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通风及灾害防治最新教案

矿井通风及灾害防治最新教案

矿井通风及灾害防治最新教案
矿井通风及灾害防治最新教案

矿井通风及灾害防治

学习要点:

掌握“一通三防”安全知识;掌握矿井水害的预防措施;掌握顶板灾害的预防措施。

培训学时:8学时。

第一节矿井通风

一、矿内空气

1.井下气体成分

矿内空气是矿井井巷内气体的总称。它包括地面进入井下的新鲜空气和井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浮尘。矿内空气的主要来源是地面空气,但地面空气进入井下以后,在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因而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在性质上和成分上均有较大差别。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煤岩中涌出各种气体以及可燃物的氧化,其成分发生变化。风流在经过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之前,其成分变化不大,称为新鲜空气或新风;风流经过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后,其成分发生较大的变化,称为污浊空气或乏风。井下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

(1)地面空气的组成。地面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气体。按体积计算,氧气为2l%,氮气为78%,二氧化碳为0.03%,稀有气体为0.94%,其他气体为0.03%。

(2)井下有害气体的来源及性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或煤层

中涌出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02)、硫化氢(H2S)、氨气(NH3)、氢气(H2)、甲烷(CH4)等。

①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混合。一氧化碳能燃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13%~75%时,遇火源有爆炸的危险。

一氧化碳具有强烈的毒性。其主要原因是人体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亲和力比氧气大250倍。一旦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首先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因而减少了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机会,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人体的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取决于一氧化碳浓度、接触一氧化碳的时间、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一氧化碳中毒者嘴唇呈桃红色,两颊有斑点。《煤矿安全规程》允许一氧化碳的最高浓度是0.0024%。

空气中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煤炭自燃以及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井下爆破,矿井火灾等。

②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气体,有刺激性臭味,极易溶于水,相对密度为1.57,有强烈毒性。它溶于水而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硝酸,对肺组织起破坏作用,造成肺水肿,对眼睛、鼻腔、呼吸道等有强烈刺激作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大允许浓度是0.00025%。主要来源为炸药爆炸时产生一系列氮氧化合物,如NO、NO2等,NO遇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2。

③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浓度在0.000l%时可嗅到,易溶于水,相对密度为1.19,有剧毒性。

能使血液中毒,对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00066%。主要来源为坑木及其他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有的煤炭中也会释放出硫化氢。采空区或废旧老窑积水中可能积存硫化氢,当发生透水时,将有硫化氢涌出。

④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臭及酸味的毒性气体,相对密度为2.2,易溶于水。它与眼、呼吸道的湿润表面接触后能形成硫酸,对眼、呼吸器官有强烈腐蚀作用,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5%。主要来源为含硫矿物的氧化,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体中涌出。

⑤甲烷。甲烷又称沼气,是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人们常称的煤矿瓦斯主要指甲烷。甲烷是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55,难溶于水。矿井空气中甲烷浓度过高时可引起缺氧窒息。甲烷不助燃,但在空气中积聚到一定浓度,遇到高温火源易燃,易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历年来煤矿发生的许多重大、特大伤亡事故中瓦斯事故所占比例最大。

⑥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有浓烈臭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596,易溶于水。氨气对皮肤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喉头水肿。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30%时,有爆炸危险。氨气的主要来源是爆破作业、煤岩层中涌出、用水灭火等。

2.《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空气成分的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明确规定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2)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表1的规定。

3.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

为防止有害气体的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通风。加强通风是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最根本措施。利用新鲜空气,将有害气体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并将有害气体排出工作面空间和矿井。

(2)加强瓦斯检查和监测。通过加强对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和监测,掌握有害气体的涌出规律和涌出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处理积聚的有害气体。

(3)加强盲巷管理。在井下通风不良或不通风的巷道,往往积聚大量的有害气体。在上述地点应设置栅栏、警示标志。人员如需进入时,必须先检查有害气体浓度,在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4)喷雾洒水,降低有害气体含量。在生产过程中,爆破工作产生大量的炮烟等有害气体,通过喷雾洒水的办法,可以有效降低炮烟

的含量。

(5)瓦斯抽放。对煤层中存在的大量瓦斯,利用抽放系统预先抽放出来,在开采时工作空间的瓦斯浓度将大大降低。

(6)采取急救措施。当发现井下有人由于缺氧窒息或呼吸有害气体中毒时,应将中毒者或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巷道或地面进行急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二、矿井通风系统

1.矿井通风任务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如下:

(1)向井下各工作场所连续不断地供给适宜的新鲜空气。

(2)把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并排出矿井。

(3)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机械设备正常运转,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此外,矿井一旦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时,往往依靠采取正确的控制风流的方法来防止事故扩大。

2.矿井通风系统

(1)矿井通风方法。根据风流获得动力来源的不同,矿井通风方法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根据矿井通风压力状态,分为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

①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因素产生的通风动力,致使空气在井下巷道流动的通风方法称为自然通风。自然风压的大小和风流方向,主要受地面空气温度变化、高差、井口的风速等影响。其实质是进回风

井口的空气密度差引起的。

②机械通风。利用主要通风机的运转产生通风压力,致使井下空气在井下巷道流动的通风方法称为机械通风。根据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抽出式通风(负压通风)和压人式通风(正压通风)。

由于自然风压一般都比较小,且不稳定,所以《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矿井都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2)矿井通风方式。根据矿井和出风井相对位置的不同,矿井通风方式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三种。

①中央式。中央式是进风井和出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根据出风井沿煤层倾斜方向位置的不同,又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两种。

a.中央并列式。无论沿井田走向或倾斜方向,进、出风井均并列布置于井田中央。

b.中央边界式。进风井在井田中央,出风井大致位于井田浅部沿走向的中央。

②对角式。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中央,出风井位于井田浅部走向上方边界。按出风井在走向位置的不同,又分为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

a.两翼对角式。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风井位于井田浅部沿走向的两翼附近。

b.分区对角式。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而每个采区各有一个出风井。

③混合式。进风井与出风井有三个以上井筒,由中央式与对角式混合组成。

(3)通风网路。矿井风流按照生产要求在巷道流动时,风流分岔、汇合线路的结构形式称为矿井通风网路。矿井通风网路有串联通风、并联通风和角联通风三种基本形式。

①串联通风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巷道循序地首尾连接在一起的通风风路,又称一条龙通风。

②并联通风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通风巷道在某一点分开,又在另一点汇合,中间没有交叉的通风风路。

③角联通风是指在并联的两条风路之间,还有一条或数条风路连通的通风风路。

三、矿井通风设施

为使风流按规定路线流动,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他用风地点的有效风量和防止采空区、旧巷中有害气体涌到矿井风流中,就必须在井下修筑各种通风构筑物,这些构筑物称为通风设施。煤矿井下常见的通风设施有挡风墙、风门和风桥等。

1.挡风墙

挡风墙又称密闭。它是一种需要隔断风流,同时又不需要通车和行人的巷道内的构筑物,如用它来封闭采空区、火区和废弃的旧巷。按使用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风墙和永久性风墙。

临时性风墙结构简单,易修筑,使用时间短,可用帆布、木板等材料建造。

永久性风墙应用不燃性材料,可用砖、料石、混凝土等建造。墙上部厚度不小于0.45 m,下部不小于l m;风墙前后5 m以内的巷道支护完好且为防腐支架;无积煤,无片帮、冒顶;四周要掏槽;墙面要抹平、抹严、刷白,不漏风。挡风墙内有涌水时,应在墙上装设放水管,放水管应制成U形,利用水封防止放水管漏风,如图1所示。

