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张家口市正博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1月质量检测考试题

河北张家口市正博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1月质量检测考试题

河北张家口市正博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1月质量检测考试题
河北张家口市正博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1月质量检测考试题

河北张家口市正博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1月质量检测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每年的端午节,丽水南明湖上龙舟比赛总是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m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可将队员看做质点

B.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

C.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速度一定很大

D.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C.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5.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

t t t<时刻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

00

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A .2

vt

B .0012t vt t ??- ???

C .20

2t t

v

D .()2

02v t t t

- 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

A .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

B .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C .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

D .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比乙的大

7.手机导航越来越多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绍兴多风景名胜,某游客游完兰亭后驾车去东湖,他打开手机导航,搜索了驾车线路,线路显示走常规路线距离19.8km ,需用时27分钟,选择走距离较短则有17.4km ,需用时30分钟,如果走高速优先则有22.3km ,需用时29分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走常规路线的19.8km 指的是位移

B .走“距离较短”说明路程最小

C .选择走“距离较短”,则瞬时速率一定最小

D .走“高速优先”,平均速度最大

8.如图所示,将棱长分别为a 、2a 、3a 的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放置在桌面上,长方体木块的各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若用弹簧测力计牵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示数分别为F 1、F 2、F 3,则F 1、F 2、F 3之比为

A .1∶1∶1

B .2∶3∶6

C .6∶3∶2

D .以上都不对

9.2018年7月1日,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我国加长版“复兴号”动车组正式在京沪线上运行。一列加长版“复兴号”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节车厢前端开始通过站台上一站立的工作人员开始计时,相邻两节车厢依次通过该工作人员的时间之比不可能是( ) A .2:1

B .5:2

C .6:5

D .7:3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人正常行走时,鞋底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B.特警队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时,双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C.手将酒瓶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增大手的握力时,酒瓶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在冰面上洒些细土,人再走上去就不易滑到,是因为鞋底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1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与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

B.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

C.某一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D.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1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从学校到购物中心的手机导航部分截屏,该导航提供了三条可行线路及相关数据,行驶过程中导航曾提示:“前方有测速,限速4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条线路的位移不相等

B.“限速40公里”指的是限制汽车的平均速度

C.图中显示“14分钟,5公里”分别指时间和路程

D.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不可视为质点

13.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4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0、2m/s2B.5m/s、4m/s2

C.5m/s、8m/s2D.5m/s、2m/s2

14.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的原长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长度变为,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C.D.

15.如图所示,大伟跟小伟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伟把小伟拉了过来。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大伟拉小伟的力比小伟拉大伟的力大

B.大伟与小伟间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大伟拉小伟的力与小伟拉大伟的力大小一定相等

D.只有在大伟把小伟拉动的过程中,大伟的力才比小伟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16.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17.汽车启动后,某时刻速度计示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此时汽车()

A.行驶了70 h

B.行驶了70 km

C.速率是70 m/s

D.速率是70 km/h

18.射箭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将箭射出后,箭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

A.重力

B.重力、弓弦的弹力

C.重力、空气作用力

D.重力、弓弦的弹力、空气作用力

19.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板紧紧夹住木块,一直保持静止,木块重为40 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若左右两端的压力F都是100 N,则整个木块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20 N,方向向上B.30 N,方向向上C.40 N,方向向上D.60 N,方向向上20.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A.必须以这一速度行驶

B.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二、多选题

2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m/s2,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

A.a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

8

3

a

v m/s B.t=3s时a车和b车相遇且此时速度相同

C.t=1s时b车的速度为10m/s D.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9m

22.两辆儿童赛车a、b在两条平行直轨道上从同一起点、同向行驶.它们在0~t0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A .图像交点说明两车位移相同

