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编“五四”文学时期(1917—1927)

一、名词术语解释:

(1)文学研究会(2)创造社(3)湖畔诗社

(4)鲁迅精神(5)问题小说(6)小诗

二、重点分析论述思考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呐喊》和《彷徨》的思想意义。

·如何理解《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试论阿Q的典型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伤逝》中涓生、子君形象的悲剧意义。

·郭沫若新诗集《女神》的思想意义。

·谈谈《凤凰涅槃》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分析历史剧《屈原》中的主人公屈原的典型形象。

·谈谈历史剧《屈原》的艺术成就。

·《繁星》、《春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以《死水》这首诗为例,论述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实践。

·全文默写并分析徐志摩的诗歌名篇《再别康桥》。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编“左联”文学时期(1927—1937)

一、名词术语解释:

(1)“左联”(2)“新月派”(3)左联五烈士

(4)“新感觉派”(5)中国诗歌会

二、重点分析论述思考题:

·“左联”的成立及其重大的贡献。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分析《子夜》主人公吴荪甫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谈谈《子夜》的艺术成就。

·分析巴金《家》中高觉新和高觉慧的典型形象。

·分析《寒夜》中汪文宣和曾树生的艺术形象。

·谈谈《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悲剧意义。

·分析《雷雨》中主人公周朴园和周蘩漪典型的形象。

·简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分析《日出》中主人公陈白露的形象及其意义。

·分析柔石小说《二月》中肖涧秋的形象及其意义。

·全文默写并分析戴望舒的诗歌名篇《雨巷》。

·谈谈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第三编抗战和解放战争文学时期(1937—1947)

一、名词术语解释:

(1)“文协”(2)“孤岛文艺”运动(3)“战国策派”(4)第一次文代会二、重点分析论述思考题:

·谈谈艾青的诗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分析田间抒情长诗《给战斗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分析华威先生的形象,兼论张天翼讽刺小说艺术手法的主要特征。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的创作成就。

·试论《围城》中方鸿渐形象的塑造。

·夏衍《上海屋檐下》的独特艺术风格。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伟大意义及历史评价。

·从《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看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发表在我国新文学史上的重大意义。

·从《荷花淀》看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成就。

1、文学研究会:我国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影响最大、成绩最突出的一个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后迁上海。它是由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发起组成。主要成员还有朱自清、谢冰心、俞平伯、黄庐隐、王鲁彦、陈毅等,其成员多达170余人。他们的文学主张是“为人生的艺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机关刊物是《小说月报》,还先后编辑了《文学旬刊》和《诗》月刊等,并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25种。文学研究会的三项宗旨是:一是联络感情,二是增进知识,三是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文研会是一个以小资产阶级为主的文学团体,它的组织松散,成员的政治态度和文学主张也不尽一致,但在两个问题上,他们持相同的态度:第一,在反封建问题上,他们都反对旧礼教、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普通关注社会人生,同情劳动者的疾苦,继承了我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第二,他们都反对鸳鸯蝴蝶派,反对世纪末的颓废主义和唯美主义,注重对外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到了大革命时期,它的活动减少,成员逐渐分化。有的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洪流,如茅盾就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更多的作家仍然带着“人生派”的艺术主张,从事于漫长的文学活动,如王统照、朱自清、谢冰心等;还有的人则低吟着人生的哀歌,唱着灰色低沉的调子,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如周作人。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炮火使《小说月报》烧毁,文研会无形之中解散。

2、阿Q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1921年12月创作的《阿Q正传》是一篇震撼世界的文学名篇,是鲁迅小说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杰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阿Q是一个贫穷落后而又不觉悟的农民,是一个生活在清末民国初年农村、受三座大山压迫极深的流浪雇农。他的一生,是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思想上受凌辱的一生。但他仍然具有勤劳、朴实、向往革命等劳动人民的本色。但阿Q的革命只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渗杂了许多错误的糊涂观念。即便如此,也使得统治者吓得丧魂落魄。由于不准阿Q革命和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阿Q最后被当成替罪羊稀里胡涂地送上了刑场。

作为小生产者的贫苦落后的农民,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存在着严重的精神胜利法。他夸耀过去,幻想将来,忌讳缺点,以“粹”为荣,自高自大,瞧不起人,他被人家打了,认为总算被儿子打了;赌博赢来的钱被人抢走,他用力打自己两个嘴巴,觉得被打的是别人;他被假洋鬼子欺侮了,又去欺辱比他更弱小的小D和小尼姑;“恋爱”悲剧刚刚发生,见吴妈又哭又闹,他居然凑过去看热闹;偷萝卜被人当场抓住,却死皮赖脸的不认账……这些劣根性概括起来就是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狡猾抵赖等。这些精神胜利法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畸形产物,烙上了民族耻辱的深深的印记。而阿Q 的精神胜利法是他长期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沾染上的病症,极大的妨碍了他的觉醒和反抗。阿Q“大团圆”的悲剧,实际上就是辛亥革命的悲剧。作者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思想光辉,人们可以从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火凤凰身上,去进行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从而获得祖国的新生。

5、分析历史剧《屈原》的主题思想及主人公屈原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皖南事变”一周年之际。剧作家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剧作通过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遭遇,反映在合纵抗秦问题上,以屈原为代表的人民爱国力量,和以郑袖、靳尚为代表的卖国投降势力之间的尖锐激烈斗争,歌颂了屈原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正义、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有力地讽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和反共卖国的丑恶本质。

主人公屈原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畏强暴,刚直不阿,为坚持真理正义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形象,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的典型。他忠于祖国人民,为实现联齐抗秦的政治路线而奋斗不息。但是屈原的政敌强大,斗争环境险恶。

剧作通过诬陷、罢官、羞辱、囚禁、毒害等几个主要情节,将矛盾冲突逐渐引向高潮。面对着卖国统治集团的阴谋陷害和种种打击,屈原发出了悲愤的控诉和抗议:“我是问心无愧,我是视死如归,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你陷害的不是我,是我们的楚国,是我们整个儿赤县神州呵!”

