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电视面框检验标准(V0)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金 属 电 视 面 框 检 验 标 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九联电视金属面框的外观检验标准。
2、测试方法
用目测、手感方式进行检查。
3、术语解释:
披锋: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变形:因加工安装操作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
锈斑。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色差:底色或预期的颜色发生改变,或零件表面的颜色不一致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光泽度:产品表面光泽与标准样品光泽有差异。
起泡:在电镀中由于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一种凸起状缺陷。
流痕:喷涂涂料过多且不均匀干燥导致的流痕,或镀层厚度不均造成零件表面的异常区域。
桔皮:喷涂表面因涂料附着力差而导致起皱,象桔子皮样的外观。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积油或堆漆:喷涂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4、判定标准:
外观一般要求:
4.1金属面框表面必须清洁光滑,线条清晰,色泽光泽均匀;
4.2表面应无裂缝、毛刺、凹凸痕,边缘棱角处不刮手;
4.3金属面框表面氧化层均匀,无锈迹,不允许有明显可见的色差、沾污、水印等现象;
4.4金属面框变形 、掉漆、刮划伤、压碰伤 、刮花等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电视金属面框不良缺陷判定标准和不合格判定
序号 缺陷分类 判定标准 不合格判定
1 点状缺陷(包括针孔、尘点、斑点、污点、异色点、凹坑等呈现点状的缺陷) 两缺陷距离至少10cm
B 高对比度 最大面积(mm²) 0.3
在每个边上的最大数量(个) 1
低对比度 最大面积(mm²) 0.7
在每个边上的最大数量(个) 2
2 脱漆、露底 两缺陷距离至少10cm
B 最大面积(mm²) 0.2
在每个边上的最大数量(个) 1
3 裂缝 不允许 A
4 变形 凹凸不平 满足屏与面框间隙要求下的最大变形(mm) 1 B 上下位移 不允许 A
5 披锋 目视无披锋,手摸不刮手 会伤害人体 Z
会伤害衣服和家具 A
手感不适 B
6 刮花、压伤等片状缺陷 高对比度 不允许 A
低对比度 最大长×宽(mm) 3×1 B
每边最大数量(个) 1
7 划伤 两缺陷的距离大于20cm
高对比度 不允许 A
低对比度 最大长×宽(mm) 5×0.2 B
面框最大数量(个) 2
8 锈迹、起泡、桔皮流痕 不允许 A
9 脏污/油污 不可有可去除之脏污,残胶,油污 B
无法去除之脏污油污依据点状缺陷判定标准执行 B
10 裁切不齐
倒圆角不够 超出产品规格图纸要求范围,仅手感不适 B
会伤害人体 Z
会伤害衣服和家具 A
11 色差
(目视,对目视有异议时用色差仪检测。△E≤1.5) 同一面框表面,目视不明显可接受
注:不明显是指视距50CM左右缺陷不可见。 B
同一批次不同面框表面色差比对标准色板或签样,以一致或极接近为合格; B
12 积油或堆漆
目视不明显可接受
注:不明显是指视距50CM左右缺陷不可见。
B 最大面积(mm²) 1
在每个边上的最大数量(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