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6分)

1.四边形有( )条直的边和( )个角。长方形的( )边相等,正方形的( )边都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 )角。2.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 )。

3.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12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4.把一根长8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分米,它的边长是( )分米。

6.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分米,长是宽的2倍,长是(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7.芳芳用一根绳子在钉子板上围了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 )厘米。

8.一条丝带围成的长方形长13厘米,宽7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用这条丝带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9.用12张边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纸板拼成长方形,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是( )厘米。

10.一个长方形的长不变,宽增加5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 )厘米。

二、我会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 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也一定相同。 ( ) 3.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它的周长就增加12厘米。( ) 4.把一个大长方形剪成两个小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 ) 5.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一张长方形纸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如果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

A.24厘米B.32厘米C.40厘米

2.下面图形中,周长最长的是(单位:厘米) ( )。

3.右图中图甲与图乙的周长相比,( )。

A.图甲周长>图乙周长

B.图甲周长=图乙周长

C.图甲周长<图乙周长

4.用6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图形,周长最短的是( )。

5.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

A.变长B.变短C.不变

四、按要求答题。(1题18分,2题6分,共24分)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1)

(2)

五、动手操作。(1题4分,2题9分,共13分)

1.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

2.用12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板拼长方形,你能拼出几种?写出它们的长和宽,并求拼出图形的周长。

六、解决问题。(4题9分,6题8分,其余每题5分,共37分) 1.妈妈买来一块长方形桌布,长3米,宽2米。妈妈要给桌布四周做一圈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米?

2.用一根铁丝恰好围成一个边长为6分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宽为5分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分米?

3.王叔叔在自家的屋后用篱笆围了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一面靠墙,三面用篱笆围起来。已知篱笆长28米,养鸡场的宽是多少米?

4.手工社团的同学们要把18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十字绣作品拼在一起,并制作边框装饰。怎样拼,制作边框时才能最省材料?

最少需要多少厘米的边框?

5.下面是实验小学的跑道平面图。体育课上,李老师要求每名学生绕操场慢跑3圈,每人要跑多少米?

6.用两个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用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答案

一、1.4 4 对四条直2.周长

3.24 4.8 5.3 6.8 24 7.3

8.40 10 9.70 10.10

二、1.×2.×3.√4.×5.√

三、1.A 2.C 3.B 4.A 5.C

四、1.(9+2)×2=22(厘米)

3×4=12(分米)

24+10+20+8=62(厘米)

50+34+46+40+30=200(米)

(12+9)×2=42(厘米)

(8+6)×2+2×2=32(厘米)

2.(1)32米6分米6厘米

(2)20厘米6分米36米

五、1.略2.12 1 26 6 2 16 4 3 14

六、1.(3+2)×2=10(米)

2.6×4=24(分米) 24=12+12

12-5=7(分米)

3.(28-10)÷2=9(米)

4.18=18×1=9×2=6×3

每行摆6个十字绣,摆3行(或每行摆3个十字绣,摆6行),

制作边框时最省材料。

(6×20+3×20)×2=360(厘米)

5.(120+75)×2=390(米) 390×3=1170(米) 6.(8+8+4)×2=40(分米) 8×4=32(分米)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七

