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福建农林大学成人教育(函授)学位

课程《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一、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考核目的

《动物生理学》是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研究动物有机体内发生的基本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主要研究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各种特殊生理活动的过程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统一考试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检验考生对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促进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畜牧兽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以促进畜牧业的不断发展。

(二)指定教材

《家畜生理学》(第四版),陈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3年12月版。

(三)复习方法

考生必须根据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认真阅读和仔细钻研指定的教材,尽可能较全面、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专业教师可在考生系统自学的基础上,对重点和难点章节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辅导。

(四)内容分类

本大纲将各章节内容划分为重点掌握、基本领会、一般了解和不作要求四个层次。考核内容一般不超出本大纲所列的基本范围。

1、重点掌握:能熟练掌握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识记和表述。

2、基本领会:初步熟悉本课程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间的区别和联系,基本掌握动物生理学的一般操作技能。考核目标的重要程度仅次于重点把握。

3、一般了解:内容作一般性了解,起系统性学习作用。

4、不作要求:难度过大或与其它课程有所重复,不大符合考生实际情况的均不作要求。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家畜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一般了解)

第二节机体功能与环境

1.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重点掌握)

2. 稳态的概念(重点掌握)

第三节机体功能的调节

1.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重点掌握)

2.机体功能的反馈调节(基本领会)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物质转运功能

1.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基本领会)

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重点掌握)

3.细胞膜的受体功能(一般了解)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不作要求)

第三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与保护(基本领会)第四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1. 细胞的兴奋性(重点掌握)

2. 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重点掌握)

3. 动作电位的传导(重点掌握)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1. 血液的组成(基本领会)

2. 血液的理化特性(重点掌握)

3. 血量(一般了解)

4. 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一般了解)

第二节血细胞(重点掌握)

第三节血液凝固(一般了解)

1.凝血因子(基本领会)

2.凝血过程(重点掌握)

3.抗凝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基本领会)

4.抗凝与促凝措施(重点掌握)

第四节血型与输血

1.血型与红细胞凝集(重点掌握)

2.家畜的红细胞血型(不作要求)

3.输血原则(基本领会)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与心率(基本领会)

2.心脏的泵血功能及机理(重点掌握)

3.心音(一般了解)

4.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基本领会)

5.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重点掌握)

第二节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

1.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重点掌握)

2.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重点掌握)

3.体表心电图(基本领会)

第三节血管生理

1.血管的种类和功能(重点掌握)

2.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一般了解)

3.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重点掌握)

4.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一般了解)

5.微循环(重点掌握)

6.组织液的生成(重点掌握)

7.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基本领会)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重点掌握)

2.体液调节(重点掌握)

3.局部血流调节(基本领会)

4.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一般了解)

第五章呼吸

第一节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基本领会)

第二节肺通气原理

1.呼吸运动(一般了解)

2.呼吸中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重点掌握)

3.肺通气的阻力(一般了解)

4.肺容积与肺容量(基本领会)

5.肺通气量(重点掌握)

第三节气体交换与运输(重点掌握)

第四节呼吸的调节

1.神经调节(重点掌握)

2.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重点掌握)

3.高原对呼吸的影响(一般了解)

第六章消化吸收代谢

第一节消化道的主要功能(一般了解)

第二节摄食的调节(一般了解)

第三节口腔消化

1.咀嚼(基本领会)

2.唾液(重点掌握)

3.吞咽(一般了解)

第四节单胃消化

1.胃的功能结构(一般了解)

2.胃液分泌及调节(重点掌握)

3.胃的运动及调节(重点掌握)

第五节复胃消化

1.瘤胃和网胃的消化(重点掌握)

2.瓣胃消化(一般了解)

3.皱胃消化(基本领会)

第六节小肠消化

1.胰液(重点掌握)

2.胆汁(重点掌握)

3.小肠液(一般了解)

4.小肠运动(基本领会)

第七节大肠消化(一般了解)

第八节吸收

1.吸收的部位和形态学基础(重点掌握)

2.吸收的主要机制(一般了解)

3.各种物质的吸收(基本领会)

第九节机体内营养物的代谢及调节(不作要求)

第十节消化机能的整体性(不作要求)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能量代谢

1.能量的来源与利用(不作要求)

2. 能量代谢的测定(不作要求)

3. 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重点掌握)

4.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重点掌握)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

