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让课堂发生化学变化! E D C B A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2013.12.2)

一、多边形探究

1、多边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若干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平面图形。

2、认识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对角线

3、正多边形:各内角相等、各边相等的多边形称为

正多边形。(比如:等边△,正方形等)

例1、数一数:下图中的多边形,它们分别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内角,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①n 边形有多少个内角、边、顶点?

②从一个顶点出发,有多少条对角线 多边形

三边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 n 边形 过一顶点的对角线

分成三角形个数

过边上一点分成三角

形的个数

内部一条分成的三角

形的个数

练习:(1)某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与其余各顶

点, 可把这个多边形分成8

正多边形和圆教案

正多边形和圆(一)教案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正多边形的概念,了解正多边形的各边相等、各内角相等以及多边形内角和的运算公式。在本册中学习了圆及圆的有关性质,理解圆中弧与弦的关系,从而为本节课研究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先通过观察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接下来研究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按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以正五边形为例进行探索和证明,并将结论推广到正n边形。让学生体会到化归思想在研究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了解正多边形的中心、半径、边心距、中心角等概念。能运用正多边形的知识解决圆的有关计算问题。 数学思考;通过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推理、迁移的能力。 解决问题:进一步向学生渗透“特殊——一般”再“一般——特殊”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体会化归思想在研究问题中的重要性,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探究等数学活动,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了解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并能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案,提出问题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观看美丽的图案,欣赏生活中正多边形形状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中感受到数学美,并提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l:观看教科书图24。3-1,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利用正多边形得到的物体。你能从这些图案中找出正多边形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 问题2:菱形,矩形,正方形是正多边形吗? 问题3:通过观察图案,你们知道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吗? 问题4:给你一个圆,怎样就能做出一个正多边形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发表各自见解) 此问题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教材图案,会发现正多边形的边数多给人一种接近圆的印象。教师展示课件:在圆中依次出现几条相等的弦,学生会想到弧相等,教师迸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只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作出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认识多边形》教案

三角形的认识和分类 主备人主讲人第 4 单元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内容:课本32—34页。 教学目标 ⒈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分类标准,从而正确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⒉通过比较能根据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能正确说出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根据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能正确说出各类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能正确说出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和它们的相互关 一、口算训练 760 - 240 = 440 - 430 = 360 - 230 = 400 - 399 =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题后,师:今天我们来解决:“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分类?”重点是解决角的大小及三角形的分类,能正确说出各类三角形的特征 三、自学探究,尝试反馈 (一)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32----34页, 思考: 1、为什么做成三角形的? 2、你认识三角形吗? 3、你能把三角形分类吗? (二)自学。学生认真看书思考。 (三)讨论上面的两个思考题。同学们看完了吗?谁来说一说…… (四)尝试。 1、下面就来考考大家,看谁自学的效果好。 2、板演练习,请三名学习较弱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的错误并板书。(板演题目是根据课本35页下面第1题) 3、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是否有错误,同时还要检查自己做得是否正确。

四、讨论交流总结提升 (一)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误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里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展开讨论,重点是解决角的大小及三角形的分类,能正确说出各类三角形的特征. (三)总结。 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如果按角分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三边相等的等边三角形。五.巩固运用达标测试 下面我们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完成达标测试题,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又对又快。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一、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2.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 3.房架、自行车大架和电杆支架做成三角形,是应用了三角形的()。 二、自主练习35页 3题 4题题. 教学反思:

九年级数学上册 24.3 正多边形和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4.3 正多边形和圆 24.3 正多边形和圆(二) 教学内容 正多边形和圆

教学方法 学法:1.思考探索 2.协作学习。 教法:启发式教学,在提出问题的背景下,通过先独立思考,再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图片展示)生活中多姿多彩的正多边形 (1)它们的底座分别是什么图形? (2)底座图形的内角、中心角各为多少?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附:由于正多边形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性,所以会画正多边形应是学生必备能力之一。 二.探索新知 问题1:如何用尺规画出正六边形? 方法一:利用圆规将圆周六等分可找到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连接即可得正六边形。方法二:用圆规先画一个圆,在圆上任取一点,并以该点为起点,依次截取长度等于所作圆半径的弦,可将圆六等分,也可作出正六边形。

