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秦始皇的某项措施)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材料所说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修筑长城

2.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对宰相高颎(jiǒnɡ)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 )

A.定都长安,发展经济B.创立进士科,选拔人才

C.灭掉陈朝,统一全国D.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

3.唐朝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事件是( ) 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鉴真东渡日本

4.市舶收入在宋朝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宋高宗初年表现尤为突出。那时,南宋政府的年收入不满1000万缗(缗:古代铜钱计量单位),而市舶收入已达150多万缗,竟占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15%。

材料说明( )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B.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

C.海外贸易是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D.航海技术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重要原因

5.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某人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派遣郑和下西洋而“美名远播”的皇帝是( )

A.汉武帝B.唐太宗C.元世祖D.明成祖

6.如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无不向来往的人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虎门销烟B.吴淞之战C.金田起义D.黄海大战

7.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所有的改革也与其他部门隔离,以免妨碍旧有法制规章。这说明了当时的这些改革者实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B.学习西方枪炮,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改革船坞与兵工厂,壮大实力

D.制造先进武器,在战争中取胜

8.下面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据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近代开端B.军阀割据C.国家统一D.走向共和

9.“赵登禹,山东菏泽人,时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师长……抗战胜利后,为纪念他,人们将……北沟沿大街改名为赵登禹路。”文中赵登禹的主要英勇事迹是( )

A.保卫北平,奋勇抗日B.坚守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

C.参加枣宜会战,壮烈殉国D.反“扫荡”作战,血洒疆场

10.以下对台儿庄战役评价正确的是( )

A.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B.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1.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干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 ) A.艰难产生B.初步发展C.黄金时代D.走向衰落

12.下列选项能选入“中国历史新纪元”板块的是( )

A.淮海战役B.攻克南京

C.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D.开国大典

13.2020年初,一场新型的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的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同属于一个领域的是( )

A.袁隆平B.牛顿C.达尔文D.屠呦呦

14.“由于它所处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使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三个特点﹣﹣宗教本位、承上启下、连贯东西。”“它”是( )

A.古埃及文化B.古印度文化C.古希腊文化D.阿拉伯文化

15.下列关于西欧庄园表述错误的是( )

A.中世纪西欧的社会基础B.是独立的政治单元

C.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D.没有独立的司法权

16.“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权力从一个人手里转到一群人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转型”的标志是( )

A.查理一世被处死B.克伦威尔建立共和国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D.《权利法案》的颁布

17.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影响最广泛的一次革命,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B.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

C.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D.打败了欧洲反法联盟

18.美国电影《与魔鬼共骑》讲述了美国内战期间,美国南部的密苏里州和堪萨斯州边界的青年游击队员参加南方军队与北方军队作战,最终认清内战形势的故事。影片中的“魔鬼”指的是( )

A.欧洲的奴隶贩子B.南部的种植园奴隶主

C.非洲的黑人奴隶D.北方的工业资本家

19.社会转型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下列事件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是( ) A.亚历山大东征B.“三角贸易”

C.明治维新D.新经济政策

20.《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宗旨是从各种运动现象中探究自然力,再用这些力来解释自然现象。贯穿全书始终的核心内容,是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该书的作者是( )

A.达尔文B.牛顿C.巴尔扎克D.贝多芬

21.“阿芙乐尔”在俄文中的意思是“曙光”或“朝霞”,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 ) A.第一国际成立B.二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公社革命D.十月革命胜利

22.如下表格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表“重大转折”处的事件是( )

1939年全面爆发

1942年重大转折

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战争结束

A.德国突袭波兰B.诺曼底登陆

C.莫斯科保卫战D.斯大林格勒战役

23.冷战期间,美苏双方虽然都口口声声要争个你死我活,但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往往表现出坚忍和理性。

以下事件最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马歇尔计划B.北约和华约成立

C.成立联合国D.柏林危机的解除

24.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标识图案,其中“致力通过多边贸易,实现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是( )

A B C D

25.有人认为:“5G是一个革命,未来的网络一定是一个平台,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下列对网络引发的“革命性变化”的解读中最合理的是( )

A.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

B.信息传递变得更快捷和简便

C.直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D.世界各地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5分,共3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材料二: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

材料四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间割器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材料五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见下图)

(1)材料一中建立了北魏政权,并努力学习和接收汉族先进文化的是哪一个内迁的少数民族?(1分)(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主要有哪两种类型?(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二中北方人口南迁就导致了材料三中“时和年丰,百姓乐业”的结果?