1.家畜的体温及其正常波动(重点掌握)

2.机体的产热与散热(重点掌握)

3.体温调节(重点掌握)

4.家畜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能力与适应(一般了解)第八章泌尿

第一节概述

1.肾脏的功能结构(基本领会)

2.肾脏的血液循环(重点掌握)

第二节尿的生成

1.尿的成分和性质(基本领会)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重点掌握)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重点掌握)

4.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基本领会)

第三节尿的浓缩与稀释

1.尿的浓缩与稀释的生理意义(一般了解)

2.尿的稀释与浓缩(基本领会)

3.尿浓缩和稀释的机理---逆流学说(重点掌握)

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

1.肾内自身调节(一般了解)

2.神经和体液调节(重点掌握)

第五节排尿(基本领会)

第九章肌肉

第一节肌细胞的收缩机理

1.骨骼肌的功能结构(基本领会)

2.骨骼肌的收缩及其机理(重点掌握)

第二节骨胳肌的生理特性

1.骨骼肌收缩的形式(重点掌握)

2.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不作要求)

第十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元件

1.神经元与神经纤维(重点掌握)

2.神经胶质细胞(一般了解)

第二节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联系

1.突触联系(重点掌握)

2.神经递质和受体(一般了解)

3.反射与反射弧(重点掌握)

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感受器(重点掌握)

2.感觉传导功能(重点掌握)

3.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基本领会)

4.痛觉(一般了解)

5.视觉(一般了解)

6.听觉(一般了解)

7.嗅觉和味觉(一般了解)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重点掌握)

2.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重点掌握)

3.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重点掌握)

4.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不作要求)

5.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重点掌握)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重点掌握)

2.植物性神经的功能特点(重点掌握)

3.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基本领会)

第六节脑的高级功能

1.觉醒与睡眠(不作要求)

2.学习与记忆(一般了解)

3.条件反射(重点掌握)

第十一章内分泌

第一节概述

1.激素的分类(一般了解)

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一般了解)

3.激素的作用机制(重点掌握)

4.激素分泌的调节(重点掌握)

第二节下丘脑-垂体的内分泌

1.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基本领会)

2.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激素(一般了解)

3. 下丘脑-神经垂体激素(重点掌握)

4.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重点掌握)

第三节甲状腺的内分泌

1.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一般了解)

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重点掌握)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基本领会)

第四节调节钙代谢的激素

1.甲状旁腺激素(重点掌握)

2.降钙素(重点掌握)

3. 1.25-(OH)2胆钙化醇(重点掌握)

4.钙、磷代谢的激素调节(基本领会)

第五节胰岛

1.胰岛素(重点掌握)

2.胰高血糖素(基本领会)

3.生长抑素和胰多肽(一般了解)

第六节肾上腺

1.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点掌握)

2.肾上腺髓质激素(基本领会)

第七节性腺

1.睾丸分泌的激素(基本领会)

2.卵巢分泌的激素(基本领会)

第八节其它内分泌物质(不作要求)

第十二章生殖

第一节家畜生殖功能的个体发育

1.生殖系统的胚胎发育(不作要求)

2.性成熟与体成熟(重点掌握)

第二节雄性生殖生理(一般了解)

第三节雌性生殖生理

1.卵巢的功能(基本领会)

2.母畜的生殖周期(重点掌握)

第四节交配与受精(一般了解)

第五节妊娠

1.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基本领会)

2.妊娠期胚胎的生长发育及其调节(一般了解)

第六节分娩

1.分娩过程(基本领会)

2.分娩机制(重点掌握)

第十三章泌乳

第一节乳腺的功能结构(一般了解)

第二节乳腺的发育及其调节(一般了解)

第三节乳的分泌

1. 乳的生成与分泌(基本领会)

2. 乳分泌的调节(基本领会)

第四节乳

1.初乳(重点掌握)

2.常乳(重点掌握)

3.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一般了解)

第五节排乳(一般了解)

第十四章禽类生理(不作要求)

三、命题原则与试卷题型

1、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命题原则

(1)命题范围以本考试大纲为依据。

(2)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不出偏题和难题。

(3)与动物医学专业目前的整体基础水平相适应。

3、试卷题型与答题要求

试卷一般设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词语解释题、问答题五大类型。

(1)填空题(占15%)

