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苏锡常镇二模语文(含答案)

2019苏锡常镇二模语文(含答案)

2019苏锡常镇二模语文(含答案)
2019苏锡常镇二模语文(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语文

2019年5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和同行相比,郭开先生的精神也是的。多年来,他不囿陈见,著述严谨,哪怕是一个脚注,一个标点,他都细加推敲,,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A.质疑当仁不让无微不至

B.置疑不遑多让无微不至

C.置疑当仁不让一丝不苟

D.质疑不遑多让一丝不苟

D

2.下列楹联与所吟咏的名胜古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

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②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

③杰阁重开,依然万里群峰小

斯楼更上,犹觉千秋此地高

④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A.①醉翁亭②岳阳楼③鹳雀楼④蓬莱阁

B.①兰亭②黄鹤楼③鹳雀楼④滕王阁

C.①醉翁亭②黄鹤楼③天一阁④滕王阁

D.①兰亭②岳阳楼③天一阁④蓬莱阁

B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月光洒满庭院,,,,。,,。她脚下的绿茵和近旁的花草也披了月光,柔软无声地在她脚下延展。

①泛着皎洁的月光②承载着银色的光华

③在那里荡漾④喷水池里的微波

⑤远处枝叶扶疏的桂树⑥轻逸而静寂

⑦烘出淡灰的影

A.④②⑥⑤⑦①③

B.⑤②⑦⑥⑦①③

C.⑤①⑦④②③⑥

D.④①③⑦⑤②⑥

B

4.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B.送到江头惆怅尽,归时重上去时船。

C.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D.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C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盛溪绿生志

胡胤嘉

(选自《北郭丛钞》,有删节)

的一项是(3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

A.率尔造.极造:到达

B.键.户临染键:钥匙

C.务期必济.济:帮助

D.无不心摹手追.追:模仿

B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盛溪绿得到吕水山的指点后,画技进步神速,模仿谁就像谁,但不足的是那时他的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B.文章作者也是知画识画的行家,他同情盛溪绿的身世,欣赏其人品与画艺,而且在绘画上也曾指点过盛溪绿。

C.盛溪绿周岁那年,生痘,病情严重,眼睛肿得都没法睁开,全靠母亲舔舐才又见光明,因此他十分感激母亲。

D.盛溪绿的祖父去世后,父亲不问生计,家道日渐消落。父母去世后,他因与邻家结怨,无奈由安溪迁居塘西。

A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长松大椿,子所自有,余何以寿子?

高大的松树椿树之类的贺寿画,是你自己就有的东西,我拿什么来为你祝寿呢?”

(2)居恒以忠孝礼义自矢,道拾遗金必还其人,分与勿许也。

平时常以恪尽忠孝礼义为誓言,路上拾到别人遗失的银子一定会还给那人,(失主想)分一点银子给他,他没有答应。

8.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盛溪绿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

有天赋,悟性好;得到名家指点;博采众长;努力学习。

三、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9~10题。

送客还江东

韩翃

还家不落春风后,数日应沽越人酒。

池畔花深斗鸭栏,桥边雨洗藏鸦柳。

遥怜内舍著新衣,复向邻家醉落晖。

把手闲歌香橘下,空山一望鹧鸪飞。

【注】鹧鸪,鸟名。《异物记》曰:“其志怀南,不北徂也。”《本草纲目》记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

9.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友人还乡的欢愉之情的?请根据前三联简要概括。(6分)

归家之速;美景衬托;居家之乐;人情之美。

10.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对友人的的依依不舍之情;对友人欢愉生活的期待和祝愿;暗喻诗人归乡不得的怅惘之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夜深忽梦少年事,。(白居易《琵琶行》)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5)酿泉为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6)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7)子曰:“巧言乱德,。”(《论语》)

(8)踏遍青山人未老,。(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1) 日月忽其不淹兮(2)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3)梦啼妆泪红阑干(4)猿猱欲度愁攀援(5)泉香而酒洌(6) 寄蜉蝣于天地(7) 小不忍则乱大谋(8)风景这边独好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父亲的手指

甫跃辉

尘土飞扬的大路在两个孩子的脚下延伸。路面上,雨天留下的一个个泥坑,让太阳火热的舌头舔干了。

“你真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许亮再次停下,转身盯着弟弟。

“真的!”许明说.

大路尽头灰蒙蒙的,他们一前一后,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的影子。厚厚的灰尘,在脚下发出喑哑的扑突声。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他感到那张脸很陌生,他使劲回想他熟悉的父亲的脸。

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舅舅教会他如何造出桌椅板凳后,十五岁的父亲就离开村子。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此桌椅板凳,他已是建筑队的师傅了。他们眼里,父亲就是英雄:头发根根竖立,精神抖擞;那双手宽大有力,兄弟一起也扳不过他一只手。

许亮上学那年,那双大手放下锯子,握住了方向盘,离开了村子。端午,父杀没回来;中秋,父亲没回来;过年,父亲没回来。他们和母亲常到村口,望着那条通向村外的大路,大路尽头灰蒙蒙的。直到夏天,父亲回来了,他们没看见汽车。他们问汽车在哪,父亲笑笑。

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锯齿飞速旋转的刨木机前,父亲咬紧牙关,鼓看腮帮,用胸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机,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四溅,锯末纷飞,剌耳的声音像细铁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常去建筑队玩耍的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父亲的手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回来。

父亲回家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

“下个月?怎么拿得出来?”父亲说。

“总要想想。早晓得,就不去开什么车了。”

“好好,我明天就去卖刨木机还钱。”

父亲的笑越来越少了。只有和木匠们聊天,还会炫耀他那双大手。“瞧瞧!哪个木匠有这样一双手?当木匠的,谁的手指不要断几根?”舅舅就是的,他的右手只剩三个指头……以后呢?父亲再不会炫耀他那双大手了吧。

昨天放学回家,母亲说:“你爸的手指给刨木机割掉了。我要和他去医院,他死活不让,说不过掉了个手指。我怎么放得下心?”

“我去!”许亮有点兴奋。

“你敢去?”母亲脸上亮堂了,就如当初给父亲的车灯突然照亮。

“怎么不敢。”他也成了父亲那样的英雄。“不过掉了个手指。”他想像着父亲说话的样子。

医院。父亲的头发很长了,乱糟糟地趴在他的脑门耳际。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

“你怎么来了?”父亲的声音落在阴湿静谧的空气里,像水渗入沙子。

“妈跟我说的。”许亮嗫嚅道,“阿爸,我们回家吧。”

“你先回去,我今晚……”父亲声音虚弱,嘶嘶地吸着气。

许亮很失望。他原以为父亲不等他说,便会跳下床,扯掉绷带,骑上单车带他回家的……

“总算回啦!”母亲跑过来,“你爸怎么样?医生说什么?有没有好些?”

“不过掉了一个手指,阿爸才不在乎,是吧!”许明神气十足,热切地望着哥哥。

“阿爸说没事。”许亮很累,想要尽快摆脱弟弟的目光。晚上睡下后,许明又问了许多问题. 许亮没有回答,总不能告诉他父亲是胆小鬼吧。

夏天的夜晚,他们只穿一条小短裤,月光在他们光溜溜的小腿上爬动。许亮翻了个身,仍然睡不着。许明凑到他耳朵边,得意地说:“我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父亲没回来。中午,父亲没回来。母亲看看许亮,许亮不看她。他不想再去看父亲了。母亲说:“你再去瞧瞧,咋还不回来?”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

“先去建筑队,找到手指,再到医院,就能让医生接上手指了!”许亮想,这主意不错。事实上昨天晚上他已经这么想了。

建筑队大院四周堆满木头。刨木机周围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丝血迹。他们也没找到父亲的手指。“你不是说晓得在什么地方吗?”许亮瞪着弟弟,“走吧!”

