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恩施土家族介绍

湖北恩施土家族介绍

湖北恩施土家族介绍

土家蒸肉

土家柏杨豆干

土家族名吃欣赏

社饭

吃社饭是社日的重要饮食风俗,从文献记载上看,传统社饭的主要原料为蒿菜、糯米和腊肉。社日是以祭祀社神(土地

神)为中心的一个古老节日。

油茶汤

土家族的油茶汤制作得很精细。制作时,“先将菜油倒入锅内,烧开后放入茶叶油炸。然后加水煮沸,加入阴米、粉丝、豆腐干、腊肉粒和炒黄豆、花生米、芝麻、玉米,再加入盐、姜、葱、蒜、辣椒等调料做成”。这样制作的油茶汤,红黄黑白色彩鲜亮悦目,闻起来浓香扑鼻,沁人心脾。

葛仙米

土家腊肉

渣广椒

莼菜

土家族酒文化---“三大名酒”和茶文化

苞谷酒

土家族砸酒

土家族是一个“好酒”的民族。凡客至家,必以酒招待;婚丧喜庆,必设酒宴。鄂西土家族酿酒的历史十分久远,并创造了独特的咂酒。咂酒的酿造工艺十分独特,“将已酿好的高粱糟或糯米糟贮藏于土坛里,用泥封好坛口,一个星期后,糟料再次发酵浸出半透明的酒水,无须蒸馏过滤,即可饮用。一般储藏一年或多年后,取出来打开坛口,注入开水,使酒液浓度适中,用小竹管伸入坛中吸饮,可边饮边注水。其酒香纯正而不郁浊,酒味绵甜而不酸涩,酒性平和而不浓烈,男女老少皆可饮用”。 鄂西土家族人酿造和饮用咂酒的习俗一直长盛不衰,咂酒还成为土家族招待尊贵客人的特色饮料,由此形成了颇具土家族民族特色的咂酒文化。

糯米酒

恩施玉露: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湖北恩施土家族饮食

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5的绝对值是() A.5B.﹣5C.D.﹣ 2.茶中精品“恩施绿”“利川红”享誉世界.去年恩施州茶叶产量约为120000吨,将数1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2×104B.1.2×105C.1.2×106D.0.12×106 3.下列交通标识,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a3=a6B.a(a+1)=a2+a C.(a﹣b)2=a2﹣b2D.2a+3b=5ab 5.函数y=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x≥﹣1B.x≥﹣1且x≠0C.x>0D.x>﹣1且x≠0 6.“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端午佳节,小明妈妈准备了豆沙粽2个、红枣粽4个、腊肉粽3个、白米粽2个,其中豆沙粽和红枣粽是甜粽.小明任意选取一个,选到甜粽的概率是() A.B.C.D. 7.在实数范围内定义运算“☆”:a☆b=a+b﹣1,例如:2☆3=2+3﹣1=4.如果2☆x=1,则x的值是() A.﹣1B.1C.0D.2 8.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盈不足”一章中记载:“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问大小器各容几何”.意思是:有大小两种盛酒的桶,已知5个大桶加上1个小桶可以盛酒3斛,1个大桶加上5个小桶可以盛酒2斛.问1个大桶、1个小桶分别可以盛酒多少斛?设1个大桶盛酒x斛,1个小桶盛酒y斛,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B. C.D. 9.如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为() A.B.C.D. 10.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刻t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甲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 B.乙车的平均速度为100km/h C.乙车比甲车先到B城 D.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h 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AB上且BE=1,F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则△BFE周长的最小值为() A.5B.6C.7D.8 1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A(﹣2,0)、B(1,0)两点.则

恩施特色民居建设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院系:公共管理 姓名:冉茂姝 学号:2012213079

目录 一.现状描述 (3) 二.民居介绍 (3) 1.有一种建筑“天人合一” (3) 2.结构 (3) 3.特点 (4) 4.艺术价值 (4) 三.恩施地区民居保护现状 (4) 1.大型民居群的保护 (4) 彭家寨庆阳街里话风情 (4) 土司城―聆听历史回音 (5) 2.小型散居吊脚楼保护问题 (5) 四.特色民居的发展 (6) 五.总结 (7)

