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结构设计原理课设.doc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结构设计原理课设.doc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结构设计原理课设.doc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结构设计原理课设.doc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交通 1103 10胡靖一. 设计题目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梁设计

二. 设计资料

1.桥梁跨径与桥宽

标准跨径: 40m(墩中心距离)

主梁全长:

计算跨径:

桥面净空:净14+2×=。

2.设计荷载:公路- I 级车辆荷载,人群荷载 m,结构重要性指数γ0=。

3.材料性能参数

(1)混凝土

强度等级为C50(C45) ,主要强度指标为:

强度标准值 f ck=Mpa,f tk=MPa

强度设计值 f cd=MPa,f td=MPa

弹性模量E c=×104×104)MPa

(2)预应力钢筋采用 l ×7标准型 T5224-1995 钢绞线,其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 f pk=186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 f pd=1260MPa

弹性模量E p=×105MPa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b=,pu =

(3)预应力锚具采用 OVM锚具相关尺寸参见附图

(4)普通钢筋

1) 纵向抗拉普通钢筋采用HRB400钢筋,其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 f sk=4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 f sd=330MPa

弹性模量

E s =×l0 5MPa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 =,

=

pu

2)

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 HRB335钢筋,其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 f sk =335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 f sd =280MPa

弹性模量

E s =×105MPa

4. 主要结构构造尺寸

主梁高度 h =2300mm ,主梁间距 S =2500mm ,其中主梁上翼缘预制部分宽为 1600mm ,现浇

段宽为 900mm ,全桥由 7 片梁组成,设 7 道横隔梁。

桥梁结构尺寸参见附图。

5. 内力计算结果摘录

预制主梁(包括横隔梁)的自重

g 1p =m

主梁现浇部分的自重

g 1m =m

二期恒载 ( 包括桥面铺装、人行道及栏杆 )

g =m

2p

恒载内力计算结果

距支点

预制梁自重

现浇段自重 二期恒载

截面 截面的 弯矩 剪力

弯矩 剪力

弯矩 剪力 位置

距离

M (kN ·m)

V G1PK (kN)

M (kN ·m)

V (kN)

M (kN ·m)

V (kN)

x (mm) G1PK

G1mK

G1mK

G2K

G2K

支点 0 0 0 0 变截面 2000 L/4 9750

跨中

1950

0 0

活载内力计算结果

距支点

车道荷载

人群荷载

截面位 截面的 最大弯矩

最大剪力 最大弯矩 最大剪力 置

距离 对应 对应 M(kN ·m)

对应 对应

x(mm)

M(kN ·m)

V(kN)

弯矩 V(kN)

弯矩

剪力

剪力

支点 0 0

变截面

2000 L/4 9750

跨中

19500

三. 设计要求

1. 分别按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A 类构件

2. 绘制预应力混凝土T 形主梁的结构图,配筋图(A3 图两张 ) 。

方案一全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

(一)预应力钢筋数量的确定及布置

首先,根据跨中截面正截面抗裂要求,确定预应力钢筋数量。为满足抗裂要求,所需的有效预加力为

N pe≥ M s W

0. 85(

1 e p)

A W

M s为荷地载短期效应弯矩组合设计值,由表 3 查得 M s =·M; 估算钢筋数量时,

可近似采用毛截面几何性质。按跨中截面尺寸图计算:A c =968750 ㎜2 ,,y 0 =㎜y ,0=㎜ ,I c =㎜4 ,W x =㎜3。

e p为预应力钢筋重心至毛截面重心的距离, e p =y 0 -a p。

假设a p =150㎜,则e p==㎜

由此得到N pe

≥N

j

A p1 =139 ㎜2,抗拉强度标准

拟采用钢绞线,单根钢绞线的公称截面面积

值 f pk=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取con = f pk =×1860=1395MPa,预应力损失按张拉控制应力的 20%估算。

所需预应力钢绞线的根数为:

n p=

N pe

=,取 40 根。( cons)A p

j

采用 5束预应力钢筋束,HVM15-8型锚具,供给的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A p =40

×139=5560㎜2,采用 80 金属波纹管成孔,预留管道直径为 85 ㎜。预应力筋束

的布置见图( 1)

预应力筋束曲线要素表,表4

钢束编号起弯点距跨中曲线水平长度曲线方程

(㎜)(㎜)