(2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3分)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于中华民族发展有何重要影响?(2分)

27.(12分)“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

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西体中用】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1分)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1分)

【立宪之梦】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性质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出现了一个“状元实业家”,他的名字是?(1分)【共和之路】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1分)

【思想风暴】

材料四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4)根据材料四,该事件指的是什么?(1分)分析指出该事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2分)

【规律揭示】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2分)

28.(13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1)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1分)据材料一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3分)

材料二该政策允许农民将土地当成是自家所有来使用,也允许他们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产品交易。

……一些商人的商店在内战期间被国有化,他们现在可以重新管理商店,且政府允许开展小规模的私人制造产业。列宁还引进外商,投资矿产和其他发展计划。

——摘编自约翰·梅里受《欧洲现代史》(2)材料二中的“政策”指的是什么?(1分)这一政策有何特点?(2分)

材料三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摘编自美国《时代周刊》

(3)“中国模式”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指的是什么?(1分)

材料四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摘编自《世界史》(4)材料四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1分)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

在何处?(2分)

(5)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29.(15分)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蒸汽机的历史意义……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柬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人口变化统计

图表1 (注:纵坐标为人数,单位为万人;横坐标每个年份从左往右依次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英国农村占比城市占比

1750年84% 16%

1851年46% 54%

1870年30% 70%

图表2 人口比例变化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除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

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请回答:

(1)据所学回答,材料一中的“一个巨大的新能源”是指什么?使用“石油和燃气”机器发明有哪些?

(3分)

(2)据所学回答,材料二中图表1和图表2反映了哪些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3)据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4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应如何面对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4分)

参考答案

26.【答案】(1)鲜卑族。(1分)

(2)少数民族内迁;北方人口南迁。(2分)

(3)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分)

(4)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3分)(5)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27.【答案】(1)自强(或维护清朝统治)。(1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1分)

(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2分)张謇。(1分)

(3)三民主义。(1分)袁世凯。(1分)

(4)新文化运动。(1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是新文化运动的目的之一。(2分)

(5)规律: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2分)

28.【答案】(1)亚历山大二世。(1分)市场、劳动力、资金。(3分)

(2)新经济政策。(1分)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联系起来。(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4)罗斯福新政。(1分)国家干预经济。(2分)

(5)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创新,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尊重市场规律;市场与计划的有机结合;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等。(2分)

29.【答案】(1)煤炭。(1分)内燃机、汽车、飞机。(答出两项即可得2分)

(2)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分,2分)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

(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但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4分)

(4)重视科技创新;科学规划管理城市;重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等。(4分)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秦始皇的某项措施)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材料所说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修筑长城 2.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对宰相高颎(jiǒnɡ)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 ) A.定都长安,发展经济B.创立进士科,选拔人才 C.灭掉陈朝,统一全国D.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 3.唐朝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事件是( ) 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鉴真东渡日本 4.市舶收入在宋朝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宋高宗初年表现尤为突出。那时,南宋政府的年收入不满1000万缗(缗:古代铜钱计量单位),而市舶收入已达150多万缗,竟占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15%。 材料说明( )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B.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 C.海外贸易是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D.航海技术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重要原因 5.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某人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派遣郑和下西洋而“美名远播”的皇帝是( ) A.汉武帝B.唐太宗C.元世祖D.明成祖 6.如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无不向来往的人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虎门销烟B.吴淞之战C.金田起义D.黄海大战 7.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所有的改革也与其他部门隔离,以免妨碍旧有法制规章。这说明了当时的这些改革者实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B.学习西方枪炮,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改革船坞与兵工厂,壮大实力 D.制造先进武器,在战争中取胜 8.下面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据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猜题卷 3套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猜题卷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1.如图所示文物的出现,反映出这一时期()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战国牛尊 A.冶铁技术的成熟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耕地面积的扩大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由于多年战乱的影响,汉朝建立后,社会面临诸多的困难。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实行科举制度 B.实行“推恩令” C.休养生息政策 D.实行刺史制度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为了管辖西藏地区设立的机构是()

