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10)—世界近现代史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10)—世界近现代史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10)—世界近现代史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10)—世界近现代史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10)—世界近现代史

(第4章第3-4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激化的原因是()A.各国经济都有较大发展B.世界领土即将被瓜分完毕

C.垄断资产阶级掌权,加剧国际竞争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下列哪些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①阿富汗②土耳其③缅甸④菲律宾⑤中国

A.①③B.②③C.④⑤ D.②⑤

3.下列关于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索马里被英、法、意三国瓜分占领

B.西班牙在西非、北非侵占了一些地区

C.西方列强在瓜分中既勾结又斗争

D.意大利勾结埃塞俄比亚的封建势力进行侵略

4.“任何国家……均应在进行新占领时,分别通知本议定书之其他缔约国,以便彼等在必要时得以提出彼等权力之主张”。(1885年柏林会议《总议定书》)。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A.帝国主义国家瓜分非洲的矛盾尖锐B.标志帝国主义瓜分非洲高潮的到来

C.各帝国主义国家协调争夺非洲的矛盾 D.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5.第一次争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是:()A.克里木战争 B.日俄战争 C.美西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6.19世纪后半期,英国加紧对拉美进行渗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拓展殖民地B.进行资本输出C.干涉拉美内政D.同美国争夺霸权7.在瓜分非洲的斗争中,矛盾和冲突最为激烈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法意 B.英法德 C.英葡西 D.法意德

8.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应包括:()

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②世界所有国家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③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④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 D.③④

9.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将大多数东方国家沦为殖民地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本性,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

B.东方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落后,必然处于一种受挨打的地位

C.工业革命提高了西方列强的社会生产力,使其具有征服能力

D.西方列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时,东方各国继续闭关锁国

10.“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11.“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缩小

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

C.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D.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

12.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这标志着:()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B.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

C.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D.拉美各国成为英美的附庸

l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进入了觉醒时期,下列这一时期的革命不属于这一性质的是:

()A.中国的辛亥革命B.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C.伊朗和土耳其的革命D.朝鲜的义兵运动

14.19xx年7月,印度孟买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其直接要求是:()A.抵制英货B.释放提拉克

C.印度独立D.提高工资,缩短工时

15.“亚洲的觉醒”和“亚洲革命风暴”相比,最大的区别是:()A.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B.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C.亚洲各国人民开展联合斗争D.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联系密切

16.19世纪末,非洲人民反殖斗争的主要形式是:()A.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B.利用宗教形式组织反帝斗争

C.资产阶级组织政党争取民主革命D.单纯的农民战争

17.埃塞俄比亚能够战胜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A.意大利是资本主义弱国B.抗意斗争得到了外国援助

C.国家统一,各阶级人民团结对敌D.英法对意大利的制裁

18.关于19世纪末非洲人民反帝斗争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以反帝反封建为斗争目标B.将政治罢工与武装起义相结合

C.基本上属于旧式的民族运动D.都以失败而告终

19.独立后的拉美国家经济政治局面的特点是:()A.普遍建立共和国制度 B.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C.大地产经济与军事独裁统治 D.保留扩大了大地产经济

20.1910—19xx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是:()

①是取得成功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②打击了国内的封建势力

③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④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②③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19xx年12月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年度咨文中的摘录:

材料一说美国贪求领土,或在西半球其他国家谋福利之外还对他们有所图谋,这是不真实的。我们所切望者,无非是看到各邻国稳定有序、繁荣昌盛。任何国家如其人民善于自处,必可指望我国的衷心友好。

材料二只有作为最后的手段,只有当他们显然在国内或国外无力或不愿保持公道,因而触犯美国权利,或招致有损美洲各国整体的外来侵略时,我们才会干涉它们。这是不讲自明的道理,每一个国家,无论在美洲或在任何其他地方,凡愿保持其自由与独立者,终究必须认清,如此独立的权利是同善于运用这种权利的责任不可分的。