学校年级三姓名 课题练习七(2)课时第四单元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1.巩固前面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2.让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发展学生的解题策略。 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练习巩固此前学过的整十、整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和除法的验算,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并应用所学的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答的实际问题。第7题主要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类推出各位都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其中第(1)题是由整十的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类推出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在口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时,可以先用几十除以一位数,再用几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算出的结果合起来。第(2)题是将非整十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与相应的除法进行对比,既让学生体会乘、除法口算在计算思路上的相似性,启发他们想乘算除,又为学生再次体会乘、除法的关系提供机会。第8题是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各位都能整除)的口算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应的口算方法,形成必要的技能。第9题先让学生估计商是几百多,再用竖式计算。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程序,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丰富他们对计算结果预测、监控的经验。第10题提出两个问题。其中,解答“这个班需要多少张双人课桌”这个问题时,需要用到题中的隐含条件,即:每两个人用一张课桌。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第11、12题是让学生应用已学的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着力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经验分析数量关系,确定揭题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最后安排的思考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小宇的火车票是妈妈的一半”这个已知条件,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有助于锻炼思维,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2.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主要练习前面三课时的“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熟练除法的计算和验算,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开放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三位数除以 一位数的除法。你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 哪几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指名说一说), (1)口算练习: 70÷7 300÷5 630÷9 69÷3 200×5 88÷8 350÷5 20×9 (2)笔算:963÷3 58÷5 选择乘除法各一题,先让 学生同桌交流再指名说说 是怎样口算的。 完成后交流算法,先让同 桌互相交流,再集体交流 复习前两节课的旧知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旅程,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地预设,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 分,共28 分) 1.在体育运动中,秒表用来记录以( )为单位的时间。 2.秒针走1 圈,就是走60 小格,也就是( )秒,这时分针走( )小格,也就是( )分,所以( )分=( ) 秒。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4.如下图,小明朗读四首诗大约要( )秒,合( )分钟。 5.如上图,小红做完一道数学题的时间,分针要走( )大格,秒针要走( )圈。 6.如上图,小亮踢一场足球的时间约是( )分钟。 7.3 分=( )秒 1 分-45 秒=( ) 秒

4 时=( )分 2 分10 秒=( ) 秒 8.在里填上“>”“<”或“=”。 60 秒 6 分180 秒 3 时 1 时20 分80 分 8 分 5 30 分 1 分35 秒85 秒 9.一节课40 分钟,课间休息10 分钟,再加上( )分钟就是1 小时。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 分,共5 分)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1 小时。( )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时针,走得最慢的是秒针。( ) 3.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多于1 分钟。( ) 4.读一篇200 字的文章大约要用1 小时。( ) 5.分针走1 大格,秒针走1 圈。(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 分,共10 分) 1.钟面上( )走得最快。 A.时针B.分针C.秒针 2.明明吃一顿饭约用( )分钟。 A.2 B.15 C.150 3.小学生1 分钟能跑( )米。

A.3 B.30 C.300 4.一架客机本应该10:25 到达,现在晚点15 分钟,( )能到达。 A.10:10 B.10:40 C.11:40 5.100 米游泳比赛中,你认为( )游得最快。 A.小刚B.小林C.小超 四、按要求解决。(共30 分) 1.连一连。(8 分) 2.下面是体育课上三名同学单脚站立的时间,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6 分) 3.看图写时间。(每空2 分,共16 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第1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8分) 1.在体育运动中,秒表用来记录以()为单位的时间。 2.秒针走1圈,就是走60小格,也就是()秒,这时分针走()小格,也就是()分,所以()分=()秒。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4.如下图,小明朗读四首诗大约要()秒,合()分钟。 5.如上图,小红做完一道数学题的时间,分针要走()大格,秒针要走()圈。 6.如上图,小亮踢一场足球的时间约是()分钟。 7.3分=()秒1分-45秒=()秒4时=()分2分10秒=()秒

8.在里填上“>”“<”或“=”。 606分180秒3时1时20分 8分530分1分35秒 9.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1小时。()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时针,走得最慢的是秒针。() 3.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多于1分钟。() 4.读一篇200字的文章大约要用1小时。() 5.分针走1大格,秒针走1圈。()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钟面上()走得最快。 A.时针B.分针C.秒针 2.明明吃一顿饭约用()分钟。 A.2 B.15 C.150 3.小学生1分钟能跑()米。 A.3 B.30 C.300

4.一架客机本应该10:25到达,现在晚点15分钟,()能到达。 A.10:10 B.10:40 C.11:40 5.100米游泳比赛中,你认为()游得最快。 A.小刚B.小林C.小超 四、按要求解决。(共30分) 1.连一连。(8分) 2.下面是体育课上三名同学单脚站立的时间,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6分) 3.看图写时间。(每空2分,共16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