A.北庭都元帅府 B.宣政院 C.辽阳行省 D.澎湖巡检司 4.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某一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5.“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这表明“百日维新”() A.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来 6.“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对以上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提倡“文学革命” B.把汉字和孔学作为批判的重点对象 C.唤醒国人关心政治 D.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错误的 7.如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初三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合集》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其中写道:“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里“华夏民族”() A.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B.多元一体,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C.源远流长,由炎帝和黄帝共同创造D.相对独立,发祥地受地理因素限制2.观察下图,①和②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分封、桀B.郡县、纣C.行省、禹D.禅让、启3.“依赖武力实现的政治统一并不能长久,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与这句话主张一致的是() A.北击匈奴B.统一文字C.南征越族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4.综合以下文献史料,得出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C.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D.东汉末年社会稳定 5.表中人口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西汉末至明初江南地区(除岭南外)人口总数变化表 6.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地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唐朝() A.先进的生产技术B.繁荣的中外交流C.和睦的民族关系D.多彩的文学艺术7.唐代长安城的规划体现了天子的绝对权威,城市建筑的条理和规整是国家法律和公共秩序的具体表现。宋代东京城的规划设计,土地如何使用是朝廷首先考虑的问题,开设有商铺的街道取代了之前有墙的城坊。从唐到宋都城设计理念的变化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政治追求B.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 C.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D.工商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8.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下面示意图是对边疆地区管辖采取的措施,据此判断这一地区是() A.新疆B.台湾C.西藏D.东北 9.中国古代出现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治世、盛世局面,他们具备的共同历史条件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民族交往密切,海外贸易发达 C.国家统一,社会稳定D.君主专制加强,科举制度完善 10.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A.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D.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的土地政策有以下变更(见图),其主要依据是() A.地主阶级剥削程度B.农民阶级现实诉求 C.执政党的政治需要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12.下列时间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其中正确的是() A.①段出现“大跃进”等“左”的错误B.②段主要任务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③段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D.④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近日中国高校正在进行大文科改革。右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变化是由于()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大跃进运动的需要

2024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三届亚非会议的意义?() A. 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反帝反殖的斗争 B. 亚非国家联合反帝反殖的斗争 C. 亚非国 家取得民族独立 D.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正确答案是:C. 亚非国家取得民族独立。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政策和战争政策。亚非会议的成功对中国的外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所以亚非会议的意义并不是亚非国家取得民族独立,而是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反帝反殖的斗争,以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故选C。 2、下列哪一项不是纳米比亚独立的意义?() A.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奴役与侵略结束 B. 标志着非洲的殖民地时代结束 C. 表明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D. 纳米比亚赢得了民族 的独立和解放正确答案是:D. 纳米比亚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奴役和侵略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纳米比亚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意义。故选D。

二、连线题 1、把下列会议与其主要内容连接起来。 A. 万隆会议①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国际合作的宣言》 B. 日内瓦会议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③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上海APEC会议④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 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正确答案是:A—④;B—①;C—③;D—②。 2、把下列人物与其事迹连接起来。 A. 徐悲鸿①设计建造武汉长江大桥 B. 李四光②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为新中国脸上增光”的口号 C. 茅以升③创作《田横五百士》 D. 聂耳④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正确答案是:A—③;B—②;C—①;D—④。 三、列举题 1、举出二战后去非洲旅行最便捷的方式和当今中国与非洲国家打交道的主要依据各是什么?正确答案是:航空业和古代交往的史实。 2、科索沃战争爆发后,有人认为恩威尔将军是蓄意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也有人认为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为了维护科索沃居民的利益和西方国家的利益。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正确答案是:(1)我认为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为了维护西方国家的利益。因为这场战争是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发生的,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要实现霸权野心,就通过打击南联盟来遏

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五)(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试题(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而“天下无道”是春秋时期人们的口头禅,这反映当时( ) A.政治秩序崩溃 B.诸子百家兴起 C.社会等级森严 D.新旧制度交替 2.司马迁《史记》记载:“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史料中的“张骞凿空”指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击败了匈奴 C.海上丝绸之路 D.建立西域都护 3.从设置宣政院到台湾的建制,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到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从设置驻藏大臣到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政治的成熟与创新 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外交的冲突与危机 D.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4.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有人写道:“从1928年成立到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受到内部纷争和外来入侵的困扰,几乎没有一天享受到安宁。”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矛盾交织 B.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中国没有完成统一,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 6.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分 A.近代民族工业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B.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C.国家独立是展开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前提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7.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 “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已见。共商建国大计……感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8.1950年,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引发国防费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西藏的需要 B.“一五”计划对国防的重视

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三届亚非会议召开于1970年的原因?(C) A. 亚非国家需要加强团结与合作 B. 亚非国家在会议上提出了发展本 国经济的口号 C. 亚非国家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分歧 D. 亚非国家需 要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 2、下列哪一项不是《联合国宪章》的宗旨?(B) A.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B. 加强联合国在战后的主导地位 C. 维护国际和平与 安全 D.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下列哪一项不是斯大林时期农业政策的特点?(D) A. 以计划经济为基础 B. 以集体化生产为方向 C. 实行农产品的国家收购制 D. 重视家庭农场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4、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会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摒弃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其次,会议恢复了党的

