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为物联网安全技术白皮书

华为物联网安全技术白皮书

华为物联网安全技术白皮书
华为物联网安全技术白皮书

华为物联网网络规划方法论

Things Coverage 建网白皮书 -Bring Everything Connected 物联网网络规划方法论 2016年11月 移动物联网业务系列研究白皮书之一

目录 Executive Summary 1 1. 物联网产业洞察 2 1.1 万物互联催生连接新价值 1.2 千差万别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与需求 1.3 运营商面临的机会 2. 物联网对运营商的价值 4 2.1 物联网就是未来战略 2.2 运营商具有发展物联网市场的先天优势 2.3 物联网对运营商网络规划的新需求 3. Things Coverage建网方法论 5 3.1 定义物联网体验的衡量标准 3.2 网络规划方法在物联网时代的新特征 3.2.1 以应用为中心 3.2.2 保障物联体验 3.2.3 实现物联价值 3.3 Things Coverage建网规划流程和关键技术 3.3.1 Things需求定义 3.3.2 接入空口技术及频段选择 3.3.3 多维度协同规划 3.3.4 关键技术提升规划精度 4. 建网案例 10 5. 未来展望 11 6. 词汇表 11

Executive Summary 近年来,物联网市场快速成长,并将广泛进入智慧家庭、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等各行各业。运营商拥有完善的网络、尖端的人才和成熟的本地化服务等先天优势。随着NB-IoT等新技术的出现,运营商可以从现在开始,基于现有网络打造新能力、满足新体验、把握新商机、支撑新市场、开拓出一片垂直市场的全新天地。 然而,与MBB网络不同,物联网纷繁复杂的业务和千差万别的需求也给网络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运营商亟需新的网络规划方法论,才能匹配物联网诉求,保障物联体验、实现物联价值。 Things Coverage由此应运而生。为了让物“说话”,华为提出了物的ABCDE五维体验标准,即可靠性(Availability)、带宽(Bandwidth)、覆盖(Coverage)、时延敏感度(Delay Sensitivity)、能耗(Energy E?ciency)。同时,定义了智能抄表、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在典型应用场景下的体验需求基线。进一步的,又提出业界首个面向物的网络规划理论-Things Coverage:开通前,关联运用MBB网络以及物联数据,将多种物联业务体验映射到关键网络要素,并对多种场景下的无线传播特性进行准确建模,实现精准的按需规划。从而给出栅格级的业务能力放号地图,包含业务覆盖、电池寿命等关键维度。最终,指导运营商充分利用现有MBB网络协同部署多种物联网业务,实现业务快速发布、有效降低TCO;开通中,支持业务的快速发放;开通后,可以展开全面深入的业务健康状态评估与反馈,从而全面保障多种物联网业务在运营商网络的健康发展。