三年级上册《万以内加、减法》 一、填空。 1、5837这个数,5在()位,表示();7在()位,表示()。 2、3个千,6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3、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 4、用笔算加法,哪一位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5、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十位上的“5”看成了“3”,结果是784。正确的答案应是()。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793-486 249+318 605-378 600-395 588+468 804-276 三、检验下面各题,把错的改正过来。 1008 709 404 239 — 17 + 321 - 186 + 571 91 1020 318 800 四、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

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5、把245,255,265,275这四个数填入□中,使等式成立。 + -= 6、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3、四边形 一、玩一玩,吹泡泡。 二、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来到数学园地!相信你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2017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 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 (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 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 半时=30分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 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单元检测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人教版小学生三年级检测卷全套试卷共24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1份) 2. 第二单元使用(2份) 3. 第三单元使用(1份) 4. 第四单元使用(1份) 5. 第五单元使用(2份) 6. 第六单元使用(2份) 6. 第七单元使用(2份) 6. 第八、九单元使用(1份) 8. 周培优测试卷(11份) 9. 期中检测卷(2份) 10. 期末检测卷(2份)

第1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8分) 1.在体育运动中,秒表用来记录以()为单位的时间。 2.秒针走1圈,就是走60小格,也就是()秒,这时分针走()小格,也就是()分,所以()分=()秒。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4.如下图,小明朗读四首诗大约要()秒,合()分钟。 5.如上图,小红做完一道数学题的时间,分针要走()大格,秒针要走()圈。 6.如上图,小亮踢一场足球的时间约是()分钟。

7.3分=()秒1分-45秒=()秒4时=()分2分10秒=()秒 8.在里填上“>”“<”或“=”。 60秒6分180秒3时1时20分80分 8时分5时30分1分35秒85秒 9.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1小时。()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时针,走得最慢的是秒针。() 3.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多于1分钟。() 4.读一篇200字的文章大约要用1小时。() 5.分针走1大格,秒针走1圈。()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钟面上()走得最快。 A.时针B.分针C.秒针 2.明明吃一顿饭约用()分钟。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2016-2017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检测卷

2016-2017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检测卷 一、填空。 1、80÷2读作(),也可以读作() 。 2、2360÷5的商是()位数,位在()位上。 3、一个正方形得周长是52分米,它的边长是()。 4、一根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 )。 5、在( )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种汽车的载重量是5( ); 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 一个鸡蛋重50( ); 数学课本厚度约8( )。 6、3000克=( )千克; 7吨=( )千克; 400厘米=( )米; 5000米=( )千米。 7分=( )秒 6时=( )分 7、21的6倍是( );( )的4倍是300。 8、要使6( )28÷7的商中间有一个“0”,( )里应该填( )。 9、小明从家到校步行要20分钟,他要在7:45分到校,需( )从家出发。 10、一台录音机的价格是380元,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是录音

机的5倍。380×5是求( )。380×5-380是求( )。 二、选择题。 1、要使345× 的积是一个三位数,是( )。 ① 2② 3 ③ 4 ④ 5 2、一根绳子长86米,第一次用去38米,第二次用去29米,现在绳子的长度比原来缩短了多少米?正确的算式是( )。 ①86-38-29 ②86-(38+29) ③38+29 ④38-29 3、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商是6,余数是7,除数最小是( )。 A. 6 B. 7 C. 8 4、一个长方形长增加7厘米,周长增加( )厘米。 A. 7 B. 14 C. 16 三、列式计算。 1、380的6倍是多少? 2、7除345的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5倍是620。求这个数。一个数除以9,商是23,余数是4。这个数是多少? 四、应用题。 1、商店有黄气球75个,红气球63个,花气球的个数比黄气球和红气球的总数少30个,花气球有多少个? 2、畜牧场养山羊120只,奶羊的只数是山羊的3倍,养的绵羊比奶羊少75只。养绵羊多少只? 3、爸爸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12千米,7小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 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 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全册,推荐文档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 测试内容:第1?2单元 (时间:90分满分:100) 一、填空乐园。(每空1分,共23分) 1.58比26多(32 ),26比58少(32 )。 2.小军每天6:20起床,小华每天6:25起床,(小军)起床更早。 3.3分=(180)秒120分=(2 )时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惠每天睡9(时)一节课要40(分) 小红跑60米要10(秒)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 5.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6.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7.700比( 420 )多280,比450少180的数是( 270 )。 8.250减去一个数还剩160,这个数是( 90 )。 9.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指向7,这时是( 7 )时( 35 )分。 10.妈妈到商场看中一件497元的上衣和一条286元的裙子,妈妈大约要带 ( 800 )元钱。 11.一本故事书360页,丁丁已经看了170页,剩下( 190 )页还没看。 12.在○里填上“>”“<”或“=”。 1分○100秒<71-29○40 >34+56○56+34 =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共6分) 1. 6分等于600秒。(×) 2.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60. (√) 3.看一场电影需要15分。(×)