一.现状描述 我的家乡恩施地处武陵山区,是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土家吊脚楼是当地的特色民居。当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将当地的特色民居,民族风俗,特色小吃,自然风景有机结合起来。随着宜万铁路的开通,恩施州的也经济迅速活跃起来。恩施州的发展主打旅游业,辅之以环境友好型制造工业。很好的处理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吸引了外来游客和商家到恩施游玩和投资。 二.民居介绍 1.有一种建筑“天人合一” 吊脚楼是建筑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致,清秀端庄,古朴之中呈现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它是一个令人忘俗的所在,散发着生命的真纯,没有一丝喧嚣与浮华。身临其境,俗世的烦恼会烟消云散,困顿的胸怀会爽然而释。如果对大城市的奢华和浮躁感到厌恶,应该切身地去体验吊脚楼所呈现的“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泛舟静静流淌的江水中,欣赏两岸错落有致而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每个人心里都会生出莫名的感动——这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杰作,时光赋予了她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吊脚楼网的寓意就是来自这里的。在这里你不会被时间追赶,不会让思考留下的伤口吞噬了快乐。 2.结构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恩施风俗文化

恩施风俗文化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东接荆楚、西联川渝、南通湘粤、北接三峡,居住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390多万各族人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恩施文化有其自身的传统性、民族性、开放性和独特性下面我们来看看底蕴深厚的恩施文化。 恩施是土家族的农民——巴人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早在上古时期,巴人的先祖国统一禀君部落便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巴文化、巴楚文化、巴蜀文化、汉文化在恩施的不同历史时期相互影响,融汇与贯。同时,佛、道、儒、巫文化共同生存,特征鲜明。 巴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巴文化和主要代表有巴渝舞、即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舞凡刚烈、音乐铿气将有力后被更句为“昭武舞”、“宣武舞”。在民间,巴渝舞遗风犹有,川东巴人后商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变,现在的薅草锣鼓、花鼓洞、花灯碉、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2号子、带动号子、翻山铰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巴乡情,即古代巴人的酒。此酒名贵,饮誉遐迩。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热,色情味重,为酒中上品。 巴人风情——巴人有古村,凝重的民风,历来崇尚勇武。

巴人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巴人英雄神话有:“禀君传奇”,巴人神女传奇有“巫山神女”,“盐水神女”。 恩施是巴文化的策源地,民族文化艺术十分丰富。史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巴人踏蹄,伐鼓祭祀”,这是土家族先民——巴人征战,祭祀中文化艺术活动的纪实。这些艺术活动传承至今,就形成了“无事不歌舞”的民族风俗文化。被誉为“历史悠久成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现已成为传统文化精品,成为恩施市民俗节诚意中的盛会,被中外来宾誉为了解恩施民俗文化的大舞台。 恩施属山区巨陵地带,海拔1000-1500m之间,境内山峦重叠,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溪河密布。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农人选物和果木的生长,药材十分丰富。恩施地区有神奇的山水风光,如利川腾龙洞、沐抚大峡谷、梭布垭石林这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此外,土家族地区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值得赞赏,如咸丰唐崖土司城、恩施连珠塔等。土家族地区成物产资源和山水风光乃是土家族民族心性潜移默化的基因,这些秀丽的山川自然造就了土家人民心灵的美丽和性格的坚忍顽强。 土家族自称“华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以白虎为图腾,认为自己与白虎血脉相承,是白虎的子孙,世世代代崇拜白虎。土家族关于白虎图腾的神话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廪君神话,一个是白帝天王的传达室说,按照土家语,廪君可以说是住在岩洞里的虎君。廪君的种族繁衍生息,成为今日的土家族。“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