2.风门

风门是既能切断风流又能行人行车的通风设施。它是风墙上有门的构筑物。

在井下通车频繁地点,应设自动风门。以行人为主、车辆通过不频繁的地点,可用木制普通风门。

风门是较重要的通风设施,对控制风流的流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防止行人行车打开风门而造成风流短路,应在同一地点设两道风门。两道风门的距离,通车时不小于1列车长度,行人时不

小于5 m,同时必须坚持“开一关一”的原则。

3.风桥

风桥是用以隔开两支相互交叉的进、回风流的通风设施。按其服务年限和巷道中通过风量大小的不同,风桥可分为铁筒风桥、混凝土风桥和绕道式风桥,如图2所示。

第二节矿井瓦斯防治

瓦斯是在矿井生产过程中涌到采掘及各生产空间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因此,瓦斯是一种混合气体,但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占90%以上),所以有时瓦斯就专指甲烷。

一、瓦斯的性质与危害

1.瓦斯的性质

瓦斯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有时可以闻到类似苹果的香

味,这是由于芳香族的碳氢气体与瓦斯同时涌出的缘故。瓦斯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0.554,标准状态下瓦斯的密度为0.716 kg/m3,所以,它常积聚在巷道的上部及高顶处。瓦斯的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1.6倍,微溶于水,不助燃也不能维持呼吸,达到一定浓度时,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并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瓦斯的燃烧、爆炸性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

2.瓦斯的赋存形态

(1)瓦斯的生成。古代植物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后,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构成植物的三大元素碳、氢、氧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煤和多种气体。甲烷就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由于厌氧菌的作用,由植物纤维质分解而生成的,植物则变成泥炭。在泥炭的碳化生成煤的过程中,又生成甲烷。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地质构造运动造成的裂隙,大部分甲烷已逸散到大气中,只有少部分至今保存在煤体和围岩中。

(2)瓦斯的赋存形态。煤体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性固体物质,既有成煤过程中产生的原生空隙,也有成煤后的构造运动形成的孔隙和裂隙,在煤层中形成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和孔隙表面。因此,成煤过程中生成的瓦斯就能以游离和吸附这两种状态存在于煤体内。

游离状态与吸附状态的瓦斯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换的动平衡状态,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这种平衡状态就遭到破坏。如当压力升高或温度降低时,一部分瓦斯将由游离状态转化为吸附状态;相反,如果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时,此时一部分瓦斯将由吸附状

态转化为游离状态,即两种状态的瓦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瓦斯的主要危害

(1)使人窒息。如矿井中某些地点瓦斯浓度过高,则氧浓度会相对降低,人如误人其中,就会发生窒息事故。

(2)燃烧及爆炸。瓦斯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不仅要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而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高压气体,会造成矿井设备、设施损坏和人员伤亡。

(3)煤与瓦斯突出。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煤(岩)层中喷出大量瓦斯并抛出大量煤体,产生强大的动力冲击,摧毁巷道设施、破坏通风系统,喷出的瓦斯极易造成人员窒息或造成瓦斯事故。

二、矿井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瓦斯爆炸就是瓦斯(CH4)在高温火源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形成高温、高压,并以极高的速度向外冲击而产生的动力现象。

1.矿井瓦斯涌出

赋存在煤(岩)体内的游离或吸附瓦斯一部分转化成井下空气中的瓦斯,这一过程即为矿井瓦斯涌出。矿井瓦斯的涌出形式,分为: (1)普通涌出。瓦斯从煤(岩)体内连续地、缓慢地、长时间地涌向采掘空间。这是矿井瓦斯涌出的主要形式,井下空气中的瓦斯大都是以这种形式涌出的。主要特点是较平稳,一般没有响声,也没有动力现象。

(2)特殊涌出。瓦斯从煤(岩)体中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大量涌出,

同时伴有煤(岩)体。它又可分为瓦斯喷出和煤与瓦斯突出。其主要特点是范围一般较小,时间短暂,具有突发性,同时伴有较强的动力现象。

2.瓦斯爆炸条件

瓦斯发生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二是混合气体中氧的浓度不低于12%;三是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

(1)瓦斯的浓度。瓦斯爆炸发生的浓度界限指的是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中瓦斯的体积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9.5%时,理论上瓦斯可以同空气的氧气完全反应,从而放出最多的热量,因此,爆炸的强度最大;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瓦斯较少,不能形成热量积聚,因此不能爆炸,只能燃烧;当浓度高于16%时,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不足,满足不了氧化反应的全部需要,只能有部分的瓦斯与氧气发生反应,所生成的热量被多余的瓦斯和周围介质吸收而降温,所以也就不能发生爆炸。

(2)充足的氧含量。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必须大于12%,否则爆炸反应不能持续。煤矿井下的封闭区域、采空区内及其他裂隙等处,由于氧气消耗或没有供氧条件,可能会出现氧气浓度低于12%的情况;其他巷道、工作场所等按规定氧含量不得低于20%。一般不存在氧气浓度低于12%的情况,因为在此情况下,人员在短时间内就会窒息而死亡。

(3)足够能量的点火源。点火源能够引起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是:

温度不低于650℃;能量大于0.28 mJ;持续时间大于爆炸感应期。这三个条件通常很容易满足,如明火、煤炭自燃、撞击火花、电火花等。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一些不可避免的火源有时需要采取特殊的技术,使其不能满足点燃瓦斯的点火条件。例如,井下爆破时所用的毫秒雷管产生的火焰,其温度高达2 000℃,但持续的时间很短,小于爆炸感应期,因此不会引起瓦斯爆炸。

3.瓦斯爆炸的危害

矿井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就会造成一系列极其严重的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爆炸产生高温。爆炸时产生的热量,使周围气体温度迅速升高,爆炸瞬间的温度为1850℃—2650℃。这样的高温会造成人员伤亡,并可能引起火灾,烧毁设备、设施,损坏巷道。

(2)爆炸产生高压气体和强大冲击波。由于爆炸时气体温度骤然升高,引起爆源附近气体体积急速膨胀,气体压力突然增大,形成强大的高压冲击波。强大的冲击波可使井下人员伤亡,严重摧毁巷道支架、井下设施和设备,造成巷道顶板冒落。此外,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会使别处积存的瓦斯冲出,并能扬起大量煤尘,从而造成瓦斯或煤尘的连续爆炸,使灾害扩大。

(3)爆炸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瓦斯爆炸要消耗大量氧气,同时伴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若有煤尘参与爆炸,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会更多,造成的人员伤亡更严重。统计资料表明,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中死亡的人数,90%左右都是因

为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

4.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预防瓦斯爆炸应从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人手,即设法防止瓦斯积聚和出现引火火源;同时一旦出现瓦斯爆炸,还要设法防止爆炸事故扩大。其主要措施如下:

(1)防止瓦斯积聚。必须保证采掘工作面足够的供风量,以稀释并排出涌出的瓦斯。严禁敞开风门,严禁物料堵塞风道,保证风流畅通。要建立健全矿井瓦斯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加强盲巷和采空区瓦斯及容易积聚瓦斯地点的日常管理,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