弟弟没动。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忽然,有嗡嗡声传来,一只绿头苍蝇,掠过他们眼前,留下一条绿色的细线。许亮被一种强大而可怕的力量拽着,不由自主地跟上那只苍蝇。苍蝇钻进废木头堆,他蹲下,趴在地上。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一丝隐约的血腥钻进鼻孔,他找了一片长长的树皮,往废木堆里扒拉了好半天。苍蝇飞出来,接着跳出一个东西。

一条粗大的烧焦的虫子。父亲的手指。

“我们把手指带到医院。”许亮说。

“好!但是……谁,谁来拿?”许亮没有接话。

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当年父亲的汽车正是从他们脚下的大路开进村子的,候在村口的他们,听到车轮碾过路面的隆隆声,兴奋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奔跑。突然,车停了,强烈的灯光射向他们。他们眯起眼睛,明亮的灯光中,父亲朝他们走来,年轻,强壮,高大。

拐进家门,父亲躺在院子里,左手缠着绷带;右手耷拉着,手掌垂下,疲惫、无力。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

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

(有删改)

的一项(3分)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

A.小说从许亮兄弟俩寻找“父亲的手指”写起,紧扣题目,制造悬念,既有利于故事的展开,又使全篇叙事紧凑,重心突出。

B.小说中几处点染的景物具有象征意味,如“灰蒙蒙的大路”,是人物迷茫心理的外化;父亲汽车的灯光,则是希望的象征。

C.小说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失去汽车和手指前后的对比,许亮兄弟俩的对比等,这些描写为许亮的心理变化提供了依据。

D.小说反复提到父亲的大手,以及对刨木机高速旋转情景的细致描写,为故事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笔,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匠心。

C

13.小说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6分)

有进取精神;不甘于做木匠;有责任担当;努力工作还债;坚韧:受伤后用微笑宽慰家人;断指之后,一人去医院,两处努力笑。

14.请简要分析许亮心理变化的过程.(6分)

断指之后,父亲表现出来的脆弱,使许亮感到失望;和弟弟去寻找手指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归家后,父亲挣扎着坐起向他们挤出微笑,使他对父亲又了更深的理解,并为自己的武断和软弱感到惭愧。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鸡汤与囚笼

羽戈

微博与微信时代的到来,我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心灵鸡汤的杀伤力。我本以为,它的受众,主要是我弟弟这样的人,初中文化,业余生活以喝酒打牌为主;不曾想它在今日中国,几乎造成通杀。以我的朋友圈为例,喜欢传播或制造心灵鸡汤的,教师、白领和学生都有。他们

的面目与头脑,原本千姿百态,甚至针锋相对,但一旦受惑于心灵鸡汤,其灵魂就千篇一律的单调,甚至虚弱。

“心灵鸡汤”的起源,可追溯到1993年美国《心灵鸡汤》丛书的面市。若抛开名目,它在中国也是古已有之,明朝的《菜根谭》就是。从起源和历史上讲,心灵鸡汤并非贬义,中国的《菜根谭》,美国的《心灵鸡汤》所包含的修身与处世智慧,足够世人受用。如若视心灵鸡汤为商品,它也有自身的价值和需求,供求正当,既非强迫,亦无欺诈。因此喝点心灵鸡汤,算不上丢人。

但是,为何在今日中国,心灵鸡汤一词几乎彻底沦为贬义,即便其粉丝,也往往羞于承认他们的热爱?而同时,心灵鸡汤仍拥有巨大市场,假如它是问题产品,病源何在?

鸡汤的水平在下降。譬如那则《鹰的重生》,说鹰要活到70岁,必须在40岁那年,完成一次蜕变,即拔掉衰老的指甲、羽毛、换喙。这一过程需150天,熬过150天,才可换来此后30年的鹰击长空。故事何其励志,但却是天方夜谭,与科学完全相悖。

还有一则著名鸡汤,写一个富翁向渔夫讲述奋斗史,说:成为富翁后,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钓鱼、晒太阳、享受生活。渔夫笑道:原来你奋斗这些年,只是为了达到我现在的生活状态。这则鸡汤告诉世人,不要羡慕别人,幸福很简单,他人孜孜以求的生活,你正坐拥于怀而不自知呢。故事极具迷惑性,它把富翁拉到了渔夫的狭隘处境,简化了生活的可能性。

心灵鸡汤的价值在于抚慰和激励,不幸的是当下盛行的鸡汤,给人的抚慰不是包扎伤口,而是诱导你去认同,伤口是一种存在,存在即是合理。富翁与渔夫的故事就是一例。再如于丹教育国人应对雾霾:“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就要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她承认了雾霾的危害,却也证成了雾霾的合理。这样的抚慰,简直是一种精神雾霾,比雾霾更可怕。

于丹这番话,可视为中国式心灵鸡汤的代表。多数心灵鸡汤,都是劝谕受众回归内心、反观内心,在内心避难。反求诸己,一日三省吾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反省与审视内心,立意在于克服、战胜自己身上的种种幽暗意识,从而独立于外在世界,而非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以致与外在世界隔绝。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误人多矣,除非把心与世界打通,此言才能成立,否则,世界那么大,心却那么小,只能承载一碗添加了罂粟壳的心灵鸡汤。

这样的抚慰之下,激励何从谈起?然而,心灵鸡汤的粉丝们,只想做心灵王国的主人,他们没有分辨是非的知识和能力,也没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行为;或者竟是不愿,而甘于饮鸩止渴。他们专以鸡汤为武器,并在内心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心灵鸡汤之毒正在于此。是的,他们以鸡汤为武器,无往不胜,但这鸡汤终也成了他们的囚笼。

(有删改)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许多人受惑于“心灵鸡汤”,是因为他们的灵魂单调,甚至虚弱,甘愿饮

鸩止渴。

B.文章认为《菜根谭》也是心灵鸡汤,但它包含的修身与处世智慧比当下的鸡汤水平高得多。

C.《富翁和渔夫》的故事之所以极具迷惑性,是把富翁的奋斗目标等同于渔夫所处的生活状态。

D.文章用“精神雾霾”“罂粟壳”来喻称中国式的“心灵鸡汤”,意在说明这类鸡汤的危害性。

A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分析了“心灵鸡汤”受众的构成,表明论题的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

B.文章选择“鹰的重生”“富翁与渔夫”两个典型例子,证明当下心灵鸡汤水平低下。

C.文章追溯心灵鸡汤的起源和历史,肯定其价值和需要,体现了立论的严谨性。

D.文章按照从历史到现实的顺序,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心灵鸡汤的蜕变及其危害性。

D

17.作者认为心灵鸡汤“毒”在哪里?他的理由是什么?(6分)

丧失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行为。诱导受众认同现实因境;使人沉溺内心,与外部世界隔绝。

(每点2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人物访谈,完成18~20题。

大侠严家炎

舒晋瑜(中华读书报记者)/严家炎(北大教授)

舒:您喜欢金庸是否有“同气相求”的意味?

严:对。我读的武侠小说不少,都没法跟金庸比。金庸敦厚坚毅,为人正直,读他的小说不大容易放下。

舒:您严谨甚至严肃,很难想象您喜欢武侠?您对金庸有什么发现?

