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被食_自食与食人_论鲁迅_张爱玲对传统家庭文化负面作用的批判

被食_自食与食人_论鲁迅_张爱玲对传统家庭文化负面作用的批判

被食_自食与食人_论鲁迅_张爱玲对传统家庭文化负面作用的批判
被食_自食与食人_论鲁迅_张爱玲对传统家庭文化负面作用的批判

第19卷第4期济宁师专学报

1998年8月Vol.19No.4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Aug.1998

收稿日期:1997—12—05

本文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100875

被食、自食与食人

———论鲁迅、张爱玲对传统家庭文化负面作用的批判

沈庆利 曹华卿

摘 要 鲁迅、张爱玲都对传统家庭文化的负面作用给予了尖锐抨击与批判,两位作家都批判了传统家

庭文化中的“家庭至上”倾向,“寡妇”现象和“老人中心”倾向等劣根因素,所不同的是,鲁迅侧重于对“吃人”文化的整体性反思,张爱玲则揭示了封建家庭文化对人性的异化,从一个特定角度表现了人性中的至恶至丑。不过两人殊途同归,都揭示了传统家庭文化中“被食、自食和食人”的恶性循环链。

关键词 鲁迅 张爱玲 传统家庭文化 批判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新文学的旗手,他以深广独特的艺术风采扣动了一代国人的心弦。张爱玲则作为一名罕见的女作家,崛起于40年代的上海孤岛文坛,成为沦陷区最为走红的女作家。50年代后,她和她的作品由于种种原因而在大陆销声匿迹,直到80年代初才“浮出历史地表”,逐渐形成“张爱玲热”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

对鲁迅、张爱玲各自思想、作品的研究,早已是硕果累累,但把他们二人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的学术论文,迄今还鲜有力作。基于此,本文拟就对他们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传统家庭文化的批判倾向略加比照,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第一个将张爱玲与鲁迅进行比较的是胡兰成。他说:“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个伟大的寻求者。和鲁迅不同的地方是,鲁迅经过几十年来几次革命和反动,他的寻求是战场上受伤的卫士的凄厉的呼唤,张爱玲则是一枝新生的苗,寻求着阳光与空气,看来似乎是稚弱的,但因为没受过摧残,所以没一点病态,在长长的严冬之后,春天的消息在萌动,这新鲜的苗带给人间以健康与明朗的、不可摧毁的生命力。”

这样的比较显然有抑鲁扬张之嫌,对张爱玲简直

可以说是胡乱吹捧,但他们二人的相通之处却是显而易见的。张爱玲十分佩服鲁迅对国人性格中阴暗面和劣根性的揭露,她自己对人性的精深洞察与描写也令人惊异。他们都发表了大量以婚恋、家庭为背景的小说。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是要“暴露传统家族制度的弊害”,他的《伤逝》、《祝福》、《离婚》、《风波》等作品,无不涉及这一主题;张爱玲更不用说了,她的每一篇作品几乎都没有脱离婚恋题材。

在精神气质上,鲁迅和张爱玲都通过自己的创作,集中表现了对封建家庭文化彻底的批判精神,从而使他们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家庭文化意蕴,与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紧密相联。我们认为,这种批判精神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家庭至上”文化的批判。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重视“家庭”轻视“个人”为基本特征的。因此中国是家庭主义价值观念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有罪,连及家族”等,都表明家庭的荣辱兴衰与每个家庭成员是息息相关的,这势必导致家庭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人人不得不围绕“家庭”这一中心旋转。那么,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国家与民族的利益都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了。

鲁迅与张爱玲正是从这一角度批判了传统家庭文化的局限性。鲁迅《伤逝》中的子君,张爱玲《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和《连环套》中的霓喜,可谓是“家庭至上主义者”的典型。当子君庄严地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和涓生一道走上抗争之路时,那该需要多大的勇气。但他们由纯洁的爱情组成的小家庭,不到一年时间就全然崩毁,这无法不令人深思:为什么如此坚强的意志却导致如此悲惨的结局?

以往对这一悲剧的探讨多停留在经济角度,这是有道理的,但我们认为,小说中子君的家庭至上观念与涓生的个人至上观念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也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子君由原来的一位纯洁善良、稚气勇敢的少女,转变成呆钝平庸的家庭妇女,她虽然时时感觉到了眼前生活的凄苦与无聊,却全然不知如何摆脱它而创造别一样的生活。说到底,她的爱情追求更多的是对新的家庭归属的追求;和涓生同居后,她逐渐被自己精心构造的小家庭吞噬了自我。那么,当涓生绝决地提出和她分手后,等待着浮萍一样的子君的,除了回到坟墓一样的旧家之外,也许只有死路一条了。

同样,张爱玲笔下的流苏和霓喜,虽然两人的身份、命运与性情有很大差别,但她们都不得不以婚姻作为归宿和迫不得已的职业。流苏虽然接受过一些新式教育,懂得用法律捍卫自己,甚至和丈夫离了婚。但她所能做的,只能凭着一点残存的青春和赌徒的胆量与机朽,攀附上有经济保障的男子范柳原。而霓喜的命运则更惨,她只能通过姘居的方式求得一点点可怜的男性爱和安全感,随着年长色衰,她最终一无所得。

在这里,女性的悲剧命运是鲁迅和张爱玲共同关心的话题,两位作家对它的探索也极为相似。早在个性解放思潮涌起的五四初期,鲁迅作为一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就已觉察到了乐观底下的虚妄与盲目,他的《娜拉走后怎样》的著名预言,不幸成为五四退潮后确凿的事实。20年后的张爱玲,更没有了娜拉刚踏入国门时的狂热,她以一贯的作风和表达方式,把娜拉的出走比喻成“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而出走的结果却是:“走!走到楼上去!———开饭的时候,一声呼唤,他们就会下来的。”②张爱玲的观点,即使不是对鲁迅先生的主动回应,至少也表明了她和鲁迅心灵上的相通。

