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解决方法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解决方法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解决方法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解决方法

考进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阳光的生活只能靠自己来创造。对于刚刚跨入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学会放松捆绑自己精神的绳索,科学地树立自己的目标,做好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各种准备,是使其人生更加美好的必要措施。大学阶段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比较烈的时期。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挑战

有人将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总结为大学生活的四个“自由”,即时间安排的自由,学习方法的自由,信息获得的自由和金钱使用的自由。这些方面的自由对大学新生来说:一方面是机遇,因为他们在中学时深感自己在诸多方面受到约束和限制,非常渴望得到主动和自由;另一方面又是挑战,因为缺乏经验,突然没有了具体的约束和指导,许多同学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自由。他们向往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生活,不愿意受到任何限制,对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也持反感态度。认为这些规定堵塞了言路,局限了范围,捆住了手脚,限制了自由,但一旦没有了这些又有些不知何去何从。

1.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上我们许多大学正在发展中,无论软、硬件都存在一定不足。更主要的是主观原因,社会对大学的美化,进入大学之前,许多同学对现实社会以及大学生活不了解,只是凭着想象,把大学生活描绘的过于完美,对上大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期望。而一旦进入大学,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完善、不尽人意的地方,与期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便产生失望感,情绪极低落。

2.只想得到,付出甚少

大学生处于竞争的角逐中,在步入大学的征途中虽然是如愿以偿的胜利者,但是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有的人却隐患了一种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的不良习气。在高中苦心攻读的日子里,他们的父母亲人全力以赴,照顾得细致入微,享受得心安理得。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虽然在保证他们集中精力学习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却在培养他们的勤劳品质、奉献精神方面种下了劣种,使他们在安逸的生活中滋生一种不顾他人,不顾父母劳累,只知个人享受、索取,不思奉献的坏毛病。他们尽管进入了文明的殿堂,踏进了高等学府,理应养成更高尚的人格风貌,然而那种红榜及第的优越感却使得他们踌躇满志,趾高气扬。更加强化了他们的索取意识,放大了他们的索取范围,吊高了他们的索取胃口。

3.人际交往障碍

入校几个月后,同学之间也基本了解,各自的性格完全暴露出来,特别是同寝室之间的矛盾冲突开始明显。如有的同学只知接受别人的服务,而从不为他人服务,如寝室的公共卫生,有人只知享受却从来不知清扫;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借钱不还;用他人的电脑玩起网络游戏或聊天就不下线,这些看似都是微小问题,但处理不妥就会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新生以往与人交往和相处的机会较少,相对缺乏经验,而进入大学后,面临重新结识新人,确定人际关系的过程。事实上,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远比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得多。特别是与周围同学的交往中,因缺乏经验、技巧而不善交往;因担心别人轻视自己而不愿交往;因性格内向孤僻而不会交往;因自负而不屑交往;因恐惧而不敢交往者,大有人在。由此造成与他人沟通困难,感到非常沉闷、抑郁,被孤独所困扰。

4.学习方面的不适应

多数大学生在高中时是学习尖子,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同学羡慕,因而自我感觉良好,习惯了优势地位。进入大学后,新环境中人才荟萃,群星灿烂,不少人学习上的优势会削弱或消失,从“鹤立鸡群”变成“平庸”之辈,这种地位的变化越强烈,心理落差越大,因而产生了自我评价失

调。一些学生心灰意冷,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二、大学新生的自我心理调整

1.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高中时代的衣食住行都得自于父母周到的安排。进入大学后,一切要靠自己从头开始。如打扫卫生,盥洗衣物,上街购物是必备的基本技能,男生有时还必须学会缝衣钉扣;还要学会理财。不要月初当富翁,月底做乞丐。

2.掌握沟通技巧,学会主动

新生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来自于交往双方的真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此外还要把握交往的时机,学会沟通技巧,主动交往。首先,要处理好与室友之间的关系。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选择一些个性开朗、乐观的人做朋友。面对来自各地性格习惯各异的同学,应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多理解别人。其次,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大学的教师被形容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些不善于与老师交往的同学,由于不主动与教师联系,感到大学教师缺乏亲切感,在学习上有问题也不敢向老师请教。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任课教师除了上课外,很少有机会和同学一起交流,同学们应主动与教师交往,一方面请教学习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最后,要学会与学校内各部门工作人员交往。大学是浓缩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有各种机构,有各种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而言他们都是应被尊重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只有做到对人的尊重,自然也会被他人尊重和信任。