恩施民俗文化

恩施州民俗文化 一、恩施民歌 特点: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全面,与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清新凄艳、乡土风俗、儿女情长,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优美衬词的烘托,男女对唱的方式,唱白夹杂、歌舞并举的“路数”,洒脱泼辣的抒怀,爱情婚 姻的主题等,构成了恩施民歌独特的地域特色。 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 首优秀民歌之一。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柑 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 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 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二、土家民族舞蹈 1、摆手舞 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物 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特点:土家摆手舞基本风格是以手的动作带动身体转动,左右摆动,双手自然屈伸,舞姿粗犷健美。 2、撒尔嗬,又名跳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野三关是“撒尔嗬”的发源地,其唱腔古老独特,其动作粗犷 豪放,其鼓点明快、节奏感强。内容大多为追念死者的生平劳绩,土家人把白丧事当作红喜事来办,把死亡看成登入极乐世界, 表现了土家民族最质朴的生命观。 3、板凳龙舞是苗族请番薯神保佑番薯收成好的一种舞蹈形式。男女表演者排成长蛇阵,手握板凳腿转着火堆舞动,就像龙在腾飞。 4、傩戏一一本意是满足人们的一种愿望,驱逐疫鬼,消灾纳福,多为喜庆场合演岀。表演形式丰富,融法事和戏剧于一 体。唱腔音乐丰富多彩。获奖剧目《姜女下池》《禾多多》《剃那比》。 三、土家风俗、节日 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是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 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岀嫁的女儿, 端午节一一土家人过端午节有吃粽子、门上插艾蒿、饮雄黄酒、戴香包、划龙舟等多种习俗。 生的庆典——祝米土家族人家生了孩子,必会对小生命的岀世举行热烈庆典,俗称“整祝米酒”。时间定于“洗三”那天,或定于满月之际。无论地位贵贱,婴儿的外祖母在这天都将享受到上等贵客的殊荣。 爱的庆典―― 哭嫁土家族女儿岀嫁之前要哭嫁。是土家族婚俗中最富有人情韵味的文化特色。哭嫁本是对封建礼教取代土家族自由婚俗的一种反叛,后来,逐渐形成了以悲言喜的文化形态。(哭嫁完全是一种热热闹闹的爱的庆典形式)死的庆典―― 跳丧详细介绍见土家民族舞蹈中(撒尔嗬) 四、土家饮食文化 土腊肉一一高山地带的农家习惯将猪肉俺盐后上炕烘干,猪肉多年不变质,长期储存。 合渣一一最为着名的为宣恩县张关一带的肉末合渣。将合渣冷冻成坨,并掺入肉末与鸡蛋,其色橙黄鲜艳,特别可口。 酢辣椒一一土家人的一种咸菜品种,香鲜而焦黄,常与腊肉一并混炒,油厚而不腻。 利川柏杨——豆腐干恩施――地牯牛 近四年已考过内容:08 年:家乡的桥;09年实践:写民歌、讲故事、谈习俗;10 年实践:旅游景区、广 告词、导游词、建议;11 年作文《家乡的名片》,说明文阅读“桥隧博物馆-宜万铁路”。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姓名:江凯 学号:2011160138 学院:医学院 班级:20111601班 摘要 这是一篇我通过查阅关于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的相关书籍还有这三个星期老师的讲解写的关于土家族风俗文化起源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婚俗、宗教、习俗、禁忌等方面内容。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文章有条理,主次分明。 关键词: 土家族、历史、文化 正文 一、土家族历史 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起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称汉族为“客家”。二千年以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那时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一说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一说是唐末至五代的初年(一九一零年前后),由彭咸率领的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即大约自五代以后,湘鄂西地区土家族这一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族。 土家族约有五百七十万人(一九九零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为主要聚居区,其余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区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宣恩等县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县。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 土家族所居住的湘鄂西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四百至一千五百米之间,境内山岭重迭,

岗峦密布,武陵山脉横贯期间,酉水、澧水、清江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山区森林密布,梯田满岗,种植水稻、玉米、薯类、麦类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区多种经营中的主要项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贵重的药材、水产与地下矿藏也很丰富,特产娃娃鱼是闻名中外的珍贵动物。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土家族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郡县制时期(秦至隋)——羁縻州县制时期(唐宋时期)——土司制度时期(元明至清初)——改土归流时期(清代中晚)。 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没有确定的族称,不过由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白虎图腾等,被人们称呼为“廪君种”、“巴郡南郡蛮”、“白虎夷”等,从中也可见古代汉人对土家族的偏见。到了明末清楚,大量汉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为了区别于汉族,才出现了土家族这个族称。 在1956年10月,土家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野得以正式成为56个少数民族的一员。 二、土家族文化 1、跳丧舞 土家族跳丧舞又叫绕棺、打绕棺、丧鼓舞,是巴人在两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舞。老人逝世,停灵枢于堂前数日,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谓为亡人人解寂,慰新属节哀。土家人热爱跳丧舞,“听到鼓声响,脚板就发痒”。跳丧舞的特点基本与土家族摆手舞相似,手脚同边,舞净豪放,动作平委、舒缓们着节奏强烈的打示波器乐,舞者边跳边唱,唱腔多用假嗓,近似喊歌。适合男女老幼齐跳,舞蹈词汇健康,一般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歌唱抚育以及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为主。土家跳丧舞集歌、舞、吹、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跳丧舞本质上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表现了土家人对祖抚的崇拜。 2、白虎崇拜 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可见白虎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故老相传,土家五姓部落首领巴务——廪君带领族人乘船到达盐阳,杀死邪恶的盐水女神,让族人在此安居乐业。廪君去世后,灵魂化为白虎升天。此后土家族奉白虎为祖神,家家都需常年供奉。 除了虔诚的宗教式敬祭,白虎的影子出现在土家族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土家族先民在战争中所持武器均有白虎花纹。现今土家族也用白虎来驱邪、避灾。 3、民歌 薅秧、锄草、薅草,放牛、相爱、出嫁、死人、石工、扛工、土工、船工等,在土家族都有相应的民歌或者号子。 土家人有自己的语言。“他们自称“毕兹卡”,用“舍巴”指摆手舞。他们语言丰富: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恩施州劳动模范的决定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恩施州劳动模范的 决定 【法规类别】奖惩 【发布部门】恩施(原名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 【发布日期】2013.04.24 【实施日期】2013.04.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恩施州劳动模范的决定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 近年来,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及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伟大实践,各行各业特别是在基层一线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为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进一步激发全州人民投身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州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徐永进等101名同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名单附后)。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我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继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全州广大干部群众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胸怀大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学习他们奋力拼搏、勇于创