1、2 0 19800 y=240+×10 6 x 2

3 2800 17000 y=160+×10 6 x 2

4、5 12000 7800 y=160+×10 6 x 2

注:表中所示曲线方程以截面底边线为x 坐标,以过起弯点垂线为y 坐标。

各计算截面预应力筋束的位置和倾角,表 5

计算截面锚固截面支点截面变截面点L/4 截面跨中截面截面距离跨中(㎜)19800 19500 17500 9750 0

钢束到1、2 号束2150 2087 240

梁底距 3 号束1400 160

离(㎜)4、5 号束500 160 160 合力点1340 1292 192

钢束与1、2 号束

水平线 3 号束

夹角4、5 号束

(度)平均值

累计角1、2 号束

度(度) 3 号束

4、5 号束 6.4129 (二)截面几何性质计算

截面几何性质的计算需根据不同的受力阶段分别计算。在本方案中,主梁从施工到运营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主梁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束张拉(阶段1)

混凝土浇筑并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筋束的张拉,但此时管道尚未灌浆,因此,其截面几何性质为计入了普通钢筋的换算截面,但应扣除预应力筋预留管道的影响。该阶段顶板的宽度为 1600 ㎜。

2、灌浆封锚,吊装并现浇顶板900 ㎜的连接段(阶段2)

预应力筋束张拉完成并进行管道灌浆、封锚后,预应力束就已经能够参与全截面受力。再将主梁吊装就位,并现浇顶板900 ㎜的连接段时,该段的自重荷载由上一阶段的截面承受,此时,截面几何性质应为计入了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换算截面性质。该阶段顶板的宽度仍为 1600 ㎜。

3、二期恒载及活载作用(阶段 3)

该阶段主梁截面全部参与工作,顶板的宽度为 2500 ㎜,截面几何性质为计入了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换算截面性质。

全预应力构件各阶段截面几何性质,表

6

I( ×

9

3

62

W(× 10 mm)

阶段

截面 A (× 10 mm ) y x (mm)y s (mm)e p (mm)

10 124

x

x

s

s

pp

mm)

W=I/y

W=I/y

W=I/e

钢束灌 支点

变截面

浆,锚固

L/4

跨中 现浇 支点

变截面

900mm 连

L/4

接段

跨中

支点

二期荷 变截面

载,活载

L/4

跨中

(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跨中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跨中截面尺寸及配筋情况见图( 1)。图( 1)中:

a p

=160 3 200 2 =176 ㎜

5

h p =h-a p =2300-176=2124 ㎜

b=200 ㎜, 上翼缘板厚度为 150 ㎜,若考虑承托影响,其平均厚度为

'

×1/2 × 500×100/(2500-200)]=172 ㎜

h f =150+[2 上翼缘有效宽度取下列数值中的较小者:

'

(1)b f ≤S=2500㎜。

(2)b 'f ≤L/3=13000 ㎜

(3)b 'f ≤b+12h 'f ,因承托坡度 h h /b h =100/500=<1/3 ,故不计承托影响,

'

'

h f 按上翼缘平均厚度计算: b f ≤200+12×172=2264 ㎜。

综合上述计算结果,取 b 'f =2264mm。

''

首先按公式 f pd A p≤f cd b f h f判断截面类型。代入数据得:

f pd A p =7005600N

''

f cd b f h f =8722739N

因为 7005600N<8722739N,满足上式要求,属于第一类 T 型,应按宽度为 b 'f

的矩形截面计算其承载力。

由∑ x=0 的条件,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x=f pd A p /f cd b 'f =≤h 'f =172mm≤ξb

h 0 = 将 x=代入下式计算截面承载能力

'

M du =f cd b f x(h 0 -x/2)= · m>13334

KN·m 计算结果表明,跨中截面的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

2、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选取距支点 h/2 和变截面点处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截面尺寸示于

( 图 1-b) ,预应力筋束的位置及弯起角度按表 5 采用。箍筋采用HRB335钢筋,直径为 8mm,双箍筋,间距s v =200mm;距支点相当于一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间

距 s v =100mm。

(1)距支点 h/2 截面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首先,进行截面抗剪强度上、下限复核:

×10 -3ɑ f

td b h ≤

V ≤× 10 -3

f cu ,k

b

h

2 0 0 d

V d为验算截面处剪力组合设计值,按内插法得距支点h/2=1150 处的 V d =,

预应力提高系数ɑ 2取;

验算截面(距支点h/2=1150mm)处的截面腹板宽度, b=500mm;

h 0为计算截面处纵向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截面上边缘的距离。

在本构件中,所有预应力钢筋均弯曲,只有纵向构造钢筋沿全梁通过,此处的 h 0近似按跨中截面的有效梁高取值,取h 0 =2150mm。

×10 -3 ɑf

td b h =

2 0 0 × 10 - 3f cu ,k b0h0=

<

0 V d =<

计算结果表明,截面尺寸满足要求,但需配置抗剪钢筋。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V

d

≤V

cs

+V

pb

取 b=h/2=1150mm 处,则 V d = V cs 为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

-3

(2 0.6 p) sv f sd ,v f cu ,k

V cs =ɑɑ12 ɑ3 ×× 10 bh 0

式中:ɑ1 :异号变矩影响系数,对简支梁,ɑ 1 =;

ɑ :预应力提高系数,ɑ

2

=;

2

ɑ :受压翼缘影响系数,取ɑ 3

=;

3

p=100 ×5560/(1150 ×2108)=;

sv

= A sv =

2 50.

3 =;

bs v

1150

100

所以 V cs =;V pb 为预应力弯起钢筋的抗剪承载力

V pb =×10 -3 ×f pd ∑A pd sin θ p

θ p :在斜截面受压区端正截面处的预应力弯起钢筋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其数

值可由表 4 给出的曲线方程计算 , θ p1 =o 、θ p 3 =o 、 θ p4 =o 。所以求得 V pb =。

V du =V cs +V pb =+=> 0 V d =

说明截面抗剪承载力是足够的,并具有较大的富余。

(2)变截面点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首先进行抗剪强度上下限复核:

×10

-3 ɑ

f td

bh ≤

V ≤× 10 -3

f cu ,k

bh

2

0 d

其中, V d =, b=200mm , h 0 仍取 2108mm 。

所以求得,× 10

-3 ɑ

f td

bh =,× 10 -3

f cu ,k bh 0 =

2 0

<

0 V d =<

计算结果表明,截面尺寸满足要求,但需配置抗剪钢筋。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V

d

≤V

cs

+V

pb

V =ɑɑ ɑ ×× 10 -3 bh

(2 0.6 p) sv f sd ,v f cu ,k

cs

1 2 3

式中,

P=100(

A p

A pb ) =

bh 0

sv =

A sv

=

bs v

求得, V cs =;

V =×10

-3 ×f pd ∑A pd sin θ

p

pb

式中:θ p →在变截面处预应力钢筋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其数值可由表

4 给

出的曲线方程计算 , θ p1 =o 、θ p3 =o 、 θ p 5 =o

求得, V pb =;V du =V cs +V pb =>0 V d =

说明截面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四)预应力损失计算

1、摩阻损失

l 1

(- kx )

l1

= con

[1-e

]

式中: con →张拉控制应力, con =pk =× 1860=1395MPa ;

→摩擦系数,取 =;

k

→局部偏差影响系数,取 k=。

各截面摩阻损失的计算见表 7。

摩阻损失的计算表,表 7

截面

钢束号1,2 3 4,5 总计()

MPa

x( m)

支点

(弧度)

变截面

l1

x( m)(弧度)

l1

x( m)

L/4 截面

(弧度)

l1

x( m)

(弧度)

跨中

l1 2、锚具变形损失l2

反摩擦影响长度 l f

l f = l E p / d ,△0 -1

d =

l

式中:0 →张拉端锚下控制张拉应力;

∑△ l →锚具变形值, OVM夹片锚有顶压时取4mm;

1→扣除沿途管道摩擦损失后锚固端预拉应力;

l→张拉端到锚固端之间的距离,本方案中 l=19980mm。

当 l f≤ l 时,离张拉端 x 处由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考虑反摩擦后的预拉力损失△x 为

l f x

△x =△,△=2△ d l f

l f

当 l f≤ x 时,表示该截面不受反摩擦的影响。

锚具变形损失的计算见表 8、表 9。

反摩擦影响长度计算表,表 8

钢束号 1,2 3 4,5

=

con ( MPa ) 1395

1395

1395

l

= 0

-

l1 ( MPa ) △ d =(

0 - l ) /L

( MPa/mm )

l f ( mm )