其次是对“寡妇”文化现象的思考与批判。

“寡妇”是中国封建文化中一个极为特殊的现象。

早在汉代就有人主张寡妇守节明志,特别是经过宋明理学家们的大力提倡,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节烈风气仍很流行。

鲁迅极力反对古代圣人的节烈说。他认为“节烈这事是极难,极苦,不愿身受,然而不利于他人,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③他痛斥封建礼教泯灭人性的做法,呼唤人类向正当的幸福迈进,让每个人都生活在自然的天性里。

寡妇形象在鲁迅、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鲁迅《在酒楼上》、

《故乡》等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以及《祝福》中的祥林嫂、

《明天》里的单四嫂子等;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怨女》中的银娣,《沉香屑 第一炉香》里的梁太太等,都是典型的寡妇形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鲁迅和张爱玲不仅满怀同情地描述了她们的悲剧命运,还极其深刻地剖析了她们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所造成的人性异化。祥林嫂在前夫死后,被婆婆卖到山坳里,第二次婚姻的失败更使她受到族人的嘲弄与蔑视,但这一切都没有使坚韧的祥林嫂折服,儿子阿毛的夭折却使她痴傻癫狂了。很显然,祥林嫂对儿子的母爱已经具有超常的变态性质,他是把人生的全部支点都寄托到儿子身上,儿子的死亡意味着她人生意义的消失。

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由于性爱与情感需要的长期得不到满足,发展为对金钱的变态追逐,结果使她“三十年来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透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曹七巧不仅对儿子有一种变态的母爱,更对儿子女儿的幸福产生了可怕的嫉妒心理,并发展到丧失人性的程度。儿子长白的妻子芝寿及做小的丫头绢儿,都因不堪凌辱和折磨先后病死或自杀。她还因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毁掉了女儿的爱情。七巧变态性格的文化意义,在旧中国家庭关系“被食、自食与食人”的循环链中得到了充分展示,这是张爱玲描写人性方面并不逊色于鲁迅的方面,也是鲁迅、张爱玲独到的深刻处。

最后是对“老人中心文化”的尖锐抨击。

中国传统家庭始终是家长专制的家庭,长者在家庭中具有绝对权威:“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虽然“夫为妻纲”,但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婆,对子女也就拥有了相当的权威性。“老人中心”文化的最大弊害是一切只为老者的权威,一切只为家庭的兴旺,而无视晚辈的幸福与个性发展。

鲁迅早在《狂人日记》中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

呼吁,他还专门写作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探讨怎样改革传统家庭中的父权问题。鲁迅深恶痛绝于“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的封建思想,他认为“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④针对传统的“老人中心文化”,鲁迅提出了“幼者本位”的文化精神与之对立。

和鲁迅相比,张爱玲则侧重于通过创作实绩来完成对“老人中心”文化的批判。《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由于生父和后母的鄙薄虐待而变为一个“畏葸的阴沉的白痴似的孩子”。他天性中的自鄙与嫉妒心理竟使他残忍地加害于自己的女同学,美丽善良的言丹朱;而《金锁记》中七巧的儿子长白,除了在母亲面前俯首贴耳,没有一点决断能力之外,简直就是一堆无所事事的行尸走肉。他的懦弱与苍白恰恰与曹七巧凶残、强悍的生命力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似乎正应和了鲁迅小说《风波》中九斤老太的那句咒语:“一代不如一代。”

鲁迅和张爱玲都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负面作用给予了全面、深刻的抨击,这绝不是偶然的。抛开时代与社会心理因素暂且不谈,两位作家都经历了各自家族由盛而衰的特殊经历,并对他们思想性格的形成刻下了永久的印痕。这与他们的创作倾向是分不开的。

鲁迅所在的周氏家族原是绍兴的名门望族,只是他的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下狱后,鲁迅的家庭才由小康坠入困顿。他有4年曾经常常出入于当铺与药铺之间,饱尝了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变动者的历史和逐渐没落的家庭磨炼着他,使他怀疑、忧郁、孤独,使他不断向自己的内心申诉”,⑤也使他“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⑥这种体味与鲁迅终生相伴,在他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张爱玲更是出身于官宦世家。但到她的父亲这一辈,家道已经中落。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遗少型人物,吸鸦片、嫖妓、养姨太太,对张爱玲则十分残暴。她的母亲是西洋化女性,几度丢下爱女跨洲越洋去留学。由于自幼就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温暖,又耳濡目染了封建大家族内部的尔虞我诈,不仅形成了她孤独、敏感的内省个性,还使她过早地积累了对人对事的否定性情绪,习惯于以审慎怀疑的态度注视着周围的世界。而且,时代的变迁已使她所出身的豪门贵

族那显赫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怀旧与没落的情绪在她的心理上投下浓重的阴影。所有这些都成为她感受外部世界的心理基础,使她对整个社会人生充满了悲剧感。