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求考生根据课本的内容正确答题。

(2)选择题(占15%)

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答题时,考生应认真审题,可采用正选法,也可以适当地运用排除法,即先把错误的答案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3)判断题(占10%)

判断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求考生认真审题,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对错。

(4)词语解释题(占24%)

词语解释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一些概念的记忆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求考生根据课本的内容正确答题。

(5)问答题(占36%)

问答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考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简明、准确、有层次地回答问题,不在于进行过多的论述,而在于能准确地回答出试题所要求的要点。

4、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骨骼肌收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是。

2.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快的是,最慢的是。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

15分)

1.组织兴奋后处于相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2. 以下含碘的激素是()

A.糖皮质激素

B. 盐皮质激素

C. 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深而快的呼吸效率比浅而慢的呼吸效率高。()

2. 家畜性成熟时,虽然已具备繁殖能力,但需到体成熟后再用于繁殖。()

四、词语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渗透利尿:

2.翻正反射:

五、问答题(共36分)

1.动物皮肤散热的方式有哪些?

2.机体是如何维持血钙相对恒定的?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答案

. 答案 一、名词解释: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 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文档Word

.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 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 形成圆盘状的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肾素的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的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跨膜外流而引起的终板膜跨膜内流和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的NaK 的去极化称终板电位。.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37文档Word .

动物生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进程

动物生理学考试安排 一、选择题(20分,1分/题) 二、填空题(20分,1分/题) 三、名词解释(20分,2分/题) 四、简答题(30分,7题选6题,5分/题) 五、分析题(10分,共1题) 重点(第一份) 一、绪论 名词解释: 异化作用、同化作用、适应性、内环境、稳态、负反馈、正反馈、前馈、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简答题: 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 2、简述动物机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分析论述题: 1、动物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相互关系? 2、举例说明体内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二、细胞 名词解释: 简单扩散、异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作用、出胞作用、受体、细胞凋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阀刺激 简答题: 1、简述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 2、试比较单纯扩散与异化扩散的区别 3、什么是兴奋性?其周期性变化如何? 4、简述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过程 5、简述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和肌肉收缩舒张的原理 6、什么是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在兴奋传导中有何意义? 7、简述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 分析论述题: 1、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原理? 2、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区别 3、单一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而神经干的复合动作电位中高度却可因刺激强度不同而变化,请分析说明。 三、血液 名词解释: 溶血、血液凝固、纤溶、血型 简答题: 1、血液有何生理功能?血液的生理功能与其成分的关系

2、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3、简述血小板的生理特征及其功能 4、简述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及生理意义。 分析论述题: 1、机体剧烈运动和处于缺O2环境中时,血液红细胞数量有何变化?原因? 2、试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析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四、血液循环 名词解释: 心动周期、心力储备、期前收缩、代偿间歇、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简答题: 1、简述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2、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心肌细胞一次兴奋以后,兴奋性将发生什么变化? 4、什么是期前收缩?为什么在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 5、简述等容收缩期特点 6、简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生理作用 7、简述心肌细胞为什么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8、急性失血(占全身血量10%左右)时,机体可出现哪些代偿性反应? 分析论述题: 1、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压力、容积、瓣膜启闭和血流方向各有何变化? 2、正常情况下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的体液因素有哪些? 3、影响动脉血压因素及其机理。 五、呼吸 名词解释: 外呼吸、内呼吸、余气量、每分通气量、氧离曲线、肺牵张反射、生理无效腔、潮气量简答题: 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哪些生理作用? 2、胸腔负内压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3、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有哪些? 4、何为通气/血流比值?为什么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或减小,缺氧比CO2潴留更明显? 分析论述题: 1、试述氧离曲线特点,影响因素及生理意义; 2、试述动脉血中PCO2升高、PO2分压降低对呼吸的影响及其机制; 3、试述胸内负压的形成原因及其生理意义; 4、血中CO2增多、缺O2对呼吸的影响,其作用途径有何不同? 六、消化吸收代谢 名词解释: 胃排空、反刍、移行性收缩群、吸收、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容受性舒张、分节运动简答题: 1、何谓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它与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有何关系? 2、胃排空是如何调控的?

