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辞学重点

修辞学重点

修辞学重点
修辞学重点

修辞活动,也就是交际活动,就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的最佳表达效果而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修辞活动。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语言科学,是以修辞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语言学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主要是各种同义手段的选择,也就是语言变体的选择,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对语言进行的加工。

积极修辞:(1)内容是富有体验性的、具体的(2)形式上除利用字义之外,还可以利用字音、字形。

消极修辞:以明白精确为主,力求所表现的意义不另含其他意义,但求适用,不计华丽。

修辞的三个境界(甲)记述的境界——法令、科学、商务洽谈(乙)表现的境界——诗歌、歌谣、小说(丙)糅合的境界——杂文,口头闲谈

修辞的任务是为特定的思想寻求最适宜的表达形式。

修辞格的作用:修辞格具有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是对语言和语用常规的一种偏离,是一种格式,有它自己的结构模式。是修辞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表现手法,是接受、阐释的重要表现工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发明创造的方式(相似、相关——比喻、借代)

研究方法:观察,归纳法,比较法,统计法

* 语法与修辞学的关系(语法学是修辞学的基础,但二者并不等同。语法讲的是对和不对,修辞讲的是好和不好。没有绝对的好,倒可能有绝对的坏。语法学通常以句子为最大单位,而修辞学总是以一段完整的言语表达来做研究对象的。)

修辞是要建立在符合逻辑规则和规律的基础之上,有时却要违背逻辑事理。(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在交际活动中,同一个语言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同样的思想,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愁: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语言世界与现实世界(物理世界)

(一)语言符号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是属于社会集体的,个人不能随意改变的。

注意: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

①同一语言符号可以指称不同的对象,同形同音词。如“杜鹃”。

②同一对象又可以用不同的语言符号来指称,同义词。如“妈妈、母亲”等。

③许多事物没有相应的词语来指称。师母

④有些词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客观对象。如“天堂、仙女”等。

(二)在言语表达中,词语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可变的,临时性的。

①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和交际情景中,可以指称不同的事物。

②不同的词语,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可以指称同一个事物。

交际的基本要求是言语形式同客观世界之间的一致性,也就是话语的真实性。(雌蝶雄峰)* 对象

“把握对象”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个基本原则。

1、理解对象。把与对象相关的知识当作选择语言材料的出发点。要充分理解对象的语言能力,同时要看清对象的各方面的特点:年龄、性别、出身、经历、政治态度、文化教养、气质、性格、习惯等。

2、掌握关系。掌握好自己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选择语言材料的依据。(亲疏说话方式不同)

3、尊重对方。尊重交际对象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个重要关键。(嗟来之食、西游记妖怪)

* 自我

交际者本人,应该保持自我之本色。

1、使用自己真正懂得熟悉的词语,放弃那些似懂非懂的词语、生僻的词语。(红孩儿“心血来潮”)

2、用词造句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3、注意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口语第一性,书面语第二性。

语境的作用和分类。(注意总的作用和分别的作用)2 PS;适应语境准则,不是要消极地迎合语境,也包含选择语境和创造语境。“不着天,不着地”、讲鬼故事

前提——语言中的前提(早已存在)、语用中的前提(交际双方知晓)

* 视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语言的视点,全社会共同的个人不能改变。河南、河北、江南

2、言语的视点:交际活动中的事情,临时的可改变。34年前寄求职信34年后通知面试

视点的作用:

客观事物是无限多的,人的主观思想是无限复杂的,但是语言符号却是有限的。以有限的语言符号来表现无限多的客观事物,无限复杂的主观世界,是困难重重的。视点可以使有限的符号获得无限多的用法,满足了交际活动中多种多样的需求。

* 修辞的原则:“把握对象、保持自我、适应语境、明确前提、选择视点”

得体性原则的本质是妥善处理好交际活动中的各种矛盾,不要走极端,保持适当的平衡。得体性原则是全人类所共同的,但又存在着民族的差异。(答谢时中外文化差异)得体性是一个社会文化心理问题,是一个价值概念,其标准会随着时代、地域而变化。同时创新要有“度”。同义手段,有语言和言语的同义手段。包括同义词(相机≈照相机),同义短语(高级干部犯男女错误,是游龙戏凤),同义句(围棋对联)

语言的同义手段:存在于语言系统之中,是相对稳定的,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也不取决于具体的语言环境。母亲、妈妈、娘、老妈;差点儿、差点没

言语的同义手段:巧克力正在我肚子里跳舞呢。消化

得体性原则是同义手段选择的指导方针。

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和客家方言。

方言对修辞的作用。3

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

口语的特点;语音的修辞作用,是口语中特有的一个问题。(是狼是狗)时间和地点可以帮助口语交际活动正常地进行下去。(鸡不吃了)大量重复、省略、残缺,以及突然的停顿、话题的转移。可利用手势、面部表情、各种可以利用的实物等辅助交际工具。短句多而长句少,不完全句多而完全句少,感叹词、象声词、语气词多而古词语、成语典故少,常常出现一些偶发词,显得自然而活泼。