(2)防止明火。严格人井检身制度,严禁携带烟草及引火物入井,井下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井下需要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应制定安全措施,严格审批手续,并按《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3)防止电火花。井下使用的机械和电气设备,必须符合《规程》的要求,并要经常检查和维修,使之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4)防止爆破火焰。在瓦斯矿井中,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的炸药。爆破使用的雷管、炮泥、装药量以及放炮地点附近的瓦斯浓度等必须符合《规程》的有关规定。禁止放糊炮、明炮。

(5)防止摩擦火花。采煤工作面要防止采煤机截齿、钢丝绳和输送机链条等与煤层中坚硬矿物摩擦产生的火花。

(6)防止高温热源。严禁携带火种人井,对电气设备、放炮、火

区及矿灯等都必须按规定严加管理。

第三节矿尘危害防治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矿物的微粒称为矿尘。矿尘一般指煤尘和岩尘:粒径在l mm以下的煤粒叫煤尘;粒径在5μm以下的岩粒叫岩尘。

悬浮于矿井空气中的矿尘称为浮游矿尘,简称浮尘;从空气中降落下来,沉积于设备器物表面或巷道帮壁上的矿尘称为沉积矿尘,简称落尘。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浮尘和落尘可以相互转化。单位体积矿井容器中所含浮尘的数量叫做矿尘浓度。我国规定采用质量法表示矿尘浓度,即在l m3空气中所含浮尘的毫克数,单位为mg/m3。

一、矿尘的生成及危害

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岩体的破坏和碎裂,便产生大量的矿尘。煤矿井下几乎所有作业都可不同程度地产生矿尘,如打眼、放炮及各种方式的落煤、装载、运输、转载、顶板管理等。其中,以采掘工作面产生的矿尘量最多,约占全部矿尘的80%;其次是运输系统的各转载点。

矿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矿尘污染劳动环境,降低了生产场所的可见度,影响劳动效率和操作安全。

(2)工人长期在矿尘环境中工作,吸人大量矿尘后,轻者能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可导致尘肺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寿命。

(3)矿尘中的煤尘具有可燃性或爆炸性,遇有外界火源时,很容

易引起火灾或煤尘爆炸事故,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二、煤尘爆炸的条件及预防措施

1.煤尘爆炸的条件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2)呈浮游状态的煤尘达到一定浓度。一般认为,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50 g/m3,上限浓度为l 000~2 000 g/m3。爆炸威力最强的煤尘浓度为300—500 g/m3。

(3)有足以点燃煤尘的热源。煤尘的引燃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它与煤尘本身的性质、浓度等有关。经试验,我国的煤尘爆炸引燃温度一般认为在700℃~800℃之间。

(4)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当矿井空气中的氧浓度低于18%时,煤尘不能被引燃而失去爆炸性。

2.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1)减降尘措施。在矿井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产尘量或降低空气中的浮尘含量,是防止发生煤尘事故,减少职业病发生的基本措施。除严格执行综合防尘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通风防尘。通风是稀释和排除工作地点悬浮矿尘的有效措施,较适宜的排尘风速为 1. 5—2 m/s。风速太高,易将积尘吹起;风速过低,则不能将浮尘带出采掘空间。

②定期清除积尘。《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及时清除巷道中的浮煤,清扫或冲洗沉积煤尘,定期撒布岩粉,定期对主要大巷刷浆。

(2)防止出现引爆火源。引爆煤尘所需的能量并不大,为4.5—

40mJ。如爆破火焰、电气火花、矿井火灾、瓦斯爆炸、明火以及机械摩擦和撞击火花等,均可将煤尘引爆。因此,防止出现引爆火源是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

(3)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隔爆设施是指在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的适当位置安设的隔绝煤尘爆炸传播的安全设施。其作用是使已经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地点附近的煤尘不能参与爆炸,使爆炸事故不能继续和扩展下去。

①撒布岩粉。岩粉是不燃物质,在巷道撒布长度不小于300 m的岩粉,增加煤尘中的不燃成分,可起到抑制爆炸的作用。

②设置隔爆水棚。常采用隔爆水槽(或水袋),安设在巷道顶部。在爆炸波的作用下,水槽被崩翻并破碎,瞬间在巷道内形成20—30m 的水雾幕,从而隔绝火焰和灭火。

③自动式隔爆设施。在设施前方一定位置安设传感器,感知爆炸的有关参量(如温度、压力等),将信号传至运算机构并指令动作机构使隔爆设施动作,将消焰剂喷出弥散于巷道空间以隔绝火焰,常用的有自动水幕等。

第四节矿井防灭火

矿井火灾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矿井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发展迅速,变化复杂,影响范围广,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资源损失,甚至引发瓦斯煤尘爆炸,使灾害的程度和范围相应扩大,酿成更大灾害。为了防治矿井火灾,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对矿井火灾作必要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

一、矿井火灾的分类

1.按引火的热源不同分类

根据引火的热源不同,通常将矿井火灾分成两大类,即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2.按发火地点的不同分类

按发火地点不同,可分为井筒火灾、巷道火灾、采面火灾、煤柱火灾、采空区火灾及硐室火灾。

3.按燃烧物的不同分类

按燃烧物不同,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火药燃烧火灾、油料火灾、坑木火灾、瓦斯燃烧火灾及煤炭自燃火灾等。

二、矿井火灾的危害

矿井火灾对煤矿生产及职工安全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产生大量的高温火焰及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火灾有产生大量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随高温火烟一起流人井下各作业场所,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

(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不仅提供了瓦斯、煤尘爆炸的热源,而且由于火的干馏作用,使井下可燃物(煤、木材等)放出氢气和其他多种碳氢化合物等爆炸性气体。因此,火灾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进一步扩大灾情及伤亡。

(3)火灾烧毁设备和煤炭资源。井下发生火灾,因灭火措施不当或拖延时间,往往错失灭火良机,使火势扩大,这样就会烧毁大量的设备、器材和煤炭资源。有时封闭火区也会导致一些设备长期被封闭

在火区而损坏,造成大量煤炭资源呆滞,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4)火灾使井下风流逆转,导致灾情扩大。矿井火灾发生后,高温浓烟流经区域的空气发生变化,温度升高。井巷中产生火风压。火风压一方面使矿井总风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还能使局部地区风流方向变化,出现风流逆转,造成通风系统紊乱,扩大灾害范围,增大事故损失和灭火救灾的困难。

三、预防矿井火灾的主要措施

1.预防矿井火灾的措施

(1)禁上一切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井下禁止使用电炉、灯泡取暖。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准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特殊情况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2)井下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要定期送到地面处理。要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电气设备,加强维修,保证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性能良好,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防止电火花、电弧及摩擦发热造成事故。

(3)加强放炮管理,使用安全炸药,禁止违章放炮,避免放炮火焰产生。

(4)井下按规定使用不延燃电缆、阻燃输送带和阻燃风筒等。

(5)井口房、井架和井口建筑物、进风井筒、回风井筒、平硐、主要巷道的连接处、井下主要硐室和采区变电所等,都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或开凿在岩巷内。

(6)进风井口和进风平硐口都应设防火门,以防井口火灾和附近地面火灾波及井下。进风井与各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的连接处都应设防火门,并定期检查防火门的质量和灵活可靠性。