3.确立新的价值目标

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的追求目标,如果一个人没有价值目标,他就会感到无所作为,感到人生淡而无味。有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就会具有活力和动

力,内心充实而有信念,就会自觉地为价值目标去追求和奋斗,价值目标的实现无不伴随着艰苦和某种牺牲。但只有朝人生价值目标不断地艰难跋涉,去创造、为别人、为社会、为自己,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体味到自己的创造所带来的幸福。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就难以做到持之以恒。因此,尽快确立新的价值目标也是大学生走向新生活,适应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

4.摸索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一是向有经验的高年级的同学请教,接受任课教师的指导与辅导员的帮助;二是自己要根据大学的学习特点,从个人实际出发逐步摸索与自己水平基本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四是学会科学管理支配时间。

5.重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重新估价自己,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主动接纳使自己逐步提高。提倡“同自己比,同自己竞争”。有意识的自我心理调整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持不懈的心理品格,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学会心理自助。

新生心理适应

学习方面:大学里学习不会再有人催你,完全靠自觉,而且大学里主要学习的是 学到学习的方法,如果你不太爱学习的话,那么你的自由时间是非常多的,要注意把握自己,不要让这么自由的时间腐蚀了你的生活习惯。 社会方面:大学是为青少年走向社会的一个跳板,在这里你会逐渐的成熟,你会跟很多的人交流,拓宽你的视野,同时为你的将来准备丰富的人脉,大学里的各种社团非常多,培养你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在大学里你可以尽情的展示你自己,当然不能犯法,这里是你以后走向社会的一个缩影,你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舞台,向别人展示你的能力,甚至你可以自己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舞台,而且没有太多的人干涉你,到了社会上就没有这么方便了。 实例: 1、角色改变 小柯即将到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求学了,他在中学里一直勤奋学习,把分数看得很重,因为他除了学习成绩优秀以外,就没有别的特长了。他担心,在大学这个高手云集的新环境中,他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每当他想到将要投入全新的大学生活时,小柯就有点发怵。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平时深得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通常都是生活中的中心人物。但是许多大学生一跨进大学校门便害怕起来,因为在大学里(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辉煌的过去,人人都是学习尖子,个个都是高手奇才,如果重新排定座次,就只能有少数人保持原来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将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自我评价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在中学里面,学习成绩的好坏,一直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标准。然而,在"高手如云"的大学新班集体中,可能由于学习方法或是心理压力的问题,使大学新生原来的优势不复存在,原市级甚至省级高考状元可能学习成绩会落后于一个高考成绩一般的同学。这部分原来以学业成绩优秀而建立起自信心的大学新生,用原来的信念推论出"学习成绩不好个人价值就低"的结论,这一结论沉重地打击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许多人因此导致了失眠、神经衰弱和抑郁症。 另外,在大学里,评价人的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学习成绩,能力特长更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后者有愈来愈重要的倾向。比如一个大学生知识面很宽,或者社会交往能力很强,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体育专长,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找到自己在角色转变后的位置。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大学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效能、职业选择和事业奋斗中的自信心。 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渠道: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 进行直接的自我评价,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自然条件,包括健康情况、心理状态、情感特点、兴趣倾向、知识水准、专业特长、智力情况、能力特点,还可以测定一下自己的生物节律周期、智商指数、气质类型、性格类型等作为参考。 其次,是用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如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取得的不同成绩相比较,以发现自己的长处,确定奋斗的目标。 间接的自我评价法,是指通过与他人行为的对照及情况的对比,发现自我认识的错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些人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原因之一。当事者迷,那么就不妨用与他人相比较的方法及用自己在不同领域中取得的不同成果比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生理、心理和思想意识正处于逐步成熟的大学生而言,较之以往任何年龄阶段,更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是多样化的,这里仅就适应、人际交往、神经症问题等几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个人角色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个体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在上述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个体自身改变与环境变化脱节,就容易出现适应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还会带来其他心理问题,影响大学期间乃至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与容 西方一些研究者指出,大学新生要经过分离、过渡、融合三个阶段的洗礼,才能真正适应大学生活。分离是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起点。青少年中学毕业后选择了上大学,从离开家庭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与家庭和昔日中学朋友的分离。分离意味着个体要重新定义与家庭和昔日朋友之间的关系。过渡是指新生适应新的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融入指新生在新环境中形成了适当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社会网络。在以上三个阶段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二个阶段──过渡。因为分离事实上是由入学而客观造成的,而融入是适应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新生过渡期延续的时间长短以及他们在过渡期的状况直接影响这一结果。因此,对于新生适应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过渡阶段。 王登峰、伯源认为新生适应的容包括三方面: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变,以及对自己认识的改变。为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就要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学习方式,学会独立地面对生活,从学习、交友到衣食住行都要学会独立处理。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是对大学新生的又一考验,这既是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需要重新思考人际关系的涵,学习与不同性格的个体相处,掌握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化解人际冲突的技巧。大学新生的社会比较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人际环境中,面临着重新认识自我和树立自我形象的重要问题。新的自我的确立应建立在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之上,这一过程可能是缓慢的,很可能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之中,入学适应只是一个开端。 (二)影响新生入学适应的因素 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1.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期待、应付策略、同一性形成等。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前总会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定的期待,这种期待会影响他们入学时的适应。许多新生入学之后,理想的期待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很大差异,这成为难以适应新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理想期待与现实状况的差距越大,个体的失落感也就越大。应对是个体在经受压力过程中帮助个体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是个体为减少忧郁或压力的认知或行为反应。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习惯性的应对方式,用来应对未来面临的压力情景。每个大