当然,由于两位作家各自经历的特殊性,和在艺术追求、审美心理方面的差异,他们对传统家庭文化反思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鲁迅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他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酿成人间惨剧和家庭悲剧的传统文化氛围,一种彻底摧毁人们的精神的“无物之阵”。例如在《祝福》中,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并不仅仅是鲁四老爷对她的剥削和嘲弄,也不仅仅是祥林嫂婆家对她的强行拐卖,还有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贞洁观念,还有同样是女仆的出于关心的“建议与忠告”,和赏玩与咀嚼祥林嫂痛苦的无聊的看客与听客们;甚至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抱同情态度的“我”,也在无意之中把无助的祥林嫂向着地狱之路推了关键的一把。鲁迅正是试图通过这种饱含着深刻忏悔思想的主题指向,促使人们对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传统力量中的“吃人”因素作出理性反思。

我们发现在鲁迅笔下,同一家庭内部的亲人之间因为距离太近,或者是相互爱护而互相伤害的现象是极为普遍的。鲁迅曾经说过:“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菌的并无恶意的侵入。”⑦这是怎样的惨痛啊!这种惨痛最鲜明地体现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

在这部小说里,“我”作为一名精神病患者而无法与同一家庭里的其他成员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大哥”引来医生给“我”诊病,这本来是“大哥”对我的关心爱护,但是,“我”却把“大哥”与“刽子手扮的”老头子看成是谋害“我”的同谋;“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决心拯救大哥的灵魂,劝阻大哥立刻改了,重新做人,但实际上却给大哥的心灵造成了伤害,所以“他还只是冷笑,眼光便凶狠起来”。可以说,人世间最惨重的悲剧莫过于这种亲人之间出于爱心而相互造成的伤害了。这种伤害在以宗法制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尤其普遍和严重。如果把鲁迅的作品当作一种寓言性文本来阅读的话,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鲁迅对此类主题的表现,正表明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透彻理解与深刻感受。

张爱玲则完全不同,她关注的焦点则是人性,是

人性中的至恶至丑。张爱玲毫不留情地撕下了中国封建家庭中温情脉脉的虚伪面纱,将人性中的丑陋与邪恶赤裸裸地展示给人看。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没有哪一位作家象她那样善于描写封建大家庭内部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还没有人象她那样执着地表现被传统文化异化了的同一家庭成员之间的自相残杀,彼此的报复与嫉恨,甚至是变态的母爱、父爱,亲人之间的畸情畸恋。应该说张爱玲的这些艺术表现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温柔敦厚的礼教因素格格不入的,倒明显地受到了西方现代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纵观张爱玲的创作,她的作品中很少出现讴歌美好人性和人间真情的一点点亮色。在她看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人性的本真面目不过是自私与虚伪,对此张爱玲是充满了绝望感的。有的评论家曾经指出,张爱玲常常以一颗细腻与宽容的心去洞察人生,我们却更多地感受到张爱玲对人生人性的刻薄与恶毒。张爱玲也许是宽容的,但她的宽容是对人物作恶的宽容,没有对人生庸常与无聊的洞察,张爱玲不可能具备这种“宽容”。张爱玲的宽容从反面印证了她对人性的彻底绝望。

西方一些现代派作家虽然也写到了人性的丑陋与邪恶,但他们更多地是通过展示人性的丑恶,促使人们对人类本性作出理性反思。张爱玲的作品也具有这方面的意义。不过,张爱玲对人性邪恶似乎多了一份无奈的认同,她甚至怀着会心的微笑欣赏着笔下人物那令人颤栗的邪恶。台湾一位评论家曾经论述过张爱玲的残缺:“作为叙述者,张爱玲从来不曾,从来不想,从堕落中自拔出来,升越在题材之上,促生出叙述的高度。……她的眼睛虽然寒冷透彻,语声却是沉溺性的,而且可以沉溺到自虐、虐待和被虐狂的地步,不但不建筑尊严,反倒冷静地和人物一步步塌陷下去,一起落入无名的深渊……在自身的悲运里,并不从事悲剧性的抖擞,而我们阅读她的故事,遗憾或许要比同情为多。”⑧

我们认为,这样的论述正切中了张爱玲作品的要害,这也是张爱玲不及鲁迅之处,在这一点上甚至不如“在苦难中写出尊严和敬爱,从泥泞里开出鲜花”的萧红等现代女作家。

最后我们还必须指出,鲁迅、张爱玲对中国传统家庭文化负面作用的揭示与抨击,可以说从一个特定角度触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老根,其意义是怎么估计都不过份的。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哲人们一方面把伦理思想绝对化,它的特点是既“强调道德的先验的普遍性、绝对性,所以要求无条件地履行伦理义务,在这里颇有类于康德的‘绝对命令’”,又“把这种‘绝对命令’的先验普遍性与经验世界的人的情感(主要是所谓‘侧隐之心’实即同情心)直接联系起来,并以它(心理情感)为基础”;⑨另一方面,他们又最善于把伦理思想政治化,孟子早就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汉代的董仲舒则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把父与子、夫与妻、君与臣等贯穿起来,使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成为国家专制统治的中君臣关系的缩影与映衬。而其中“孝”的观念,作为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最为重要的核心部分,在千百年的语义变化中,也由善于事奉至亲长辈,引申为孝敬他人尊长,再进一步演绎为对封建君王的效忠,所以“三纲”中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实是其它一切伦理纲常的核心与基础,要动摇整个封建统治大厦的根基,就不能不首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传统家庭文化的负面作用。

五四初期的吴虞先生曾提出了“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的著名主张;中国现代文学先驱们运用大量的小说、杂文、戏剧等文学作品,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封建伦理观念里的等级思想、奴性心理等民族文化的劣根因素,其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其中最突出的要数鲁迅、张爱玲两位作家了。尽管他们对传统家庭文化批判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从自己的角度,运用冷峻而清醒的笔墨,使旧中国家庭关系中“被食、自食与食人”的循环链得到了充分揭示,张爱玲侧重挖掘封建家庭文化对正常人性的扭曲与变异,将人性中丑恶的真相赤裸裸地展示给人看,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封建伦理道德家们的虚伪谎言;鲁迅则进一步引导人们对这种可怕的文化氛围与文化传统作出整体性反思,在看似不经意的描写中可见出先生的良苦用心。