严:我看重侠士见义勇为、肝胆相照的精神,金庸作品中有这种精神。

从《射雕》到《笑傲江湖》都有比较大的变化。《鹿鼎记》风格和金庸其它小说都不同,所以有人说《鹿鼎记》不像武侠小说。都写得很深刻。金庸用现代精神改造了武侠小说,所以被称为“新武侠”。他的作品里没有旧武侠“快意恩仇”“任性杀戮”。他是小说界以平等开放态度处理中华各族关系的第一人,小说中的一号英雄乔峰是契丹人;他善于将小说场面舞台化,将电影特技用到小说中。创作方法上,金庸早期是浪漫主义,《神雕侠侣》以后,更多象征主义。金庸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金庸在武侠小说中是全能冠军。

舒:1995年您在北大中文系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程。您怎么看“金庸热”?

严:金庸热,一是因为他小说自身的魅力,小说艺术的成功。他的语言清新可读,叙事节奏张弛有度,能引人思考;二是与生活中见义勇为精神的失落有关。当时的现状与金庸小

说深刻的内涵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增强了吸引力。

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不是赶时髦,是出于文学史研究者的历史责任感。80年代初我就主张现代文学史不应该排斥鸳鸯蝴蝶派小说,首次将张恨水写入文学史教材。金庸这样的杰出作家,当然也应入史进教材。

舒:当时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您要坚持?

严:1994年10月,北大鉴于金庸法学、小说等方面的成就,授予他名誉教授称号,我发表了题为“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的贺辞。不料,被一位杂文界朋友嘲讽谴责,他撰文《拒绝金庸》,说他虽然没有读过金庸,却知道武侠小说“有如鸦片,使人在兴奋中滑向孱弱”;说授予金庸名誉教授称号是“北大自贬身份而媚俗”。

五四时期北大开设元曲研究课程,就受到上海文人攻击。如今推崇陈世骧教授看来如“元剧异军突起”的金庸小说,又受到讥嘲。因此,我就不自量力,决定将金庸小说搬上讲台。

舒:您如何理解金庸小说的侠义精神?

严:传统武侠小说弘扬侠义精神的同时,也有着嫉仇嗜杀之类的特殊印记。金庸小说对这类思想进行了变革。他的侠士排除了“威福,玉帛”那套封建价值观念,渗透着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的精神。他写古代题材,却渗透着现代精神,体现了独立思考、独立批判精神。

舒:您如何看待对于金庸小说的争论?

严:越争论,对作品认识就越全面、深入、准确,但争论应有条件,要读作品。要忠于作品。如果成见在先,然后拼命找出问题来,这态度是不对的。有学者说金庸小说充满血腥气,每部写武打的篇幅都达到90%以上,这种说法只能骗没读过原文的人。金庸很讲究艺术节奏的张弛。写完一场金戈铁马的紧张厮杀之后,接着他常会写燕语呢喃的轻松场面。还有人说金庸小说会造成青年人拉帮结派,其实金庸小说反对拉帮结派的。这些批评都不符合作品实际。我们要讲究一点学术良心,实事求是。

舒:您的《现代小说流派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杰作。能谈谈吗?

严:这部书写得最艰苦,写了八年。它是这个学术领域中的第一本书,没有同类史籍可参考,原创性强,必须体现作者的独特发现和识见。书中论述的流派,从命名到特征概括,都花了许多心血。新感觉派埋没几十年,我发掘出来,所以施蛰存先生说自己是出土文物。

舒:对鲁迅的《铸剑》,您怎么理解?关于这篇作品,您曾和一位学者有过激烈的笔战。

严:《铸剑》写黑色人与专制暴君势不两立以及行侠不图报的原侠精神。一切叙写“仗武行侠”故事的小说,都可称为武侠小说,《铸剑》当然也在其中。题材本身很难分出高低贵贱,也限制不了作品思想或艺术上的实际成就。

《水浒传》在清代已被人看做“遗武侠之模范”。我们应该放弃20世纪30年代以来把武侠小说看作“精神鸦片烟”的偏见,也不能一味抹煞正义与邪恶的界限来谴责武侠小说的“打打杀杀”。写“仗武行侠”的《铸剑》,它也有“打打杀杀”的。不杀,国王的头颅怎能掉进鼎中,宝剑又有何用?

我在《为<铸剑>一辩》中用不少材料证明,将《铸剑》视为现代武侠小说,决不会辱没

鲁迅。

舒:与金庸小说人物对比,您觉得自己做学问的精神,和谁对得上号?

严:用郭靖学武作比方是合适的。

这一特点的是(3分)

18.金庸的武侠创作渗透着“现代精神”,下列选项不属于

...

A. 以平等、开放的态度来看待中华各民族的关系。

B.金庸笔下的侠士超越了争权夺利的封建价值观。

C.金庸借鉴、吸收了电影等现代艺术的创作方法。

D.通过仗武行侠的故事,表现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D

的一项是(3分)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

A.严家炎认为金庸小说的魅力和生活中见义勇为精神的失落促成了当时的“金庸热”。

B.严家炎认为,很多批评者没有认真研读金庸小说,他们成见在先,违背了学术良心。

C.严家炎以鲁迅《铸剑》为例,说明打打杀杀是武侠小说的外在特点,是必不可少的。

D.严家炎认为元曲、武侠小说以及鸳鸯蝴蝶派小说都是文学史上题材创新的一股力。

D

20.中华读书报记者称严家炎先生为“大侠”,请结合材料概括原因。(6分)

喜欢武侠小说,看重侠士见义勇为,肝胆相照的精神;力排众议开设金庸小说课程,把武侠小说研究纳入学术殿堂;自认做学问与郭靖学武相类,记者认为他是学界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

八、写作(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可以使人随时随地联系,也容易使人与人的交流因习惯用表情符号变得程式化;高铁使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想象变成现实,方便了人们的来往,也容易使人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

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

无锡市2019届高三二模作文阅卷评分标准

2019.5.6

一、题目再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可以使人随时随地联系,也容易使人与人的交流因习惯用表情

符号变得程式化;高铁使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想象变成现实,方便了人们的来往,也容易使人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

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

二、审题立意

本则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文字列举现象,第二段文字提出问题。

第一段,“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高铁”是科技进步的产物;“随时随地联系”“方便了人们的来往”是科技发展给情感交流带来的便利;“交流程式化”“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是科技发展带来了情感表达的程式化;省略号提示考生还有更多类似的情况可供选择。

第二段,以疑问句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科技的发展”和“人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考生可以从“科技的发展增进人与人的情感”进行立意,也可以从“科技的发展减弱人与人的情感”进行立意。最后一句话是通过问题提示考生思考问题,并非一定要回答是“增强”或是“削弱”。能围绕“科技的发展”和“人与人的情感”两个要素的关联行文,即视为扣题,建议切入分48分。倘若只谈“人与人的情感”,甚至“人情”,则视为偏题。

三、判分原则

1.评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一以贯之。

议论文重点关注三个视角:一是理性思辨和有逻辑地分析说理能力,二是材料与中心的契合度,三是语言表达的表现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内容要合乎生活真实,有真情实感;记叙文可能会有入题太慢的情况,不要轻易判为偏题。鼓励评论、杂文、随笔、议论性散文、记叙性散文等写作样式。