材料三我们在维护门罗主义时,在采取像我们对古巴、委内瑞拉和巴拿马所采取过的步骤时,在努力缩小远东战场时,以及在中国觅求门户开放时,我们是为了……人类普遍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

回答:

①西奥多·罗斯福发表上述言论的实质是什么?(4分)

②材料一的说法是否符合史实?请运用材料三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8分)

③就材料二中所说的引起“我们”“干涉”的“外来侵略”,试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8分,第23题16分,共计34分。

22.在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上,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有什么特点?试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8分)

23.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人民进行的是反帝斗争,而拉丁美洲人民却是反帝反封建同步进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试结合各自的背景进行分析说明。(1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为满足其对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投资场所的要求,加紧了对殖民地的争夺。主要是由于19世纪晚期经济发展同占有的殖民地多少不成正比导致。

2.【答案】B

3.【答案】【解析】索马里被英、法、意三国瓜分占领从瓜分非洲图中可以看出,B、C两项明显是正确的。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以国王孟尼利克为首的封建势力同全国各阶层联合抗击意大利的入侵,D是错误的。

4.【答案】B 【解析】对1884年召开的柏林会议的性质,教材已有叙述。此题为识记题。但如果对柏林会议的性质理解不深的话,此题也易选错。以材料看,反映了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矛盾尖锐,故而进行“协调”。A、C项均为表面现象,D项不符合事实,故选项为B。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解析】英法德三国是当时欧洲三个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们分别在对非洲的瓜分中制定了庞大的扩张计划,各自的计划有从满了矛盾。成为矛盾和冲突最为激烈的帝国主义国家。

8.【答案】B 【解析】根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概念和两条途径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9.【答案】A 【解析】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本性,它要求有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要求全界成为它活动的舞台,资本主义不掠夺就无法发展。C项是A项的一种表现。落后也不一定挨打,只有进资入本主义时代后,落后才总是挨打。

10.【答案】C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过时”一词的含义。它不是指不需要殖民体系,而是说已形成的殖民体系不能适应帝国主义需要了。帝国主义需要新的殖民体系,实际上就是指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经济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使列强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用排除法可知,A项是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困。B项能从根本上动摇殖民体系,但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大都以失败告终,未能摧垮殖民体系,不能使其过时。D项不属原因,而是表现。

11.【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世界.列强以对外侵略完成了这一改造。选项A表述是错误的,选项B.D都说明了列强对外扩张带来的影响,但没有从根本上说明“整体”。只有C项才正确解释了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本质含义。

12.【答案】A 【解析】列强对世界瓜分完毕,意味着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选项B、C、D都是题目内涵的一些具体表现,只有A项比较切合题意。解题时尤其要注意“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含义。

l3.【答案】D 【解析】亚洲的觉醒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本特征是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发展资本主义为革命目标,同旧式的农民斗争区别开来。根据这一概念得知D项不属于这一性质。

14.【答案】B

15.【答案】B 【解析】分析:“亚洲革命风暴”基本上还是旧式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亚洲的觉醒”时期,亚洲各国资产阶级已经形成,登上政治舞台,担负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重任。这就使“亚洲的觉醒”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与“亚洲革命风暴”有了本质的区别,“觉醒”二字的本质含义也在于此。选项A是两场革命运动都具备的任务,选项C是两场革命运动在客观上的影响,选项D两场革命运动都不具备。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C 【解析】非洲大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列强的殖民地,由于经济落后,资本主义经济尚未产生或发展弱小,所以新的领导阶级还没有作为独立力量登上舞台,其斗争也就基本量上属于旧式的民族运动。

19.【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结论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经济政治”。A、B、D反映的都是局部的特点,只有C项与题于要求相符。

20.【答案】A

二、材料解析题

21.【答案】①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建立有利于美国资产阶级利益扩展的国际秩序。(4分)

②不符合。18xx美国发动美西战争,打败了西班牙,夺取了波多黎各,古巴事实上沦为美国的“保护国”。

18xx美国对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1900年,美国为维护和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又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把中国完全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8分)