动物生理学试题(有答案)

1. (体温调节中枢)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识记 实验证明,须保留动物的哪一部分及以下神经结构的完整,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选项 A )延髓 选项B)中脑选项C)下丘脑选项D)小脑选项E)大脑答案:C 2. 知识点:0701(基础代谢率)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关于基础代谢率,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选项 A )与肌肉活动有关选项B)与精神紧张有关选项C)与食物有关选项D )与环境温度有关选项E)基础代谢率的高低以千卡/体重()/小时表示答案:E 3. 知识点:0701(基础代谢率)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基础代谢率是以每小时下列哪一项为单位计算的产热量() 选项 A )体重 选项B)体长选项C)年龄选项D )体表面积选项E)环境温度 答案:D 4. 知识点:0702(散热方式)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

选项 A )辐射散热 选项B )传导散热 选项C)对流散热 选项 D )蒸发散热 选项E)传导和对流散热答案:D 5. 知识点:0701(基础代谢率)难易度:容易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雄性动物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比雌性动物高选项B)幼畜的基础代谢率比成畜的高选项C)老龄畜的基础代谢率低 选项 D )体重相同的动物基础代谢率较为接近选项巳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之间具有比例关系答案:D 6. 知识点:0702(散热方式)难易度:容易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选项A )辐射 选项B)传导和对流 选项C)不感蒸发 选项D)发汗 选项E)辐射+传导+对流 答案:E 7. 知识点:0702(散热方式)难易度:容易 给高热动物用酒精擦浴是() 选项 A )增加辐射散热 选项B)增加传导散热 选项C)增加对流散热 选项D)增加蒸发散热 选项E)传导散热和辐射散热同时增加 认知度:识记 认知度:识记) 认知度:识记

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生理学试题库-期末考试-兽医考研-专用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正常原尿的下列成分中哪一种能全部被重吸收? ( ) A、水 B、Na+ C、尿素 D、葡萄糖 2. 在肾小球滤过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 A、全身动脉血压 B、肾动脉血压 C、入球小动脉血压 D、出球小动脉血压 3. 阴部神经兴奋时( )。 A、尿道括约肌收缩 B、逼尿肌收缩 C、尿道外括约肌收缩 D.尿道外括约肌舒 4. 对原尿部分物质而言,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降支 D、髓袢升支 5. 大量失血引起尿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C、.囊压增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滤过膜通透性减小 6. 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 )。 A、重吸收物质种类少 B、各种物质重吸收量少 C、小管液与上皮细胞液保持等渗D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7. 肾维持机体水平衡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下列哪一项的调节实现的?( ) A、肾小球的滤过量 C、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B、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8. 下列哪一项可直接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Cl-的重吸收?( ) A、血管紧素 B、抗利尿激素 C、心房钠尿肽 D、醛固酮 9.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依靠( )。 A、弓形动脉 B、小叶间动脉 C、管周毛细血管网 D、直小血管 10. 建立起肾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物质基础是( )。 A、NaCl B、尿素 C、肌酐 D、KCl 二、填空题 1.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__________、肾小管、集合管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基本过程。 2. 肾小球滤过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__________调节Na+、K+的转运。 4. 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的利尿称为__________,大量饮清水引起的利尿称为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的增高、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的降低,是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的主要因素。 6. 肾小球旁器由,和三部分组成。 7. 浓度升高、浓度降低可直接刺激醛固酮的分泌。 8. 滤过分数是和之比,表示流经肾脏的血浆被滤出生成原尿的情况。 9. 不论肾小球的滤过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近端小管对水和Na+的重吸收是定比重进行的,重吸收率始终为肾小球滤过率的左右,这种定比重吸收的现象称为。 10. 初级排尿中枢在。皮层的高级中枢可抑制或加强初级中枢的反射活动。 三、判断题 1. 在一般情况下,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维持的。…………() 2.原尿与血浆的本质区别在于原尿中不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将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量减少。………………() 4.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多。…………………() 5. 尿液的浓缩主要发生在髓袢升支粗段。因为该段肾小管不能主动重吸收 Na+而对水通透,使髓袢升支粗段小管液成为高渗溶液。………………………………() 6. 肾小管和集合管可分泌H+、K+和NH3。…………………………() 7. 生理状态下不同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大小, 而和其所带电荷的性质无关。…………………………………………………………() 8. 葡萄糖的重吸收是与Na+的主动重吸收是相耦联的,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9. 抗利尿激素可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 大部分在该部位进行。……………………………………………() 10.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通过入胞方式从小管液中重吸收少量被滤出的小分子蛋白质。()