【注】

①胡兰成:《评张爱玲》,第152页,载静思编《张爱玲与苏青》,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②张爱玲:《走,走到楼上去》、《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

③鲁迅:《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一)第124—125页。

④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坟》。

⑤⑥参见唐:《鲁迅传》,载《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5期。

⑦鲁迅:《华盖集?杂感》。

⑧李渝:《跋扈的自恋》,《作别张爱玲》,陈子善编。

⑨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

(责任编辑 周永祥)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章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认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道德规范 第一节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认识 一、传统家庭伦理的内涵 二、传统家庭伦理的特点 ?第二节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父子之伦:父慈子孝 ?传统父子之伦的基本规范就是父慈子孝,慈是对父母而言 的,孝则是对子女来说的。慈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养,二是对子女威严而有慈,教之以义方,使子女能成家立业。 父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在子女则为孝。 1.赡养父母。《礼记·祭义》:“曾子曰,孝用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2.尊敬亲长。《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亢仓子·顺道》:“孝者善事父母之名也。夫善事父母,敬顺为本,意

以承之,顺承颜色,无所不至。发一言、举一意,不敢忘父母;营一手,措一足,不敢忘父母。” 3.服从父母。《礼记·曲礼》说:“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二、夫妇之伦:夫义妇顺 ?(一)夫唱夫随、男耕女织、琴瑟和谐、相敬如宾是古人协调夫妻关系的道德准则。 ?(二)夫妇关系直接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周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诗经·大雅·关睢》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梁山伯和祝英台 ?梁山伯祝英台墓 ?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为女也,以同学而同葬,见十道四蕃志所载。旧志称曰义妇冢,然祝英台女而非妇也。(《宝庆四明志》卷十三) 相敬如宾:

中国家文化 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范文参考五篇

中国家文化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范文参考五 篇 传统文化演讲稿篇一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

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俗话说的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良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

中国特色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在中华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整洁优美, 字形多样,铿锵圆润,故中国书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者中华文化;中国从汉代开始就设立了史官,说明历代皇室对历史的重视,中国历史之长、纪录至今这些是外国怎么都比不上的,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其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独特性:中国的传统书目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如四大名著、资治通鉴、菜根谭,其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塑造了一个礼仪之邦的形象,让炎黄子孙得以二世、三世至万世延续下去,中国的戏曲国画也是匠心独具,如京剧、豫剧、越剧、山水画、宫廷画等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以其整体性、实用性在明清之前走在世界最前沿。区域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千差万别,由于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各地相互借鉴、相互容纳,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的文化。民族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如雕刻建筑艺术、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自从中国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上下五千年,传播到纵横数万里。一个个王朝的毁灭,一次次残酷的战争,多少次外族的入侵,乃至无数次山崩地震、水旱、瘟疫等,都未能阻止它 前进的步伐,这与它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有着直接关系。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中国文化要 义》,概括了中国文化的14大特征;台湾学者韦政通则说,中国文化有十大特征。其实这都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我将它概括为八大特征,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是它的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 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 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如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 上千年;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 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这都是由于它们根基不深,站脚不稳。中国传统文化却 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 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 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这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 融合力,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 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 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 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近年来,千百万华侨都来关心中国的振兴,正是这 种文化凝聚力在起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优秀的传 统文化唤起海外广大同胞的爱国心,争取他们从道义上、物质上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早日 统一,正是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 第二,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特点。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 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

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美德 一、终身托付: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的贤相,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婴。 齐景公有一位女儿,景公很喜爱她。看到晏婴有才能,想把女儿嫁给他。为此齐景公特地跑到晏婴家里面来拜访,君臣开怀畅饮。席间, 晏婴的妻子也不时地忙碌地招待客人,景公看到了她,就问晏婴: “那位就是你的妻子吗?”晏婴不知底里,就如实回答说:“是的, 她就是我的妻子。”景公听了叹了口气说:“唉,怎么又老又丑啊! 我有一个女儿,年少而且貌美,请允许我把她嫁过来做您的妻室怎么样?”听了这话,晏婴放下筷子,起身立刻离开了自己的席位,恭敬 庄重地回答景公说:“我的妻子是年纪大了,人也不漂亮,但我已经 和她生活了很长时间。女人年轻的时候嫁给你,就将自己的一生托付 给你了。我的妻子在年轻的时候把终身托付给我,不在乎我身贵身贱, 个高个矮,而我也接受了。现在大王要把女儿嫁给我,这是何等的荣幸,但是作为一个男人,立天地之间,我已经接受了妻子的托付,又 怎么能背弃她的托身之情而接纳别人呢?”晏婴身居高位,而不背弃 年老貌丑的妻子,他的为人之道和高尚品质为人们所敬仰。 二、贤达之士不弃妻: 东汉初期的名臣宋弘,不但以清节威德着称于世,在处理*关系上,也称为千古绝音。 宋弘,汉光武帝即位以后,拜为太中大夫。后来又做了大司空, 被封为侯。自己将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给的俸禄,一并用来赡 养九族中的人,因而自己虽然官高位显,家中却没有多少财产。 这个年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她守了寡,光武帝念 及姐弟之情,时不时地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替姐姐找一个好 丈夫。这个天两人坐在一起议论朝中的大臣,汉光武帝便想趁此机会,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及意义