在屈原受到当众羞辱后,他忍无可忍,当面揭穿了张仪的狼子野心和南后暗中勾结张仪的隐秘,使他受到进一步迫害,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里。南后还下密令要用毒酒杀害他,并烧庙焚尸灭迹。

屈原身陷囹圄,悲愤不已,面对着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他满腔怒火象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他呼唤着咆哮的风、轰隆隆的雷、利剑般的闪电,把这黑暗的宇宙爆炸开来,把比铁还坚固的黑暗世界彻底毁灭,充分表达了他对光明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传达了国统区人民的共同心声。

当然,作为历史人物的屈原,也有他的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他对统治者还抱有一定的幻想。赶来探望他的侍女婵娟,误饮了毒酒很快死去,卫士杀死太卜郑詹尹,并从他身上搜出南后密令他毒死屈原并放火烧庙焚尸灭迹的密旨时,屈原才真正清醒起来,认清了统治集团的面目。他下决心与统治集团决裂,跟着卫士(仆夫)在熊熊烈火中冲出牢笼,到汉北去,到人民中间去。至此,屈原的形象升华到崭新的境界,闪耀着真理和理想的光辉。

6、以《死水》这首诗为例,论述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实践。

闻一多是新格律诗的积极倡导者,1926年5月13日,他在《晨报副刊·诗镌》上发表的《诗的格律》,就是一篇相当重要的文章。他主张“越是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人感觉得格律的缚束。”因此,他明确要求新诗要具有美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他还非常重视诗的格式、音尺、平仄和韵脚。他认为新诗的格式是相体裁衣。应该具有时代精神、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

闻一多倡导新格律诗,是针对着新诗发展过程中有过于散文化的流弊而提出来的。他认为这不是复古,它与古代传统的格律诗有三个方面的不同;第一,“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但是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第二,“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第三,“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来随时构造。”

闻一多自己的新诗,就是这一理论的忠诚实践者。《死水》这首诗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死水》写于1926年4月,是一首思想性很强的诗。诗人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而且指出它“断不是美的所在”,充分表达了他对黑暗腐败的旧社会的强烈不满,

渗透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愤怒,以及对旧社会的批判精神。“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就是开启这首诗奥秘的钥匙。

《死水》全诗分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是排列整齐的“方豆腐块”诗。且看第一、二节: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儿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很明显,每句都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两字尺”、共四个音尺组成,而“三字尺”的排列是错综变化不固定的。每节结尾都是双音节词押韵,而且每节一换韵。这种整齐的音尺,产生强烈的节奏感,使人感到一种旋律的美和音韵的和谐美。绘画美主要是指诗人运用富于色彩的词藻。《死水》可谓色彩斑驳陆离,它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丽的词藻来形容丑恶而使人绝望的死水,更反衬出它的绝顶的肮脏,从而产生一种反效果,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建筑美是要求新诗讲究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死水》在形式上非常整齐匀称,堪称典范。由于闻一多倡导新格律诗,不仅使新月诗派获得了“格律诗派”的称号,而且还开了一代诗风。

7、分析徐志摩的诗歌名篇《再别康桥》。

1920年10月,徐志摩违背父亲要他做银行家的初衷,远渡重洋,从美国来到英国研究文学。他在剑桥大学以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听课程,度过了一年多悠闲自在的时光。他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或在葱绿的草坪上看书,或仰卧看天上的星星或行云,或骑车在梦境似的绿雾中飞奔,或在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康河之畔,也是徐志摩与貌若婵娟、才思飘逸的心目中的女神化身的林徽因热恋过的地方。他曾经深情地说过:“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1925年和1928年,他又再次来到康桥。1928年他要离别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又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同年11月6日,在他归国途中的中国海上,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首段一连用三个“轻轻的”,抒发了诗人与康桥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诗的节奏轻快,旋律柔和,音乐性很强,既写出了诗人飘逸潇洒的风度,轻盈的脚步,温柔的神态,又托出了他那一份惜别之情。他非常喜爱大自然,那夕阳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富丽妩媚的金色。它随风轻摇,倒映在水中,象位美艳的新娘。它的波光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中荡漾。绿油油的水草随波摇摆,似乎在向诗人招手致意。在这美丽的康河里,诗人甘愿去做一条水草,这就写出了他对康河的一片痴情。他不禁要撑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找他的梦想,到晚上归来时,满载一船星辉,也载回他的梦想与快乐。他情不自禁地要放声歌唱了。然而他又不禁想起今晚要和康桥告别,情绪又沉默低落了,因为什么样的歌声也无法表达诗人的一片离别之深情。就连草丛中的夏虫也为之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的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真挚深厚的情意,同时也流露了他空虚幻灭的心境,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

这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邃,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诗句非常富于音乐美,宛如一

首动人的小夜曲,轻盈柔和,带着梦的情调,有着美妙而又神秘的境界。诗句如行云流水,平易近人,丝毫不露出雕琢的痕迹,但在语言的选择和锤炼上狠下了一番功夫,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有一种回味无穷的隽永。

