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州十三五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福州十三五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福州市“十三五”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1

一、发展现状 1

二、机遇与挑战 6 第二章总体要求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目标 8 第三章主要任务 10

一、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10

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2

三、推动文化艺术创作繁荣发展 16

四、加快现代传媒体系建设 19

五、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21

六、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23

七、构建文化开放新格局 28

第四章保障措施 30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文化发展合力 30

二、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文化管理水平 30

三、加大资金投入,打牢文化发展基础 31

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32

五、强化队伍建设,厚植文化发展根基 33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州市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我市制定《福州市“十三五”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具体涵盖精神文明、文化文物、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福州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发展战略,文明指数持续提升、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扎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市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主频道(频率)和新闻网站精心组织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集中推出一批专版专栏、专题专刊。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理论进基层示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讲师团等阵地和队伍建设,构建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宣

1

讲网络。各学会在学术研究、社科普及、决策咨询等方面建言献策,共完成课题90余项,其中3项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40项课题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

2.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提升。颁布实施《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建设文明城市的决定》和《福州市志愿服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实行文明单位动态管理制度,建立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机制。组织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文明示范村、“十星级”文明户、文明集市、文化活动广场“四个一批”创建和“最美文化村(社区)评选”等活动。“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被列为全国社区建设典型。深入推动道德建设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十二五”时期,全市共有3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不断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营造绿色和谐的网络环境。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52所,形成市、区和学校三级心理健康辅导网络,“数字青少年宫”不断向基层延伸。2011年福州市成功获评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4年蝉联此项荣誉;福清市入选新一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3.公共文化建设全面提速。坚持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活动品牌和城乡协调发展“四轮”驱动,形成了功能较为完善、基本覆盖城乡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市工人文化宫、市城市发展展

2

示馆等场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已建成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和美术馆(画院)56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3家,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图书流通点和农家书屋3015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书香榕城”等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福州广播电视台移动频道和新闻综合频道高清频道开播,广电媒体进入高清时代。全面完成有线电视整体转换、“村村通”“村村响”建设,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为99.17%、98.64%、83.71%,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六进”、文化下乡、艺术扶贫和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激情广场大家唱”等3个群文品牌享誉全国。2015年,福州市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仓山区、连江县和闽侯县成为新一轮的“全国文化先进县(区)”。

4.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果丰硕。影视动漫精品不断涌现,电视剧《原乡》和电视纪录片《船政学堂》获“五个一工程奖”;漆艺纪录片《和》获美国阿拉斯加国际电影节迪纳利奖,动画形象“逗逗虎”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三坊七巷》等5部影视作品获7项国家级奖项。舞台文艺作品推陈出新,闽剧《王茂生进酒》和《红裙记》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林则徐复出》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原创剧目金奖;儿童剧《判官审石头》入选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啊·鼓岭》等3

3

个剧目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一等奖。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闭幕式、中央电视台2012年中秋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国家级文艺创作基地和全国首家篆刻印吧“左海印吧”落户三坊七巷。大力推进“诗歌榕城”品牌建设。举办中国书画名家海峡两岸采风行活动暨名家名作邀请展、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研讨会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创作交流活动。

5.文化市场保持繁荣有序。全面推进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工作。持续开展网吧、校园周边社会文化环境等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实施“扫黄打非”“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剑网”“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等专项行动。影院建设高速发展,实现县级数字影院全覆盖,2015年全市电影票房收入突破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演艺市场持续繁荣发展,“十二五”时期营业性演出51380场,境外文艺团体演出3480人次。建立软件正版化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完成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规范市属报刊、侨刊乡讯、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审读把关制度。14家印刷企业通过绿色印刷认证。先后获评“全国文化行政执法先进单位”“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二等奖”和“2015年度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6.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效显著。修订和颁布实施《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等规范性文件,成立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

4

实施朱紫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和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等重大保护修复项目,三坊七巷成为全国首家生态(社区)博物馆。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和市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保24处、省级文保114处、市级文保94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4746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整理,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5个、省级52个、市级116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5人、省级81人、市级132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示范基地25家,福建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立闽都文化研究会,举办“闽都文化论坛”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出版《闽都文化概论》等一批研究成果,《闽都大讲坛》获评“福建省十佳讲台”。先后荣膺“中国寿山石文化之都”“中国脱胎漆艺之都”等称号;“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和三坊七巷2个项目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7.对外对台文化交流呈现新面貌。成功举办第一届、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014中国福州国际雕塑艺术展和“海外福州人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等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中国·福建周”福州之夜、“榕情四海”和“福州日”等对外交流活动。在亚洲、美洲、澳洲和欧洲设立海外文化经济促进中心。《福州晚报》海外版形成“七报一网六栏目”新格局。闽剧《杨门女将》代表中国戏曲首次参加俄罗斯第十二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展演。马尾