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

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重要群体,随着国家的强大,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大学生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变得更为复杂。虽然很多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同时也面临着心理问题和冲突,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宣传心理知识,能够很好的帮助大学生缓解大学新生活带来的压力和不适应。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以便尽快的得到解决。有利于减少现今我国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的心理疾病或自杀等状况。 ●大学生现状 与中学相比,现在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心理上可能很难调整过来。大学生要如何去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大学的学习方法呢?大学的学习方法、内容都和中学有了很大的差别,中学是学基础,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都会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跨进大学,就意味这你要适应周围的人是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对于这种变化大学生肯定会有一定的精神压力。同时校园及周边的文化环境和各种信息对大学新生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诱惑和影 响。

适应方法 一.学习方面 在大学,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课程门类多,内容相比中学更新更深,教学节奏也更快,更多的是自学,课程自选机会增加;另一方面是,在一个班级会有多个教师授课,因此与学生在课后的交流、沟通减少了,学习效果及知识的巩固全靠学生自己的自觉性了。从中学到大学,这一转变最大的就是从中学较为被动地学习模式变为了大学主动地学习模式。面对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启程,大学生应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需要清楚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人际关系 ①宿舍关系 大学生进入集体生活,都住进了宿舍。同宿舍的舍友之间的交往极其频繁,这就需要我们要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同在一个屋檐下要学会谦让,宽容。不知道怎样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相处,是一些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由此而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不适往往给一些大学生带来许多烦恼。上大学前的单一学习的生活内容,使部分大学新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仅保持在较为简单的状态,对大学里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有的学生与同宿舍的同学长期关系冷漠,稍有不和便恶语相加;有的学生不愿与人交往,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少朋友,对外界很少关心,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天地里;还有的学生奉行“我行我素”的处世原则,过多关注自我,注重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过多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他人的需要和交往,对别人缺乏关心和谅解,导致了人际关系中的自命不凡和过于敏感挑剔。这样的学生经常会焦虑不安,孤单失落,其实,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他并没 有恶意,也懂得关心朋友,只是经常把关心用错了地方;她很善良,不圆滑,因此直来直往的也得罪不少人,懂他的人知道她很好,不理解的人便对他冷言冷语,因此他也很苦恼.好在有几个好朋友经常与他谈心,经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及标准 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讲座 讲稿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讲座 学习目标 第一部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1了解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 2 根据健康标准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3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正确理解 4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部分系列讲座之一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 1 对心理适应知识的了解 2 大学生适应不良的表现 3 应对适应不良的策略 第一部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一什么是健康 1现代健康观 同学们好,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健康?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没有病痛和不适,就是健康”,甚至有人认为能吃能喝能睡就是健康。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因素对于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那种“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日渐为人们所抛弃,新的健康观应运而生。 现代社会对健康概念有着全面而完整的理解。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成立之初就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健康”加进去,因此健康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后面三者都和心理相关。。 身体健康是身体的素质好,有健康的体魄,不容易得病,得病后很快会治愈; 心理健康讲的是平衡,有自我掌控能力,能够保持一种平衡; 社会适应,人是社会的人,在各种各样的人群中生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 适应良好的指标是能够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做出适应的反 应;