8、分析吴荪甫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茅盾的革命现实主义巨著《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是三十年代初期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这位上海裕华丝厂的老板,游历过欧美,深受资本主义的熏陶,是一个有胆略见识、魄力手腕、刚毅果断、敢做敢为的人。他既有雄厚的资金,又有一套较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他希望他的企业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独立地得到发展,沿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前进。然而,吴荪甫生不逢时,他发展资本主义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帝国主义的扼杀、国民党新旧军阀的混战、国民经济的萧条、社会生活的动荡、工农运动的烽起,都使吴荪甫处在腹背夹击之中,他得用全副精力在几条战线上进行挣扎和苦斗。

在与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上,他喜欢和那些有胆识、有实干精神的人合作共事,而痛恨那些没能耐、没见识、没手段,把企业搞得不死不活的庸才。他毫不怜悯地将他们打倒,把企业拿到自己的铁腕中来。他吞并了朱吟秋的丝厂、陈君宜的绸厂,联合孙吉人、王和甫等开设益中信托公司,并廉价收买八个日用品工厂,打算将产品销售到全国的四面八方、穷乡僻壤去。

在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关系上,他的刚毅自信表现为倔强好胜,不肯低眉让人;他的魄力手腕表现为大胆的冒险,不惜倾家荡产而作孤注一掷;他的机智敏捷表现为收买赵伯韬心腹和情妇的手段高明。

在与工农的关系上,他的刚强化为凶残,魄力化为刚险。他残酷地剥削工农群众,镇压和分化他们的反抗,仇恨工农革命。他的凶残阴险又往往和他的怯懦恐惧、色厉内荏结合在一起。他的兽性的狂暴,正是他内心空虚和惶恐的表现。

在他的家庭关系上,他的刚毅自信表现为专横粗暴、冷酷无情。他是这个资产阶级家庭里的一个众叛亲离的封建暴君。他和妻子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对待妹妹、弟弟专横冷冷漠;姐夫对他心怀鬼胎,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他的私生活却虚伪堕落,荒淫无耻。

吴荪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第—个成功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他的悲剧形象,充分地说明了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作家从而用艺术形象为武器,参加了当时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有力地批驳了托派的谬论。

9、分析巴金《家》中高觉新的形象。

巴金著名小说《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塑造得最为成功的、思想和性格比较复杂的典型形象。他与两个弟弟觉民、觉慧的性格迥然不同。他的生活原型是巴金的大哥李尧枚。作者说过:“我拿我大哥作模特儿来写觉新,只是借用他的性格,他的一些遭遇,一些言行”。

觉新处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成长,又处在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束缚,使他逐渐形成了逆来顺受、任人摆布的懦弱性格。他是一个充满矛盾,有着“二重人格的人”:在家庭中,他是长房长孙的大少爷;在社会上,他是受新思潮影响的新青年;他信服新的理论,同时又顺应旧的环境生活下去。作品通过生动的情节,刻画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温良忠厚,优柔寡断,忍让退却,委屈求全。在求之不得的情况下,往往以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来解脱,实际上是牺牲自己,向封建势力妥协。他从小聪慧好学,完全可以考上大学深造,但长辈要他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继承家业,他不得不辍学谋职。在婚姻面前,他又不得不忍受内心的痛苦,抛开从小青梅竹马、情爱至深的梅表妹而与素不相识的姑娘瑞珏结婚。他内心深处也有是非与爱憎,但在长辈面前他一切都顺从、妥协、退让,终于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他心爱的梅表妹悒郁而死,妻子瑞珏临产丧生,儿子海臣被迷信夺去生命。他是封建制度下的一个牺牲品。但在叛逆者和封建家长

之间的冲突里,又往往以封建礼教去束缚和管教两个弟弟,帮助封建家长去损害逼迫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又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封建制度维护者的角色。觉新毕竟受过新思潮的影响,有善良忠厚的本性,在一系列不幸遭遇的沉重打击下,他终于站到民主势力一边,做出了一些有利于反封建的事,他支持和赞助觉慧的出走,特别是他在《春》、《秋》里反抗性格有了明显的发展。

《家》中的觉新既是一个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又是封建秩序的不自觉的维护者。作家对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作了一定程度的批判,但对他的懦弱和逆来顺受给予了过多的同情与怜悯。从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中,作家精心刻画觉新充满矛盾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挖掘了他悲剧形成的阶级根源、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从而启迪人们憎恨那个吃人的旧社会制度。

10、分析《寒夜》中汪文宣、曾树生的艺术形象。

《寒夜》是巴金在四十年代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是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一部代表作。它以抗战胜利前后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了青年知识分子汪文宣、曾树生夫妇饱经忧患和苦难不幸的遭遇。他们都是从事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抗战爆发后逃难到重庆。当时战场失利,物价飞涨,生活拮据,人心惶惶。汪文宣在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任职员,实际上充当“花瓶”。母亲料理家务,儿子在校念书。一家四口难以维持生计。困苦的生活增加了婆媳的不和与纠纷;身染重病的文宣怯懦软弱,夹在中间两头受气;树生对这个家越感厌恶和失望,原来的理想、爱情被残酷的现实所破灭。随着局势的紧张.树生随银行的陈主任调往兰州。文宣为母亲和儿子,挣扎着继续工作,直到贫病交加,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悄然去世。两个月后,树生在寒夜来到重庆,已是家破人亡,婆母和儿子外出流浪,生死未卜,她能寻到的只是文宣的坟墓。