B .两车速度相同时b 车在前

C .0~t 0内两车平均速度相同

D .两车的加速度均越来越小

2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 ,在中间位置

2

s

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

2

t

时速度为v 2,则v 1与v 2关系为( ) A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B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C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24.如图所示,质量为3kg 的物体A 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kg 的物体B 用细线悬挂A 、B 间相互接触但无压力.取g =10m /s 2.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

A .弹簧弹力大小为20N

B .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12N

C .A 的加速度为零

D .B 的加速度大小为4m /s 2

25.某升降机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以10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40 m 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重物从绳子断开到落地过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

A .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45 m

B .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5 s

C .落地速度的大小为10 m/s

D .落地速度的大小为30 m/s

26.如图所示,一根很长且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系着三个小球A、B、C,三小球组成的系统保持静止,A球质量为m,B球质量为3m,C球离地面高度为h.现突然剪断A球和B球之间的绳子,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均视为质点,则()

A.剪断绳子瞬间,A球的加速度为3 5 g

B.剪断绳子瞬间,C球的加速度为g

C.A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h

D.A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h

27.如图所示是我国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B.火箭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失重状态

C.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超重状态

28.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则

A.动摩擦因数

6

7μ=

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2 7 gh

C.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 5 g

三、实验题

29.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给你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与纸带(包括低压交流电)、复写纸、秒表、小车、钩码、细绳、导线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1)其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还需要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

(2)下图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B= 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a=__m/s2(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0.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甲中与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 N.

(2)图乙中一定沿着OA方向的力是______ (选填“F”或“F′”)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筋都应与木板平行

C.两次拉伸橡皮条,只要使橡皮条伸长到相同长度即可

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31.(1)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部分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____________。

①秒表②刻度尺③低压直流电源④低压交流电源

(2)如图,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

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则打A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 =_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m/s 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2.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A 、B 、C 、D 、E 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5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s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小车做__________(选填“匀加速直线”或“匀减速直线”)运动;计数点B 、D 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2。

四、解答题

33.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一般都设有紧急出口,飞机发生意外情况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气囊(由斜面AC 部分和水平面CD 部分构成的),如图所示为某气囊斜面,机舱离底端的竖直高度 3.2m AB =,斜面长4m AC =,斜面与水平面CD 段间有一段小圆弧平滑连接。一旅客从气囊上由静止开始滑下,最后滑上水平面上的某点静止,已知旅客与气囊斜面部分及水平面部分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μ=。(不计空气阻力,210m/s g =,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根号里面小数也无妨)。求: (1)人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人滑到斜面底端C 时的速度大小; (3)人停下时距离B 点的距离。

34.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架质量m =2 kg 的无人机,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F =36 N ,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 =4 N .(g 取10 m /s 2)

(1)无人机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求在t =5s 时离地面的高度h ;

(2)当无人机悬停在距离地面高度H=100m处,由于动力设备故障,无人机突然失去升力而坠落.求无人机坠落到地面时的速度v;

(3)接(2)问,无人机坠落过程中,在遥控设备的干预下,动力设备重新启动提供向上最大升力.为保证安全着地(到达地面时速度为零),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1.

35.重40 N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沿与地面成45°夹角的方向拉物体。则:(1)当拉力F=8 N时,物体未动,求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的大小;

(2)当拉力F=10 N时,物体做匀速滑动,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6.一辆汽车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2S内经过相距24m的A和B 两点,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10m/s,如图所示,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A点与出发点O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需要关注研究对象本身的运动情况,所以不能将队员视为质点,故A错误;

B.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相对龙舟的位置会发生改变,所以岸上站立的观众是运动的,故B错误;

C.获得第一名的龙舟,只是平均速度最大,无法知道撞线速度是否最大,故C错误;D.龙舟的位移大小都相同,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用时最长,所以平均速度一定最小,故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D

【解析】

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空间位置无关,AB错误D正确;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C错误;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中“上涨”类比为速度增大,“减缓”类比为加速度减小,所以“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为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即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4.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速度图象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而在前2s 内,运动方向没有变化,故A 错;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2秒末斜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不变,故B 错;前两秒内图象都在时间轴上方,故质点位移为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C 错;同理,由图象面积可以知道,第4秒内和第5秒内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D 正确. 考点:运动学图象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蛟龙号距离海面的深度为