锚具变形损失计算表,表 9

截面 3

4,5

总计

1,2

钢束号

x ( mm ) 300

300

300

( MPa )

支点

l 2 ( MPa )

x ( mm ) 8050

8050

8050

( MPa )

变截面

l 2 ( MPa )

x ( mm ) 8300

8300

8300

( MPa )

L/4 截面

l 2 ( MPa )

x ( mm ) 18050

18050

18050

( MPa )

跨中

l 2 ( MPa )

0 0

2、分批张拉损失

l 4

l 4

=

Ep

∑△

pc

式中:△pc →在计算截面先张拉的钢筋重心处,由后张拉的各批钢筋产生的混

凝土法向应力;

E p →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E p =E p /E c =× 10 5 / ×104 =。

本方案中预应力筋束的张拉顺序为:5→ 4→ 3→ 2→ 1。 N pe有效张拉力 N pe为

张拉控制力减去摩擦损失和锚具变形损失后的张拉力。预应力分批张拉损失的计

算见表 10。

5 1 2

9 3

. .

0 2

2 1

0 2

0 3

4 . .

损 ) 0 2

1

a

应 P 0 0

束 M

( 0 0

3 . .

0 0

0 0

0 0

2 . . 0 0

0 0

7 7

5

. .

7 7

8

8

9 9

p

0 0

y

.

7

4

.

87

心 )

9

偏 m

束 m

0 0

(

3

. .

0 计

0 0

1

0 0

2 . .

0 0

0 0 算

7 1

5

. .

7

3

8

9 1 p

0 损

e

1 拉 距

4

.

.

3

心 )

1

m

批 束 m

(

0 0

3

. .

0 0

0 0

2

. .

0 0

N )

6 5

力 N

3

5 6 拉 . .

^

4

3

0 7

5

1

9

9

×

1

1

有 (

号 4 3

面 截

7 1 0 0 . . 3 3

7 1 0 0 . . 3 3

3 1 1 1 . .

1 1

0 2 0 0 . . 0 6

1 0 0

7

7

. . 7

7

8

8

9

9 0 0

7

7

. .

7

7

8

8

9 9 0 0

1. 1. 3

3

1 1

0 0

2.

.

32

6

-

0 0 2

2

.

.

2

2

3

3

6

6

- - 0 0 2

2

.

.

2 2

3 3

6

6

- - 0 0 2

2

. . 2

2

3

3

6

6

- -

0 0

2

.

. 2

0 36

-

3 6

3.

2.

1 8 4 3 9

9

1 1

2 1

点 支

1 6 3

2 0 2 2 7

3

4 3 8 7 3 1 0

.

....

.

. .

9

9 3 4 4

2

0 4

3 1 1 1 5 1 1 0 0 3 2 0 5 0 7

4 0 3 8 7 8 0 0

.

....

.

. .

8

0 3 4 4

2

0 4

1

1 1 1 4 1 5 0 0

2 8 0

0 0 0 0 1 9

2

1

........

0 0 0 8 7

6

2 1 1

3 2 0 0 0

4 4 0 0 0 0 0 0 9 9 0 0 .

....

.

. .

6 0 0 0 0 0 0 0 1

2 2

1 1 1 1

0 0

3 3 3 3

8 8

....

. .

1 1 1 1 9 9 1

1

1

1

3

3

7 7 7 7

7 7

0 1 1 1

0 0

.

3

3 3

.

8

. . .

.

1

1

1

9

1

1

1

3

7 7 7

7

0 0 0 0

0 0

4

4

0 . .

. .

8 8

. .

0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8

. . .

.

. .

94

2

1

1 0 0 0

0 0

4 8 8

3

3

. . .

8

.

.

8

4

4

.

7

1 1 9 9 9 3

1 0

2 2

3

0 7 1 1 1

7 1 计 0 0 0 计 0 总 0 4 8 8 总 0 3 . . .

.

8

4

4

7

. 1

9 9 . 3

2

2

1 1 1

1

0 0

8 8

. .

0 0 4 4

0 0

. .

9

9

. .

2

2

1 1

0 0 0 8

0 0 .

4

. . .