③18xx,美国乘古巴独立战争胜利在望之机,借口“解放”古巴,掀起了美西战争。这即美国所谓的引

起“我们”干涉的“外来侵略”的典型例子。(4分)

【解析】分析政府文告和外交辞令,特别要注意通过其华丽的冠冕堂皇的言语,看到其本质的含义,西奥多·罗斯福的年度咨文中,扩展和维护美国的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冠冕堂皇的言语的背后是美国利益的扩张。材料一中“说美国贪求领土,或在西半球其他国家谋福利之外还对他们有所图谋,这是不真实的”,这句话是不符合事实的,只要从材料三中美国对侵略事实中就可以看出。第三问理解题意后比较容易回答。

三、问答题

22.【答案】特点:手工工场时代,暴力掠夺和贩卖黑奴;蒸汽时代,以武力为基础,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商品输出;电气时代,资本输出,疯狂瓜分世界。(4分)

原因:手工工场时代,资本主义尚处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主要通过暴力掠夺积累资本。蒸汽时代,因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急需在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电气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导致了垄断的产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各国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更加激烈,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8分)

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灾难,造成当地贫穷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和新的思想观念,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加剧了世界矛盾,引起不断高涨的民族民主革命;使列强之间的矛盾激化,相互战争不断,甚至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6分)

【解析】本题属于高概括.大跨度型问答题,时间跨度4个多世纪近500年,以“殖民活动”为主线进行展开,最后又要求从世界整体角度进行综合思考,这有利于从宏观上去认识历史。解题时首先要明确“三个阶段”,显然这是指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成熟定型的三个时期,与生产力相联系的是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其次是归纳、概括不同时期殖民活动的特点。再次是分析原因和影响,这就需要有理论指导。题目三个设问之间的关系是逐层推进,前一问是后一问的基础,答题时亦要逐层深入。

23.【答案】非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非洲各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于是国内阶级矛盾从属于民族矛盾。非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明显,因此非洲人民的斗争主要在于反帝斗争。(6分)

拉丁美洲独立后,独立的国家建立了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地主

阶级手中。(2分)经济上,国内保留和扩大封建性的、半殖民地性的大地产制;(2分)政治上,实行军事独裁的考迪罗制;(2分)对外,大地主往往投靠国外势力,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2分)因此,反帝反封建相结合就成为这一时期拉美人民斗争的主要特点。(2分)

【解析】本题属对比类问答题,有利于培养学科内综合思维能力。题目规定了可比项“历史背景”和“独立运动的性质”,落脚点是说明二者独立运动性质的差异。解题的关键是同中求异,即在同一时代找出非洲和拉美人民反抗斗争的不同历史背景。回顾本节内容可知,这时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非洲很快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因此,相比之下非洲各国的民族矛盾较拉美更激化。而拉美人民经过18世纪末19世纪早期反抗西.葡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多数国家赢得了独立,只是在英美等列强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下,又实际沦为半殖民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织一起。抓住了关键,答题就会顺理成章。

小学三年级数学同步测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同步测试卷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小编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三年级数学同步测试卷,希望大家学习愉快! 一、直接写出得数(共8分) 9003 =4008 =2140 =6050 = 3023=2042 =6402 =5607 = 二、用竖式计算,有★的题要验算(计算各2分,验算各2分,共16分) ★4066 7217 6468 ★2425 4560 7887 三、填空(每题各3分,共24分) 1.把每个乘数都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估计各题的积。4957的积大约是( ); 6211的积大约是( ); 8833的积大约是( )。 2. 6千米=( )米3000千克=( )吨 1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3.从侧面看这几个物体,形状相同的有( )、( )和( )。 4. 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它右边的小数或分数。 5. 下面是三种水果的价钱。