华为的“1+2+1”物联网战略

华为的“1+2+1”物联网战略 不出意外,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红海将会在物联网时代下爆发。对此,华为在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后,首次公开了自己在物联网的战略,即“1+2+1”战略。 华为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华为2015网络大会上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表示,“1+2+1”战略中的第一个“1”是指一个平台,华为要建立一个物联网的平台,集中收集、管理、处理数据后向合作伙伴、行业开放,基于该平台行业伙伴可以开发应用。华为传统的优势就是网络接入,包括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这是“2”;最后一个“1”是华为此次新推出的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 提及物联网,已不是陌生的概念,从目前整体看来,物联网依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碎片化”的市场看起来到处是机会,但是聚焦起来有些难。 徐文伟表示:“物联网时代传感器和设备千姿百态,在工业、企业、家庭和城市表现都各不相同,所以要有一个标准的平台,这对物联网发展是一个加速的作用。假如在物联网时代没有标准化,或者没有几个主流的操作系统,那根本没有办法互联互通。” 他进一步举例称,物联网强调的是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未来的物联网连接量级目前的网络架构已无法支撑。当用户家里诸如白色家电、黑色家电,还有其他设备等想要连接时,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那将是很难互联,基于此华为推出了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 目前,全球基于物联网的操作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三星电子曾表示Tizen操作系统将作为三星公司推进物联网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力;微软也宣布开发基于物联网的Windows;还有一个由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的Contiki,它与华为LiteOS非常相似,也是开源、轻量级,其一直是许多骇客、学者和公司的首选,用于开发传感器、追踪器等联网设备,和基于网络的自动化系统。 “物联网的OS未来应该会有很多,华为现在推出是因为自身技术已成熟,LiteOS未来会如何目前无法预测,但物联网标准化不是华为一家就可以做到的,需要行业伙伴共同来推动。”徐文伟说。 据华为预测,到2025年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将接近1000亿,新部署的传感器速度将达到每小时200万个。然而,今天主要服务于人的网络显然不能满足千亿物的连接的多样化需求。 据腾讯科技了解,从过去几年业界探讨物联网发展以及实际推进的情况来看,物联网最先引用的场景是在工业制造领域以及智慧城市等方面。以智慧城市为例,它的基本特征是全面感知、高效互联、深度共享、智能应用,这与物联网所产生的意义完全一致。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具有巨大增长潜能,已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一、什么是物联网(一)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称作“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含义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MIT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1月28日,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其后,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11月17日,ITU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物联网”颠覆了人类之前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将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有效连接在一起,使得政府管理、生产制造、社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实现互联互通,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物联网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

华为HCIA-IoT V1.0题库答案解析

华为HCIA-IoT V1.0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1.编解码插件需要完成以下功能?() 您的回答:A.解码南向设备上报的数据┋B.解码南向设备对平台下发命今的响应 ┋C.编码平台下发的命令┋D.编码平台对上接数据的响应 2.以下选中,不属于NB-IoT关键技术特征的是() 您的回答:D.高带宽 3.NB-IoT最大耦合线损(MCL)是()dB? 您的回答:C.164 4.第三平台在OceanConnect平台设置指定Deviceld的AES加密参数,后续OceanConnect平台和这台车载设备之间通信需要采用AES加密。() 您的回答:A.正确 5.OceanConnect业务流程的第一步是() 您的回答:C.北向注册流程 6.通常所说RF技术是指() 您的回答:A.射频技术 7.网关自动后,设备携带Device Id和密码接入OceanConnect,OceanConnect对其鉴权确认合法性,如果合法则返回() 您的回答:B.200OK 8.阶梯水价要求一户一表,是水务公司发展智能抄表的重要动力之一。() 您的回答:A.正确 9.北向应用调用权接口时,需要的参数是() 您的回答:C.appid和secret 10.物联网层次划分中,华为的OceanConnect是作用于() 您的回答:B.平台层 11.Keil的基本操作包括步骤() 您的回答:A.创建新工程┋B.添加Kemel代码到工程┋C.配置工程属性┋D.仿真调 试 12.Huawei LiteOS开发者社区提供()支持?() 您的回答:A.内核代码┋B.开发文档┋C.场景化SDK 13.以下选项中,适合再简单终端设备上使用的安全技术有() 您的回答:A.PSK┋C.认证┋D.加密