9

. .

2

1

2 6

3 1

6 4

3

.

8

5

7

.

9

. . .

.

6 6 3 8 3 2 9

8

7

5

3

2

2

2

2

3

2

3

1 1 1 1

1 1

4 3 2 1

4 3

5 2 1

6 3 8 4 8 5 4 0 6 9 6 . .

.

....

5 5

5

1 8 1 1

1 1 5

2 2 2 5 2 04 0 8 4 8 5 4 0 6 9 6 . .

.

....

5 5

5

0 8 1 1

1 1 4

2 2

3 8 1

0 0 1 5 8

6

9

6

5

.......

8

8

7

1

1

1 1 3

2 2 0 1 51 0 0 0 5 0 5 0 0 0 6 . .

.

....

0 1 1 0 0 0 1

2 2 2 0 0

0 0 0 0

1 1 1 1 8

8

.... . .

7

7

7

7

9 9 9 9 9 9 3

3

2

2

2

2

7 7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8

8

...

. . . 7 7 7 9

9

0 9

9

9

3

3

2 2 2

7 7

1 1 1 0 0

0 0 0 0

3

3

8

8

. .

0 . .

7 7

. .

4 4 3 3

0 9 9

2

2

1 1

1 1

0 0

0 0 0 0

8

0 0 8

.

.

. . .

.

94

94

2

2

1

1

0 0

0 0 0 0

8 8

1

8 8 . .

.

1

. .

4

4

7

.

4

4

9 9 9 3 9 9 2 2

2

0 2 2

1 1 1 1 1 1 0 0 计 0 0 0 8 8 总 0 8 8 . .

1

. .

4

4

.

4

4

9 9 . 3

9 9 2

2

2

2

1 1

1 1 1

0 0

0 0 8 8

8 8 . .

. .

4 4

0 0 4 4 9

9

. .

9

9

2

2

2

2

1 1

1 1

0 0

8

8

.

.

4

0 0 0 4 .

9

. . .

9

2

2

1

1

7 2

4 1 3 9

3

8

3

.

3

6

6

. .

. . .

8 3 3 2 3 1 0

9

5

3

2

3

2

3

3

3

3

1 1

1 1 1 1

2 1

4 3 2 1

4

中 /

L

2 3

.

3

7

9 2

.

2

5

6

5

.

3

4

5 6

. 1

2

计 总

3、钢筋应力松弛损失

l 5

l 5 =

·ξ·(pe )·pe

f pk

式中:→超张拉系数,本方案中=

ξ→钢筋松弛系数,本方案中用低松弛钢绞线,取ξ=;

pe →传力锚固时的钢筋应力,pc =con -l1 -l2 -l 4 。钢筋应力松弛损失的计算见表11。

钢筋应力松弛损失计算表,表11

截面pe(MPa)l 5( MPa)

钢束

2 3 4 5 1 2 3 4 5

1

支点

变截面

L/4

跨中

4、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16

0.9[ E(t, t)

p cs0

16

=

115 Ep pc(t, t0)] ps

N p N p e

p M Gk e

p

pe

J n J A n

ps =1

e ps2 , i 2 = J n /A n

i 2

式中:pc →构件受拉区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重心处,由预加力(扣除相应阶段的应力损失)和结构自重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预应力筋传力锚固龄期为

t 0 ,计算龄期为 t 时的混凝土收缩

cs t t0

应变;

(t,t0)→加载龄期为t0,计算龄期为t时的混凝土徐变系数;

→构件受拉区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A s A p)/ A

。=

设混凝土传力锚固龄期及加载龄期均为28 天,计算时间 t= ,桥梁所处环境的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以跨中截面计算其理论厚度h:

h=2A c /u=2 ×× 1000/=304mm

查表得:cs( t , t 0)=×10 -3,(t,t0)=.

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的计算见表12。

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计算表,表12

e ps N

pe M 自重pc

预自重

截面

ps ( MP l 6( MPa)(mm) (kN ·m) (MPa)

(kN) (MPa)

a)

支点

变截

L/4

跨中

5、预应力损失组合

上述各项预应力损失组合情况列于表13.

