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

①性激素②运输K+的载体③淀粉④淀粉酶⑤纤维素

A.②③B.②④C.②⑤D.①②

2.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将过氧化氢酶加入H2O2溶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活性,自变量有温度.时间

B.从图中可以得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为25℃

C.20—80分钟,40℃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小最显著

D.温度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相同

3.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将5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

B.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划2~3次

C.把划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D.色素分子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所以研磨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是为了溶解色素

4.下图甲、乙为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乙中的[H]来自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的分解

C.甲膜中的色素分子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D.甲、乙上生化反应由各自不同的酶催化

5.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C.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

D.将胃蛋白酶加入到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

6.实验室中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绿色植物,如果突然停止给予光照,那么在短时间内,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中,C3和C5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A.C3和C5都减少B.C3增加,C5减少

C.C3和C5都增加D.C3减少,C5增加

7.现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将对称叶片的一半遮光(甲),另一半不遮光(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甲、乙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照射一段时间,在甲、乙中截取对应部分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作m1和m2;单位:mg/(dm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在未测出呼吸作用强度的条件下,能测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B.(m1—m2)表示乙叶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

C.m2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净光合作用的大小

D.m1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呼吸作用的大小

8.如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乙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蓝紫光

9.将某株植物置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光照强度合适的环境中,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得到下图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由图可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对该植物的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

②由图可知,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比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更低

③若每天昼夜不停的光照,则一昼夜该植物在15℃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

④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h,相比于25℃,该植物在5℃环境中生长更快

⑤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h,则该植物在35℃的环境中无法长时间生存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1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用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B.叶绿素的提取需用无水乙醇,若无,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代替直接使用

C.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均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

D.将重铬酸钾溶解在体积分数为95%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可用来鉴定呼吸作用中产生的CO2

11.如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ah段

B.影响be段光合速率变化的外界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温度和CO2浓度等

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

D.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该植物呼吸速率为c时刻小于f时刻

12.科学家恩格尔曼在证明光合作用放氧部位是叶绿体后,紧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从这一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红光和蓝光对好氧细菌有吸引作用

B.好氧细菌喜欢聚集在氧气含量少的光区

C.叶绿体主要吸收绿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13.下列有关实验变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

B.在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只有温度、植物种类是无关变量C.在探究氯化钠浓度对人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红细胞形态变化是因变量D.在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14.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

选项应用措施目的

A种子贮存晒干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

B水果保鲜零上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C乳酸菌制作酸奶通气促进乳酸菌的有氧呼吸

D栽种庄稼疏松土壤促进根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离子

A.A B.B C.C D.D

15.下图是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色素带①②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

B.色素带①②变窄的原因可能是未加碳酸钙

C.纸层析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95%乙醇

D.色素带③④中的色素只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1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需要ATP提供能量

B.人体细胞中的酶不可能从食物中直接获得

C.生物体内的酶绝大多数都是蛋白质

D.外界温度由0℃升高到37℃的过程中,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

17.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b)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D.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18.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需另加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溶液为NaOH溶液

C.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液滴右移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

19.某同学对ATP进行了如下总结,你认为合理的是()

A.在剧烈运动状态时,细胞消耗大量ATP,因此ATP的含量不再保持动态平衡

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C.ATP在给细胞提供能量时,其中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易断裂、易形成

D.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20.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膜的组成成分与细胞膜大致相同,但物质含量有差异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使其表面积加大,易于生化反应的进行

C.线粒体是可产生水的细胞器

D.在线粒体中,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21.下列可准确地判断储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法是

A.有无二氧化碳的生成B.热量产生多少

C.有机物的消耗量D.O2消耗量和CO2生成量的比值

22.如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植物细胞内C3和C5的相对含量随一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下列对这一环境因素的改变分析正确的是()

A.突然停止光照

B.突然增加CO2浓度

C.降低环境温度

D.增加光照强度

23.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着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和碳反应 B.光反应C.碳反应D.呼吸作用

24.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 a和T b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区别

C.图乙中温度超过T b时,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D.图乙中A点可能对应图甲中的温度为T0

25.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二、多选题

26.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色素丁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

B.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C.在开花季节采下水稻的新鲜叶片做实验,其结果与图中结果相似

D.研磨时未加CaCO3,滤纸条上四种色素可能都不出现

27.在45℃和60℃条件下,测定不同pH环境中植物淀粉酶的活性(用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表示),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完全水解所需时间长短与淀粉酶活性高低呈负相关

B.曲线①和曲线②分别为45℃和60℃条件下测定的结果

C.45℃和60℃条件下,植物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7

D.向反应液中滴加碱液,pH从1→4→7过程中,淀粉酶活性逐渐恢复

28.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29.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O2的生成和利用分别发生在()