苹果橘子香蕉 每千克9.3元每千克7.5元每千克7.8元 每千克香蕉比每千克橘子贵( )元。 买1千克苹果和1千克香蕉,一共要付( )元。 按7个苹果1千克计算,1元钱能买1个苹果吗?( ) 6. 上面的四个图形中,图形( )和图形( )面积相等。 7. 7分米是米,写成小数是( )米,2元5角是( )元。 8. 一个星期是7天,今年全年的天数是( )个星期还多( )天。今年7月和8月,李林只要到校5天,其余时间都放暑假。他今年的暑假有( )天。 五、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共12分) 1. 下面的年份中,哪一年份是闰年? 2019年□2019年□2019年□ 3. 1棵白菜重2千克,多少棵这样的白菜重1吨? 100棵□ 500棵□ 1000棵□ 4. 小芳拿走右边小棒的,她拿走了多少根? 2根□ 4根□ 5根□ 5.如果算式□377的商是两位数,□里的数不可能是几? 5 □ 6 □ 7 □ 6. 甲、乙、丙三个数都是大于0的整数,而且甲丙,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应该怎么样?。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单元检测卷(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与下图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 ) A.东周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 3.据下幅示意图判断,推动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耕作方式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 D.政策导向 4.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5.?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日殴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表明( ) 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 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 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 6.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 ) A.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C.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 D.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 7.《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 A.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 B.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 C.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 D.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 8.?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秘色越器》诗( ) A.反映了唐朝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 B.歌颂了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青瓷

高二历史测试卷

高二历史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46郡。这里的郡是秦A.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B.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C.地方上的选官机构 D.地方上的监察机构 2.中国古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名称各不相同,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中书省 B.枢密院 C.行中书省 D.宣政院 3.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将流落在外的历史文物中国圆明园兔首和鼠首铜像公开拍卖,这一行径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两尊文物被列强抢出境外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中日甲午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4.90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 5.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专制统治的结束 C.宣布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D.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的诞生 6.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北伐的最主要成果是A.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B.歼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C.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部分武装 D.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7.1953年—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取得重大进展,突出表现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C.人民公社的建立 D.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立 8.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指的是 A.江西瑞金 B.陕西延安 C.陕北瓦窑堡 D.贵州遵义9.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箭头所示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武昌起义后的革命浪潮 B.“工农武装割据”点燃的星星之火 C.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 D.中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10.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尽快实现三通。“三通”是指 A.通邮、通航、通商 B.通邮、通航、通电 C.通邮、通路、通商 D.通信、通电、通路 11.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随后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12.明清时期,中国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争霸战争的需要 B.维护封建经济 C.抵御外国的入侵 D.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13 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物机械 1870 28.0 5.8 —— 1880 24.9 5.5 —— 1890 20.2 5.7 0.3 1900 21.5 4.7 0.7 1910 14.7 4.3 1.5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壮大 C.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14.新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发展迅速,它的工业基础应当追溯到 A.“一五”计划建设 B.三大改造的完成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或第Ⅱ卷上的相应表格内);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模式的建立者是 A.汉武帝 B.周武王 C.周文王 D.秦始皇 2、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3、观察右边的《时局图》,下面关于这幅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幕 B.列强主要侵华手段是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C.美国提出侵华的“门户开放”政策 D.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 4、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十将军委员会 C.执政官 D.五百人会议 5、《权利法案》颁布的根本意义在于 A.否定贵族权利 B.创立议会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中的“三权”不包括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7、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阐述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革命理论的是 A.《共产党宣言》 B.《四月提纲》 C.《权利法案》 D.《共同纲领》 8、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而推行的“冷战”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组织“北约”④建立“欧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9、下图反映的是哪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测试:模块复习测试(必修Ⅲ 1-24课)