书面语特点;失去了口语中各种活跃的因素。可以反复推敲,因此可以也应该比口语更简洁、更严密、更完整。区别同音异形现象。可单独运用词素。对比口语最后一句特点。

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补充的)3

地域变体和社会变体的区别。(补充的)3

网络语言主要有简洁性、新奇性、诙谐性等特点。缩写型;谐音型;童语型。

禁忌语和委婉语产生的四个心理因素:畏惧避讳维护自尊与抚慰求雅与美化心理

社会变体的修辞作用。

语言风格就是运用语言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的总和,总是通过对语言材料和修辞方式的选择和运用而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整体性和反复性——以整篇讲话、整篇文章为最小的单位,应包括语音、语义、词汇和语法,还有修辞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排除偶然性因

素的干扰,抓住多次反复的稳定的东西。

语言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指交际环境,也包括交际目的和内容等因素。

语言风格的主观因素,使用语言的人的条件、特点。

语言风格变体的分类:语体风格(稳定强制一致性)变体和表现风格变体。

语体:谈话语体和书卷语体(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

风格:藻丽——平实,明快——含蓄,简洁——繁丰,典雅——通俗。

* 同形异义

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的现象,也就是多义现象。“狗美容师,哥哥和姐姐的朋友”

同形:

1、书写形式相同(同形词)长,zhǎng cháng

2、语音形式相同(同音词)《红楼梦》甄士隐真事隐胜于——剩余

3、词、短语或句子的表层形式相同学生家长

异义:

1.词汇意义不同红娘泡菜

2.结构意义我想起来了。

3.语义关系开刀的是个老头。

4.比喻义、引申义及各种修辞用法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5.和客观事物的特定对应关系没人。教室没人?宿舍没人?

6.说写者的思想感情“宝玉、宝玉,你好……”

铲除歧义的方法:1、语境 2、联系上下文 3、考察客观事理

同形异义的作用:(积极)1、增加语言的情趣

2、笑话、逗乐、字谜、灯谜等文字游戏不可或缺的材料(照舅旧

(消极)有可能产生歧义

* 均衡与反均衡

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语言艺术的组织原则之一。词语或句子并列时,词性或句式相同或相近,就是均衡的;如不相同,则失去平衡,显得别扭。均衡不仅是词语的选择、句式搭配的问题,也是组织篇章的原则。

修辞手法体现为:

1.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平仄相对的两个语言格式并列在一起,来对称地表达相似、相对、相连的意义)——正反串对

作用:(1)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给人以均衡、谐协的视觉美感;

(2)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3)凝炼概括,可以突出事物的矛盾或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对立统一关系2.对照,对比(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林,薛臧克家的诗

作用:揭示事物的矛盾和对立,以加强所描绘事物的鲜明性,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对照与对偶的区别?

对偶是形式方面的对称和均衡,对照是内容方面的对称和均衡。两者有交叉地带,内容上具

有对比关系的对偶,也是对照。形式上符合对偶要求的对照,也是对偶。

3.排比(把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势,强调意义,加重感情,整齐节奏,和谐语气

注意:不要单纯追求形式,生拼硬凑;各项内容不能相容;条理性顺序性,准确使用提示语4.顶针(前一语言格式的结尾作后一语言格式开头,使句子上递下接环环紧扣)“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产生基础:汉语音节分明,每个音节都有意义,组合非常灵活;客观事物之间存在联系。

作用:(1)叙事说理、表达感情严谨周密。

(2)行文条理清楚,井然有序,有利于表现事物的连锁关系,突出事物的内在联系

(3)使语言格调清新,富有音乐美

5.回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作家谈,谈作家”“黄了又青,青了又黄”

作用:揭示事物内在的矛盾;给上下文增添一些特殊的含义

回环与顶针的区别:

回环是“甲——乙——丙,乙——丙——甲”顶真是“甲——乙,乙——丙”

回环的“顶”是为了来回往复;顶真的“顶”是为了直线延伸

6.仿拟(仿照通行的、即成的词语、句章、韵调,改变其中的语素或内容,造成一种意义相反或相似、相近的新的语言概念或内容的修辞方式)“草木皆冰”“文盲科盲”“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快考试了吧?没复习完吧?你死定了哈哈哈哈”

作用:增加语言的新颖、幽默、风趣感;反面事物和不良现象,具有讽刺和嘲弄作用;加强语势,引起读者联想

7.互文(也叫互辞,参互成文,含而见文,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的两部分看似各说各两件事,其实相互呼应,启发渗透与补充,表达一个完整的句意“烟笼寒水月笼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作用:

* 语言表达中的均衡和反均衡之间的辩证关系。

(1)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2)也是语言艺术的基本原则之一

(3)内容和形式是一对矛盾

(4)均衡与否的最高原则是得体性

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

1 客观对象本身程度不同的具有模糊性。颜色

2 人类的主观能力有限,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模糊性。助词,了

3 与说话人讲究交际的策略有关。有点那个。

作用:自我保护,提高表达效率,委婉含蓄,幽默风趣,变抽象为具体

汉语修辞的语音条件:(一)乐音丰富,声音和谐。

(二)音节整齐,结构简明。

(三)声调不同,声音复现。

表现在声调、音韵、节拍和旋律.