A.叶绿体基质B.类囊体薄膜

C.线粒体基质D.线粒体内膜

30.生物体中多种结构或物质存在螺旋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时,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B.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C.多肽链组成相同,但盘曲方式不同的蛋白质功能不一定相同

D.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三、非选择题

31.某生物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培养某植株幼苗,并不断地改变光照强度,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图1装置内的植株持续顺利地进行光合作用,可在装置内添加_____________溶液维持CO2的浓度。若不添加该溶液,在初始有限的CO2浓度下,适宜光照一段时间,植株的O2释放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

(2)分析图2曲线,该植株的细胞呼吸速率是_________mmol/h,最大真光合速率为

__________mmol/h。

(3)该实验中,给予植株光照的时间总长为_____________h。光照强度维持不变的时间段包括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4)图2中曲线FG段下降,试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最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分析曲线图并回答:

(1)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___________,光合作用将这种能量转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过程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以概括地分为___________两个阶段。

(3)6-10时该绿色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___________,原因是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2时左右该绿色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___________。

33.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色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B是滤纸条上的两个位置,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触及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I条色素带。现将该植株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在25℃(该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恒温条件下,测定该植株对某气体的吸收量或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植株不能合成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实验中作为观测指标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

②B点时的光照强度下,该植株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

③该植株由于缺失第Ⅰ条色素带,导致_______反应限制了_______反应,因而光合作用效率较低;与该植株相比,正常植株的D点偏______________方。

34.如图是表示猕猴桃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④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除发生在A过程外,还发生在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过程。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

(4)要提取和分离猕猴桃中的色素,可以用_________法。实验中,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_____,可以保护色素,防止叶绿素降解。

35.下图为某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在叶绿体__________上,形成的XH为②过程提供___________。

(2)②过程中的E被固定生成____________;若E供应不足,则①过程中Y的产生量将___________。

(3)③过程中产生的E扩散进入相邻细胞被利用经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

(4)④过程在有光情况,___________(填“能/不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核糖体是无膜的结构,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其中②和④属于蛋白质,①属于脂质,③和⑤属于多糖。

【详解】

①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①错误;

②运输K+的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②正确;

③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其合成场所是叶绿体,③错误;

④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④正确;

⑤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合成场所为高尔基体,⑤错误。

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考查实验的变量、结果分析等基本试验方法和技能,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

该实验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所以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活性,自变量是温度、时间,A正确.

从图中可知25℃时酶的活性最高,但由于没有出现峰值,所以不能得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B错误.

20—80分钟,45℃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小最显著,C错误.

温度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不同,D错误.

【点睛】

对照实验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底物浓度直接影响反应速率。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5g菠菜叶需要去掉茎脉,剪碎,然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A错误;

B、用毛细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重复2﹣3次,每次等上一次干以后再重复画,B错误;

C、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不能摇晃,C错误;

D、研磨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B

【解析】

根据图中的化学反应可知,甲上发生了水的分解,是光反应过程,所以甲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乙上发生有氧气参与的水生成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以乙是线粒体内膜。根据前的分析可知,甲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乙是线粒体内膜,所以A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的[H]来自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的分解和丙酮酸在线粒体中的分解,B错误;叶绿体中提取色素使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C正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不同,所以D正确。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能够起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RNA。

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详解】

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恰好能和底物分子结合,A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

是RNA,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B正确;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因此,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C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8,将其加入到pH10的溶液时,胃蛋白酶的空间结构会改变,使酶失活,D正确。故选A。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停止光照以后,会导致【H】和ATP的量下降,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弱,而二氧化碳的固定合成三碳化合物还在继续,所以C3增加;五碳化合物的合成量较少,二氧化碳的固定消耗量不变,所以会导致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下降, C5减少;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B。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在黑暗中有机物的减少量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光照下有机物的增加量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速度=净光合作用速度+呼吸作用速度。

【详解】

A、假设原来半片叶重为m0,则m0-m1=呼吸作用,m2-m0为光照下的净光合作用。所以,实际光合作用速度=净光合作用速度+呼吸作用速度=m2-m0+m0-m1=m2-m1,A正确;

B、(m2-m1)表示B叶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合成量,而不是积累量,B 错误;

C、m2表示被截取的部分(B部分)干重,不能代表净光合作用的大小,C错误;

D、m1表示被截取的部分(A部分)干重,不能代表在光照时间内呼吸作用的大小,D错误。

故选A。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纸层析的原理,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与滤液细线的距离越远,故甲、乙、丙、丁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大的是丁,C错误,ABD正确。