2υt h =

()00t t t <时刻,已经上浮的距离为

2

00012υh υt t t

=-

()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2

002v t t H h h t

-=-=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 =v 0t +

12

at 2

,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但

是不知道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关系,所以在某一段时间内位移关系无法比较,故A 错误。

B.根据平均速度

x

v

t

=得甲、乙两物体平均速度无法比较,故B错误。

C.根据△v=a△t,所以一段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故C正确。

D.不知道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大小关系,根据F=ma可知无法确定合外力的大小,故D错误。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位移是由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轨迹和长度;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详解】

走常规路线的19.8km指的是路程,故A错误;走“距离较短”说明路程最小,故B正确;瞬时速率大小与距离无关,故C错误;路径不同,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大,故常规路线的平均速度最大,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学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正确认识位移和路程、时间与时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即可解题。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根据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可得:

F=f

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可得:

f=μF N=μmg

同一个物体的重力相等,则三种情况下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则F相等,故F1、F2、F3之比为1:1:1,故A正确。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位移的时间

之比为11……

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最大为11),所以大于此比值的均不可能。

A. 2:1不大于11),可能,故A不符合题意。

B. 5:2大于11),不可能,故B符合题意。

C.6:5不大于11

-),可能,故C不符合题意。

D. 7:3不大于11),可能,故D不符合题意。

1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人在正常行走时,脚相对于地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所以脚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故A错误;

B.特警队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时,受力平衡,重力与摩擦力平衡,故双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B错误;

C.手将酒瓶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平衡状态,重力等于静摩擦力,增大手的握力时,增大了酒瓶的最大静摩擦力,并没有增大酒瓶受到的摩擦力,故C错误;

D.在结冰的水平路面上洒些细土,人走上去不易滑倒,是因为此时人与路面间的粗糙程度增加了,从而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故D正确。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位移反应的是位置的变动,故A错误;

B、只有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在其它情况位移的大小都小于路程,但是位移不是路程,故BC错误;

D、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D正确。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明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明确位移为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指实际轨迹的长度;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知道限速限制的是瞬时速度;

(3)明确时间和时刻的定义,知道时间间隔对应一个过程,而时刻对应一个瞬间;

(4)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可以看作质点.

【详解】

A.三条线路起点和终点相同,故三条线路方案的位移相等,故A错误;

B.“限速40公里”指的是限制汽车的瞬时速度,故B错误;

C.图中显示14 分钟和 5公里分别指的是时间间隔和路程,故C正确;

D.在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大小可以忽略,故汽车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

误.

【点睛】

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质点、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等,对于物理学中相近知识点要注意准确理解,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待定系数法,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8m/s2,故C正确.ABD错

误;

故选C.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弹簧的伸长量为:

根据胡克定律,有:

A. ,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选项C符合题意;

D. ,选项D不符合题意;

15.C

解析:C

【解析】大伟拉小伟的力和小伟拉大伟的力两者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正确。

16.C

解析:C

【解析】玻璃筒内有空气时,形状和质量都不同的几个物体不同时下落,是因为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不同,导致加速度不同.故AB错误.玻璃筒内没有空气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为高度相同,加速度都为g,所以下落一样快.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玻璃筒内没有空气时,物体不受阻力,仅受重力,做自由落体

运动,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都是同时落地.