音节协调的目标:主要是双音化、四字组合、前后句字数相等或相近.

衬字:自身无意义,只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年年要过十二月,度过冷来度过热。"

谐音:谐音双关、关联、仿拟水流东坡诗名优产品以声作则

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是组织文章的两种结构方式。纵式结构中的句子或句群、段落的次序相对稳定,一般不可随意变动。(各种复句类型)横式结构中次序是相对自由的,彼此独立,没有从属关系。(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都是横式结构。“枯藤老树昏鸦”)

长句和短句中的“长”和“短”是指包含的词语数量多少。

次序和语序是一种修辞手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屡战屡败”

修辞学更注重超常联系。均衡、照应、衔接、指代等手段,是常规的联系方式。比喻、比拟、借代、反复、顶针、回环、双关等是超常联系的手段。看似不合理的联系有时能取得很好的表达效果。(小品中)

比喻:明喻(本体像喻体)、暗喻(本体是喻体)、借喻(只出现喻体);倒喻(喻体——比喻词——本体,“怪味豆,酸甜苦辣,像人生”)、反喻(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较喻、回喻(一条白带绕丛山,不是带,原是新开公路)、博喻(从几个方面进行描绘)、进喻、互喻、缩喻(本体—的—喻体“这些回忆的毒蛇”)

作用:1、变未知为已知。2、化抽象为具体。3、化平淡为生动。4、化深奥为浅显。5、化具体为抽象。6、别具嘲弄讽刺。7、婉约含蓄

PS;比喻的构成:三个成分,两个条件(本体和喻体不同质,有差异处。有相似点。)。

比拟:拟人、拟物(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作用:(1)彰显特定情境下物我同一的情感状态,生动形象。(2)可以表现人们的想象力、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并创造某种意境。

借代:艺术换名(要一瓶茅台和绍兴)

作用:(1)引人联想,使本体形象突出,特点鲜明。(2)可以打破语言表达的平板单调,使之简练含蓄而富有诙谐幽默的情趣。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1)在借代中,借体和本体凭一定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而结合,两者的关系是现实的实际的;在借喻中,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只凭恰似点以结合,两者的关系是虚性的不实在的。(2)借代是代而不喻,侧重事物的相关性;借喻是喻中有代,侧重事物的相似性。(3)借代不能改为明喻。

拈连:(造门造窗造温暖造阳光;人穷志不穷;搬家把心搬出去了)

作用:运用联想,沟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使抽象事物具体形象,语言幽默风趣。

移就:(寂寞梧桐;大词小用等)

引用:正引、反引;或者明引、暗引

飞白:明知其错故意仿效(1、语音飞白——你浩(好)2、语义飞白——负偶顽抗3、文字飞白——天下雨,别人有命我无命)

作用:为了形象、生动地再现所叙写的人物形象而故意记录(或虚拟记录)其说写的错误。双关:谐音、语义、对象双关

作用:表达上显得内涵丰富而又婉转,接受上回味咀嚼。

折绕:从侧面或使用烘托法

作用:同上

讳饰:“慈父见背”“走了”

作用:顾及接受者的情感或心理感受,委婉。

用典:“红袖添香夜读书”

藏词:“君子之交淡如”

讽喻:叙而不议式、叙而后议式

析字:脱去凡心一点,了却俗身半边——几谷

作用:利用汉字字形结构特有的条件做文章,婉约达意;易于引发接受者的思索探究的兴味。委婉的原因——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修辞境界、制造心理距离美感、政治、民族思维模式、文化传统。

夸张作用:(1)表达上有突出强调某种情感和意旨(2)接受上有强化注意而引发共鸣沟通反复作用:(1)凸现表达者的某种较为强烈的情思(2)反复刺激达成引发共鸣沟通

别解(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名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名邵力)作用:表达生动性趣味性,接受诙谐幽默。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作用:加重语气,增强语势,增添感情色彩。

层递作用:(不强调结构;各部分存在等级关系“与其入政府,不如组党;与其组党,不如)使语言一环扣一环、一步紧一步形成一种“渐层美”;可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感情逐渐升高,印象步步加深。

类聚:故意超出常规地罗列具有聚合关系的词或短语。作用:造成某种特殊的情调。

了——了1指向事件,表示的是事件的现实状态;现实体、完成体。“下了课”

了2指向情态,表示情态的出现或变化。“必须吃饭了!”

(PS;了2出现的条件A语用:礼貌等级差别B显性情态动词出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