(7)矿井必须在井口附近100 m以内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下每个生产水平的主要运输大巷中也应设消防材料库,储备消防器材,并备有消防列车。灭火材料和工具必须满足矿井灭火时的需要,平时不准挪作他用。井下的火药库、充电硐室、绞车房、水泵房和采区变电所,都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8)每个矿井都要建筑地面消防水池。开采下部水平的矿井,除地面消防水池外,也可用上一水平的水仓作消防水池。井下各主要巷道中应铺设消防水管,每隔一定距离设消防水龙头。

2.处理矿井火灾事故时应遵循的原则

(1)控制烟雾的蔓延,不致危及井下人员安全。

(2)防止火灾扩大。

(3)防止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

(4)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并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

(5)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

第五节水害和顶板灾害的防治

一、矿井水害防治

1.矿井水害发生的原因

矿井水害发生,究其原因不外乎自然和人为两大原因。自然原因,

矿井通风系统的与优化

科技信息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3年第9期0引言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生产系 统,同时又制约着生产系统。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矿井的 安全生产、灾害防治和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矿井通风系 统的不合理,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和矿井的抗灾能力,导致矿井经 济效益的严重滑坡。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稳产和高产,提高矿井的抗 灾能力,最终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通风系统必须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因此,矿井通风系统的分析及优化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矿井设计 过程和通风管理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内容。 1现有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矿井通风网络在矿井开采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新矿井投产初 期,生产量尚未达到设计水平,通风阻力较小,通风系统如按设计参数 投入运行,将造成风量过大,导致能源浪费。投产后,矿井通风网络通 风阻力的实际值与设计值偏差也较大,当设计值大于实际值时,则风 量偏小,导致通风困难;当设计值小于实际值时,则风量偏大,导致能 源浪费。且随着近几年矿山形式好转,改扩建矿井日益增多,矿井通风 系统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所以对矿井通风系 统的分析与优化迫在眉睫。 2通风系统优化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类:矿井通风 系统阻力影响、矿井通风网络优化研究、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优 化、矿井通风系统通风机优化。 2.1矿井通风系统阻力优化 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技术措施的研究对于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矿井通风 阻力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三个方面:1)风量对阻力的影响;2)分支 风阻对通风阻力的影响;3)网络结构对阻力的影响。 降低矿井通风阻力,对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 要意义。主要措施有: 2.1.1并联通风根据并联风路阻力比串联网路阻力小得多的原理(风 量相同),可以通过计算机通风系统模拟或实际通风阻力测定的方法, 找出通风系统网络的高阻力区段,采取新掘巷道或者启封旧巷道的方 法,实现并联通风,降低通风系统总阻力。 2.1.2开掘新井巷,缩短通风线路长度。随着生产向边远采区或深水 平的发展,或者井田过大,通风线路不断加长,而瓦斯涌出量的增加, 将导致需风量和通风阻力的增加。当通风系统无法满足供风要求或利 用现有的通风系统不经济时,可以考虑在边远采区或者新水平增掘新 风井,以缩短风路,保证经济有效的供风。 2.1.3改变通风网路,合理调配风机负担。对于生产矿井,当通风系统 与生产能力不匹配时,应该合理调整生产布局,改变通风网路,合理调配风机负担、尽量发挥现有风机、巷道的潜力、增设或减少风机(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等。2.1.4减小摩擦阻力系数,尽量使井巷壁面光滑。2.1.5扩大巷道断面,减小局部阻力。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往往比较集中在几个高阻力区段,找出高阻力区段,适当扩大高阻力区段巷道断面面积,往往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降阻效果此外,巷道平直、避免巷道断面突然扩大或缩小,也能起到减小局部阻力的作用。2.1.6选用周长较小的巷道。在巷道断面相同的条件下,圆形断面的周长最小,拱形断面次之,矩形、梯形断面的周长较大。2.2矿井通风网络优化2.2.1理论依据矿井风流流经各个巷道和工作面,构成复杂的通风风路系统。通常将风道的交点称为节点,两节点间的风道称为分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分支形成的闭合回路或网孔。通风网络通常由众多的分支及回路所组成。风流在风路中流动时遵循风量平衡定律、风压平衡定律和阻力定律。即虚拟分支的主要参数如下:1)风量等于与之相连的网络入边或出边的风量;2)阻力等于基点的压能与分支的另一节点的压能之差,压能基点的位置及压能值均可任意设置;3)风的阻力的大小按照分支阻力定律计算。但是当虚拟分支阻力是0,而且风阻又位于分母时,风阻取无穷大。矿井通风网络是实际矿井通风系统的数学表达,是矿井风流路线及其有关参数的组合,是一个关联程度很高的复杂系统,其中一条分支的风量可能通过在多条分支中安设调节设施而改变。因此,满足通风需求的调节方案多种多样。如何确定一种既能满足通风需求和生产条件的限制、符合有关规程规定,又能使矿井通风所需费用最小的调节方案,是长期以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2.2.2计算机在矿井通风系统网络中的应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规化、设计和调节的计算要实现计算机软件处理,并且优化方法由线性向非线性优化方向发展,这使得优化结果更加合理有效。随着计算机性能及计算速度的大幅度提升,已有一些软件能够解决一般地通风网络问题。而国内还尚缺少方便、实用的矿井通风系统分析及优化软件。2.3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保持其工作参数值,以维持井下必须清洁风量的供应。矿井通风系统是由动力及其装置、通风网络、风流监测与控制设施组成的。系统可靠性工程的数学基础是布尔代数和概率论。主要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因果图、可靠性框图分析法、马儿可夫过程分析法、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等。目前,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研究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风流分支与通风网络的可靠性;2)风流分支、通风网络及通风构筑物的可靠性指标计算;3)如何利用可靠性参数设计出具有较(下转第486页) 矿井通风系统的分析与优化AnalysisandOptimizationofMineVentilationSystem 孙宸冯会玲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 【摘要】通过分析现有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认为在矿井的开采过程中,通风系统中各网络通风阻力和风量的不断变化,是导致通风困难和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设计和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从矿井通风系统阻力、矿井通风网络调节、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矿井通风系统主通风机工况调节等方面进行优化,是矿井通风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矿井通风网络;优化;分析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in the process of the mine mining,the main reason that the ventilation resistance and the air volume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in the network of ventilation systems leads to ventilation difficulty and poor the economic bene -fit.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it is necessary to be optimized in terms of many aspects which include resistance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network adjustment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working condition adjusted of the main ventilator and so on .That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Key words 】Mine ventilation network;Optimization;Analysis 作者简介:孙宸(1979—),男,汉族,本科,助理工程师,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矿山事业部,从事矿山工程设计。 ○矿业论坛○432

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荔波县巴合煤矿北块段 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二○一三年三月

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修改负责人:耀红 修改单位:荔波县巴合煤矿北块段 实施负责人:乔元明 修改时间:2013年3月 修改人员:

目录 第一节前言 (1) 第二节矿井概况 (1) 第三节救灾组织 (4) 第四节灾变时各部门分工 (5) 第五节救灾通知顺序 (7) 第六节井下放炮 (8) 第七节瓦斯突出事故的预防 (12) 第八节瓦斯燃烧与爆炸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4) 第九节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21) 第十节发生瓦斯及煤尘爆炸和瓦斯燃烧事故的行动原则 (22) 第十一节井下火灾事故的预防 (24) 第十二节井下火灾事故的处理原则 (25) 第十三节冒顶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25) 第十四节贯通事故的预防 (28) 第十五节机电、运输事故的预防 (27) 第十六节水灾事故的预防措施及防洪排水 (32) 第十七节井下空气压缩机事故的预防 (34) 第十八节堵塞煤仓或溜煤眼事故的预防措施 (34) 第十九节避灾线路 (35) 第二十节消防器材的存放与管理 (35)