道德良好,有道德底线,不要损人利己,能够按照社会倡导的价值观、道德准则要 求自己,追求真善美,对是非善恶美丑有辨别能力 2健康人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个人健康的10条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当然,我们这里主要了解的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对个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对生理健康具有直接影响,还是个体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长才的重要保证。俄国生理学家曾对战场上的伤员进行调查,发现战胜方伤员的伤口比战败方的要愈合的快,且愈合得好。其原因为战胜方伤员的心态要更为积极些。尤其是如果一个人心理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则必然导致生理异常或病变。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在现代,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医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已将身心疾病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并发现心理因素是许多疾病的病源或诱因,如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癌症以及哮喘、糖尿病等都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也是智力活动的器官。心理活动通过大脑直接影响智力活动。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使人记忆力增强,反应敏捷,思维活跃;焦虑不安、悲观、苦闷、怒等不良情绪,则使人心烦意乱,思维停滞,阻碍智能的发挥。长期的心理紊乱必然导致大脑机能失调,破坏正常的智力活动。对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心理不健康,就难以继续进行正常学习。大量调查表明,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成为困扰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大问题,是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武汉某高校教务处备案,从1991年至1995年间,学校办理休学的188人,其中因神经衰弱,情感障碍等原因而休学的占24%。江西省对1995年以来28所院校大学生退学、休学情况的调查,在所有退学者中,52.41%的学生是因为承受不了学业上的精神压力而放弃学业的。在休学者中,心理疾病约占1/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进行正常学习与生活的基本保证。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案例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案例 一、案例简介 大一新生刚步入大学校园,还未从以前的学习、生活习惯中转变,要适应新的校园环境,新的文化知识,新的人际关系,必将会出现一些适应不良的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会从此自甘堕落,会对今后的大学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大一新生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作为辅导员要及时采取必要合理的措施,用耐心爱心关心帮助学生树立目标、确定方向,重塑理想,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018级王某刚刚入学的新生,进入学校之后相对其他学生来说适应的比较快。在军训期间,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参加了学生社团组织。随后,军训结束,大学生活步入正轨后,发现紧凑的课程与大量的社团工作相碰撞,特别是对当前开设的专业课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每天繁忙的学生工作压力和课业压力成了王某的两座大山。 新学期开学不久,学院学生会陆续组织了系列活动。王某作为学生会其中一名成员,承担着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占用了大量的个人时间,忙到深夜已成了家常便饭,更严重的是各个任务背后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时常觉得每天的忙碌并没有意义,反倒成为了自己的负担,每天都在因为任务无法完成的担忧中度过。针对他的这种情况,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分别与他进行了谈话。在交流过程中,发现王某对时间的安排没有条理,做事流程把握不清楚,很多工作原本很快可以完成,他却耗费了大量时间,而他精神上的压力也与时间的分配和使用密切相关。因此,再此基础上,辅导员详细了解了他每天的学习、工作计划,不仅在横向上提示他如何安排各项事务,而且在纵向上针对每件事,提示他如何提高效率,同时,鼓励他树立信心。通过与其谈话后,经常询问他每天各项事务的安排情况,发现他在时间分配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完成工作更有效率,心理负担也减轻很多。 二、案例分析 (1)大学新生初入校园,脱离了高中时期束缚式的管理模式,来到相对自由自主的大学,心理和生理层面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很多学生会产生不适应的消极心理。 (2)王某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对工作流程不熟悉,导致他耗费大量个人空闲时间去完成任务。这证明他具有较强的组织意识,对个人的大学生活有比较明确的追求,可以以此作为与他交流的切入点。 三、解决办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生适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姓名:孙洁 系部:学前(特殊)教育 授课班级:16高专英语、早教、学前、特教、美术、舞蹈、艺术、音乐 授课时间:2016.9-2017.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学科的主要内容 2.了解本学期教学的具体要求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欢迎新同学 自我介绍,同学们“滚雪球”相互介绍。 介绍本学期所授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图片导入】引发兴趣,人们坐电梯为什么眼睛喜欢向上看? 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何谓健康?健康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 图片展示人类心理健康状态的分布。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包括新生适应、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压力应对、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和幸福心理几大模块的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从课堂教育、团体辅导和心理咨询三个方面着手开展。学习方法:听、记、思、练 三、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考核方式:必修课考查课 平时出勤、作业活动完成、课外自我反思、课堂笔记、画幸福树等 考核等级: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四、相关说明: 1、所有的作业、笔记必须是自己的,不得借用,不得找任何理由为自己开脱,坚决“打假”,双方都扣分,情节严重影响期末成绩,可能不及格。 2、上课前需将手机、mp3等电子设备关闭,若发现上课使用的,没收交由班主任、政教处。 3、在课前或课后的点名中将记录大家本次课的课堂表现,到期末作为参考。 第一章大学生新生适应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生适应包含的几大方面 2.掌握积极适应大学新生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新生适应的调节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手淫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第七种问题是偏离正常状态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常常遭遇到的是前六种心理困扰,这些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多能恢复心理的平衡和适应。 二、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逐渐加深,但大学生们在对待他人的心理困惑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的更为理性,一旦涉及自己则表现得优柔寡断,觉得难以启齿,常常不知所措。要改善这一心态,建议: 1、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

