子构成 D .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17.若a A m+与b B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 正确的是 A .b=a -n -m B .离子半径A m+

(完整版)生物选修三综合测试题一)

选修三综合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为DNA 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 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 淋巴细胞是来自 A .骨髓的 B 淋巴细胞 B .脾脏的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 C .胸腺的B 淋巴细胞 D .脾脏经过筛选的,能产生单一抗体的B 淋巴细胞 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 .植物体细胞杂交 B .受精过程 C .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 .效应B 细胞产生抗体 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这除需要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它是 A .铜、锌等微量元素 B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C .蔗糖和葡萄糖 D .维生素和氨基酸 5.下列不. 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 .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 .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 .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 .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6.科学家发现将人的干扰素的cDNA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为 106μg /ml ,只相当于天然产品的十分之一,通过基因定点突变将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使大肠杆菌中生产的β一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提高到108μg /ml ,并且比天然β一干扰素的贮存稳定性高很多。此项技术属于 A .细胞工程 B .蛋白质工程 C .胚胎工程 D .基因工程 ─→ ① ─→ ② ─→ ③ ─→ ④

选修三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某原子跟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该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 B. 水分子内氧原子结合的电子数已经达到饱和,故不能再结合其他氢原子 C. 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D. 配位键也具有方向性、饱和性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B. 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C. 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D. 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3. 老鼠能在多氟碳化物溶液内部潜水游动,科学家预测多氟碳化物可能成为血液的替代品。全氟丙烷(C3F8)是一种常见的多氟碳化物,下列对该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B.原子半径C比 F 的小 C.全氟丙烷分子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D .全氟丙烷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 都是直线形分子 6. 下列结构图中,?代表前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 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价键。示例: 根据各图表示的结构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结构图中共出现 6 种元素 B .甲、乙、丙为非极性分子,丁为极性分子 C.甲与丁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D .向 CaCl 2溶液中加入 (或通入 )丙有白色沉淀产生 7 .根据科学人员探测,在海洋深处的沉积物中含有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有关 其组成的两种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9.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 CCl 4 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 ( ) A . CCl 4与 I 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小,而 H 2O 与 I 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大 B .CCl 4与 I 2都是直线形分子,而 H 2O 不是直线形分子 C .CCl 4和 I 2都不含氢元素,而 H 2O 中含有氢元素 D .CCl 4和 I 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 H 2O 是极性分子 10.韩国首尔大学的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 “暖冰”。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暖冰中水分子是直线形分子 B. 水凝固形成 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 .暖冰中水分子的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D .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 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 二、非选择题 11.有 A 、 B 、C 、 D 、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B 是地壳中含量最 多的元素。已知 A 、C 及 B 、D 分别是同主族元素,且 B 、D 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是 A 、 C 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 2 倍;在处于同周期的 C 、D 、E 三元素中, E 的原子半 径最小;通常条件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三种气体,两种固体。 (1)B 、C 两元素按原子个数 1∶1 组成的化合物 F 中的阴阳离子比为 _____ ,F 中既存在 离子键又存在 ______ 共价键 ( 填“极性”或“非极性” )。 (2) 试比较 D 、 E 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 填写化学式 ) > _____ 。 (3) 将 E 单质通入 A 、B 、 C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种均含 A 、 B 、 C 、 D 四种元素的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反应,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 程式: 。 (5)D 的氢化物分子中, D 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____ ,空间构型是 ________ 。 12. ( 2018·福建高考)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回答以下问题: ( 1)基态氮原子的价 电子排布式是。 ( 2) C 、 N 、 O 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3)肼( N 2H 4 )分子可视为 NH 3 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 NH 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 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 NH 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N 2H 4 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 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1 N 2O 4( l )+ 2N 2H 4( l )===3N 2(g )+4H 2O (g )△ H =-1 038.7 kJ ·mol -1 若该反应中有 4 mol N - H 键断裂,则形成的 π键有 mol 。 ③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 N 2H 6SO 4,N 2H 6SO 4 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 N 2H 6SO 4 的晶体内不 存在(填标号)。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配位键 d. 范德华力 (4)图 1 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 4 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 4 个顶点(见图 2 ),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 4 个氢键予以识别。 A .它们都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 子 3 B .它们之间以氢键结合在一起 sp 3 —S D .它们的立体结构都相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水分子与其他水分子间只能形 成 2 个氢键 B .含氢键的分子熔、沸点一定升高 C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和范德华力 D .当 H 2O 由液体变为气体时只破坏了氢键 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