应力损失组合,表13

截面

l l 1 l 2 l 3 ( MPa)l l 5 l 6

( MPa)

1 2 3 4 5 平均 1 2 34 5 平均

支点82

变截面

L/4

跨中

(五)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1、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裂性验算

(1)正截面抗裂性验算

正截面抗裂性验算以跨中截面受拉边的正应力控制。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应满足:

st0.85 pc0

st 为在荷载短期荷载效应组合作用下,截面受拉边的应力:

st =

M

G 1PK

y n1 x

M G1 mK y n 2 x

M G2K

0.7M Q 1K /(1 ) M Q 2 K y 0x

J n1

J n 2

J 0

I n 1

y n1 x

、 I n 2

y n 2 x 、

I 0

、 y 0 x 分别为阶段 1、阶段 2、阶段 3 的截面惯性

矩和截面重心至受拉边缘的距离,可由表

6 查得: I n1 / y n 1x =×10

9

mm

3

I n2 / y n 2 x =×10 9 mm 3

I 0 / y 0 x =× 10 9 mm 3

弯矩设计值由表 1、表 2 可查得:

M G 1PK =· m , M G 1mK =· m , M G 2 K =·m ,

M Q1K =·m , M Q2 K =· m , 1

1. 12

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得:

st =++=

pc 为截面下边缘的有效预压应力:

pc =

N p

N p e pn y nx

A n

J n

N p = pe A p =(

con -

s

- s ) A p =

e pn = y pn =

pc =+=

st

0.85 pc = ≤0

计算结果表明,正截面抗裂性满足要求。

(2)形截面抗裂性验算

斜截面抗裂性验算以主拉应力控制,一般取变截面点分别计算截面上梗肋、

形心轴和下梗肋处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的主拉应力,应满足

tp

≤ f tk 的要求。

tp 为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的主拉应力

2

tp

=

cx

-

cx

2

2

4

cx pc

M GIPK y n1 M G 1mK M G2K 0.7M Q1K /(1

) M Q 2 K y 0

J n1 J n 2

J 0

V G1 PK S nt V G Im K S n 2 V G 2K 0.7V Q1 K /(1 ) V Q2K S 0 pe

A pe sin p S nl

J n1b J n 2b J 0 b

J nl b

上述公式中车辆荷载和人群荷载产生的内力值, 按最大剪力布置荷载, 即取最大剪力对应的弯矩值,其数值由表 1 查得。

恒载内力值:

M GIPK =· m , M G 1mK =· m , M G 2 K =·m ,

V

G1PK

=,V

G 1mK

=,

V

G 2 K

=

活载内力值:

M Q1K =·m , M Q2 K =·m ,V Q1 K =,

V Q2K =,1

1. 12

变截面点处的主要截面几何性质由表 6 查得

A n1 = ×10 6

2

12

4

mm , I n1 =×10 mm , y n1s =, y =

A n 2 = ×10 6

2

12 4

mm , I n2 =× 10 mm , y n2 s =, y =

6

2

12

4

A 0 = ×10 mm , I 0 =× 10 mm , y 0 =, y =

图( 2)为各计算点的位置示意图。各计算点的部分断面几何性质按表14

取值,表中, A 1 为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S 1 为阴影部分对截面形心轴的面 积矩, y x 1 为阴影部分的形心到截面形心轴的距离, d 为计算点到截面形心轴的 距离。

计算点几何性质,表 14

A 1

9 3

计算点

受力阶段

62

y x1 (mm)

D (mm)

S 1 ( ×10 mm

( ×10 mm

)

阶段 1

上梗肋处

阶段 2 阶段 3

阶段 1

形心位置

阶段 2 阶段 3

阶段 1

下梗肋处

阶段 2

阶段 3

变截面处的有效预应力

pe

=

con -

l

-

l

=

N p = pe

A p =

e pn = y pn =

预应力筋弯起角度分别为:

p1 = p2 =o , p3 =o , p4 = p5 =0o

将上述数值代入,分别计算上梗肋、形心轴、下梗肋处的主拉应力。

a 上梗肋处

pc

=

2. 8

( 2. 8

2

0. 65

2

b 形心轴处

cx tp

- 2 )

2

pc =+=

cx

=

5. 67

( 5. 67 2 0. 67 2

c 下梗肋处 tp

- 2 )

2

pc =+=

cx = MPa

=++

14. 57

( 14. 57 2

2

计算结果汇总于表 15。

tp

- 2 ) 0. 50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