着眼全篇,整体评价,抓大放小,不要刻意放大优点和硬伤;阅卷要立足学情,既看写什么,也看怎么写,看内容与语言、结构的融洽度。客观评价,分文相称。

2.判分类别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特别提示

(1)旗帜鲜明表明观点,不能“骑墙立论”。体现一定的思辨性,避免单极思维。

(2)鼓励用“自己的话”来说理,讲合乎主题的道理,自圆其说,不要对胡乱引用、华而不实的文章迷惑。

4.判分标准

(1)议论类文章

一类卷(63-70分):审题精准,立意深刻、独到、新颖;有一个好的由头或切入口,能紧扣主要矛盾分层展开;或能化大为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纵横捭阖,鞭辟入里,气势恢宏;说理层次清晰分明,举例贴切新颖,语言表达有特色,并能够界定概念,划定情境辩证分析。

二类卷(56-62分):审题准确,立意有一定的见识;推理和论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批

判性;用例准确;言随意转,言能达意。

三类卷(49-55分):文章不是简单的列举事例展示科技发展对情感交流的影响,而能够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角度分析原因,有一定的分析和层次,表达顺畅,尚能达意。

四类卷(42-48分):基本符合材料和提示的范围;泛泛而谈,面面俱到,简单演绎题意;素材堆砌,缺乏材料间的逻辑关联;论证方法单一,基本以举例为主,叙例比例较大;论点与论据之间不匹配,不紧密,显得牵强。

五类卷(28-41分):貌合神离,基本脱离材料,偏题,套作。

六类卷(27分以下):自说自话,完全脱离材料,无观点,无论证说理;随便说说,字数不足;或另起炉灶。

(2)记叙类文章

一类卷(63-70分):选取富有生活气息的材料;从生活中的小场景巧妙切入,以小寓大,富有韵味;细节丰富,真挚感人;有文学的味道,有写作的智慧。

二类卷(56-62分):用身边的事例演绎材料中的某一主题,有构思,有生活气息,有一定的观察和体验,有一定的场景,有可读性;在生活性、细节性与情感性上有一个亮点。

三类卷(49-55分):基本叙述了与材料相关的人和事,基本符合生活的真实,结构完整,表现手法比较丰富,有一定的细节描写。

四类卷(42-48分):审题立意正确,但记叙文表现方式单一,多以叙述为主,记流水账;故事与主要矛盾有关,但关联度不高。

五类卷(28-41分):故事与材料基本无关。

六类卷(27分以下):故事与材料完全无关,写作素养差。

5.个案处理(略)

优秀的作文各有优点,一般作文各有各的不足,综合考量,不生搬硬套打分。

2017届苏锡常镇四市二模语文试卷(含附加、答案)解析

2016-2017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语文2017年5月注意: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虎口没能脱险的人间惨剧,▲ 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舆论场。好多人指责逃票翻入虎园的游客▲ ,这没毛病。只不过,世间的各种不堪与罪恶中,逃票实在▲ ,怎么就让一众旁观者咬牙切齿呢? A.贯穿责无旁贷无足轻重 B.贯注咎由自取无足轻重 C.贯注责无旁贷微不足道 D.贯穿咎由自取微不足道 2.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专家提醒市民,夏季健身体能消耗大,锻炼能否达到健身的目的,关键在于运动项目适宜、运动强度适当、运动时间合理。 B.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自然之美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育。 C.福岛核电站看不到头的灾难背后,是日本核能行业数十年来伪造安全报告、隐瞒死亡事故和对地震危险性估计不足造成的。 D.曹聚仁的《鲁迅评传》颇具见识,虽史料不足,但许多专家认为,“评传” 无须对此要求太多,堪称迄今写得最好的鲁迅传记。 3.下列诗句中,没有 ..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 ,▲ 。▲ ,▲ ,▲ 。 ①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③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 ④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 ⑤“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⑥“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 A.①⑤②⑥③④B.①⑥③④⑤②

2015届南京、盐城二模作文“幸与不幸”评讲材料

2015届南京、盐城二模作文“幸与不幸”评讲材料 一、题目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听两个年轻人弹奏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他们弹得很糟。格拉祖诺夫问他们过去听过没有,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格拉祖诺夫叹了口气说:“你们真幸运,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 一、审题立意 这是一则叙述性作文材料。它内涵丰富,值得多角度审视思考。 材料有三组关键词,可以作为审题立意的抓手:“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和“两个年轻人”,“已经涉猎”和“从未涉猎”,“幸运”和“不幸”。审题立意时可围绕这几组关键词,从不同角度切入、上手: 从格拉祖诺夫的话语内涵的角度:说自己“什么都已涉猎”是“不幸”,却对从未听过奏过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的两个年轻人感叹说他们“真幸运”,对比中启发人们:已有认识和经验对探究未知事物会有所妨碍,甚至会成为障碍。反言之:对未知世界陌生新鲜并保持惊奇,能不断发现美好事物。 从格拉祖诺夫的思维方式的角度:“已经涉猎”本来是优势,却成为限制自己发现的障碍;“从未涉猎”本来是弱项,却成了发现美好事物的优势。这体现了格拉祖诺夫思考问题的灵活辩证。换个角度看问题,长处与短处、幸运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迁移。 从格拉祖诺夫话语目的的角度思考:格拉祖诺夫说,“什么都已经涉猎”是“不幸”,从未尝试是“真幸运”,体现了一位著名作曲家对年轻后学的宽容和激励。这种积极暗示和热情鼓励的教育方式值得肯定。 不管从哪个角度,审题立意时切忌只盯着材料中的某一点“说开去”,自说自话,言不及义。比如,有同学只看材料中“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从而肯定两位年轻人诚实的品质。再如,有考生只抓“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写格拉祖诺夫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些偏离题意的立意都是由于考生缺乏对材料的整体观览,没有把握材料的意义指向。 二、阅卷提醒 1.与一模相比,二模作文试题立意角度多。前面仅仅是对材料包含的旨趣所作的条分缕析,事实上,学生在选用不同的文体和语言表达时远比我们的分析与提炼复杂得多,这无疑给本次阅卷增加了难度。阅卷老师在明确了统一尺度后,批阅每一作文还要具体文章具体评判。 2.作文材料是一则旧的名人轶事,却有着很强烈也很丰富的现实意义。要而言之:我们往往满足于已有的经验,往往对眼前的美迟钝麻木视而不见;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幸与不幸,换个角度看二者会易位转化,“辩证思考”是一种人生智慧;对待做得很糟糕的晚学后生,师长贤者要能够宽容,善于激励。命题者用一则艺坛往事为写作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思考现实审视生活,从而实现以人为镜参省人生的目的。因此,对那些生活气息浓、现实针对性强的作文要肯定和鼓励。 鉴于以上的分析,这一作文材料可以有如下一些角度立意:

2017年佛山二模陌生优秀作文

2012年佛山二模陌生优秀作文 1号文(57分) 一扇虚掩的门 上万年前,原始森林。雷电击倒了树木,生起熊熊大火。人类的祖先类人猿们坐观许久,最终上前,试探、烫伤、反复试探……最终,人类懂得并掌握了火。 火对于原始人类是完全陌生的,而最终二者得以亲近熟悉。因为,陌生并不代表一堵决绝的墙,只是相隔了一扇虚掩的门。 面对陌生事物这扇虚掩的门,至少得传承人类始祖们,坐观火焰思索的一份好奇心。“好奇是一个哲学家最必须具有的素质。”陌生的事物以未曾见过的棱角兀立在认识的平原上,若无一丝好奇心,视而不见,门在眼前而不知,或者见门虚掩却无好奇门后事物的探索精神,往后一切皆是笑料空谈。陆羽自出生即为禅师收养,却对佛门外的陌生世界时时好奇。他好奇私塾学生手中的陌