动物生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学 1)研究内容:生理学就是研究活得有机体生命过程与功能得科学。 2)生理学研究得三个水平: A. 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超微结构得功能,以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子得特殊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细胞与分子生理学。 B。器官与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得功能—-—--—器官生理学。 C。整体水平:研究完整人体各个系统之间得相互关系,完整人体与环境之间得相互作用,以及社会条件对人体生理功能得影响等。 3)动物生理学得研究方法: 生理学就是一门实验学科,其实验方法主要可分为急性实验与慢性实验。急性实验: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活体解剖实验。 4)生理学得产生与发展: 盖伦——三元气学说;维萨里-—创立解剖生理学派;哈维——《心血运动论》2、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得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血浆)构成了机体得内环境。 2)稳态:指在正常得生理情况下,内环境中各种物质在不断变化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其理化性质只在很小得范围内发生变动,这种动态平衡状态就叫做稳态。3、生命活动得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外源性调节)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与系统得生理功能所发挥得调节作用。主要就是通过反射来实现、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得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规律性得应答。 条件反射:后天获得、数量无限、较高级,可以新建、消退、分化、改造,具有极大得易变性与灵活性,能适应复杂变化得生存环境。 非条件反射:先天遗传、数量有限、较低级,比较恒定,不能适应复杂得环境变化、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机体得各种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可产生某些特殊得化学物质(如激素),它们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器官组织或某一器官组织,从而引起特殊得反应,以调节机体得生理机能、 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比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局部性体液调节(旁分泌):组织细胞所产生得一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从而改变附近得组织细胞活动。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得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调节范围较小,且不十分灵敏。 神经-体液调节:机体中大多数内分泌腺都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得控制,使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得一环,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通路中得效应器。 4、机体稳态得反馈调节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 英文名称:Animal Physiolog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095023B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课程类别:专业扩展选修课 课程总学时:16 课程周学时:3 课程总学分:0.5 开设实验项目数:5 适用专业:生物检测 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开课系部:生命科学系和生化实验中心 二、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一)实验目的 《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是本科专业拓展课程《动物生理学》的实验部分,是本科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之一。课程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实验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生理现象或效应,可加深对动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直观理解,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任务 通过课堂教学等环节培养学生扎实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与意识,支撑专业学习成果中相应指标点的达成。 (三)实验要求 主要以活体动物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材料为研究对象,采取急性离体和在体实验的实验方法,主要利用急性分离、离体灌流等实验技术设计动物生理学的实验内容,用以验证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大部分实验是以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操作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及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动手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通过计算机对实验结果的处理、统计以

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书写规范的实验报告,使学生初步掌握撰写科技论文的基本方 法。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四、实验内容、要求和所用设备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四种基本组织 一、目的要求 联系机能了解被覆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观察并了解结缔组织的共同特征,并联系机能了解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比较观察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肌纤维的结构特点;观察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及尼氏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的的形态结构;识别并比较观察各种血细胞与血小板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 四种基本组织切片;各种血涂片; 三、观察内容 1.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的切片 2.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切片 3. 变移上皮切片 4. 复层扁平上皮切片 5.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的切片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答案

答案 一、名词解释: 7.原尿:入球小动脉得血液经过肾小球得滤过作用,形成得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得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得尿液。 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得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得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与其它不需要得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得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得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得能量释放、转化与利用得过程。 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得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得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得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得代谢强度与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得环境温度。 17.蒸发:机体得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得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与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得过程。 20。胃得排空:随着胃得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

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得消化活动称反刍.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与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与胃体部得肌肉舒张得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得消化液中得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得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25。肾单位:肾单位就是肾脏得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形成圆盘状得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得变化从而调节肾素得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得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得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得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得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得部分称为肌小节,就是肌肉收缩与舒张得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得头部露出在粗肌丝得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得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得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与,直至处于持续得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得Na+跨膜内流与K+跨膜外流而引起得终板膜得去极化称终板电位。