问题2:能够通过已知正六边形变换得到正三角形、正十二边形? 答:可以,正六边形中心角为60,正三角形中心角为120,正十二边形中心角为30,所以由正六边形得到正三角形只需连接彼此间隔的两点即可;而要由正六边形变换得到正十二边形只需作每条边的中垂线,得到中垂线与圆的交点,将圆周上所有标出的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正十二边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变换得到相应的图形。 (学生活动)通过在正六边形中不断地尝试、探索,找出怎样得出正三角形等图形的方法。 思考:能否用正六边形得到正二十四边形呢? (练)你能利用尺规作出正四边形吗?并想想能否由正四边形得到正八边形,如果可以,请描述变化的过程;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答:可以,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可将圆均分成四等分,连接四等分点即可得正四边形。正八边形的产生只需先作出正四边形每边的中垂线,找到与圆的相应交点,最后连接所有圆周上所有标出的点,即可得到正八边形。图形如下: 归纳:作正多边形的方法有两种: (1)用圆规等分圆周; (2)用尺规作图法将简单正多边形变化为复杂正多边形。 三.应用提高 某学校在教学楼前的圆形广场中,准备建造一个花园,并在花园内分别种植牡丹、月季和杜鹃三种花卉,为了美观,种植要求如下: (1)种植牡丹的4块面积各自相等,种植月季的4块面积各自相等。 (2)花卉总面积等于广场面积。 (3)花圆边界只能种植牡丹花,杜鹃花种植与牡丹没有公共边。

正多边形与圆教案

正多边形和圆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多边形的中心、半径、边心距、中心角等概念。 (2)能运用正多边形的知识解决圆的有关计算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探讨正多边形有关计算过程中,体会到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在探索正多边形有关过程中,学生体会化归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探究等数学活动,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2)运用已有的正多边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正多边形和圆中心正多边形半径、中心角、边心距、边长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正多边形和圆中心正多边形半径、中心角、边心距、边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把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许多图形与圆的关系,如:点和圆、直线和圆、四边形和圆以及圆与圆的关系,还有什么图形我们没有与圆联系上呢(多边形)那么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正多边形与圆。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知识。 / (一)自习交流: 1.带着以下问题自主预习教材105页至106页的内容,勾画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和有 疑问的地方。 ①什么是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怎么计算的 ②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 ③结合图形说说正多边形的中心、中心角、边心距、半径,并结合以前的知 识说说它们的特点 ④结合图形说一说如何计算正多边形的中心角、边心距、半径、周长和面 积 2.师生交流重要知识点: (1)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如正五边形:AB=BC=CD=DE=EA ∠A=∠B=∠C=∠D=∠E (

新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5.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3、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圆。 难点: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多媒体显示平面图形拼图及课题渐变动画。(Flash) 引言:新的一天,新的开始。让我们走进生活,进一步研究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二)、合作探究 1、认识多边形 (1)看一看 多媒体展示图片1、图片2(蜂房) 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告诉伙伴,你发现了图片中哪些是你熟悉的平面图形?” ②根据学生发言,板书:线段、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扇形并画出图形。 学生活动:有的说三角形,有的说长方形,有的说正方形……(如学生能看出五边形、线段和扇形最好,如发现不了,师要启发引导)。 说明:让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度语: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不可以动手把上面的图形作出来呢? (2)做一做。(据屏幕提示)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通过动手,你的到了怎样的规律?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减去一个角是四边形,四边形减去一个角是五边形…… 说明:实施开放式教学,学生参与动手活动,在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3)想一想

图片11 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三角形……六边形等都是多边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吗?” ②启发引导: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线按怎样规律组成? 学生活动:生自由组合或小组进行探究、交流 说明: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感知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开放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 2、认识圆 多媒体显示:打开扇子的动画、小狗、绳子运动及轨迹(Flash ) 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打开的扇子、狗绳扫过的区域是什么?” ②圆与多边形区别在哪儿? ③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圆的特征。 ④教师总结: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circle ).固定的端点O 称为圆心(center of a circle ),线段OA 称为半径(radius ).圆上A ,B 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弧(arc ),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sector).定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学生活动:学生合作交流 说明:本环节难度较大,学生可多次补充。 很多同学可能想不出构成扇形的线段关系是该弧所在圆的半径,教师应适时引导。 3、探究规律 (1)想一想 幻灯片显示图片1 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圆被分割成几个扇形?” ②提出问题“告诉伙伴,你是怎样发现的?” ③提出问题“谁能找出更好的规律?” 学生活动:①根据自己的发现自由发言。②小组研究后派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发言,同学生一起得到规律,以圆中任意一半径为始边其他半径为另一边可组成有几个扇形,依次以其他半径为始边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发言以圆中任意一半径为始边其他半径为另一边可组成有3个扇形。其他每个半径都是3个扇形,所以12个。