生书本;好奇瓦子勾栏的陌生装束。他看到了那扇虚掩的门,好奇期后有怎样的一个陌生世界。当《茶经》问世的时候,当陆羽成为茶圣代名词时,他或者也在暗自庆幸,幸而有当初对陌生的好奇,不然佛门怎能出如此一位知茶圣手? 好奇这虚掩的门尚不够,还同样要有祖先那份敢走上前去的勇气。空看一辈子的门,好奇一辈子的那面陌生,抱着“墙里秋千墙外道”的幻想傻笑,为何不鼓起勇气,上前推开这扇虚掩的门?面对一个陌生的科学领域,孟德尔鼓起勇气迈出遗传定律的第一步;达尔文鼓起勇气告别家乡,随水手扬帆踏上未知的征程;列文·虎克鼓起勇气用十几年的光阴打磨镜片,走入陌生的微生物世界。陌生并不可怕,虚掩的门没有威胁的力度,但敢于向陌生迈进的勇气是可贵的,因而也有了托尔斯泰的伟大与悲伤,犹豫一生,最终在生命的尾声推开了那扇阶级间虚掩的门,在他同情了一世的陌生下层民众的世界里合上深邃苍凉的双目。

2017苏锡常镇三模语文解析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 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虎口没能脱险的人间惨剧,________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舆论场。好多人指责逃票翻入虎园的游客________,这没毛病。只不过,世间的各种不堪与罪恶中,逃票实在________,怎么就让一众旁观者咬牙切齿呢? A. 贯穿责无旁贷无足轻重 B. 贯注咎由自取无足轻重 C. 贯注责无旁贷微不足道 D. 贯穿咎由自取微不足道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专家提醒市民,夏季健身体能消耗大,锻炼能否达到健身的目的,关键在于运动项目适宜、运动强度适当、运动时间合理。 B. 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自然之美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育。 C. 福岛核电站看不到头的灾难背后,是日本核能行业数十年来伪造安全报告、隐瞒死亡事故和对地震危险性估计不足造成的。 D. 曹聚仁的《鲁迅评传》颇具见识,虽史料不足,但许多专家认为,“评传”无须对此要求太多,堪称迄今写得最好的鲁迅传记。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D.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③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 ④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 ⑤“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⑥“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 A. ①⑤②⑥③④ B. ①⑥③④⑤② C. ⑥③④①⑤② D. ⑥④②⑤③① 5. 下列说法,不符合 ...材料意思的一项是(3分)() 国内的书店为何无法在专业阅读与公共阅读之间作出区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研究者往往不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愿投入到公共写作中去,而政府与社会对于公共文化从业者的压制与吝啬,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为一种奢侈消费。要么去听于丹,要么只能硬着头皮去读章太炎的国学。显然,这是一种深刻的公共智识危机,它不仅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而且加剧了知识鸿沟,它让专业研究者越来越远离公共的知识需求市场,并且多少还有一些带着孤傲的自鸣得意;另一方面,“无良书商”攒集着各种不可靠的鸡汤知识读本,获取丰厚的利润。 A. 要消除知识鸿沟必须充分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 B. 当前图书市场出版物品种单一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 C. 专业研究者应担负为公众提供适合的公共阅读产品的责任。 D. “无良书商”追求丰厚的利润使公众的阅读成为奢侈消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奇零草①序 [清]姜宸英 予得此于定海,命谢子大周抄别本以归。凡五七言近体若干首,今久失之矣,聊忆其大概,为之序以藏之。

2018年闵行二模作文讲评

2018年闵行二模作文讲评 【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自以为是某个事件的关注者,其实,我们往往不明就里,只凑个热闹,没过多久就忘记了,成为事件的忽视者。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命题意图】教研员王林老师命题的灵感来源于霍金去世后引起的“霍金热”这一现象。霍金去世后,许多网友自行悼念霍金,然而其中不乏对霍金根本不了的盲从者和追逐潮流的附庸者。社会上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杨绛百年离世时,微信朋友圈对其名言的转发,然而其中一些名言是存在杜撰或是断章取义的现象。针对这样一类现象,命题由此产生。 材料又明显一组对立概念,即关注者与忽视者。命题者希望学生能够对关注与忽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在构建两者逻辑关系时,命题者又给了学生一些逻辑提示,如不明就里、凑个热闹、没过多久忘记了。学生需要从这样的逻辑提示中提炼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命题直指社会现实,希望学生能够关注生活,反思现实,能在表达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中得到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得到认知事物、认知事理的方法。 【试题分析】 1. 讨论对象的确定:材料中“关注者”与“忽视者”的对象是事件。而事件一词材料中其实隐含的是关乎公众利益,与社会整理利益相关的事件。 ※友情提醒:学生在例证与论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个人的事情作为例证,此外学生需要将事件与事实、事情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或偷换概念。 2. 逻辑关系的构建:“自以为是”、“不明就里”、“凑热闹”、“没过多久”。 1)自以为是某个事件的关注者:“自以为是”四个字实则有双重含义:一层是时代的必然性:自以为是关注者的本质实际就是忽视者,这是一种时代的必然,如今网络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过快过频,信息呈碎片化的趋势。民众在获取的信息可能是片面的,断章取义的,甚至是错误的——“不是事件的真相,而是媒体想让我们看到的事件真相”。 另一层是人缺乏真正的感同身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惠子所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样的道理,民众若不是事件当事人本身,怎能切肤感受到当事人的心境? 2)由此可以产生更为深入的原因分析 .......: ①公众面对事件时主观情绪的释放,如网络上的“键盘侠”,口水的骂战…… ②以旁观者的姿态进行不痛不痒的评论,看似有同情与关注,实则是如鲁迅小说“药”一看的“看客”心理与“围观”状态。其中也有可能是人对外界事件的猎奇心态。 ③民众受到世俗讨论下的裹挟,以热点事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附和,甚至是一种追逐时代潮流,追逐社会热点话题的“凑热闹”心态。

2018届苏锡常镇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数学Ⅰ试题 2018.3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已知集合{1,1}A =-,{3,0,1}B =-,则集合A B =I . 2.已知复数z 满足34z i i ?=-(i 为虚数单位),则z = . 3.双曲线22 143 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 . 4.某中学共有1800人,其中高二年级的人数为600.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n 人,其中高二年级被抽取的人数为21,则n = . 5.将一颗质地均匀的正四面体骰子(每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先后抛掷2次,观察其朝下一面的数字,则两次数字之和等于6的概率为 . 6.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S 的值是 . 7.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cm ,侧面积为2 8cm ,则它的体积为 3 cm . 8.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242a a +=,241S S +=,则10a = . 9.已知0a >,0b >,且 23 ab a b +=,则ab 的最小值是 . 10.设三角形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 tan 3tan A c b B b -=,则cos A = .