新、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学习他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的科学态度,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13年4月24日 恩施州劳动模范名单 徐永进恩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 吴楚银湖北宜恒茶油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金必友恩施市白杨坪乡熊家岩初级中学校长 吴际庆恩施市旅游局行管科科长 邓元武恩施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工人 吴蒙蒙(女)恩施市太阳河乡山这边山野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小英(女)恩施市花枝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袁进恩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尹应雄恩施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陈勇杰恩施市盛家坝乡石门坝村党支部书记 贺宗奎恩施市看守所所长 魏登朝恩施市公共汽车公司工人 彭娟(女)中国移动湖北公

恩施方言

[转]恩施方言恩施方言集锦+恩施方言四级考试试题恩施方言————日常生活用语 小孩——细娃儿 倒霉——背时 地方——点吧儿 上面——皮头 傻瓜——哈农包 厕所——茅司 放——登、尬 完蛋——搞拐,拐场 瓜子——葵花儿、向阳花儿 花蕾——花苞儿 蟑螂——偷油婆 蚊子——夜蚊子 苍蝇——饭蚊子屎蚊子 外婆——嘎嘎 满月酒——祝米酒 讨厌——嫌人 晚上不睡觉——夜游神 方便——撇脱 顺直线前进——照直走、扯直走 瞎说——扯白 转身——车身 撒谎——扯谎 形容一个人有点傻——信信、哈哈、呆呆 耍——撩 憨厚的人——憨吧儿、哈吧儿 爱秀的人——得宝、得吧儿 爱开玩笑的人——缺宝 聊天——谈白 吹牛——日白 比较缺德的人——日谷子 讲故事——摆场 楞头楞脑——二杆子 角落——卡卡儿、国国儿 好急——焦人 台阶------街(gai)沿儿 心烦------烦人//毛闷 睡觉----------------挺劳把子 扁低人____踏雪人 上厕所---------解首 爸爸———————老汉儿 青蛙——克么

癞蛤蟆——癞克包 一会___一哈(三声) 摔跟头___哒扑叭 蹲下—————拽起 为什么~~~~~~~沙门爹 天呢----------得了啊, 革担子滴 蛮小----------滴个儿 脏-------------罗送 nai呆俩垮 不经常-------三门真儿 拉肚子-------屙西 刚才----------将才,才刚儿 准备----------支架 炫耀---------洋, 得! 着急--------得急 院子--------场吧 哭-----------扯经腮 爷爷--------嗲嗲 自己--------国人 膝盖--------客西老客儿 拳头--------定子 打耳光--------刷你两耳食,跟你两耳巴子 用腿踢别人---跟你两弯心脚 垃圾铲---撮瓢 指甲——直麻壳儿 胳膊肘——到拐子 这段时间--捏华 大声喊---扯起侉子喊 开始-----架势 踢----Zhua (二声) 粘---Ba 外公-------嘎公 吝啬---------啬巴 做事快:流涮 准备-------------------------安支 裸体--眺卡 倒霉---------背实 专门---------叼初 提---------diang(一声) 恩施方言(又称本地土话),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是土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交流语言。现收集部分于后(注:引号内为方言,破折号后为汉语注释),让大家分享。 一字方言(6):“咂”-喝;“逮”、“拜”、“搞”-吃;“匀”-分;“耍”-玩。 二字方言(64):“火色”-扎实、厉害、能干、钢性好、不好对付;稀客”-很久未见面的客人;“醒事”-懂事、成熟;“认红”-主动承担某过错;“答白”-答应、理睬;“男客”-丈夫;“女客”、“堂客”-妻子、老婆;“哈数”-本事、把握、心中有数;“搞头”-板眼;“整酒”-喜事请客;“礼