xx传统家族文化及意义 家族文化是相对家族制度而言的,家族制度是指家族外现的能被感知的具体事项,它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如族谱、族田、族长、族规、祠堂等。家族文化包含着家族制度;同时它还旨在反映家族制度发展变化的机制和家族制度本身的功效;它是家族制度的深层状态;是家族制度事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家族制度事项中不易被感知的内在本质。 (一)xx传统家族文化的内涵 第一是为家族而活的人生观,“光宗耀祖”的话,今天偶尔还能在事业有成者的口中吐出,他们认为努力向前,是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皇帝及地方政府,也会因某人的业绩或义行,奖予匾额,家族将它挂在祠堂,引为殊荣。品官有家庙祭祀制度,成为法定承认的望族,何其荣耀。 第二,尊祖敬宗的团体意识。“尊祖敬宗睦族”、“尊宗睦族”是家族史文献中常见的词语。尊祖,除了敬重在世的前辈,更重要的是讲究对祖宗的祭祀。祭祖,是表示“水源木本”之思,“慎终追远”之意。如果能够做到,世人便以为是宗族兴旺的表征。敬宗是尊重宗子的权威,服从他的领导,认同他所代表的组织——宗族。所以敬宗、尊宗的涵义,首先是族人以宗族为自己的组织,其次是认同宗族的代表宗子、族长为领导人,由他们带领自己实现尊祖祭祖的愿望。至于睦族,是讲处理好族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宗族的团结和合作,使宗族长存,是尊祖敬宗的必要内容。所以尊祖、敬宗、睦族三者,尊祖是目标,也是出发点;敬宗,睦族是实现目标的条件,是在尊祖的旗帜下实现家族的团结,敬宗是关键所在。 第三就是孝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家庭或家族都讲究上慈下孝,孝道的全部内涵有三个方面: 第一,一般说是生养、死葬、祭祀。第二,自己事业有成,能够扬名显亲。第三,应有传宗接代人。现在对第一点和第三点比较重视,“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体现了生养和无后在孝道中的重要地位。孝道关系着一个家族的发展,只有它的成功实现,才能是家族得以延续与传承。所以在古代,孝道的最终要求就是族人事业有成,光大门楣,人丁兴旺。而不仅仅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

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中国家文化 传统文化演讲稿怎么写,精选范文参考五篇.docx

传统文化演讲稿篇一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 ① 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2,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 1.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美满:贵和尚美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大家庭的人伦关系

中国传统大家庭的人伦关系 中国网 https://www.doczj.com/doc/d47486298.html, 时间: 2008-02-18 发表评论>> 既然家庭在中国社会中占这么重要的地位,家庭中的人伦关系自然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家庭中,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每个人与不同的家人相处时,都应恰如其分地谨守一定的礼节。这不但古有明训,也是每个中国人深切了解的道理。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社会的骨干。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相当重视“家”,家不仅抚养培育个人成长,也是个人精神情感的寄托,更常是个人奋斗的目标。过去甚至有些人对国家、社会的观念较为淡薄,只有家才是他的思想、行动的中心。既然家庭在中国社会中占这么重要的地位,家庭中的人伦关系自然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家庭中,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每个人与不同的家人相处时,都应恰如其分地谨守一定的礼节。这不但古有明训,也是每个中国人深切了解的道理。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相当重视伦常关系,常将“伦理”和“道德”并称,似乎不讲“伦理”的人,其道德即有所欠缺。事实上,社会上也常以一个人是否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或敬老尊贤,来评判他的品德好坏。而教导人们要如何谨守“伦理道德”的文句,所在多有,例如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一开头就揭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又如《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夫义、妇德、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十义。”一般说来,“五伦”是包含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项。就家庭来说,父子、兄弟、夫妇三项是家庭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伦关系。 由于古书中所谈到的家庭礼节和应对进退之道十分繁琐,让人感觉中国家庭里的“规矩”很多,于是有人认为,只有在大家庭中,因人口众多且成员复杂,才需要这么多的礼节和规矩,以界定彼此的关系,约束个人的行为,而使家庭和谐、有秩序。但也有许多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实际存在的家庭形态,应以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小家庭占多数;至多不过是折中式家庭(即由父母、未婚子女与一名已婚儿子和其妻小组成),大家庭的存在应是少数例子。有人甚至怀疑传统中国家庭所规定的应对进退之道,在实际生活上并不普遍实行。姑不论中国历代实际的家庭形态是大是小,至少大家庭制度是中国人的理想,为儒家所赞许,也是历代政府所提倡奖励的。这种代表大家庭精神的谦和有礼 ,克己忍让及讲求长幼有序等的规矩礼节,早已深植人心,即或生长在小家庭中,不需要那么复杂繁琐的礼节,也不会否定这套礼节的价值。何况,中国人安土重迁,看重家庭的力量,中国社会往往是一个宗族聚居于同一村里,即或是每家都维持小家庭的形态,其父系亲属也常是住在同一地区,且彼此往来密切,有关亲属间进退应对的规矩,在这样的宗族中,还是很需要的。 父子关系与伦序