故选C。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的光合作用强度指的是总光合作用强度,减去细胞呼吸强度后,可以得到净光合作用强度,结合图示可知,在相同的光照时间条件下,15℃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详解】

①图中显示,在5-15℃范围内,温度对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①正确;

②图中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15℃左右,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5℃左右,故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比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更低,②正确;

③结合图示可知,一昼夜该植物在15℃的环境中净光合强度最大,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因此每天昼夜不停的光照,在15℃的环境中积累的有机物最多,③正确;

④若植物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表现为生长,日照时间为12小时,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为4×12-1×24=24;2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为6×12-2×24=24;故二者生长一样快,④错误;

⑤日照时间为12h,3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为5×12-3×24<0,该植物无法生长,⑤正确。共四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详解】

A、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通常采用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该细胞为高度分化细胞,不分裂,故观察不到染色体,A错误;

B、叶绿素的提取需用无水乙醇,不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代替直接使用,因为叶绿素是脂溶性的,B错误;

C、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若采用植物的叶肉细胞可用叶绿体作为参照,便于观察,而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富含色素,故可用该细胞作为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材料,C正确;

D、重铬酸钾溶解在质量分数为95%~97%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可用来鉴定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酒精,出现颜色变化为橙色变为灰绿色,D错误。

故选C。

【点睛】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点以前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a点以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点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ab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b 点以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ce段下降的原因是中午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光合作用强度降低;g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h点植物的净积累量最大;gh段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h点以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详解】

A、根据图中曲线可知,该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在ah段,A正确;

B、影响be段光合速率变化的外界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温度和CO2浓度等,B正确;

C、ce段下降主要是由于光合午休导致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弱,fg段下降是由于接近傍晚,光照强度减弱是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C错误;

D、呼吸作用速率等于真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由于c点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f

点净光合作用速率,因此c点的呼吸作用速率低于f点的呼吸作用速率,D正确。

故选C。

12.D

解析:D

【解析】

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主要说明这两个区域有氧气产生,A项错误;好氧细菌进行有氧呼吸需要消耗氧气,所以喜欢聚集在氧气含量多的光区,B项错误;该实验中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说明红光和蓝光部位有氧气产生,而氧气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所以该实验说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中各种变量的理解。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详解】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A正确;

B、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无关变量除了温度、植物种类外,还有二氧化碳浓度、湿度等,B错误;

C、在探究氯化钠浓度对人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氯化钠浓度是自变量,人的红

细胞形态变化是因变量,C正确;

D、在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氧气浓度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必须相同且适宜,D正确。

故选B。

14.C

解析:C

【解析】

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正确;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是最好的方法,但温度不能太低,B正确;乳酸菌是严格厌氧的微生物,所以整个过程要严格密封,C错误;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从而为生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D正确。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将不同光合色素进行分离,其中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大,在圆形滤纸上扩散的最远,依次为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故①是胡萝卜素,②是叶黄素,③是叶绿素a,④是叶绿素b。

【详解】

由分析可知,色素带①是胡萝卜素,②是叶黄素,二者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A正确;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而色素带①是胡萝卜素,②是叶黄素,B错误;纸层析的原理是不同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的速度快,而溶解度慢的扩散的速度慢,C错误;色素带③是叶绿素a,④是叶绿素b,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非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错误。

故选A。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RNA。

2、温度、pH等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失活。

【详解】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只需要酶催化,不消耗能量ATP,A错误;

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RNA,在消化道内会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所以人体细胞中的酶不可从食物中获取而是由细胞自身合成,B正确;

C、生物体内的酶绝大多数都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正确;

D、人是恒温动物,外界温度由0℃升高到37℃的过程中,人体内酶的话性不变,D正确。

故选A。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好氧细菌在红光区(波长600~700)和蓝光区(波长400~500)数量最多,说明红光区和蓝光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最多,即在红光区和蓝光区光合作用最强。

【详解】

A、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该实验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是水绵,A错误;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说明水绵的该部位光合作用强,B错误;

C、好氧细菌大量消耗O2,不是使水绵光合作用速率加快的原因,C错误;

D、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好氧性细菌需要氧气,水绵光合作用强的部位,产生的氧气多,在氧气含量多的地方好氧细菌的数量多,D正确。

故选D。

18.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解: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将吸收CO2释放O2导致液滴向右移动,液滴移动的距离是释放O2的原因,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A正确;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即光合作用的总量,就要明白真正的光合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释放的O2量)+呼吸消耗强度(吸收的O2量),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那X溶液为NaOH溶液并遮光处理,在有氧呼吸中吸收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并被NaOH吸收,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向左移动,可表示的是呼吸消耗强度,B正确;

C、清水既不吸收和释放O2,也不吸收和释放CO2.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全部被光合作用所用,光合作用产生的O2除满足呼吸作用所用外,又释放到细胞外,同时从细胞外吸收CO2,但是密闭小室中的CO2量有限,限制释放的O2量和吸收的CO2量相等,液滴不移动,C错误;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由于脂肪中[H]含量比糖中高,有

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多,产生的CO2量相对减少,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左移,D正确.