第二十一节计划贯彻和要求 (37)

第一节前言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我矿安全生产顺利进行,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及一旦发生后,能够按预先制定的抢救方案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生产具体情况,修改本矿二○一三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由于作业地点不断转移,为更好防治矿井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等五大灾害的威胁,切实掌握这些灾害发生的规律,严格监测、监控,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一定要做到防于未然。随着本矿采掘生产的发展,开拓不断延伸,安全面临考验。在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各级领导和全矿员工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和思想,努力做好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坚持在安全的前提下生产,确保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矿井概况 1、交通位置 巴合煤矿位于荔波县城以东平距15公里的吉王附近,距水尧乡政府约3公里,荔波县城茂兰镇至佳荣镇公路从矿区南部经过;矿区距平寨火车站23公里,交通方便。 2、矿井境界 矿区面积约4.5887平方公里。

煤矿机电事故及其防治措施

煤矿机电事故及其防治措施 引言 矿井机电事故主要是指采掘机械如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掘进机、耙斗装载机等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以及发生在低、高压电网、直流架线间的人身触电事故。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机电管理在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增强,并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分析在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如何搞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具有重要意义。 1 矿井机电事故分析 1.1 电气事故 1.1.1 直流架线触电事故的原因:①架线漏电或没有装用直流漏电保护装置;②带电修理电机车集电弓; ③工人违章乘坐矿车;④工人在有架线的巷道里扛铁锨、管子等触及架线;⑤矿车掉道后,使用长铁器处理时触及架线;⑥架线高度低,不符合《煤矿安全规

程》要求。 1.1.2 高、低压电网人身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①违章带电清扫、带电安装、带电检修、带电搬迁;②不执行停送电制度或误操作,停错、送错电,误认开关和电缆,没有执行作业监护制度,没有悬挂“有人作业,不准送电”牌;③无工作票及安全措施,不执行高压电网作业中停电、验电、放电等规定和要求; ④用电安全技术管理有漏洞,如设备及电缆漏电,保护装置失灵而没有及时处理或更换。 1.2机械事故 1.2.1 液压支架如果维护不当或违章操作,也易发生机械与人身事故,特别是安装、撤除与运输过程中,发生碰伤人的事故最多。 1.2.2 带式输送机对人员伤害的主要形式:一是输送带着火造成人员伤亡;二是违章操作、乘坐、跨越输送带时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有使用非阻燃输送带或不合格的阻燃带,由于超载或跑偏等原因使输送带制动、打滑摩擦生热引起火灾。其中连接输送带时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居多。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试题答案

2014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贯彻试卷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 2、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3、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 1 )次矿井救灾演习。 4、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杜绝(失爆)现象。 5、每一名入井人员都有发现灾情(及时汇报)的责任。 6、井下使用电火焊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严禁(无措施)作业。 7、井下各施工,预防水灾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8、根据不同的施工地点,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规程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考试, 必须坚持(一工程一措施)。 9、井下坚决杜绝(无风)、(微风)和(瓦斯超限)作业。 10、井下电缆使用阻燃产品,接头要做到“三无”,即(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11、综合防治井下水的措施是(探、防、堵、截、排) 12、井下供电和电气应有(漏电)、(接地)和(过流)“三大”保护装置。 13、建立入井人员检身制度,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类衣服入井。 14、配电室的门必须向(外)开,以便发生事故时疏散。 15、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 二、选择题(1~15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6~20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共50分) 1、现阶段我矿通风方式为( B ) A 中央分列式 B 中央并列式 C 分区对角式 D 两翼对角式 2、煤矿企业( D )必须至少组织 1次矿井救灾演习 A月 B 季度 C 半年 D 每年 3、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敷设好防尘管路,巷道内每( B )设置一个消防三通。 A 30 B 50 C 100 D 200 4、井下的所有排水设施在(D)必须完成检修。 A降雨后 B 雨季后 C 降雨前 D雨季前 5、若发生水灾,现场发现水情的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向( B)报告有关突水地点及水情,并通知周围有关人员撤到安全地点或升井。 A 技术总监 B矿调度室 C 矿领导 D 区队长 6、施工巷道严禁空顶作业,控顶距不大于( A )㎜。 A 300 B 200 C 500 D 800 7、在每年雨季以前,必须对全部(C)进行联合试运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鑫福煤业天池煤矿2013年度矿井灾害 预 防 和 处 理 计 划

2012年12月8日

目录 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 (4) 第二章矿井灾害预防组织计划 (5) 第三章矿井灾害预防技术措施计划 (9) 第四章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安全措施 (13) 第五章顶板大面积冒落的预防计划 (19) 第六章预防水灾事故的措施计划 (22) 第七章防治外因火灾事故的措施计划 (24) 第八章矿井灾害事故处理原则 (27) 第九章外因火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30) 第十章避灾路线 (31)

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 鑫福煤业天池煤矿是原市市属地方国有煤矿企业破产改制后,由鑫福集团收购组建的民营煤炭企业,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原核定生产能力为12万吨/年,矿井为突出矿井,按“双突”矿井进行管理,煤矿主要为下山开采,雨季矿井涌水量大。矿井主要灾害包括瓦斯灾害、突出、煤层自燃和煤尘爆炸危险、顶板垮塌、水灾、火灾、运输提升等事故,灾害较为严重。煤矿距华蓥、较近,交通十分方便。 2013年计划生产原煤10万吨,掘进进尺1973米(其中:开拓200米、准备1161米、回采612米)。主要回采阵地布置在+540m南八采区和+390m南二采区。回采工作面有5811、5812、5813 、5814 、3312工作面。开拓巷道主要布置在+390石巷,煤掘主要分布在+540八采区收尾眼、开切眼。生产和运输环节较复杂,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安全生产。

第二章矿井灾害预防组织计划 一、矿井抢险救灾指挥部组成及其职责 1、矿井抢险救灾指挥部组成 指挥长:明宏() 副指挥长:梁登勇()、邱邦云()、帮荣()、王德鸿() 成员:戴文友()、亚军()、吉俞名()、启全()、梅先知()、家学()、志群()、殷华()、仕兵()、胡银兵()、罗建国()、貌()郭云祥()、事故队负责人,物资供应负责人等。 2、职责 (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总指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公司、矿技术负责人和矿山救护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2)技术负责人:是总指挥处理矿井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总指挥领导下组织制订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3)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矿井事故的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矿井事故所需的人、材、物。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人员、设备、材料、并指定专人保管和发放。由保卫负责人负责落实专人看守井口,由事故抢险指挥部签发入井抢救人员的特别通行证。 (4)通风负责人、机电负责人、供应负责人:根据总指挥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通风负责人要根据抢险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和改变矿井通风系统,注意主要通风机工作状况,组织砌筑通风设施必要的人力和材料,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机电负责人负责掌握