动物生理学复习答案完整版

动物生理学复习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本科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2.稳态(homeostasis) 3.刺激(stimulus) 4.兴奋性(excitability) 5.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6.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7.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二、问答题 1. 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2. 简述生理学研究的方法。 3. 试述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4. 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2. 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 gated ion channel) 3. 兴奋性(excitability) 4.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 5. 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6. 局部电流(local current) 7. 兴奋-收缩藕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二、问答题 1. 试述Na+-K+泵的本质、作用及生理意义。 2. 什么是静息电位其产生机制如何 3. 试述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4. 简述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5. 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不同。 6. 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动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答案: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及其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2.异位节律() 答案:由潜在起搏点所形成心脏节律称为异位节律。 3.肺活量(,) 答案: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4.血清() 答案: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块发生回缩,同时析出淡黄色的液体 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答案: 6.受体()蛋白 答案:一种能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起到传递化学信息的蛋白质 7.肾血流量自身调节 答案: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肾血流量能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保持相对稳定,包括血管的肌源性自身调节、球-管平衡和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引起的渗透性利尿等 8.有效不应期() 答案:心肌细胞从0期开始至复极达-60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 9.非自动控制系统 答案:是一个开环系统( ),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是单方向的。 10.余气量(,) 答案: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呼出的气量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些属于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A.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 B.骨骼肌收缩的原理 C. 血液在心血管中的流动规律 D.心脏的泵血过程 答案:, 2.以电紧张形式扩布的是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局部电流 D.局部电位 答案:D 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缓慢 B.广泛 C.持久 D.迅速 答案: 4.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答案:D 5.刺激阈值是指 A.保持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B.刺激时间不限,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适刺激强度 C.保持刺激强度不变,引起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适刺激时间 D.用最小刺激强度, 引起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时间 答案:A 6.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平衡电位 B.平衡电位 C.平衡电位和平衡电位之和 D.平衡电位和平衡电位之差 答案:A 7.下列关于稳态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B.稳态是机体的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C.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途径 D.稳态的调定点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 8.下列各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需后天学习获得

畜牧兽医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2.氧饱和度3.氧解离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5.余气量6.肺牵张反射 7.原尿8.终尿9.肾小球滤过率10.有效滤过压11.排泄12.肾糖阈 13.能量代谢14.基础代谢15.氧热价 16.等热范围17.蒸发18.辐射 19.物理消化20.胃的排空21.反刍 22.容受性舒张23.化学消化24.微生物消化 25.肾单位26.致密斑27.继发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29.肾糖阈30.高渗尿 31.肌小节32.横桥33.等张收缩 34.等长收缩35.强直收缩36.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38.三联体39.横管 40.化学性突触41.神经递质42.突触延搁 43.受体44.特异投射系统45.脑干网状结构 46.去大脑僵直47.锥体系48.条件反射 49.牵张反射50.脊髓休克51.内分泌 52.神经内分泌53.旁分泌54.激素 55.垂体门脉系统56.长反馈调节57.应急反应 58.性成熟59.体成熟60.发情周期 61.精子获能62.顶体反应63..着床 64.生殖65.排卵66.分娩 67.妊娠维持68.初乳69.常乳 70.心动周期71.每搏输出量72.心力储备 73.期前收缩74.代偿间隙75.窦性节律 76.异位节律77.每分输出量78.脉搏压 79.动作电位80.静息电位81.主动运输 82.易化扩散83.内吞84.胞吐作用 85.时值86.阈值87.内环境 88.血压89.吸收90.基本电节律 91.肺活量92.血型93.稳态 94.血清95.血浆96.红细胞比容 97.红细胞脆性98.血液的粘滞性99.血沉 100.血液凝固101. 去极化102. 中枢延搁 103. 突触104. 兴奋-收缩耦联105.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06.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107. 突触前抑制108. 突触后抑制109. 潮气量110.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111. 单收缩 112. 凝血因子113. 等渗溶液114.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115. 血浆胶体渗透压116. 血浆胶体渗透压117. 解剖无效腔118. 氧容量119. 氧含量120. 消化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全