鄂西民居建筑特点

鄂西民居建筑特点 2016-3-1 土木与建筑学院科技立项

目录 1 鄂西民居建筑风格 (2) 2 鄂西民居建筑形式 (2) 2.1 天井院 (2) 2.2 庄园 (4) 2.3吊脚楼 (6) 2.4石板屋 (9) 3 鄂西民居建筑元素 (10) 3.1槽门 (10) 3.2檐廊 (12) 3.3 山墙 (14) 3.4 天斗 (15) 4 鄂西民居建筑装饰 (16) 4.1木雕 (16) 4.2石雕石刻 (19) 4.3彩画 (21)

1 鄂西民居建筑风格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位于中国内陆的长江中游地区,承北起南,联系东西,在与周边文化的频繁交流中形成丰富的文化形态;境内群山连绵,湖泊密布,物产丰富,高原山地丘陵平原俱存,自然环境变化多样。聚落类型包括血缘型、地缘型、业緣型以及特有的戍防型聚落。 湖北各地区建筑亦呈现不同的地域特征,鄂西南地区主要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的部分县市,是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分布最密集地区,传统民居以极富特色的木构干阑建筑——吊脚楼为主要形式。除原汁原味的吊脚楼外,也包括一些砖石与木构混合建筑,以及由此形成的聚落,如利川大水井李氏庄园和咸丰严家祠堂。 鄂西北传统民居集中分布在十堰地区竹山、竹溪、郧县、丹江口一带和襄樊地区南漳、谷城一带。选址多为有山有水的地段,建筑倚仗山体,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常为对称多路多进四合院式,与北方四合院不同,建筑围合,屋顶连为一体,院落均为天井院。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有翁家庄院、高家花屋、冯氏民居、柯家祠堂等。 2 鄂西民居建筑形式 2.1 天井院 天井院是湖北传统民居最基本的空间组织方式。一组天井院就是一个居住单元,通常包括门屋、天井、面向天井的厅堂、厅堂两边的房间(耳房)、天井两侧的厢房以及联系这些房舍的廊道等要素。在厢房的另一侧常常还辟有小天井,用于解决厢房和正屋梢间的通风和采光问题。因此,一组居住单元通常有一个主天井及两个小天井组合而成。 天井本是人们在家中接天连日的地方,但有时雨雪过多,或是烈日当头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避雨和遮阳,当地民居采取了两种比较巧妙的做法:一种是覆顶式天井,即在天井上搭建一个小屋顶,这样既保证了通风换气和采光,同时也可挡雨遮阳,称为“天斗”;另一种是帘幕式天井,在天井两侧的檐下安装两个可灵活转动的卷轴,将竹帘或布幔卷上或放下。能起到很好的遮阴的作用,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雨水溅落到两厢或柱子上,延长其使用寿命。 典型住宅一般采用“三间制”或“五间制”的形制,即一个居住单元通常为横向“三开

2018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化学试卷(有答案)

2018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4.(2分)(2015?恩施州)金属和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下列对金属或合金的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可以表示一个铁离子 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的右

8.(2分)(2015?恩施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9.(2分)(2015?恩施州)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10.(2分)(2015?恩施州)2014年全球十大化学研究成果之一是复旦大学的同鸣飞教授课题组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Riedel教授合作,成功制备出了四氧化铱正离子(IrO4+),在这

个四氧化铱正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则四氧化铱原 二、非选择题(共76分) 11.(4分)(2015?恩施州)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也是初中阶段应该具备的化学素养,下列事实或现象包含了﹣些基本化学观念.请根据要求合理回答: (1)墙内开花墙外香,从微观分析其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 (2)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①Mg;②CH4;③稀硫酸;④CuO;⑤KMn04.请按单质、氧化物、盐、有机物、混合物顺序排列为①④⑤②③(填序号). (3)几千万年前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原因是: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 (4)化学物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便利;另一方面它也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种种危害.请举例并说明其两面性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特性,所以可用来灭火;过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阻止地球表面的散热,造成温室效应. 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的用途; 碳气