汪文宣是个善良忠厚、软弱胆怯的小公务员形象。他也曾有过美好的理想和幸福的追求,都被无情的现实碾得粉碎,留下不堪回首的痛楚。他含辛茹苦,拼命工作,处处遭人白眼,受人歧视仍逆来顺受,默默忍受着不平等不合理的待遇。他耐心地盼望着好日子的到来,而结果却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最后因失业、吐血、失声而悲惨地死去。他的不幸遭遇是千万个中下层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曾树生爱活动,好交际,追求自由,追求享乐。她年轻时是个有热情、有理想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碰壁后,她被迫到银行任职,成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充当“花瓶”的角色。她的性格中既有善良美好的一面,又有爱慕虚荣的一面。她出走兰州既是生活所逼,又反映出她狠心抛开病危的丈夫而去追求享受的自私心理。她在兰州给丈夫的离婚长信,尽管写得委婉哀伤,但客观上象一根锋利的针刺,扎进垂危的汪文宣的心房。小说把她矛盾悔恨的复杂心理和灵魂深处庸俗自私的一面表露得淋漓尽致。作者用责备的文笔描写她,然而又常常流露出原谅和同情的调子。小说通过这两个人物的悲剧命运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罪恶。

11、谈谈《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悲剧意义。

老舍的优秀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以旧中国二三十年代军阀统治下的北京为背景,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外号叫“骆驼”的人力车夫祥子,幻想通过个人奋斗摆脱低下屈辱的社会地位而最终失败的悲剧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位低微的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

首先,小说通过祥子的生活遭遇以及最后走上堕落的道路,反映了城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残害劳动人民的罪行,对吃人的旧社会制度进行了强烈的血泪控诉。

作为破产农民流入城市的祥子,憨厚朴实、正直诚恳、刻苦耐劳,保留着劳动人民的许多优秀的品德。他想靠拉车并凭着自己年轻力壮、不怕吃苦等有利条件,幻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个体劳动者。他拼命攒钱买车,免得车主的盘剥和绞榨。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凑足钱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 1929年年在北大外文系任教时出版的 2.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3-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秋收》和《残冬》 5.周作人的小品文多以“言志”为主。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隍》和 7.穆旦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翻译家之一,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水以外。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文学”作家 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 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北京的沈从文和上海的——,后来又加入了鲁迅等人。 10.新文学以来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而最能弥补这一缺憾 的杰出代表作家是——· 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 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 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o 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文广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自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 他以华老栓为主人公的第三篇小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和周作人等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大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 重要的散文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立的语丝社:和他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人曾创办过两个诗刊,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 派又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老舍的创作进行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是——的《(老 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17.在“革命文学,,e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829 ]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7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75 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 20 世纪初到 21 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 1917 ~ 1927 )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 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 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 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试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1) 复习资料 贾文丰 河南电大 二 OO五年十一月

前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1)》的考试范围为课本内容。考题类型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填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同学们在答题中要注意简答题与论述题 的根本区别:论述题必须有要点、举例、分析(甚至是自己的独到见解),而简答只答要点即可,不用展开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牢记“全面复习,重点掌握” 八个字,在全面复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本资料的内 容。这里所要说明的是,本资料的论述题“提示”内容不 是唯一的,仅供参考,同学们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 最后预祝大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贾文丰 2005年 11 月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 一、填空 1.鲁迅,原名,字,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我国文学的奠基人。[周树人;豫才;现代]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 树人和。[周作人] 3.散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 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 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肥皂;四铭] 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天演论》]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 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 烦。”[眉间尺] 6.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离婚] 7 .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8.鲁迅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说,他 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上是一个食人民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作业及答案最新2016电大

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合计40分 1. 答案:C 2. 答案:A 3. 答案:D 4. 答案:C 5. 答案:D 6. 答案:D 7. 答案:C 8. 答案:A 9. 答案:A 10. 答案:B 11. 答案:C 12. 答案:D 13. 答案:C 14. 答案:C 15. 答案:A 16. 答案:D 17. 答案:C 18. 答案:D 19. 答案:B 20. 答案:B 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合计40分(总分40.00) 1. “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此语出自 (2.00分) A. 叶公超之口 B. 胡适之口 C. 梁启超之口 D. 通伯之口 2.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 (2.00分) A. 《朝花夕拾》 B. 《呐喊》 C. 《彷徨》

D. 《故事新编》 3. 周作人《鬼的生长》创作于 (2.00分) A. 民国廿五年四月 B. 民国廿四年四月 C. 民国廿二年四月 D. 民国廿三年四月 4. 鲁迅的《灯下漫笔》创作于 (2.00分) A. 一九二二年四月二十九日 B. 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C.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D. 一九二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5. 鲁迅《野草》的体裁是 (2.00分) A. 散文诗 B. 短篇散文集 C. 散文诗集 D. 散文集 6. 周作人《苦雨》的创作地是 (2.00分) A. B. C. D. 北平

7. 周作人《水里的东西》创作于 (2.00分) A. 民国十七年五月 B. 民国十八年五月 C. 民国十九年五月 D. 民国十六年五月 8. 周作人被称为“文抄公体”的作品是 (2.00分) A. 《鬼的生长》 B. 《苦雨》 C. 《女吊》 D. 《金鱼》 9. “文学上永久有两种潮流,言志与载道。”此语出自 (2.00分) A. 《金鱼》 B. 《女吊》 C. 《水里的东西》 D. 《苦雨》 10. 鲁迅的《腊叶》创作于 (2.00分) A. 一九二六年二月二十六日 B.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C. 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D. 一九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