大学生活的适应~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活的适应 一、引言 当走进大学校园之前,我们可能憧憬着自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和自由、远大的前程。但是经过三个月的自由的假期后,我们踏入大学的校园,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每个人都会有一种从来没有的不适应的感觉。然而适应是我们的选择,我们应该尽快地去适应大学生活。 许多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都经过了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项基本标志,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与其说大学塑造人,不如说真正改变我们的是通过自身努力来适应大学环境、生活和学习变化的勇气和毅力。总的来讲,适应大学是大学新生发展的起点。 二、大学生活的适应 在心理学中,适应首先是个体终生维护心理平衡的持续过程;其次,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第三,适应是个体成熟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标志。 大学生活对每个人都很陌生,需要我们的一个适应过程。我们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有很多转变,例如:中学时代的生活都是我们父母代替管理,进入大学后完全是自我管理;我们在中学都是在学校中出类拔萃的人,进入了大学后成了普通的一员;我们在中学时代有为高考而学的明确目的,进入了大学为未来的选择很困惑;中学时

代的学习和生活是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的,进入了大学后我们的所有都由自己安排……大学生活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进行适应、转变,在适应过程中渐渐的转变,进而才能有更好地发展。整体来说,大学生活需要从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学会管理生活等三方面来适应。 (一)适应生活,学会自立 大学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过渡阶段。一个成功的大学生,应该在大学完成从“依赖人”到“独立人”的转变。 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会独立处理各种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各种问题。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短时间内去熟悉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同时要发现自己在大学生活中所能拥有的优势与资源和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我在高中是上的寄宿学校,自立的生活对我来说没有问题。但是来到了大学发现自立生活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还有自己面对社会的能力和态度、自己独挡一面的能力,这就需要我去适应这种自立生活的改变。我已经是成年人了,需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感,我也认识到了只有适应大学这个转变型的小社会的生活,才能之作为跳板来适应以后进入社会真正独立的生活。 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适应大学生活。“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当任何尝试都改变不了对方时,我们不妨改变自己,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适应能力,比空等环境适应自己要来的智慧的很多。我们不能改变现实,但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态度。来到了大学,在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发现学校环境和设施不好、自习室的环境也不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 作者:马洁班级:物流A1405 摘要:心理学家沃尔曼对适应作了如下的定义:“一种与环境融洽和谐的关系,包括满足一 个人的绝大多数需要,并且拥有符合要求所必需的行为变化,以便一个人能与环境建立起一 种融洽和谐的关系。” 校园的文化环境包括校园内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心理气氛、生活方式、课外活动等。集 中体现在校风、班风和学风上。一般来说,优越的科研条件,雄厚的师资队伍,周密的教学 环节,勤奋的学习风气,丰富的文体活动,多样的社会实践,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 好的文化环境。所以,大学生一方面要尽快适应大学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从自己做起,去 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添彩。这,便是我们的自我修养上的发展了。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自主学习尊重他人 经历了“黑色七月”的洗礼,我们终于踏入了大学的门槛,正式成为了一个大学生。可惜,我们还没能高兴多久,就迎来了新的问题。在过去的求学生涯中,从来都是老师让我们学,我们才去学;而上了大学后,发现与过去的日子有着很大的差别,例如:以前每天都是排的满满的课表,现在却是东一节西一节的,有着很大的空闲时间;以前大家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完全没有做其他事情的时间,而现在,我们不光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就连辅导员也建议我们常出去走走,不要闷在寝室里;以前,学校的规矩很严,禁制很多,而现在,学校里四处可见牵手的小情侣,也有不少同学聚在教学楼前的广场上练大合唱…… 面对这样鲜明的变化,我们不仅深深的思考——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会不虚度自己的大学生涯?