家庭文化

家庭文化是指家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家庭文化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指的是一个家庭杂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家庭文化是建立在家庭物质生活基础上的家庭精神生活和伦理生活的文化体现,既包括家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所体现的文化色彩,也包括文化生活、爱情生活、伦理道德等所体现的精神情操和文化色彩。(二)家庭文化的内容 、家庭文化的内容大致包括11个方面: 1家庭的组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成员有不同的择偶条件。在过去,家庭主要成员的择偶观念对家庭成员的影响最大,甚至可以起决定性作用。随着则时代的进步,自主择偶已经比较普遍。我们倡导把感情建立在平等、互助和共同的理想之上,把志同道合作为择偶的基本条件。 2家庭成员的关系:一个家庭,除配偶外,还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亲属。如何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家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3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大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先起步的,也是最基础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4对老人的赡养:对自己和配偶父母的赡养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 5家庭的饮食、环境卫生: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饮食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科学、营养发展,这就需要人们掌握一些有关营养、烹任、食物选购、贮藏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家庭饮食质量。家庭的环境卫生包括自然环境卫生和心理环境卫生两个方面,对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影响都很大。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使家庭成员能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调整,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6家庭气氛的营造:家庭气氛的营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实践证明,在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开朗随和的性格,相反,如果家庭气氛很紧张,不协调,孩子的性格容易变得孤僻、暴躁、多变。因此,营造和谐、宽松、健康的家庭气氛,对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很重要的。 7家庭的经济管理: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善于理财,才能丰衣足食。但是,家庭经济管理,也要具有时代特色。一方面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不攀比。另一方面,要学会用科学知识指导消费, 8家庭的民主平等: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平等相处,首先是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在家庭中,要形成尊重女性、保护女性的风气,不搞大男子主义。还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要互相尊重,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权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不要搞一言堂、家长作风,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人际关系。 9家庭的法律法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规,比如,如何对待老人,如何教育子女,如何为人处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家具中的体现

中华传统文化在传统家具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家具包含和体现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其独具特色的造型、精益巧妙的结构,无不凝聚着中国历代木工匠师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是珍贵的历它文化遗产。下面笔者尝试从传统文化对传统家具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进行一点浅显的探讨。 一、古代哲学、道德思想对传统家具的诠释 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大人合一”思想。早在周代,《易传·乾卦》中就有云:“夫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大弗违,后天而奉天时。”道出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各谐、人与人的利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普遍和谐”的观念。 表现在传统家具上: 其一,在对质地坚硬、色泽幽雅、肌理华美珍贵木材认识、运用中,力求充分展示了木材本色的自然之美; 其二,传统家具稳健凝重、简洁流畅均给人以舒展之感,有大气; 其三,是灵气,马蹄腿、三弯腿、椅子搭脑、牙板、撑子等曲线形式体现了抒情于理、予动于静的哲学要义:黄花梨小圈椅不正是一番“问渠哪得消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的意境吗? 其四,传统家具上通体轮廓及装饰部件的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求力。圈椅上圆下方的设计,就是源于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承天象地”的哲学思想; 其五,传统家具具有严密的比例关系,舒适宜人的尺度,家具的外形比例、尺度与其使用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力求达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道德以“中庸”为至高的德性。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他的孙子,子思在《中庸》中强调:“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大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在内涵上主张凡事都不要过度,以免适得其反。 二、古代宗教、学术思想对传统家具的诠释 中国历史自汉代以后,宗教和学术思想流派形成了主要是以儒、佛、道三家行举的文化格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三家共同维系着中国古代社会心理结构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自然也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宗教学术思想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倡导顺应自然、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不与物迁的处世原则和抱朴守真、寂空无为的价值取向。 具体表现在传统家具上其特点是:空灵、飘逸、柔婉、沉穆等 其一,传统家具的造型多采用曲线与直线的对比与变化,集中了直线与曲线的优点,柔中带刚,虚中见实。如运用于圈椅、交椅(如图5所示)、笔杆椅(如图6所示)、灯挂椅、圆角柜、架子床等家具中的罗涡撑、搭脑、“s”型靠背、马蹄腿、二弯腿等简沾、流畅、舒展、刚劲的线型变化。 其二,传统家具如束腰四足带托泥坐墩、三弯腿带托泥高香儿和玫瑰椅均以一下构件为实,中间“开光”为虚和靠背留空的形制为其构造要素,让人产生在空灵寂静中而富含流动、在厚实弥笃中义处处向虚的意境,无不给人静谧、深邃以感。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家风建设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家风建设(上) 莫林虎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家风建设”。 一、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 (一)儒家思想对家族文化的重视 我们这个课题分为四个部分,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 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流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对家族文化是十分重视的,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里,家族不仅是传统中国人社会经济文化的核心,也是政治生活的主导因素。所以《孟子·离娄》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礼记·礼运篇》里也讲到“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大学》里讲到“修、齐、治、平”,“修”是修炼自己的品德,“齐”是齐家,“齐家”是后面“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一个人把自己的道德修炼好了以后,首先应该很好地管理家族,然后才可以到社会上治理国家,平天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家”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一点是,在中国,“家”这个概念其实是“家族”的概念,跟我们现在核心家庭的意思是有一点区别的。但是,“家族”这个概念事实上也是从核心家庭,然后进一步衍生,就

是“家族”的概念,“家族”进一步扩大就是“国”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家族”是一个缩小的“国”的概念,“国”实际上就是一个放大的“家”的概念。家族文化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突出特征。 上世纪著名的儒家学者,新儒学的专家钱穆先生说过,“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部分里的第一个内容,家族在中国儒家文化里是非常重要的。 (二)家训文化的内涵 我们再来看什么叫家训文化?家训也称做家戒、家范、庭训,它指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内部长辈对子孙后代的训诫、训示,它的重点放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从这几个方面来教育后辈。运用家戒教育家人和子弟,在我们中国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一个人的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或者是家族的熏陶,家族文化的传承,对一个人以后人格的形成,事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中国的家训文化把中国古代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结构模式运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把教育天下的任务分摊给每一个家庭,或者每一个家族来承担,这样就把家庭以及家族这样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变成了道德教化,知识和人生智慧传承的组织结构。所以,家训文化是中国家族文化一个很必然的结果。 (三)家训文化以制度化方式运行