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的一大批冤假错案。此外,会议还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提出了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这些举措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请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政治基础。其次,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是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第三,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最后,战争的正义性也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6、请简述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答案: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加剧了欧洲的分裂、导致了苏东集团的成立、引发了朝鲜战争等。这些政策也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全球多极化的趋势。

2023年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20 题,每题 1.5 分, 共 3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 目前, 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 1 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 元一体的发展基础。研究这些文化遗存的主要依据是 A .史书记载 C .考古发掘 B .神话传说 D .学术论著 2. 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 中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商代酒器 西周叔夨(c è) 西周乐器 鸮卣(y ǒu) 方鼎内铭文 晋候稣钟 春秋水器 叔上匜 (y í ) ①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 组织严密 ②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③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④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中国古代, “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 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 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以体现这一特点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北魏孝文帝 D .隋文帝 初三历史 第 1 页 (共 10 页)

4. 英国人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写道:“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 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据此判断该历史时期是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隋唐 D.明清 (1840 年) 5. 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 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政府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 A.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B.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 C.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 D.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6.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 二十五年(公元 1288 年),因唐制 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位于右图 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7. 1965 年考古学家在中亚的丝路古城撒马尔罕发掘出大量大使厅壁画,据学者考证, 北墙所绘为唐高宗猎豹和武则天泛龙舟图(见下图),这与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的“北壁绘华夏天子”的内容一致。以上材料说明 ①图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②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③盛唐文化对中亚地区影响深远④端午节划龙舟是撒马尔罕特有习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黄冈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详细答案)

黄冈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 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A. 休养生息 B. 兵民合一 C. 重文轻武 D. 外重内轻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重文轻武。解题思路:题干的“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题干的“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表明北宋的文臣受到重用,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重文轻武,故C符合题意;休养生息是西汉初年实行的政策,排除A;兵民合一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外重内轻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故选C。 2. 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A. 台湾 B. 西藏 C. 新疆 D. 东北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

机构;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因此,下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台湾,故选A项,排除BCD项。 3.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 A. 尊孔复古 B. 三民主义 C. 民主科学 D. 爱国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五四运动。解题思路:分析“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形成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传统价值的立足点。故D符合题意;尊孔复古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排除A;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B;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C。故选D。 4. “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这次会议”是 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点:古田会议。解题思路:依据题干的“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议,即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故B符合题意;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排除A;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排除C;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故选B。 5. 如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部分国家伤亡人数及持续作战时间,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五)(Word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五) 温馨提示:本卷共6页,考试时量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2 23 24 答案 1 通工具,用实物证实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由此可见 A.考古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B.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C.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2、老子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深刻地认识到“万物负阴而抱阳”,他提出“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 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观点,这体现了老子的 A.道的思想 B.无为思想 C.辩证法思想 D.以柔克刚思想 3、下列连环画中的典故反映了 A.西周后期的“国人暴动” B.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C.西汉早期的七国之乱 D.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之争 4、官渡之战后,曹操创作《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者“壮心”指 A.消灭南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B.消灭袁绍,统一黄河流域 C.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政权 D.创建三国,促进民族交融 5、“以六觚(角)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觚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 体而无所失矣。”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的成果是 A.麻沸散 B.圆周率 C.活字印刷术 D.《天工开物》 6、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在下列历史人物中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①岳飞 ②文天祥③戚继光④郑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有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有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传说中他的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他的部落在阪泉大战中是失败者,在涿鹿激战中又是胜利者。他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他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不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铁制农具D甲骨文字 3、下列叙述与东汉后期历史史实不符的是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C出现光武中兴局面 D官渡之战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南迁②战乱少社会安定 ③自然条件优越④北魏孝文帝改革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右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 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 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发展 B农业的迅速发展 C手工业发展水平 D开放的社会风气 6、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表述,错误的信息是 A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B大幅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 C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D派文人担任各地方的知州 7、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央王朝历来重视对西藏的管辖。在搜寻历史文物论证时,以下哪些文物能够证明这一史实