矿井水灾事故及防治

安全管理编号:LX-FS-A52922 矿井水灾事故及防治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矿井水灾事故及防治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会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为保证矿井正常建设与生产,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水进入矿井或者将进入矿井的水排至地面,但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或在采掘工作时挖透老塘积水或岩溶水等地下水体时,就会造成水害。 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水灾,都称为煤矿水害。据统计,建国以来,在我国煤矿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水害居第三;平均每次事故死亡7.06人,仅次于瓦斯和火灾事故。

xxxx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

Xxxx 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二Oxx ?元月编制xxx 矿长xxx 业主xxxxxxxx Xxxx 煤矿 20xx-1-2 目录 第一部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4 一瓦斯灾害事故的预防及处理计划 4 (一)预防 4 (二)处理5 (三)通风管理 6 二煤尘事故的预防及处理计划7 (一)预防7 (二)处理8 三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的撤人路线9 第二部分火灾事故 10 一煤层自燃发火预兆10 二井下火灾事故预防10 三井下火灾事故处理11 四井下火灾事故时撤人路线12 五地面火灾事故的预防及处理计划12 1预防措施 12 2处理 12 第三部分顶板大面积冒落事故13 一顶板大面积冒落前期预兆13 二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计划 13 1、顶板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计划13 (1)顶板灾害事故的预防13 (2)顶板灾害事故的处理14 2、支护改革 15 第四部分地下水害 16

一透水预兆 16 二预防16 三处理 16 四避灾路线:17 第五部分其它事故 18 一机电、运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计划18 (一)机电 18 1一般规定 18 2电气设备和保护 2 1 3井下电缆 2 1 4矿灯的管理和使用 2 3 5井下电气设备、电缆的检查、维护和调整 2 4 (二)运输2 5 1人力推车 2 5 2斜井提升运输 26 3钢丝绳及连接装置 27 4提升装置 28 二地面运输 29 三放炮 2 9 第六部分事故隐患调查 32 一地面水灾调查 32 二地面地质灾害调查 32 第七部分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33 第八部分事故救援 36 一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 36 二应急救援行动程序 38 三应急救急的物资保障 39 四应急救援经费 39 第九部分其他40 班前会及安全学习 40 附录 41 第一部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一瓦斯灾害事故的预防及处理计划 (一)预防 1 、通风系统要合理,各作业地点要按规定配足风量,杜绝循环风、微风以及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风。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加强瓦斯预抽,降低瓦斯排出量。 2、配足瓦斯检查员,加强对各作业地点瓦斯的检查,严禁瓦斯超限作业,杜绝瓦斯积聚,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聚。 3、加强巷道贯通及盲巷管理,保证两端的巷道内不积存瓦斯,并做好贯通时调整风流的准备工作。矿井必须从生产技术管理上避免出现盲巷。 4、排放瓦斯要严格按排放瓦斯措施进行。 5、加强对局扇、风筒、风门、栅栏、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的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6、及时密闭废巷和采空区。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面接近已封闭的停工区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

矿井火灾事故及防治

矿井火灾事故及防治 矿井火灾也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一旦井下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工程和设备的破坏,导致生产中断,而且更严重的是会直接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还往往会造成瓦斯、煤尘爆炸,使灾害程度和范围扩大。据统计,全国煤矿矿井火灾事故以死亡计算,火灾占1.52%,排在各类灾害最后,但在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中,以死亡数计算,火灾事故却占3.72%,仅次于顶板、瓦斯、水害之后,位居第四。 一、矿井火灾的定义 矿井火灾:凡是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造成损失的非控制燃烧均称为矿井火灾。如地面井口房,通风机房失火或井下胶带着火、煤炭自燃等都是非控制燃烧,均属矿井火灾。 (一)造成火灾的原因 造成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可燃物的存在、有引火热源、空气供给。 (二)矿井火灾事故的危害 井下发生火灾后,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产生火风压;产生再生火源。 1、火灾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严重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 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内,处理火灾过程中易诱发爆炸事故,扩大灾情及伤亡。

3、产生火风压。火风压是指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流流经有高差的井巷所产生的附加风压。火风压常造成风流紊乱,使某些井巷的风流方向产生逆转现象,扩大受灾范围,容易使灭火人员陷入火区。 4、产生再生火源。炽热含挥发性气体的烟流与相接巷道新鲜风流交汇后燃烧,使火源下风侧可能出现若干再生火源。煤炭资源大量被烧毁,损坏机械设备。 二、矿井火灾的分类 矿井火灾按引火热源不同,一般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1、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是指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其特点是突然发生、火势凶猛、可防性差,可能发生在井下任何地点,但多数发生在井口房、井筒、机电硐室、火药库以及安装有机电设备的巷道或工作面内,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往往可能酿成特大事故。 2、内因火灾 内因火灾又称自燃火灾。由于煤炭或其它易燃物自身氧化积热,发生燃烧引起的火灾。其特点是发生在有限的条件下,有预兆、燃烧过程较为缓慢,伴生有害气体,不易早期发现,且火源隐蔽,有些发火地点很难接近,灭火难度大,时间长。 三、矿井火灾的特点及危害 1、井下火灾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特别是煤炭的自燃往往发生在采空区或煤柱里,燃烧过程缓慢,没有较大的火焰,外部征兆不明显,难以觉察。火灾延续时间长,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之久,灭火工作困难,易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

矿井灾害预防处理与应急救援计划.doc

矿井灾害预防处理与应急救援计划 的制定、审批、决策制度 第一节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一、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定义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是指为了防止灾害的发生和一旦 发生事故后,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煤矿企业每年至少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案,组织一次矿井救灾实战演习。 二《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内容 1.附图及有关处理各种事故必备的技术资料 (1)矿井通风系统图、反风试验报告以及反风时保证反风设施 完好可靠的检查报告。 (2)矿井供电系统图和井下电话的安装地点。 (3)井下消防 ---- 洒水管路、排水管路和压风管路的系统图。 (4) 地面和井下消防材料库位置及其储备的材料、设备、工具的品名和数量登记表。

(5)地面、井下对照图。 2.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中包括: (1) 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以及地点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预防的事故性质、原因和预兆。 (2)保证人员安全撤退的措施。 1