201X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4.6 正多边形与圆 24.6.1 正多边形与圆教案 (新版)沪科版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4.6 正多边形与圆 24.6.1 正多边形与圆教案(新版)沪科版 课题24.6.1正多边形与圆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多边形概念 2.使学生了解依次连结圆的n等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过圆的n等分点作圆的 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3.通过正多边形定义教学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4.通过正多边形与圆关系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推理、迁移能力. 教 材 分 析 重点n等分圆周(n≥3)可得圆的内接正n边形和圆的外切正n边形. 难点对正n边形中泛指“n”的理解. 教具电脑、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怎样画五角星吗?(让一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画的道理。 2.思考以下问题:1.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的边、角各有什么性质?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的边、角 性质有什么共同点?. 各边相等,各角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正多边形与圆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解: 1.多边形和圆的关系的定理 定理:把圆分成n(n≥3)等份: (1)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2)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我们以n=5的情况进行证明.

已知:⊙O中,AB =BC =CD =DE =EA ,TP、PQ、QR、RS、ST分别是经过点A、B、C、D、E的⊙O的切线. 求证:(1)五边形ABCDE是⊙O的内接正五边形; (2)五边形PQRST是⊙O的外切正五边形. (1)思路分析:要证五边形ABCDE是⊙O的内接正五边形,就要证明这五边形的五条边相等五个角相等,利用在同圆中,弧等弦再证角相等。证明说明“依次连结圆的五等分点所得的圆内接五边形是正五边形”的观察后的猜想是正确的.如果n等分圆周,(n≥3)、n=6,n=8……是否也正确呢? 因为在同圆中,弧等弦等,n等分圆就得到n条弦等,也就是n边形的各边都相等.又n边形的每个内角对圆的(n-2)条弧,而每一内角所对的弧都相等,根据弧等、圆周角相等,证明了n边形的各角都相等,因此圆内接正五边形的证明具有代表性. (2)思路分析:由弧等推得弦等、弦切角等说明五边形PQRST的各角都相等各边都相等?前面同学的证明,说明“经过圆的五等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五边形.”同样根据弧等弦等、弦切角等就可证明经过圆的n等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n个等腰三角形全等,从而证明了这个圆的以它n等分点为切点的外切n边形是正n边形. 证明:(见课本) 说明:(1)要判定一个多边形是不是正多边形,除根据定义来判定外,还可以根据这个定理来判定,即:①依次连结圆的n(n≥3)等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正多迫形;②经过圆的n(n≥3)等分点作圆的切线,相邻切线相交成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2)要注意定理中的“依次”、“相邻”等条件. (3)此定理被称为正多边形的判定定理,我们可以根据它判断一多边形为正多边形或根据它作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性,因此,正多边形的知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加定理(2)中少“相邻”两字行不行?少“相邻”两字会出现什么现象? 2.等分圆周的方法画正多边形 (1)用量角器等分圆: 依据: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相等. 操作:两种情况:其一是依次画出相等的圆心角来等分圆,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是麻烦;其二是先用量角器画一个圆心角,然后在圆上依次截取等于该圆心角所对弧的等弧,于是得到圆的等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3 正多边形和圆》 教案 第2课时

第二十四章圆 24.3 正多边形和圆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2.掌握用尺规画图作正多边形.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画特殊的正多边形. 难点:利用直尺与圆规作特殊的正多边形.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 四、相关资源 五、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复习的课件,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正多边形与圆相关定义,为本节课学习正多边形画法作好铺垫.【合作探究,形成新知】 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画正多边形的问题,比如画一个六角螺帽的平面图、画一个五角星等,这些问题都与等分圆周有关,我们一起探究正六边形的画法. 我们可以用量角器画正六边形吗?如果可以,请说说作图原理. 师生活动:四人一组,小组讨论、交流,一名学生回答,全班订正.学生回答不足的地方,教师补充. 归纳用“量角器等分圆”: 依据: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相等. 操作:两种情况:其一是依次画出相等的圆心角来等分圆,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是麻烦;其二是先用量角器画一个圆心角,然后在圆上依次截取等于该圆心角所对弧的等弧,于是得到圆的等分点,这种方法比较方便,但画图的误差积累到最后一个等分点,使画出的正多边形的边长误差较大. 【例题分析,深化提升】