4.两位数减两位数,差还是两位数。(×) 5.估算的结果一定比实际结果小。(×) 6.一条环形跑道1圈的长度是200米,想跑完1千米,需要跑5圈。 (√) 三、对号入座。(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里)(8分) 1.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B ) A.1秒 B. 1分 C.1时 2.第一节课在8:10开始上,8: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B ) A.半小时 B.40分 C.60分 3.一台电话100元,一块手表35元,一台电风扇65元,花200元够吗?(B ) A.不够 B.刚刚好 C.够,有剩余 4.最接近800的数是( C )。 A.782 B.812 C.798 D.898 5.小明7:35出发,经过30分到达外婆家,到达外婆家是( C )。 A.7:65 B.8:00 C.8:05 6.68-50-4=68-( C )。 A.46 B.50 C.54 7.与328+104的结果最接近的是( C )。 A.500 B.400 C.430 8.把36千米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C )米。 A.6 B.600 C.6000 四、填表。(共9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 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 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 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 半时=30分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 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 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8、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 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万以内加、减法》 一、填空. 1、5837这个数,5在()位,表示();7在()位,表示(). 2、3个千,6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3、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 4、用笔算加法,哪一位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5、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十位上的“5”看成了“3”,结果是784.正确的答案应是().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793-486 249+318 605-378 600-395 588+468 804-276 三、检验下面各题,把错的改正过来. 1008 709 404 239 — 17 + 321 - 186 + 571 91 1020 318 800 四、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

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5、把245,255,265,275这四个数填入□中,使等式成立. - =6、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美家有385 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玩一玩,吹泡泡 二、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二、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四、你认为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这是一个四边形. () 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 4、小冬冬家到学校最近的路是第③条. ()5、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 五、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圈起来.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1厘米 B、2厘米 C、4厘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检测卷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过关检测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1分) 1.数的加减法都要从( )位算起。 2.在口算45+27时,可以先算( ),再算( );也可以先算( )和( ),再算( ),所以45+27=( )。3.在口算63-38时,可以先算( ),再算( ),所以63-38=( )。 4.580比( )多230;( )比580多230。 5.比370少130的数是( );370比( )少130。 6.一部电话机的价格是803元,一个台灯的价格是128元,一部电话机比一个台灯大约贵( )元。 7.两个两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8.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 ),差是( )。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 ),差是( )。 二、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1分,共7分) 1.下面的数接近600的有( ),接近700的有( )。 A.698 B.598 C.603 D.795 2.一个数减56得34,求这个数。正确求法是( )。 A.56-34=22 B.56+34=100 C.56+34=90 D.90-56=34 3.与627最接近的整十数是( )。 A.620 B.600C.630D.700 4.已知一个加数是240,和是390,另一个加数是( )。 A.730B.150C.630D.50 5.一箱苹果38元,用100元买两箱苹果,还剩( )元。 A.62B.76C.72D.24 6.下面( )算式的得数最接近500。 A.362+208B.198+305