17.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速度计上的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率,即表示汽车在该时刻的速率为70 km/h ,所以D 正确, 考点:考查了瞬时速率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箭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空气阻力,故应选C .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对物体而言,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重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故: 40N f G ==

方向向上,故C 正确,ABD 错误。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限速标志上的数值为这一路段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的最大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值,不能超过这一规定值,选项B 正确. 【点睛】

这是一道联系生活的好题,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习物理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二、多选题 21.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可知,a 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故A 错误;

B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位置坐标相同,辆车相遇。斜率相等,此时辆车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s t —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可知,a 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82m/s 2m/s 3

a s v t ?-=

==? 故A 错误;

B .3s t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位置坐标相同,辆车相遇。斜率相等,此时辆车的速度相等,故B 正确;

C .3s t =时,b 车的速度为

2m/s b a v v ==

设b 车的初速度为0v ,对b 车,有

0b v at v +=

解得

08m/s v =

则1s t =时b 车的速度为

01(821)m/s 6m/s b

v v at '=+=-?= 故C 错误;

D .3s t =时,a 车的位移为

6m a a s v t ==

b 车的位移为

082

3m 15m 22

b b v v s t ++=

=?= 3s t =时,a 车和b 车到达同一位置,得

09m a b s s s =-=

故D 正确。 故选BD 。

22.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图象交点说明两车速度相同;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的位移,两车速度相同时车的位移比的大,而两车是从同一起点、同向行驶的,所以两车速度相同时车在前,故A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图象交点说明两车速度相同;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的位移,两车速度相同时b 车的位移比a 的大,而两车是从同一起点、同向行驶的,所以两车速度相同时b 车在前,故A 错误,B 正确;

C .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知00

t 内a 车的位移比b 车的大,根据x v t

可知a 车的平均速度比b 车的的平均速度大,故C 错误;

D .根据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两车的加速度均减小,故D 正确。

23.ABC 【解析】 【分析】

本题可由图象得出位移中点及时间中间的速度大小,即可比较出两速度的大小. 【详解】

A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v1=v2,故A 正确;

B 、作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

解析:ABC 【解析】 【分析】

本题可由图象得出位移中点及时间中间的速度大小,即可比较出两速度的大小. 【详解】

A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v 1=v 2,故A 正确;

B 、作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对于左图匀加速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v 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由图可知

2

t

时刻物体的位移小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右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 2,故B 正确;

C 、

D 、对于右图匀减速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v 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

过的位移,故由图可知

2

t

时刻物体的位移大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左边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 2;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ABC. 【点睛】

v -t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由图象可知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移.本题还可以对运动过程运用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出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一般表达式,再进行分析讨论.要注意不管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中间位置的速度都比较大.

24.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剪断细线前,A 和

B 间无压力,则弹簧的弹力F=mAg=30N ,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会突变,则弹力还是30N ,A 项错误. CD .剪断细线的瞬间两物体即将一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剪断细线前,A 和

B 间无压力,则弹簧的弹力F =m A g =30N ,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会突变,则弹力还是30N ,A 项错误.

CD .剪断细线的瞬间两物体即将一起加速向下运动,对整体分析整体加速度

22()5030

m/s 4m/s 5

A B A B m m F a m m +--=

==+

则C 项错误,D 项正确. B .隔离对B 分析,

m B g -N =m B a

解得

N =m B g -m B a =20-2×4N =12N

故B 正确。 故选BD 。

25.AD 【解析】 【分析】

气球和重物一起以10m/s 的速度上升,当到达一定高度后,绳子断开,物体与气球脱离,这个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向上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做竖直

上抛运动. 【详解】 物体上升过

解析:AD 【解析】 【分析】

气球和重物一起以10m/s 的速度上升,当到达一定高度后,绳子断开,物体与气球脱离,这个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向上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详解】

物体上升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v 02=2(-g )h ,解得

2201052210

v h m m g ?===;故物体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45m ,故A 正确;根据位移时间

关系公式,有:h =v 0t ?

12gt 2,代入数据得:-40=10t-1

2

×10×t 2,解得:t=4s 或者t=-2s ;故B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v=v 0-gt=10-10×4=-30m/s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AD .

26.AD 【解析】 【详解】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C 球的质量为:mC =mA+mB =4m.