例有没有其他作正六边形的方法?你能用尺规作出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吗?试试看. 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思考作图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协作完成,有方法的小组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对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正六边形,从而使其回忆起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半径,找到作图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动手作图.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工具,实际操作,认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练习巩固,综合应用】 已知⊙O的半径为1 cm,求作⊙O的内接正八边形. 解:(1)如图所示,作直径AC,使AC=2 cm. (2)作AC的中垂线BD交⊙O于B,D两点. (3)连接AD,作AD的中垂线交AD于M点. ,,的中点E,F,G. (4)用同样的方法作出AB BC CD (5)依次连接各分点,即得正八边形. 正八边形AEBFCGDM即为所求作的⊙O的内接正八边形. 设计意图:巩固正多边形画法. 六、课堂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量角器画正多边形 2.尺规作正多边形 师生活动:学生自己总结,不全面的由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重点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出自己的收获,理清思路、整理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便于教师及时反馈. 七、板书设计 24.3 正多边形和圆(2) 1.量角器画正多边形 2.尺规作正多边形

苏教版数学二上《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上《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认识多边形 教学内容: 课本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 在初步了解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知道几边形就是由几条边围成的。 3. 通过对图形的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4.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合作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教学难点: 能正确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两位老朋友(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一起来喊喊它们的名字。这两种图形是我们一年级就认识的图形。

今天,我们将继续认识图形。(出示课题) 二、认识多边形 1. 认识四边形 (1) 昨天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现在请你们把它们拿出来。 a 拿出长方形纸,沿四周摸一摸(边讲边演示)。现在我们用手摸的地方就是长方形的边。再拿出正方形纸,沿四周摸一摸。 b 刚才我们沿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周摸了一圈,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四条边都是直的。 (2) 讲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我们可以叫它们四边形。(板书) (3) 完成“想想做做” 1 a 一生上台完成,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b 集体订正,说说为什么? 小结:这些有四条边的图形,也叫四边形,因此四边形不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只要这个图形有四条边,我们就叫它四边形。 (4) 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 a 出示不同形状的图形 师: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么分呢? b 同桌观察讨论。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 教师:柴斌 年级:七年级

课题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授课人柴斌 教学目标1.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等有关概念。 2.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教学 重点 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等有关概念。 教学 难点 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授课 类型 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二、新课讲解1、有哪些熟悉的平面图形?2、有哪些熟悉的平面图形? 3、有那些熟悉的平面图形? (一)多边形 一、合作探究: 学生回忆 并回答,为 本课的学 习提供迁 移或类比 方法. 探索 新知

例题讲 解 1、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都是多边形。 思考:这些图形是由什么样的线按怎样的方式组成的? 2、多边形的相关概念: ①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②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③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在多边形中,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提示:我们平常所说的多边形都是指凸多边形,即多边形总在任何一条边所在直线的同一侧.。 3、如图,在多边形ABCDE 中,点A 、点B 等是多边形的顶点;线段AB 、线段BC 等是多边形的边;∠EAB 、∠B 等是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如线段AC 、线段AD 是多边形的对角线。 二、探究:多边形边、对角线的关系 问题1:过n 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几条对角线?可以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 应用解法解题思考交流解题方法巩固新知 归纳解法 A C D E B 你还能 画出图中其他的对角线