我想,这不单单是我会思考的问题,包括我的同学,历年来的广大大一新生们都会思考他。而这,便是我今天要说的主题——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如何去做。 一、心理分析 进入大学的新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新的环境,由此引起的心理上的焦虑感、罪恶感、疲倦感、烦乱感、无聊感、无用感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也有研究者把大一这段时间称为“心理间歇期”。具体表现为自我定位的摇摆、奋斗目标的迷茫、新生活方式适应困难、社交困惑等。 心理学家沃尔曼对适应作了如下的定义:“一种与环境融洽和谐的关系,包括满足一个人的绝大多数需要,并且拥有符合要求所必需的行为变化,以便一个人能与环境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 二、具体表现 相对中学而言,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大一学生要面对一系列变化: (1)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

2-大学生活的心理适应试题

三、编写每章的习题集(含答案) (一)单选题10 题 1、大学生遇到挫折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C) A 攻击他人或自我伤害 B 表现焦虑,对人对事冷漠 Cxx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D 回复到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如痛哭 2、以下说法关于应激反应,不正确的是(D) A 对有机体而言,任何被判断为应激源的事件都会立即作出反应 B 抵抗反应出现在应激源持续时间较长或个体对技术不恰当的情况下 C 应激反应过度可引起反应性精神障碍 D 多数情况下,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阶段的反应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不可逆 3、以下哪个不是应激反应的阶段?(B) A 警觉反应期 B 适应反应期 C 衰竭反应期 D 抵抗反应期 4、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在本质上是大学生面临环境变化,(A)发展的结果。 A自我同一性B人际关系 C 意志力 D 情感 5、以下关于情绪定向的应对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关注情绪反应

B 不以压力事件本身为注意对象 C个体试图控制和减弱应激带来的负性情感 D 情绪性反应一定是个体在应激状态或挫折情境中不自觉的反应 6、以下关于问题定向的应对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以压力事件本身为注意对象 B 是理智的反应 C 采取消极的态度和行为来应付 D是以Lazarus为代表的认知 ---- 交互模式应对类型中的一种 7、适应源于(B)的概念 A 心理学 B 生物学 C 生理学 D 人类学 &适应状态是从(A)两种作用之间取得平衡的结果 A同化和顺应B主动和被动C正向和反向D运动和静止9、对于处于思考定位期的大学生,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新生初期的各种心理困惑逐渐得到了解决 B 开始思考自己的发展前途 C 重新调整自己在集体中位置的认识 D 疯狂与老同学联系 10、以下对反应性精神障碍的诱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有(B) A 急剧或严重的精神打击、生活事件和持续感到困难的生活处境 B 与病人的人格特点不相关 C通常在受刺激后1小时之内发病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体会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体会大学生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体会大学生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通过对心理讲座的学习,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心理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新的体验带来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每天拥有好心情,打开自己心灵的窗口是快乐生活的小秘方。大学生心理调试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方向。 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行为态度都能透过对人心理的研究而反映出来。就大学生而言,应该积极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试。 1确立新的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 2建立有规律的校园生活,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应建立起一个适合自己的有规律的生活体系,如为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生物钟的作息时间表,按照时间表进行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 3积极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宣泄 4正确对待情感问题。面对挫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调节,不要选择自寻烦恼。保持好心情,有一颗平常心。失败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的驿站,不要跌倒在那一个瞬间,用心去思考,换来的是什么。失败不是永恒,只是人生的一段小小的曲折,迈过去就是一大胜利。快乐生活,每天好心情,是最好的诠释。