AB.突然剪断A 球和B 球之间的绳子瞬间,以A 和C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 球和C 球的加速度大小 g , 故A

解析:AD 【解析】 【详解】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C 球的质量为:m C =m A +m B =4m .

AB.突然剪断A 球和B 球之间的绳子瞬间,以A 和C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 球和C 球的加速度大小

()35

C A A C

m m g a m m -==

+g ,

故A 项符合题意,B 项不合题意. CD.A 球上升h 时的速度为:

v ==

而后又上升x 速度为零,则有:v 2=2gx ,解得:x 3

5

=

h ,故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h +x =1.6h ,故C 项不合题意,D 项符合题意.

27.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A 对

B 、火箭上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B 错;

C 、飞船加速下落时

解析: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A 对

B 、火箭上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B 错;

C 、飞船加速下落时,加速度方向向下,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故C 错误

D 、飞船在落地前减速,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D 对; 故选AD

28.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动能定理可知:,解得,选项A 正确;

B .对前一段滑道,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则选项B 正确;

C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mgh ,选项C 错误;

D .载人

解析: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动能定理可知:2cos 45cos370sin 45sin 37

h h

mg h mg mg μμ?-?

-?=,解得

6

7

μ=

,选项A 正确; B .对前一段滑道,根据动能定理有21

cos 45sin 452

h mgh mg mv μ-?

=,解得:

v =

B 正确;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_测试题及答案2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 02 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 -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 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 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 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 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 ,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2 aT x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 ()()21234569T x x x x x x a ++-++= (2)v —t 图象法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 —t 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 ,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习题

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水对人体重要性的是 ①水和糖类、蛋白质、脂肪一样,为人体提供能量;②没有水,人体内大部分化学反应就根本不会发生;③水的比热小,有利于维持体温;④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B、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3、青苹果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A、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D、苹果转熟时单聚糖合成淀粉 4、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胰蛋白酶④DNA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5、已知某抗原为一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如果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根据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要超过10 000的特性,可以推知,通常组成该抗原蛋白质的肽键数一般不少于 A、100个 B、99个 C、90个 D、50个 6、在医疗实践中,器官移植是拯救某些患者的重要方法。但是,无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往往很难成活,具有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成活的概率较大。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看,其原因是 A、无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量完全不同 B、有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排序完全相同 C、无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空间结构完全不同 D、有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相差很小 7、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 8、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9、“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D、先用低倍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10、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B、所有生物的组成成分都有DNA C、只有多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生物大分子以碳架为骨架 D、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是储存能量的淀粉或糖原 1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 B、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有关 C、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D、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 12、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

高一物理必修二测试题

2017-2018春季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共40分):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B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C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D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飞得一定越远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3、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些量是相等的( ) A .速度的增量 B .加速度 C .位移 D .平均速率 4、如下图所示,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y (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5 B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车上的旅客认为石块向后下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 = 2 2g a + C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运动,车上旅客认为石块作后下方的曲线运动 D .石块释放后,不管火车作什么运动,路边的人认为石块作向前的平抛运动 6、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 t ,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 A . g v v t 0- B . g v v t 20 - C . g v v t 22 02- D 7、在高度为h 的同一位置上向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A 和B ,若A 球的初速v A 大于 B 球的初速v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于公式v t=v0+a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适用于任何变速运动 B.只适用于匀加速运动 C.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适用于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 2.如图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t0,0)、(0,–x0)。t=0时,图象切线交t轴的坐标为(2t0,0),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先向x轴负方向运动,后向x轴正方向运动 B.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0 x t C.0~t0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x0 D.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02 x t 3.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 m/s,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A.3 m/s B.4 m/s C.6 m/s D.2 √2 m/s 4.小雯同学在二楼走廊上,将质量分别为m和2 m的两个小球同时由静止释放,落地时间分别为t和t',不计空气阻力,则t和t'大小关系是 A.t t' =B.t t <'C.2 t t '=D.2 t t '> 5.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验证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D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6.高速公路的ETC 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 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21.6km/h 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 天线用了0.3s 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7s ,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则该ETC 通道的长度约为( ) A .4.2m B .6.0m C .7.8m D .9.6m 7.静止的物体从0t =时刻开始受到如图所示的合外力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02s 内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04s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C .4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D .2s 末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8.甲乙两质点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地点同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甲乙在0~t 0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 B .t 0时刻甲乙之间的距离最大 C .在0-t 0时间内,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D .t 0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9.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三球 A .运动时间相同 B .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B B D B C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A A B A C C D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B C A D D D C B 二、非选择题 1、GUC; UUC; 4;a;;4:1;(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 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用该突变体与缺失 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 的比为1:1;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宽叶红花 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 2、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第二极体和卵细 胞;一;一 3、细胞核;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21三体综合症患者的细胞 中染色体数目异常,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 4、AA;AABB;CC;AABBCC