模块复习测试(必修Ⅲ 1-24课) 一、选择题(50×2=100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A.出现学术下移现象 B.贵族垄断文化教育 C.官办学校逐渐消失 D.思想控制日趋加强 2.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要意义在于 A. 促进了儒家学说的传播 B.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C. 使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普及 D.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4.古代某思想家“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立足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以下各项最能体现黄宗羲思想特色的是 A.夫私者,人之心也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天地之化日新 7.宋明儒学思想家对如何约束个人行为,有不同回答。一个主张“主人在外面”,一个主张“主人在里头”。下列反映了“主人在里头”的主张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制天命而用之。”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8.“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 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 9.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主要不同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10.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D.分封制 2.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4.“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汉赋B.宋词C.京剧D.传奇 5 .清代的公主从出生到出嫁,即使母亲与其相见也受到限制。公主成婚后,公婆如果想见贵为公主的儿媳,也必须行谒见大礼,跪拜于地,向儿媳请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A.后妃地位不如公主 B.皇权思想影响深刻 C.程朱理学焕发生机 D.家庭伦理关系紊乱 6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7 九十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人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 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 8.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 9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I).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 10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一1937年)相关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8周测试试题(必修三,专题一)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5级2015-2016学年下期第8周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把握“礼”,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 )2.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是孔子仍然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 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 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循循善诱的说教 ( )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其台词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 )4.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 )5.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6.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③提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张“尚贤”“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 )8.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9.《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暝蜮。”材料主要反映了() A.耕作技术的进步B.水利技术的发展 C.土地制度的变革D.生产关系的进步 3.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A.铁制工具B.曲辕犁C.风力水车D.石刀石斧 4.《礼记·典礼》中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记载中的“工”是指( ) 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5.杜甫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杜甫赞美的是() A.白瓷B.青花瓷C.彩瓷D.粉彩瓷 6.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市”发展的描述:“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方便了交易,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该时期应该是() 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由此可知黄宗羲对于工商业的发展态度是() A.禁止B.限制C.重视D.反对 8.右图是对我国古代传统家庭经济生活的典型写照。牛郎织女这一家赖以生存的传统经济开

高二历史选修一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选修一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选修1)期中考试试题(注意:请把选项写在答题卡内)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陪审法庭 D、建立四百人会议 2、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周王室的衰落 C、诸侯争霸 D、周朝统治腐朽 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普遍推行县制 B、实行连坐法 C、按军功受爵 D、奖励耕战 4、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5、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 6、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7、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的欧洲国家是 A、意大利 B、西班牙 C、德意志 D、英国 8、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

C、改变了埃及的社会性质 D、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9、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 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 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11、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永泰三中高二历史选修1专题八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19世纪前期,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基础的是( ) A.封建领主经济的衰落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D.西方列强的侵略 2. 日本的福津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A.“殖产兴业“政策B.废除了旧体制C.“文明开化“政策D.进行军事改革 3.下列对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逐步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大学三年级教育体制 B.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 C.取消了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主的教学内容 D.教育改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 4. 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是( ①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②更多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③人民群众痛恨幕府,支持政府军作战 A.①②③④ B.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6.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 ) A.使“臣民”变为“公民”B.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C.是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D.巩固了封建君主政体 7.下列关于日本天皇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封建时代的天皇具有绝对的权威与实权 B.近代的天皇受到内阁和军部的控制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保护下,日本保留了天皇制 D.当今天皇已不再是国家元首 8.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D.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 9.近代日本从锁国到开国的思想转变中,哪些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 ①洋学的传播②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③形成改革派④黑船来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10.“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D.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11. 下列关于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全国废除封建领主制,建立府、县、道地方体制 B.封建领主土地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废除藩国,设立府县,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 D. 12.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中对以后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保留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 B.人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 C.推行军国主义政策D.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13.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②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④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⑤是日本近代发展史上重要

新标日初上同步测试卷(含答案).doc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同步测试卷 初级上 (大连出版社) 目录 测试题 (第1课) (1) (第2课) (2) (第3课) (3) (第4课) (4) (第5课) (5) (第6课) (6) (第7课) (7) (第8课) (8) (第9课) (9) (第10课) (10) (第11课) (11) (第12课) (12) (第13课) (13) (第14课) (14) (第15课) (15) (第16课) (16) (第17课) (17) (第18课) (18) (第19课) (19) (第20课) (20) (第21课) (21) (第22课) (22) (第23课) (23) (第24课) ....................... 24测试题答案 (第1课) (25) (第2课) (25) (第3课) (25) (第4课) (25) (第5课) (25) (第6课) (26) (第7课) (26) (第8课) (26) (第9课) (26) (第10课) (27) (第11课) (27) (第12课) (27) (第13课) (27) (第14课) (28) (第15课) (28) (第16课) (28) (第17课) (28) (第18课) (28) (第19课) (29) (第20课) (29) (第21课) (29) (第22课) (29) (第23课) (30) (第24课) (30)