土家族历史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州州 一、简介 恩施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没有确定的族称,不过由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白虎图腾等,被人们称呼为“廪君种”、“巴郡南郡蛮”、“白虎夷”等,从中也可见古代汉人对土家族的偏见。到了明末清楚,大量汉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为了区别于汉族,才出现了土家族这个族称。在1956年10月,土家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得以正式成为56个少数民族的一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3年8月19日,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东临宜昌市,南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林区。辖恩施、利川两个县级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自治州首府为恩施市,面积24111平方千米。截止2010年末,人口约394万,其中汉族约占45%,土家族约占46%,苗族约占6.5%。春秋为巴国地。1949年设恩施专区。1970年改称恩施地区。1983年

臵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改现名。属鄂西南山地,有“山原”之称。 二、自然资源 恩施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1.62%,素有"鄂西林海"、"天然植物园"、"华中药库"的美誉。已知的植物品种达3000余种,树种资源占全国现有的七分之一,其中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药用植物达50多种。有第四纪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有珍贵的珙桐、银杏、台湾杉等,植物中有不少名贵中药材,如:黄连、党参、当归等,不仅种类多,而且产量高。矿产资源以沉积矿床为主体,门类齐全,目前已发现各种矿藏60多种,矿产地366处,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五分之一。尤其是近年发现的世界独有的硒矿床,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恩施州也因此被誉为"世界硒都"。 三、区位优势 恩施州区位优势明显。西端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东端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城市武汉,北与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相连,南通湖南张家界。恩施州与长江三峡、张家界两大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形成中国旅游的"金三角"。作为湖北省唯一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随着国

湖北恩施市概况

湖北恩施市概况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腹地,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市国土面积3972平方公里,总人口79万人(2007年末)。境内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有“中国硒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天然氧吧”等美誉。近年来,恩施市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四三二”工作重心,以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名片”为抓手,致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旅游牌,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200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湖北省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市)”等荣誉。 近年来,恩施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出并规划了打造“仙居恩施”的发展蓝图,即结合产业发展打造“三张名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发展建设“八大生态走廊”,让市民像神仙一样生活居住,让客人体验神仙般的恩施生活,实现农民生活城镇化、市民生活乡村化。“仙居恩施”的提出是全市上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是指导恩施市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目标是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八大生态走廊:即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恩施玉露”生态走廊;“清江源”现代

烟草农业生态走廊;梭布垭石林生态走廊;“318”国道生态走廊;“清江画廊”生态走廊;莲花池生态走廊;“小溪”生态走廊。八条生态走廊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突出特色民居改造、产业发展、生态公路建设等重点,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将重点景区与乡村生态旅游有效融合,成为新农村建设新标向。打造“仙居恩施”,建设“八大生态走廊”,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融入一体,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理念由基础建设到生态建设的升华,示范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扩张,使“恩施模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西北邻重庆市。汉巫县地,三国时吴置沙渠县,元为施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改卫置恩施县,1982年划县城关镇及近郊置恩施市,1983年恩施县并入,恩施市境内为鄂西南山地。主要有煤、铁、硫、水晶石等矿产,农业主产有玉米、水稻、红薯、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桐、茶、漆、麻著名,恩施黑猪为优良品种。珍贵树种有穗花杉、珙桐、水杉等,产党参、当归、天麻等100多种药材。有机械、采煤、电力等工业。土特产品有玉露茶、板桥党参、石窑当归、紫油厚朴、香菌、中华猕猴桃等,是历史古城,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曾迁此,名胜古迹有连珠塔、文昌祠、柳州城遗址等。 道地药材 恩施市居“华中药库”的中心,属湖北省乃至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

恩施最全民俗文化

恩施民俗风情 一、恩施土家族历史民俗文化 白虎图腾:根据汉文文献记载和潘光旦先生的推断,可能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出现了巴人的第一个君王——廪君,标志着巴人已进入父系氏族向奴隶制过渡的时代。廪君乃巴氏之子务相,一般认为,廪为虎之意,廪君即虎君。白虎巴人主要有五姓:巴、樊、曋、相、郑。白虎巴人一直崇拜白虎,视白虎为图腾和神灵,认为廪君就是白虎的化身,其宗教信仰都打上了白虎的烙印,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做为胜利之魂来进行礼赞,体现了君廪勇武奋进的精神,还体现了整个部落坚毅、刚猛、豪爽的特质,构成了巴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恩施民歌 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三、土家风俗、节日 1、女儿会: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恩施土家人的民族盛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传递着土家人真、善、美的脉博与灵魂。是恩施土家族人自发形成的以赶集为借口、以对歌为形式、以情爱为目的的自主择偶方式。如果两情相悦,就牵手到树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会,乃至定下终身。 2、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