中国家庭生活的变迁

中国家庭生活的变迁 摘要: 近代中国有传统向现代转型,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社会在家庭婚姻生活方面的变化是可以说是各类变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家庭婚姻生活是社会生活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婚姻的变化可以深刻的折射出社会在经济,文化,价值观和政治方面的变化。在近代,中国的家庭的生活由集体化走向私人化,由大家族走向小家庭。因为独生子女问题而造成的核心家庭的合并与减少已经社会养老问题。因为城市化和外出务工而形成的家庭搬迁和人口移动问题。因为夫妻离婚率的升高而形成的家庭重组问题。家庭收入变化带来的家庭物资生活的改变,已及未婚同居,同性婚姻,丁克一族,未婚生育等现象的产生。关键词:家庭合并与重组家庭多次元化丁克一族择偶标准两性权力的变化亲缘单一化家庭复杂化 正文: 什么是家庭(family),学者有多种解释。日本社会学者森冈清美认为:“家庭是以夫妇,亲子,兄弟姐妹等少数近亲的主要成员,因成员互相的深厚感情而结合的谋求福利的首属群体。这样解释较为具有代表性,丛亲缘方面解释了何为家庭。同时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的包含相应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的职能也包括:生育,生产,抚养等职能。可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变化和扩展。这张扩展和变化是横向和纵向的全方位多层次的。 中国的历史悠久,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深远。在家庭伦理上面也是遵循着:“百善孝为先”的准则;恪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同时也是“孝父母,重生产”这些也都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职能。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宗法制”来约束血缘姻亲家庭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维系这大家族的权威。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同时大小宗地关系是相对的)。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过分强调宗族、宗法观念,人为划分远近亲疏,又束缚了人的自主发展。这中在“宗法制”可以说是封建统治时期的重要社会基础。在“宗法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完整版)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及意义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及意义 家族文化是相对家族制度而言的,家族制度是指家族外现的能被感知的具体事项,它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如族谱、族田、族长、族规、祠堂等。家族文化包含着家族制度;同时它还旨在反映家族制度发展变化的机制和家族制度本身的功效;它是家族制度的深层状态;是家族制度事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家族制度事项中不易被感知的内在本质。 (一)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内涵 第一是为家族而活的人生观,“光宗耀祖”的话,今天偶尔还能在事业有成者的口中吐出,他们认为努力向前,是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皇帝及地方政府,也会因某人的业绩或义行,奖予匾额,家族将它挂在祠堂,引为殊荣。品官有家庙祭祀制度,成为法定承认的望族,何其荣耀。 第二,尊祖敬宗的团体意识。“尊祖敬宗睦族”、“尊宗睦族”是家族史文献中常见的词语。尊祖,除了敬重在世的前辈,更重要的是讲究对祖宗的祭祀。祭祖,是表示“水源木本”之思,“慎终追远”之意。如果能够做到,世人便以为是宗族兴旺的表征。敬宗是尊重宗子的权威,服从他的领导,认同他所代表的组织——宗族。所以敬宗、尊宗的涵义,首先是族人以宗族为自己的组织,其次是认同宗族的代表宗子、族长为领导人,由他们带领自己实现尊祖祭祖的愿望。至于睦族,是讲处理好族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宗族的团结和合作,使宗族长存,是尊祖敬宗的必要内容。所以尊祖、敬宗、睦族三者,尊祖是目标,也是出发点;敬宗,睦族是实现目标的条件,是在尊祖的旗帜下实现家族的团结,敬宗是关键所在。 第三就是孝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家庭或家族都讲究上慈下孝,孝道的全部内涵有三个方面:第一,一般说是生养、死葬、祭祀。第二,自己事业有成,能够扬名显亲。第三,应有传宗接代人。现在对第一点和第三点比较重视,“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体现了生养和无后在孝道中的重要地位。孝道关系着一个家族的发展,只有它的成功实现,才能是家族得以延续与传承。所以在古代,孝道的最终要求就是族人事业有成,光大门楣,人丁兴旺。而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顺。现在的孝道就比较狭义了,一般是指对自己父母及直系血亲的孝顺。 第四是孝与忠的交融性,俗话说“忠孝两难全”它们确实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又有紧密的联系。忠道承认孝道的合理性甚至孝道是实现忠道的前提。孝与忠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交融性,主要是孝道包含浓重的忠君内容。这种交融性,就使得家族文化突破了家族的范围,使它不仅成为家族社会的信念,还是整个社会的一种观念。 (二)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现代意义 传统家族文化并没有随着传统社会的转型而消失,却有许多内涵为当代文化所传承,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而这个联系即传统孝道要求贡献于社会,尽忠于家天下的君主、汉民族的国家,发展到今日是社会奉献与忠诚于中华民族的国家;古今的家族均钟情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和致力于家族历史的纪录——编修家谱;家族共同体认同精神的保持。有了这样的链接点,就使得传统家族文化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调整其内涵,摒弃过时的宗法性的东西,而保存和发扬适应时代要求的成分。 传统家族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传统家族文化经过调整、改造,能够为现时代所吸收的,我想在于:从民族国家的认同,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增进爱国情操,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关注新时代社会伦理的建设,使得家族成为伦理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力量,家族伦理的规范成为建设新伦理的一种文化因素。这两方面是我们比较详细说明过的,此外,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是凝聚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因素之一,建设大中华文化圈的一种文化基因,