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 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其一,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二,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其三、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

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健康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是每个人所渴望的.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一直是"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同生物学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健康,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对策研究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新生刚进入校园,面对一系列改变和新事物,心理上会产生暂时性 不适应的现象。适应是指个体对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本 研究阐述了大学新生面临的学习和人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适应问题,并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探讨新生适应问题的对策。大学生产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原 因可以分为环境因素、学习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几类,可以相对应做出提出解 决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对策 前言:环境的改变必然导致适应问题的出现。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对环 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 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对于刚步入大学的新生而言,生活、学习和社会关系环境 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必然会面临环境适应问题。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新 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的积极效果。本研究将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 及教育对策,以期为大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问题 1.1生活因素 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尤其是 到了大学的集体宿舍,很多人会对大学的群居生活表现出相当的不适应。原有的 生活秩序被打破,需养成新的生活习惯,在改变自己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常常会出 现心理的不适应。除此之外,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后,最显著的改变就是独立意 识迅速发展。一方面要求大学生能在生活、学习上独立,另一方面大学新生还处 在刚脱离父母生活的阶段,心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将使 新生产生不良的情绪。 1.2心理因素 心理上的不适应是大学新生在刚进入大学后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大学新生常 感觉到与同学之间巨大的心理落差。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并非人人都有机会有 能力出类拔萃。因此,伴随着完美追求而来的是对失败的恐惧和焦虑。失败恐惧 和焦虑症使那些学生不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适应变化。其次是人际交往 问题,大学新生从中学熟悉的人际关系中进入大学陌生的环境,其人际关系又是 一个新的开始,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新生的心理有很大影响。此外,大 学生在经济上依赖父母,部分学生还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物质生活的不满足从 而产生的自卑感。大学新生还常常会出现过分担心和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 自己的前途表示担忧、自信心不足、做事提不起精神来等等心理问题。 1.3学习因素 教育方式的差别:我国中学的教育为应试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偏重于智力 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偏重心理障碍问题的解决而忽视心理素质的优化;缺乏完善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发展的机制,无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调控机制。 另外,中学学生是被动学习,由家长或老师安排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清晰,而到 了大学之后,被动学习的模式不复存在,主动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两者之 间的巨大落差会让大学新生感到极度不习惯。学习方法上的转变:与高中时期相比,大学老师上课速度快,授课风格各异,许多时候会加以拓展,糅合其他科目 的知识。这一系列的差别给大学新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困难,再加上许多大学新生 对专业性质不够了解,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合适的方法,导致新生在专业学习方