土家族民俗建筑

公共选修课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古典家具艺术鉴赏任课教师:叶聪 论文题目: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民居建筑 学生姓名:吴琴学号:1306104038 所属院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班级: 13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目录: 《一》、土家族吊脚楼的地域特征 一、简介 二、吊脚楼的由来 三、地理位置 《二》、土家族吊脚楼独特的选址、建筑材料及环境 一、选址 二、材料 三、环境 《三》、土家族吊脚楼的结构、建筑特色及建筑形式 一、吊脚楼的结构 二、吊脚楼的建筑特色 三、吊脚楼的建筑形式 《四》、土家族吊脚楼的建筑传说、历史发展、民居的优势及文化内涵 一、建筑传说 二、历史发展 三、民居的优势 四、文化内涵 《五》.、结语

摘要: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由落地建造的座子屋与架空的横屋组成的"半干栏",是我国南方干栏式建筑一个独特的类型。吊脚楼民居主要分布于鄂西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聚居地的武陵山区。吊脚楼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专家们研究少数民族民居住宅的重要对象。笔者将从吊脚楼的地域特征、来由、建筑特色等方面来分析湘西土家楼吊脚楼。 《一》、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的地域特征简介 一、简介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吊脚楼半为陆地,半为水。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湘西吊脚楼,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范畴。所谓干阑式建筑,即是"体量较大,下屋架空,上层铺木板作居住用的(庄裕光《干阑建筑》)一种房屋。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山区。因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由于干阑式建筑是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二、地理位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可分为西北中山山原地貌、中部中底山山原地貌、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原地貌区,最高海拔1737米,最低海拔97.1米。 《二》、土家族吊脚楼独特的建筑材料及环境 一、建筑材料的选用 观察湘西吊脚楼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发现以当地的杉木作为主要材料。杉木是中国特有的和重要的速生树种之一,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南地区。杉木树体高大,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轻软,加工容易,不翘不裂,耐腐防虫,耐磨性强,而且具有芳香气味,有木中之王的美称,为中国重要的建筑用材和家具用材。因为杉木材的这些优点,被广泛用于湘西吊脚楼的建筑构架、围板、栏杆、地板、门窗和雕刻,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四、吊脚楼周边的环境 (所有图片来自百度)

苗族、土家族文化介绍

苗族,(越南文:Mèo;泰语:???? / ???;Maew / Mong 英语也称Hmong),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 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在逃避战争和躲避朝廷的追杀中,为了隐秘行踪,担心苗族文字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抹掉烧掉,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的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山节”、“四月八”、“龙舟节”等。 苗族曾经自称Hmub(谐音:牡)、Hmongb(谐音:蒙)、Hmaob(谐音:摸)、maob(谐音:毛),有的地区自称“ghab nus(谐音:嘎脑)、ghab Xongb (谐音:仡熊)、deb songb(谐音:带叟)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英文写作:MIAO 和HONGB. 其中青苗人精通药草,善于运用草药治病救人。 苗族自治州:恩施州、湘西州、文山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 苗族自治县: 苗族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 外国:越南、老挝、泰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 蚩尤的读法:蚩尤chī yóu,。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 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在涿鹿展开激战。。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 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 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 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传说中蚩尤性情豪爽、刚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充满武将帝 王阳刚之美,不愧为一代盖世豪杰。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把他论为妖魔、邪 神形象。 蚩尤约在46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 苗族文明始祖、中国工业鼻祖-----------蚩尤 苗族歌后----阿幼朵苗族、籍贯: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爱好:唱歌、跳舞、服装设计文化:现在就读北师大单位:中央民族歌舞团 宋祖英—苗族1966.08.13降临湘西古丈县岩头寨乡老寨村 刘媛媛苗族红旗歌手————<五星红旗> 土家族文化

2016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数学试卷

2016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3分)9的相反数是() A.﹣9 B.9 C.D. 2.(3分)恩施州2013年建筑业生产总值为36900万元,将数369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69×105B.36.9×104C.3.69×104D.0.369×105 3.(3分)下列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4.(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a3+3a3=5a6B.(x5)3=x8 C.﹣2m(m﹣3)=﹣2m2﹣6m D.(﹣3a﹣2)(﹣3a+2)=9a2﹣4 5.(3分)已知∠AOB=70°,以O为端点作射线OC,使∠AOC=42°,则∠BOC的度数为() A.28°B.112°C.28°或112°D.68° 6.(3分)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且x≠2 C.x≠±2 D.x>﹣1且x≠2 7.(3分)有6张看上去无差别的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2,3,4,5,6,随机抽取一张后,放回并混在一起,再随机抽取一张,两次抽取的数字的积为奇数的概率是() A.B.C.D. 8.(3分)在广场的电子屏幕上有一个旋转的正方体,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恩施六城同创”六个字.如图是小明在三个不同时刻所观察到的图形,请你帮小明确定与“创”相对的面上的字是()