故选C.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ATP与ADP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对ATP的需要,平静和剧烈运动时,细胞内ATP的含量保持稳态,A错误;

B、蛋白质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与ATP水解有关,B错误;

C、ATP在给细胞提供能量时,其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易断裂、易形成,C错误;

D、细胞中绝大多数的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功能,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正确。

故选D

【点睛】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1)ADP和ATP的关系:ADP是二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分子式可简写成A-P~P.从分子简式中可以看出.ADP比ATP少了一个磷酸基团和个高能磷酸键.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2)ATP的水解: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 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于是远离A的那个P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磷酸)。(3)ATP的合成: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ADP接受能量与一个Pi结合转化成ATP.ATP与ADP相互转变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DP 和Pi可以循环利用,所以物质可逆;但是形成ATP时所需能量绝不是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所以能量不可逆。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线粒体膜的组成成分与细胞膜大致相同,但由于功能不同,因此物质含量有差异,A正确;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使其表面积加大,有利于酶的附着,易于生化反应的进行,B正确;

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因此线粒体是可产生水的细胞器,C正确;

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发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葡萄糖在线粒体

中不能被分解,D错误。

故选D。

2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无O2消耗,可推测其只进行无氧呼吸;若O2消耗量等于CO2生成量,可推测其只进行有氧呼吸;若O2消耗量小于CO2生成量,可推测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

A、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生成的C5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C5的含量将减少,A错误;

B、突然增加CO2浓度,CO2被C5固定形成的C3增加,则消耗的C5增加,故C5的含量将减少,B错误;

C、降低环境温度,光合作用的过程均会变慢,故C3、C5的含量都将减少,C错误;

D、增加光照强度,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被还原的C3增多,生成的C5增多,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减少,C5的含量将增加,D正确。

故选D。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碳反应速率增加,但是由于光照较弱,光反应受到限制,故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选B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点评:理解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这是重难点,学生关键要学会分析。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甲可知T0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此时是该酶的最适温度,故A正确。Ta是因为温度低酶的活性收到抑制,但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而Tb处是温度过高酶失去了活性,因为其空间结构已经破坏,故B正确。在图乙中因为因变量是产物的积累量,反应速率最快的点是酶的最适温度,应是A点,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纵坐标的含义是净光合速率,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在横坐标以下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在横坐标以上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与横坐标相交的点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详解】

A、若横坐标是CO2浓度,纵坐标表示净光合速率,则根据题中信息无法判断出较高温度下和较低温度下呼吸速率的大小,同理,也无法判断出较低和较高温度下光合速率的大小,所以无法判断甲和乙的关系,A错误;

B、若横坐标是温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都会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B错误;

C、若横坐标是光波长,则净光合曲线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与图中甲乙曲线变化不符,C错误;

D、若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明确纵坐标的含义,确定图中曲线不同段的生理意义,结合横坐标的不同含义进行分析答题。

二、多选题

26.AC

【解析】

【分析】

依据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实现色素的分离。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慢,其中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大,叶黄素次之

解析:AC

【解析】

【分析】

依据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实现色素的分离。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慢,其中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大,叶黄素次之,叶绿素b溶解度最小。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

AB、由题图可知,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在滤纸条上扩散得最快,A正确,B错误;

C、水稻在开花时节,生长旺盛,叶片呈绿色,用开花季节采下的水稻新鲜叶片做实验,其结果与图中结果相似,C正确;

D、CaCO3可保护叶绿素不被破坏,研磨时若未加入CaCO3,则甲、乙相对含量明显下降,但丙和丁不会消失,D错误。

故选AC。

【点睛】

明确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准确判断甲~丁四种色素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ABC

【解析】

【分析】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活性越高,催化效率越高,到达反应平衡点的时间越短,但酶并不影响最终的产物量。

【详解】

A、酶活性越高,催化效率越高,底物完全水解

解析:ABC

【解析】

【分析】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活性越高,催化效率越高,到达反应平衡点的时间越短,但酶并不影响最终的产物量。

【详解】

A、酶活性越高,催化效率越高,底物完全水解所需时间就越短,故淀粉完全水解所需时间长短与淀粉酶活性高低呈负相关,A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相同PH条件下,曲线①表示的温度下,淀粉水解所需时间长于曲线

②,说明曲线①所示温度下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故曲线①、②分别为45℃和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