5

船政文化园区和三坊七巷被国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海峡青年节、海峡两岸合唱节和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等18项(次)活动列入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举办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等一系列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两马同春闹元宵、两岸侨界交流周—闽都文化走进台湾、海峡两岸中华情民间艺术嘉年华、海峡两岸宗鹤拳武术文化节、海峡东岸诗人西岸行、闽王文化节、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榕台民间、民俗活动影响力与日俱增。

8.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2012年获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整合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职能,组建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剥离福州广播电视台经营性职能,成立福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福州闽剧院、市歌舞剧院2家市属文艺院团调整为公益性质的保护传承机构,9家县(市)区属国有文艺院团及福州日报社《家园》杂志完成转企改制,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按时完成,配合省广电网络集团完成全市广电网络整合。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主动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福州市文化事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和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前景广阔。

6

1.发展机遇:一方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和举措及“五区叠加”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加快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海上福州战略的实施,为福州文化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政策红利;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将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权益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并启动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福州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此外,以网络发行、互联网电视、移动互联网视听、数字印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拉动文化消费提供新的支撑。

2.发展挑战:一是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还未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制度还不健全,人均文化事业费与全省、全国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县区、城乡、新旧城区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三是文化品牌参差不齐、辐射面不广,引领力强、影响力大的闽都文化品牌较少。四是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较薄,现有人才队伍老化、流失趋势增大,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具有全国或区域影响力的大师名家比较稀缺。此外,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力度不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不足、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矛盾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7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文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全面打响闽都文化品牌,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州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广泛践行,市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便捷高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健全完善,城市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闽都文化影响力充分彰显,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力争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8

文化核心区,建成富有品质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市。

——到2020年,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新突破,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到2020年,建成“城区15分钟、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

——到2020年,各艺术门类繁荣发展,大力振兴和繁荣地方戏曲,创作生产一批传播当代价值、振奋民族精神、体现闽都特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精品力作,全市文艺创作、生产、传播整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市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全市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达到90%以上,市属新闻媒体整体实力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先进行列。

——到2020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水平全面提升,构建闽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共生、协调发展。

——到2020年,文化领域合作交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海丝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多层次常态化文化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9

第三章主要任务

一、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一)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的学习、研究、宣传,广泛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学习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理论宣传、社会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各项工作中,持续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研究,推出一批有扎实根基、有理论高度、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总体水平力争走在全省前列。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福州特色的新型社科智库,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贯彻实施《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加强社科普及基础设施和基地的建设、管理,组织开展好“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等社科普及示范活动,推动社科普及市场运作。

10

完善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励机制,进一步拓宽社科优秀成果的转化应用渠道。

(二)培育文明和谐社会风尚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持续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开展“阳光行政·让人民满意”职业道德教育、“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人民满意”主题创建、“做文明有礼的福州人”及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节约家庭、平安家庭、无毒家庭等创建活动,做好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学习宣传活动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积极倡导网络道德法制,共建健康绿色、文明诚信的网络文化空间。加大“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刊播力度。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倡导低碳节能理念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和方式。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贯彻实施《福州市志愿服务条例》,推进志愿服务经常化和规范化。到2020年,全市注册的志愿者力争超过60万人。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德育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德育工作管理与激励机制。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协作体制。围绕“我的

11

中国梦”“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打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和书香校园等品牌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面向未成年人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覆盖率,持续提升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运行水平,整合资源设立各类型教育实践基地,推进福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每年重点建设1-2个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力争实现每个街道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健全流动“留守儿童”档案登记制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关爱教育。加强和改进市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按照“文明福州持续文明”的建设总目标,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发挥文明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区域共建,深入推进文明县(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业、学校、社区)创建。深化省市、军地、校地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积极引导各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主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完善文明创建动态管理机制。

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

12

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

(一)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

制定《福州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5—2017)》《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实施《福州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以福州新区为重点,坚持老城区与新城区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原则,建成并启用福州市图书馆新馆、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地标性场馆。新建和提升一批县级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市、县两级公共文化馆和图书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含二级馆)标准。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提升工程。大力扶持影院建设,鼓励在县(市)区、乡镇布点,满足人民群众观影需求。

专栏1:“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1.建设、规划和修缮改造项目:(1)建设项目:福州市图书馆新馆、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福清市图书馆新馆、福清市博物馆、永泰县“六馆一中心”、连江县图书馆新馆、连江县文化公园、罗源县文化馆等。(2)规划项目:福州市少儿图书馆新馆、福州市美术馆、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福州闽都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新剧场和福州文艺家之家等。(3)修缮改造项目:金山剧场、九日台音乐厅、福州画院等。

2.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提升工程:(1)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0%达到国家三级站以上评估标准,其中60%以上达到国家二级站评估标准(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福清、长