(第1课) 一、将下列汉字改为平假名。(1×10) 1.学生 2.中国人 3.外国 4.英語 5.企画 6.吉田 7.日本 8.会社員 9.教授 10.森 二、将下列假名改为汉字。(1×10) 1.しゃいん 2.ちゅうごく 3.だいがくせい 4.てんいん 5.しゃちょう 6.とうきょう 7.しゃしん 8.かちょう 9.かいしゃ 10.ひと 三、从下列①②③中选择正确词语,完成句子。(1×10) 1.わたしは___です。 ①小野②小野さん③学生さん 2. ___は社員です。 ①李さん②林③キム 3.あなたは___ですか。 ①張③張新③留学生 4.アメリカ人は___ですか,: ①どこ②だれ③なん 5.キムさんは___ではあリません,: ①留学②学校③社員 6.韓国は___ですか。 ①だれ②どこ③なん 7. A:森さんは課長ですか。 B:いいえ、課長___。 ①です②ですか③ではありません 8. A:あなたはタイ人ですか。 B:タイ人___ではありません。 ①いや②いいえ③はい 9. A:あなたはアメリカ人ですか。 B:___、アメリカ人です。 ①はい②いいえ③いや 10. A:キムさんは会社員ではありませんか。 B:はい、会社員___。 ①ではありません②です③ではあります 五、将下列句子译成汉语。(3×5) 1.キムさんは東京大学の研修生です。 2.李さんは大学の先生ではありません。 3.スミスさんはイギリス人ですか。 4.私は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会社員です。 5.その本は張さんのではありません。私のです。六、将下列汉语译成日语。(3×5) 1.我是中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2.你是韩国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3.我是史密斯,是美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4.森是科长,不是社长。 ____________________5.她是公司职员,不是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第6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表是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对此评论错误的是() 论 B.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是因为他提出的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牛顿的力学体系 C.牛顿排在第三位,是因为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D.达尔文排在第四位,是因为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论 【答案】 B 【解析】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2.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

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B.进化论 C.量子论D.相对论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道试题较易,只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即可作出正确解答。首先这个学说“企图毁灭上帝”,然后是这个学说被严复推崇,联系教材可知,进化论否认上帝造物说,严复翻译《天演论》在中国宣传此学说,故B项正确。 3.(2011·临沂)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答案】 A 【解析】《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相对论提出于20世纪,均在诺瓦利斯之后,故首先排除B、C两项;A、D两项相比,显然A项更符合题意。 4.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乘火车旅行B.打越洋电话 C.用电灯照明D.网上购物 【答案】 D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附答案)

必修二综合测试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图3是南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图3《市担婴戏图》 ①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②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 ③货郎群体深受百姓喜爱④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3.《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4.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

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 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5.有人说:“中国如无一九三五年之币制改革,决不能有一九三七年之抗战。” 以下与法币政策制定的背景相关的是 ①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②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需要 ③日本侵略中国的威胁④实行金融银本位制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清同光年间人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记述:“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倘居奇不卖,欲昂其值以俟,则逾七日减十之一,再逾七日减十之二,又逾七日减十之三;俟愈久,价愈减……”这主要表明A.外国人高价购买中国茶叶B.外国人操纵中国茶叶价格 C.中国茶叶深受外国人喜爱D.中国茶叶商人内部不团结7.《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展现了毛泽东敢于自我批评的高尚品质 B.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C.展示毛泽东的不足之处,为否定毛泽东做思想准备 D.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8.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高二历史选修3专题一至专题三测试题