11.已知函数,1()4 ,1 x a e x f x x x x ?-在区间[1,2]上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 (1) f a 的取值范围为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向量,1)a α=r ,(1,sin())4 b πα=+r . (1)若角α的终边过点(3,4),求a b ?的值; (2)若//a b ,求锐角α的大小. 16.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 ,其底面边长为2.已知点M ,N 分别是棱11A C ,AC 的中点,点D 是棱1CC 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

江苏省苏锡常镇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

江苏省苏锡常镇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一平行板电容器,其一个极板带+5.4×10-3C电荷量,另一极板带-5.4×10-3C 电荷量,电容 器两极,板间电压为450V,则该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A、2.4×10-5 F B、1.2×10-5 F C、8.3×104 F D、4.2×104 F 2、某同学玩飞镖游戏,先后将两只飞镖a、b由同一位置水平投出,已知飞镖投出的初速度v a>v b, 不计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捅在竖直靶上的状态(侧视图)可能是() 3、某人骑自行车沿平直坡道向下滑行,其车把上挂有一只水壶,若滑行过程中悬 绳始终竖直,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行车一定做匀速运动 B、壶内水面一定水平 C、水壶及水整体的童心一定在悬绳正下方 D、壶身中轴一定与坡道垂直 4、钳形电流测量仪的结构如图所示,其铁芯在捏紧扳于时会张开,可 以在不切断被测载流导线的情况下,通过内置线圈中的电流值I和匝 数n获知载流导线中的电流大小I0,则下列有关该钳形电流测量仪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测量仪可测量直流电的电流 I B、载流导线中电流大小I0= n C、若钳形部分铁芯没有完全闭合,测量出的电流将小于实际电流 D、若将载流导线在铁芯上多绕几匪,钳形电流测量仪的示数将变小 5、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到最高点之后,又落回到抛出点,假 设小球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E 随离地高度h变化关系中可能正确的是()

二模作文健康讲评

二模作文“健康”讲评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身体要健康,心灵也要健康;个人要健康,社会也要健康。维护健康是做人的责任。 核心词:“健康”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 歌除外。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强健的肌肉是欢乐、活力、镇静和纯洁的源泉。” 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救人的材料 和看客。”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 第一句话: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 突出“健康”的价值和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即使拥有财富、爱情、名位、权利等,一切将毫无意义! 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过这样一个共识: 健康等于1,只有拥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创造财富,去享受生活,而这些都是1后面的那些0。 只耍有1在,后面就有加上无限个零的可能,就像财富在不断增值一样。而如果这个1没有了, 所有的一切就都归零了,什么都没有了。 体要健康,心灵也要健康;个人要健康,社会也要健康。 列举了健康的主要分类,第二句话属于“是什么”的问题。 身体健康是指能够顺利完成口常工作,没有疾病和残废,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女口:乐观、阳光开朗、平和、坚强、自信自强、有 进取心、良好审美能力…… “精神明亮的人” 心灵不健康? 悲观、阴暗、偏激、自卑、孤僻、冷漠、妒忌…… “东亚病夫” 个人与社会健康 涉及健康的对象、范围指由个人构成的社会具备符合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社会健康也称社会适应性,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有此能力的个体在交往中有自信感和安全感,与人友好相处,心情舒畅,少生烦恼,知道如何结交朋友、维持友谊,知道如何帮助他人和向他人求助,能聆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思想,能以负责任的态度行事并在社会中找到A己合适的位置。

2015 苏锡常镇二模 作文讲评

二模作文讲评用卷 一,原题重读: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二、立意分析: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由“可是”进行转折衔接,将“从前”与当下的现实生活进行对照。木心的《从前慢》(春节晚会上,歌手刘欢深情演唱了“同名曲”,因此《从前慢》这首诗走进了千家万户),这首小诗概括了我们当代人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 日色慢,是说时间缓缓流逝;车、马、邮件这几个事物是旧日生活节奏和缓的代表性意象。慢,从字面上来感受,当然是生活节奏不快。但若介入一种情感机理,慢有慢的成因,还有就是一种“心若止水”的那种沉静、悠然的姿态;或者也有如朱自清的那种“匆匆”的对于日子跟光阴的一种别样怜惜的情调。“从前”究竟是怎样一个时间段,是模糊的;比方说,可能是解放前、文革前、改革开放前,或者就是十年、二十年前,等等。另外,由于木心的人生阅历很丰富,“从前”可能提供的参数也很多,或者是出国前、回国前、狱前,等等。但是在写作中,不需要对应这些具体的界定,一个简简单单的“以前的那些日子”就够了。 “从前慢”与眼下愈来愈快的世界、生活相比,从前的慢有时候转化成了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细细品味、琢磨,这“慢”里透着人性的静美、朴素、浪漫、耐性等等。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很快,人心浮躁,这几句诗一下子就能打动人的内心,让人停留审视自己的脚步。 第二个分句“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分秒必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非常可取的,所谓人生苦短、时间宝贵,为了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与时间赛跑;但是,分秒必争的人生,并不见得就赢了人生岁月,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岁月充满生命的质感。第二个层面,可以理解为被高速度、快节奏现代生活所“绑架”的一种机械的人生,人们为了“跟上”机器的节奏、赶上社会的步伐,而不得不“赶时间”,“赶地铁”“赶考试”“赶应酬”……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匆忙人生”,人们被动地与时间赛跑,但却未必能赢得人生。第三个层面,从这个句子的出处进行思考,句子来自于余光中的“分秒必争吗?当心别输了岁月”,前后分句之间形成一种相反相成的逻辑关系,“分秒必争”,很有可能输了“岁月”、输了“生命”。 现代人,在当下这个社会里面很紧张,总是争分夺秒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与人生,总想一定要怎么样,一定要得到、实现自己的欲望、目标等等,可是很快的时间就过去,最后人生岁月可能就这么流逝掉了。“岁月”对应的词汇不是短暂的光阴,而是跟生命、跟文化有关系,而“分秒必争”是跟眼前的利益有直接的关系。“分秒必争的人生”,更多时候表现为急功近利;很多人追求结果的实现,而不在意或者忽视、漠视过程的体验、感受。其实,在生命的路上不必分秒必争;当觉得乱的时候,就停下来把自己整理清楚,找到自我,那么生命才饱满。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句话并不是否定“抓紧时间学习或工作的必要性或称赞人争分夺秒的可贵精神”;它让人们反思“在分秒必争中,莫忘岁月。”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从前”对应的不光是年代、时间,也对应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情况。现在的生活,时空被科技高度浓缩化,高度发达的通讯方式、交通方式,让人们越来越追求目的,以至于忘了自己在这个当中成长的过程。生活中的很多人在心底里还是十分向往那种单纯追求过程的感觉的。三、例文分析:等一等你的灵魂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从前慢勾勒的是一幅静谧安逸的生活,而如今的社会却与之背道而驰。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分秒必争,似乎只有用尽了每一分钟才能体现他们的生命价值。他们像《爱丽斯梦游仙境》里的小兔子一样,看看表拼命地向前冲,嘴里还念叨着:“来不及了来不及了,我来不及了……”好似落了那一秒就被甩出十万八千里一般。身为其中的一只的我们难道不该扪心自问一句为什么吗? 为什么?源自于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望,哲学家称之为物欲症。人们在得到从未有过的物质之后,总是渴望得到更多更好的,他们的欲望在不断膨胀,他们的贪心永远无法满足。他们看似的奔波忙碌只为取得一件件外在的物质来证明自己的岁月。 然后这势必会引起许多问题。 快餐式的生活,使灵魂变得行动缓慢甚至滞留原地。人们带着一具被日益腐朽的空壳行路,没有灵魂的滋润,会愈趋浮躁。正如梁文道所说:“浮躁是流行的症候。”人们不知道自己所行的方向,没有办法平心静气地思考生命的方向,最终只会迷失自我。 就像少年成名的罗琦,小小年纪便接触浮华喧嚣的社会的她早已忘记在平静缓慢的岁月的淡泊。在这个快速浮躁的社会迷失自我,吸毒而导致身败名裂。 所幸的是,人们也注意到自身灵魂与步伐的不一致,认识到过快生活的危害。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孙道荣说:“丢弃我们不该拥有的,才能得到我们不该丢弃的。”放下物欲的渴望,放下名利的执念,才能使我们的身体轻盈,让灵魂追上。 放慢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才能体会到生命中更多精彩的过程,才能让生命更加有意义。川端康成浅浅一句:“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瞬间润湿了多少心灵,有多少人在日益浮华,分秒必争的社会早已丢弃了,当初的闲情逸致,早已丢了原本的安逸。 放慢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只有这样,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起青春时才能感叹生命无悔! 等你等你的灵魂,重塑从前慢。 “慢慢”人生路