13

乐、闽侯须达到70%以上)。(2)全市80%行政村(社区)建有1个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1个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其中,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配置图书阅读(农家书屋)、数字阅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和培训活动功能,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

3.影院建设:各县(市)区均建有1个3厅以上数字影院,实现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定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城镇数字化影院全覆盖。

(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

全面提升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水平,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场馆共建共享机制,建成“城区15分钟、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进一步规范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开展社会化运营试点。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目录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金融合作等方式丰富公共文化供给,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和第三方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机制,推广“一老一少一普”服务模式。加大文化扶贫力度,重点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实施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创建工程,精心培育和提升“激情广场大家唱”“相约九日台”“书香榕城”等一批主题鲜明、特色凸显的活动品牌,推动文化惠民活动向基层延展。实施公共数字文

化服务覆盖工程,加强移动互联网、交互式网络电视、手机电视、

14

VR等新技术开发应用,利用“智慧城市”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推进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乡土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旅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态。

专栏2:“十三五”时期重点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及服务项目

1.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创建工程:“激情广场大家唱”“新福州人歌手大赛”“文化惠民·六进”“福州市合唱音乐周”“相约九日台”“书香榕城”全民阅读月等。

2.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覆盖工程:(1)建设“福州文化地图”。通过网站、电子信息屏、读报机及手机等终端为市民提供各类文化资讯服务。(2)建设福州市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和海峡数字资源分中心。到2020年,福州市图书馆新馆可使用数字资源不低于60TB,县级图书馆可使用数字资源不低于6TB。(3)建立网上图书馆、网上文化馆、网上博物馆和群众文化活动远程培训指导网络,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和博物馆设立工作网站。(4)继续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推广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3.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以福州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各县(市)区图书馆为分馆暨区域性总馆,乡镇(街道)图书馆为分馆,村(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为基层服务点,流通点、24小时自助图书馆、汽车流动图书馆为补充的公共图书馆四级服务网络。

4.基层文化设施开放服务: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42个小时,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含农家书屋)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20个小时,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7小时。到2020年,文化活动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

15

到全省先进水平。

5.基层公益文艺演出和文体活动:每个行政村(社区)成立不少于3支业余文艺团队,每年举办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8次以上有一定规模的文体活动。

(三)实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结合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建设,构建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和国有文艺院团均配备流动服务车,常年组织开展“文化惠民·六进”、艺术扶贫和“一对一”结对共建等流动文化惠民服务,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等文化惠民工程。鼓励农村电影放映改革创新,改善基层地区群众的观影条件。引导农民挖掘当地传统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三、推动文化艺术创作繁荣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发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勇于创新创造,建立健全文艺创作、生产、传播、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各艺术门类齐头并进、繁荣发展,创作更多思想高尚、艺术精湛、深入人心的文艺作品。

(一)加强文艺产品创作和生产

16

10年【到2020年】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一、确定规划目标 1、范围与层次 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域面积479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王官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 2、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并对2020年以后做远景展望。 3、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4、发展战略 区域协作策略、经济发展策略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策略 二、制定规划方向 1、发展总目标 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2、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800万人,城镇人口为5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6%; 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890万人,城镇人口为64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 (2)市域城镇中心体系 到2020年,福州市形成1个特大城市(福州中心城区)、2个大城市(福清市、平潭岛)、2个中等城市(长乐市、连江县)、4个小城市(闽清县、永泰县、罗源县、闽侯县)以及若干个小城镇,并构建“一主一区两副”的中心体系格局。其中,“一主”包括福州中心区域,长乐市区-滨海新城和连江,是中心城建设用地拓展的核心地区;“一区”即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先试,开发建设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两副”即福清市区,罗源县城2个副中心城市,福清市区是福州南翼的中心城市,罗源县城是福州北翼的中心城市。 (3)市域空间结构 市域规划形成“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体系: 一区:中心发展区,即城市规划区的范围,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加强福州中心城区与闽侯、长乐、连江、永泰等城镇合作,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内部城市资源、空港资源、海港资源和滨海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城市地区,共同承担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 两翼:南翼发展区和北翼发展区,“南翼”即福清和平潭,由福清的中心城区、元洪投资区(海口城头)、江阴工业集中区(江阴渔溪)、龙田高山、镜洋东张等新城以及平潭岛组成,南翼地区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条件,发展港口工业及其它临海重工业,建设成为福州市乃至全省的重要产业基地。平潭岛是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先行先试综合实验区、海峡西岸经贸合作实验区,是海峡两岸合作的重要前沿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北翼”即罗源和连江部分地区,由环罗源湾地区的主要城镇,工业区及罗源县城组成,北翼地区应依托台商投资区扩区的载体优势发展成为以能源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基地。 双轴: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沿海发展轴北起罗源湾,经可门,大官坂,长安,琅岐、长乐国际机场、海滨新城、元洪投资区到江阴港区,通过建设沿海大通道将这些功能区联为一体,形成滨海经济走廊,沿江发展轴以福州中心城区为起点,以闽江,乌龙江为依托,向西拓展至甘蔗、竹歧、闽侯等地区,向东发展至长安、琅岐和机场周边地区,重点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旅游服务等产业,推动市域山区和沿海地区联动发展。 多极:福州市其他经济增长极,包括永泰县城以及福州西部山区(主要指永泰、闽清、闽侯)的中心镇,永泰县城承担一定区域内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极功能,中心镇重点承担镇域及其相邻地区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区功能。 (4)市域产业布局 市域形成江阴湾临港产业基地、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基地、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马尾-晋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松下港加工制造物流产业基地、玉田纺织物流产业基地、青口汽车产业基地、南屿-南通科学城科技研发产业基地、福清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九大产业基地。 (5)市域城乡统筹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福州中心城区的中心地位,鼓励沿海地区城镇率先发展,形成中心城区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推进福州各类工业园区的空间整合,鼓励沿海地区工业向工业集中区域聚集,山区污染工业逐步得到置换,实现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健康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题,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社会差别;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壁垒,逐步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形成城乡功能结构互补、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城乡生态环境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统筹协调发展格局。