(注:其中加粗的知识点考大题的概率为99.9%、还有编辑时可能有误差请大见谅、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绪论 1.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变化规律。 动物生理学研究水平:①整体和环境水平;②器官和系统水平;③细胞和分子水平。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 2.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3.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机体受到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通过反射活动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4. 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第一章、细胞的功能 1.细胞膜物质转运方式: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指一些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的方式。如:二氧化碳、氧气 易化扩散:某些物质需要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如:Na+通道 易化扩散分类:载体介导的异化扩散、离子通道介导的异化扩散。 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载体的帮助下,通过消耗ATP,将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 主动转运特点:(1)逆浓度梯度转运(2)消耗能量(3)需要载体介导 (1)原发性主动转运如:钠钾泵、钙泵、碘泵(2)继发性主动转运如:主动转运分类: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分类:(1)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2)由G蛋白耦联受体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理论教学 一、教学目标 在了解人体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掌握人体及哺乳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原则。理解机体的工作原理,即生命活动的过程,特别是机体适应于内外环境变化的调控过程,涉及从分子到整体的多水平研究的整合。充分认识到生命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以及生命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统一性。并通过对人体功能的了解,科学和自觉地维护自身健康。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主要内容: 1.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2. 内环境及稳态。 3. 生命活动的调节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反馈系统:负反馈,正反馈。 教学要求: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以及体内控制系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稳态和负反馈的概念。 重点、难点:内环境及稳态的概念,负反馈和正反馈系统。 第二章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3学时 主要内容: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离子通道和载体。 3.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钠钾泵等离子泵),继发主动转运。 4.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物质跨膜转运各种方式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和重要作用。 第三章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细胞膜的电生理学 3学时 主要内容: 1.静息电位:K+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Na+平衡电位,不应期,不衰减传导。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细胞膜静息电位的形成和维持以及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机制。 重点和难点: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机制。 第四章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 6学时 主要内容: 1.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终板电位,量子释放(微终板电位)。

2.神经元突触:突触的分类和结构,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活动的调节(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中枢递质。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过程,区分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理解突触抑制的作用方式。了解中枢递质种类。 重点: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过程。 难点:突触抑制。 第五章骨骼肌生理——肌肉细胞生理学 3学时 主要内容: 1.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耦联,肌丝滑行学说,横桥周期。 3.骨胳肌收缩的机械特性:单收缩和强直收缩,肌肉长度-张力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和骨骼肌收缩的机械特性,理解和掌握骨骼肌收缩原理。重点: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难点:横桥周期,肌肉长度-张力关系。 第六章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6学时 主要内容: 1.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器官反射,脊休克。 2.脑干对姿势和运动的控制:去大脑僵直。 3.脑的高级功能:脑电图,学习和记忆。 教学要求:了解脑的高级功能。掌握脊髓及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重点:牵张反射。 难点:去大脑僵直。 第七章感觉器官 4学时 主要内容: 1.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和感受器电位,适应。 2. 视觉器官:眼的折光成像系统和调节,视网膜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暗适应和明适应。 3. 听觉器官: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耳蜗对声音的感受和分析:基底膜的频率分析,毛细胞的换能,微音器电位。 教学要求: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视觉和听觉感受器的功能和换能机制。 重点: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视杆和视锥系统的特点,暗适应,耳蜗对声音频率的分析。难点:视色素的感光机制,听毛细胞的感音机制。 第八章血液 2学时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判断:1.只要刺激达到一定强度,组织一定会发生反应。 2.组织兴奋性越高,其所需的刺激阈值越大。3.组织对刺激反应越快,其兴奋性越高。选择:1 以下关于兴奋性的概念,哪一项正确? A 兴奋性可分为兴奋和抑制 B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 C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能兴奋的特性。 D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兴奋的能力。 2 . 衡量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指标是 A 引起动作电位所需刺激的强度 B 动作电位的大小C 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3 . 组织器官的活动加强称为: A 兴奋性B 兴奋 C 紧张4. 阈刺激是:A 能引起反应的刺激 B 能引起反应的最大刺激强度 C 能引起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填空:1.刺激必

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和,才能引起反应。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3.引起细胞兴奋的刺激阈值越小,其兴奋性。 4.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和两类。 5.急性实验可分为和两类。 6.一次刺激后,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四个阶段依次为、、和。思考题:1、*简述细胞兴奋性的变化。2、简述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试述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1) 过程: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①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阈刺激无限大,钠通道失活。②相对不应期:兴奋性从无到有,阈上刺激可再次兴奋,钠通道部分复活。③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即可引起兴奋,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钠通道基本复活。 ④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钠泵活动增强,膜电位低于静息电位水平。(2)生理意义: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