C.716-197D.303+202 三、按要求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在里填上“+”或“-”。 740130=61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 2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身高大约是上学时步行每分钟约行 爸爸上班时间如右图。爸爸从家出发到公司需要钟,爸爸早上最晚(到,爸爸下午工作(张芳和李娜的家和学校正好在笔直的新华路一旁,李娜住在离学校倍是(35长方形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是在○里填上“>” 180一张长方形纸的根小棒平均分成支一样的笔要)班同学到游乐园去玩碰碰车、卡丁车,每人至少玩一项。玩碰碰车玩卡丁车的有 分 ( ) 7:25 : : 如果看到的正方形个数是全部正方形个数的 6 2 那么被遮住的正方形个数是全答题不要超过此密封线 ………………………………………………………………………………………………………………………………………………………………

5. 在向阳小学里,小芳是三年级(2)班的12号,入学是2010年,学号是20100212;小金是五年级(1)班的23号学生,入学是2008年,学号是()。 A. 20080523 B. 20080123 C. 2008123 四、计算题。 603×4= 280×3= ★456-75= 五、操作题。4分(每题各2分)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1)画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2)画一个与(1)的长方形周长相同的正方形。六、解决问题。26分(第1、2、3、4题每题5 分,第5题共6分,每小题3分。)1.商店有苹果280千克,上午卖出132千克,下午购进145千克,这时商店有苹果多少千克? 2.小敏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6天看完。如果他每天看8页,需要多少天可以看完? 3.用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装机器,机器每台重905千克。如果装5台这样的机器,卡车会超载吗? 4.学校饲养小组养了20 组共养了多少只黑兔子? 5.一张长方形纸,长22厘米,宽15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1)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2厘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每页100道

200+180= 56+125= 400-70= 71+28= 6×8= 36-18= 35÷5= 90+150= 78÷9= 45-27= 720-180= 9×9= 910-90= 38÷7= 220+150= 6×9= 6×7=40÷8= 290-40= 770-160= 600+270= 620+150= 3×7= 7×7= 37÷6= 56÷9= 760+100= 750+125= 4×6= 19÷8= 200+50= 430+27= 720-70= 820-128= 33-17= 71-43= 81÷9= 72÷8= 71-24= 250-60= 28÷7= 33÷6= 66÷8= 5×5= 15+43= 58-36= 6×6= 60+350= 840+90= 5×9= 43÷7= 460-72= 34+23= 34+56= 13÷6= 9×4= 30+540= 620-57= 11÷5= 67-53= 52+81= 9×9= 83÷9=

330-172= 38+52= 5×6= 8×6= 62+52= 41÷5= 75+75= 70+18= 5×4= 36÷6= 70-18= 900-80= 70+450= 58+14= 78-23= 36÷7= 44÷6= 94-46= 7×8= 8×7= 52÷7= 6×4= 500+700= 30+38= 84-12= 4×4= 2×2= 2300-500= 44+23= 7×2= 520-30= 980-400= 6×3= 750+60= 8×1= 8×2= 17÷5= 8×3= 26÷6= 300+70= 760-500= 38÷7= 700-300= 270-80= 7×3= 22÷7= 100-45= 8×4= 2×6= 9×6= 33÷6= 370-230= 69+30= 32÷4= 1×10= 120-30= 5×4= 26+36= 19+47= 67÷8= 64÷8=