①元宣政院印 ②达赖金印 ③金奔巴瓶 ④伊犁将军府 8、穿越时光来到右图明朝“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当时的科举考试,不可能发生的情景是 A 答卷文体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B 考题一定选自“四书”“五经” C 答题时可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D 考中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9、万里长城(如右图)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蜿蜒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下面关于明长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目的:防御北方蒙古族南扰 B 起止: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 性质: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D 作用:成为各族交往的纽带 10、虎门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它既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民族精英觉醒和奋斗的起始。鸦片战争前后,广东虎门见证了 ①林则徐禁烟运动 ②关天培战死炮台 ③陈化成力竭牺牲 ④屈辱的中英条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孙中山在一篇檄文中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为“戮此民贼”,蔡锷、李烈钧等发起了 A 辛亥革命 B 护法运动 C 二次革命 D 护国战争 12、历史老师在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时,用三个“转”字对知识进行了串联,即:“战略转移”、“生死转折”和“转危为安”。其中“转危为安”指的是 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 遵义会议的召开 C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 红军巧渡金沙江

2023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不再打着“尊王壤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当时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以下属于这类战争的是() A.阪泉之战 B.巨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2.某学者认为,秦代以后中国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其所辖的各地方已不是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划了。该学者意在说明() A.“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B.分封制稳定了政治局势 C.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 3.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对联与唐代帝王相关的有() ①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②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③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④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从12世纪开始,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促使许多希腊哲学家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重新被翻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这才重新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这个潮流也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这体现了()

A.阿拉伯文化是当时最先进的 B.文艺复兴再现了古希腊文化 C.欧洲发展落后于阿拉伯世界 D.阿拉伯人对文化传播的贡献 5.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唐朝时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时设北庭都元 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根据这些史实可知() A.西汉奠定了当今疆域版图的雏形 B.元朝时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建立 C.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D.中央政府逐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6.如图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 该是() A.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过程 B.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历程 7.通过以下两则材料,不能说明洋务派的活动()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培养了一些近代化人才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8.鲁迅曾经这样评价李大钊:“他的遗文却将永驻,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对于此处的“先驱者”的准确理解是() A.第一个举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 B.是向封建道德发起进攻的主将 C.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创始人 D.在中国最早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9.“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及化学和工农业产品,这些是中国的现代化所急需的 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 了22年互不来往的状态。”材料表明()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通过历史学习,过去人门的生活状况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生活在约6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并且把粟作为主食的原始居民,住着什么样的房屋 A.干栏式房屋 B.窑洞 C.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竹楼 2.从春秋初年裙葛之战,周天子被诸侯射中肩膀,再到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表明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3.汉朝初年刘邦为了维护刘家天下,分封刘姓子弟为王,最终酿成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 A.刺史制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推恩令 D.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以下不属于儒家治国理念的是 A.为政以德 B.实行“仁政” C.选用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D.实行“礼治” 5.以下哪场战役有利于南方地区的稳定及开发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6.结束图一与图二分裂局面的朝代分别是 图一图二 A.唐朝、北宋 B.隋朝、北宋 C.唐朝、元朝 D.北宋、元朝 7.如果你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人,你不可能 A.在热闹的大街旁摆摊叫卖 B.看到有人用纸币进行商业交易 C.读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三国演义》 D.买到河南汝窑烧制的瓷器 8.下列四幅历史地图与“民族交往”主题相符的是

A B C D 9.在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权力至高无上。历代皇帝都在努力强化皇权,以下皇帝与其强化皇权的措施对应不正确的是 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B.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裁撤中书省 C.乾隆——设立军机处 D.康熙—设立南书房 10.“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人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哪一场战争将中国带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11.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轻侮)处荤毂之下(京都的代称),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外国猖狐至此,不亟亟(急迫)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李鸿章等人掀起了什么运动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13.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4.香港回归前,美国《财富》杂志曾以“香港之死”为题,“唱衰”香港。然而,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香港依然是全球最富裕经济体之一。这充分说明了 A.“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B.香港是中国的领土 C.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D.西方媒体狼子野心 15.中世纪的西欧乡村,典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庄园里的佃户承担的义务包括 ①为领主耕种“直领地”②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③缴纳“婚姻捐”“继承捐”等④为领主耕种“公用地”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学者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材料中“这层纱幕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是由于 A.罗马帝国的建立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殖民扩张活动 17.在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它兴起的重要原因有 ①经济的发展②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③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④资产阶级形成