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读书目 现代文学部分 作品类: 鲁迅,建议通读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小说类:《狂人日记》、《孔乙已》、《在酒楼上》、《示众》、《阿Q正传》、《阿长与山海经》、《无常》、《死火》、《影的告别》、《蜡叶》、《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野草〉英文译本序》、《灯下漫笔》、《这个与那个》、《“友邦惊诧”论》、《二丑艺术》、《捣鬼心传》、《奇怪》、《病后杂谈》、《阿金》、《铸剑》、《采薇》; 杂文类:《灯下漫笔》、《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二丑艺术》、《爬与撞》、《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古都的秋》、《钓台的春昼》;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冰心:《超人》,诗歌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 庐隐:《海滨故人》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台静农:《拜堂》 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 王统照《沉思》、《山雨》 冯文炳:《竹林的故事》、《十二月十九日》(废名) 胡适:《蝴蝶》、《一颗星儿》(建议通读《尝试集》),独幕剧《终生大事》 郭沫若:《凤凰涅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夜半十里松原》、《天狗》、《太阳礼赞》;《瓶·第十六首:春莺曲》、《瓶·第三十七首》、《我想起了陈涉吴广》、《屈原》、《论诗三札》、《我的作诗的经过》、《〈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建议通读《女神》) 沈尹默:《月夜》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 汪静之:《伊底眼》

宗白华:《夜》 李金发:《弃妇》 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建议通读诗歌集《死水》、《红烛》)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山居闲话》 朱湘:《采莲曲》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北京的茶食》(建议通读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俞平伯:《清河访》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 梁遇春:《观火》 田汉:《获虎之夜》 丁西林:《压迫》、《一只马蜂》 茅盾:《蚀》、《子夜》、《春蚕》 老舍:《离婚》、《骆驼祥子》、《月牙儿》、《断魂枪》、《四世同堂》 巴金:《家》、《寒夜》、《春天里的秋天》 沈从文:《萧萧》、《丈夫》、《边城》、《八骏图》、《绅士太太》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1930春上海》、《夜》、《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沙汀:《代理县长》、《在其香居茶馆里》、《随军散记》 艾芜:《山峡中》 吴组缃:《一千八百担》 李劼人:《死水微澜》 萧乾:《雨夕》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别丢掉》 施蛰存:《春阳》 张恨水:《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张天翼《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中国现当代文学A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 (试卷共8页,答题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人的文学》的作者是 。 A .鲁迅 B .李大钊 C .周作人 D .胡适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 。 A .《尝试集》 B .《女神》 C .《野草》 D .《朝花夕拾》 3、话剧《名优之死》的作者是 。 A .夏衍 B .洪深 C .丁西林 D .田汉 4、“人生派”中个性特色最为明显的作家是 。 A .叶圣陶 B .周作人 C .许地山 D .庐隐 5、《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 。 A .郭沫若 B .何其芳 C .徐志摩 D .戴望舒 6、京派创作的突出特点在于追求一种执著而独特的 文化品格。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理性主义 D .感性主义 7、《我在霞村的时候》的作者是 。 A .冯雪峰 B .茅盾 C .丁玲 D .冰心 8、夏衍剧作的代表作品是 。 A .《法西斯细菌》 B .《上海屋檐下》 C .《都会的一角》 D .《心防》 9、“左联五烈士”中小说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 A .殷夫 B .萧军 C .冯铿 D .柔石 10、《呼兰河传》的作者是 。 A .萧军 B .萧红 C .叶紫 D .柔石 得分 阅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系 专业 层次 姓名 学号 ┉┉┉ ┉┉┉ ┉┉┉┉ ┉密┉┉┉┉┉ ┉┉ ┉┉ ┉封┉ ┉ ┉┉ ┉┉┉ ┉┉┉线┉ ┉┉ ┉ ┉┉┉┉┉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6分) 1、新文化运动主要发起人是 和 。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创作新诗的第一人是 ,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 。 3、鲁迅开创了现代文学表现 和 两大重要题材。 4、被称为教育小说家的作家是 ,他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长篇小说是 。 5、闻一多的两个诗集是 和 。 6、鲁迅对于愚昧、麻木的人们的态度是: 。 7、20年代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而真正把象征诗美品格推向成熟的诗人是 。 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以 和 为主要思想武器,向封建文化发起了总攻。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精神胜利法: 2、零余人: 3、“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1鲁迅《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从三部作品之中分析鲁迅的写作内容及其艺术手法。 答:鲁迅是以启蒙主义精神从事文学创作的,在“立人”的出发点上,揭露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束缚与摧残,他的小说立足于为人生,改良人生,努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以其独特的呐喊与彷徨,或揭示封建礼教,或针砭麻木灵魂,或抨击冷漠的社会,或讴歌诚与爱,呈现出执着的反封建精神。 内容:(1)鲁迅的小说揭示封建礼教。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揭破了那些戴着礼教吃人的滑头伎俩。其思想忧郁深广。这篇小说揭露了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从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篇小说体现了他小说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2)鲁迅的小说抨击冷漠的社会。社会环境的冷漠是孔乙己悲剧的重要原因。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环境之中,人们自私冷漠,无情无义,给人一种冻僵了的感觉。这种社会是孔乙己悲剧的催化剂。对于孔乙己这样一个弱者来说,社会不仅没有关爱他,更为严重的是人们还把他当作笑柄。老板的无情,长衫的不屑,伙计的鄙视,甚至短衣帮的讥笑,都深深地伤害了孔乙己本来就千疮

百孔的心,这种社会正是鲁迅所批判的冷漠社会。 (3)鲁迅的小说针砭麻木的灵魂,小说《药》这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药》所描绘的是辛亥革命之前清末封建社会的现实,封建势力猖獗,人民群众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处于麻木落后,不觉悟的精神状态,他们不懂得反抗自救,不理解革命者为之奋斗,流血牺牲的目标是什么,更谈不上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一句话,《药》暴露了人民群众在封建压迫下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呼吁人们寻找唤醒他们的“药方。(4)鲁迅的小说努力讴歌诚与爱在一件小事中,鲁迅先生把一位平凡的人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车夫写的那样的光辉伟大,事情是这样的:一天,鲁迅先生有急事鼓了一辆车去S门,但路上,人力车的车把碰到了一位衣衫破烂的老妇人,当时,鲁迅先生不以为然,认为她并没有受伤,于是,挥挥手让车夫快些走,但车夫却完全不理会鲁迅先生,而是“傻傻的”跑过去把老妇人扶起来,并关切的问她的伤势,再把她送到警署去做检查,当时,鲁迅先生看着车夫的背影,心里觉得他不再低微,而是变得伟大起来,而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又是那样的渺小,心里的愧疚感便油然而生。 《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能有如此认识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中传考研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方向解析