24.3正多边形和圆教案

24.3 正多边形和圆教案 教学内容 1.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正多边形的外接圆,正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2.在正多边形和圆中,圆的半径、边长、边心距中心角之间的等量关系. 3.正多边形的画法. 教学目标 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正多边形半径和边长、边心距、中心角之间的关系,会应用多边形和圆的有关知识画多边形. 复习正多边形概念,让学生尽可能讲出生活中的多边形为引题引入正多边形和圆这一节间的内容.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讲清正多边形和圆中心正多边形半径、中心角、弦心距、?边长之间的关系. 2.难点与关键:通过例题使学生理解四者:正多边形半径、中心角、?弦心距、边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口答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叫正多边形? 2.从你身边举出两三个正多边形的实例,正多边形具有轴对称、?中心对称吗?其对称轴有几条,对称中心是哪一点? 老师点评:1.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2.实例略.正多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无数多条;?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正多边形对应顶点的连线交点. 二、探索新知 如果我们以正多边形对应顶点的交点作为圆心,过点到顶点的连线 为半径,能够作一个圆,很明显,这个正多边形的各个顶点都在这个圆上,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连结AD 、CF 交于一点,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那么肯定B 、C 、?D 、E 、F 都在这个圆上. 因此,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十分密切,只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作出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我们以圆内接正六边形为例证明. 如图所示的圆,把⊙O ?分成相等的6?段弧,依次连接各分点得到六边ABCDEF ,下面证明,它是正六边形. ∵AB=BC=CD=DE=EF ∴AB=BC=CD=DE=EF 又∴∠A= 12BCF=1 2(BC+CD+DE+EF )=2BC ∠B=12CDA=1 2 (CD+DE+EF+FA )=2CD ∴∠A=∠B 同理可证:∠B=∠C=∠D=∠E=∠F=∠A

初步认识多边形公开课教案

初步认识多边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12—14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多边形。 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的边来判断多边形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回忆节假日和爸爸妈妈去哪些地方玩过。 2、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出示图片) 二、主动探索,合作领悟 1.认识四边形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也可称为四边形。 师:让我们打开“图形王国”的门,瞧瞧遇到了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让同学们认一认) 出示对话框:“小朋友好,谢谢大家还记得我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俩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呢?你们能猜到吗?”(学生猜一猜) 请小朋友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师边说边示范,学生跟着摸一摸)再拿出依仗正方形沿着四周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会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 出示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图,指名上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在哪里? 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地方就是图形的边,请大家再分别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数给同桌看看是不是都有四条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 学生摸一摸、数一数,相互交流。 出示:它们各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2)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 谈话:让我们再到“图形王国”看看,还能遇到哪些图形。(出示书上“试一试”图形)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样分? 学生拿出相应学具分一分。 展示学生的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的分类可能有下面两种: 认识的分一类,不认识的分一类; 四边形分一类,三角形分一类。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它们手指着学生分出的其他四边形说:这些图形和我们一样。它们也都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先小组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 2.认识五边形

八年级数学正多边形和圆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 正多边形和圆、弧长和扇形面积(精品教学设计) 一、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正多边形半径和边长、边心距、中心角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知识画正多边形. 2.通过复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公式,探索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和扇形 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应用这些公式解决问题. 3.了解圆锥母线的概念,理解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圆锥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重点 1.正多边形半径和边长、边心距、中心角之间的关系. 2.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扇形面积及它们的应用. 3.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与关键 1.正多边形半径和边长、边心距、中心角之间的关系 2.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由圆的周长和面积迁移到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过程.3.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知识要点透析 知识点一、正多边形的概念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要点诠释: 判断一个多边形是否是正多边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各边相等;(2)各角相等;缺一不可.如菱形的各边都相等,矩形的各角都相等,但它们都不是正多边形(正方形). 知识点二、正多边形的重要元素 1.正多边形的外接圆和圆的内接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十分密切,只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作出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2.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1)一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 (2)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 (3)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 (4)正多边形的中心到正多边形的一边的距离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3.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正多边形与圆教案

正多边形与圆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4.3 正多边形和圆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多边形的中心、半径、边心距、中心角等概念。 (2)能运用正多边形的知识解决圆的有关计算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探讨正多边形有关计算过程中,体会到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在探索正多边形有关过程中,学生体会化归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探究等数学活动,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2)运用已有的正多边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正多边形和圆中心正多边形半径、中心角、边心距、边长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正多边形和圆中心正多边形半径、中心角、边心距、边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把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许多图形与圆的关系,如:点和圆、直线和圆、四边形 和圆以及圆与圆的关系,还有什么图形我们没有与圆联系上呢( 多边形)那么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正多边形与圆。看看它们之 间有怎样的联系,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知识。 (一)自习交流: 1.带着以下问题自主预习教材105页至106页的内容,勾画你认为重要的地 方和有 疑问的地方。 ①什么是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怎么计算的 ②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 ③结合图形说说正多边形的中心、中心角、边心距、半径,并 结合以前的知识说说它们的特点? ④结合图形说一说如何计算正多边形的中心角、边心距、半 径、周长和面积? 2.师生交流重要知识点: (1)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如正五边形: AB=BC=CD=DE=EA ∠A=∠B=∠C=∠D=∠E