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 3套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1.“小钱币,大历史”,下面表格中相关货币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读图.识图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以下四幅图所表达的的主题是()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中外的文化交流 D.政权的分立与对峙 3.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种现象() A.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与进步 B.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逐步削弱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进程 4.下图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5.抗日战争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使日、伪军的兵力深陷在敌后战场上。这反映出() A.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B.中国共产党逐步发挥抗战中流砥柱作用 C.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达到空前团结觉醒 6.如图反映的是1912~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变化,促成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B.清末新政中设立了农工商总局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7.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这一伟大历史性决策 B.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C.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8.在中共“伟大的历史转折”后,下列历史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阐述中国梦宏伟蓝图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人教部编版历史江苏省南京市2023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初三历史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 1.2020年7月,长江流域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受持续暴雨和洪峰影响,江水暴涨,引起沿江地区洪灾。以下各个选项当中,也会受到长江洪水影响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北京人 2.“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这则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 A.推行郡县制度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C.创立皇帝制度 D.开创君主专制制度3.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冯媛坚决不说汉语,不穿汉服,劝说多次无果,孝文帝一怒之下废掉其皇后之位,贬为庶人,送至寺院养老。孝文帝这样做() A.消除了外戚专权 B.杜绝了后宫争宠C.有利于民族交融 D.实现了长治久安 4.有史家认为,隋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王朝,这主要是因为唐继承了隋的()A.疆域 B.经济 C.制度 D.宗教 5.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金灭北宋 B.澶渊之盟 C.岳飞抗金D.签订《尼布楚条约》 6.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分别写下了《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7.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和台湾实行管辖,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台湾府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8.与前代相比,清朝前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扩展到欧洲诸国,与周边亚洲国家关系的重要性则逐渐削弱,但政府依然用朝贡外交的眼光看待西方国家。这表明清政府() A.清醒认识国际关系格局 B.审时度势、维护国家版图完整 C.沿用朝贡外交笼络列国 D.不识时务、拒绝顺应世界潮流 9.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我的胞兄香港(岛)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啊,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其中的“香港(岛)”和“九龙”被英国割占分别是通过() 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10.“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奕、李鸿章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宋教仁 D.陈独秀、李大钊11.一位日本人能在重庆拿到清政府准许其开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12.“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 ”这一对联反映的事件是() A.清末新政开启民主共和 B.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 C.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 D.民主革命任务最终完成 13.面对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一场吸取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运动发生了。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4.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为薄弱”,须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

2023年中考历史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经典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第15题后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中严重受损并引发了核泄漏,日本首相称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二次核危机。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核危机是指 A.二战中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B.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军侵略日本 C.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制造化学武器 D 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军火库爆炸 2.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是 A.德军攻占巴黎B.德军突袭苏联 C.日军偷袭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3.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这场战役是 A.诺曼底登陆 B.不列颠之战

C.凡尔登战役 D.敦刻尔克撤退 4.某班开展了“我看希特勒”的课堂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其中属于正确情感态度的是 A.他宣称“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符合德国的利益 B.他把德国绑上战车,把世界拖入战争,完全是西方国家纵容的结果 C.在短时间内横扫大半个欧洲,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D.欧洲历经巨大的战争浩劫,约600万犹太人成为冤魂,他是罪魁祸首5.观察分析下表,从该表信息中你能得出有关“二战”的正确结论是 A.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 B.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民族解放战争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6.右图反映了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巷战的场面。这次保卫战的胜利

A.迫使战场转向德国本土 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迫使德国法西斯投降 D.迫使日本法西斯投降 7.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捷克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这里的“死亡证书”指的是 A.《凡尔赛和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D.《欧洲联盟条约》 8.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出现的两幅宣传海报(左图中的“卐”字代表德国法西斯)。下列历史事件与这两幅海报宣传的意旨相一致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典”亮中国,“籍”取力量。典籍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能在字里行间汲取思想智慧。我们可以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中汲取的智慧是( ) A.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B.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C.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D.反对空谈仁义,强调“法治” 3.《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请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影响 4.入选“2019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目前新疆地区唯一经考古发掘的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城址,也是迄今新疆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汉代军事要塞。这一遗址的挖掘有助于深入研究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 A.西域 B.西藏 C.台湾 D.青海 5.某年级举办主题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展览,下面能入选的图片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盛世滋生图》 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以下四个关于科举制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隋文帝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B.唐朝唐太宗创立殿试,亲自来面试考生 C.宋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清朝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格式为八股文 7.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处于( ) A.12世纪后期 B.12世纪70年代 C.13世纪初期 D.13世纪70年代 8.济南市按察司街北起大明湖路,南至泉城路,长790 米。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条街道名字的出现应该不会早于( )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9.“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