高二选修3专题一—专题三测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绝大部分领土已经被瓜分完毕 B.英德矛盾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局势的紧张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D.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2.1900年,德国首相比洛曾提出:“如果我们没有巨大的威力,没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就不能得到幸福。”此话表明 A.统治者提倡加强军事力量振兴德国B.统治者要使德国走上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C.德国在国际竞争中受到仇视D.统治者准备用增强军事力量提高国际地位3.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 下列事件不能体现这句话中政治意义的是英国 A.签订《英法协约》B.签订《英俄协约》 C.放弃“光荣孤立”政策D.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4.20世纪初之所以发生世界性战争,主要条件是 A.世界殖民地已经被瓜分完毕B.远程大炮、坦克等一些武器的研制 C.运输工具、通讯手段的进步D.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5.一战前的巴尔干地区成为“战争的火药桶”最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插手、干预,争夺激烈 B.各民族宗教、文化之间纷争不断 C.土耳其帝国长期压榨,灾难深重 D.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显赫 6.德国在战前制定“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但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最终失败。下列哪些因素是德国没有估计到的①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②俄军短时间内投人战斗③英军很快参战④日本参战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 7.英国首次使用自己的新式武器――坦克是在 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东普鲁士战役8.2003年8月4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发生一起侵华日军遗留毒气(芥子气)泄漏伤人事故。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约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向日方再次提出严正交涉。毒气首次应用于战争是下列的哪场战役 A.索姆河战役B.马恩河战役C.色当战役D.凡尔登战役 9.为进一步协调军事行动,一战后期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西线最高统帅是A.福熙B.霞飞C.施里芬D.毛奇 10.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的主要特点是 A.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B.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C.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11.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彼得格勒发出的冲击力,传到了一切工厂和矿山,引起了王国政府的严重不安。”这种“不安”的原因是 A.苏俄退出战争,削弱了协约国力量 B.《布列斯特和约》签订,有利于德国集中进攻西线

12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必修1历史第四单元试题 1.(2011年湖南期末)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2.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某可卡因(毒品)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毒品)合法化,还须向哥伦比亚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中期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1年银川期中)如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 4.下列关于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5.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6.(2011年徐州模拟)“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天京变乱 D.黄海海战 8.(2011年山东师大附中期中)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答案涂入答题卡。 1.周初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在唐朝的中央机构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政事堂 3.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4.明确提出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从中国割让出去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到19世纪80年代,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俄国D.法国 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7.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B.国民党一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三大 8.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D.中共二大 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 A.外国的侵略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洋务运动的诱导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10.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1.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国民经济显著发展 B.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C.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程度,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高中历史必修Ⅲ第一至四专题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Ⅲ第一至四专题测试题 命题:凤安居士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48 分) 1. 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无为而治,知足不争③克己复礼,贵贱等级④小国寡民, 结绳而用⑤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A.①②⑤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2.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 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 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人性本善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3.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法不阿贵 4.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 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在当时的中国,最 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5.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 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 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 .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 .君主的地位始终不可动摇 6.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A.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B .心外无物,心即是理 C.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D .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7.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8.公元 751 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 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 D .火炮与突火枪 9.古代有位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1:高中同步测试卷(一)

高中同步测试卷(一) 第一单元电场力的性质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电场强度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 B.在电场中某点不放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C.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就是这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D.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就是这点电场强度的反方向 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其中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 ) A.甲图中与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 B.乙图中两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C.丙图中两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D.丁图中非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 3.如图,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质点,A和C均围绕B以相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三个带电质点始终在同一直线上,B恰能保持静止.其中A、C和B的距离分别是L1和L2.不计三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则A和C的比荷 (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之比应是( )

A.? ?? ??L 1L 22 B.? ????L 2L 12 C.? ?? ??L 1L 23 D.? ?? ??L 2L 13 4.如图所示,有一带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圆形薄板相距为2d ,此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圆心.若图中a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则图中b 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 ) A .k q 9d 2+k q d 2 B .k q d 2-k q 9d 2 C .0 D .k q d 2 5.真空中相距为3a 的两个点电荷M 、N 分别固定于x 轴上x 1=0和x 2=3a 的两点上,在它们连线上各点场强随x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