福州市(全市)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按产业划分)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福州市(全市)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按产业划分)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福州市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按产业划分)现状及趋势。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福州市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按产业划分)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福州市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按产业划分)核心指标从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第二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第三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福州市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按产业划分)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福州市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按产业划分)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福州市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按产业划分)现状 (1) 第二节福州市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福州市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三、福州市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 计 (3) 四、福州市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福州市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福州市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第一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福州市第二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福州市第二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第二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福州市第二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第二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 计分析 (7)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 五”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衡政办字[2017]56号 【发布部门】衡水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6.13 【实施日期】2017.06.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衡政办字〔2017〕5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工业新区、滨湖新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 《衡水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13日 衡水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推动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根据《河北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衡水市委办公室、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衡办发〔2016〕30号),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包括公共文化服务、文艺创作演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市场监管、对外文化交流等内容。 一、总体目标 推动全市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围绕打造“文化衡水”的战略构想,着力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大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使文化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文化艺术产品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市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强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精品工程实施不断深化,创作演出管理机制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创作一批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在全省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原创精品力作。 --优秀文化传承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充实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推进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初步形成全市文化遗产资源的战略性培育和整体性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更加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加强。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方式,提升文化市场管理能力,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开放、竞争有

福州城市发展展望

福州市区域发展介绍 一、构建福州大都市区 以福州为中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州市围绕“富民强市、和谐宜居”的发展定位,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区:一个中心区,指三环以内区域。主要承担市场行政、文化、商贸服务等中心职能。重点强化八一七中轴线和闽江轴线两条公共设施服务带,以及北江滨中央商务中心、海峡金融街商务区、会展岛、晋安中心、奥体中心、义序中心等六个公建中心。 三轴:传统城市服务轴、城市东扩发展轴、城市南进发展轴。 传统城市服务轴指沿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一直延伸至南台岛的南北向传统轴线,承担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功能,未来跨越闽江延伸至乌龙江沿岸。 城市东扩发展轴是基于闽江轴线向东推进至马尾新城,发展城市新中心,提高福州大都市核心竞争力。 城市南进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南部延伸的发展轴,串联中心区、科学城新城,以科技研发、创意产业发展为主的区域科技发展轴。 推动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跨越式、组团式发展,加快建设福州大都市区。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统筹中心城区与周边闽侯、长乐、连江等县(市)的发展、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周边县(市)撤县改区,推进南台岛义序机场搬迁。 八城:建设包括东部新城、科学城、大学城、汽车城、马尾、晋安、荆溪-甘蔗、亭江-琅岐等8个新城。

图1-1 福州大都市“一区三轴” ?北江滨中央商务中心;?海峡金融商务区;?会展岛; ?晋安中心;?奥体中心;?义序中心。 图1-2 福州大都市“八城”

福州新区总体规划公示稿

附件: 福州新区总体规划公示稿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区:面积800km2(不含海域和滩涂),涉及马尾、仓山、长乐、福清4个县(市)区26个乡镇(街道)的部分区域。 规划控制区:面积1892km2(不含海域和滩涂),涉及马尾、仓山、长乐、福清、连江、罗源6个县(市)区64个乡镇(街道)的部分区域。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2015-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三、总体目标 新的国际国内发展背景下,以海峡、海丝、海洋“三海”跨越为主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路径,充分释放国家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贸区、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区叠加”政策效应,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区毗邻”优势,强化引擎作用,全力建设“开放新区、海湾新区、智慧新区、绿色新区”等“四个新区”,实现促进民族融合、引领区域转型、推动城市跨越的国家新区历史使命。 — 1 —