(3)预防、处理各种事故和恢复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 (4)实现预防措施的单位及负责人。 (5)参加处理事故指挥部的人员组成、分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名 单、通知方法和顺序。 3.安全迅速撤退人员的措施 (1)及时通知灾区和受威胁地区人员的方法及所需材料设备。 (2) 人员撤退路线及该路线上需设的照明设备、路标、自救器及临时避难硐室的位置。 (3)风流控制方法、实现步骤及其适用条件。 (4)发生事故后,对井下人员的统计方法。 (5)救护队员向遇灾人员接近的移动路线。 (6)向待救人供给空气、食物和水的方法。 4.处理灾害和恢复生产措施的编制原则 (1)处理火灾事故原则 (2)处理爆炸事故原则 (3)其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规范题库(2010年6月30日)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题库 1.《规程》规定: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 得少于4m3。 2.十二矿通风方式为混合抽出式。现有三个风井系统。 3. 通过风门后,要随手关好,不要把两道风门同时打开,以免打乱风流。 4.经科学实验,井下瓦斯爆炸威力最大的瓦斯浓度为9.5%。 5. 自救器的种类根据其构造和作用原理,分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6.自救器一旦打开外壳只能不间断使用一次,并予以报废,严禁重复使用。 7. 瓦斯的赋存状态主要有游离状态、吸附状态。 8. 矿井气候条件是指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速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9.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机电硐室深度不超过6米,入口宽度不小于1.5米,且无瓦斯涌出,(可)采用扩散通风。 10. 井下有车辆通过的风门至少有2道,且2道风门的间距要大于所要通过车辆的长度。 11. 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12. 突出危险区设置反向风门必须设置两道,其间距不得小于4m。 13. 在高瓦斯矿井,瓦斯喷出区域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都应实行“三专供电”,即专用线路、专用开关和专用变压器。 14. 局部瓦斯积聚是指在0.5 m3以上的空间中瓦斯浓度达到1%。 15. 瓦斯涌出分为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 16. 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7.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体积大于0. 5 m3的空间内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 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8. 《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19. 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20. 火灾构成要素包括可燃物、热源和空气三个方面。 二、简答题 1、何谓矿井通风? 答:矿井通风——是指地面空气在通风动力的作用下,由进风巷进入井下,在井下流经各个用风地点后,再由出风井排到地面的完整过程。 2、矿井通风方式有哪三种? 答:1)中央式;2)对角式;3)混合式。 3、何谓矿井通风设施? 答:矿井通风设施——就是在矿井通风系统中为控制引导或改善通风效果等建造的通风构筑物。 4、瓦斯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答:(1).瓦斯浓度:5%—16%,瓦斯浓度达到9.5%时,爆炸力最强 (2).高温火源:引火温度650—750度 (3).氧的浓度大于12% 5、防治瓦斯爆炸的措施有哪些? 答:(1). 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2). 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3)、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扩大的措施。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内容和要求

附件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容和要求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叙述矿井开拓方式、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煤层开采技术条件、生产工艺,各主要生产系统及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情况。 第二节矿井本年度采掘衔接计划 说明本年度计划采掘地点的名称、位置、数量和衔接情况。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评价 第一节矿井重大危险源评价 第二节各矿生产地点重大危险源评价 以上评价要结合矿井风险预控管理工作进行。 第三章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领导组织机构第一节组织领导机构 叙述事故处理组织领导机构和人员组成。 第二节发生事故的汇报程序 事故的汇报程序和通知方法、调度室、通知人员等。 第三节相关人员职责 叙述各相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所要做的具体工作等。 第四章矿井瓦斯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第一节预防瓦斯事故的措施 结合本年度采掘工作地区及矿井危险源评价结果,叙述矿井瓦斯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第二节发生瓦斯事故后的处理措施 叙述发生瓦斯事故后应采取的自救、互救及其它措施,叙述不同地点发生瓦斯事故后的人员避灾路线。 第五章矿井水灾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第一节矿井水害类型的分析和预兆 结合本年度采掘工作地区及矿井危险源评价结果,分析可能发生水害的地点,说明水灾事故发生的预兆。 第二节矿井水害的预防措施 根据不同的水患地点、类型确定不同的防治水措施,叙述防治水一般原则。 第三节矿井水害事故的处理措施 说明水灾事故发生后人员的自救、互救和其它措施,说明不同水害事故发生地点的路线。 第六章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第一节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 结合本年度采掘工作地区及矿井危险源评价结果,分别叙述矿井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 第二节矿井火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根据不同的火灾事故的类型、地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处理事故的方法,叙述受灾人员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点明确人员的避灾路线。

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教学总结

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矿井火灾特征 矿井火灾一旦发生,轻则影响安全生产,重则烧毁煤炭资源和物资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引发瓦斯煤尘爆炸,扩大灾害的程度与范围。 1、矿井火灾概念 凡是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造成损失的非控制燃烧均称为矿井火灾。如地面井口房、主扇房失火或井下胶带着火、煤炭自燃等都是非控制燃烧,均属矿井火灾。 2、矿井火灾的构成要素 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很多,但构成火灾的基本要素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热源、可燃物、空气,俗称火灾三要素。 (1)热源:具有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井下煤的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爆破作业、机械摩擦、电流短路、吸烟、电焊及其它明火等都可能成为引火的热源。 (2)可燃物:煤本身就是一个大量而且普遍存在的可燃物。另外,木材、各类机电设备、各种油料、炸药等都具有可燃性,这是引发火灾的基础 (3)空气:燃烧就是剧烈的氧化现象。任何可燃物尽管有热源点燃,若是缺乏足够的氧气,燃烧就不能持续,空气是维持燃烧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氧浓度为3%的空气环境里燃烧不能维持,

空气中的氧浓度在12%一下,瓦斯失去爆炸性,而在14%以下就会熄灭。 以上火灾三要素必须是同时存在,相互配合,而且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引起矿井火灾。这是矿井火灾发生的根本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因素就不可能发生。矿井火灾的防治与扑灭都是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的。 3、矿井火灾的分类 (1)根据引火的热源不同,通常将矿井火灾分成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又称自燃火灾和明火火灾)两大类。 (2)按发火地点不同可分为井筒火灾、巷道火灾、采面火灾、掘进面火灾、煤柱火灾、采空区火灾、硐室火灾。 (3)按燃烧物不同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火药燃烧火灾、油料火灾、坑木火灾、瓦斯燃烧火灾、煤炭自燃火灾等。 4、矿井火灾的危害 (1)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矿井火灾对人身的危害主要是在火灾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火灾产生CO、CO2、SO2、烟尘等,另外坑木、橡胶、聚氯乙烯制品的燃烧也会生成大量的CO、醇类、醛类及其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随风扩散,伤及井下作业人员。据统计,在火灾事故中的遇难者95%以上是死于烟雾中毒。 (2)在火源近邻处产生高温:高温往往引燃近邻处可燃物,使火灾范围迅速扩大。

教案新工人矿井通风灾害预防

教案 课程名称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任课班级新工人 任课老师王星 计划学时8学时 镇雄县岩脚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 2004年10月10日 课题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 型 单一课 时 8 教学目的要求1、让学员熟悉煤矿“一通三防”知识。 2、掌握矿井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悉煤矿“一通三防”知识。难点:掌握矿井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与课堂活动安排 1、点名:稳定学员情绪。10/ 2、第一章: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第一节:矿井通风30/ 第二节:瓦斯防治45/ 第三节:矿尘的防治45/ 第四节:矿井火灾的防治 第五节:顶板事故的预防 第六节:矿井水害防治 第七节安全用电 第八节:爆破安全基础知识 第九节:提升与运输