基于Java的华为云物联网应用开发

基于Java的华为云物联网应用开发 学习报告 SATLAB.2020.0001 河北科技大学卫星导航技术研究中心 2020年03月07日

目录 1前言 (2) 2开发方式 (2) 3API接口简介 (2) 4应用服务器 (3) 5应用接入 (3) 6数据采集 (4) 7订阅推送 (5) 7.1订阅 (5) 7.2推送 (6) 8命令下发 (6) 1前言 物联网应用是用户和开发人员进行设备管理、故障检测、业务监控和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现在很多物联网平台都简化了设备接入的复杂性和协议的差异性,为上层应用提供了统一格式的数据,为了开发人员提供了便利可以聚焦于自身业务开发。本团队的物联网应用侧开发基于华为物联网平台,开发工具用到了eclipse开发平台、MySQL数据库以及可视化工具、Tomcat服务器,开发语言是Java。所有开发工具的安装教程这里不在赘述,本文主要讲解一下基于华为物联网平台的应用侧开发过程,物联网整体开发方案如下: 2开发方式 基于物联网的开发,华为物联网平台提供了API和SDK开发应用demo,官网也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开发文档。 API接口开发灵活,根据开发需要调用不同接口,对应用语言限制不高,但是开发工作量和开发难度比集成SDK大。 集成SDK开发过程中代码的工作量较小,开发能力的门槛相比直接调用API接口较低,但是相比较API 接口,它的开发灵活性稍差,只支持Java、PHP和Python语言。 3API接口简介 本文介绍的是基于API接口的开发过程。基于华为对IOT行业的深入理解,物联网平台提供通用的API,覆盖完整的物联网设备管理能力,目前常用的API包括(这里没有详细介绍,具体内容见官方文档):

G+物联网就在你我身边题库

单选题 1、关于无源RFID说法错误的是: A.自身不含电源或处理器 B.不能自动传输数据 C.实行性不强,可使用的范围窄 D.只有当标签进入RFID阅读器的电磁场范围内才被激活 2、截止至2018年5月20日,中国移动物联网平台承载产品数()万。 、以下物联网平台中谁布局了操作系统 C.微软 D.亚马逊 4、传感器的输出量通常为 A.非电量信号 B.电量信号 C.位移信号 D.光信号 5、()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浓度并转换成相应可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部分构成。 A.温度传感器 B.湿度传感器 传感器 D.离子传感器传感器 6、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的战略愿景是成为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先运营商 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和蓝牙技术都可以实现自组网 和Zigbee都是在频段展开的,所以它们不能共存,否则会有冲突 7、随着()的出台,传统制造业和物联网相结合,物联网智能终端在智慧生产线上大规模的投入使用 A.十三五规划 B.十二五规划 C.工业战略规划 D.物联网规划 8、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物联网体系架构中的层次() A.物理层 B.网络层 C.平台层 D.应用层 9、物联网的核心是() A.应用 B.产业 C.技术 D.标准

1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联网可以应用到幼儿园智能管理中,家长可以实时了解幼儿在学校的情况 B.物联网技术是融合的技术,在其中某个领域的应用成熟之后,就会有成熟的应用,而不再被称为物联网技术。 C.国内外各个行业巨头都在布局物联网,但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真正的物联网行业巨头还未形成。 D.互联网和物联网是完全独立的两个网络系统 11、针对物联网设计的广域无线连接技术是 12、以下哪个不属于以太网技术的特征 A.传输稳定 B.受外界地理和气候因素影响大 C.施工的强度高、难度大 D.覆盖的范围有限 13、 NB-IoT的研究是由()标准组织进行的 D.电信工程技术标准化 14、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平台叫() 15、 OneLink平台总共有( )+个API 16、下面哪项不属于工业级模组的应用 A.智能表计 B.笔记本 C.安防监控 D.工业路由器 17、下列哪些传感器不属于内光电传感器 A.光电池 B.光电管 C.光敏电阻 D.光电二/三级管 18、在大连接战略的牵引下,物联网公司以什么为核心,进行产业链上下游拓展

华为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应用开发指南

华为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 业务应用开发指南 文档版本 01 发布日期 2016-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6。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 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 网址:https://https://www.doczj.com/doc/d46261357.html,

前言 读者对象 本文档(本指南)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 二次开发工程师 符号约定 在本文中可能出现下列标志,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用于警示紧急的危险情形,若不避免,将会导致人员死亡 或严重的人身伤害。 用于警示潜在的危险情形,若不避免,可能会导致人员死 亡或严重的人身伤害。 用于警示潜在的危险情形,若不避免,可能会导致中度或 轻微的人身伤害。 用于传递设备或环境安全警示信息,若不避免,可能会导 致设备损坏、数据丢失、设备性能降低或其它不可预知的 结果。 “注意”不涉及人身伤害。 用于突出重要 “说明” 信息。 修改记录 修改记录累积了每次文档更新的说明。最新版本的文档包含以前所有文档版本的更新内 容。