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分析

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分析(一)大学毕业生的适应问题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大多都会面临社会适应问题,这将阻碍他们就业及就业后的发展,也将影响国家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这一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每一位大学生在几年的大学生涯里,无不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和前途,他们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心理压力与冲突,导致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失衡,从而产生求职适应性障碍,这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大学毕业生应尽快地适应从校园到社会的这一变化,开始新的征程。但有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因不能顺利地完成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以致不能很快地适应社会生活。大学毕业生的适应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少经验对于毕业生来讲,大学生普遍只注重大学学习,而忽视个人能力的培养(比如: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周边知识了解等等),知识过于陈旧,动手能力不足,再加之学生过分依赖学校的培养,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不能与社会很好的融合,所以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而出现择业难的问题。2.眼高手低有些毕业生眼高手低,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总以为自己志向远大往往瞧不起没有名气的企业或单位,总以为自己不至于屈身于此。很多大学生都想找一家比较“牛气”的企业,一上班就挣万儿八千。工资少了不会去,福利差了不愿去,住房没有不能去,不准考研不敢去,甚至单位所在城市规模小了,位置偏僻了也不考虑去。高眼光背后,一些大学生却并不具备高能力。“工资开口三千五千,连个表格都不会做,上网打游戏倒是高手”。毕业生错误地估计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过高,不愿意从低层做起的想法,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社会适应性差的本质。 3.盲目就业、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对策研究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25T09:47:26.633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作者:刘玉蕾 [导读] 大学新生刚进入校园,面对一系列改变和新事物,心理上会产生暂时性不适应的现象。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摘要:大学新生刚进入校园,面对一系列改变和新事物,心理上会产生暂时性不适应的现象。适应是指个体对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本研究阐述了大学新生面临的学习和人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适应问题,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探讨新生适应问题的对策。大学生产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环境因素、学习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几类,可以相对应做出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对策 前言:环境的改变必然导致适应问题的出现。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对于刚步入大学的新生而言,生活、学习和社会关系环境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必然会面临环境适应问题。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的积极效果。本研究将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及教育对策,以期为大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问题 1.1生活因素 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尤其是到了大学的集体宿舍,很多人会对大学的群居生活表现出相当的不适应。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破,需养成新的生活习惯,在改变自己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心理的不适应。除此之外,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后,最显著的改变就是独立意识迅速发展。一方面要求大学生能在生活、学习上独立,另一方面大学新生还处在刚脱离父母生活的阶段,心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将使新生产生不良的情绪。 1.2心理因素 心理上的不适应是大学新生在刚进入大学后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大学新生常感觉到与同学之间巨大的心理落差。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并非人人都有机会有能力出类拔萃。因此,伴随着完美追求而来的是对失败的恐惧和焦虑。失败恐惧和焦虑症使那些学生不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适应变化。其次是人际交往问题,大学新生从中学熟悉的人际关系中进入大学陌生的环境,其人际关系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新生的心理有很大影响。此外,大学生在经济上依赖父母,部分学生还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物质生活的不满足从而产生的自卑感。大学新生还常常会出现过分担心和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前途表示担忧、自信心不足、做事提不起精神来等等心理问题。 1.3学习因素 教育方式的差别:我国中学的教育为应试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偏重于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偏重心理障碍问题的解决而忽视心理素质的优化;缺乏完善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发展的机制,无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调控机制。另外,中学学生是被动学习,由家长或老师安排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清晰,而到了大学之后,被动学习的模式不复存在,主动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两者之间的巨大落差会让大学新生感到极度不习惯。学习方法上的转变:与高中时期相比,大学老师上课速度快,授课风格各异,许多时候会加以拓展,糅合其他科目的知识。这一系列的差别给大学新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困难,再加上许多大学新生对专业性质不够了解,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合适的方法,导致新生在专业学习方面不能及时摆正心态,产生负面情绪。 2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应对措施 2.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应为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一种积极进取的氛围,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因此,学校应开展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娱乐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挥,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克服自卑,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其次,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创建一个和谐、轻松的健康环境,也有利于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协调其心理适应能力。对新生的适应问题,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预防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出现极端的行为。在大学新生入学后,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等搜集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测试结果、日常的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言行的观察记录、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及经历的重大事件等。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散发相关资料,开设心理咨询室,为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和心理支持。 2.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 相对中学而言,大学具有非常宽松的学习环境。大学的学习基本上都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教授为辅。如果新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就很容易在大学中迷失方向,导致他们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出现偏差。因此,大学新生在进校后,导员要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使他们抱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学校教育则要充分发挥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做出明确的学习规划,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丰富和充实自身。 2.3开设专业心理咨询课程,发挥心理咨询师专业优势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师和当事人相互交流的过程,针对当事人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帮助当事人达到自立自强、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当学生在适应过程中产生负性情绪,经过自我调适、朋辈沟通后仍然无法摆脱困扰时,需要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才能真正改善情绪状态、转变认知、提高幸福感。 高校要加强对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视和扶持,完善心理咨询老师继续教育制度、心理危机预警制度、心理测评工作制度、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心理咨询督导制度、心理危机学生转介制度等相关制度体系,保证心理咨询队伍的运作、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员的专业优势以应对心理危机事件,在咨询过程中一旦发现当事人存在深层次的心理困扰或是病理性症状,处于重度抑郁状态、有自杀危险,此时心理咨询的帮助作用有限的,有必要转介学生到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这也是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的途径。 结语:大学新生面临的学习和人际关系适应问题不容忽视,分析适应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是教育管理部门的义务和责任。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为大学新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他们主动去适应大学生活,提高自己的心理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