最新高中物理选修3-3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选修3-3综合测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 C.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答案]BC [解析]气体分子间空隙较大,不能忽略,选项A错误;气体膨胀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并且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但该过程吸、放热情况不知,内能不一定减少,故选项D错误. 2.(2011·深圳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每个分子的动能也越大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 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答案] C [解析]温度高低反映了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是微小颗粒在液体分子撞击下做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B错误;物体内能改变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吸收热量的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选项C正确;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不引起其他变化的前提下,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选项D错误.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

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

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52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2.离体培养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生的花粉粒,其幼苗中基因型为aabb 的概率是() A.1/8 B.1/4 C.1/2 D.0 3.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培育的抗虫棉是否成功,最好检测() A.是否有抗生素产生 B.是否有目的基因表达 C.是否有抗虫的性状出现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4.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其结果产生的蛋白质是()

A.氨基酸种类增多 B.氨基酸种类减少 C.仍为天然存在蛋白质 D.可合成天然不存在蛋白质 5.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 I,EcoR 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 BamH I和EcoR 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BamH 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EcoR 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BamH I和Bgl 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6.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B.芽发育成枝条 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未受精的卵发育成个体 7.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选修3-1综合测试题

选修3-1综合测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4·重庆理综)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两电子分别从a、b两点运动到c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 a和W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和E b,则() A.W a=W b,E a>E b B.W a≠W b,E a>E b C.W a=W b,E aE b,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解题中要充分利用电场线和等势线这个工具进行分析。 2.(2014·山东理综)如图,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薄球壳,其上有一小孔A。已知壳内的场强处处为零;壳外空间的电场,与将球壳上的全部电荷集中于球心O时在壳外产生的电场一样。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不计重力)才球心以初动能E k0沿OA方向射出。下列关于试探电荷的动能E k与离开球心的距离r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库仑定律解决问题。当试探电荷在球壳内部运动时,不受静电力作用,

高中物理选修3-3综合测试题(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选修3-3综合测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 C.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答案]BC [解析]气体分子间空隙较大,不能忽略,选项A错误;气体膨胀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并且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但该过程吸、放热情况不知,内能不一定减少,故选项D错误. 2.(2011·深圳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每个分子的动能也越大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 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答案] C [解析]温度高低反映了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是微小颗粒在液体分子撞击下做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B错误;物体内能改变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吸收热量的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选项C正确;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不引起其他变化的前提下,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选项D错误.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 [答案]BD [解析]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悬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选项C错误. 4.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化学选修三综合练习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练习题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Ca-40 Fe-56 Na-23 Cl-35.5 F-19 Si-28 P-31 一、本卷包括18个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60°的物质为 A.金刚石B.SiO2 C.白磷D.石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就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3.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原子 C.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D.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4.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 B.晶格能通常取正值,但是有时也取负值 C.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不稳定 D.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反而越小 5.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和水中都存在氢键 C.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不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6.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9列中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C.第四周期第9列元素是铁元素D.第10、11列为ds区 7.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他3 个碳原子相结合,如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 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 A.10个 B.18个 C.24个 D.14个 8.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一

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 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 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上的重要战役有①马恩河战役②凡尔登战役③索姆河战役④色当战役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 ②③④ 3、一战前夕,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相继问世的新武器中不包括 A.潜艇 B.飞机 C.坦克 D.原子弹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 面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C.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经济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5、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6、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 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熙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巴黎和会上A.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B.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C.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D.美日争夺中国矛盾尖锐 8. 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状况不包括() A. 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 激烈B.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C.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异常尖锐9.下列条约中,对英国打击最大,对美国最为有 利的是() A. 四国条约B.五国海军条约 C. 九国条约 D. 凡尔赛和约 10、《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B.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C.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11.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 到挑战,逐步崩溃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2.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 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13.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 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14.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西斯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 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 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 B.支持西班