佛山二模标杆作文

查看文章 2009年佛山二模考试命题作文“雨过天 会晴”标杆卷 2009-04-27 00:06 2009年佛山二模考试命题作文“雨过天会晴”标杆卷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 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以“雨过天会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标杆作文】 一类文:1号雨过天会晴 大雨倾盆的黑夜,曾有无数希望与热情被浇

灭。但漆黑中,我们仍能寻见那些坚强的火苗。它们在豆大雨点的砸击下,依旧坚强地不灭,说出马克?吐温的名言:“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在雨中独行,是乐观与信念告诉我们:天一定会放晴。那些灰暗的现实曾烙在历史书页中,十四世纪的黑暗轻易地窒息了无数美好的向往与希望。但是,薄伽丘从未舍下珍贵的羽毛笔与墨水,那一行行清隽的文字依旧在他笔下生辉。罗马教廷腐朽的恶雨,意大利黑死病的肆虐,都未曾绊住他的笔尖。《十日谈》里,他写的一个个悲惨黑暗的故事,却也不懈地塑造过一个个纯净明白的灵魂。他凭的是什么?是心底里那乐观与自信的呐喊,他也许看不到光明,但他乐观人类不会从此堕落,他自信自由与民主之风定会拂走乌云,还晴朗明媚之天空。 在暴雨中跌倒,是不屈服的意志助我们爬起,依旧抬头等待天晴。在那个软弱委靡的王朝,国家动乱与家庭破裂的狂风暴雨一次次掀翻了曾经优雅的李清照。在雨中,她狼狈,她不堪,她奉献了忠心却无人理会!她绝望了吗?她从此一蹶不振了吗?没有!暴雨之洗去了她曾经的稚嫩

2017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含附加)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语文Ⅰ 2017.3.14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知难而上的勇气,一碰到困难便裹足不前,退避三舍 ....。 B.治学严谨的他写这本书决非率尔操觚 ....者可比,因此科学性的错误是不会有的。 C.他就是这个样子,每次说话都要把一件小事渲染成大事,危言危行 ....,令人厌烦。 D.新近加盟这家明星企业的他,才华出众,待人谦恭得体,处处让人刮目相看 ....。 2.在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 ...语境的一项是(3分)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云雾缭绕的南迦巴瓦峰,她神秘冷艳,不管游客如何翘首以待,也不轻易示人以真容。 B.“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你应该抓住现在的青春年华,奋发向上,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C.可以看到,罔顾历史发展规律,维护极少数皇权阶层利益的人,终归被历史唾弃,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作家无不在炼字、炼句、炼意上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尔后修成正果。 3.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A.②④①③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最后的建议,▲,▲,▲,▲,▲,让它们在文学的领土上争得各自的地盘。 ①充满活力的批评必须富有攻击性 ②适度的流派之争都应当被恢复起来 ③批评应该有助于催生价值观与趣味的分化 ④具备维护个人观点的强劲自卫能力

2015苏锡常镇二模语文试卷+答案+附加

2014-2015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近年来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被严重▲,媒体应加强科普宣传,引导社会公众走出误区。专家特别指出,无论从原料构成还是从温度上讲,使用微波炉加热保鲜膜产生二英这种▲物质的观点,纯属▲。 A.丑化致癌荒诞不经 B.丑化治癌子虚乌有 C.妖魔化致癌子虚乌有 D.妖魔化治癌荒诞不经 2.“广场一枚铜币悲伤地很隐密/它在许愿池里轻轻叹息”这句歌词“移情于物”,给人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感。下列歌词,也运用这种手法的选项是(3分) A.回忆是抓不住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 B.戒指在哭泣/静静躺在抽屉/它所拥有的只剩下回忆 C.新的一天是一匹忠诚的马/总是准时到达 D.飘荡在春去秋来的日子里/是苦苦隐藏的心事 3. 下列判断,与这段文字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 汉字不仅表意,还有象形与表音等特质,无论是繁体字抑或简体字。德国哲人莱布尼茨曾说,汉字一字就有一意,这种表意性让汉字有了超越语音的强大功能,由此成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通俗来讲,西方语言多是靠字母组成音节,再由音节配搭出意义,但字母本身没有含义。汉字则不同,每个字都参与语言建构;而且,汉字的传达可以不经语音作中介。这一点,既是汉字不同于西方主要语言的特性,也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汉字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学者认为,允许一定范围内的简繁字共生,提倡从一部分人开始识繁写简,是承认汉字超越语言工具的一种传统文化认同。 A.西方世界一直在寻求组义语言来替代没有含义的字母文字。 B.从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来说,繁体字的存在和使用有特别的文化意义。 C.西方语言的流传,必须借助语音这个中介才可以实现。 D.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的文字因为不具备汉字的表意特质而最终消亡。 4.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从观众对当代艺术的接受度来看,目前存在着大量的理解上的困惑。 ▲ ①当代艺术本身的艺术价值争议性就在这里。 ②专家认为,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并不在“当下”,而是在“未来”。 ③这也是它的艺术价值始终无法与年代久远的作品相竞争的原因。 ④观众更乐意去评价一些看得懂的东西,因为文化的接近性,更喜欢推崇复古。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阔别家乡多年,如今刚一踏上故土,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百感交集之情难以言表。 B.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竞争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增多,潜在风险积聚,许多国内企业管理者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C.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 D.纵观人生世事,推陈出新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切都会过去,希望总在前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元行钦,幽州人。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行钦以诏书招在礼。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曰:“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从璟,明宗子也。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

江苏省苏锡常镇202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题

江苏省苏锡常镇2020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生物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 分,考试用时10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第Ⅰ卷(选择题共5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脂质的分子结构一般差异很小 B. 核酸分子总是携带 2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糖类分子可作为动物细胞的结构物质 D.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总是比氨基酸 数少一个 2.下列关于胰岛素合成与分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RNA 进入细胞质的方式与胰岛素分泌的方式相同 B. 囊泡从高尔基体向细胞膜移动是主动运输过程 C. 向胰岛 B 细胞中注入3H 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首先出现在高尔基体 D. 胰岛 B 细胞的内质网与高尔基体膜成分基本相似 3. 人体活细胞能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低氧环境可能导致红细胞数量下降 B. 长期缺铁可能导致血液中乳酸含量上升 C. 不同信号可能引发同种细胞产生相同的效应 D. 相同信号可能引发不同细胞产生不同的效应 4. 下图是对果蝇进行核型分析获得的显微照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染色体形态处于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 分子 B. 图中共有 4 种形态的染色体,雌雄果蝇各含 2 个染色体组 C. 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可抑制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D. 采用高渗溶液处理细胞,使细胞更易破裂而便于观察 5. 小鼠的成纤维细胞经OSKM 诱导可成为多能干细胞(iPS) ,为新型再生疗法带来希望。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OSKM 诱导形成的多能干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分化能力减弱 B. 细胞分化不改变染色体核型,分化后的细胞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