中传考研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方向解 析 1.中国现当代思潮流派与作家作品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的发生、发展和衍变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与中国社会变革相适应的“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中包括新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变革与改造、新文学在语言形式和审美观念上的变革、以及现当代文学在促进“人的现代化”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等内容。 本方向着重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演变进行历史透视,从而实现对其演进和发展历程的理性梳理和多元阐释。本方向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思潮外部环境对其演变发展的影响,探究各个文学流派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文化和艺术价值,深入探寻文学思潮的发展与作家创作的互动关系,从而建立起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认识,并引发文学发展进程与时代人文环境的思考,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深层的、规律性的借鉴。 本方向要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大历史现象和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提倡史料与理论并重。本方向的研究生教学既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视野和良好的素质,提高其文学修养及写作能力。学位获得者具有在相关的媒体、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或在一般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主干课程有: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中国现当代文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批评研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鲁迅专题研究、京派作家研究等。 2.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方向 在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现当代戏剧和影视文学研究与当代最鲜活生动的传媒创作和艺术生产的联结最为紧密,戏剧影视文学是当代艺术中最发达、最活跃的大众艺术之一,中国传媒大学自身的优势为本方向的研究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和最优秀的研究资源。本研究方向即是对当代覆盖面最广、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大众文化进行深度研究,它既是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传统中文学科的拓展和深化。 本研究方向力图在勾勒中国现当代戏剧发展主要脉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现当代戏剧理论建设的内涵和戏剧活动的规律,突出对经典名家名剧以及戏剧流派的深度研究;本方向在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主要侧重于研究现当代电影文学以及影视改编剧的艺术成就和艺术规律,借助文学、美学、影视文化学、文化传播学、社会伦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当代最活跃的影视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深层次的规律性借鉴。 本方向要求对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戏剧流派与影视改编现象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要求本方向研究者具有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储备,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本方向的研究生教学注重增强学生在理论和艺术研究实践方面的研究能力,使文学传统学科更贴近新兴艺术的发展,提升其综合研究能力。学位获得者具有在相关的媒体、网络、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或在一般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18.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20.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只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也改名为《补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B )。 A.学习考古学B.学习医学 C.学习文献学D.学习文学 2.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B )。 A. 《孤独者》B.《在酒楼上》 C.《孔乙己》D.《伤逝》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姓名:CMM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对研究者提出了特殊的知识,理论研究策略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基本原则,为研究者提供了无穷尽的问题,并要求研究者运用恰当的方法、论证、分析、解决、问题。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性研究;学科特征;研究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科阶段,它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它是报考人数多、影响大,颇受欢迎的二级学科。如果要学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并进一步在专业研究中有所建树,那么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历史整体联系的学科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可区分为现代与当代时期,每一时期之内又可区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它们的延续性远远大于断裂性,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共同性远远高于相异性,是一个整体的学科,许多文学现象跨越了不同时期,只有将其来龙去脉置于历史联系的框架内才能得到准确审视。上世纪80年代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90年代以来部分研究者以现代性统摄现当代文学研究,其目的都是希望打破人为制造的学科割裂,追求在统一的富于弹性的整体观照下,对文学历史,文学现象作出更符合历史实际也更深入有效的阐释。例如,黄曼君将数千年形成的古代文论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预制的观念立场问题意识方法论特征,陈思和打通现当代文学隔阂的新文学整体观,洪子城梳理左翼革命文学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一脉相承的传统,刘纳、陈平原将中

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追询到近代,都体现了这一学科观念的渗透与内化。 李怡的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是另一层意义上历史整体联系和分类比较的成功例证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经典研究与一般问题研究发掘新学术空间并举,针对学科对象历史短暂而研究队伍庞大的现状,有人认为现当代文学史的线索已经明了,应该确定一批经典命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同时放弃对一般性文学现象和次要作家作品的研究,避免研究力量的分散和浪费。比如指认鲁迅,郭沫若、朱自清、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艾青、穆旦、赵树理、王蒙、张承志、王安忆等人为经典作家,他们的代表作为经典作品;从上世纪初到新世纪的几次文学转型为经典文学现象,小说、诗歌文体为经典文体,等等。 但是,这里的疑惑是,倘若不经过充分的反复的学术研究,怎么确定经典的身份?因为学术阐释恰是很重要很特别的选择接受机制和过程。其实,学科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就以研究相对比较充分的现代文学为例,许多作家作品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细致,有的甚至无人问津。比如,对上世纪4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现代话剧类型的丰富这一文学历史现象和文体创作现象的求证仅仅仰仗几位作家几部作品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满的学科细节研究,对文学发展轨迹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经典性命题也无法显现。还有人着眼于克服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弊病,提出要发现新论题,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这方面已经涌现出一批成果,如探讨地域文化与文学风格的关系,疏理教育史与文学史的线索,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考察古今文学的延传与变异等。由于经典命题蕴含深广,所以对经典的深入研究既有可能深化学科研究,也有可能拓开新的学术空间;反过来,在一般性问题与新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完全可能形成经典命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业已修改