安全培训教案纸 第一章: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第一节: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矿井通风是矿井各生产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它在矿井建设与生产期间 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矿井通风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杜绝重大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 作用:(1)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呼吸的需要。(2)稀释和排除井下有害气体、矿尘,使之符合《规程》规定。(3)调节井下气候条件,提高生产效率。 井下空气 1、井下主要有害气体:(1)一氧化碳(2)二氧化氮(3)二氧化硫(4)硫化氢(5)氨气 2、预防井下有害气体中毒措施:(1)加强通风(2)加强检查与检测,监视其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3)对局部有害气体含量较高,涌出量较大的 地区,可以采取抽放或局部通风稀释的办法,使用降到安全浓度以下。(4)凡在井下通风不良的区域或巷道,要设置栅栏。(5)按《质标》构筑用于封闭井下火区、盲巷或抽放瓦斯的各种密闭。(6)对中毒人员应立即移到有新 鲜空气的巷道中,视其具体情况及时挽救。 3、井下通风构筑物:(1)风门(2)风墙(3)风桥(4)风硐(5)风窗 第二节:瓦斯防治 矿井瓦斯概述 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 甲烷。 瓦斯的危害:燃烧、爆炸、窒息。 矿井瓦斯等级划分:(1)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 m3/min。(2)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 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 m3/min。(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一、瓦斯爆炸及防治措施 1、瓦斯爆炸的条件:(1)瓦斯浓度在爆炸界线内,一般为5%~16%;(2)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引火源温度为650~750℃,能量大于0.28mJ和持续时间大于感应期;(3)氧气浓度,混合气体氧气浓度不低于12%。 瓦斯爆炸预防措施:(1)防止瓦斯积聚(2)消除引爆火源(3)限制瓦斯爆炸范围扩大。 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1)加强通风(2)加强瓦斯检查(3)要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阳煤集团三矿 2011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总则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针对我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把其危害限制到最小限度,保护职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做到预防为主。现根据我矿历年灾害以火、瓦斯尤为突出的特点,在组织上、技术上、材料设备上,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措施,特制定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每年必须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并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要求矿井所有生产人员,在了解本工种业务范围规程制度的基础上,必须清楚地了解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实施内容。特别是生产干部、技术干部和有关管理干部,把灾害预防和处理实施计划作为本职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各工区、部室的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本单位职工认真学习,没有学习或不熟悉《灾害预防计划》有关内容的干部和工人,不准下井工作。 灾害预防计划中,有关技术上、物质上的要求,必须组织力量按计划要求实现。要时时有所准备,一旦灾害事故发生,就能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概况 阳煤集团三矿位于山西省阳泉市西部矿区,建于1950年5月,设计生产能力26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420万吨/年,目前开采3#、15#煤层(裕公井开采3#煤层,竖井开采15#煤

层),下属裕公井和竖井两个井口,生产采区5个。综合开拓方式,分采区、分水平开采,走向长壁式综采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该矿井竖井为高瓦斯矿井,裕公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第一章组织领导与职责范围 第一节组织领导 矿成立救灾总指挥部,各工区设立指挥所,总指挥部设在矿总调度室,指挥所设在各工区调度站。 总指挥部成员: 总指挥:吕维赟 副总指挥:赵钢波石成涛魏富生史彦明郝建斌 赵青云 成员:乔计锁翟献华韩聚民乔瑞生李修玉 李守军吴瑞明谢亚平赵刚波齐玉文 王文国任建军刘泽许建平张志忠 张羽薄建国张金泉张炳贵郭爱斌 姚润祥王振华闫海忠 工区指挥所成员: 采煤工区指挥:郭爱斌副指挥:李振涛霍建国 掘开工区指挥:姚润祥副指挥:杨慧光张利平 通风工区指挥:乔瑞生副指挥:白三小王美峰 机电工区指挥:张志忠副指挥:胡爱保胡方明 运输工区指挥:王振华副指挥:张瑞国康俊亮 回收区指挥:闫海忠副指挥:田晓峰郝忠玉 总指挥部下设八个专业组: 1、抢险救灾组: 负责在矿井处理灾变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使遇险人员及时撤出和得到及时抢救,负责对灾害的控制,积极组织消灭事故,恢

煤矿瓦斯事故隐串及防治方法概

煤矿瓦斯事故隐串及其防治措施 一、瓦斯、瓦斯事故的概念 矿井瓦斯是指井下以甲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是各种气体的混合物,它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和数量不等的烃以及微量的稀有气体等,但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习惯上所说的矿井瓦斯就是指甲烷而言。 由于气体所造成的事故统称为瓦斯事故,包括瓦斯燃烧、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缺氧窒息、有毒气体中毒等。在我市,瓦斯事故的形式主要是缺氧窒息和有毒气体中毒。 二、矿井井下缺氧窒息事故 氧气是维持人的生命所必须的物质,就象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休息时每个人所需氧气量平均为0.25L/min。井下行下走和工作时为1-3L/min。如果空气中氧气浓度降低,就会影响人体健康。氧浓度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如下表: 氧气浓度列低对人体的危害表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人体的反应 17 休息时无影响,工作时会引起喘息、呼吸困难 15 呼吸急促,脉博跳动加快,判断和意识能力减弱 10-12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 6-9 失去知觉,几分钟内心脏尚能跳动,若不急救就会死亡 井下的氧气全部由地面的空气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法提供。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按体积百分比计算,氮气占79%,氧气占20.96%,二氧化碳

占0.04。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氧气浓度会减少,原因是:作业人员呼吸、煤的氧化、坑木腐烂、井下火灾及瓦斯煤尘的爆炸等都直接消耗了氧气。另外,煤岩层揭露后不断释放出的各种气体及生产过程中爆破、机器运转不断产生的有害气体,也相应地降低了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当人进入井下没有通风的上山、下山或独头煤岩巷时,由于严重缺氧,就可能发生缺氧窒息事故。 《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三、矿井井下中毒事故 矿井空气中的主要有毒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氨NH3、甲烷CH4等。 1、一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及危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是0.97,几乎能均匀扩散在空气中;微溶于水,能燃烧,但不助燃,当浓度达到13%~75%时能爆炸;有强烈的毒性。 井下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矿井火灾;煤炭自燃;瓦斯与煤尘爆炸;爆破工作以及润滑油高温分解等。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体积浓度达到1.28%时,人在这种空气环境中呼吸1~3分钟,就会停止呼吸死亡。一氧化碳中毒者两颊有红斑点,嘴唇呈桃红色。如果经常在一氧化碳稍微超过允许浓度的环境中工作,虽然短时间不会发生中毒症状,但由于人体组织长时间缺氧,可导致记忆力衰退、失眠和情绪不好等慢性中毒。 据统计,在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及火灾事故时死亡的人数中,约70%~75%都是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我市煤矿中毒事故,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一氧化碳造成。 《规程》规定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是0.0024%。 2、二氧化氮的性质、来源及危害 二氧化氮具有刺激性臭味,呈棕红色,相对密度1.57,极易溶于水,不自燃、也不助燃,是一种剧毒性气体。 井下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放炮工作,1公斤硝铵炸药爆破后能产生10升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对人的眼睛、鼻腔、呼吸道及肺部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破坏作用,能引起肺水肿。二氧化氮中毒的特点是,起初无感觉,即使在危险浓度下,也只是感觉呼吸道受刺激而咳嗽,经过6-24h后才出现中毒现象;其症状是,严重支气管炎、呼吸困难,手指尖及头发出现黄斑、吐淡黄色痰液、发生肺水肿、引起头疼、呕吐现象,以致死亡。二氧化氮中毒是我市早

矿井灾害防治与治理安全措施实用版

YF-ED-J922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矿井灾害防治与治理安全 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矿井灾害防治与治理安全措施实 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防止矿井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我 矿安全生产,现对矿井的顶板、水、火、瓦 斯、煤尘、机电运输管理作出如下管理规定: 1、矿井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 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 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2、矿井必须对矿井可能存在的危害具有预 见性。 3、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所需要的费 用、材料和设备等必须列入企业财务、供应计

划。 一、矿井顶板事故预防安全管理制度 1、矿井采、掘工作面工程及所有其它井下工程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管理规定做好顶板管理,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编制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作业规程必须报矿有关科室和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执行。 2、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工作面禁止采掘作业。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回柱后顶板不垮落、悬顶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必须停止采掘作业,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 3、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