A.恩B.施C.城D.同 9.(3分)关于x的不等式组恰有四个整数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 A.m≥﹣1 B.m<0 C.﹣1≤m<0 D.﹣1<m<0 10.(3分)某商品的售价为100元,连续两次降价x%后售价降低了36元,则x 为() A.8 B.20 C.36 D.18 11.(3分)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BC的周长为19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E的长为() A.3cm B.6cm C.12cm D.16cm 12.(3分)抛物线y 1=ax2+bx+c与直线y 2 =mx+n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 ①abc<0;②a+b+c>0;③5a﹣c=0;④当x<或x>6时,y 1>y 2 ,其中正确的 个数有()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3分)因式分解:a2b﹣10ab+25b= . 14.(3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5x+1=0的两根为m,n,则m2+n2= .15.(3分)如图,平面内有16个格点,每个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图中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济发展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 济发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济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与生态多样性一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如何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丰富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多样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大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恩施州历来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在恩施州人的性格方面仍能感受到土苗儿女豪爽、睿智、勤奋的特点。突出民族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文化旅游的文化构建需要,而且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要。突出民族文化建设形成民族文化产业,可以形成三产业联动,整体发展。 一.恩施州历来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适合走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经济型发展路径 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因此孕育多变美丽的恩施。恩施有很多旅游景点,如恩施大峡谷,恩施土司城,利川腾龙洞,神龙溪,天下第一杉等世界着名的自然风光,但处于武陵山地区,前有三峡,西靠重庆,是恩斯黯然失色,恩施并没有打造出自己的牌子。在2012年恩施政府重金打造旅游业业,推出的故乡,素有“凉城”的美称的利川。但却令人心痛的是广告标语是:我靠重庆,凉城利川。在重庆42°火炉,利川 24°凉城,是多好的机会推出恩施旅游,但这只是引起了网络的争议,利川旅游局官方的道歉。这看出恩施在推出旅游业中人才的匮乏,政府资金的支持也是杯水车薪。塑造龙头品牌,一方面政府要给资金支持,搞好基础建设,是上述的旅游景观可以形成一个旅游循环,让旅客流连忘返。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创新,优化营运管理,真正打造出龙头品牌。 二.培育高附加值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拿旅游产业的购物市场为例,我们可以整合恩施州茶叶、熏腊制品、天麻党参、土苗工艺品以及野菜、豆干、糕点等土苗特色产品,捆绑销售,或还原修复一条土苗文化古街,且融合优秀的土苗文化演出。恩施的吊脚楼,传情的山歌,妇女手中的刺绣等等是具有极高附加价值,是推动经济很好的因素,并能保持恩施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如:刺绣,刺绣很早在恩施自治州开始盛行,众多的刺绣作品充分反映了其刺绣工艺水平,艺术特色和蕴涵的传统文化,其图形纹样风格写实而寓意深长,配色用线匠心独具,既忠实于自然而又富于想像,绣工制作针法多变,精巧高超。这不仅可以发展当地经济,还能很大程度解决妇女就业问题,结束他们长期在外务工的现状,减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很好解决民生问题。 三.培育投资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的是区域经济主要的支撑。优良的投资环境是中小企业得以存在、发展和壮大的根基。在恩施发展中,由于投资环境的不稳定,很多优质项目筹集不到资本,常常出现抽资的状况。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中小企业生存。 四.增强民族意识和强化民族文化 旅游看的当地的人文景观,而不是伪文化和包装的现代工艺,保存和传承自己民族文化是对民族最好的发展。在我进入大学时候介绍自己是来自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的土家族姑娘的时候,班上同学都带这好奇与羡慕眼神看着我,不断的问我们的习俗,服装等等,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土家族有些什么习俗,我也只是在网上百度了后告诉他们,毕业时候,同学们带着好奇与新奇来到我的家乡,下车后的第一句话说的是:你们跟汉族没什么两样啊。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我们开始失去原有的特色,文化,习俗,渐渐汉化了。在多元民族观下,恩施州应该强化自己民族文化,如在基础教育中增加学习本民族的文化,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宣传民族习俗,还原民族以前的节日等等活动。在汉文化盛行下,我们要传承的文化,骄傲穿戴自己的服装,学习自己的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