5、初级精母细胞;20;10;第二次分裂后;次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分离;精细胞 6、2;8;8;8;20 7、乙;雌性;a;有丝分裂后期;丙;2;DNA分子复制和有关RNA合成;乙;丙;第二极体或卵细胞;Ⅲ与Ⅳ 8、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16;c、g;g;次级卵母细胞;2、4; 细胞分化;原癌基因、抑癌基因;25% 9、①→③→②;卵细胞和极体;①含有同源染色体,③无同源染色体;①;Ⅱ;1;Ⅰ;间期所处的时间较长;0 10、4;6;极体或卵细胞;1~4和9~13;受精作用;一定的流动性;细胞间信息交流;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11、次级精母细胞;减Ⅱ后期;AbD、abd或Abd、abD; AABB、AaBB、AABb、AaB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1/4; 9/16; 8

高中物理必修二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本

F α l F α A B C 地球 卫星 高一物理 下学期期末测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 ,则绳的拉力F 大小为 A .r v m B . r v m 2 C .mvr D .mvr 2 2.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定推 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l 。在此过程中,恒力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 .Fl B .Fl sin α C .Fl cos α D .Fl tan α 3.一颗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若它到地心的距离为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F ,则它到地心的距离为2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 A . 41 F B .2 1F C .4F D .2F 4.将一小球以3m/s 的速度从0.8m 高处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小球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 A .0.8m B .1.2m C .1.6m D .2.0m 5.如图所示,一卫星绕地球运动,运动轨迹为椭圆, A 、B 、C 、D 是轨迹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 点距离地球 最近,C 点距离地球最远。卫星运动速度最大的位置是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6.质量是2g 的子弹,以300m/s 的速度垂直射入厚度为5cm 的木板,射穿后的速度为100m/s 。则子弹射穿木板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 A .1000N B .1600N C .2000N D .2400N 7.如图所示,一半圆形碗,内径为R ,内壁光滑。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碗边缘A 点由静止释放,当球滑到碗底的最低点B 时,球对碗底的压力大小为 A .mg B .2mg C .3mg D .4mg 8.在一根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圆柱形的红蜡块R ,(蜡块的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内径),轻重适宜,它能在玻璃管内的水中匀速上升。如图,当红蜡块从A 端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匀加速移动。红蜡块与玻璃管间的摩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一过程中红蜡块相对于地面 B A 乙 R 甲 R A B a v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同步习题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 A.逐渐减小B.保持不变C.逐渐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1:1:1 B.5:3:1 C.9:4:1 D.3:2:1 6.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则该物体( abd ) A.3 s内位移大小为45 m B.第3 s内位移大小为25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考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二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中,最成功的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下列属于选用豌豆的原因是 A.有多对相对性状 B.进行异花传粉 C.有显性性状D.进行自花授粉、闭花传粉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3.隐性性状指 A.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杂种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4.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 B.相对性状 C.性状分离 D.遗传规律5.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A.25% B.50% C.75% D.100% 6.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7.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B.采取工人杂交的实验方法 C.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8.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关,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9.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 B.褐毛兔 C.杂种黑毛兔D.前3项都可10.如果绵羊的白色遗传因子(B)对黑色遗传因子(b)是显性,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绵羊,请问:白色公羊、白色母羊和黑色小绵羊的遗传组成分别为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11.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A.50% B.25% C.75% D.100% 1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A.杂交、自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测交、杂交 D.杂交、杂交、杂交13.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A.YR和YR B.Yr和Yr C.YY和Rr D.Yr 和YR 14.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A.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 D.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15.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6.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F 1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纯合子自交,F 1 代发生性状 分离 C.杂合子测交,F 1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杂合子自交,F 1 代不发生性