华为的物联网产业布局

华为的物联网产业布局 2016-09-06 “OceanConnect”是以华为IoT联接管理平台为核心的IoT平台开放生态。通过丰富的API和系列化Agent保障网络联接,简化终端接入,加速应用上线,实现与上下游伙伴产品的无缝联接。通过IoT联接管理平台,将华为擅长的网络通信能力、设备接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支撑伙伴的效率提升和商业成功。华为曾预测,到2025年物理联接将达到1000亿,增长幅度超过10倍,而虚拟联接将达到万亿,增长幅度将达100倍。物理连接与虚拟联接在数量上的爆发性增长将引发质变,引领人类社会走向全联接的世界。 1、华为核心网 华为核心网系列解决方案,支持运营商实现向关注用户体验、网络精细运营、ICT融合转型的重大转身,成为运营商推进网络、数据、业务、运营融合的关键控制点,帮助运营商赢在后话音时代,掘金移动互联网时代,领导ICT融合时代。主要功能有:1、CS融合通信解决方案致力于为运营商轻松实现网络转型。一方面,它可帮助运营商实现网络的平滑演进和智能运维;另一方面,它可增强终端用户的业务体验。 2、IMS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运营商新一代电信核心网络,引入语音、数据、视频、富媒体能力,帮助运营商实现固定移动融合、传统话音到ICT融合的转型,实现宽窄带统一接入、固定无线统一接入,兼有融合、IP、多媒体三大特征,满足运营商在后话音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ICT融合发展的终极需求。 3、融合用户数据 融合用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是基于下一代ATCA电信平台,具备高可靠性、大容量以及融合演进能力的用户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高效地管理日益庞大的用户数据,简化网络、降低OPEX、提升运营效率、加速业务创新,从用户数据中挖掘更多的价值和利润。 4、IoT Huawei IoM 解决方案是专门设计用于IOT的连接管理的平台解决方案。它提供连接管理平台,IoT 业务使能平台,IoT 数据管理以及开放平台等系列功能。 华为IoT生态圈Ocean Connect:ocean connect是华为云核心网推出的以IoT连接管理平台为核心的IoT生态圈。基于统一的IoT连接管理平台,通过开放API和系列化Agent 实现上下游产品能力的无缝连接。给客户提供端到端的高价值应用,比如智慧家庭,车联网,智能抄表,智能停车,平安城市等。面向物联网,华为提出1+2+1的解决方案战略。1个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HUAWEI LiteOS;2种连接方式,包括有线连接(家庭网关,工业网关)和)和无线连接(2g,3g,4g,nbiot);1个物联网平台——IoT连接管理平台。Ocean CONNECT是华为物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为LiteOS LiteOS是华为公司基于华为本身的传感和通讯网络开发的一个操作系统,解决的是物联网设备的固件和联网问题。

华为物联网终端安全技术规范

华为物联网终端安全技术规范 文档版本01 发布日期2018-9-24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7。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 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46261357.html,

目录 前言 (3)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4) 华为物联网终端安全技术规范 (5) 1范围 (5)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 3总体安全技术要求 (6) 3.1 物联网终端安全框架 (6) 3.2 安全技术要求级别 (6) 4基础级安全技术要求 (7) 4.1 物理安全要求 (7) 4.2 接入安全要求 (7) 4.3 通信安全要求 (8) 4.4 系统安全要求 (8) 4.5 数据安全要求 (10) 4.6 芯片安全要求 (10) 5增强级安全技术要求 (10) 5.1 物理安全要求 (10) 5.2 接入安全要求 (11) 5.3 通信安全要求 (11) 5.4 系统安全要求 (11) 5.5 芯片安全要求 (12) 参考文献 (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