四、发展定位:“三区一门户一基地” 福州新区将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 五、发展战略:“两大两+” “大开放”战略。持续提升两岸经贸合作水平,将新区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快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加强与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引领新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大海湾”战略。强化海港、空港特有的战略资源,重塑门户地位,打造外联世界、内接腹地的枢纽型地区。以滨海海岸带串联多个特色海湾,推进城市组团聚合;促进土地混合利用,形成用地高度紧凑集约、功能高度复合的城市空间利用格局。 “创新+”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打造东南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生态+”战略。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践行国家赋予的生态文明发展使命与要求,引领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潮流,建设绿色新区、生态新区,打造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城乡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 — 2 —

“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我市卫生改革与发展,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素质,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XX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XX市卫生强市建设要求,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得到加强,群众的健康状况得以明显改善,卫生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进一步彰显,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间,反映人群主要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有了较大提升,一是孕产妇死亡率为1.94/10万,比“十一五”下降了4.86个十万分点;二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6‰,比“十一五”下降了3.25个千分点,三是2015年的全市人均期望寿命79.27

岁,比2010年提高了2.28岁,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上收入国家水平。 (二)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我市先后启动了卫生部的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市、五县两区列为省农村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唯一试点市三个层次的改革试点。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为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努力开展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一个由政府引导、集体资助、居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协调发展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和新居民的“医保”全覆盖。全市合作医疗政策实行“十一个统一”(注1)[1],建立了筹资动态增长机制,从政策措施上确保到2015年全市合作医疗人均总筹资额在300元以上,筹资额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以上的目标,5年全市总筹集资金21.84亿元,其中政府投入14.16亿元,政府投入比重从2010年的54.55%提高到2015年的64.5 3%。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从2010年的90.84%提高到2015 年的97.97%,5年总补偿金额22.4亿元,累计有3003.25万人次享受了合作医疗补偿。对参保农民开展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2015年开始的第三轮农民健康体检参检人数106.79万人次。我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及住院补偿率、住院结报率、门诊结报率三项指标列全省前茅。

10年【到2020年】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目录 规划范围与层次规划期限 规划指导思想发展总目标 发展战略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城市性质城市规模 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置规划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规划范围与层次 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域面积479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王官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并对2020年以后做远景展望。 、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发展总目标 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发展战略 区域协作策略:落实国家海西反战战略,强化榕台经济合作;加强福州与沿海及内陆的协作,提升海西的区域影响力;强化城市中心带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经济发展策略:大力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高新技术、汽车及配件、临港产业和装备机械等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强化空港、海港带动,结合空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结合江阴港、罗源湾港和松下港建设工业集中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和提升旅游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转型与提升。 社会和谐发展策略:加强社会公共服务配套,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缩小城乡差距;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建立资源供应与公共安全保障机制。 、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800万人,城镇人口为5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6%; 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890万人,城镇人口为64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 (2)市域城镇中心体系 到2020年,福州市形成1个特大城市(福州中心城区)、2个大城市(福清市、平潭岛)、2个中等城市(长乐市、连江县)、4个小城市(闽清县、永泰县、罗源县、闽侯县)以及若干个小城镇,并构建“一主一区两副”的中心体系格局。其中,“一主”包括福州中心区域,长乐市区-滨海新城和连江,是中心城建设用地拓展的核心地区;“一区”即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先试,开发建设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两副”即福清市区,罗源县城2个副中心城市,福清市区是福州南翼的中心城市,罗源县城是福州北翼的中心城市。 (3)市域空间结构 市域规划形成“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体系: 一区:中心发展区,即城市规划区的范围,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加强福州中心城区与闽侯、长乐、连江、永泰等城镇合作,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内部城市资源、空港资源、海港资源和滨海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城市地区,共同承担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

福州市(市辖区)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福州市(市辖区)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对福州市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做出全面梳理,从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福州市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福州市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理解,洞悉福州市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福州市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 第二节福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福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三、福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 数比重统计 (3) 四、福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福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福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 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福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福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福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