作业 1.《___》是蹇先艾的成名作、代表作。C.水葬 2.象征诗派代表诗人李金发,时称“”。B.诗怪 3.___主张诗歌要具备“三美”。C.闻一多 4.___被称为“恋爱小说专家”。B.张资平 5.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___ ”。D.苍凉 6.《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是___。A.林道静 7.《红旗谱》是___的作品。C.梁斌 8.《写在人生边上》是___的散文集。B.钱钟书 9.《沉沦》塑造了现代汉语文学史上典型的“___”形象。B.零余者 10许地山的小说在一个捡破烂的妇女___身上寄托了民间的仁义和宗教的慈爱精神。A.春桃11.沈从文小说《___》中的弱女子,始终处于被动的人生状态。作为童养媳,她任人摆布,无丝毫自由可言。B.萧萧 12.穆时英最早的小说集《___》并没有新感觉派小说的味道。C.南北极 13.1942年问世的《___》是冯至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杰作。B.十四行集 14.进入21世纪,张洁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___》,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D.无字15.路遥小说《___》通过主人公高加林承受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痛苦,反映80年代部分农村青年的心理状态和人生际遇。B.人生 16.废名的《___》,别开生面地“用唐绝句的写法”来写小说,开创了长篇诗化小说的创作体例。C.桥 17施蛰存小说《将军底头》《鸠摩罗什》《石秀》都是用___的精神分析学说来写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A.弗洛伊德 18.二诸葛、三仙姑是赵树理小说《___》中的人物。C.小二黑结婚 19.孙犁在白洋淀系列小说中,用大量笔墨描绘青年___形象。D.妇女 20.小说《___》是现代汉语文学“组织生产”的一次成功的实践,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并非专业作家。B.红岩 21柳青的《___》被认为代表了“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D.创业史22.___创作的《李双双小传》塑造了一个乐观爽朗、泼辣能干的妇女形象。A.李凖23.___的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用苦涩悠扬的笔调,回忆“我”在陕北的插队生活。 B.史铁生 24.田汉的历史剧《___》将原来喜剧性的“蝶双飞”结尾,改为悲剧性的“蝶分飞”结局。 B.关汉卿 25.卞之琳的爱情诗精品《___》在爱情的歌颂中展开对爱的怀疑与反思,从而构成尖锐的悖论。C.鱼化石 26.平江不肖生,本名向恺然,其代表作《___》流行全国。B.江湖奇侠传 27.三幕剧《上海屋檐下》是___的代表作,巧妙地截取了上海弄堂房子的一个横断面。A.夏衍 28.何其芳前期的诗作感伤的情调既有___的颓唐,也有西方现代派情绪。D.晚唐 29.莫言小说《___》加大了表现丑恶的力度,于1987年发表后,立即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道德批评与攻击。C.红蝗 30海子后期的诗歌,以“___”为中心集结了许多邈远的燃烧意象。D.太阳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资料汇总