届广东省佛山二模材料作文“仪式”标杆作文

2015届广东省佛山二模材料作文“仪式”标杆作文【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 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因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本题与近几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保持一致,为“材料引……”的新材料作文。作文类型上,属于“社会生活型”和“理论观点型”的综合体。命题材料反映的是当下的社会生活现象,而在现象的呈现上又体现了一定的观点倾向。写作对象集中,关键词为“仪式”,此为题目的限制性,考生必须要紧紧围绕“仪式”这个核心范围进行写作,否则视为离题或者偏离题意。在明确的写作范围的基础上,材料又提供了三个由“仪式”而引发的观点,体现了题目的开放性,三个观点为并列关系,三个观点的并列可引发考生对“仪式”的不同角度的思考,从而拓宽考生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的思考,能区分不同层次考生的思维水平及写作水平。 材料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时间上,“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二是范围上,“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后郑重的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三是态度上,“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因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 层次一言简意赅地概括了仪式的普遍性,同时也引出本次作文的写作核心词“仪式”。 层次二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4种典型的仪式性行为。其一是“祭拜祖先”,这侧重体现了仪式的神圣性与延续性。祭祖,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极其神圣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祭祖的仪式必然是神圣而虔诚的,同时,中国人在也祭祖的过程中延续继承着一个家族的精神信仰,因此,祭祖仪式也可理解为精神信仰通过一定的仪式行为延续传承的过程。其二是“婚丧嫁娶”,侧重体现仪式的世俗化表现,相对于祭祖行为,仪式从高高在上的神圣行为转而走进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人的精神价值里,有“五常”的说法,“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礼”即“五常”之一,而中国的“礼”往往是通过各种日常化的仪式来体现,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比婚丧嫁娶更为重要的了,婚丧嫁娶也是日常生活中仪式感最强的行为。其三侧重体现仪式的特定纪念价值,例如毕业典礼、成人礼等等,这些仪式往往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其四侧重体现仪式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通过在一本新的笔记本上郑重写下第一行字这样的日常仪式行为,引导考生对仪式的多层次的思考,加深考生对仪式的理解。同时,通过典型的仪式性行为的列举,也在提醒考生仪式并非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抽象概念,而是非常具体的生活行为。 层次三呈现了对仪式的三种不同的观点态度。每一个观点即为一个思考角度,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只是提供了三种观点,而考生是否认同此种观点则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认同材料所提供的观点,也可反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1强调仪式流程的稳定性,意义的确定性。应该说,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这是一个行为能成为仪式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行为仅是随机的,而不是稳定的,或者无甚意

佛山二模作文

2017佛山二模作文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佛山中学的小莉、小雨在打扫学校教学楼的走廊时,发现一株小树苗在走廊边的下水道边的地砖缝里。小莉说:“小树苗的生命力真顽强,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好好照顾它。”小雨说:“小树苗的生命力虽强,可它长错了地方,如果我们把它移植到花坛里,不是可以生长的更好吗?”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立意角度 1、从小树苗需要帮助的角度。如何照顾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尊重善待每一个卑微的生命没有错,但方法方式不当,可能好心无好报,愿望跟结果相反;更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助纣为虐。 2、从小树苗的生存环境角度。先天不足不是它的错,环境恶劣不是它所愿。为卑微的生命改变环境,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有意义。 3、从小树苗的生长跟走廊、下水道的关系角度。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获取个人利益不能以损害大家的利益为前提;局部服从整体,树立大局观念很重要。 4、从小树苗自身的愿望角度。卑微渺小不是拒绝努力的理由。君子应该审时度势,善假于物。//野蛮生长要不得,在不该生长的地方生长,只能是死路一条。 这样的小树苗能成参天大树吗? 一棵从教学楼走廊边地砖中冒出,挨着下水道生长的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吗? 也许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你一定会说,这颗小树苗冲破地砖的阻力,足见它的生命力顽强;它选择挨着下水道生长,有足够的水分和养料滋养自己,可见它是绝顶聪明的。这样顽强又聪明的生命,有什么理由长不成参天大树呢? 然而,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很简单——它长错了地方! 首先它长在走廊边,这个环境不适宜它生长。且不说它根下是贫瘠的沙石土壤,头顶是坚硬的地砖,就说它千辛万苦从地砖缝中出头露面,却时时刻刻有被来去匆匆的脚步肆意践踏的危险,它柔嫩的身躯注定挺不起坚强的脊梁,卑躬屈膝旁逸斜出,只能是它唯一的选择! 其次它长在下水道旁,这个环境不允许它长大。表面看,它得天独厚占有水源和养料,但是恶劣肮脏的生长环境也会让它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往好的方面想,一旦它成了气候,根深干粗和枯枝败叶必然会阻碍下水道的通畅,其后果就是被截肢腰斩,乃至被连根拔除。 退一万步来说,假设它能够长大,那原有的教学楼走廊结构——无论是表面的地砖,还是里面的钢筋混凝土,一定会被它粗大隆起的根系破坏,下水道要么被彻底堵死,要么被迫改道。这样以损害他方为代价,作为自己野蛮生长的资本,难道不是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吗? 因而,纵然具备参天大树的潜质,或是具备硕果累累的预期,但是,如果选择了一处无法枝繁叶茂的土壤,或是选择了一个不该生长壮大的地方,那么生命注定只能是悲剧性的结局。 走廊是人行通道,绝不是树木自由生长的森林;下水道是排泄水道,绝不是让树木肆意生根招摇的舞台。就像生长在庄稼地里小草一样,生命力越顽强,就越容易被斩尽杀绝;就像在丰收的粮食堆上叽叽喳喳摆功劳的麻雀一样,叫得越欢,被扑杀的危险越大。 白云是属于天空的,溪流是属于大海的,小草是属于草原的,大树是属于森林的。天地之大,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占”。只有各据其所,才能和谐统一。选择错了生长的平台,破坏了游戏规则,必然会付出代价。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做走廊边的这颗小树苗,要发展要奋斗,就要去适合生长的广阔天地,经风雨见世面,那样生命之树才可能参天耸立。 我是一棵小树苗 我是一棵小树苗,命运让我出生在一个不该出生的地方——教学楼走廊边的下水道旁。这地方一无肥沃的土壤,二无充足的阳光,三无玩乐的同伴。我的脚下是终年不见阳光的荒凉贫瘠的土壤,头上是坚如磐石的地砖,在很多人眼中,我的存在纯属给这个世界添乱,属于多余的一分子。 但上帝给了我生活的权利,所以,即使处在夹缝中,我也要求生存。 慈悲的下水道,时不时给我一点水源的滋润,慰藉我饥渴的身心。有人说我跟他们厮混,格调低俗,对此我只能苦笑。美好的生活有诗和远方,但我的生活只能拥有眼前的苟且。 曾几何时,我也想像金丝楠木一样,长成参天的栋梁之材,我也想像桃李那样,为人们奉献芬芳的花甜美的果,我也想像泰山顶上的青松,巍然屹立,笑看风云。然而理想很远大,现实很残酷。命运将我安排在这个本不该出生的地方,我只能苟延残喘,苟且偷生。 我知道,我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倘若那样,我会遮蔽了走廊,破坏了路面,堵塞了下水道。所以,我压抑着内心的渴望,每天摧眉折腰,卑躬屈膝,尽量靠边站,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偷取一点点阳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