2018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学习能力检测试卷(全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22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测评卷1 2.第八、九单元测评卷 2.第二单元测评卷1 3.分类测评卷(一) 3.第三单元测评卷1 4.分类测评卷(二) 4.阶段测评卷(一)1 5.分类测评卷(三) 5.第四单元测评卷1 6.分类测评卷(四) 6.第五单元测评卷1 7.分类测评卷(五) 7.期中测评卷(一)18.期末测评卷(一) 8.期中测评卷(二)19.期末测评卷(二) 9.第六单元测评卷20.期末测评卷(三) 10.第七单元测评卷21.期末测评卷(四) 11.阶段测评卷(二)22.期末测评卷(五)附: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卷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1分) 1.时间的单位有()、( )、( )。 2.右图的钟面上有()根针,走得最快的是( )针,时针走一圈是()时,分针走一圈是()分,也就是()时, 秒针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 3.钟面上每两个数字之间为一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 分针走一大格是( ),秒针走一大格是( )。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上学大约要走10()看一场电影大约要2() 芳芳跑50米用了9() 夏天午睡大约要1()一节课40()心跳l0次用了8( )5.1时=()分1分=()秒3时=()分2分=( )秒 4分=()秒 120分=( )时1时20分=()分 2分20秒=( )秒 6.上午第一节课8:30开始,到9:10结束,一节课的时间是()。7.小红上午7:50到校,12:00离校,她上午在校()时( )分。 8.在○里填上“>”“<”或“=”。4分○100秒200分○3时2时○120分1时○40分400秒○4分6时○300分30秒○5分 90秒○1分 1分○10秒 9.放学后,小明和小华同时从学校回家,小明回到家时是4时58分50秒,小华回到家时是4时59分25秒。()先到家,他早了( )。 二、连一连。(8分) 1.把钟面上的时间与相应的时间连起来。(4 分)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概念(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 班级 姓名 (1)长度单位:千米(km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0 10 10 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2)重量单位:吨(t )、千克(kg )、克(g ) 1克(约1枚2分硬币的质量) 1千克(约2包盐的质量) 1吨(约3头牛的质量) 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3)换算方法:从大单位化小单位用乘法(个数×进率) 从小单位化大单位用除法(个数÷进率) (1)列加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列减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数要加后,继续减。 (1)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且平行。 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1)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1)时间单位:时、分、秒 60 60 1时=60分 1分=60秒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 (3)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1)列乘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在估算过程中把二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而另一个因数不变;还就使用“≈”。 (1) 像21,41,42,…都是分数。 43 读作:四分之三。 (2)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这个图形的41 。 (3)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性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确定的包含一定存在的现象和不可能存在的现象;不确定的只包含可能出现的现象。 搭配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要有序地思考问题,这样搭配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重复和遗漏。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七

练习七(1)第 4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 巩固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其验算。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把计算融于解决问题中,让学生深刻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口算、笔算、验算方法的巩固。 教学难点: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5分钟左右) 第1组(第1题) 80÷2 800÷2 420÷6 420÷7 180÷6 180÷9 学生独立在书本上完成,小组校对答案,统计错题并分析原因。每一组分别说说你是怎样算得又对又快的。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与技巧。 第2组 320÷4 300÷5 90÷3 240÷6 180÷2 270÷9 140÷7 800÷8 导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8题,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说说在口算这些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练习(2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1.第3题 完成第3题的前两题。学生边做边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是怎么笔算的?怎样验算?两人板 演,其余在多用本完成。结合题目说说计算和验算方法。 2.第4题 弄清表格含义后自主练习,特别是求被除数的空格,填写的时候自己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合适。 引导怎样计算可以又对又快。注意除法验算的计算方法。

3. 第5题 学生独立审题。 学生交流:①要求“水彩画的张数是蜡笔画的多少倍”就是求什么? ②55里面有几个5用什么方法解决? 第5题引导: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4.第6题 ①从图中,你可以获得怎样的数学信息? ②怎样可以求出一个网球拍多少元? ③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第6题引导:一个网球拍的价格就是把268元平均分成两份。 【整体练习】 1.完成练习单 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一)创编题 小华有64根小棒,每4根小棒围城一个正方形,可以围成多少个正方形?如果他每5根围成一个正五边形,那么最多可以围成多少个五边形? (二)活用题 (1)完成书本P6第2题。 (2)完成书本P6第3题的后两题。 2.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 说说每题是怎样思考的。 (2).集体交流校对答案。 三、课作(10分钟左右) 1.完成《补充习题》第49页。 2.提高题 小明和小红以同样的速度打 字。小明打了2分钟,小红打了5分钟,小红比小明多打33个字。小红和小明每分钟各能打多少个字? 四、家作 1.《课课练》第40页第一、二题 2.选做题:《课练》40页拓展应用 3.按阅读计划认真阅读和积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口算。(6分)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90+70=800×5=440×0=25+16=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二、填空题。(28分 1.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0分)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6分)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3吨300千克 B、2900千克 C、3330千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