动物生理学知识点

内环境和稳态: 体液的组成: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称之为内环境。 稳态: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 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 维持体内酶活性的最佳状态。 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稳态是维持细胞生存的必要前提。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基本过程(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和作用时间短 反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体液调节: 由体内某些细胞分泌的某些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有相应受体的组织、细胞,调节这些组织、细胞的活动。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较缓慢,但作用广泛而持久。 能接受某种激素调节的组织、细胞称为靶组织、靶细胞。 远距离分泌、旁分泌调节、自分泌(低等动物)。 3自身调节:(局部) 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该器官和组织及细胞自身的生理特性 关系: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间也有密切关系,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网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它们自身以及机体各器官、系统进行调节,使机体内环境在各种不同条件下保持稳定。 细胞膜物质转运: 1被动转运: 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相邻的放在一起时,溶质的分子会顺着浓度差或电位差产生净流动,称为被动转运。 1)单纯扩散生物体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顺着电化学题都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水分子跨膜扩散的过程称为渗透。 2)易化扩散一些不溶于脂质的,或溶解度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的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一侧,即顺着浓度梯度或点位梯度跨国细胞膜,这种物质转运方式称为易化扩散。 以载体为中心: 载体细胞膜上一类特殊蛋白质,它能再溶质高浓度一侧与溶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构想发生改变,把溶质转运到低浓度一侧将之释放出来,载体蛋白回复到原来的构像,又开始新一轮的转运。 特点:顺浓度梯度转运高度的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以通道为中心: 离子通道是一类贯穿脂质双分子层的、中央带有亲水孔道的膜蛋白。 特点:速度快离子选择性门控性

动物普通病教学大纲

畜牧兽医专业《动物普通病》课程教学大纲 前言部分 一、课程代码:110331121 二、课程类别:专业课 三、课程性质: 《动物普通病》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四、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全面了解畜牧业及其疾病防治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动物普通病诊治的理论、观点,系统掌握动物普通病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技术,具备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进行诊治的实际技能,从而胜任畜牧兽医工作。 五、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学生应掌握临床常用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常见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及动物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常见手术的施行方法和动物常见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特点、临床表现,培养学生分析临床病例和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的能力,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能正确诊断、治疗和预防动物内、外科疾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学时分配参考表:

七、考核方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通过出勤情况、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技能考核和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综合考核。平时成绩占40% ,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平时成绩中技能考核占20% ,课堂提问、出勤、作业和平时测验占20% 。 八、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门课程以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临床诊断学以及养殖学、营养饲料等先行课程为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中兽医等课程的衔接与协调。 九、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李国江.动物普通病.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1、郭定宗.兽医内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倪有煌,李毓义.家畜内科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威廉.雷布汉.奶牛疾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主体部分 理论教学: 第一章治疗技术 一、学习目的 了解动物的输液及特殊疗法。掌握几种常用的治疗技术,如投药法、注射法、穿刺法、冲洗法、物理疗法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投药法 (一)灌角及药瓶投药法:包括应用范围、用具、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片剂、丸剂、舔剂投药法:包括应用、用具和方法。 (三)胃管投药法:包括应用用具、方法、胃管插入食道的判断、注意事项及药物误投入肺的表现与抢救措施。 (四)饲料饮水及气雾给药法:包括拌料给药、饮水及气雾给药。 第二节注射法 (一)皮下注射法:包括应用、用具、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肌肉注射法:包括应用、用具、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静脉注射法:包括应用、用具、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腹腔注射法:包括应用、用具、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瓣胃注射法:包括应用、用具、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六)皱胃注射法:包括应用、用具、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乳房注入法:包括应用、用具、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穿刺法 (一)瘤胃穿刺法:包括应用、用具、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马骡盲肠穿刺法:包括应用、用具、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腹腔穿刺法:包括应用、用具、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2.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3.氧解离曲线:以氧分压作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绘制出的氧分压对血红蛋白结合氧量的函数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5.余气量:在竭尽全力呼气之后,仍能剩留在肺内的气量。 6.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性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吸气。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 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 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 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形成圆盘状的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肾素的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的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的Na+跨膜内流和K+跨膜外流而引起的终板膜的去极化称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 38.三联体:由横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的结构单位称三联体,它是把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 39.横管:又称T管,是由有细胞膜向内呈漏斗状凹陷形成的闭合管道,其主要功能为把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迅速传进细胞内部。 40.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稍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影响的突触。 4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42.突触延搁:信息经突触传递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误称突触延搁。 43.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