高一物理必修二测试卷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凡是受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B 、凡是发生位移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C 、只要物体受力作用的同时又有位移发生,该力就对物体做功; D 、只要物体受力,又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该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2、汽车以额定功率从水平路面上坡时,司机换档的目的是: A 、增大速度,增大牵引力 B 、减小速度,减小牵引力 C 、增大速度,减小牵引力 D 、减小速度,增大牵引力 3、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距地面h 高处的桌面上,天花板距地面高H 。若以天花板为零势能参考面,则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是: A 、mgh B 、mg(H- h) C 、-mg(H- h) D 、-mgH 4、如图,A 、B 质量相等,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也相等,且F A =F B ,如果A 、B 由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那么: A 、F A 对A 做的功与F B 对B 做的功相同; B 、F A 对A 做的大于F B 对B 做的功; C 、到终点时物体A 获得的动能大于物体B 获得的动能; D 、到终点时物体A 获得的动能小于物体B 获得的动能。 5、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作用力作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作负功 B 、当作用力不作功时,反作用力也不作功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是大小相等 D 、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以做正功 6、a b c 、、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 m m ,,23,它们在水平路面上某时刻运动的动能相等。当每个物体受到大小相同的制动力时,它们制动距离之比是: A 、1∶2∶3 B 、12∶22∶32 C 、1∶1∶1 D 、3∶2∶1 7、如图,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 的功之和 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 和 C.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检测题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卵细胞 B.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一般能形成4种精子细胞 C.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D.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比原始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2.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个染色单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B.一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一个四分体就是两对染色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3.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 单体、DNA分子数目分别是()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 4.如果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5.一个基因型为YyRr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各能产 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 A.2种和1种 B.4种和4种 C.4种和1种 D.2种和2种 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出() A.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B.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基因之间的关系 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D.表现型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9∶3∶3∶1 7.右图的家庭系谱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显性遗传 8.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运用假说―演绎法 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萨顿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9.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高一物理必修二经典测试题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7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k T R =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适用于所有天体 B .适用于围绕地球运行的所有卫星 C .适用于围绕太阳运行的所有行星 D .以上说法均错误 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向心力与轨道半径r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2r Mm G F =可知,向心力与r 2成反比 B .由r v m F 2=可知,向心力与r 成反比 C .由2ωmr F =可知,向心力与r 成正比 D .由ωmv F =可知,向心力与r 无关 3、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21 g ,则该处距地面球表面的高度为( ) A .(2—1)R B .R C . 2R D .2 R 5、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表面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mg ,近似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 关于物体在下列位置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离地面高度R 处为4mg B .离地面高度R 处为21 mg C .离地面高度2R 处为91mg D .离地面高度21R 处为4mg 6、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引力常量G 已知) ( ) A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 1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1 B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T 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2 C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 3和运行周期T 3 D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v 4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4 9、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 和B 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A 和R B ,则它们的速率v A 和v B ,角速度ωA 和ωB ,向心加速度a A 和a B ,运动周期T A 和T B 之间的关系为( )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 节和第二节测试题