《正多边形与圆》教案

《正多边形与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多边形概念,初步掌握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2、通过正多边形定义教学,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正多边形与圆关系定理的教学培 养学生观察、猜想、推理、迁移能力; 3、进一步向学生渗透“特殊——一般再一般——特殊”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4、掌握圆内接正多边形的两种画法: (1)用量角器等分圆周法作正多边形; (2)用尺规作图法作特殊的正多边形. 教学重点 正多边形的概念与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定理的理解以及定理的证明方法. 教学活动设计 (一)观察、分析、归纳: 观察、分析: 1.等边三角形的边、角各有什么性质? 2.正方形的边、角各有什么性质? 归纳: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的边、角性质的共同点.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并可以提问学生问题. (二)正多边形的概念: 1.概念: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如果一个正多边形有n(n≥3)条边,就叫正n边形.等边三角形有三条边叫正三角形,正方形有四条边叫正四边形.2.概念理解: ①请同学们举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正多边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②矩形是正多边形吗?为什么?菱形是正多边形吗?为什么? 矩形不是正多边形,因为边不一定相等.菱形不是正多边形,因为角不一定相等. (三)分析、发现: 问题:正多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呢? 发现:正三角形与正方形都有内切圆和外接圆,并且为同心圆. 分析:正三角形三个顶点把圆三等分;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把圆四等分.要将圆五等分,

把等分点顺次连结,可得正五边形.要将圆六等分呢? (四)多边形和圆的关系的定理 定理:把圆分成n(n≥3)等份: 1.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2.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我们以n=5的情况进行证明. 已知:⊙O中,TP、PQ、QR、RS、ST分别是经过点A、B、C、D、E的⊙O的切线.求证:(1)五边形ABCDE是⊙O的内接正五边形; (2)五边形PQRST是⊙O的外切正五边形.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证明思路: 说明:(1)要判定一个多边形是不是正多边形,除根据定义来判定外,还可以根据这个 定理来判定,即:①依次连结圆的n(n≥3)等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正多迫形;②经过圆的n (n≥3)等分点作圆的切线,相邻切线相交成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2)要注意定理中的“依次”、“相邻”等条件. (3)此定理被称为正多边形的判定定理,我们可以根据它判断一多边形为正多边形 或根据它作正多边形. (五)整多边形的画法 你能用量角器等分圆周法和尺规作图法作出圆O的内接正四边形和正八边形吗? O

《四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教案

《四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画图等活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发现、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 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以及三角形的底和高,会测量、画指定底边上的高。 难点: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髙。 教学设计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引言: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 学生回忆,互相交流生活中的发现。 导人课题:大家既能找到生活中的三角形,也能辨别三角形。那么,三角形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实际来找和说,使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形状,初步形成三角形的表象。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三角形 1.为什么做成三角形的? 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谁能说说这些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 3.你能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独立完成画三角形。 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 1.理解三角形的高。 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设问:三角形的高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义,交流各自的理解。 指名读懂的学生回答,同时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示范画法,并板书相关内容。再次交流,加深理解高和底。 2.测量三角形的高。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一条高,那么从另外两个顶点是否也可以这样作高? 交流讨论情况。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三角形的分类(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体会探索图形特征的一些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难点:锐角三角形的判断。 教具学具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每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小棒、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剪刀、学习卡片。 教学设计 ―、复习引新,揭示课题 我们学过哪几种角?(周角、平角、钝角、锐角、直角) 小于平角的角有哪些?(钝角、直角、锐角)