虑到国内中文强势院校近几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越来越多不提供参考书目的现实状况,我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及道听途说所得,大海捞针般列举出这些资料,重点书目并附扼要说明文字,希望能为与我有同一考研目标却苦无门路的同学带来稍许宽慰…… 1、现代文学类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虽有缺点,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现代文学史能超过它,何况该书代表了中国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对现代文学的官方阐述。该书配套有温儒敏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补充读本。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李宪瑜、贺桂梅、姜涛等合著,提供了这个学科的研究概况,非常精炼,也很全面。 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册),在原《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基础上增订而成,叙述更完整而富于特色,比如不再坚持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分章叙述,台港文学也不再作为整体附后而是采取了分期编入的方式,文学各个阶段分期还附有详尽的文学大事年表,是最适合本科生全面了解现当代文学演进概况的一个本子,所以目前全国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广泛选用这部教材。 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至2011年10月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最新的第三版,现正行销海外。该书为二十多年来“重写文学史”显著成果之一,各专题章节均由大陆相关研究的知名学者编著,建立了与读者“平等对话”的叙述姿态,观点新颖、语言平实且脉络清晰,部分章节显示出编写者尝试突破体制内主流话语霸权的可贵努力,是一部有着相当独立价值的现代文学史。 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原分四卷,最新修订本分上下两卷),收集了80年代至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要论文,其中的很多论文在不少专家的集子里出现过。看了这个以后再看他们的专集,就能把握住他们的研究方向。 刘俊等人编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从文学史的观照、作家作品解析、思潮流派透视等角度收编学科内专家学者最经典的探索成果,建议作为案头必备书,以便随时翻阅。 范伯群、朱栋霖编写的《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翔实而又独创性地论述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的文学史著作。以新的文学史观、文学观重新诠释1898-1949年间的中国文学所受外国文学影响的情况,经过不断地吸纳、排斥、变异与自我创造,直至实现中国文学现代化、本土化的全过程。它以比较文学的特有立场与宽广视域,将历史文献学的方法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探涉了一般文学史难以展开的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 2、1918年4月,胡适发表,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是,第一部现代长篇小说是,第一部新诗别集是。 4、“五四”以后,以描写小市民和中、小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而著称,他这方面的代表作是。 5、1923年,同时出版了冰心的和,以及宗白华的,引起了人们对“小诗体”的关注和兴趣。 6、闻一多的新诗诗集只有两部:和。 7、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和之 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标榜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的派别是() A甲寅派B学衡派C鸳鸯蝴蝶派D新月派 2、提出“人的文学”的是() A胡适B陈独秀C李大钊D周作人 3、下列哪一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A.莽原社 B、未名社 C.语丝社 D.浅草社 4、茅盾所谓“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一位诗人”指的是( )。 A.徐志摩 B.闻一多 C.冯至 D.李金发 5、“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以上诗句出自于 闻一多的:( ) A.《忆菊》 B.《一句话》 C.《发现》 D.《死水》 6、尚洁是哪篇小说中的人物?() A《命命鸟》B《缀网劳蛛》C《商人妇》D《湖畔儿语》 7、“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 里受苦呢!“这句话出自() A《孤独者》B《超人》C《在酒楼上》D《沉沦》 8、“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喊出这妇女个性解放呼声的人物 形象是( ) A.子君 B.莎菲 C.爱姑 D.曾树生 9、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10、《一只马蜂》的作者是() A欧阳予倩B田汉C洪深D丁西林 三、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专)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1.情感2.细读语言写法3.多读多写4.知识分子5.故事新编6.冯文炳7.时代性8. 满族北京市民衰败 二、人物所属作品:1.《正红旗下》2.《倾城之恋》3.《在酒楼上》 4.《李有才板话》 5.《边城》 6.《铸剑》 7.《倾城之恋》 8.《子夜》 9.《子夜》10.《骆驼祥子》 三、写梗概: (一)写出老舍《正红旗下》梗概:1899 年,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他就是这大清王朝残灯末庙屈辱历史的见证人老舍先生。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庚子年间,随着义和团的到来,老北京顺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陡起波澜,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让他们百思不解、颜面扫地:八国联军炮轰京城,太后西逃,北京陷落,高官百姓们的尊严轰然倒地,官军和团民围攻东交民巷,旗兵们尽了职责,报国寺的老方丈也带着满腔的怨恨走进了熊熊烈火……面对这破碎的河山,残存的家园,经受了劫掠的老北京只能将这段历史永远地铭记在心。 (二)《呼兰河传》故事梗概:1.《呼兰河传》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童年的不同视角,都市与乡村的不同情境之间。 2.作品中儿童视角下的世界:有儿童眼睛里的后花园,“我跟祖父学诗”的镀铬反应与理解等等;充满童趣的欢乐和纯真之美。同时又有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在叙述中时隐时现的寂寞感和孤独感,构成了小说的潜流,与充满童趣的欢乐和纯真之美形成鲜明对照。 四、阅读《铸剑》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博”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提示:①作品写了“铸剑开炉”“以头相博” ,而“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在阅读可见鲁迅丰富的想象力。②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表现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小说语言诡奇而绚丽。 五、分析论述题: 1.《正红旗下》……提示:在作者心目中,二哥福海虽有进步、可爱之处,但他仍然脱不了满足的一些习俗,福海与大姐、公、婆、大姐夫那种懒散、苟安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写出了后者那种、讲究体面、排场,追求精巧、讲究礼仪的态度。通过福海“请安”“洗三”两个场面的安排,用幽默的语言展开北京市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心理习惯以及相应的审美追求。 2.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里,怎样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农民的关怀? 提示:1、作者表现了对中国农民的关怀,他自觉地用农闲时农民最爱听的“评书”的方式来写他的小说。2、从“评书”体的小说这一角度,我们可以分析赵树理这篇小说在结构、描写、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并进而体会中国农民的智慧,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对现代小说写作的影响与渗透。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0年代整理

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填空题 1.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 年成立于上海。 3.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4、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之争。 5.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有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 6、1930年到1931年,由潘公展等国民党党员组成了“民族主义文学”,其代表作有《国门之战》、《黄人之血》。 二、名词解释 1、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2.普罗文学 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学,描写现实革命斗争题材,着力表现无产阶级与其他劳苦大众生活的不幸与走向革命的必然历程太阳社后期创造社成员,蒋光慈。洪灵菲。郑伯奇。华汉,咆哮了的土地 3、“两个口号”论争 发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4、京派 京派是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艺关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离,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从文、萧乾等。 5、论语派 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 6、民族主义文学 民族主义文学是30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等。 三、简答题 1.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 一是1928-1930年左翼文坛和新月派的论战。新月派的“人性论”观念受到左翼作家的批判。二是1930-1931年和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的论争。鲁迅等人揭露了他们的“庞大派文学”的实质。三是1931-1933年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论争的中心是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2.简析“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意义。 1935年下半年,党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于1935年底提出“国防文学”口号。1936年4月,鲁迅、冯雪峰等为了补救“国防文学”在意义上的不明了性,又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主张国防文学的人对此指责,于是发生了长达四五个月的两个口号的论争,使左翼文学处于分裂状态。这场论争,是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左翼文艺界通过论争达到了团结,为过渡到下一个时期的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3.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高蹈于现实功利之上,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他们的文学思想是以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 四、论述题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 1927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翼文学运动)兴起于上海,有其历史原因:一、国民党破坏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的格局,有必要提出和建设与革命步调一致的无产阶级文学。二、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使中国作家受到很大鼓舞。三、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作家到达上海,他们经历了阶级斗争的风云变幻,思想进一步革命化。从混合型的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其不足。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介

华锐学院中文系系级重点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中文系第一批重点建设的两门课程之一。学校对我系的重点课程的建设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采取了诸多相应措施,进行了非常有效的目标责任经管,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本课程建设的整体构想和基本做法简单介绍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学习本课程将使学生获得对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阶段)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正确认识,通过文学史的教案,力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简况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2)通过文学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美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和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研究文学现象的能力,能写出符合学位要求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二、课程定位与学习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中文系所有师范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其对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熟练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中文师范教育的专业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教案,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从微观上赏析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而提高其文学作品的赏析、批评及创作能力,为以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案以及从事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本课程作为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理论课程,其课程教案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同时体现师范特色和人文特色。本课程教案要做好与中小学语文教案的衔接工作,对中小学语文教案实践有充分的了解和较全面的把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