福州市区域发展的SWOT分析及定位选择

福州市区域发展的SWOT分析及定位选择* 摘要:在综合分析福州市区域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基础上,本文对福州市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功能定位和形象定位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关键词:城市发展SWOT分析战略定位功能定位形象定位 1 引言 当代经济社会背景下,任何一个城市均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城市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轨迹不仅取决于其作为封闭系统的自身要素的聚集与配置状况,也不仅取决于其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在城市群落中所具有的动态比较优势,而且还取决于其作为一个博弈主体与城市群落中其他城市能否形成较强的互补关系。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依据所在城市群落的基本要素分布状态和相关城市未来发展趋势,以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为切入点,探寻福州市的城市发展理想定位模式。 2 福州市区域发展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模型是市场营销学中进行企业发展战略选择的一种常见分析方法,它同时对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以系统论的思想将各类看似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能够较为客观地揭示企业发展的最优轨迹。实际上,SWOT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战略分析方法,完全可以通过宏观化处理,用来分析特定城市的发展定位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都是自身要素不断改变配置方式的过程,同时也是在相关城市群落系统中不断谋求和强化比较优势的演进过程。 区域发展优势(Strength) 福州市区域发展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即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首先,从区位优势上看,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沿海城市群中重要城市之一。此外,福州位于闽江出海口,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福州港将建成以大型干散货运输中转为特色的国家主要港口。重点开发外海深水港区。江阴港区以建设西部作业区大型集装箱码头、东部作业区冶金深水泊位为主;罗源湾港区以可门作业区、将军帽作业区大型能源、矿石深水泊位为主。闽江口内和松下港区分别以建设长安、洋屿作业区内集装箱运输和滨海工业区临港工业泊位为主。到2010年,福州港新增泊位25个,新增吞吐能力3723万吨,其中集装箱134万TEU。实现货物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200万标箱。 区域发展弱势(Weakness) 从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可以看出,福州市在很多的测评标准中排名都不是很高,这也就直接影响了福州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目前,福州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福州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部分、福建福州城市概况 一、福州地理位置 为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7′。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北、西、南三面分别与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 二、福州行政区划 现辖五区、六县、两个县级市和一个经济区,即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5个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6个县,福清、长乐2个市和琅岐经济区。。全市设34个街道办事处、105个镇,48个乡(含2个民族乡和马祖乡),2795个村(居)委会、社区居委会。 三、福州交通情况 “九五”期间,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东扩南进”战略,加快金山、鼓山、新店新区建设,全面推进棚屋区改造工程。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建了解放大桥,乌龙江特大桥、三县洲大桥、金山大桥、五四北琴亭高架桥等先后建成通车,青洲闽江大桥正在建设中。根据福州市的规划,在不久的将来,闽江上有10座大桥飞架南北。新建、扩建、改造了二环路二期、江滨大道、福马路、鳌峰路、上三路等50多条主次干道,城市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建成国际会展中心、台江

步行街等工程;完成城门水厂一期,西区水厂扩建二期工程。2010年国庆开通了直达厦门的动车。 四、福州城市建设情况 今年福州市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25项,年度投资约620亿元,其中在建重点项目148项,年度投资约445亿元。年初以来,我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开局良好,1月~2月共完成投资67.6亿元,增长78.9%,其中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5.5亿元,增长66.4%,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社会保障房建设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一项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历来对此高度重视。 五、福州人口情况 2008年末,全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683万人,其中市区常住总人口290万人。全市户籍总人口约635.95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约186.68万人。 六、福州基本经济情况 1、福州经济概况 福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和“花果之乡”。海蚌、柑桔、橄榄、茉莉花、芙蓉花、芙蓉李在全国享有盛名。工业

福州地铁规划

按照规划,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在主城区将形成“有环放射式”结构。线网由7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约180公里,共设站134座,其中换乘站16座,中心城区线网密度达0.62公里/平方公里。 结合福州实际情况,《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拟在近期至2018年间建设1号线和2号线,其中1号线长28.8公里,计划2014年建成通车;2号线长26.5公里,计划2018年前建成通车,形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十字形构架骨架网。3~7号线,2030年前完成建造。 在轻轨布局上,将区别情况选择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结合的方案。在城市中心区(二环路以内)线网均采用地下线路形式;在其他地面建筑相对较少、路面宽阔的地区、规划区以及郊区,将尽量采用地面线或高架线,并预留噪声防护距离。

福州地铁各条路线情况: 1号线:线路起自新店镇岭下,经福州北站、省政府、八一七路、东街口、城门、吴航镇至长乐机场,线路全长约58.9公里。 2号线:线路起于上街,经金山工业园区、榕城广场、斗池路、五一广场至下院。线路全长约26.25公里。 3号线:线路起自后坂,经福州北站、排尾路至南屿镇。线路全长约27.25公里。 4号线:线路起自汽车西站,经东街、东大路、塔头路行走,在前横路折向南行,跨越闽江后经金浦小区,在仓山科技园与5号线换乘。线路总长约17公里。 5号线:线路起自汽车西站,经新厝力、阵坂、西山后,沿金州路行走,经建中、杨宅、黎升至白湖亭,继续东行,经会展中心、新行政中心至下洋。线路全长23.73公里。 6号线:线路起自金峰镇,经郑店、漳港镇、文武砂镇至江田镇,线路全长约23.9公里。7号线:由原福马既有铁路支线部分线路改造而成,全线长度17公里。 福州地铁一号线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福州地铁1号线)是福州轨道交通城市网络的第一条线路。2009年年底开始建设,预计2014年底试运营通车。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象峰站~新行政中心站)全线共设24座车站,线路总长29.2公里。1号线串联晋安、鼓楼、台江、仓山四区,从五四北起途经东街口、世茂天城、中亭街等至福州火车南站和福州新行政中心东部新城。 01.象峰站:秀峰路上象峰村、三木家天下附近。起点站,与新店车辆综合基地接轨。 02.秀山站(原南平东路站):秀峰路与南平东路交叉口东侧。