正多边形和圆教案

24.3 正多边形和圆教案 教学任务分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一: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正多 边形? 展示图片(课本P 113 页图 片),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 例子吗? 2.正多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 活动二:等分圆周 问题:为什么等分圆周就能得到正多边形呢?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 回答:各边相等,各角相等的 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并举出 生活中的例子. 教师可再展示一些图片让 学生欣赏.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 进行思考,回忆圆的有关知识, 进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即 等分圆周,就可以得到圆内接 正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正 多边形的外接圆. 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认 真思考、交流,充分发表自己 的见解,并互相补充.教师在 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并以正五边形为例进行证明. 复习正多边形的概 念,为今天的课程做准 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 质,将正多边形与圆联 系起来.并由此引出今 天的课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活动五:方案设计 某学校在教学楼前的圆形广场中,准备建造一个花 园,并在花园内分别种植牡丹、月季和杜鹃三种花卉。 为了美观,种植要求如下: (1)种植4块面积相等的牡丹、4块面积相等的月 季和一块杜鹃。(注意:面积相等必须由数学知识作保 证) (2)花卉总面积等于广场面积 (3)花园边界只能种植牡丹花,杜鹃花种植在花园 中间且与牡丹花没有公共边。 请你设计种植方案:(设计的方案越多越好;不同 的方案类型不同.) 活动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交流? 2. 布置作业:P 116页:练习;P 117 页:2,4.并与大家交 流. 教师要关 注学生对问题 的理解,对等 分圆周方法的 掌握程度. 教师提出 问题后,让学 生认真思考 后,设计出最 美的图案,并 用实物投影展 示自己的作 品. 要求①尺 规作图;②说 明画法;③指 出作图依据; ④学生独立完 成. 教师巡 视,对画的好 的学生给予表 扬,对有问题 的学生给予指 导. 学生归纳 总结本节课的 内容,教师作 补充. 教师布置 作业,学生记 录. 应用等 分圆周的 方法作图. 发展学 生作图的 能力,对学 生进行美 的教育,发 展学生作 图能力. 巩固本 节课所学 的内容. 停 图5 扩展资料:

《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6-02-25T16:04:04.79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下供稿作者:李霞[导读] 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真切的感受到多边形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从而激发学生创造各种多边形的灵感。 摘要:这是一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已经有了认识平面图形的经验,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看一看、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分一分活动中发现多边形可以根据图形的边数来分类、命名这一特点,并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观察实物和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对这些多边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真切的感受到多边形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从而激发学生创造各种多边形的灵感。同时为下一课的拼七巧板,以及认识其他平面图形打下基础。 关键词:几条边围成几边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类推等活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使学生在摸、数、折、剪、围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掌握变换的规律,积累图形变换的经验。 3.使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根据“边”来判断多边形的方法,充分感知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认识并能拼摆多边形图形,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法。 五、教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纸、剪刀、小棒。 学具准备:剪刀、小棒、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喜洋洋) 师:喜洋洋今天邀请大家到“图形国王”里去玩,你们愿意吗?(愿意)你们想去就必须回答喜洋洋提出的问题,你们还认识这些图形吗?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认识图形。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和计算课比起来,低年级学生更热衷于对图形的学习。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进一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埋下伏笔。】 2.探索新知 (1)出示:这是我国古代建筑上常见的窗格图案,里面也藏着一些图形朋友,你能从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请用彩笔在图中描出边数相同的图形来,只需要描出图形的边。(然后全班讨论) (2)认识四边形 展示:先从四边形开始。 出示图形: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 师:这是长方形的什么?(板书:边) 师:拿出长方形,摸一摸,说一说边是怎样的呢?(直直地) 师:再请你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要注意头尾相连,顺次数。 师:那你知道正方形有几条边吗?出示正方形,请一名学生数一数。 谈话:正因为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都有四条边,所以我们给它们取个共同的名字叫——四边形。【设计意图:认识多边形之前的重要内容就是对“边”的认识,所以本环节就着重学生对“边”的体验,通过在摸的过程中有“直直的”、“有点割手”的感受,让学生在无形中体会到什么是“边”。低年级学生在感受边的过程中,他们会随手到处摸,这时教师的一句“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其实是给学生一种暗示,更是一种打开思维的钥匙。学生本身已有“顺序”的概念,所以学生就很自然想到有序的数法。】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的图形叫四边形吗? 生:有四条边的图形叫做四边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出示图形:哪些图形是四边形,哪些图形不是四边形?集体讨论,同桌交流。(要求:是的站起来,不是的坐着不动)出示图形 a. 有一条边是弯曲的。提问:它是四边形吗?(不是,因为边要是直直的) b. 重点讨论没有围起来的图形。提问:它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预设 生1:它是四边形,因为它有四条边。 生2:它不是四边形,因为它没有围起来。 师小结:它的确不是四边形,因为它没有围起来。所以四边形除了有四条边之外,还应该要围起来,是封闭的。那刚才你们说的这句话就应该改一改了。 指名学生重新给四边形下定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