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 2.下列哪一实例能说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A.Mg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组成成分 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D.人体内Mn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运动失调 3.在组成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 A.C、O、C B.C、H、O C.C、O、N D.C、O、O 4.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 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必含的元素为 C、H、O、N 5.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处理葡萄糖显砖红色 B. 用苏丹Ⅲ染液处理脂肪显橘黄色 C. 用斐林试剂处理蛋白质显紫色 D. 用碘液处理果糖显蓝色 6.已知某多肽是由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其中含有三个氨基和两个肽键,下列分子中哪几种是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 ①④⑤ 7.由51个氨基酸形成某蛋白质的过程中共脱水48个,则形成的肽键数目、该蛋白质含多肽链的条数、该蛋白质分子中最少的氨基数目各是() A.48、3、51 B. 50、3、3 C. 48、3、48 D. 48、3、3 8.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 C.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NO4 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m-n 9.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 .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由于斜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2.关于力,速度,加速度,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一定增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 .如果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也一定相同 3.用手将一个水桶竖直上加速..提起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手提桶的大力于桶所受的重力 B .手提桶的力等于桶所受的重力 C .手提桶的力大于桶拉手的力 D .手提桶的力等于桶拉手的力 4.冰面对溜冰运动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运动员重力的k 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 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其安全速度的最大值是 ( ) A .gR k B .kgR C .kgR 2 D .k gR / 5.假如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限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 ) A .根据公式v =ωr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根据公式r v m F 2 =,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21 C .根据公式2 r Mm G F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41 D .根据上述B 和C 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2 2 6.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s=20t -2t 2(s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则它停下来所花的时间是: ( ) A .2.5s B .5s C .10s D .20s 7.如图所示,小船以大小为v 1、方向与上游河岸 成θ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 处过河, 经过t 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 处。现要使小 船在更短的时间内过河并且也正好到达正对岸B 处,在水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采取下列方法 中的哪一种: ( ) A .只要增大v 1大小,不必改变θ角B .只要增大θ角,不必改变v 1大小 C .在增大v 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增大θ角 D .在增大v 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减小θ角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 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D.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经过2 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与初速度同向 B.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平均速度为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高中生物第二章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分析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A. ④无姐妹染色单体,②有同源染色体 B. ②人体细胞中有44条常、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 C.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基因型为Aa的人体,②发生A与A的分离,③发生A与a的分离 2.某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若从细胞的某一极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下列图像中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3.图1表示某雄果蝇细胞分裂某时期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MA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对应图2中的d B. 图1细胞进入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C. 图2中a细胞含有2条X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D. 图2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c 4.图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此图只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B. 在bc时期细胞核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 cd时期的细胞有可能不含Y染色体 D. ab时期和ef时期细胞中含的染色体数目一定相同 5.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的3个正常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分别为1、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B. 乙细胞中可能含有4N个染色单体 C. 丙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向细胞两极移动 D. 甲、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6.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雄性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 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形成两种类型的四个精子 B. 两个B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C. 形成此细胞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D.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7.下列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染色体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 C. D. 8.正常体细胞中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某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核中DNA分子有10个,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 A. 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试题

B.要想命中目标且箭在空中飞行时间最短,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2 2 2 2 1 v v v+ d C.箭射到靶的最短时间为2v d D.只要击中侧向的固定目标,箭在空中运动合速度的大小v = 2 2 2 1 v v+ 4.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从A点开始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一个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轨迹为图中实线所示.图中B为轨迹上的一点,虚线是过A、B两点并与该轨迹相切的直线,虚线和实线将水平面划分为图示的5个区域,则关于施力物体位置的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4)区域 B.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2)区域 C.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2)区域 D.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3)区域 5.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 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6.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 a 和v b 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 a 和t b 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 式正确的是 ( ) A.t a >t b ,v a t b ,v a >v b C.t a v b 7.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关于最高点的速度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v的极小值为 gL B.v由零逐渐增大,向心力也增大 C.当v由 gL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D.当v由 gL逐渐减小时,杆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