《福州市服务业跨越发展升级版工作方案(2018—2020年)》

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de5945634.html, 《福州市服务业跨越发展升级版工作方案(2018—2020年)》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市场研究及运营战略一体化服务商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CHINA MACHINERY MARKETING ACADEMY 官方网站:产业规划https://www.doczj.com/doc/de5945634.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de5945634.html, 服务业是衡量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记者5日从市商务局(市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福州市服务业跨越发展升级版工作方案(2018—2020年)》已于8月3日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将服务业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将作为未来3年福州市推进服务业提升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2020年三产增加值GDP占比超54% 方案提出,将通过十大重点任务,努力将福州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实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2020年三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4%以上。 ——提升发展总部经济。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优势,大力

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de5945634.html, 发展总部经济,形成总部企业聚集、科技含量高、现代服务业发达、功能配套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总部经济区,打造“总部经济高地”。力争2018年新引进企业总部或职能机构80家以上,引导总部企业集聚发展,吸引闽商回福州投资,建立健全总部企业数据库。 ——提升发展金融服务业。充分利用省会中心城市优势和福州新区、自贸试验区政策的“虹吸效应”,持续推进“引金入榕”,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推动金融机构集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大力发展股权投资业。加快培育各类融资租赁主体,积极推广大型制造设备、工程机械、运输工具、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提升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持续建设“中国软件特色名城”,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强特色软件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软件产业相关政策措施,完善软件园区载体平台建设,重点抓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互联网经济等产业,加快软件产业提速换挡。 ——提升发展旅游服务业。以“全域化、优质化、特色化、人本化”为导向,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进一步推动福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打响“闽都文化、温泉养生、滨江滨海、清新生态”四大旅游品牌,将福州建成国际国内重要的休闲、养

福州市晋安区特点

福州市晋安区自然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4日发布单位:区政府办公室点击量:840次 晋安区位于市区东北部,与鼓楼、台江、仓山、马尾四区及连江、罗源、闽侯三县接壤,面积552平方公里,居五城区版图之首。人口79万,辖鼓山、新店、岳峰、宦溪四个镇,茶园、王庄、象园三个街道和寿山、日溪二个乡。区内拥有福兴、金城两大投资区和鼓岭、北岭两条旅游开发带。晋安区投资环境十分优越,福州铁路客、货两站和汽车北站坐落在区内黄金地段,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及马尾万吨泊位良港近在咫尺,104国道主干线贯穿境内。 晋安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度16.9°C,年均降雨量1342毫米,无霜期312天,适宜亚热带、温带农作物生长。地大物博的晋安区,矿产资源丰饶,500平方公里广袤的青山丛林构成了福州市的绿色屏障和经济发展腹地。这里,拥有奇世稀珍田黄石、寿山石和已探明全国储量最大、品位最优叶腊石矿,活立木和毛竹存量在五城区中首屈一指,传统手工艺品石雕、木雕、草编、软木画等历史悠久,国家级森林公园饱纳大自然的天成造化,独具特色的温泉地热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境内的涌泉寺、林阳寺、崇福寺、地藏寺,皆属福州禅林名刹宝寺,海内外香客如云。清朝末年辟建的鼓岭避暑山庄素有"左海小庐山"之称,新近开发的北岭旅游避暑山庄已经粗具规模,成为福州市区首选的避暑、休闲、旅游、娱乐胜地。 “国石”故乡魅力晋安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5日发布单位:区政府办公室点击量:139次 共建和谐

晋安发挥民间文化精神支撑作用,在全区倡导建立起舞龙、舞狮、秧歌等六种民间文艺队伍,人数达10万多人,大大推动了民间文艺的蓬勃发展。2002年,晋安区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腰鼓)之乡”称号。同时开展争创“中国民间文化(软木画)艺术之乡”工作,使软木画进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构建和谐晋安,从注重和谐社区建设做起。晋安区提出“法庭进社区”工作理念,成立了全省首家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岳峰人民法庭,进而将“法庭进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延伸至全区各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法官足迹遍布村寨、社区、校园和企业,形成了一个为民服务的“快速审判通道”。为了服务福兴经济区的企业发展,还推出了全省第一家“午间法庭”。 服务好外来人口,进一步推进了和谐晋安建设。晋安区外来人口中有近3万名农民工子女,其比例之高,数量之多居全市各区县之首。为了解决他们就学难的问题,晋安区委区政府实施“大手笔教育大发展”工程,安排62所中小学,敞开大门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全区现有3所省级达标中学、23所省、市级示范学校,占全区学校总数的30%;4所全国书法艺术学校,9所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7所省写字教育实验学校。晋安区还是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基地、全省首批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区。 汉唐文化城打造晋安区“东街口”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4日发布单位:区政府办公室点击量:112次 力求构筑购物、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品牌