生物选修三综合测试题

生物选修三综合测试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选修三综合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为DNA 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 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 淋巴细胞是来自 A .骨髓的 B 淋巴细胞 B .脾脏的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 C .胸腺的B 淋巴细胞 D .脾脏经过筛选的,能产生单一抗体的B 淋巴细胞 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 .植物体细胞杂交 B .受精过程 C .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 .效应B 细胞产生抗体 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这除需要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它是 A .铜、锌等微量元素 B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C .蔗糖和葡萄糖 D .维生素和氨基酸 5.下列不. 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6.科学家发现将人的干扰素的cDNA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为 106μg/ml,只相当于天然产品的十分之一,通过基因定点突变将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使大肠杆菌中生产的β一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提高到108μg/ml,并且比天然β一干扰素的贮存稳定性高很多。此项技术属于 A.细胞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胚胎工程 D.基因工程 7.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优越之处在于 A.单克隆抗体能够制成“生物导弹” B.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制备 C.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也大大高于血清抗体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简单 8.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经诱变处理,有利于获得突变个体 B.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 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的杂种植物一定是高度不育的 D.利用细胞培养工业化生产人参皂甙,提高产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综合复习测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不得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B .物体的体积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C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 .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某种气体的密度,就一定可以求出该种气体的分子质量 2.如图1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位于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 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 >0为斥力,F <0为引力,a 、b 、c 、d 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 处由静止释放,则 ( ) A .乙分子由a 到b 做加速运动,由b 到c 做减速运动 B .乙分子由a 到c 做加速运动,到达c 时速度最大 C .乙分子由a 到c 的过程,动能先增后减 D .乙分子由b 到d 的过程,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3.若以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 为在标准状 态下水蒸气的密度,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v 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 图1

面是四个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A V N m ρ= B .A M N v ρ= C .A M m N = D .A V v N = 4.关于液体和固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 B .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 C .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 D .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 5.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 压强分别为 甲p 、 乙p ,且 甲p < 乙p ,则( ) A .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B .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低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C .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D .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6.如图2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P 、Q 间装有阀门K ,P 中充满气体,Q 为真空,整个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 后,P 中的气体进入Q 中,最终达到平衡,则 ( ) A. 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B. 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变,温度不变 C. 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D. Q 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P 中 7.恒温的水池中,有一气泡缓慢上升,在此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会逐渐增大,不考虑气 泡内气体分子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气泡内的气体对外界做功 B .气泡内的气体内能增加 C .气泡内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 D .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 变 8.如图3所示,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 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掩没的金属 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 ) 图3 图2

选修三 二战测试题

选修三二战测试题 人类追求和平,但是政治家们热心于战场上树立自己的丰功伟绩,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但是人类却再次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质是() A、东亚各国人民共同繁荣幸福 B、建立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霸权 C、帮助东亚各国抵制外来侵略 D、建立东亚地区反西方殖民侵略的同 2、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 3、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 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必然性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很大责任 C、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法西斯 4、二战时期闪电战成了时髦的事情,德军闪电战破产是在() A、莫斯科保卫战 B、大不列颠之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之战 5、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决定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 B、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C、标志着反法西斯战争转人进攻 D、确立了美国控制世界的地位 6、日本狂热分子把台海战事纳入"周边事态"加以对待,实际上早在国际公约中明确日本必须 归还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最早的条约是() A、《雅尔塔协定》 B、《德黑兰协定》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标志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事件是( ) A、苏德战争 B、珍珠港事件 C、西西里岛登陆 D、诺曼底登陆8.有关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的局部侵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九一八事变是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侵略 B.国联成为推行绥靖政策德工具 C.西班牙处于孤立无援德境地 D.法西斯的侵略野心越来越大 9.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 1处错误 B. 2处错误 C. 3处错误 D. 4处错误 10.在巨舰大炮时代,海军主力舰艇是战列舰,一战后航空母舰出现,但只是海上辅助的作战舰艇,下列哪一次战役说明航空母舰开始对海上作战起主导作用 A.珍珠港事件 B.中途岛海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