中国古代家庭的德育习俗传统

中国古代家庭的德育习俗传统 摘要:家庭教育一直是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阵地,尽管历朝历代都以兴学来张扬教化,但受教育面仍然是极小的一部分。无论是私塾还是筵师在家,教育除识字以外,就是做人的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德育教育。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家庭中的德育传统做一些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古代家庭教育德育思想德育传统 直到近代公学的兴起,教育的普及,家庭教育的地位才逐渐削弱。在古代,有能力的家庭请教师到家庭中教育子弟或进入私塾,有的私塾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弟才起馆教学。在启蒙读物的开篇,就是一首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姑且不论其它方方面面的问题,其受教育的目的性是十分明白的。 一、中国古代家庭德育的指导思想——家国一体的治家原则 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家庭传统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确立了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地位 《礼记·大学》开篇不久,即以大段论述治家修身的重要:“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人如果不能修身治家,何以能平天下呢!

(二)明确了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与治国的关系 《礼记·大学》中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张九龄在《千秋金鉴录》中说得更明白:“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这里至少可以认为一个国家的道德是由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道德构筑而成的,每个家庭的道德都有是高水准的,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不就是很高么。 (三)明确了家庭德育的目的是为了国家 修身也好,齐家也罢,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平天下”,以身报国。家国一体的原则就是为了国家这个大家庭:“理明身修,则推之天下国家无不顺治”。(胡居仁:《胡文敬集/白鹿洞讲义》)因而,为了达到“国家无不顺治”,家庭教育就要紧紧围绕“理明身修”这个大纲进行。 家国一体的思想,发端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汉时独尊儒道以来,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历代著述十分丰富,影响深远,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传统——德育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传统家庭教育中,德育是核心,是如何做人,而且这种教育是终身的。少儿学做人,中青年要会做人,老了要教育后人,特别是以身作则。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多数人是不识字的,学文化必须请家教或到私塾中去,这是绝大多数家庭做不到的。因此,家庭教育不可能把重点放在学习文化上。不识字可以生存,不会做人则不行,因

传统文化与家庭美德(1150)

传统文化与家庭美德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与家庭美德》。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家庭美德,并由此构建起了丰富而博大的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它强调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义务。并把家庭关系的协调、家庭生活的和睦看作治理国家的基础,认为只有先做到“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几千年来,它制约和规范着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代的脚步前进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经历了两千多年沧桑的传统文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当代社会中所倡导和弘扬的家庭美德正是在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才形成和发展了自身特有的质的内涵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特征。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知,正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现代家庭美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让传统家庭美德焕发诱人的现代价值!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家庭领域面临着诸多问题,甚至是危机,主要表现在离婚率上升、婚外关系蔓延、家庭人际关系紧张、家庭暴力增多、子女教育不当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盛行的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与现有婚姻家庭关系中所需要的高度责任感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婚姻家庭领域敏感地反映了社会变化的进步和成就,也同时反映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它导致了家庭的稳定性下降等现象,给家庭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这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家庭美德第一次被写进党的决议,并归纳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到中国传统美德的许多精华具有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调节现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功能,因此,构筑新的道德体系,离不开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忠实地继承和大力发扬传统家庭美德,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效服务。 在当前,建立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明家庭,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有人说,20世纪的高科技时代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物质文明,到了 21世纪,将重新回到人本身,人的幸福、安全、团结、和谐及有保障的生活,将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目标。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工人(团员青年?)也要坚持继承传统文化中家庭美德建设的精华部分,并根据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社会成员思

传统文化让我的家庭幸福

传统文化让我的家庭变得幸福 东西寨小学王留波2013年1月15日感谢我们的老祖宗,感谢老祖宗留下了如此灿烂的传统文化,让我的家庭变得幸福。 以前,我的家里很不和谐,婆媳关系不协调,我夹在媳妇和父母之间,日子很是难过,虽然随着儿子的降生,我们家的气氛和谐了许多,但仍不是顺顺当当,说不定什么事就能惹一场气。我出家门都不放心,生怕家里人生气吵架。 2012 年的暑假,我有幸观看了传统文化论坛《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受益匪浅。懂得了“百事孝为先” ,“诸事不顺因不孝” ,“徳不配位,必有灾殃”,“财分五主”等道理。了解了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传统文化讲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照着做,一定没有错,按照《弟子规》说的去做,一定会人生幸福,家庭美满。 回家之后,我就给我的太太讲传统文化,讲孝是人道第一步,孝敬双方父母天经地义,讲各种灾难的原因是不孝(诸事不顺因不孝),讲如何教育儿子(子女不用管,全靠德行感),因为“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太太听我讲得有道理,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我们就在网上找到了《此生必听的一节音乐课》,靳雅佳老师讲的,感动得我们泪如雨下,太太深深的自责,一个劲的说自己不孝。 再后来,校长告诉我,说油建俱乐部又开传统文化论坛了,我欢喜万分,机会来了,我动员太太也去听。因为现场的那个气氛更好,更感人。我就带着儿子,跟着太太去听,因为不让孩子进,我就跟儿子在外边玩,让太太一个人听。太太很受教育,哎呦,一直听到最后一分钟,天都黑了,才出来,她哭着说:“太感人了!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学传统文化。” 自此以后啊,我们的家庭就变得和谐了,幸福了!家里没有气了,我们一起孝敬父母,给父母买衣服,买好吃的。一家人别说有多幸福了。跟过去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啊! 感谢传统文化,让我的家庭变得幸福。现在我也在积极的宣传传 统文化,教我的学生也学,朋友也学,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传统文化, 让更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