海西大福州闽侯南通新城规划介绍

南通新城-大福州崛起的商贸物流新中心 随着海西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掀起了新一轮海西经济区建设的热潮,闽台经济交相辉映,良性互动,同步向前推进,福州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海西经济区发展的背景下,福州市政府提出将南通片区建设成福建省最大商贸物流城,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和物流业,打造新的增长亮点。 “一心、两带、三片区”完善规划构建新南通 作为福州“东扩南进”的重要区域,与福州城区一水之隔的闽侯南通,规划建设全省最大商贸物流城。南通将形成“一心、两带、三片区”的布局结构。“一心”指以中央公园为核心,结合规划的文体医疗卫生等设施形成的区级公建中心;“两廊”指以大樟溪支流、文山河和陈厝河为基础形成的滨水绿化带;“三片区”指以规划河道为界,分为东部商务办公片区、西部商贸物流片区和南部产业综合片区。?南通片区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投入运营,并且规划建设建材物流商贸园(福州南方建材将迁至南通)、海西世界名品折扣城(奥特莱斯)、永辉物流总部等项目、海峡农博城等。 完善南通新城交通打开福州南大门 未来南通新城将形成“四横五纵”的主干网络,“四横”由北向南依次为南港大道、南井大道、民通路和双新路,“五纵”由西向东依次为通樟路、通洲路、南通大道、通贸路和五虎山大道。另外,南通将利用大樟溪、通洲河、文山河等水系及外围山体等自然条件,形成“一核、三带、多轴”的开放型绿地景观框架。对于南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铁路、公路等将构建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区南侧将预留京台高速铁路南线方案(也可能成为城际客运专线)线位。此外,远景京台高速公路紧挨规划区南侧,与沈海高速公路复线设互通立交。省道203线南移至屿通大道,自西向东穿越镇区南侧,屿通大道西跨大樟溪与两园一号路对接,东经铁路站场通往青口。

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讲解

××××××医院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 2015年9月

目录 一、“十二五”发展概况.......................................................................................................................... - 1 - (一)医院规模发展情况..................................................... - 1 - (二)技术力量发展情况..................................................... - 2 - (三)医院管理逐步规范..................................................... - 2 - (四)教学工作稳步推进..................................................... - 3 - (五)医疗业务开展情况..................................................... - 3 - (六)存在的问题......................................................... - 4 - 二、发展思路............................................................................................................................................ - 5 - (一)指导思想........................................................... - 5 - (二)发展目标........................................................... - 5 - 1、总体目标............................................................. - 5 - 2、阶段性目标........................................................... - 6 - 三、主要任务............................................................................................................................................ - 6 -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医院规模 ..................................... - 6 - (二)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 7 - 1、加强内涵建设,狠抓医疗服务质量 ....................................... - 7 - 2、加大重点学科管理力度,为学科建设搭建平台 ............................. - 7 - 3、完善专业设置,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 - 8 - 4、加强分院建设,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 ..................................... - 8 - 5、大力发展健康服务..................................................... - 8 - (三)加速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 9 - (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力度,打造三峡库区医学临床教学示范基地 ........ - 10 - (五)强化“科技兴院”意识,以科研促发展 ................................ - 10 - (六)加大医疗设备投入,为医疗技术的发展搭建平台 ........................ - 11 - (七)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 11 - (八)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 - 11 - (九)加强医院内涵文化建设,提升品牌形象 ................................ - 12 - 四、保障措施.......................................................................................................................................... - 12 - (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思想和组织保障 ........................ - 12 - 1、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 12 - 2、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 .......................................... - 13 - 3、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 13 - 4、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安全稳定 .......................................... - 13 - (二)加强体制与机制创新,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 - 14 - 1、坚持以院长负责制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健全院科两级管理体系 .............. - 14 - 2、积极主动适应医改政策,探索医院改革路径。 ............................ - 14 - 3、以人为本,改善职工福利待遇,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 - 14 - (三)资金和后勤保障.................................................... - 15 - 1、加强成本核算,拓宽医院发展融资渠道 .................................. - 15 - 2、加强后勤保障,支持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 - 15 - (四)开展风险分析调控,确保稳步快速发展 ................................ - 15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